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8556U - 连接器和连接器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和连接器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28556U
CN210628556U CN201921791477.0U CN201921791477U CN210628556U CN 210628556 U CN210628556 U CN 210628556U CN 201921791477 U CN201921791477 U CN 201921791477U CN 210628556 U CN210628556 U CN 210628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differential signal
external device
terminal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914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g H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g 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07215095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M577999U/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08210621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M591718U/zh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g H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g Hao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28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285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2Strain reliev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4Re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6Pin or blade contacts for sliding co-operation on one side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和连接器固定结构,该连接器固定结构包含一排线以及一连接器。该排线具有数个导体。该连接器包含一金属壳体、一绝缘壳体、数个端子以及一推拉装置。该绝缘壳体组装于该金属壳体上。数个该端子设置于该绝缘壳体上。当该排线放置于该绝缘壳体内时,推动该推拉装置朝数个该端子移动,使得该排线线的数个该导体按压数个该端子。软性排线与连接器固定时可具有活动性,以便于组装或更换。

Description

连接器和连接器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固定结构,尤指一种可活动的连接器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储存技术的快速发展,安全数字记忆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 SDcard)已经广泛应用于携带型装置使用,例如手机、数字相机、多媒体播放器等。所以携带型装置装设通常具有用于收容SD卡的连接器。因为该连接器是将端子和外壳直接焊在印刷电路板上,所以造成更换的不便。
排线是一种数据导体排线,用来传输两个电子设备间的数据。一般排线都是由数条导线平行排列而成,每一条导线都有绝缘层包覆以用来独立传输信号。软性扁平排线(Flex Flat Cable,FFC)或是软性排线(Flex Cable)是一种新型的数据排线,它利用绝缘材料和极薄的镀锡扁平铜线,经过自动化设备压合所制成。由于具有线芯排列整齐、传输量大、结构扁平、体积小巧、拆卸方便、具可挠性等特点,能简单并且灵活地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作为数据导体排线之用。软性扁平排线尤其适用于各种高频率弯曲的场合,例如移动部件的连接。在连接上,软性扁平排线可以直接焊接于连接器的印刷电路板上,藉此将软性扁平排线的信号传送至其他设备。
然而若将软性扁平排线焊接于连接器的电路板上,则大大限制了软性排线的应用,比如当软性扁平排线长度不足需要更换时,便无法轻易地换成更长的软性扁平排线。而且若是通过连接器与电子装置连接,通常需要将电路板固定于一基座上来组成连接器,如此在制造的过程中便需要多一道程序,同时也需要多一个组件。
因此,如何有效且稳固地连接软性排线与连接器,同时兼具便利性,便成为此类软性扁平排线连接器固定结构所要克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连接器固定结构,以解决传统软性排线与连接器连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固定结构,其包含一排线以及一连接器。该排线具有数个导体。该连接器包含一金属壳体、一绝缘壳体、数个端子以及一推拉装置。该绝缘壳体组装于该金属壳体上。数个该端子设置于该绝缘壳体上。当该排线放置于该绝缘壳体内时,推动该推拉装置朝数个该端子移动,使得该排线线的数个该导体按压数个该端子。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固定结构,其包含一排线以及一连接器。该排线具有数个导体。该连接器包含外壳、接地端子、第一数据端子、一对第一差动信号端子、指令端子、时钟端子、一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和第二数据端子。该接地端子包含数个外部装置接地端以及一导体接地端,每一外部装置接地端用来连接一外部装置的接地信号接脚,该导体接地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该第一数据端子包含一第一外部装置数据端以及一第一导体数据端,该第一外部装置数据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一数据信号接脚,该第一导体数据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每一第一差动信号端子包含一第一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以及一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该第一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一差动信号接脚,该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该指令端子包含一外部装置指令端以及一导体指令端,该外部装置指令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指令接脚,该导体指令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该时钟端子包含一外部装置时钟端以及一导体时钟端,该外部装置时钟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时钟接脚,该导体时钟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每一第