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4728U - 空调系统及其末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及其末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24728U
CN210624728U CN201921705208.8U CN201921705208U CN210624728U CN 210624728 U CN210624728 U CN 210624728U CN 201921705208 U CN201921705208 U CN 201921705208U CN 210624728 U CN210624728 U CN 2106247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utting
air
diffuser
piece
condition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052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学瑞
赵阳阳
李志海
骆健旺
尹永存
袁佳旭
杨清
张磊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17052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247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247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247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末端装置。末端装置包括末端本体及散流器,末端本体包括箱体及出风件,散流器设置于出风件背向于箱体的一侧,通过散流器的自重,使得第二抵接件抵接于第一抵接件上,实现散流器与末端本体的安装。需要对末端本体进行检修时,相对于出风件由一第一抵接件朝另一第一抵接件的方向转动散流器,使得第二抵接件转动至相邻两个第一抵接件之间,向远离末端本体的方向移动散流器,进而将散流器由末端本体上拆卸下来,方便实现对末端本体的检修为维护。上述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不需要在天花板上单独设置检修口,即可实现对末端本体的检修和维护,使得检修与维护过程方便,检修和维护效率高。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及其末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装配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末端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是空调系统送风的关键设备之一。而对于将末端装置安装在天花板或嵌设于墙壁内的安装方式,能够有效节省室内空间。需要对末端装置进行检修和维护时,通过在天花板上或墙壁上设置检修口,通过检修口对末端装置进行检修和维护。但开设检修口不仅会影响空间美观,同时还导致维修过程复杂,耗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检修和维护的空调系统及其末端装置。
一种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包括
末端本体,包括箱体及出风件,所述出风件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出风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接件;及
散流器,设置于所述出风件背向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散流器上形成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抵接件,单个所述第二抵接件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件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散流器相对于所述出风件由一所述第一抵接件朝另一所述第一抵接件的方向可转动。
上述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在使用时,将末端本体通过天花板上的安装孔安装于天花板的内部,将散流器设置于出风件背向于箱体的一侧,使得散流器上的第二抵接件对准出风件上的第一抵接件之间的间隔。进一步使得第二抵接件高度高于第一抵接件,相对于出风件由一第一抵接件朝另一第一抵接件的方向转动散流器,使得每一第二抵接件对应对准一第一抵接件。由于散流器的自重,使得第二抵接件抵接在第一抵接件朝向箱体的一侧。通过至少两个第一抵接件与第二抵接件相抵接,使得散流器稳定地安装于末端本体上,安装过程方便。当需要对末端本体进行检修或维护时,相对于出风件转动散流器,使得第二抵接件转动至相邻两个第一抵接件之间间隔处,向远离末端本体的方向移动,进而将散流器由末端本体上拆卸下来,即可实现对末端本体的检修为维护。上述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不需要在天花板上单独设置检修口,即可实现对末端本体的检修和维护,使得检修与维护过程方便,检修和维护效率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件上还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抵接件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抵接件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件上并位于所述限位部的一侧;或者
所述第二抵接件上还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抵接件背向于所述末端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抵接件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件上并位于所述限位部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抵接件上形成有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部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抵接件上,并与所述第一抵接件围成配合槽,所述第二抵接件能够设置于所述配合槽内;
若所述第二抵接件上形成有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部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抵接件上,并与所述第二抵接件围成配合槽,所述第一抵接件能够设置于所述配合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散流器上,所述固定件位于天花板背向于所述箱体的一侧,并用于覆盖所述天花板上的安装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弹性密封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天花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配合槽的深度,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朝向天花板的一侧,并用于覆盖所述安装孔;或者
