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40763U - 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40763U
CN210640763U CN201921145153.XU CN201921145153U CN210640763U CN 210640763 U CN210640763 U CN 210640763U CN 201921145153 U CN201921145153 U CN 201921145153U CN 210640763 U CN210640763 U CN 210640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locking
engine
new energy
f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451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商平和
姜绍雄
陈力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chang Xinch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chang Xin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chang Xinch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chang Xin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451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40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40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407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包括内盖与外盖,内盖内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与外盖贯穿有轴孔,内盖与外盖通过焊接连接,外盖的侧边上等间距的安装有锁紧扣,通过锁紧扣连接发动机上的扣座,并将电机盖固定于发动机上。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改变传统的电机盖固定方式,采用锁紧扣结构实现固定连接,无需借助螺丝刀等器具,可以徒手完成对电机盖的安装于拆卸。而且锁紧扣结构锁紧牢固,即使在振动情况下也不会脱落,非常稳定。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端盖领域,具体涉及了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根据动力分类,新能源汽车包括有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无论采用何种新能源,发动机是汽车必不可少的部件,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电机端盖就是发动机机壳的盖子。一般分前盖和后盖,用来固定和支撑发动机转轴的,从而固定整个发动机。
目前,绝大多数电机盖采用螺栓与发动机机身固定连接,这种连接方式需要借助螺丝刀等器具配合,操作相对复杂;在不具有上述器具的情况下,无法对电机盖进行安装或拆卸,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改变传统的电机盖固定方式,采用锁紧扣结构实现固定连接,无需借助螺丝刀等器具,可以徒手完成对电机盖的安装于拆卸。而且锁紧扣结构锁紧牢固,即使在振动情况下也不会脱落,非常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包括内盖与外盖,内盖内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与外盖贯穿有轴孔,内盖与外盖通过焊接连接,其特征在于:外盖的侧边上等间距的安装有锁紧扣,通过锁紧扣连接发动机上的扣座,并将电机盖固定于发动机上。
进一步,锁紧扣包括底板、松紧控制面板及扣环,底板固定于外盖的侧边上,底板与松紧控制面板之间通过铆钉铰接,铆钉上安装有弹簧;扣环的两侧从松紧控制面板的两侧插入并固定。底板将整个锁紧扣固定于外盖上,使整个结构稳定且牢固;松紧控制面板控制扣环的松紧状态,松紧控制面板打开时,扣环松开能够随意移动,可进行拆卸或扣入;松紧控制面板闭合后,锁紧扣环;操作方便,无需借助器具便能实现拆装。弹簧提供回弹力,使得松紧控制面板在闭合状态下,具有回弹力,防止松紧控制面板随意的向上扳起打开。
进一步,锁紧扣设有4-6个,每个锁紧扣等间距布置。通过布置多个锁紧扣,显著提升锁紧扣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底板上设有面板固定件,面板固定件包括底座、底座轴及转板,底座固定于底板上,底座固定连接底座轴,转板铰接底座轴;松紧控制面板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与转板相互匹配,通过转板将松紧控制面板固定于底板上。本实用新型采用面板固定件对松紧控制面板的闭合状态进行固定,其工作原理为:闭合时,将松紧控制面板下扣到底板上,面板固定件的转板从固定孔穿出,旋转转板90度,将转板由纵向变为横向,此时转板不能够穿过固定孔,从而将松紧控制面板固定在底板上。基于上述结构的固定作用,大大提升锁紧扣的锁紧稳定性与牢固度,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进一步,内盖侧边与外盖侧边之间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等间距的布置有4-6个。连接块连接内盖与外盖,提升电机盖整体强度。
