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5347U - 链锯 - Google Patents

链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5347U
CN210615347U CN201920950774.9U CN201920950774U CN210615347U CN 210615347 U CN210615347 U CN 210615347U CN 201920950774 U CN201920950774 U CN 201920950774U CN 210615347 U CN210615347 U CN 210615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hain saw
guide plate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507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方杰
陆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507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5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5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53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链锯,包括:链条;导板,支撑链条,导板在一个导向平面内延展;机壳,形成或者连接有主把手;其中,导板一端安装至机壳,另一端向前伸出至机壳外;机壳还形成或者连接有设置在主把手前侧的辅助把手;链锯还包括:发光组件,包括能发射出光线的发光元件,发光组件设置在辅助把手的前侧,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至少部分投射向导板并在导板的下侧产生投影线;其中,在沿垂直于导向平面的第一直线方向上,发光元件与导向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60毫米。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链锯,适用环境广、切割精度高。

Description

链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链锯。
背景技术
链锯作为一种动力工具,其包括有链条,该链条具有多个切割部实现切割功能。由于链锯属于粗切类工具,其精度无法准确掌控。在一些特殊工况下,用户会由于环境问题或本身的操作熟练度等问题导致切割不准确。如何提供一种既能提供照明又能实现切割描述的链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供照明并能瞄准切割的链锯。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链锯,包括:链条;导板,支撑链条,导板在一个导向平面内延展;机壳,形成或者连接有主把手;其中,导板一端安装至机壳,另一端向前伸出至机壳外;机壳还形成或者连接有设置在主把手前侧的辅助把手;链锯还包括:发光组件,包括能发射出光线的发光元件,发光组件设置在辅助把手的前侧,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至少部分投射向导板并在导板的下侧产生投影线;其中,在沿垂直于导向平面的第一直线方向上,发光元件与导向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60毫米。
进一步地,发光组件设置在导板的上侧。
进一步地,发光元件设置于导向平面内。
进一步地,发光元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发光元件在与导向平面平行的直线方向上排列。
进一步地,链锯还包括:触发开关,供用户触发以控制发光组件;主把手包括用于供用户握持的主握持部,辅助把手设置有用于供用户握持的辅助握持部;在沿前后方向上,触发开关至少部分设置于主握持部和辅助握持部之间。
进一步地,触发开关与辅助握持部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80毫米。
进一步地,链锯还包括:触发开关,供用户触发以控制发光组件;触发开关控制发光组件在第一发光状态和第二发光状态之间切换;在发光组件处于第一发光状态时,发光组件具有第一亮度;在发光组件处于第二发光状态时,发光组件具有第二亮度;第一亮度大于第二亮度。
进一步地,导板安装至壳体的右侧,发光组件安装于机壳的拐角处。
进一步地,在沿垂直于导向平面的第一直线方向上,发光元件与导向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30毫米。
进一步地,链锯还包括:电机,至少部分设置在机壳内;触发开关,供用户触发以控制发光组件;电路板,与电机连接以控制电机;触发开关通过第一导线连接至电路板,发光元件通过第二导线连接至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链锯,在导板上端设置有照明装置,其一方面能够实现照明,另一方面能够形成瞄准线,并可供用户瞄准,且适用环境广,切割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中链锯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链锯拆除锁紧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链锯的锁紧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链锯的锁紧装置分解后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链锯的锁紧装置的剖面图图;
