CN210652399U - 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2399U
CN210652399U CN201920701768.XU CN201920701768U CN210652399U CN 210652399 U CN210652399 U CN 210652399U CN 201920701768 U CN201920701768 U CN 201920701768U CN 210652399 U CN210652399 U CN 210652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ting
outer plate
central
crease
fol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017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坤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engq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Q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Q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Q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19207017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2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2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23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 Hol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其光栅外板的各光栅柱镜沿宽度方向同向排布,光栅外板沿长度方向的一侧通过平行于光栅柱镜的内、外折痕线,折叠形成折叠片,所述内、外折痕线之间的宽度不低于各内套袋的堆叠的厚度,且折叠片内侧包合各堆叠状态的内套袋边沿并相互固定,折叠片折合状态下,边角呈圆角处理;光栅外板中部通过不少于三且平行于光栅柱镜的中央折痕线形成中央折痕区,进行对折形成前、后光栅外板,折叠状态的光栅外板在自然延展状态下,任一中央折痕线两侧的光栅外板之间的夹角为120°‑175°。本文件夹套具有便携,文件易读易取放的效果,且光栅板制作的文件夹套外板件具有良好的耐久度,并消除了使用时的割手感。

Description

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文件夹套采用一塑料板作为文件夹套外板件,并在中部设置两折叠线,两折叠线围合的区间加装铆钉固定内套袋,该设置方式较适合于接近A4纸张大小的文件的存放,而对于长350mm,宽超过250mm的纸张,尤其是通用的A3纸张而言,使用该结构的文件夹套来存放文件纸张,明显存在携带不便的弊端,并且,该结构下的文件夹套在翻阅、取放文件时明显存在不便;
此外,由于采用PP、PVC作为原料的塑料光栅板作为文件夹套的外板件,在长久折叠时,光栅板的折痕线两侧的光栅柱镜容易因多次折叠,交接处容易出现断裂现象;并且,由于生产过程中,切割塑料光栅板的边沿和边角呈锋锐状态,使用者使用过程中有割伤手部的风险,故在将光栅板作为外板件时,需要通过合理地结构设置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通过合理设置文件夹套外板件的结构,使之获得便携,文件易读易取放的效果,且光栅板制作的文件夹套外板件具有良好的耐久度,并消除了使用时的割手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
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包括外周边角圆角处理的光栅外板、若干开口向上的内套袋,其光栅外板的各光栅柱镜沿宽度方向同向排布,光栅外板沿长度方向的一侧通过平行于光栅柱镜的内、外折痕线,折叠形成折叠片,所述内、外折痕线之间的宽度不低于各内套袋的堆叠的厚度,且折叠片内侧包合各堆叠状态的内套袋边沿并相互固定,折叠片折合状态下,边角呈圆角处理;光栅外板中部通过不少于三且平行于光栅柱镜的中央折痕线形成中央折痕区,进行对折形成前、后光栅外板,折叠状态的光栅外板在自然延展状态下,任一中央折痕线两侧的光栅外板之间的夹角为120°-175°。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央折痕区等距地设置有三至六条中央折痕线。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央折痕线为双数条,最中间两中央折痕线围合的光栅外板条设置有中央固定线,所述的中央固定线能围合并捆缚各内套袋。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央固定线固定于光栅外板条外侧,中央固定线可自光栅外板条外侧向内侧回绕至光栅外板条外侧,并使中央固定线末端与光栅外板条相固定。
作为一种有效的设置方案,所述的折叠片与内套袋边沿形成热熔接区并相互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熔接区通过呈线条排布的第一热熔孔阵、第二热熔孔阵,所述第一热熔孔阵、第二热熔孔阵的各热熔孔次第等距交错排布。
作为一种有效的设置方案,所述的折叠片外侧上设置有标签条。