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散流器上,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方向为所述散流器朝向所述箱体的方向,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弹性件的弹力能够抵接于所述天花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开设有检修口,所述出风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箱体上并覆盖所述检修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末端本体还包括吊架,所述吊架设置于所述箱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弹性密封件,所述散流器包括散流板及连接部,所述第二抵接件形成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散流板设置于所述连接部背向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出风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件为圆筒形结构,所述散流器为圆筒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抵接件形成于所述散流器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抵接件形成于所述出风件的内壁上;或者,所述第二抵接件形成于所述散流器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抵接件形成于所述出风件的外壁上。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
空气处理机组;及
如上所述的末端装置,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出风件相连通的进风口,所述空气处理机组通过风管连接于所述箱体的进风口处。
上述空调系统在使用时,将末端本体通过天花板上的安装孔安装于天花板的内部,将散流器设置于出风件背向于箱体的一侧,使得散流器上的第二抵接件对准出风件上的第一抵接件之间的间隔。进一步使得第二抵接件高度高于第一抵接件,相对于出风件由一第一抵接件朝另一第一抵接件的方向转动散流器,使得每一第二抵接件对应对准一第一抵接件。由于散流器的自重,使得第二抵接件抵接在第一抵接件朝向箱体的一侧。通过至少两个第一抵接件与第二抵接件相抵接,使得散流器稳定地安装于末端本体上,安装过程方便。由于空气处理机组通过风管连接于箱体的进风口处,进而能够将冷风或热风通过风管输送至箱体内,并通过出风件与散流器进入到室内,实现室内的降温或升温效果。
当需要对末端本体进行检修或维护时,相对于出风件转动散流器,使得第二抵接件转动至相邻两个第一抵接件之间间隔处,向远离末端本体的方向移动,进而将散流器由末端本体上拆卸下来,即可实现对末端本体的检修为维护。上述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不需要在天花板上单独设置检修口,即可实现对末端本体的检修和维护,使得检修与维护过程方便,检修和维护效率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为变风量空调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末端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末端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出风件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散流件的俯视图;
图6至图9为图1所示的末端装置的拆卸步骤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末端装置,100、末端本体,110、箱体,112、检修口,120、出风件,122、出风部,124、挡板,130、第一抵接件,132、限位部,134、配合槽,140、进风口,200、散流器,210、第二抵接件,220、散流板,230、连接部,300、固定件,310、第一弹性密封件,320、第二弹性密封件,400、吊架,20、天花板,202、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一实施例中的空调系统,用于实现室内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具体地,空调系统包括空气处理机组及末端装置10(如图1所示),空气处理机组通过风管连接于末端装置10上。空气处理机组将冷风或热风通过末端装置10送入室内,实现室内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系统为变风量空调系统。在其他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制冷或制热的空调系统。
请参阅1至图3,一实施例中的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10,能够实现送风,同时至少检修和维护过程方便。具体地,末端装置10包括末端本体100及散流器200,末端本体100包括箱体110及出风件120,出风件120设置于箱体110上,出风件12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接件130;散流器200设置于出风件120背向于箱体110的一侧,散流器200上形成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抵接件210,每个第二抵接件210能够对应抵接于一第一抵接件130朝向箱体110的一侧,散流器200相对于出风件120由一第一抵接件130朝另一第一抵接件130的方向可转动。其中,箱体110上开设有与出风件120相连通的进风口140,空气处理机组通过风管连接于箱体110的进风口140处。
上述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10在使用时,在天花板20上开设安装孔202,将末端本体100通过天花板20上的安装孔202安装于天花板20的内部,将散流器200设置于出风件120背向于箱体110的一侧,使得散流器200上的第二抵接件210对准出风件120上的第一抵接件130之间的间隔。进一步使得第二抵接件210高度高于第一抵接件130,相对于出风件120由一第一抵接件130朝另一第一抵接件130的方向转动散流器200,使得每一第二抵接件210对应对准一第一抵接件130。由于散流器200的自重,使得第二抵接件210抵接在第一抵接件130朝向箱体110的一侧。通过至少两个第一抵接件130与第二抵接件210相抵接,使得散流器200稳定地安装于末端本体100上,安装过程方便。由于空气处理机组通过风管连接于箱体110的进风口140处,进而能够将冷风或热风通过风管输送至箱体110内,并通过出风件120与散流器200进入到室内,实现室内的降温或升温效果。
当需要对末端本体100进行检修或维护时,相对于出风件120转动散流器200,使得第二抵接件210转动至相邻两个第一抵接件130之间间隔处,向远离末端本体100的方向移动,进而将散流器200由末端本体100上拆卸下来,即可实现对末端本体100的检修为维护。上述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10不需要在天花板20上单独设置检修口,即可实现对末端本体100的检修和维护,使得检修与维护过程方便,检修和维护效率高。
一实施例中,散流器200包括散流板220及连接部230,散流板220设置于连接部230背向于箱体110的一侧,第二抵接件210形成于连接部230上。通过连接部230能够方便实现与出风件120通过第一抵接件130与第二抵接件210的连接。
一实施例中,出风件120为圆筒形结构,散流器200为圆筒形结构。一实施例中,第二抵接件210形成于连接部230的外壁上,第一抵接件130形成于出风件120的内壁上。连接部230穿设于出风件120内。由于出风件120与散流器200均为圆筒形结构,进而方便实现散流器200相对于出风件120的转动。进一步地,连接部230为圆筒形结构。
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抵接件210还形成于连接部230的内壁上,第一抵接件130还形成于出风件120的外壁上,出风件120穿设于连接部230内。
