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7720U - 一种插脚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7720U
CN210607720U CN201921020302.XU CN201921020302U CN210607720U CN 210607720 U CN210607720 U CN 210607720U CN 201921020302 U CN201921020302 U CN 201921020302U CN 210607720 U CN210607720 U CN 210607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in
mounting portion
plan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2030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02030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7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7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7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脚,属于电元器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插脚连接不方便且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插脚包括均由呈片状的安装部和连接部,安装部和连接部由一材料扭转或弯折而成,安装部的侧面一所在平面和连接部的侧面二所在平面相交或平行,安装部上设有卡齿和/或安装脚。本实用新型的插脚的连接部、安装部为由同一板材扭转或弯折而成的一体结构,因此插脚与壳体安装后,直接形成连接,不但安装结构简单而且还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插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元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插脚。
背景技术
日常用的电源插头通常指具有棒状或铜板状的公接头,包括壳体和插脚,插脚一端伸出壳体,另一端设置在壳体内与导线连接。现有常见的插脚通常为直条状或在直条状尾部焊接接线端子,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直条状的插脚容易在与插座连接中被拔出,焊接接线端子的插脚虽然能起到定位,但其涉及多道工序,不但复杂而且成本高。
针对现有插头的上述情况,中国专利【专利号为ZL200820045981.1,申请日为2008年04月6日】的申请人公开了一种“插头”,包括插头壳体和至少两片导电插片,在插头壳体内设置有两根导电连接柱,所述导电连接柱的一端通过紧固件与导电插片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电线固定连接。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插脚上增设凹槽,并在壳体内增设导电连接柱,通过螺钉将插脚连接在导电连接柱上,从而使导电插片能连接在壳体内。公开的方案,不但结构复杂、安装繁琐,若螺钉出现松动,导电插片容易被拔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插脚,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插脚安装繁琐、连接不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插脚,所述插脚包括均呈片状的安装部和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和连接部由同一片状材料制成,所述安装部的侧面一所在平面和所述连接部的侧面二所在平面相交或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插脚由片状的材料制成,片状的连接部用于与插座连接,片状的安装部设置在插头的壳体内用于与导线连接。将片状的安装部与片状的连接部不设置成同一水平的延伸结构,因此插脚安装到壳体内时,安装部本身能与壳体形成定位,从而限制插脚脱离壳体。
在上述的一种插脚中,所述安装部相对连接部扭转侧面一所在平面和侧面二所在平面相交。安装部和连接部可优选片状的铜板材料制成,安装部和连接部只需要将铜板材料扭转一个角度即可错开位置,安装部设置到壳体上后,便能在连接部与插座插拔连接时,限制整个插脚被拔出。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安装部相对连接部扭转成90度,使安装部与连接部成垂直设置,此设置能使连接部在壳体上沿竖直方向设置,而使安装部呈水平状态,不但能使插脚与壳体形成定位,还能方便导线与插脚的安装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插脚中,所述安装部与连接部之间设有扭转部,所述扭转部所在横截面的宽度小于安装部的宽度。此设置不但方便安装部与连接部的扭转,而且使安装部与扭转部连接处形成挡肩。不但扭转部可以与壳体配合限定插脚的位置,安装部的挡肩也进一步具有限位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插脚中,所述安装部具有平面的本体和安装脚,所述的安装脚相对安装部的本体弯折而成。设置安装脚,可以与壳体内预设的安装座进行连接,对插脚进一步进行限位,防止插脚脱出壳体。
在上述的一种插脚中,所述安装部具有突起的卡齿,所述连接齿设置在安装部的本体外侧或/和位于所述安装脚外侧。插头的壳体为塑料材料制成,卡齿可以直接卡接到壳体上,对插脚进一步进行限位,防止插脚脱出壳体。
在上述的一种插脚中,所述安装部相对连接部弯折后侧面一所在平面和侧面二所在平面相交或平行。作为优选,安装部与连接部一次弯折成90度,安装部与连接部垂直设置,此结构在插脚与插座连接时,安装部能直接扣在壳体上,防止插脚脱出壳体;或者安装部与连接部之间经过两次90度弯折,使安装部与连接部平行设置,位于安装部与连接部之间的弯折可以作用在壳体上,对插脚进行限位。
在上述的一种插脚中,所述连接部靠近安装部这一端的外侧具有突起的卡齿。插头的壳体为塑料材料制成,卡齿可以直接卡接到壳体上,对插脚进一步进行限位,防止插脚脱出壳体。