作为一种有效的设置方案,所述的后光栅外板设置有扣片,所述的扣片可包合各内套袋下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1.通过折叠片内侧包合各堆叠状态的内套袋边沿并相互固定,折叠片、光栅外板折叠状态下,能够使内套袋被包裹,较大的内套袋能够便利地容纳接近A3大小文件的收纳,同时具有良好的便携性;并且展开状态下,能够便于文件的阅读;
2.由于设置折叠状态的光栅外板在自然延展状态下,中央折痕线两侧的光栅外板之间的夹角为120°-175°,相对于现有塑料板作为文件夹套外板件,并在中部设置两折叠线折叠线,并使折叠线两端的塑料板夹角为90°的方式,能够避免因两光栅柱镜之间的夹缝较薄,在夹角较小情况下因多次开合而出现撕裂现象;
3.通过对光栅外板、折合状态下折叠片的边角进行圆角处理,能够避免了与使用者手部的接触,并且光栅外板折叠状态下,内折痕线、外折痕线围合的光栅外板区域相对于光栅外板另一侧沿外凸,故使用者在拿起文件夹套时,能够避免与较为锋锐的该侧沿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片与内套袋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光栅外板折叠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光栅外板折叠状态的中央折痕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及“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及“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包括外周边角圆角处理的光栅外板1、10-30个开口向上的内套袋4(本实施例中设置内套袋4数目为11个),其光栅外板1的各光栅柱镜沿宽度方向同向排布,光栅外板1沿长度方向的一侧通过平行于光栅柱镜的内折痕线21、外折痕线22(为避免与折痕线相冲突,图中隐去光栅柱镜),折叠形成折叠片12,所述内折痕线21、外折痕线22之间的宽度不低于各内套袋4的堆叠的厚度,优选以宽于内套袋4的堆叠的厚度1-2mm为宜;
如图1-2所示,折叠片12内侧包合各堆叠状态的内套袋4边沿,并以相互热熔形成热熔接区的方式相互固定,相对于使用胶水,铆钉等固定方式,该方式在固定效果良好的同时,能够更为使固定部位更为美观;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热熔接区通过呈线条排布的第一热熔孔阵71、第二热熔孔阵72,所述第一热熔孔阵71、第二热熔孔阵72的各热熔孔次第等距交错排布,相对于常规的单线条热合、不连续多点热合的方式,其热合效果更为稳固,更适合于数目为15个以上的内套袋4与折叠片12的相互热熔固定。
为避免光栅外板1较为锋锐的边沿割伤使用者,如图1-2所示,除将光栅外板1外周边角进行圆角处理之外,在折叠片12折合状态下,将边角呈圆角处理,并且,由于折叠片12折合状态下,折叠片12边沿向内折合,避免了与使用者手部的接触,并且光栅外板1折叠状态下,内折痕线21、外折痕线22围合的光栅外板1区域相对于光栅外板1另一侧沿外凸,故使用者在拿起文件夹套时,能够避免与较为锋锐的该侧沿接触;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将光栅外板1中部通过四条平行于光栅柱镜的中央折痕线形成中央折痕区14,进行对折形成前光栅外板11、后光栅外板13,折叠状态的光栅外板1在自然延展状态下,第二中央折痕线32两侧的光栅外板1之间的夹角α为135°,第四中央折痕线34两侧的光栅外板1之间的夹角β为130°。相对于现有塑料板作为文件夹套外板件,并在中部设置两折叠线折叠线,并使折叠线两端的塑料板夹角为90°的方式,能够避免因两光栅柱镜之间的夹缝较薄,在夹角较小情况下因多次开合而出现撕裂现象。
并且,如图2-4所示,由于本实施例将光栅外板1中部通过四条中央折痕线形成中央折痕区14,故在最中间两中央折痕线围合的光栅外板条141设置有中央固定线5,具体的,所述的中央固定线5通过铆扣81固定于光栅外板条141外侧,光栅外板条141上设置有插接口83,中央固定线5可自光栅外板条141外侧向内侧回绕至光栅外板条141外侧,并通过中央固定线5末端的插接榫82插入至光栅外板条141上的插接口83内,从而完成中央固定线5与光栅外板条141相固定的状态。通过该设置,所述的中央固定线5不仅能围合并捆缚各内套袋4,使各内套袋4维持稳定,避免相互松散,还能分隔各内套袋4,使单内套袋4能够形成左右两袋口,能够于左右两袋口放置小尺寸的纸质文件而不使两者发生混淆。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有效的设置方案,所述的折叠片12外侧上设置有标签条,根据需求,可在标签条上绘制尺寸线、分类标签栏等指示性标识,可便于日常使用。
如图1-3所示,作为一种有效的设置方案,所述的后光栅外板13设置有扣片6,所述的扣片6可包合各内套袋4下沿,与中央固定线5相互配合,能够进一步起到减少各内套袋4相互松散的作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及变形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包括外周边角圆角处理的光栅外板、若干开口向上的内套袋,其特征在于,光栅外板的各光栅柱镜沿宽度方向同向排布,光栅外板沿长度方向的一侧通过平行于光栅柱镜的内、外折痕线,折叠形成折叠片,所述内、外折痕线之间的宽度不低于各内套袋的堆叠的厚度,且折叠片内侧包合各堆叠状态的内套袋边沿并相互固定,折叠片折合状态下,边角呈圆角处理;光栅外板中部通过不少于三且平行于光栅柱镜的中央折痕线形成中央折痕区,进行对折形成前、后光栅外板,折叠状态的光栅外板在自然延展状态下,任一中央折痕线两侧的光栅外板之间的夹角为120°-17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折痕区等距地设置有三至六条中央折痕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折痕线为双数条,最中间两中央折痕线围合的光栅外板条设置有中央固定线,所述的中央固定线能围合并捆缚各内套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固定线固定于光栅外板条外侧,中央固定线可自光栅外板条外侧向内侧回绕至光栅外板条外侧,并使中央固定线末端与光栅外板条相固定。