进一步地,连接部230能够穿过天花板20的安装孔202,且连接部230的直径小于安装孔202的孔径,进而方便连接部230穿设于安装孔202内与出风件12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抵接件210的数量与第一抵接件130的数量相对应。每一第二抵接件210能够对应抵接于一第一抵接件130上。具体地,第一抵接件130为四个,四个第一抵接件130间隔设置于出风件12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抵接件210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三个、五个等其他数目个。
具体地,相邻两个第一抵接件130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抵接件210沿散流器200转动方向的长度尺寸,进而方便第二抵接件210穿过相邻两个第一抵接件130之间的间隔抵接于第二抵接件210上。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一实施例中,第一抵接件130上还形成有限位部132,限位部132设置于第一抵接件130朝向箱体110的一侧,第二抵接件210能够抵接于第一抵接件130上并位于限位部132的一侧。当第二抵接件210抵接于第一抵接件130上时,通过限位部132能够有效限制第二抵接件210朝限位部132的方向转动,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散流器200在出风件120上设置的稳定性。
具体地,限位部132为两个,两个限位部132间隔设置于第一抵接件130上,并与第一抵接件130围成配合槽134,第二抵接件210能够设置于配合槽134内。第二抵接件210抵接于第一抵接件130上,并位于配合槽134内,能够进一步限制第二抵接件210相对于第一抵接件130转动。当需要拆卸时,向朝向箱体110的方向推动散流器200,使得第二抵接件210脱离配合槽134,转动散流器200,即可将散流器200由出风件120上拆卸下来。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抵接件210上还形成有限位部,限位部设置于第二抵接件210背向于末端本体100的一侧,第一抵接件130能够抵接于第二抵接件210上并位于限位部的一侧。通过限位部能够有效限制第一抵接件130朝限位部的方向转动,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散流器200在出风件120上设置的稳定性。
具体地,限位部为两个,两个限位部间隔设置于第二抵接件210上,并与第二抵接件210围成配合槽,第一抵接件130能够设置于配合槽内,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抵接件130抵接于第二抵接件210的稳定性。当需要拆卸时,向朝向箱体110的方向推动散流器200,使得第一抵接件130脱离配合槽,转动散流器200,即可将散流器200由出风件120上拆卸下来。
请再次参阅图1,一实施例中,末端装置10还包括固定件300,固定件300设置于散流器200上,并位于天花板20背向于箱体110的一侧,固定件300用于覆盖天花板20上的安装孔202。由于固定件300位于天花板20背向于箱体110的一侧,进而能够有效覆盖天花板20上的安装孔202,起到美观的效果,同时避免异物由安装孔202进入天花板20的内部。
具体地,固定件300与天花板20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配合槽134的深度。当需要拆卸散流器200时,推动散流器200朝向天花板20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二抵接件210脱离配合槽134。由于固定件300与天花板20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配合槽134的深度,进而避免固定件300限制散流器200的移动,导致第二抵接件210无法有效完全脱离配合槽134。
一实施例中,末端装置10还包括第一弹性密封件310,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310设置于固定件300朝向天花板20的一侧,并用于覆盖安装孔202。通过第一弹性密封件310能够进一步有效密封安装孔202,避免异物进入安装孔202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密封件310为海绵。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密封件310还可以为其他具有弹性且能够起到有效密封作用的材料制成。
在另一实施例中,末端装置10还包括弹性件,固定件300通过弹性件设置于散流器200上,弹性件的弹力方向为散流器200朝向箱体110的方向,固定件300通过弹性件的弹力能够抵接于天花板20上。需要拆卸散流器200时,推动散流器200朝箱体110的方向移动,进而压缩弹性件,即可实现第二抵接件210向远离第一抵接件130的方向移动。
一实施例中,末端装置10还包括第二弹性密封件320,第二弹性密封件320设置于连接部230与出风件120之间。通过设置第二弹性密封件320,能够有效加强出风件120与连接部230连接的紧密程度。
具体地,第二弹性密封件320套设于连接部230的外壁上,并位于连接部230与出风件120之间进而方便第二弹性密封件320的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密封件320为海绵。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密封件320还可以为其他具有弹性且能够起到有效密封作用的材料制成。
一实施例中,箱体110上开设有检修口112,出风件120可拆卸地设置于箱体110上并覆盖检修口112。当把散流器200由出风件120拆卸下来以后,进一步将出风件120由箱体110上拆卸下来,通过检修口112能够方便实现对箱体110内的其他零部件的检修与维护。
具体地,出风件120包括出风部122及设置于出风部122一端的挡板124,挡板124可拆卸地设置于箱体110上并覆盖检修口112。其中,第一抵接件130设置于出风部122上。通过形成挡板124能够有效覆盖检修口112,保证箱体110结构的完整度。
进一步地,出风件120的尺寸小于天花板20安装孔202的尺寸,进而方便将出风件120由安装孔202拆卸下来。更进一步地,挡板124的尺寸小于安装孔202的尺寸。
一实施例中,末端本体100还包括吊架400,吊架400设置于箱体110上。通过设置吊架400能够方便将末端本体100吊装在天花板20的内部。具体地,吊架400设置于箱体110背向于散流器200的一侧,进一步方便将末端本体100吊装在天花板20的内部。
请参阅图6至图9,当需要对末端本体100进行检修和维护时,朝末端本体100的方向推动散流器200,使得第二抵接件210脱离配合槽134。相对于出风件120转动散流器200,使得第二抵接件210对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抵接件130之间的间隔,进一步沿背向于末端本体100的方向移动散流器200,将散流器200拆卸下来。进一步由箱体110上拆卸出风件120,并由安装孔202取出,即可通过箱体110上的检修口112实现对箱体110内的零部件的检修与维护,检修与维护过程方便,检修和维护效率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末端本体,包括箱体及出风件,所述出风件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出风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接件;及
散流器,设置于所述出风件背向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散流器上形成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抵接件,每个所述第二抵接件能够对应抵接于一所述第一抵接件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散流器相对于所述出风件由一所述第一抵接件朝另一所述第一抵接件的方向可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件上还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抵接件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抵接件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件上并位于所述限位部的一侧;或者