图6是图4中第二离合件和驱动件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第二离合件和驱动件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第二离合件和驱动件结合后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的链锯安装发光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链锯的发光组件的分解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9中链锯的俯视图;
图13是图9中的链锯去除部分机壳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8中的链锯的驱动部分的剖视图;
图15是图9中的链锯的锁紧装置分解后的漏出的刹车装置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图9中的链锯暴露刹车装置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至图2所示的链锯100包括:电机11、机壳12、链条13、导板14和锁紧装置15。机壳12形成有主容纳空间126,电机11设置在主容纳空间126内。机壳12内还设置有动力输出部16,动力输出部16连接电机11并连接或形成有用于驱动链条13转动的驱动部161。导板14用于导向链条13,链条13围绕导板14转动。锁紧装置15安装至导板14和机壳12的连接处,可并拆卸结合至机壳12。锁紧装置15用于固定导板14并张紧链条13。导板14在一个导向平面102内延伸,并固定在机壳12和锁紧装置15之间,导板14一端安装至机壳12,另一端向前伸出至机壳12外,锁紧装置15和机壳12夹紧导板14。机壳12还形成或连接有主把手121,主把手121的前侧还形成或者连接有辅助把手122。主把手121包括用于供用户握持的主握持部121a,辅助把手122设置有用于供用户握持的辅助握持部122a。主把手121连接有控制装置,用户控制链锯100的功率输出。辅助把手122供用户提拎以配合主把手121操作链锯100。
为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上侧、下侧、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方向。导板14基本沿前后方向分布,并设置在壳体的右侧位置。主把手121设置在壳体的后侧,辅助把手122设置在主把手121的前侧,并同时位于壳体的上侧。辅助把手122的前侧还设置有护罩123,护罩123用于保护用户,避免操作链锯100时,在反冲作用下被链条13切伤。事实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链锯100还包括刹车组件17,护罩123连接刹车组件17,并能控制链锯100进入刹车状态或退出刹车状态。具体的,链锯100包括第一盖板21,第一盖板21设置在机壳12外,第一盖板21与机壳12连接时围绕形成第一容纳空间211,刹车组件17至少部分的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211内。
如图2至图8所示,锁紧装置15包括:操作件151、第一锁紧件152、第二锁紧件153,第一离合组件154、第一装配件155、驱动件156和第二盖板157。
操作件151能相对机壳12绕第一轴线101旋转。第一锁紧件152固定连接至操作件151或与操作件151一体成型。第一锁紧件152具体为一个沿第一轴线101方向延伸的圆柱形螺母,第一锁紧件152形成有内螺纹孔。第一锁紧件152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操作件151构成固定连接,第二端形成有卡槽152a。
第二锁紧件153是一个带有外螺纹的螺栓。第二锁紧件153能伸入到第一锁紧件152的内螺纹孔中,从而与第一锁紧件152配合并构成连接。
第一离合组件154具体包括第一离合件154a和第二离合件154b,第一离合件154a可拆卸连接至操作件151,第二离合件154b套设至第一锁紧件152并通过第一装配件155装配至操作件151。第一离合件154a相对第二离合件154b产生相对位移,该相对位移使得第一离合件154a相对第二离合件154b能在第一直线方向上发生位置改变,第一直线与第一轴线101平行或相交。第一离合件154a相对第二离合件154b产生的相对位移可以为第一离合件154a相对第二离合件154b平移,或者是第一离合件154a相对第二离合件154b转动,或者第一离合件154a相对第二离合件154b产生的平移和转动的复合运动。也即是说,第一离合件154a相对第二离合件154b产生的相对位移在第一轴线101方向上具有位移分量,或者第一离合件154a相对第二离合件154b产生的相对位移在垂直于第一轴线101的径向上具有位移分量。事实上,只要第一离合件154a相对第二离合件154b在空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驱动件156套设至第一锁紧件152并与第二离合件154b构成可拆卸连接。驱动件156能随第二离合件154b绕第一轴线101方向同步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锁紧装置15还包括推板158,驱动件156旋转时可推动推板158运动,推板158推动导板14远离驱动部161,从而张紧链条13。
更具体的,操作件151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形成有供用户操作的操作部151a,第二面形成有一个用于容纳上述第二离合件154b的第一容纳空间151b,第一容纳空间151b内围绕第一轴线101方向分布有用于固定第一装配件155的螺钉孔。事实上,第一离合件154a也设置在上述第一容纳空间151b内。