二差动信号端子包含一第二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以及一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该第二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二差动信号接脚,该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该第二数据端子包含一第二外部装置数据端以及一第二导体数据端,该第二外部装置数据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二数据信号接脚,该第二导体数据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该对第一差动信号端子的二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位于该第一导体数据端以及该导体指令端之间,该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的二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位于该导体时钟端以及该第二导体数据端之间。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二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其中一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和该第一导体数据端之间的距离,或是等于其中一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和该导体指令端之间的距离。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二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其中一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和该第二导体数据端之间的距离,或是等于其中一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和该导体时钟端之间的距离。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外部装置是符合UHS(Ultra High Speed)规格的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外壳包含一金属壳体及一绝缘壳体。该绝缘壳体组装于该金属壳体上。该接地端子另包含一壳体接触端,该壳体接触端接触该金属壳体。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固定结构另包含一写保护端子,该写保护端子包含一弯折端,该弯折端呈U型以夹持该绝缘壳体的舌片。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包含一金属壳体、一绝缘壳体、数个端子和一推拉装置。该绝缘壳体组装于该金属壳体上。该数个端子设置于该绝缘壳体上。该推拉装置用来于一排线放置于该绝缘壳体内时,推动该推拉装置朝数个该端子移动,使得该排线按压数个该端子。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含外壳、接地端子、第一数据端子、一对第一差动信号端子、指令端子、时钟端子、一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和第二数据端子。该接地端子包含数个外部装置接地端以及一导体接地端,每一外部装置接地端用来连接一外部装置的接地信号接脚,该导体接地端连接一排线的其中之一导体。该第一数据端子包含一第一外部装置数据端以及一第一导体数据端,该第一外部装置数据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一数据信号接脚,该第一导体数据端连接该排线其中之一导体。每一第一差动信号端子包含一第一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以及一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该第一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一差动信号接脚,该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连接该排线其中之一导体。该指令端子包含一外部装置指令端以及一导体指令端,该外部装置指令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指令接脚,该导体指令端连接该排线其中之一导体。该时钟端子包含一外部装置时钟端以及一导体时钟端,该外部装置时钟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时钟接脚,该导体时钟端连接该排线其中之一导体。每一第二差动信号端子包含一第二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以及一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该第二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二差动信号接脚,该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连接该排线其中之一导体。该第二数据端子包含一第二外部装置数据端以及一第二导体数据端,该第二外部装置数据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二数据信号接脚,该第二导体数据端连接该排线其中之一导体。该对第一差动信号端子的二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位于该第一导体数据端以及该导体指令端之间,该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的二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位于该导体时钟端以及该第二导体数据端之间。
相较于现有的连接器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固定结构以及连接器,可简化组装步骤并简化材料成本,并且软性排线为可活动性,可以依据需求插拔软性排线,或是轻易地更换软性排线,同时使本实用新型之软性排线可以稳固地与连接器相连接,不易因晃动而造成松动或脱落。此外,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固定结构提供的接地端子同时与数个外部装置接地端连接,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可减少接地端子的数量。另外,因为该对第一差动信号端子的二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位于该第一导体数据端以及该导体指令端之间,且该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的二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位于该导体时钟端以及该第二导体数据端之间,所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该对第一差动信号端子之间和该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之间都不存在其它端子,因此该对第一差动信号端子所传送高频差动信号和该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所传送高频差动信号不会受到其它端子影响,进而改善差动信号在高频时的表现。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固定结构以及电子记忆卡的示意图。
