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8001U - 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8001U
CN210618001U CN201921200066.XU CN201921200066U CN210618001U CN 210618001 U CN210618001 U CN 210618001U CN 201921200066 U CN201921200066 U CN 201921200066U CN 210618001 U CN210618001 U CN 2106180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display area
grating
color
streaming med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000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瑞平
陈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OFilm Smart C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OFilm Smart C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OFilm Smart C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OFilm Smart C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0006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80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8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80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及车辆,包括盖板、固定设于所述盖板背面的光栅以及设于所述光栅背面的显示屏;所述盖板包括与所述光栅对应的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所述盖板的正面设有完全覆盖所述非显示区的反射膜;在所述显示屏未被点亮时,所述光栅透过所述盖板显示的颜色与反射膜的颜色相同。上述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在所述显示屏未被点亮时,光栅透过盖板显示的颜色与反射膜的颜色相同,从而使得盖板的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颜色一致,即使得盖板呈一体色显示,提高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的美观效果。

Description

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及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流媒体内后视镜,包括盖板、设于盖板背面的光栅以及设于光栅背面的显示屏。具体地,盖板包括与光栅和显示屏对应设置的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盖板的非显示区正面设有反射膜。然而,一般地,在显示屏未点亮时,盖板的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的颜色不一致,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显示屏未被点亮时,使得盖板的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颜色一致,以提高美观效果的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
一种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包括盖板、固定设于所述盖板背面的光栅以及设于所述光栅背面的显示屏;所述盖板包括与所述光栅对应的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所述盖板的正面设有完全覆盖所述非显示区的反射膜;在所述显示屏未被点亮时,所述光栅透过所述盖板显示的颜色与反射膜的颜色相同。
上述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在所述显示屏未被点亮时,光栅透过盖板显示的颜色与反射膜的颜色相同,从而使得盖板的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颜色一致,即使得盖板呈一体色显示,提高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的美观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为超白玻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拐角处设有倒圆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等于9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非显示区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膜为金属镀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栅与所述盖板通过光学胶全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前壳;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前壳的正面,并与所述前壳通过背胶粘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
一种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包括盖板、固定设于所述盖板背面的光栅以及设于所述光栅背面的显示屏;所述盖板包括与所述光栅对应的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所述盖板的正面设有完全覆盖所述非显示区的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的色坐标为(0.3187,0.3387);所述盖板为超白玻璃盖板,所述光栅的色坐标为(0.2867,0.3051)。
上述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盖板的可见光透过率较高,从而使得光栅透过盖板后显示的颜色与光栅本身的颜色很接近,从而使得盖板的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颜色基本一致,即使得盖板基本呈一体色显示,提高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的美观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
一种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
上述车辆,在所述显示屏未被点亮时,光栅透过盖板显示的颜色与反射膜的颜色相同,从而使得盖板的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颜色一致,即使得盖板呈一体色显示,提高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的美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100,包括盖板110、固定设于盖板110背面的光栅130以及设于光栅130背面的显示屏150。盖板110包括与光栅130对应的显示区111以及位于显示区111外围的非显示区113,盖板110的正面设有完全覆盖非显示区113反射膜115。在显示屏150未被点亮时,光栅130透过盖板110显示的颜色与反射膜115的颜色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盖板110的正面为盖板110裸露在外界的表面。盖板110的背面与正面相对设置。进一步地,光栅130的背面为光栅130的远离盖板110的表面,而光栅130的正面为光栅130的靠近盖板110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故盖板110可以用来固定和保护光栅130。