如图6至图8所示,第二离合件154b形成有沿第一轴线101方向贯通自身的第一通孔154c。第一锁紧件152穿过第一通孔154c。第二离合件154b还包括第三面和第四面,第三面形成有配合第一离合件154a的离合部154d。离合部154d具体为围绕第一通孔154c分布的一圈凸起。该凸起包括第一斜面154e和第二斜面154f。第一斜面154e形成有第一斜率,第二斜面154f形成有第二斜率,其中,第一斜率的绝对值大于第二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理解的,当用户操作操作件151按照第一方向103旋转时,第一离合件154a推动第一斜面154e,这时由于第一斜面154e的第一斜率较大,因此第一离合件154a难以沿第一斜面154e越过凸起;当用户操作操作件151按照与第一方向103相反的第二方向104旋转时,第一离合件154a推动第二斜面154f,这时由于第二斜面154f的第二斜率较小,因此第一离合件154a比较容易沿第二斜面154f越过凸起。第二离合件154b的第四面围绕第一通孔154c的外壁形成有棘轮154g。锁紧装置15还包括用于与棘轮154g配合的棘爪159,棘轮154g与棘爪159配合阻止第二离合件154b的反向转动。进一步地,第二离合件154b围绕第一通孔154c的内壁形成有用于驱动驱动件156随第二离合件154b转动的第一传动齿154h,第一传动齿154h围绕第一通孔154c均匀排布且位于棘轮154g所围绕而成的圆周内部。本实方式中第一方向103为操作件151相对机壳12绕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方向,第二方向104为操作件151相对机壳12绕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方向;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将上述第一方向103、第二方向104作相反的理解。
驱动件156围绕第一轴线101方向形成有第二通孔156a,其可供第一锁紧件152通过,并至少部分容纳第一锁紧件152。驱动件156还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围绕第二通孔156a形成有配合第一传动齿154h的第二传动齿156b,第二离合件154b和驱动件156通过第一传动齿154h和第二传动齿156b连接构成同步转动。进一步地,驱动件156的第四端还形成有围绕第二通孔156a延伸的螺旋块156c,可以理解地,螺旋块156c半径围绕第二通孔156a逐渐增大并最终到达预设值,由于半径逐渐增大,螺旋块156c凸出于第二通孔156a所在圆周的尺寸逐渐增大。在驱动件156旋转过程中,螺旋块156c推动推板158的凸起部逐渐远离驱动部161从而张紧链锯100。第二通孔156a位于第四端的位置还形成有止位槽156d,锁定装置还包括锁定环156e,锁定环156e部分位于止位槽156d内,并且部分嵌入到第一锁紧件152的卡槽152a中,从而限制了驱动件156脱离第二离合件154b。
第一离合件154a包括第一弹性体154aa和一个跳挡销154ab,第一弹性体154aa具体可以是一个弹簧;跳挡销154ab由一个圆柱体和一个球面体构成,第一弹性体154aa和跳挡销154ab构成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并安装在操作件151的第一容纳腔内。
第二盖板157形成有第五面和第六面,其中,第五面围绕第一轴线101方向形成贯通自身的第三通孔157a,用于供上述第一锁紧件152和驱动件156的第二传动齿156b穿过。同时,围绕第三通孔157a形成有一个第二容纳空间157b。第二容纳空间157b与上述操作件151的第一容纳空间151b配合形成第二容纳腔,上述第一锁紧件152、第一离合件154a、第二离合件154b和第一装配件155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容纳腔内,棘爪159通过螺钉连接至第二容纳空间157b内,棘爪159与第二盖板157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性体159a,第二弹性体159a产生一个驱动棘爪159始终与棘轮154g配合的弹性力,促使棘爪159始终契合棘轮154g,棘爪159还形成卡接部并与棘轮154g的齿槽单向卡接啮合,使得棘轮154g始终只能单向转动,棘爪159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棘爪159数量设有2个。第二盖板157的第六面还形成有第三容纳空间,第三容纳空间连接至机壳12并至少部分包围驱动部161、导板14和链条13。
当第一离合件154a安装至第一容纳空间151b时,将第二离合件154b套在第一锁紧件152上,并使得第一离合件154a与第二离合件154b的离合部154d抵触,通过第一弹性件产生预压力,此处第一离合件154a的弹性力已根据张紧链条13预设的张紧度调节至最优弹性力。再将第一装配件155套设至第二离合件154b的棘轮154g上并通过螺钉连接至操作件151。事实上,离合部154d围绕第一通孔154c所在圆周的半径大于棘轮154g围绕第一通孔154c所在圆周的半径,而第一装配件155无法从离合部154d脱离,从而保证第二离合件154b不会脱离操作件151并能与所述第一离合件154a之间存在预压力。此时,第二离合件154b的棘轮154g与棘爪159契合从而仅能做单向转动。本实施例预设第二离合件154b仅能按照第一方向103转动。进一步地,将操作件151安装至第二盖板157的第五面;再将驱动件156从第六面的第三通孔157a插入,第一传动齿154h和第二传动齿156b相互契合,使得第二离合件154b和驱动件156构成同步转动。此时,第一锁紧件152穿过第二离合件154b的第一通孔154c和驱动件156的第二通孔156a,将锁定环156e卡入第一锁紧件152的卡槽152a中,锁定环156e还同时位于驱动件156的止位槽156d中,从而限制了驱动件156脱离第二离合件154b。第一锁紧在穿过第三通孔157a后,其一端连接至操作件151,另一端通过驱动件156与锁定环156e的配合,从而将操作件151固定在第二盖板157上。以上各部件通过上述连接形成完整的锁紧装置15。推板158固定连接至导板14,第二锁紧件153插入导板14和推板158重合的卡槽152a中,第二锁紧件153固定在机壳12上。