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中所述的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片与内套袋边沿形成热熔接区并相互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熔接区通过呈线条排布的第一热熔孔阵、第二热熔孔阵,所述第一热熔孔阵、第二热熔孔阵的各热熔孔次第等距交错排布。
7.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中所述的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片外侧上设置有标签条。
8.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中所述的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光栅外板设置有扣片,所述的扣片可包合各内套袋下沿。
CN201920701768.XU 2019-05-16 2019-05-16 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 Active CN210652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1768.XU CN210652399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1768.XU CN210652399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2399U true CN210652399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19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01768.XU Active CN210652399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23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31779B1 (en) Binder with expandable pocket
US8162204B2 (en) Pocket folder and blank for making same
CA2677707C (en) File folder
JPH0152200B2 (zh)
EP3078502B1 (en) Notebook
US6390507B1 (en) Soft book
US5411293A (en) Double cover ring binder
US6079614A (en) File holder
CN210652399U (zh) 一体式光栅文件夹套
US11541681B2 (en) Integrated document holder
US7037021B2 (en) Dual flap scrapbook insert leaf
JP3184301U (ja) クリアファイルブック
US7950697B2 (en) Book, in particular an album
CA2451405A1 (en) Binder pocket with unitary tab
WO2007031831A2 (en) Support unit for large format documents such as newspapers
KR200294845Y1 (ko) 광고용상가책자
JP3093321U (ja) ブックカバー
AU2002100643B4 (en) Reading material support
JPH0118377Y2 (zh)
JPH0327812Y2 (zh)
JP3083742U (ja) スケッチブック等のノート型ファイル
JP2598342Y2 (ja) アルバム用ファイル帳
JPH07276852A (ja) 見出し付きコーナーしおり
JPH0452778Y2 (zh)
EP1219465A1 (en) Binding device for fixed or loose docu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9

Address after: 515000 the south side of Shu Gang Road, Haojiang District, Shant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Shengq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5000 the south side of Shu Gang Road, Haojiang District, Shant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S.Q TECHNOLOGY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