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6451U - 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6451U
CN210606451U CN201922177660.8U CN201922177660U CN210606451U CN 210606451 U CN210606451 U CN 210606451U CN 201922177660 U CN201922177660 U CN 201922177660U CN 210606451 U CN210606451 U CN 210606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display panel
substrate
reflective layer
led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776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历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hi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Shi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Shi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Shi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776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6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6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64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器。其中,该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LED芯片、覆盖每一所述LED芯片的封胶层,所述封胶层的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对应每一所述LED芯片开设有槽,每一所述槽嵌有一导光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显示面板亮度不均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应用该显示面板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室内显示应用技术不断提高,室内小间距LED显示屏成为未来主要的技术拓展空间,为取代LCD、DLP室内高清显示产品,室内小间距LED显示屏的像素单元密度要求越来越高,即要求像素单元间距越来越小。随着LED 显示屏朝着小间距快速发展,相应的LED芯片尺寸也在不断缩小,导致大视角观看小间距的LED显示面板时,各个LED芯片之间相互遮挡,从而出现亮度不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旨在解决目前显示面板亮度不均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LED芯片、覆盖每一所述LED芯片的封胶层,所述封胶层的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对应每一所述LED芯片开设有槽,每一所述槽嵌有一导光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结构包括反射层,所述槽包括两槽壁,两所述槽壁呈夹角设置,且至少一所述槽壁设有所述反射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两所述槽壁均设有所述反射层,沿所述基板至所述槽的方向,两所述槽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LED芯片设有出射面,所述出射面为所述LED芯片的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定义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出射面的夹角为β,满足条件:45°<β﹤9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沿所述LED芯片的出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所述槽落入所述出射面的所在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义两所述槽壁远离所述出射面一侧之间的距离为L1
定义沿一所述槽壁至另一所述槽壁的方向,所述出射面的长度为L2
则满足条件:0<L1≤1/3L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沿一所述槽壁至另一所述槽壁的方向,两所述槽壁之间的夹角向所述基板的投影落在所述出射面的中心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槽的槽壁的部分区域铺设所述反射层,所述反射层靠近所述槽的槽口设置或靠近所述槽的槽底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结构还包括透光盖板,所述透光盖板设于所述反射层的背离所述槽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LED芯片、覆盖每一所述LED芯片的封胶层,所述封胶层的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对应每一所述LED芯片开设有槽,每一所述槽嵌有一导光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通过将多个LED芯片设在基板上,并在每一LED芯片上覆盖有封胶层,将封胶层远离基板的一侧对应每一LED芯片开设有槽,最后在每一槽内嵌有一导光结构,以使LED芯片的出射光线经导光结构后发散到各个方向,以提高该显示面板的亮度均匀性。也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显示面板亮度不均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一实施例的部分光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另一实施例的部分光路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显示面板 31
10 基板 40 导光结构
20 LED芯片 41 反射层
21 出射面 42 透光盖板
30 封胶层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显示面板100,旨在解决目前显示面板100亮度不均的问题。
结合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100的一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100包括:
基板10、设置在所述基板10上的多个LED芯片20、覆盖每一所述LED芯片 20的封胶层30,所述封胶层30的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对应每一所述LED芯片20开设有槽31,每一所述槽31嵌有一导光结构40。