将锁紧装置15安装至机壳12上时,将第一锁紧件152的螺钉孔与第二锁紧件153配合,使得第二锁紧件153第一锁紧件152至少部分容纳在第一锁紧件152的螺钉孔中。可以理解,用户在扭转操作件151按照第一方向103旋转时,第一离合件154a推动离合部154d第一斜面154e,带动第二离合件154b和驱动件156沿第一方向103转动,第一离合件154a和第二离合件154b处于第一状态。此时螺旋块156c半径逐渐增大,推板158带动导板14逐渐远离驱动部161,链条13由于一端固定在驱动部161上,另一端逐渐远离驱动部161,故逐渐被张紧直至达到预设张紧度,此时第一离合件154a的第一弹性件达到最大弹性力。在以上的过程中,第一离合件154a相对第二离合件154b处于第一状态,第一离合件154a不能越过第一斜面154e。此时继续旋转操作件151,第一离合件154a的跳挡销154ab越过第一斜面154e,第一离合件154a与离合部154d产生相对运动,第一离合件154a和第二离合件154b处于第二状态。第二离合件154b不再随操作件151绕第一方向103同步转动。进一步地,由于第一锁紧件152和第二锁紧件153之间夹持导板14,故当第一离合件154a和第二离合件154b处于第二状态时,继续操作操作件151,第一离合件154a将不再驱动第二离合件154b转动并张紧链条13,第一锁紧件152与第二锁紧件153继续相互靠近并最终将导板14夹紧至机壳12。当需要拆卸导板14时,用户按照第二方向104扭转操作件151,由于第二离合件154b仅能按照第一方向103转动,此时第一离合件154a无法带动第二离合件154b同步转动,第一锁紧件152与第二锁紧件153之间被快速拧松,从而导板14可以脱离机壳12,并被拆卸下来。
如图9示出的链锯100还包括用于导向切割方向的发光组件18。发光组件18位于导板14上方,并位于辅助把手122的前侧。发光组件18能够照亮链锯100的前侧。发光组件18发出的光线还至少部分投射至导板14并在导板14的下侧产生投影线。可以理解,导向平面102即导板14的延伸平面,链条13设置在导板14上,其实际上基本沿导向平面102切割工件。用户在操作链锯100过程中,发光组件18形成的投影线基本位于切割方向或平行于切割方向,用户可以根据投影线的指引定位切割方向。
具体的,发光组件18安装于机壳12的右侧拐角处。该位置靠近导板14且位于机壳12的前侧。事实上,发光组件18也可以安装于机壳12的左侧拐角处,并同时位于机壳12的前侧。发光组件18安装在该位置时能够更加有效地照明和导向用户操作链锯100。在沿垂直于导向平面102的第一直线方向上,发光元件181与导向平面102之间的最小距离D1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60毫米。这样,发光元件181发射出的光线能够更加靠近导向平面102,并能照亮导板14;并同时能在导板14下侧产生投影线,从而用于导向。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181与导向平面102之间的最小距离D1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30毫米。事实上,当发光元件181位于导板14的正上方或关于导向平面102对称设置时,其照明效果和导向效果更佳。
如图10至图11所示,发光组件18包括:发光元件181和灯座182。其中,发光元件181能够发射出光线,灯座182用于安装或支撑发光元件181。机壳12上还预留有用于安装发光组件18的第一容纳槽124,第一容纳槽124向机壳12内凹陷。发光组件18还包括用于保护发光元件181的防护罩183,防护罩183为透光件,发光元件181射出的光线能够透过防护罩183射出。防护罩183还形成有第二容纳槽183a,其至少部分包覆第一容纳槽124或者被第一容纳槽124包覆,第一容纳槽124与第二容纳槽183a配合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发光元件181和灯座182位于该容纳空间内。更具体的,防护罩183形成有连接孔183b,其能通过紧固件连接至机壳12上。基于链锯100特殊的工况,防护罩183与机壳12的接口处还可以设置止口迷宫或采用橡胶件进行密封,从而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
发光元件181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元件181在一个与导向平面102平行的直线方向排列。事实上,发光元件181在上下方向上排布,其能相互配合使得射出的光线更加集中,同时更易于发光元件181散热。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组件18还包括基板184,发光元件181排列在基板184上,并能通过基板184定位。事实上,发光元件181通过基板184定位后与基板184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固定至灯座182上。
如图12所示,链锯100还包括触发开关19和电路板(图未示出)。其中,触发开关19供用户触发以控制发光组件18。触发开关19通过第一导线与电路板构成电连接,发光元件181通过第二导线与电路板构成电连接。事实上,电路板还与电机11构成电连接以控制电机11的输出功率。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组件18具有第一发光状态和第二发光状态。触发开关19可以操控发光组件18在第一发光状态、第二发光状态和熄灭三种状态下切换。具体的,发光组件18处于第一发光状态时,发光组件18具有第一亮度;发光组件18处于第二发光状态时,发光组件18具有第二亮度;第一亮度大于第二亮度。
在沿前后方向上,触发开关19至少部分设置于主握持部121a和辅助握持部122a之间。触发开关19与辅助握持部122a之间的最小距离D2小于等于80毫米,基于此,用户在握持辅助把手122的同时还能同时操控触发开关19,增加了用户操作的便利性。
