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7495U - 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7495U
CN210607495U CN201921229602.9U CN201921229602U CN210607495U CN 210607495 U CN210607495 U CN 210607495U CN 201921229602 U CN201921229602 U CN 201921229602U CN 210607495 U CN210607495 U CN 210607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ss
connecting body
laminate polymer
polymer battery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96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阮明
刘迎波
刘江
蒋春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ke New Ener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ke New Ener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ke New Ener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ke New Ener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296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7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7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7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包括至少两个软包电池和支架,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在支架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对应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设有隔离部,相邻的两个软包电池分别置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相邻的两个软包电池通过隔离部隔离,相邻的两个软包电池的正极或者负极并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便捷,能够通过支架进行电池的并联串接,使得结构更为紧凑和简单,其隔热性、绝缘性、抗冲击性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锂电池软包电池正得到广泛的应用,单个锂离子电池的容量较小,因此需要将多组电池进行并联或者串联,增加其容量。
通常软包锂离子电池单元(以下简称CELL)在进行多并联时,把CELL与CELL直接叠放在一起用胶带卷绕,外观用环氧树脂板包裹。
这种连接方式CELL与CELL间直接接触包裹的方式隔热、绝缘、抗冲击性都不好,另外端子直接进行高温锡焊容易烫坏PP胶,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包括至少两个软包电池和支架,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在支架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对应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设有隔离部,相邻的两个软包电池分别置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相邻的两个软包电池通过隔离部隔离,相邻的两个软包电池的正极或者负极并联。
采用上述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时,可将多块软包电池分别安装在支架主体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相邻的两个软板电池之间通过隔离部进行隔离,这样就能够起到绝缘、隔热的效果,提高软包电池的抗冲击性能,提高安全系数。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主体的两侧边缘设有卡接凸起和卡接凹槽,卡接凸起和卡接凹槽分别设置在支架主体的不同面上,两者位置相对且形状相匹配,当两个支架进行组合时候,通过卡接凸起和卡接凹槽实现组装和定位。
作为优选,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左右两个侧边的上方位置设有第一螺孔,在支架主体的顶部侧边上设有两个第二螺孔,两个第二螺孔分别设置在靠近支架主体左侧边和右侧边的位置。
作为优选,相邻两个软包电池的正极引线通过螺丝固定在支架主体上方一侧的第一螺孔中,相邻两个软包电池的负极引线通过螺丝固定在支架主体上方另外一侧的第一螺孔中。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连接铜板和第二连接铜板,第一连接铜板包括第一上连接体和第一下连接体,第一上连接体和第一下连接体垂直设置,第一下连接体将位于左右两个侧边的一侧的正极引线串接,第一上连接体上设有螺孔,第一上连接体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二螺孔位;第二连接铜板包括第二上连接体和第二下连接体,第二上连接体和第二下连接体垂直设置,第二下连接体将位于左右两个侧边的一侧的负极引线串接,第二上连接体上设有螺孔,第二上连接体通过螺丝固定在另一侧的第二螺孔位。
作为优选,还包括两个外盖,设置在最外侧的软包电池外表面。
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便捷,能够通过支架进行电池的并联串接,使得结构更为紧凑和简单,其隔热性、绝缘性、抗冲击性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隐藏其中一个外盖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架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架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支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铜板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铜板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软包电池;2、支架;201、支架主体;202、第一凹槽;203、第二凹槽;204、隔离部;205、卡接凸起;206、卡接凹槽;207、第一螺孔;208、第二螺孔;3、第一连接铜板;301、第一上连接体;302、第一下连接体;4、第二连接铜板;401、第二上连接体;402、第二下连接体;5、正极引线;6、负极引线;7、外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1,包括六个软包电池1和五个支架2,支架2包括支架主体201,在支架主体20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凹槽202和第二凹槽203,第一凹槽202和第二凹槽203对应设置,第一凹槽202和第二凹槽203之间设有隔离部204,相邻的两个软包电池1分别置于第一凹槽202和第二凹槽203中,相邻的两个软包电池1通过隔离部204隔离,相邻的两个软包电池1的正极或者负极并联。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支架主体201的两侧边缘设有卡接凸起205和卡接凹槽206,卡接凸起205和卡接凹槽206分别设置在支架主体201的不同面上,两者位置相对且形状相匹配,当两个支架2进行组合时候,通过卡接凸起205和卡接凹槽206实现组装和定位,可避免相邻的两个支架2之间产生竖直方向的偏移。