在上述的一种插脚中,所述安装部上具有由连接部往安装部冲压形成的弯折凸块。设置凸块,使上、下壳体安装时,壳体上的凸起能作用在凸块上,进一步防止插脚在插拔过程在壳体内串动,保证插脚连接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插脚中,所述安装部具有突起的卡齿。插头的壳体为塑料材料制成,安装部上的卡齿可以直接卡接到壳体上,对插脚进一步进行限位,防止插脚脱出壳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插脚具有以下优点:
1、现有的插头为紧凑性结构,为满足此特性,插脚通常为直板状,虽然也有通过增设接线端子形成限位作用,但其结构复杂、稳定性较差。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插脚扭转或弯折一个角度后形成保持原有插脚方向一致的连接部和与连接部形成一个夹角的安装部,其不但保持了原有可紧凑安装的结构;且扭转或弯折后具有平面的安装部在未增设其他结构的前提下,有了与导线的铜丝更大的接触面积,不但简化了结构,而且插脚一体结构的安装部和扭转部还进一步提高了插脚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导电性能。
2、插脚上增设的卡齿、安装脚能直接与壳体进一步形成连接,因此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
3、插脚的连接部、安装部为由同一板材扭转或弯折而成的一体结构,因此插脚与壳体安装后,直接形成连接,不但安装结构简单而且还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插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插脚安装在壳体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插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插脚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插脚安装在壳体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引出口;12、安装座;12a、安装板;2、插脚;21、安装部;21a、侧面一;21b、挡肩;21c、本体;21d、安装脚;21e、凸起;21f、螺纹孔;22、连接部;22a、侧面二; 23、扭转部;24、凸块;25、卡齿;3、导线;4、夹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插脚2,包括均由板材制成的安装部21、连接部22和扭转部23,扭转部23位于安装部21和连接部22之间,扭转部23所在横截面的宽度小于安装部21和连接部22板材的宽度。安装部21、扭转部23和连接部22均由同一片状材料制成,安装部21在扭转部23所在位置相对连接部22 扭转一个角度后,使安装部21和连接部22位于同一侧的侧面一 21a所在平面和侧面二22a所在平面相交,扭转部23扭转后形成的尺寸大于引出口11的尺寸。作为优选,安装部21和连接部22 选铜板材料制成,且安装部21相对连接部22扭转成90度,使安装部21与连接部22成垂直设置,在安装部21远离连接部22这一端具还有相对安装部21的本体21c弯折的安装脚21d。
如图4所示,本实例中的安装部21上形成用于与导线3的若干股铜丝水平贴靠的平面,平面即为安装部21的一侧面一21a,在安装部21还开设有贯通平面的螺纹孔21f;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安装部21的平面上具有略突出平面的凸起21e,凸起21e呈条状,插脚2安装后凸起21e延伸的方向与铜丝延伸的方向垂直。在保证铜丝能充分与安装部21的平面接触的同时,通过在平面上增设略突出的凸起21e,提高夹持件4与安装部21对铜丝的夹持力,提高导线3与插脚2连接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插脚2的导电性能。
如图2和图3所示,本插脚2设置在壳体1内时,插脚2的连接部22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伸出壳体1,插脚2的安装部21呈水平状态设置在壳体1的安装座12上。壳体1上设有引出口11,插脚2的扭转部23位于壳体1内并顶靠在引出口11的孔壁上形成限位;安装座12至少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安装板12a,至少一安装板12a靠近引出口11设置,另一安装板12a远离引出口11设置,插脚2的安装部21设置在安装板12a上且安装脚21d卡在远离引出口11的安装板12a上。插脚2的连接部22与安装部21 垂直设置,不但能使插脚2与壳体1形成定位,还能方便导线3 与插脚2的安装部21连接;在安装部21上设置安装脚21d,可以与壳体1内预设的安装座12进行连接,对插脚2进一步进行限位,防止插脚2脱出壳体1;而将扭转部23所在位置的宽度小于安装部21和连接部22的宽度,此设置不但方便安装部21与连接部22的扭转,而且使安装部21与扭转部23连接处形成挡肩21b,不但扭转部23可以与壳体1配合对插脚2进行限位,而且安装部 21的挡肩21b也进一步具有限位作用。
实施例二: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安装部21与连接部22为由同一材料一次弯折而成的一体结构。作为优选,安装部21与连接部22一次弯折成90 度,安装部21与连接部22垂直设置,侧面一21a所在平面和侧面二22a所在平面垂直,此结构在插脚2与插座连接时,安装部 21能直接扣在壳体1上,防止插脚2脱出壳体1。在插脚2的安装部21上还具有由连接部22往安装部21冲压形成的弯折凸块 24。设置凸块24,使上、下壳体1安装时,壳体1上的凸起21e 能作用在凸块24上,进一步防止插脚2在插拔过程在壳体1内串动,保证插脚2连接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安装部21与连接部22为由同一材料两次弯折而成的一体结构。作为优选,安装部21与连接部22之间经过两次90度弯折,使安装部21的侧面一21a所在平面与连接部22的侧面二22a所在平面平行设置,位于安装部21与连接部22之间的弯折可以作用在壳体1上,对插脚2进行限位,防止插脚2脱出壳体1。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插脚2的安装部21的侧向具有突起的卡齿25。插头的壳体1为塑料材料制成,安装部21上的卡齿25可以直接卡接到壳体1上,对插脚2进一步进行限位,防止插脚2脱出壳体1。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插脚2的安装脚21d上设有卡齿25,卡齿25能直接卡接在安装座12的安装板12a上。插头的壳体1为塑料材料制成,卡齿25 可以直接卡接到壳体1上,对插脚2进一步进行限位,防止插脚 2脱出壳体1。