进一步,连接块与其连接处的内盖侧边和外盖侧边贯穿的设有透气散热孔。透气散热孔起到透气散热的作用,而且该透气散热孔设于侧边,对于电机盖的整体强度影响不大。
进一步,轴承座与内盖的侧边连接有肋板,肋板布置有4-6块,肋板与透气散热孔一一对应,肋板的表面设有透气导流槽,透气导流槽引向透气散热孔。肋板一方面加强内盖的结构强度,从而提升电机盖的整体结构强度;另一方面通过透气导流槽引导热空气的散热方向,大大提升了散热效果。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改变传统的电机盖固定方式,采用锁紧扣结构实现固定连接,无需借助螺丝刀等器具,可以徒手完成对电机盖的安装于拆卸。而且锁紧扣结构锁紧牢固,即使在振动情况下也不会脱落,非常稳定。其具体有益效果表现为以下几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锁紧扣连接发动机上的扣座来固定电机盖,可以徒手扳动锁紧扣来安装或拆卸电机盖,无需借助螺丝刀等器具,十分方便,不会出现未携带器具而无法拆装电机盖的问题;方便用户随时检查发动机状况,也便于更换、清洗或维修电机盖及发动机。而且锁紧扣结构锁紧牢固,即使在振动情况下也不会脱落,非常稳定。
2、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扣由底板、松紧控制面板及扣环组成,底板将整个锁紧扣固定于外盖上,使整个结构稳定且牢固;松紧控制面板控制扣环的松紧状态,松紧控制面板打开时,扣环松开能够随意移动,可进行拆卸或扣入;松紧控制面板闭合后,锁紧扣环;操作方便,无需借助器具便能实现拆装。弹簧提供回弹力,使得松紧控制面板在闭合状态下,具有回弹力,防止松紧控制面板随意的向上扳起打开。
3、本实用新型采用面板固定件对松紧控制面板的闭合状态进行固定,其工作原理为:闭合时,将松紧控制面板下扣到底板上,面板固定件的转板从固定孔穿出,旋转转板90度,将转板由纵向变为横向,此时转板不能够穿过固定孔,从而将松紧控制面板固定在底板上。基于上述结构的固定作用,大大提升锁紧扣的锁紧稳定性与牢固度,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锁紧扣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锁紧扣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面板固定件对于锁紧扣的固定示意图;
图6为面板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包括内盖2与外盖1,内盖2内安装有轴承座4,轴承座4与外盖1贯穿有轴孔5,发动机的转轴通过轴孔5穿出,内盖2与外盖1通过焊接连接。内盖2侧边与外盖1侧边之间连接有连接块6,连接块6等间距的布置有4-6个。连接块6加强内盖2与外盖1的连接牢固度,提升电机盖整体强度。
连接块6与其连接处的内盖2侧边和外盖1侧边贯穿的设有透气散热孔(图中未标出)。透气散热孔起到透气散热的作用,而且该透气散热孔设于侧边,对于电机盖的整体强度影响不大。轴承座4与内盖2的侧边连接有肋板7,肋板7布置有4-6块(肋板7与上述连接块6布置数量一致),肋板7与透气散热孔一一对应,肋板7的表面设有透气导流槽8,透气导流槽8引向透气散热孔。肋板7一方面加强内盖2的结构强度,从而提升电机盖的整体结构强度;另一方面通过透气导流槽8引导热空气的散热方向,大大提升了散热效果。
外盖1的侧边上等间距的设有安装槽9,每个安装槽9内均安装有一个锁紧扣3,通过锁紧扣3连接发动机上的扣座,并将电机盖固定于发动机上。从而可以徒手扳动锁紧扣3来安装或拆卸电机盖,无需借助螺丝刀等器具,十分方便,不会出现未携带器具而无法拆装电机盖的问题;方便用户随时检查发动机状况,也便于更换、清洗或维修电机盖及发动机。而且锁紧扣3结构锁紧牢固,即使在振动情况下也不会脱落,非常稳定。
锁紧扣3包括底板13、松紧控制面板11及扣环10,底板13固定于外盖1的安装槽9内,底板13与松紧控制面板11之间通过铆钉17铰接,即松紧控制面板11能够相对于底板13进行上下翻转,铆钉17上安装有弹簧18;扣环10的两侧从松紧控制面板11的两侧插入并固定,扣环10能够扣入到发动机的扣座内,从而实现锁紧固定。底板13将整个锁紧扣3固定于外盖1上,使整个结构稳定且牢固;松紧控制面板11控制扣环10的松紧状态,松紧控制面板11打开时,扣环10松开能够随意移动,可进行拆卸或扣入;松紧控制面板11闭合后,锁紧扣环10;操作方便,无需借助器具便能实现拆装。弹簧18提供回弹力,使得松紧控制面板11在闭合状态下,具有回弹力,防止松紧控制面板11随意的向上扳起打开。
锁紧扣3设有4-6个,每个锁紧扣3等间距布置。通过布置多个锁紧扣3,显著提升锁紧扣3的固定效果。
上述松紧控制面板11分为三段,第一段为倾斜段14,靠近铆钉17,减少松紧控制面板11尾端的厚度。第二段为水平段15,水平段15与底板13贴合;第三段为翘起段16,作为把手,方便用户打开或闭合松紧控制面板11。