所述第二抵接件上还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抵接件背向于所述末端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抵接件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件上并位于所述限位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抵接件上形成有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部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抵接件上,并与所述第一抵接件围成配合槽,所述第二抵接件能够设置于所述配合槽内;
若所述第二抵接件上形成有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部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抵接件上,并与所述第二抵接件围成配合槽,所述第一抵接件能够设置于所述配合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散流器上,所述固定件位于天花板背向于所述箱体的一侧,并用于覆盖所述天花板上的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密封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天花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配合槽的深度,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朝向天花板的一侧,并用于覆盖所述安装孔;或者
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散流器上,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方向为所述散流器朝向所述箱体的方向,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弹性件的弹力能够抵接于所述天花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开设有检修口,所述出风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箱体上并覆盖所述检修口。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本体还包括吊架,所述吊架设置于所述箱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密封件,所述散流器包括散流板及连接部,所述第二抵接件形成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散流板设置于所述连接部背向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出风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件为圆筒形结构,所述散流器为圆筒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抵接件形成于所述散流器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抵接件形成于所述出风件的内壁上;或者,所述第二抵接件形成于所述散流器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抵接件形成于所述出风件的外壁上。
10.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气处理机组;及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末端装置,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出风件相连通的进风口,所述空气处理机组通过风管连接于所述箱体的进风口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为变风量空调系统。
CN201921705208.8U 2019-10-12 2019-10-12 空调系统及其末端装置 Active CN2106247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05208.8U CN210624728U (zh) 2019-10-12 2019-10-12 空调系统及其末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05208.8U CN210624728U (zh) 2019-10-12 2019-10-12 空调系统及其末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24728U true CN210624728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65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05208.8U Active CN210624728U (zh) 2019-10-12 2019-10-12 空调系统及其末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247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66089U (zh) 一种柜机风道组件及其空调柜机
CN210624728U (zh) 空调系统及其末端装置
CN205655417U (zh) 便于安装的空调室外机
CN115046248A (zh) 空调器
CN205425286U (zh) 吊顶式新风机
CN109882937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594863A (zh) 空调系统及其末端装置
KR101554013B1 (ko) 조립성과 작업성이 개선된 발포 폴리프로필렌 수지형 전열교환기
WO2008010208A3 (en) Thin profile ceiling mounte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suite of rooms
US20190195516A1 (en) Air-Conditioning Outdoor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er Unit
CN213810862U (zh) 一种加工方便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
CN210512110U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室内机
WO2008047162A1 (en) Air extraction unit
CN209819710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801423U (zh) 连接板组件及空调器
CN20918111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6016503A (zh) 空调器
CN218864320U (zh) 风口结构、送风装置
CN105240940A (zh) 一种空调器
KR20200093155A (ko) 투시창 구비형 실외기-갤러리창 연결조립체
CN205048553U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及其安装结构
CN108895647B (zh) 一种风管机壳体结构及风管机
CN220506990U (zh) 风管机内机
KR200463265Y1 (ko) 공기조화장치
CN204205358U (zh) 电气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