图2A和图2B图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固定结构从相反两视角观看的分解图。
图3绘示图2的绝缘壳体、端子以及推拉装置。
图4绘示图2的绝缘壳体、端子以及排线。
图5A和图5B分别为推拉装置的两个作动状态的示意图。
图6绘示排线置入绝缘壳体时,推拉装置朝端子方向移动后的示意图。
图7绘示电子记忆卡的示意图。
图8A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数个端子的结构图。
图8B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数个端子的结构图。
图8C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数个端子的结构图。
图9绘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数个端子的结构图。
图10绘示写保护端子安装于绝缘壳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数个较佳实施例借由所附图式与下面的说明作详细描述,在不同的图式中,相同的组件符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水平」、「垂直」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固定结构1以及电子记忆卡30的示意图。连接器固定结构1使用于电子装置,例如桌面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等。连接器固定结构1包含连接器10以及排线20。连接器10可用来插入外部装置,例如符合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规格的电子记忆卡30, SD卡的规格包含标准SD、MicroSD、MiniSD、SDHC、UHS(Ultra High Speed) 等规格。而电子记忆卡30由方向40朝连接器10插入。排线20插设于连接器10,使得电子装置可以通过排线20和连接器10存取电子记忆卡30储存的数据。本实用新型的排线20可以是一般软性排线(Flex Cable)或是柔软扁平排线(Flex FlatCable,FFC)或软性电路板(Flexible circuit board,FPC)。
请参考图2A和图2B,图2A和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固定结构 1从相反两视角观看的分解图。排线20包括数个导体22,每一导体22以绝缘外套26隔开。连接器10包含一推拉装置12、一退出机构14、数个端子 16和一外壳18。外壳18包含一金属壳体184和一绝缘壳体186,绝缘壳体 186组装于金属壳体184上。金属壳体184包含数个定位孔1841,绝缘壳体186包含数个锁孔1861。使用螺丝(未图示)穿过定位孔1841和锁孔1861后,即可将金属壳体184锁固于绝缘壳体186上,亦可通过螺丝将金属壳体184 和绝缘壳体186锁固于基座(未图标)或印刷电路板(未图标)上。数个端子16 设置于绝缘壳体186上。当排线20放置于绝缘壳体186内时,推动推拉装置 12朝数个端子16移动,使得排线20的数个导体22按压数个端子16。退出机构14包含一弹簧141、一扣持件142和一拉栓144。弹簧141装设于扣持件142之中,而拉栓144勾住扣持件142。当电子记忆卡30插入连接器10 时,退出机构14的扣持件142会扣住电子记忆卡30以防止电子记忆卡30滑出连接器10。
请一并参考图3和图4,图3绘示图2的绝缘壳体186、端子16以及推拉装置12,图4绘示图2的绝缘壳体186、端子16以及排线20。绝缘壳体 186于排线入口处设有两个挡块188,排线20两长边处各具有一排线凹槽24。排线20的排线凹槽24的尺寸与绝缘壳体186的挡块188的尺寸适配,排线凹槽24与挡块188卡合,以限制排线20移动。当排线20放置于绝缘壳体186内时,绝缘壳体186的挡块188挡住排线20,使得排线20不会轻易滑出绝缘壳体186。
请一并参考图2和图3,绝缘壳体186设有一卡槽1862以及数个端子孔 1864。卡槽1862底面设有第一嵌合件180与第二嵌合件182。每一端子16可穿过对应的端子孔1864,以固定排列于绝缘壳体186之上。数个端子孔1864 呈等间距排列。在推拉装置12包含两底持块126,每一底持块126具有卡合件128。底持块126尺寸适于在卡槽1862中移动。
请一并参考图3、图5A、图5B及图6,第5A图和第5B图分别为推拉装置12的两个作动状态的示意图,图6绘示排线20插入绝缘壳体186时,推拉装置12朝端子16方向移动后的示意图。推拉装置12可以相对于绝缘壳体186来回移动。详细地说,当施力使得推拉装置12沿着C方向推入绝缘壳体186内,此时底持块126沿着方向C在卡槽1862中移动,直到卡合件128被第一嵌合件180抵住,此时排线20的导体22与端子16的弯折部166会因为推拉装置12的挤压而直接接触,如图6所示。因此,排线20可以与端子 16电性连接。之后,当推拉装置12沿着D方向抽出时,推拉装置12部分露出于绝缘壳体186外,此时卡合件128便会被第二嵌合件182向上顶住。这时排线20和端子16不受推拉装置12的挤压,因此排线20便不会与端子16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卡合件128是位于推拉装置12上的向下突起结构。第一嵌合件180和第二嵌合件182位于绝缘壳体186上,是与卡合件128相互抵靠的向上突起结构。在其它实施例中,卡合件128可以是位于推拉装置12上的凸块,而第一嵌合件180和第二嵌合件182可以是位于绝缘壳体186上,与卡合件128相嵌合的凹槽。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卡合件128可以与第一嵌合件180相互抵住,使得卡合件128得以固定于绝缘壳体186。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卡合件128为具有一斜面的结构,在推拉装置12向外拉出(即往D 方向移动)时,第二嵌合件182向上顶住该斜面,使得排线20和端子16不受推拉装置12的挤压,方便将排线取出。卡合件128的形状可以视需求做调整,例如可以是矩形、半圆形或是半椭圆型。第一嵌合件180和第二嵌合件 182的形状也可以视需求做调整,可以是与卡合件128适配的形状。
在排线20与连接器10的组装方面,于一个例子中,可将端子16结合到绝缘壳体186,而后将排线20放置在绝缘壳体186上,使得排线凹槽24与绝缘壳体186的挡块188卡合,然后将推拉装置12放置于如第5B图所示的位置,最后将金属壳体184与绝缘壳体186锁固固定,以完成排线20与连接器 10的组装。于另一个例子中,可经由绝缘壳体186与推拉装置12之间的缝隙,将排线20插入连接器10中,而后将推拉装置12内推(即往C方向移动),即可快速完成排线20与连接器10的连接。同时,藉助排线凹槽24与绝缘壳体186的挡块188间的卡合,使得排线20与连接器10间的连接更为牢靠。
请参阅图7,图7绘示电子记忆卡30的示意图。电子记忆卡30采用 UHS(Ultra HighSpeed)规格时,其包含四个数据信号接脚(pin)301、307、308、 309、一指令(Command,CMD)接脚302、二电源信号接脚304、314、一时钟接脚305、五个接地接脚303、306、310、313、317、一对第一差动信号接脚 311、312、一对第二差动信号接脚315、316。四个数据信号接脚301、307、 308、309用来传送四位(4-bit)数据。指令接脚302则用于传送指令。电源信号接脚304用来传送第一电源电压,例如3.3V,电源信号接脚314用来传送第二电源电压,例如1.8V。时钟接脚305用来传送时钟信号。五个接地接脚 303、306、310、313、317用来传送接地电压。该对第一差动信号接脚311、 312用来传送第一低电压差动信号(Low-voltage differentialsignal,LSDV),该对第二差动信号接脚315、316用来传送第二低电压差动信号,因此电子记忆卡30将可以提供更快的总线速度。第一排接脚301-309用于支持一般总线接口,第二排接脚310-317则进一步支援UHS-II总线接口。
