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43528U - 适合不同高度需求的枕头 - Google Patents

适合不同高度需求的枕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43528U
CN210643528U CN201921455225.0U CN201921455225U CN210643528U CN 210643528 U CN210643528 U CN 210643528U CN 201921455225 U CN201921455225 U CN 201921455225U CN 210643528 U CN210643528 U CN 210643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haped
pillow
height
convex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552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昌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aich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aich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aich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aich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552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43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43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43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适合不同高度需求的枕头,包括枕头,枕头的顶面沿宽度方向设有前弧形凸面和后弧形凸面,前弧形凸面和后弧形凸面均沿长度方向延伸;枕头顶面的宽度方向中心设有左右弧形凹面,左右弧形凹面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在宽度方向上与前弧形凸面和后弧形凸面衔接,左右弧形凹面的两端高、中部弧形下凹;枕头顶面的长度方向中心设有前后弧形凹面,前后弧形凹面沿宽度方向延伸,前后弧形凹面的两端高、中部弧形下凹,并使前弧形凸面和后弧形凸面的中部弧形下凹。枕头能满足不同的高度需求。人仰卧睡下后,枕头表面在支撑颈曲的部分形成圆柱形,并有一定的硬度以能衬托和均衡支撑颈曲,使人易获得高质量的睡眠。

Description

适合不同高度需求的枕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合不同高度需求的枕头。
背景技术
床枕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常规的枕头通常为内含填充材料的织物罩。这些填充材料包括羽毛、羽绒、合成聚合物纤维、泡沫碎片、记忆棉以及固体乳胶。
在睡眠期间,常规的枕头不能对颈部(特别是颈椎)提供充分的支撑。这是因为当人头部枕在枕头上躺下且头部相对于身体被放置在中立位时,在人的颈部和床垫/枕头边缘之间形成了间隙。当头部相对于相对于脊柱处于中立位时在颈部和床垫之间形成的间隙大于头部和床垫之间形成的间隙。不论人是仰卧或者侧卧,情况都是这样。通常,枕头的填充材料被头部和颈部的重量移位或大致压平,意味着头部和颈部很大程度上从中立位移位了。
常规的枕头通常不能充分地补偿颈部和床垫之间的高度差,且不能与颈肩部位贴合。颈部区域的枕头边缘处比放置头部的枕头中间部分处的填料要少,尤其侧卧时对颈部的支撑不够。
常规的枕头所提供的缺乏颈部支撑可能导致颈部、肩部和背部疼痛,这是由于在睡眠期间颈部处于不自然的姿势,使脊柱错位并且会在身体的脆弱部位施加持久的负担,特别是当受试者侧卧时,在此时颈部和床垫/枕头边缘之间的间隙最大。