当然,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光栅还可以固定于显示屏上或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的其它元件上,能实现光栅的固定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减小显示屏150透过盖板110后的亮度损耗较小,盖板110的显示区111的可见光透过率越高越好。故在显示屏150未被点亮时,能通过盖板110观测到位于盖板110背面的光栅130。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盖板110的可见光透过率难以达到100%,故光栅130透过盖板110时必然存在光损耗。因此光栅130透过盖板110显示的颜色必然与光栅130的颜色有差别。而本实施例中,光栅130在显示屏150未被点亮时透过盖板110显示的颜色与反射膜115的颜色相同,而不是光栅130与反射膜的颜色相同。从而能够确保在显示屏150未被点亮时,盖板110的显示区111和非显示区113显示的颜色一致,即使得盖板110在此时的颜色显示浑然一体。
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100中,在显示屏150未被点亮时,光栅130透过盖板110显示的颜色与反射膜115的颜色相同,从而使得盖板110的显示区111和非显示区113的颜色一致,即使得盖板110呈一体色显示,提高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的美观效果。
换言之,盖板110的显示区111和非显示区113反射的可见光中,光通量最大的光线的波长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在显示屏150被点亮时,盖板110的显示区111显示的是由显示屏150依次透过光栅130和盖板110后传递的内容。显然,此时盖板110的显示区111与非显示区113显示的颜色不同。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盖板110的非显示区113设置反射膜115的目的在于遮蔽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100的内部结构。故一般反射膜115的可见光透过率几乎为零。因此,无论显示屏150是否被点亮,盖板110的非显示区113显示的颜色均为反射膜115的颜色。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减小显示屏150透过盖板110后的亮度损耗较小,盖板110的显示区111的可见光透过率越高越好。
传统的流媒体内后视镜,盖板选用EC(Electro Chromism,电致变色)玻璃,以防眩目。EC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一般在35%。
本实施例中,盖板110为超白玻璃。超白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一般大于92%,故能尽可能的减小显示屏150通过盖板110后的亮度损耗。另外,光栅130透过盖板110显示的颜色与光栅130本身的颜色比较接近,从而避免因环境光的影响而导致通过盖板110观测到的光栅130的颜色发生较大变化。从而更好的确保在显示屏150未被点亮时,盖板110的显示区111和非显示区113显示的颜色一致。
另外,超白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较大,从而可以有效避免重影现象。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盖板110的拐角处倒圆角,从而使得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100的结构更加美观。可以理解的是,超白玻璃具有较好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便于深加工。故即使在盖板110的拐角处设置倒圆角,也不影响盖板110的物理和机械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盖板的拐角处也不限于设置倒圆角,还可以根据需要或美观需求,设置成其它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另外,本实施例中,参图1,盖板110的边缘向下弯折,从而实现全面屏的效果,提高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的美观效果。
再者,参图1,盖板110的非显示区113的超白玻璃部分向下凹陷,反射膜115覆盖非显示区113以填充该凹陷,且反射膜115的靠近显示区的部分的正面与显示区111的正面共面,从而更好的提高盖板110的美观效果。
另外,反射膜115的靠近显示区的部分的正面与显示区111的正面共面,且盖板110的显示区111与非显示区113衔接,从而使得盖板110的显示区111和非显示区113光滑过渡,从而有效避免盖板110的显示区111和非显示区113衔接的位置出现分界线,从而更好的提高盖板110的美观效果。
当然,故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盖板的非显示区的超白玻璃部分也可以不向下凹陷。由于反射膜的厚度很小,故即使在盖板的非显示区设置反射膜,盖板的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厚度也相差很小。
可选地,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盖板不限于超白玻璃。优选的,盖板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等于92%。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即使盖板不采用超白玻璃,若光栅透过盖板显示的颜色与反射膜的颜色相同,也可以使得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呈一体色显示。
本实施例中,非显示区113环绕显示区111设置。在显示屏150未被点亮时,由于反射膜115的颜色与光栅130透过盖板110显示的颜色与反射膜115的颜色相同。非显示区113环绕显示区111设置,便于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100的内部结构的设置。
可选地,反射膜115为金属镀膜,例如钒膜、银膜、铝膜、钛膜、铬膜、钯膜、铑膜等金属镀膜或金属合金镀膜。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反射膜不限于金属镀膜,还可以由带颜色的涂层或贴膜形成,能保证反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接近零,且颜色与通过盖板观测的光栅的颜色一致即可。
本实施例中,光栅130与盖板110通过光学胶120全贴合。从而使得通过盖板110观测到的光栅130的颜色能尽可能少的受环境光的影响。
传统地,在流媒体内后视镜未通电的情况下,光栅具有大于75%的高可见光反射率,低于9%的低可见光透过率。故,本实施例中,盖板110和光栅130的可见光透过率较小,从而通过盖板110观测到的光栅130的颜色与光栅130自身的颜色接近。
本实施例中,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100还包括前壳170。盖板110位于前壳170的正面,并与前壳170通过背胶180粘接。
同样的,本实施例中,光栅130和显示屏150也位于前壳170的正面。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光栅和显示屏不限于位于前壳的正面,不影响显示屏的光透过盖板110显示即可。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盖板110还可以通过本领域惯用的其它方式与前壳170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100还包括线路板190等结构,线路板190、显示屏150和前壳170通过螺丝191固定连接。当然,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线路板、显示屏和前壳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如卡接。粘接或焊接等。
