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5278U - 一种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5278U
CN210605278U CN201921414583.7U CN201921414583U CN210605278U CN 210605278 U CN210605278 U CN 210605278U CN 201921414583 U CN201921414583 U CN 201921414583U CN 210605278 U CN210605278 U CN 210605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double
optical film
atta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145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ngxing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ngxi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ngxing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ngxi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145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5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5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5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包括:背光模组本体,所述背光模组本体包括:胶框、导光板、白膜、双面胶和光学膜片组件,所述导光板端部上方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导光板的胶框,所述光学膜片组件贴附于所述导光板上表面,所述双面胶一面粘贴在所述白膜上表面,另一面分别粘贴在所述光学膜片组件的一端端部下表面和所述胶框的一端端部下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双面胶延伸到白膜与光学膜片组件之间,提供了更好的固定效果,可以防止屏幕在受到冲击时膜材移位造成亮边、暗影等问题,提升了使用的可靠性和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中的中尺寸(7寸-10寸)背光模组一般采用反组导光板设计。请参阅图1,现有的方案是胶框20背面和光学膜片组件30下方位置会放置一张白膜40,并将光学膜片组件30搭在白膜40上面,从而避免光学膜片组件30移位进入到胶框20与导光板10之间,但是目前的方案仅仅只是将光学膜片组件30搭在白膜40上,连接白膜40和胶框20的双面胶50并没有延伸到光学膜片组件30处,当产品承受冲击时,背光模组内部变形较大,光学膜片组件30中的膜材可能因拱起收缩并进入到胶框20与导光板10之间造成移位,进而导致显示屏出现暗影、亮边等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包括:背光模组本体,所述背光模组本体包括:胶框、导光板、白膜、双面胶和光学膜片组件,所述导光板端部上方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导光板的胶框,所述光学膜片组件贴附于所述导光板上表面,所述双面胶一面粘贴在所述白膜上表面,另一面分别粘贴在所述光学膜片组件的一端端部下表面和所述胶框的一端端部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片组件包括从上而下层叠设置的上增光膜、下增光膜和扩散膜。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铁框,所述铁框设于所述导光板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铁框与导光板之间还设有反射膜。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光源,所述背光源设于所述导光板入光面,所述背光源为若干LED。
进一步地,所述胶框朝向所述光学膜片组件这一端对应所述双面胶设有一贴附凹槽,所述双面胶一端贴附于所述贴附凹槽上,从而贴附于所述胶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贴附凹槽的深度等于所述双面胶与白膜的厚度和。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片组件靠近所述胶框这一端翘起,形成一翘起部,所述翘起部与所述导光板形成一第一缝隙,所述双面胶另一端贴附于所述翘起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缝隙的大小等于所述双面胶与白膜的厚度和。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片组件与所述胶框之间存在一第二缝隙。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将双面胶延伸到白膜与光学膜片组件之间,提供了更好的固定效果,可以防止屏幕在受到冲击时膜材移位造成亮边、暗影等问题,提升了使用的可靠性和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包括:背光模组本体,所述背光模组本体包括:胶框2、导光板1、白膜4、双面胶5和光学膜片组件4。所述光学膜片组件3包括从上而下层叠设置的上增光膜、下增光膜和扩散膜。所述导光板1端部上方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导光板1的胶框2,所述光学膜片组件3贴附于所述导光板1上表面,所述双面胶5一面粘贴在所述白膜4上表面,另一面分别粘贴在所述光学膜片组件3的一端端部下表面和所述胶框2的一端端部下表面。所述胶框2朝向所述光学膜片组件3这一端对应所述双面胶5设有一贴附凹槽,所述双面胶5一端贴附于所述贴附凹槽上,从而贴附于所述胶框2上。所述贴附凹槽的深度等于所述双面胶5与白膜4的厚度和,使得所述贴附凹槽可以容纳所述双面胶5和白膜4。所述光学膜片组件3靠近所述胶框2这一端翘起,形成一翘起部,所述翘起部与所述导光板1形成一第一缝隙,所述双面胶5另一端贴附于所述翘起部上,所述第一缝隙的大小等于所述双面胶5与白膜4的厚度和。所述光学膜片组件3与所述胶框2之间存在一第二缝隙,可以防止所述光学膜片组件3因热胀冷缩而翘起。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铁框和背光源,所述背光源设于所述导光板1入光面,所述背光源为若干LED。所述铁框设于所述导光板1底部。所述铁框与导光板1之间还设有反射膜,用于提升所述导光板1出光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双面胶5同时粘贴了所述胶框2和光学膜片组件3,可以防止在遇到摔落的情况时所述光学膜片组件3移位,避免了显示屏出现亮线、黑影等问题,提升了模组的可靠性且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双面胶延伸到白膜与光学膜片组件之间,提供了更好的固定效果,可以防止屏幕在受到冲击时膜材移位造成亮边、暗影等问题,提升了使用的可靠性和品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本体,所述背光模组本体包括:胶框、导光板、白膜、双面胶和光学膜片组件,所述导光板端部上方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导光板的胶框,所述光学膜片组件贴附于所述导光板上表面,所述双面胶一面粘贴在所述白膜上表面,另一面分别粘贴在所述光学膜片组件的一端端部下表面和所述胶框的一端端部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组件包括从上而下层叠设置的上增光膜、下增光膜和扩散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铁框,所述铁框设于所述导光板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框与导光板之间还设有反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光源,所述背光源设于所述导光板入光面,所述背光源为若干LE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朝向所述光学膜片组件这一端对应所述双面胶设有一贴附凹槽,所述双面胶一端贴附于所述贴附凹槽上,从而贴附于所述胶框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凹槽的深度等于所述双面胶与白膜的厚度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组件靠近所述胶框这一端翘起,形成一翘起部,所述翘起部与所述导光板形成一第一缝隙,所述双面胶另一端贴附于所述翘起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的大小等于所述双面胶与白膜的厚度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组件与所述胶框之间存在一第二缝隙。
CN201921414583.7U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 Active CN210605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4583.7U CN210605278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4583.7U CN210605278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5278U true CN210605278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6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14583.7U Active CN210605278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52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0266B (zh) 双面胶带
CN214335406U (zh) 显示装置
CN101464594A (zh) 背光模组
WO2018201538A1 (zh) Led灯条及背光组件
CN11090819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8897091B (zh) 一种复合型直下式背光模组
TWI300869B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210605278U (zh) 一种中尺寸背光模组结构
CN208013620U (zh) 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CN115167033B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CN216817125U (zh) 一种直下式miniLED显示模组
CN207502871U (zh) 一种新型液晶显示装置
CN212365372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448008A (zh) 一种复合导光板结构及背光模组
CN101430053A (zh) 一种背光模块及使用该背光模块的平面显示器
CN209373312U (zh) 一种用于触控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
CN209606654U (zh) 一种导光板
CN210119647U (zh) 一种解决设通孔亮边问题的背光模组
CN201106806Y (zh) 背光模块结构
CN212647044U (zh) 一种显示器用导光板
CN217740099U (zh) 一种穿戴类显示屏背光结构及显示屏
CN215986594U (zh) 一种复合导光板结构及背光模组
CN219737939U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210534489U (zh) 一种光学膜片漏光遮盖装置
CN217543588U (zh) 双面液晶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