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8594U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28594U CN210628594U CN201921690558.1U CN201921690558U CN210628594U CN 210628594 U CN210628594 U CN 210628594U CN 201921690558 U CN201921690558 U CN 201921690558U CN 210628594 U CN210628594 U CN 2106285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nplate
- cable
- shell
- assembly
- seg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8 tinpl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NNIPDXPTJYIMKW-UHFFFAOYSA-N iron tin Chemical compound [Fe].[Sn] NNIPDXPTJYIMK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马口铁外壳,所述马口铁外壳具有前端和与所述前端相对的尾端;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固定于所述马口铁外壳的前端;线缆组件,所述线缆组件电性导通至所述插头组件,所述线缆组件固定于马口铁外壳的尾端;以及包覆外壳,包覆于马口铁外壳的外围以及部分线缆组件的外围,包覆外壳包括马口铁段和与马口铁段相连的线缆段,定位孔设置在马口铁段和线缆段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线的缆连接器组件将定位孔设置在包覆外壳的马口铁段和线缆段的连接处,可以在不暴露马口铁外壳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对内部各组件的稳定固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USB开发者论坛(USB-IF)于2014年8月11日发布了USB Type-C线缆和连接器规范(Universal Serial Bus Type-C Cable and Connector Specification)(版本1.0),目前,Type-C连接器接口因其可以正反向双向插拔,更快速传输及更快速充电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中,并已经成为主流。
然而,Type-C线缆和连接器的结构比较复杂,在满足更苛刻的屏蔽效果、更精密的尺寸要求的前提下,导致其生产过程常常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外模成型时,存在着各内部组件存在容易产生偏移等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安全可靠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马口铁外壳,所述马口铁外壳具有前端和与所述前端相对的尾端;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固定于所述马口铁外壳的前端;线缆组件,所述线缆组件电性导通至所述插头组件,所述线缆组件固定于所述马口铁外壳的尾端;以及包覆外壳,所述包覆外壳包覆于所述马口铁外壳的外围以及部分线缆组件的外围,所述包覆外壳包括马口铁段和与所述马口铁段相连的线缆段,定位孔设置在所述马口铁段和所述线缆段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线的缆连接器组件将定位孔设置在包覆外壳的马口铁段和所述线缆段的连接处,可以在不暴露马口铁外壳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对内部各组件的稳定固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进一步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包覆外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包覆外壳的俯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插头组件 1 马口铁外壳 2
包覆外壳 3 线缆组件 4
转接电路板 5 定位孔 310
上壳体 21 下壳体 22
定位柱 221 定位孔 222
马口铁段 31 线缆段 3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方向用语,诸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用于参照随附图式的方向以利说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除此之外,在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实行为数众多的变更及修改,如此衍生出的实作范例也会落入本实用新型范畴中。
请同时参照图1和图2,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及更进一步的分解立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组件1、马口铁外壳2、包覆外壳3、线缆组件4及转接电路板5。
所述插头组件1电性导通至所述线缆组件4,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头组件1为符合Type C规格的插头连接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插头组件1也可以为符合其他规格的插头连接器,包括但不限于USB Type A、USB Type B、Micro USB、HDMI(High DefinitionMultimedia Interface)、DP(Display Port)等。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3,所述马口铁外壳2具有前端(未标示)和与所述前端(未标示)相对的尾端(未标示),所述插头组件1固定于所述马口铁外壳2的所述前端,所述线缆组件4固定于所述马口铁外壳2的所述尾端(未标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马口铁外壳2包括上壳体21和与所述上壳体21组装配合的下壳体22,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21和所述下壳体22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生产时可以共用同一套模具,节约生产成本。所述定位柱221和所述定位孔222分别位于所述上壳体21和所述下壳体22的内侧缘的不同侧,且位于上壳体21的定位柱(未标示)和定位孔(未标示)和位于下壳体22的定位孔222和定位柱221彼此互补,所述上壳体21和所述下壳体22分别通过定位柱221和定位孔222的配合实现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电路板5位于所述上壳体21和所述下壳体22形成的收容空间(未标示)内,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电路板5分别电性导通所述插头组件1和所述线缆组件4。
请同时参照图3至图5,所述包覆外壳3包覆于所述马口铁外壳2的外围以及部分所述线缆组件4的外围,所述包覆外壳3包括马口铁段31和与所述马口铁段31相连的线缆段32,所述马口铁段31与所述马口铁外壳2的尺寸匹配,所述线缆段32与所述线缆组件4的尺寸匹配。进一步包括定位孔310设置在所述马口铁段31和所述线缆段32的连接处。藉由将定位孔310设置在所述马口铁段31和所述线缆段32的连接处,在所述马口铁外壳2和所述线缆组件4镶嵌成型的过程中,可以在不暴露所述马口铁外壳2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对内部各组件,尤其是所述马口铁外壳2的稳定固持。