常规的枕头通常不会提供空气循环,意味着人睡眠时枕头会滞留热量造成人体出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合不同高度需求的枕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适合不同高度需求的枕头,包括枕头,所述枕头的顶面沿宽度方向设有前弧形凸面和后弧形凸面,所述前弧形凸面和后弧形凸面均沿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枕头顶面的宽度方向中心设有左右弧形凹面,所述左右弧形凹面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在宽度方向上与前弧形凸面和后弧形凸面衔接,左右弧形凹面的两端高、中部弧形下凹;所述枕头顶面的长度方向中心设有前后弧形凹面,所述前后弧形凹面沿宽度方向延伸,前后弧形凹面的两端高、中部弧形下凹,并使前弧形凸面和后弧形凸面的中部弧形下凹。
进一步地,所述前弧形凸面的高度为10~14cm,所述后弧形凸面的高度为8~12cm,所述左右弧形凹面的两端的高度为6~11cm,左右弧形凹面的中部的高度为5~10cm,所述前后弧形凹面的对应前弧形凸面端的高度为10~14cm,前后弧形凹面的对应后弧形凸面端的高度为7~11cm,前后弧形凹面的中部的高度为5~10cm。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弧形凸面的高度为12cm,所述后弧形凸面的高度为11cm,所述左右弧形凹面的两端的高度为9cm,左右弧形凹面的中部的高度为6.5cm,所述前后弧形凹面的对应前弧形凸面端的高度为10cm,前后弧形凹面的对应后弧形凸面端的高度为9cm,前后弧形凹面的中部的高度为6.5cm。
进一步地,所述左右弧形凹面和前后弧形凹面的交汇处在下压后最佳应力高度为5~10cm、高低落差为3~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枕头顶面设置凸凹面,能适应不同性别、不同身高、不同体型体态、以及喜欢不同高度枕头的人群,满足其不同的高度需求。人仰卧睡下后,枕头表面在支撑颈曲的部分形成圆柱形,并有一定的硬度以能衬托和均衡支撑颈曲,使人易获得高质量的睡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5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2中B-B向的剖视图。
图中部件标号如下:
1弧形凹陷
2圆形凸起
3前弧形凸面
4后弧形凸面
5左右弧形凹面
6前后弧形凹面
7波浪条状凸起
8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护颈护肩助眠枕,包括枕头。
参见图2,本枕头设计有合适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具体为,根据东亚人群的基本体型特征,结合不同人体的胖瘦、体重、身高、肩宽、头部、颈部、肩部的尺寸特点,枕头的最佳长度为人体肩宽的1.5倍左右。本枕头设计的长度为55~65cm,优选为65cm;设计的宽度为35~45cm,优选为41cm。在人体仰卧睡姿时,本枕头能够充分贴合人体,使人感觉最舒适且高质量的深度睡眠效果明显。研究表明,健康人在8小时睡眠中,姿势变换约20~45次,其中60%是仰卧,35%是侧卧,5%是俯卧,并且有一半的人姿势只维持不到15分钟,因此适当的长度和宽度可以保证翻身时不会脱枕。
参见图3,本枕头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设有护颈护肩助眠结构。具体为,枕头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的中部均设有弧形凹陷1,弧形凹陷1左右对称且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每一端的切线与长度方向竖直面的夹角a为16~24°,优选为20°,该夹角为人体在仰卧时颈肩部位与枕头的贴合角,符合人体颈背部的曲线。枕头前侧面的弧形凹陷1的长度优选为39cm,枕头后侧面的弧形凹陷1的长度优选为43cm。当人体在仰卧睡姿时,颈肩部位与枕头完全贴合,颈背脊椎各部位受力均匀,能够有效支撑和保护颈背脊椎,防止变形。
参见图1至图3,本枕头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还设有颈肩按摩结构。具体为,枕头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设有多个圆形凸起2,圆形凸起2能起到按摩作用。多个圆形凸起2左右对称分布,配合前侧面和后侧面的弧形凹陷1,符合人体颈肩部位曲线形态分布。在人体呼吸时轻微动作下,通过圆形凸起2的轻微按摩刺激促进改善人体大椎穴皮肤微循环,起到放松皮肤交感神经的作用,帮助更快进入高质量深度睡眠。对于颈椎病患者,圆形凸起2的轻微按摩刺激能缓解血管痉挛,加快血液流通,帮助颈椎病好转。