如图13至图16所示,刹车组件17包括与护罩123构成联动的联动机构171以及与联动机构171连接的制动带172,制动带172在联动机构171的带动下可以抱紧驱动部161从而实现刹车。同时,制动带172在联动机构171和弹性件的作用下也会释放驱动部161,使驱动部161能够自由转动。刹车组件17设置在第一盖板21与机壳12配合形成的第一容纳空间211内。第二盖板157设置在第一盖板21的远离主机壳12的一侧,并在与第一盖板21结合时围绕形成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导板14的第二容纳空间212。驱动部161实际上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212内。第一盖板21形成有用于供动力输出部16穿过的通孔215;动力输出部16与通孔215的孔壁之间形成有连通通道213,连通通道213具有与第一容纳空间211连通的第一端213a和与第二容纳空间212连通的第二端213b。连通通道213从第一端213a沿一个弯折的路径延伸至第二端213b。在连通通道213内还设置有阻止第一空间通过连通通道213与第二容纳空间212连通的密封件22。链锯100在工作过程中,碎屑及灰尘会随链条13进入至第二容纳空间212中,并大量积累在第二容纳空间212内。随着链锯100的持续工作,碎屑及灰尘会通过第二容纳空间212与第一容纳空间211的连通处进入至第一容纳空间211内,并淤积在第一容纳空间211内。长期淤积会导致碎屑及灰尘妨碍联动机构171的运动,进而影响链锯100的刹车功能。密封件22能够有效阻止碎屑和灰尘从第二容纳空间212进入至第一容纳空间211中,避免其影响链锯100的刹车功能。
具体的,连通通道213包括:第一环形通道部213c和第二环形通道部213d。第一环形通道部213c与第二环形通道部213d连通。其中,第一环形通道部213c具有第一外径;第二环形通道部213d具有第二外径;第二外径大于第一外径。密封件22为环形件,其能匹配连接通道的环形形状。密封件22设置于第一环形通道部213c内或者设置于第二环形通道部213d内。为了保证密封件22在通道内的密封性,密封件22具体可以为柔性件或弹性件,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密封件22还可以采用毛毡圈。密封件22具有与动力输出部16贴合的第一边221,以及与第一盖板21贴合的第二边222。在一个沿图示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方向103上,密封件22同时贴合于动力输出部16贴合和第一盖板21,从而限制了其沿第一方向103的位移。另外,通过密封件22自身具备的弹性力,限制了其围绕连通通道213的位移。基于此,密封圈可以被有效的固定在连通通道213内。第一盖板21沿第一方向103结合至机壳12。第一盖板21与机壳12的连接处还形成有第一凸起部214,机壳12形成有与第一凸起部214配合的第二凸起部125;在第一盖板21与主机壳12结合时,第一凸起部214和第二凸起部125部在一个垂直于第一方向103的方向上重叠。可以理解,第一凸起部214与第二凸起部125的配合一方面能够定位第一盖板21的安装位置;另一方面,还能有效阻隔碎屑及灰尘从第一盖板21与机壳12连接处进入至第一容纳空间211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链锯100还包括:风扇,设置在主容纳空间126内。如图17所示,机壳12上开设有用于使主容纳空间126与第一容纳空间211联通的散热孔127。风扇在主容纳空间126内形成内部风路系统,在风路流动过程中,刹车组件17产生的热量一方面可以通过热传递散出;另一方面,还能通过散热孔127进入至散热风路中,并随散热风路一起流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链锯,包括:
链条;
导板,支撑所述链条,所述导板在一个导向平面内延展;
机壳,形成或者连接有主把手;
其中,所述导板一端安装至所述机壳,另一端向前伸出至机壳外;所述机壳还形成或者连接有设置在所述主把手前侧的辅助把手;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锯还包括:
发光组件,包括能发射出光线的发光元件,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辅助把手的前侧,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至少部分投射向所述导板并在所述导板的下侧产生投影线;
其中,在沿垂直于所述导向平面的第一直线方向上,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导向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60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导板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导向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发光元件在与所述导向平面平行的直线方向上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锯还包括:
触发开关,供用户触发以控制所述发光组件;
所述主把手包括用于供用户握持的主握持部,所述辅助把手设置有用于供用户握持的辅助握持部;在沿前后方向上,所述触发开关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主握持部和所述辅助握持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链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开关与所述辅助握持部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8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锯还包括:
触发开关,供用户触发以控制所述发光组件;
