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35112U - 一种液体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体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35112U
CN210635112U CN201921119192.2U CN201921119192U CN210635112U CN 210635112 U CN210635112 U CN 210635112U CN 201921119192 U CN201921119192 U CN 201921119192U CN 210635112 U CN210635112 U CN 210635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bracket
driver
storage tank
liquid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191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安琪
郭丹
孙健
张子鑫
张素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211191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35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35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35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运输装置包括储液箱和稳定单元,储液箱设置在稳定单元上;其中,稳定单元包括第一支架和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方向稳定机构、第二支架和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方向稳定机构;第一方向稳定机构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驱动器,第二方向稳定机构包括第二转轴和第二驱动器,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分别驱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均处于水平方向且在空间上互相垂直;第一转轴与第一支架转动连接,第二转轴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第二支架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储液箱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稳定单元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器以及第二驱动器并使得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以保证储液箱中的液位一直处于水平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液体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尿液、脑脊液等液体标本的检验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环节。检验结果直接关系到临床医生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检验前的液体标本的采集、储存和运输则对检验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由于运送过程中,液体标本会随着运送装置的移动和震动而发生摇晃现象,因此液体标本容易发生溢洒,血液标本还会因为摇晃剧烈而产生溶血等问题,因而影响医疗人员对液体标本的计量和后续工作。
目前,现有的技术基本能够保证运输全程保持低温(例如4℃、-20℃等),对保证液体的性质起到关键作用,避免液体样本中关键物质的降解,广泛用于医院内短途,或多中心医院长途运输使用。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能够防止运输液体样本时因摇晃而发生溶血、溢洒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运输装置,使之能够保证液体样本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液位一直处于水平状态,因此不但可以防止液体临床生物样本溢洒,也可以避免引起由于反复摇晃震动而引起液体性状改变的情况发生,还可以直观评估样本体积大小。
本发明的研究工作受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的“内分泌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2017-I2M-1-001)和“疑难性罕见病样本库的深度挖掘与利用”(2017-I2M-2-001)项目经费的支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运输装置,包括储液箱和稳定单元,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所述稳定单元上;其中,
所述稳定单元包括第一支架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方向稳定机构、第二支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方向稳定机构;
所述第一方向稳定机构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方向稳定机构包括第二转轴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第二驱动器分别驱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均处于水平方向且在空间上互相垂直;
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稳定单元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器以及所述第二驱动器并使得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转动以保证所述储液箱中的液位一直处于水平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所述储液箱。
优选地,所述固定夹具包括弹性机构,所述储液箱在所述弹性机构的作用下被夹紧在所述固定夹具中;或
所述固定夹具包括卡合机构,所述储液箱被所述卡合机构卡合固定在所述固定夹具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一底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为至少一组,每组为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相对的第一侧板上,使得所述第一转轴处于两个相对的第一侧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为两组,且与所述第一底板共同围成上部敞口的箱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的过渡板,所述过渡板垂直穿设在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部并且与第一转轴固定;所述过渡板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分别与设置在两端的第二侧板固定,两块所述第二侧板相对且分别与所述过渡板垂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上,使得所述第二转轴处于两个第二侧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过渡板为两块,等距设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间位置的两侧,每块所述第二侧板均与两块所述过渡板的相同端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轴为同轴的两根短轴,分别转动设置在两块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二驱动器至少驱动一根所述短轴;所述储液箱固定在两根所述短轴之间或之上。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为双轴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稳定单元还包括第三支架和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三方向稳定机构;所述第三方向稳定机构包括第三转轴和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三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转轴沿竖直方向并与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均在空间上互相垂直;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驱动器并使得所述第三转轴转动以保证所述储液箱一直处于一个水平方向。