请一并参阅图7、图8A~图8C图,图8A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数个端子16的结构图,图8B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数个端子16的结构图,图8C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数个端子16的结构图。数个端子16 包含接地端子1610、1613、1606、1617、数据端子1601、1607、1608、1609、一对第一差动信号端子1611、1612、指令端子1602、时钟端子1605、一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1615、1616、电源电压端子1604、1614和写保护端子1600。接地端子1610包含数个外部装置接地端6c、10c、13c、17c以及一导体接地端10d,外部装置接地端6c、10c、13c、17c分别用来连接电子记忆卡30的接地信号接脚306、310、313、317,导体接地端10d连接排线20的其中之一导体22。第一数据端子1601包含一第一外部装置数据端1c以及一第一导体数据端1d,第一外部装置数据端1c用来连接电子记忆卡30的第一数据信号接脚301,第一导体数据端1d连接其中之一导体22。第二数据端子307包含一第二外部装置数据端7c以及一第二导体数据端7d,第二外部装置数据端 7c用来连接电子记忆卡30的第二数据信号接脚307,第二导体数据端7d连接其中之一导体22。第三数据端子1609包含一第三外部装置数据端9c以及一第三导体数据端9d,第三外部装置数据端9c用来连接电子记忆卡30的第三数据信号接脚309,第三导体数据端9d连接其中之一导体22。第四数据端子308包含一第四外部装置数据端8c以及一第四导体数据端8d,第四外部装置数据端8c用来连接电子记忆卡30的第四数据信号接脚308,第四导体数据端8d连接其中之一导体22。第一差动信号端子1611、1612分别包含第一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11c、12c以及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11d、12d,第一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11c、12c分别用来连接电子记忆卡30的第一差动信号接脚 311、312,该对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11d、12d分别连接其中之一导体22。指令端子1602包含外部装置指令端2c以及导体指令端2d,外部装置指令端2c 用来连接电子记忆卡30的指令接脚302,导体指令端2d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22。时钟端子1605包含外部装置时钟端5c以及导体时钟端5d,外部装置时钟端5c用来连接电子记忆卡30的时钟接脚305,导体时钟端5d连接其中之一导体22。该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1615、1616分别包含第二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15c、16c以及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15d、16d,该第二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15c、16c分别用来连接电子记忆卡30的第二差动信号接脚315、316,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15d、16d分别连接其中之一导体22。接地端子1610包含一壳体接触端10s。
在本实施例中,该对第一差动信号端子1611、1612的二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11d、12d位于第一导体数据端1d以及导体指令端2d之间,该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1615、1616的二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15d、16d位于导体时钟端5d以及第二导体数据端7d之间。该二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11d、12d之间的长度L1等于其中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12d和第一导体数据端1d之间的长度L2,或是等于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11d和导体指令端2d之间的长度L3。该二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15d、16d之间的长度L1等于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 15d和第二导体数据端7d之间的长度L2,或是等于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16d 和导体时钟端5d之间的长度L3。具体来说,长度L1、长度L2和长度L3 皆相等。在另一实施例中,任何相邻两端子16与软性排线22接触的一端都是等距的。第8B、8C图与第8A图的差异在于第一差动信号端子1611、1612 和第二差动信号端子1615、1616的弯曲模式,其余特征皆与第8A图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2A、图2B、图3及图8A~图8C。当金属壳体184锁固于绝缘壳体186时,壳体接触端10s接触金属壳体184。因为金属壳体184接地,所以接地端子1610也会是连接至接地电压。
请参阅图9和图10,图9绘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数个端子16的结构图。图10绘示写保护端子1600安装于绝缘壳体186的侧视图。写保护端子1600包含一弯折端1600b,弯折端1600b呈U型,用来加强外壳18的结构。如此一来,可以加强写保护端子1600固定在绝缘壳体186。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固定结构,软性排线可以方便地与连接器组装在一起,无须通过焊接作业,简化了组装的步骤。同时兼具连接器固定结构的稳定性,使得软性排线稳固地与连接器相连,更节省制造的成本,改善现有的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再者,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固定结构提供的接地端子同时与数个外部装置接地端连接,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可减少接地端子的数量。另外,因为该对第一差动信号端子的二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位于该第一导体数据端以及该导体指令端之间,且该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的二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位于该导体时钟端以及该第二导体数据端之间,所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该对第一差动信号端子之间和该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之间都不存在其它端子,因此该对第一差动信号端子所传送高频差动信号和该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所传送高频差动信号不会受到其它端子影响,进而改善差动信号在高频时的表现。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所述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连接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排线,具有数个导体;以及