请同时参照图3至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310为穿孔,所述定位孔310自所述包覆外壳3的顶面(未标示)贯穿至所述包覆外壳3的底面(未标示)。本实施例中,在长度方向(即所述线缆组件4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马口铁外壳2未超出所述包覆外壳3的所述马口铁段31,所述定位孔310与所述马口铁外壳2的距离为0.2毫米,因此,所述马口铁外壳2不暴露在外,通电使用时不会产生火花甚至发生漏电等情形。所述定位孔310可以为圆形、或半圆形、或椭圆形、或正方形、或长方形、或其组合。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310为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半圆形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将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核心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马口铁外壳,所述马口铁外壳具有前端和与所述前端相对的尾端;
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固定于所述马口铁外壳的所述前端;
线缆组件,所述线缆组件电性导通至所述插头组件,所述线缆组件固定于所述马口铁外壳的所述尾端;以及
包覆外壳,所述包覆外壳包覆于所述马口铁外壳的外围以及部分所述线缆组件的外围,所述包覆外壳包括马口铁段和与所述马口铁段相连的线缆段,定位孔设置在所述马口铁段和所述线缆段的连接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长度方向上,所述马口铁外壳未超出所述马口铁段。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为穿孔,自所述包覆外壳的顶面贯穿至所述包覆外壳的底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为圆形、或半圆形、或椭圆形、或正方形、或长方形、或其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马口铁外壳的距离为0.2毫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马口铁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与所述上壳体组装配合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分别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的配合实现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具有相同的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转接电路板,所述转接电路板位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形成的收容空间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电路板分别电性导通所述插头组件和所述线缆组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马口铁段与所述马口铁外壳的尺寸匹配,所述线缆段与所述线缆组件的尺寸匹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90558.1U CN210628594U (zh) | 2019-10-08 | 2019-10-08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90558.1U CN210628594U (zh) | 2019-10-08 | 2019-10-08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28594U true CN210628594U (zh) | 2020-05-26 |
Family
ID=70749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90558.1U Active CN210628594U (zh) | 2019-10-08 | 2019-10-08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28594U (zh) |
-
2019
- 2019-10-08 CN CN201921690558.1U patent/CN21062859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076609U (zh) | 电连接器 | |
US9865962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waterproof func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04577391B (zh) | 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769222B (zh) | 连接器插座结构 | |
TWI445264B (zh) | 連接器插座及其製造方法 | |
CN205960288U (zh) | 集usb和tf卡功能为一体的二合一连接器 | |
CN111864458A (zh) | 电连接器 | |
CN210628594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434900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6117959U (zh) | 耳机座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 |
CN201556771U (zh) | 防水插座模块 | |
CN209217383U (zh) | 一种新型数据线 | |
CN206639992U (zh) |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
CN206480838U (zh) | 防水电连接器模块 | |
WO2017181574A1 (zh) | 一种多功能数据线结构 | |
EP3309905A2 (en) | Mobile terminal, earphone sock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arphone socket | |
CN203850514U (zh) | 一体式usb插座 | |
CN106785611A (zh) |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
CN202487932U (zh) | 一种接口转换器 | |
CN218039961U (zh) | 插座电连接器 | |
CN2932728Y (zh) | 数据传输线上的带磁环的电连接器结构 | |
CN216872311U (zh) | 一种组合装配的插接头、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
CN209374764U (zh) | 一种薄型防水Micro USB连接器 | |
TWM593672U (zh) | Usb3.0類型c的充電連接器及其充電模組 | |
CN216598098U (zh) | 一种连接插头、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