优选地,所述稳定单元还包括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设置在所述稳定单元的第一支架或第三支架与外部设备之间和或设置在所述储液箱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体运输装置通过将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所述稳定单元上,并且由于所述稳定单元包括第一方向稳定机构和第二方向稳定机构;所述第一方向稳定机构的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方向稳定机构的第二转轴均处于水平方向且在空间上互相垂直;并由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偏离初始位置时,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器以及所述第二驱动器并使得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来调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角度,因此能够保证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的储液箱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从而能够保证储液箱中的液体样本的液位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一直处于水平状态,因而不但可以防止液体溢洒,也可以避免引起由于反复摇晃震动而引起液体性状改变的情况发生,还可以方便操作者直观评估液体样本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运输装置的正视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运输装置的侧视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运输装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一方向稳定机构的正视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运输装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一方向稳定机构的侧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运输装置的第二支架和第二方向稳定机构的正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运输装置的第二支架和第二方向稳定机构的侧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运输装置的第二支架和第二方向稳定机构的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运输装置的第二支架和第二方向稳定机构的侧视图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运输装置的固定夹具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运输装置的第一支架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运输装置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正视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运输装置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运输装置的第二支架的过渡板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运输装置的储液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运输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运输装置的稳定单元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储液箱100、卡槽110、手提部120、制冷层130、标本层140、防水内层101、保温层102、外部保护层103、制冷物150、标本160;稳定单元200、第一支架210、第一底板211、第一侧板212、第一方向稳定机构220、第一转轴221、第一驱动器222、第一轴承223、第二支架230、过渡板231、第二侧板232、第二方向稳定机构240、第二转轴241、第二驱动器242、第二轴承243、通孔244、传感器251、固定夹具260、弹性机构261、卡合机构262、安装平面263、第三支架270、第三稳定方向280、第三转轴281、第三驱动器282。
注:图1a和图1b统称图1,图2a和图2b统称图2,以此类推。为了便于描述,以下用图1代替图1a和图1b,用图2代替图2a和图2b,其它类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体运输装置,包括储液箱100和稳定单元200。所述储液箱100设置在所述稳定单元200上。其中,所述稳定单元200包括第一支架210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10上的第一方向稳定机构220、以及第二支架230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230上的第二方向稳定机构240。
所述第一方向稳定机构220包括第一转轴221和第一驱动器222,所述第二方向稳定机构240包括第二转轴241和第二驱动器242,所述第一驱动器222和所述第二驱动器242分别驱动所述第一转轴221和所述第二转轴241转动。所述第一转轴221、第二转轴241均处于水平方向且在空间上互相垂直。如图1-图8所示,所述第一转轴221和所述第二转轴241均处于水平方向,并分别对应空间坐标系的x轴和y轴。
如图2-图4所示,所述第一转轴221与所述第一支架210可以通过第一轴承22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41与所述第二支架230可以通过第二轴承24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30与所述第一转轴221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244,所述第一转轴221穿过所述通孔244并与所述第一转轴221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100与所述第二转轴241固定连接。为节约空间,同时方便安装,所述通孔244还可以为半圆孔,如图8所示。
所述稳定单元200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器222以及所述第二驱动器242并使得所述第一转轴221和所述第二转轴241转动以保证所述储液箱100中的液位一直处于水平状态。所述第一驱动器222和所述第二驱动器242可以为薄型电机,例如盘式伺服电机。盘式电机又叫碟式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的特点,一般电机的转子和定子是里外套着装的,盘式电机为了薄,定子在平的基板上,转子是盖在定子上的,一般定子是线圈,转子是永磁体或粘有永磁体的圆盘,盘式电机可以使稳定单元的体积尽可能小,从而使整体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液体运输装置通过将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所述稳定单元上,并且由于所述稳定单元包括第一方向稳定机构和第二方向稳定机构;所述第一方向稳定机构的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方向稳定机构的第二转轴均处于水平方向且在空间上互相垂直;并由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偏离初始位置时,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器以及所述第二驱动器并使得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来调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角度,因此能够保证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的储液箱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从而能够保证储液箱中的液体样本的液位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一直处于水平状态,因而不但可以防止液体溢洒,也可以避免引起由于反复摇晃震动而引起液体性状改变的情况发生,还可以方便操作者直观评估液体样本的体积。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以及图11所示,所述第二转轴241上可以设置固定夹具260,通过所述固定夹具26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241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所述储液箱100而使所述储液箱100固定在所述第二转轴241上。