一连接器,其包含:
一金属壳体;
一绝缘壳体,组装于该金属壳体上
数个端子,设置于该绝缘壳体上;以及
一推拉装置,当该排线放置于该绝缘壳体内时,推动该推拉装置朝数个该端子移动,使得该排线线的数个该导体按压数个该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排线是一软性排线或一软性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数个端子包含:
一接地端子,其包含数个外部装置接地端以及一导体接地端,每一外部装置接地端用来连接一外部装置的接地信号接脚,该导体接地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一第一数据端子,其包含一第一外部装置数据端以及一第一导体数据端,该第一外部装置数据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一数据信号接脚,该第一导体数据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一对第一差动信号端子,每一第一差动信号端子包含一第一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以及一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该第一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一差动信号接脚,该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一指令端子,其包含一外部装置指令端以及一导体指令端,该外部装置指令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指令接脚,该导体指令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一时钟端子,其包含一外部装置时钟端以及一导体时钟端,该外部装置时钟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时钟接脚,该导体时钟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一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每一第二差动信号端子包含一第二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以及一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该第二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二差动信号接脚,该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一第二数据端子,其包含一第二外部装置数据端以及一第二导体数据端,该第二外部装置数据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二数据信号接脚,该第二导体数据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其中该对第一差动信号端子的二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位于该第一导体数据端以及该导体指令端之间,该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的二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位于该导体时钟端以及该第二导体数据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其中一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和该第一导体数据端之间的距离,或是等于其中一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和该导体指令端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其中一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和该第二导体数据端之间的距离,或是等于其中一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和该导体时钟端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部装置是符合UHS规格的安全数字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另包含一写保护端子,该写保护端子包含一弯折端,该弯折端呈U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推拉装置包含一卡合块,该绝缘壳体包含一第一嵌合件,当该推拉装置朝数个该端子移动后,该推拉装置的该卡合块嵌合于该第一嵌合件之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另包含一第二嵌合件,该第一嵌合件相对于该第二嵌合件更靠近数个该端子,当该推拉装置远离数个该端子的方向移动后,该推拉装置的该卡合块嵌合于该第二嵌合件之中。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地端子另包含一壳体接触端,该壳体接触端接触该金属壳体。
11.一种连接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排线,具有数个导体;以及
一连接器,其包含:
一外壳;
一接地端子,其包含数个外部装置接地端以及一导体接地端,每一外部装置接地端用来连接一外部装置的接地信号接脚,该导体接地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一第一数据端子,其包含一第一外部装置数据端以及一第一导体数据端,该第一外部装置数据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一数据信号接脚,该第一导体数据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一对第一差动信号端子,每一第一差动信号端子包含一第一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以及一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该第一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一差动信号接脚,该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一指令端子,其包含一外部装置指令端以及一导体指令端,该外部装置指令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指令接脚,该导体指令