底板13上设有面板固定件12,面板固定件12包括底座22、底座轴21及转板20,底座22固定于底板13上,底座22固定连接底座轴21,转板20铰接底座轴21;松紧控制面板11的水平段15设有固定孔19,固定孔19与转板20相互匹配,即转板20能够穿出固定孔19;通过转板20将松紧控制面板11固定于底板13上。本实用新型采用面板固定件12对松紧控制面板11的闭合状态进行固定,其工作原理为:闭合时,将松紧控制面板11下扣到底板13上,面板固定件12的转板20从固定孔19穿出(此时转板20的下端略微高于固定孔19的上端),旋转转板2090度,将转板20由纵向变为横向,此时转板20不能够穿过固定孔19,从而将松紧控制面板11固定在底板13上。基于上述结构的固定作用,大大提升锁紧扣3的锁紧稳定性与牢固度,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包括内盖与外盖,所述内盖内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所述外盖贯穿有轴孔,所述内盖与所述外盖通过焊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的侧边上等间距的安装有锁紧扣,通过所述锁紧扣连接发动机上的扣座,并将电机盖固定于发动机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扣包括底板、松紧控制面板及扣环,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外盖的侧边上,所述底板与所述松紧控制面板之间通过铆钉铰接,所述铆钉上安装有弹簧;所述扣环的两侧从松紧控制面板的两侧插入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扣设有4-6个,每个所述锁紧扣等间距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面板固定件,所述面板固定件包括底座、底座轴及转板,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轴,所述转板铰接所述底座轴;所述松紧控制面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转板相互匹配,通过所述转板将所述松紧控制面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侧边与所述外盖侧边之间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等间距的布置有4-6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与其连接处的所述内盖侧边和所述外盖侧边贯穿的设有透气散热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与所述内盖的侧边连接有肋板,所述肋板布置有4-6块,所述肋板与所述透气散热孔一一对应,所述肋板的表面设有透气导流槽,所述透气导流槽引向所述透气散热孔。
CN201921145153.XU 2019-07-19 2019-07-19 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40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5153.XU CN210640763U (zh) 2019-07-19 2019-07-19 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5153.XU CN210640763U (zh) 2019-07-19 2019-07-19 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40763U true CN210640763U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98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4515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40763U (zh) 2019-07-19 2019-07-19 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407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3863A (zh) 地刷和吸尘器
CN210640763U (zh) 新能源汽车用便于固定的发动机电机盖
CN103363481B (zh) 灯具安装固定装置
CN214006835U (zh) 一种分线盒
CN203826456U (zh) 手持设备电池盖安装结构及pos机
CN102874083B (zh) 电动摩托车的电池组装装置
JP5950527B2 (ja) モータ装置の固定構造及び固定方法
CN109519418B (zh) 一种离合结构、网罩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电风扇
CN208836050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快速固定装置
CN210591486U (zh) 具有隐藏式齿轮箱的座椅电动滑轨
CN208819958U (zh) 一种多环境适用型电池包
CN204851871U (zh) 卡扣、卡接装置和空调器
CN209449349U (zh) 一种大棚温室放风机
CN205690620U (zh) 出风面板和空调装置
CN217723217U (zh) 一种用于固定窗帘上轨的固定件
CN201511782U (zh) 汽车空调出风口卡扣结构
CN209037762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下管盖子
CN201235793Y (zh) 内装饰固定结构
CN206851165U (zh) 简易快速安装电源盒结构
CN220440645U (zh) 一种易安装的光伏发电装置
CN210463232U (zh) 空调室内机
JP2009292216A (ja) 強電ユニット冷却用送風機の取付構造及び取付方法
CN206995074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8846370U (zh) 一种灯带安装结构以及空调器
CN205095337U (zh) 一种跑步机上的马达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