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4所示,所述固定夹具260可以包括弹性机构261,所述储液箱在所述弹性机构的作用下被夹紧在所述固定夹具260中。或者如图5所示,所述固定夹具260可以包括卡合机构262,所述储液箱100上设有与所述卡合机构262相对应的卡槽110。所述卡合机构262卡在所述卡槽110中,从而使所述储液箱100被所述卡合机构262卡合固定在所述固定夹具260上。所述储液箱100上还可以设置手提部120,如图1a和图1b所示,方便搬运和放置储液箱100。所述手提部120可以为图1a和图1b所示的拉环提手形式,也可以是在储液箱100的箱壁的凹陷部位。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a和图2b以及图11所示,所述第一支架210可以包括第一底板211和第一侧板212,所述第一侧板212与第一底板211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212为至少一组,每组为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转轴22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相对的第一侧板212上,使得所述第一转轴221处于两个相对的第一侧板212之间。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侧板212可以为两组,且与所述第一底板211共同围成上部敞口的第一箱体结构。这样可以将第二支架230和第二方向稳定机构240包围在所述第一侧板212围成的第一箱体结构中,使得外观简单美观,而且操作时更加安全方便。当然,所述第一侧板212还可以为三个,由两个相对的和一个相邻的第一侧板212与所述第一底板211共同围成顶面和一侧敞口的第一箱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转轴221设置在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一侧板212上。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以及图11所示,所述第二支架230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221固定连接的过渡板231,所述过渡板231上设有所述通孔244,通过所述通孔244使得所述过渡板231可以垂直穿设在所述第一转轴221的中部并且与第一转轴221固定。所述过渡板231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分别与设置在两端的第二侧板232固定,两块所述第二侧板232相对且分别与所述过渡板231垂直,所述第二转轴241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二侧板232上,使得所述第二转轴241处于两个相对的第二侧板232之间。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以及图11所示,所述过渡板231可以为两块,等距设于所述第一转轴221的中间位置的两侧,每块所述第二侧板232均与两块所述过渡板231的相同端固定。所述过渡板231和所述第二侧板232围成上下敞口的第二箱体结构。所述第二箱体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箱体结构内部。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图11所示,所述第二转轴241可以为两根短轴,且两根短轴同轴。两根所述短轴分别转动设置在两块所述第二侧板232上。所述第二驱动器242至少驱动一根所述短轴,即所述第二驱动器242可以为一个,也可为两个。当所述第二驱动器242为一个时,所述第二驱动器242可以驱动其中一个短轴。当所述第二驱动器242为两个时,两个所述第二驱动器242分别驱动两根所述短轴。所述控制器控制两根所述短轴同步转动。所述储液箱100固定在两根所述短轴之间或者之上。如图3-图4所示,所述固定夹具260穿过所述短轴并固定在所述短轴上,所述固定夹具260和所述短轴分别对称布置。所述固定夹具260可以为与两根所述短轴对应的两个,也可以为一个整体同时固定在两根所述短轴上。所述固定夹具260在所述短轴之上的部分设有安装平面263,所述安装平面263处于水平方向。分别处于两根所述短轴上的所述固定夹具260的安装平面263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储液箱100放置在所述安装平面263上,并通过所述固定夹具260的弹性机构261夹紧固定,或者如图5所示通过所述固定夹具260的卡合机构262卡合固定。当然,所述第一转轴221也可以设计为两根短轴的形式。具体形式可以和图3-图4中的第二转轴242的形式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可以包括传感器251,所述传感器251可以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10和\或所述第二支架230上。所述传感器251可以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210上和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230上的两个独立的传感器,也可以是一个传感器同时感应所述第一支架210和所述第二支架230的位置角度变化。所述传感器251可以为水平传感器,水平传感器属于角度传感器的一种,其作用就是测量载体的水平度,又叫倾角传感器。如图1b、图2b、图6所示,所述传感器251可以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10的第一底板211上。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251可以为双轴传感器。双轴水平传感器可以同时测量两个方向的水平角度,因此可以定出整个被测面的水平度。例如将双轴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210上,可以同时感应整体在第一方向和(x轴)和第二方向(y轴)的角度变化。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所述稳定单元200还可以包括第三支架270和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270上的第三方向稳定机构280。所述第三方向稳定机构280包括第三转轴281和第三驱动器282,所述第三驱动器282驱动所述第三转轴281转动。所述第三转轴28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2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28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270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转轴281沿竖直方向并与所述第一转轴221、第二转轴241均在空间上互相垂直。所述第三转轴281相当于空间坐标系中的z轴,与所述第一转轴221和所述第二转轴241对应的x轴和y轴共同构成空间坐标系。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驱动器282并使得所述第三转轴281转动以保证所述储液箱100一直处于一个水平方向。通过在空间坐标系的三个坐标方向分别控制所述第一转轴221、第二转轴241和第三转轴281,从而使所述储液箱100能够始终保持水平稳定状态,避免了运输和搬运过程中的颠簸造成液体倾洒或摇晃。所述第三支架270可以为需要的各种形状,例如可以为一个平板,也可以为一个开口向上的箱体结构,还可以为一个具有四个支腿的桌面。具体根据所要应用的情况设计,这里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当需要放置在车厢中运输时,可以设计为底部为平面的结构便于放置。如果需要能够在地面移动时,则可以设计为具有四个支腿的桌面结构,甚至可以在四个支腿底部加上滚轮,便于推动。所述传感器251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270上,同时感应所述第三支架270沿竖直方向(z轴方向)的角度变化。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定单元200还可以包括减震机构(图中未示出),所述减震机构可以设置在所述稳定单元的第一支架210或第三支架270与外部设备之间和或设置在所述储液箱100与所述第二转轴241之间。具体的,例如所述减震机构可以设置在所述储液箱100与所述固定夹具260之间。或者所述减震机构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270与车厢的固定面之间。通过设置所述减震机构可以防止所述储液箱100在竖直方向上的震动。从而进一步避免所述储液箱100内的液体倾洒。
如图9所示,所述储液箱100具有制冷功能,其内部设置有制冷设备。具体的,所述储液箱100内部分为上下两层,其中上层为制冷层130,下层为标本层140。所述储液箱100的箱体可以包括三层结构,从内到外依次可以为防水内层101、保温层102和外部保护层103。制冷层130设有制冷物150,标本层140可以储存标本160。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箱和稳定单元,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所述稳定单元上;其中,