本实施例中,槽31可为V型槽31,或者为棱状槽31等形状,具体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而定。
LED芯片20的出射面21与基板10平行设置,且经由出射面21发出的光线均与出射面21垂直。
为了提高该显示面板100的对比度,以提高显示画面的清晰度,因此优选封胶层30为黑色透光率较低的胶材。
该显示面板100的具体制备过程可为,首先将LED芯片20采用打线的方式将内部电路通过金线与基板10封装管脚连接,然后使用封胶层30对LED 芯片20的外表面进行封装,其中可通过封胶层30涂布后进行压印以形成有槽31,或者利用刮涂的方式形成有槽31,最后在槽31的槽壁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嵌有一导光结构40。
因此,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显示面板100通过将多个LED芯片20设在基板10上,并在每一LED芯片20上覆盖有封胶层30,将封胶层30远离基板10的一侧对应每一LED芯片20开设有槽31,最后在每一槽31内嵌有一导光结构40,以使LED芯片20的出射光线经导光结构 40的后发散到各个方向,以提高该显示面板100的亮度均匀性,同时,还可有效避免发生偏色的现象。也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显示面板100亮度不均的问题。
结合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结构40包括反射层41,所述槽31包括两槽壁,两所述槽壁呈夹角设置,且至少一所述槽壁设有所述反射层41。
可以理解的,为了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视角,并提高亮度显示的均匀性,因此在槽31的至少一槽壁上设有反射层41,以使LED芯片20出射的光线经由导光结构40的反射层41后充分反射到各个角度。
结合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100的一实施例中,两所述槽壁均设有所述反射层41,沿所述基板10至所述槽31的方向,两所述槽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本实施例中,槽31为在封胶层30背离基板10的表面开设的V型结构,且槽31的两壁面的相交角靠近LED芯片20设置。
可以理解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视角,使LED芯片20 由反射层41反射的光线尽可能大地扩散到各个角度,因此,槽31的两槽壁呈夹角设置,且两槽壁均设有反射层41,沿基板10至槽31的方向,两槽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以使光线经由反射层41后反射至大视角中。
结合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LED 芯片20设有出射面21,所述出射面21为所述LED芯片20的背离所述基板 10的表面,定义所述反射层41与所述出射面21的夹角为β,满足条件:45°<β﹤90°。
本实施例中,反射层41的反射面与出射面21之间的夹角满足条件:45°﹤β<90°,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通过调节β的大小以调整该显示面板100 的显示角度。
可以理解的,为了保证LED芯片20的出射光经由导光结构40的反射层 41后反射到大视角中,以有效提高该显示面板100的亮度均匀性,以及避免发生偏色的现象。
结合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100的一实施例中,沿所述LED 芯片20的出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所述槽31落入所述出射面21的所在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沿LED芯片20的出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槽31的截面面积小于或等于出射面21的截面面积。
可以理解的,为了进一步扩大经由反射层41反射光线的范围,并使反射层41得以充分利用,从而使槽31落入出射面21的所在范围内。
结合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100的一实施例中,定义两所述槽壁远离所述出射面21一侧之间的距离为L1
定义沿一所述槽壁至另一所述槽壁的方向,所述出射面21的长度为L2
则满足条件:0<L1≤1/3L2
本实施例中,两槽壁远离出射面21一侧之间的距离即为该槽31沿一槽壁至另一槽壁方向的最大距离。优选地,两槽壁远离出射面21一侧之间的距离为L1,沿一槽壁至另一槽壁的方向,出射面21的长度为L2,满足条件: L1=1/3L2
可以理解的,为了保证槽31可将一定的光线进行反射,并保证该显示面板100在正视方向上还具有一定的光线,因此使经由LED芯片20出射的部分光线直接透过封胶层30正向出射,部分光线经过反射层41的反射面进行反射。
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100的一实施例中,沿一所述槽壁至另一所述槽壁的方向,两所述槽壁之间的夹角向所述基板10的投影落在所述出射面21的中心线向所述基板10的投影上。
可以理解的,为了提高该显示面板100正向视角时的出光均匀性,因此使两槽壁之间的夹角向基板10的投影落在出射面21的中心线向基板10的投影上,以使经由出射面21两侧发出的光线可直接透过封胶层30后正向出射。
结合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100的一实施例中,两所述槽壁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一致。
本实施例中,铺设于两槽壁上的反射层41的反射面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一致,即两槽壁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可以理解的,为了保证经由两壁面处反射层41反射的光线对称分布于两槽壁相对的两侧,以提高该显示面板100光补偿视角的均匀性,因此使两所述槽壁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一致。
结合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槽31的槽壁的部分区域铺设所述反射层41,所述反射层41靠近所述槽31的槽口设置或靠近所述槽31的槽底设置。
本实施例中,槽31的槽壁的部分区域铺设反射层41,部分区域未铺设反射层41,铺设有反射层41的部分区域可将光线发射至各个方向,未铺设有反射层41的部分区域为透光区,该透光区可直接正向出射光线。其中,如图2 所示,透光区靠近槽31的槽口设置;或者,如图3所示,透光区设置在靠近槽31的槽底设置。优选地,为了保证显示面板100整体的出光均匀性,该透光区靠近槽31的槽口设置。
可以理解的,为了进一步保证该显示面板100正视时的均匀性,从而使槽31的槽壁的部分区域铺设反射层41,部分区域未铺设反射层41,使LED 芯片20的出射光线通过未铺设反射层41的槽壁正向出射。
结合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 41为银层或铝层(金、银、铝等高反射金属或者合金或者其他具有高反射率的聚合物等)。
可以理解的,由于银或铝的光学性质较稳定,因此银或铝形成的反射层 41可保证有较高的光反射率。