在所述支架主体201的左右两个侧边的上方位置设有第一螺孔207,在支架主体201的顶部侧边上设有两个第二螺孔208,两个第二螺孔208分别设置在支架主体201靠近左侧边和右侧边的位置。
相邻两个软包电池1的正极引线5通过螺丝固定在支架主体201上方一侧的第一螺孔207中,相邻两个软包电池1的负极引线6通过螺丝固定在支架主体201上方另外一侧的第一螺孔207中。
还包括第一连接铜板3和第二连接铜板4,第一连接铜板3包括第一上连接体301和第一下连接体302,第一上连接体301和第一下连接体302垂直设置,第一下连接体302将位于左右两个侧边的一侧的正极引线5串接,第一上连接体301上设有螺孔,第一上连接体301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二螺孔208位;第二连接铜板4包括第二上连接体401和第二下连接体402,第二上连接体401和第二下连接体402垂直设置,第二下连接体402将位于左右两个侧边的一侧的负极引线6串接,第二上连接体401上设有螺孔,第二上连接体401通过螺丝固定在另一侧的第二螺孔208位,第一连接铜板3和第二连接铜板4可将支架2与软包电池1进行连接,并且可以将六个软包电池1的正极连接在第一连接铜板3上,将负极连接在第二连接铜板4上,通过第一连接铜板3与第二连接铜板4连接外部电源线,避免造成软包电池1的脱落情况,可提高连接的稳固性。
还包括两个外盖7,设置在最外侧的软包电池1外表面,用以对内部的软包电池1和支架2进行保护,避免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造成磕碰。
采用上述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1,可以将多个软包电池1相互并联、并且连接牢固之后进行使用,具体工作原理为,软包电池1安装在支架主体201两侧的第一凹槽202和第二凹槽203内,正极引线5与负极引线6分别连接在支架主体201上方的两个第一螺孔207内,多个支架主体201依次组装,依靠卡接凸起205与卡接凹槽206进行快速组装,再利用第一连接铜板3与第二连接铜板4对软包电池1与支架2进行加固的同时,将并联后的正极连接在第一连接铜板3上,将并联后的负极连接在第二连接铜板4上,作为整个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包括至少两个软包电池(1)和支架(2),其特征在于:支架(2)包括支架主体(201),在支架主体(20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凹槽(202)和第二凹槽(203),第一凹槽(202)和第二凹槽(203)对应设置,第一凹槽(202)和第二凹槽(203)之间设有隔离部(204),相邻的两个软包电池(1)分别置于第一凹槽(202)和第二凹槽(203)中,相邻的两个软包电池(1)通过隔离部(204)隔离,相邻的两个软包电池(1)的正极或者负极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201)的两侧边缘设有卡接凸起(205)和卡接凹槽(206),卡接凸起(205)和卡接凹槽(206)分别设置在支架主体(201)的不同面上,两者位置相对且形状相匹配,当两个支架(2)进行组合时候,通过卡接凸起(205)和卡接凹槽(206)实现组装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主体(201)的左右两个侧边的上方位置设有第一螺孔(207),在支架主体(201)的顶部侧边上设有两个第二螺孔(208),两个第二螺孔(208)分别设置在靠近支架主体(201)左侧边和右侧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软包电池(1)的正极引线(5)通过螺丝固定在支架主体(201)上方一侧的第一螺孔(207)中,相邻两个软包电池(1)的负极引线(6)通过螺丝固定在支架主体(201)上方另外一侧的第一螺孔(207)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铜板(3)和第二连接铜板(4),第一连接铜板(3)包括第一上连接体(301)和第一下连接体(302),第一上连接体(301)和第一下连接体(302)垂直设置,第一下连接体(302)将位于左右两个侧边的一侧的正极引线(5)串接,第一上连接体(301)上设有螺孔,第一上连接体(301)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二螺孔(208)位;第二连接铜板(4)包括第二上连接体(401)和第二下连接体(402),第二上连接体(401)和第二下连接体(402)垂直设置,第二下连接体(402)将位于左右两个侧边的一侧的负极引线(6)串接,第二上连接体(401)上设有螺孔,第二上连接体(401)通过螺丝固定在另一侧的第二螺孔(208)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外盖(7),设置在最外侧的软包电池(1)外表面。
CN201921229602.9U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 Active CN210607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9602.9U CN210607495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9602.9U CN210607495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7495U true CN210607495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4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9602.9U Active CN210607495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74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4658B (zh) 可再充电电池
CN210349920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模组结构
CN107706325B (zh) 电源模块及车辆
CN102751542A (zh) 锂离子电池组以及锂离子电池组组合
CN111554848A (zh) 模组箱体、软包锂电池模组
CN208111502U (zh) 硬壳锂电池模组
CN110311164B (zh) 可拆卸混合形态的锂离子电池并联增压增容电池组结构
CN204558578U (zh) 一种软包装电池组及其连接结构
CN212230479U (zh) 模组箱体、软包锂电池模组
CN11150915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结构
CN210607495U (zh) 一种并联式软包电池
CN206742340U (zh)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CN211125794U (zh) 多电芯串联的紧凑型锂电池组
CN204333090U (zh) 锂离子电池组
CN216531949U (zh) 移动储能电源及其电路板组件
CN206040790U (zh) 一种聚合物电池串联转接板
CN210429922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模组结构
KR20150035040A (ko) 보호회로모듈 케이스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CN206353555U (zh) 软包电芯pack结构
CN104377336A (zh) 锂离子电池组
CN210110971U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电芯
CN210897402U (zh) 一种电芯支架负极线固定结构
CN214477778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5816177U (zh) 电池支架
CN220042123U (zh) 电池储能器以及电池储能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