参见图2,本枕头的顶面设有颈后部脑部的支撑结构。具体为,枕头的顶面沿宽度方向设有前弧形凸面3和后弧形凸面4,前弧形凸面3和后弧形凸面4均沿长度方向延伸;枕头顶面的宽度方向中心设有左右弧形凹面5,左右弧形凹面5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在宽度方向上与前弧形凸面3和后弧形凸面4衔接,左右弧形凹面5的两端高、中部弧形下凹;枕头顶面的长度方向中心设有前后弧形凹面6,前后弧形凹面6沿宽度方向延伸,前后弧形凹面6的两端高、中部弧形下凹,并使前弧形凸面3和后弧形凸面4的中部弧形下凹。其中,参见图4,前弧形凸面3的高度H1为10~14cm,优选为12cm,后弧形凸面4的高度H2为8~12cm,优选为11cm;参见图5,左右弧形凹面5的两端的高度H3为6~11cm,优选为9cm,左右弧形凹面5的中部的高度H4为5~10cm,优选为6.5cm;参见图6,前后弧形凹面6的对应前弧形凸面3端的高度H5为10~14cm,优选为10cm,前后弧形凹面6的对应后弧形凸面4端的高度H6为7~11cm,优选为9cm,前后弧形凹面6的中部的高度H7为5~10cm,优选为6.5cm。该枕头的顶面能适应不同性别、不同身高、不同体型体态、以及喜欢不同高度枕头的人群,满足其不同的高度需求。人仰卧睡下后,枕头表面在支撑颈曲的部分形成圆柱形,并有一定的硬度以能衬托和均衡支撑颈曲,使人易获得高质量的睡眠。
另外,左右弧形凹面5和前后弧形凹面6的交汇处为本枕头的顶面中心(顶面的最低点),其在下压后高度为5~10cm、高低落差为3~5cm时,既能支撑头部,又与颈部的高度相适应。
参见图6,本枕头的顶面上的前后弧形凹面6设计有合适的颈椎牵引角度。具体为,前后弧形凹面6在宽度方向竖直面上的投影中,对应前弧形凸面3顶点的切线与水平面的夹角b、及对应后弧形凸面4顶点的切线与水平面的夹角c均为12~18°,优选为15°,该夹角为人体在仰卧时最佳的小重量后伸牵引角度,牵引力直接作用于颈椎本身,能使颈部后方的肌肉以及韧带处于松弛状态。尤其对于颈椎病患者,该枕头顶面的合适角度的凸凹面设计有利于椎间间隙张开,松弛紧张收缩的肌肉、关节囊、韧带,逐步恢复颈椎原有的弧度和调节内外平衡。睡眠中仰卧睡姿时小重量后伸牵引,可以解除颈髓压迫、消散神经根无菌性炎症、复位髓核、解除颈椎动脉压迫。
参见图4,考虑到侧卧位睡姿,研究表明枕头的舒适高度与人体肩颧距的大小密切相关,故本枕头的顶面上的前弧形凸面3、后弧形凸面4、左右弧形凹面5设计有合适的高度。具体为,前弧形凸面3的高度H1为10~14cm,优选为12cm,后弧形凸面4的高度H2为8~12cm,优选为11cm,左右弧形凹面5的两端的高度H3为6~11cm,优选为9cm,同前文;左右弧形凹面5的每一端在宽度方向竖直面上投影的弧度d为12~18°。其中,前弧形凸面3和后弧形凸面4的高度为侧卧最佳颈椎支撑高度,左右弧形凹面5两端的高度为侧卧最佳头部支撑高度。人体在侧卧时,枕头的顶面两端能充分贴合人体颈肩部位曲线,平衡支撑颈部脊椎,避免颈部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者偏侧突出,有助于放松颈肩部肌肉,恢复颈肩部疲劳,保护颈椎健康,得到高质量睡眠。
参见图1至图3,本枕头的顶面设有散热防出汗结构。具体为,枕头的顶面设有多个波浪条状凸起7和多个透气孔8,每个波浪条状凸起7沿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波浪条状凸起7沿宽度方向均布成两部分,前部分波浪条状凸起7的两端朝前凸、中部朝后凹,后部分波浪条状凸起7的两端朝后凸、中部朝前凹;每相邻两个波浪条状凸起7之间设置多个透气孔8。当头部接触枕头时,由波浪条状凸起7支撑头部,头部与枕头的顶面之间的空隙形成并联风路,利用人体热量产生的风流压力,排出枕头内多余热量和湿气,增加空气流通,散发热量,保持睡眠微环境干燥舒适,避免睡眠中头部与枕头接触局部体表温度集中而出汗。同时,在人体呼吸时轻微动作下,波浪条状部位还起到轻微按摩、放松皮肤的交感神经的作用,帮助更快进入高质量深度睡眠。
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实用新型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Claims (4)