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结构40还包括透光盖板42,所述透光盖板42设于所述反射层41的背离所述槽31 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透光盖板42可铺设于反射层41背离槽31的表面;或者在反射层41背离槽31的表面盖设透光盖板42,且透光盖板42的背离基板10的表面与封胶层30的背离基板10的表面平齐,以提高整体平面度。
可以理解的,为了防止反射层41被刮伤,从而在反射层41背离槽31的表面设置透光盖板42作为防护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器,该显示器包括如前所述的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详见前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器采用了前述所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LED芯片、覆盖每一所述LED芯片的封胶层,所述封胶层的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对应每一所述LED芯片开设有槽,每一所述槽嵌有一导光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包括反射层,所述槽包括两槽壁,两所述槽壁呈夹角设置,且至少一所述槽壁设有所述反射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槽壁均设有所述反射层,沿所述基板至所述槽的方向,两所述槽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芯片设有出射面,所述出射面为所述LED芯片的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定义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出射面的夹角为β,满足条件:45°<β﹤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LED芯片的出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所述槽落入所述出射面的所在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定义两所述槽壁远离所述出射面一侧之间的距离为L1
定义沿一所述槽壁至另一所述槽壁的方向,所述出射面的长度为L2
则满足条件:0<L1≤1/3L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一所述槽壁至另一所述槽壁的方向,两所述槽壁之间的夹角向所述基板的投影落在所述出射面的中心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的槽壁的部分区域铺设所述反射层,所述反射层靠近所述槽的槽口设置或靠近所述槽的槽底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还包括透光盖板,所述透光盖板设于所述反射层的背离所述槽的表面。
10.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22177660.8U 2019-12-06 2019-12-06 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Active CN210606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7660.8U CN210606451U (zh) 2019-12-06 2019-12-06 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7660.8U CN210606451U (zh) 2019-12-06 2019-12-06 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6451U true CN210606451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6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77660.8U Active CN210606451U (zh) 2019-12-06 2019-12-06 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64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44531B2 (ja) 面光源装置
US8640368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9285597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stereoscopic display
US8568013B2 (en) Backlight module
US7534024B2 (en) Optical deflector element and light source device
US2011018180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illuminating device
KR101048201B1 (ko) 광원 장치 및 광편향 소자
JP4588729B2 (ja) 平面照明装置
WO2008013304A1 (fr) Dispositif d&#39;éclairage de surface
JP2001083330A (ja) 導光板および平面照明装置
US20120281166A1 (en) Light guide plate, surface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3885255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JP2004038108A (ja) 導光板および平面照明装置
JP2019091036A (ja) 異形液晶発光装置
CN213843580U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7688402B2 (en) Backlight module for LCD having reflective curved surfaces for forming virtual light sources
CN106773302B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JP5196300B2 (ja) 光学部材、面光源装置、透過型表示装置
CN109683398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0606451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TW202221394A (zh) 導光板、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US20200041842A1 (en) Display device
US10281635B2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2258764A (ja) 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表示装置
CN210803926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