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一时钟端子,其包含一外部装置时钟端以及一导体时钟端,该外部装置时钟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时钟接脚,该导体时钟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一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每一第二差动信号端子包含一第二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以及一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该第二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二差动信号接脚,该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一第二数据端子,其包含一第二外部装置数据端以及一第二导体数据端,该第二外部装置数据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二数据信号接脚,该第二导体数据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其中该对第一差动信号端子的二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位于该第一导体数据端以及该导体指令端之间,该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的二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位于该导体时钟端以及该第二导体数据端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其中一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和该第一导体数据端之间的距离,或是等于其中一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和该导体指令端之间的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其中一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和该第二导体数据端之间的距离,或是等于其中一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和该导体时钟端之间的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部装置是符合UHS规格的安全数字卡。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包含:
一金属壳体;及
一绝缘壳体,组装于该金属壳体上,
其中该接地端子另包含一壳体接触端,该壳体接触端接触该金属壳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另包含一写保护端子,该写保护端子包含一弯折端,该弯折端呈U型。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另包含一推拉装置,其中当该排线放置于该外壳内时,推动该推拉装置朝数个该端子移动,使得该排线的数个该导体按压数个该端子。
18.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金属壳体;
一绝缘壳体,组装于该金属壳体上
数个端子,设置于该绝缘壳体上;以及
一推拉装置,用来于一排线放置于该绝缘壳体内时,推动该推拉装置朝数个该端子移动,使得该排线按压数个该端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数个端子包含:
一接地端子,其包含数个外部装置接地端以及一导体接地端,每一外部装置接地端用来连接一外部装置的接地信号接脚,该导体接地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一第一数据端子,其包含一第一外部装置数据端以及一第一导体数据端,该第一外部装置数据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一数据信号接脚,该第一导体数据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一对第一差动信号端子,每一第一差动信号端子包含一第一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以及一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该第一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一差动信号接脚,该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一指令端子,其包含一外部装置指令端以及一导体指令端,该外部装置指令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指令接脚,该导体指令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一时钟端子,其包含一外部装置时钟端以及一导体时钟端,该外部装置时钟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时钟接脚,该导体时钟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一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每一第二差动信号端子包含一第二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以及一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该第二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二差动信号接脚,该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一第二数据端子,其包含一第二外部装置数据端以及一第二导体数据端,该第二外部装置数据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二数据信号接脚,该第二导体数据端连接其中之一导体;
其中该对第一差动信号端子的二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位于该第一导体数据端以及该导体指令端之间,该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的二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位于该导体时钟端以及该第二导体数据端之间。
20.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外壳;
一接地端子,其包含数个外部装置接地端以及一导体接地端,每一外部装置接地端用来连接一外部装置的接地信号接脚,该导体接地端用来连接一排线其中之一导体;
一第一数据端子,其包含一第一外部装置数据端以及一第一导体数据端,该第一外部装置数据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一数据信号接脚,该第一导体数据端连接该排线其中之一导体;
一对第一差动信号端子,每一第一差动信号端子包含一第一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以及一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该第一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一差动信号接脚,该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连接该排线其中之一导体;