所述稳定单元包括第一支架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方向稳定机构、第二支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方向稳定机构;
所述第一方向稳定机构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方向稳定机构包括第二转轴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第二驱动器分别驱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均处于水平方向且在空间上互相垂直;
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稳定单元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器以及所述第二驱动器并使得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转动以保证所述储液箱中的液位一直处于水平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所述储液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具包括弹性机构,所述储液箱在所述弹性机构的作用下被夹紧在所述固定夹具中;或
所述固定夹具包括卡合机构,所述储液箱被所述卡合机构卡合固定在所述固定夹具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一底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为至少一组,每组为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相对的第一侧板上,使得所述第一转轴处于两个相对的第一侧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为两组,且与所述第一底板共同围成上部敞口的箱体结构。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液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的过渡板,所述过渡板垂直穿设在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部并且与第一转轴固定;所述过渡板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分别与设置在两端的第二侧板固定,两块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过渡板垂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上,使得所述第二转轴处于两个第二侧板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为两块,等距设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间位置的两侧,每块所述第二侧板均与两块所述过渡板的相同端固定;所述第二转轴为同轴的两根短轴,分别转动设置在两块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二驱动器至少驱动一根所述短轴;所述储液箱固定在两根所述短轴之间或之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单元还包括第三支架和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三方向稳定机构;所述第三方向稳定机构包括第三转轴和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三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转轴沿竖直方向并与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均在空间上互相垂直;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驱动器并使得所述第三转轴转动以保证所述储液箱一直处于一个水平方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单元还包括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设置在所述稳定单元的第一支架或第三支架与外部设备之间和或设置在所述储液箱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
CN201921119192.2U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液体运输装置 Active CN210635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19192.2U CN210635112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液体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19192.2U CN210635112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液体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35112U true CN210635112U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90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19192.2U Active CN210635112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液体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351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2128A (zh) * 2019-07-16 2019-10-18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一种液体运输装置
CN113830416A (zh) * 2021-10-26 2021-12-24 孙琳 化学试剂储存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2128A (zh) * 2019-07-16 2019-10-18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一种液体运输装置
CN113830416A (zh) * 2021-10-26 2021-12-24 孙琳 化学试剂储存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35112U (zh) 一种液体运输装置
US20160121281A1 (en) Magnetic coupling and mixing device
CN107567572A (zh) 低温冷冻机
CN103805497B (zh) 用于磁珠法提取生物活性物质的装置和方法
CN108037301A (zh) 一种化学发光分析仪的试剂盘装置及化学发光分析仪
CN110342128A (zh) 一种液体运输装置
JP4964229B2 (ja) 液体用容器を移動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207366582U (zh) 一种轨道式样本前处理系统
RU2015121124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выполнения анализов для диагностики in vitro
CN206086565U (zh) 一种导航雷达支架
CN109482371A (zh) 一种医用实验室离心机
CN217261492U (zh) 一种用于生物医药检测的防护型动物血液存储盒
CN206450619U (zh) 一种汽车轮毂无损检测装置
CN103301776B (zh) 一种频率和振幅可调式医用锥形管的摆动装置
CN217624781U (zh) 一种检验科用尿检分层恒温储存装置
JP2006298559A (ja) 創薬用自動保管庫
CN110803381B (zh) 一种人体解剖用标本收藏装置
CN108579575A (zh) 一种试管混匀装置
CN213966724U (zh) 一种检验医学用的试管储存装置
CN203281265U (zh) 一种频率和振幅可调式医用锥形管的摆动装置
CN214131786U (zh) 一种新型检验科血液标本收纳盒
CN103923162A (zh) 用于磁棒法生物活性物质提取仪的振动机构及其用途
CN112904032A (zh) 小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系统
CN206057354U (zh) 一种加样仪
CN207816997U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试剂盘及化学发光分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