实施例六: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插脚2的连接部22靠近安装部21这一端的外侧具有突起的卡齿25。插头的壳体1为塑料材料制成,卡齿25可以直接卡接到壳体1上,对插脚2进一步进行限位,防止插脚2 脱出壳体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箱体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插脚,所述插脚(2)包括均呈片状的安装部(21)和连接部(2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1)和连接部(22)由同一片状材料制成,所述安装部(21)的侧面一(21a)所在平面和所述连接部(22)的侧面二(22a)所在平面相交或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插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1)相对连接部(22)扭转后侧面一(21a)所在平面和侧面二(22a)所在平面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插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1)与连接部(22)之间设有扭转部(23),所述扭转部(23)所在横截面的宽度小于安装部(21)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插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1)包括具有平面的本体(21c)和安装脚(21d),所述的安装脚(21d)相对安装部(21)的本体(21c)弯折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插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1)具有突起的卡齿(25),所述卡齿(25)设置在安装部(21)的本体(21c)外侧或/和位于所述安装脚(21d)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插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1)相对连接部(22)弯折后侧面一(21a)所在平面和侧面二(22a)所在平面相交或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插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2)靠近安装部(21)这一端的外侧具有突起的卡齿(25)。
8.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一种插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1)上具有由连接部(22)往安装部(21)冲压形成的弯折凸块(24)。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一种插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1)具有突起的卡齿(25)。
CN201921020302.XU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插脚 Active CN210607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0302.XU CN210607720U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插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0302.XU CN210607720U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插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7720U true CN210607720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21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20302.XU Active CN210607720U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插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77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86841Y (zh) 电连接器
TW538564B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3312506U (zh) 多点接触低阻抗插拔式电连接器
CN104143716A (zh) 多点接触低阻抗插拔式电连接器
CN206429885U (zh) 一种弹片一体式直插小连接器及该连接器制成的led灯
CN210607720U (zh) 一种插脚
CN203674472U (zh) 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组合件
CN201029158Y (zh) 电连接器
CN206976689U (zh) 电连接器
CN210052875U (zh) 一种插头
CN103855529A (zh) 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组合件
CN210379650U (zh) 导轨双联插座
CN206574872U (zh) 一种快速压入组合式多工位接线座
CN206340719U (zh) 一种Mini USB连接器
CN201576779U (zh) 电连接器
CN108092067B (zh) 插头连接器组件
CN216903419U (zh) 插接件及插座
US20220239023A1 (en) Pluggable connector
CN216903629U (zh) 一种穿墙连接器
CN220753890U (zh) 一种贯穿对孔插拔接线端子
CN217823270U (zh) 三连接盲插接线端子
CN220106962U (zh) 一种弹片式插座组件
CN202772284U (zh) 一种电源接线柱
CN215989534U (zh) 连接座子组件和电器
CN216794119U (zh) 一种一体式母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