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100中的线路板190等结构,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进行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反射膜115的色坐标为(0.3187,0.3387),光栅130的色坐标为(0.2867,0.3051)。从而使得光栅130透过盖板110显示的颜色与反射膜的颜色相同。
上述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盖板的可见光透过率很高,从而使得光栅透过盖板后显示的颜色与光栅本身的颜色很接近,从而使得盖板的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颜色基本一致,即使得盖板基本呈一体色显示,提高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的美观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
上述车辆,在所述显示屏未被点亮时,光栅透过盖板显示的颜色与反射膜的颜色相同或接近,从而使得盖板的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颜色一致或基本一致,即使得盖板呈一体色显示,提高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的美观效果。
上述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在所述显示屏未被点亮时,光栅透过盖板显示的颜色与反射膜的颜色相同,从而使得盖板的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颜色一致,即使得盖板呈一体色显示,提高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的美观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固定设于所述盖板背面的光栅以及设于所述光栅背面的显示屏;所述盖板包括与所述光栅对应的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所述盖板的正面设有完全覆盖所述非显示区的反射膜;在所述显示屏未被点亮时,所述光栅透过所述盖板显示的颜色与反射膜的颜色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超白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拐角处设有倒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等于9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为金属镀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与所述盖板通过光学胶全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壳;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前壳的正面,并与所述前壳通过背胶粘接。
9.一种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固定设于所述盖板背面的光栅以及设于所述光栅背面的显示屏;所述盖板包括与所述光栅对应的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所述盖板的正面设有完全覆盖所述非显示区的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的色坐标为(0.3187,0.3387);所述盖板为超白玻璃盖板,所述光栅的色坐标为(0.2867,0.3051)。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
CN201921200066.XU 2019-07-26 2019-07-26 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及车辆 Active CN2106180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0066.XU CN210618001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0066.XU CN210618001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8001U true CN210618001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50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00066.XU Active CN210618001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80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97613B1 (en) Mirror with built in display
US7695174B2 (en)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equipped rear-view mirror
JP6526195B2 (ja) 電気光学アセンブリ
JP2009063757A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US20220404530A1 (en) Display device
US10126624B2 (en) Printed appliqué and method thereof
JP2008046562A (ja) 頭部装着型ディスプレイ
CN210618001U (zh) 一体色流媒体内后视镜及车辆
CN112909208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8559188U (zh)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
US20210208426A1 (en) High reflectance heads-up display with display element concealment
JP2008132915A (ja) 高視認性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TW201629721A (zh) 面板總成及電子裝置
JP2008195123A (ja) 車両用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JPH061161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WO2018110496A1 (ja) 表示装置
JP4949133B2 (ja) 車両用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CN201139315Y (zh) 一种改良的镜子
KR102311535B1 (ko) 선택적 투시기능을 가지는 외장패널
CN113253502A (zh) 一种全角度一体黑的显示产品
CN212724509U (zh) 一体色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汽车
US9914395B1 (en) Electrochromic rearview mirror
CN209870250U (zh) 一种3d曲面半透半反镜组件及电子后视镜
CN110708488A (zh) 一种透明悬浮显示副屏及电视机
CN217955370U (zh) 显示器边框及电子画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