1.适合不同高度需求的枕头,包括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的顶面沿宽度方向设有前弧形凸面和后弧形凸面,所述前弧形凸面和后弧形凸面均沿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枕头顶面的宽度方向中心设有左右弧形凹面,所述左右弧形凹面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在宽度方向上与前弧形凸面和后弧形凸面衔接,左右弧形凹面的两端高、中部弧形下凹;所述枕头顶面的长度方向中心设有前后弧形凹面,所述前后弧形凹面沿宽度方向延伸,前后弧形凹面的两端高、中部弧形下凹,并使前弧形凸面和后弧形凸面的中部弧形下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不同高度需求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弧形凸面的高度为10~14cm,所述后弧形凸面的高度为8~12cm,所述左右弧形凹面的两端的高度为6~11cm,左右弧形凹面的中部的高度为5~10cm,所述前后弧形凹面的对应前弧形凸面端的高度为10~14cm,前后弧形凹面的对应后弧形凸面端的高度为7~11cm,前后弧形凹面的中部的高度为5~1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合不同高度需求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弧形凸面的高度为12cm,所述后弧形凸面的高度为11cm,所述左右弧形凹面的两端的高度为9cm,左右弧形凹面的中部的高度为6.5cm,所述前后弧形凹面的对应前弧形凸面端的高度为10cm,前后弧形凹面的对应后弧形凸面端的高度为9cm,前后弧形凹面的中部的高度为6.5c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适合不同高度需求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弧形凹面和前后弧形凹面的交汇处在下压后最佳应力高度为5~10cm、高低落差为3~5cm。
CN201921455225.0U 2019-09-03 2019-09-03 适合不同高度需求的枕头 Active CN210643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5225.0U CN210643528U (zh) 2019-09-03 2019-09-03 适合不同高度需求的枕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5225.0U CN210643528U (zh) 2019-09-03 2019-09-03 适合不同高度需求的枕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43528U true CN210643528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06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55225.0U Active CN210643528U (zh) 2019-09-03 2019-09-03 适合不同高度需求的枕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435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81658U (ja) 熟眠用整形枕
US8893334B1 (en) Orthopedic pillows
KR102284813B1 (ko) 신연을 이용한 경추교정베개
KR102079421B1 (ko) 뇌척수액 순환유도베개
KR20170041060A (ko) 신연을 이용한 경추교정베개
JP2011167325A (ja) 頚椎矯正用枕
KR102109986B1 (ko) 기능성 날개 베개
KR101684211B1 (ko) 취침중 후두의 자유운동과 뇌척수액의 흐름을 유도하는 수면베개
KR100795271B1 (ko) 베어 등목 베개
CN108095970A (zh) 颈椎治疗枕
CN110584408A (zh) 适合不同高度需求的枕头
JP2005046553A (ja) 健康枕
CN110584412A (zh) 可恢复颈椎生理弧度的枕头
KR200483101Y1 (ko) 기능성 등받이 목베개
CN210643528U (zh) 适合不同高度需求的枕头
KR20090011511U (ko) 미용, 지압 교정 베개
CN210643526U (zh) 可恢复颈椎生理弧度的枕头
CN210643525U (zh) 护颈护肩助眠枕
CN110584409A (zh) 一种颈肩按摩枕头
CN112568673A (zh) 一种人体工学支撑枕
CN210643530U (zh) 一种颈椎护理枕头
CN110507129A (zh) 护颈护肩助眠枕
CN201085708Y (zh) 颈椎治疗枕
CN215077271U (zh) 一种可支撑头部和颈部的矫形枕
JP3177126U (ja) バランス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