一指令端子,其包含一外部装置指令端以及一导体指令端,该外部装置指令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指令接脚,该导体指令端连接该排线其中之一导体;
一时钟端子,其包含一外部装置时钟端以及一导体时钟端,该外部装置时钟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时钟接脚,该导体时钟端连接该排线其中之一导体;
一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每一第二差动信号端子包含一第二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以及一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该第二外部装置差动信号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二差动信号接脚,该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连接该排线其中之一导体;
一第二数据端子,其包含一第二外部装置数据端以及一第二导体数据端,该第二外部装置数据端用来连接该外部装置的第二数据信号接脚,该第二导体数据端连接该排线其中之一导体;
其中该对第一差动信号端子的二第一导体差动信号端位于该第一导体数据端以及该导体指令端之间,该对第二差动信号端子的二第二导体差动信号端位于该导体时钟端以及该第二导体数据端之间。
CN201921791477.0U 2018-11-06 2019-10-24 连接器和连接器固定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2855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5095U TWM577999U (zh) 2018-11-06 2018-11-06 連接器和連接器固定結構
TW107215095 2018-11-06
TW108210621 2019-08-12
TW108210621U TWM591718U (zh) 2019-08-12 2019-08-12 連接器和連接器固定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28556U true CN210628556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459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9147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28556U (zh) 2018-11-06 2019-10-24 连接器和连接器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44749A1 (zh)
CN (1) CN21062855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46589A1 (ja) * 2018-01-24 2019-08-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TWI749599B (zh) * 2020-06-19 2021-12-11 維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卡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44749A1 (en) 2020-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01181B2 (en) Comp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014486B1 (en) Recoverable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cradle having the same
US10714875B2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US8864506B2 (en) Cabl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grounding plate
US6948983B1 (en) Slim USB male connector with anti-disorientation design
US10148040B2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US10950961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structure
US678001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ower module
US10777952B2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US9270042B2 (en) Card connector
TWI631774B (zh) 鍵盤、接觸點結構及組裝接觸點結構之方法
US10439314B2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US8500461B2 (en) Connector mechanism for connecting a board card
CN210628556U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固定结构
US7641519B1 (en) USB connector
US20150270657A1 (en) Reversi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79682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ttaching a circuit board
CN209981521U (zh) 堆叠连接器组件
US6547603B1 (en) Adapter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smart card to motherboard
US10790614B1 (en) Plug connector with movable unlocking structure and plug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US8678853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reliable connection
US20200028288A1 (en) Fixing assembly of cable connector and flex flat cable
US669906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6896527B1 (en) Slim USB male connector with system grounding
US9431736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and card edge connector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