所述触发开关控制所述发光组件在第一发光状态和第二发光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发光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发光状态时,所述发光组件具有第一亮度;在所述发光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发光状态时,所述发光组件具有第二亮度;所述第一亮度大于所述第二亮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板安装至所述机壳的右侧,所述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壳的拐角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其特征在于:
在沿垂直于所述导向平面的第一直线方向上,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导向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30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锯还包括:
电机,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机壳内;
触发开关,供用户触发以控制所述发光组件;
电路板,与所述电机连接以控制所述电机;
所述触发开关通过第一导线连接至所述电路板,所述发光元件通过第二导线连接至所述电路板。
CN201920950774.9U 2019-06-20 2019-06-20 链锯 Active CN210615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0774.9U CN210615347U (zh) 2019-06-20 2019-06-20 链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0774.9U CN210615347U (zh) 2019-06-20 2019-06-20 链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5347U true CN210615347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42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50774.9U Active CN210615347U (zh) 2019-06-20 2019-06-20 链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53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8200A1 (zh) * 2022-01-21 2023-07-27 江苏东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链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8200A1 (zh) * 2022-01-21 2023-07-27 江苏东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链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28381B2 (en) Light for a power tool and method of illuminating a workpiece
US7677752B2 (en) Power tool equipped with light
EP3318366B1 (en) Power tool
US8602582B2 (en) Articulating tool with illumination
JP4936213B2 (ja) 電動工具
US10486291B2 (en) Integral tool housing heat sink for light emitting diode apparatus
JP5002999B2 (ja) 照明ライト付き電動工具
US20230147598A1 (en) Working device
US10040181B2 (en) Hand-held power tool with lighting element
CN110914589B (zh) 投光器
EP1281465B1 (en) Cutting tool having lighting devices
CN210615347U (zh) 链锯
CN115446785A (zh) 电动工具
WO2005084861A1 (en) Illuminating brake release for a motor chain saw
CN210345322U (zh) 灯具单元
CN210615346U (zh) 链锯
JP4254408B2 (ja) ライト付き電動工具
JP2007007853A (ja) 電動工具
US20200187415A1 (en) Job-site tool
JP2008062344A (ja) 電動工具
CN220567133U (zh) 变焦手电筒
CN219243406U (zh) 镜头旋转结构及灯具
KR200145041Y1 (ko) 챔버 내부 관찰용 조명 장치
JP2003117854A (ja) 電動工具
JP2010115876A (ja) 丸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1106 No. 529, 159, Jiangjun Avenue,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Quan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29, Jiangjun Avenue, Jiang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