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2908U - 热补偿膨胀节列管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热补偿膨胀节列管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2908U
CN210602908U CN201921245634.8U CN201921245634U CN210602908U CN 210602908 U CN210602908 U CN 210602908U CN 201921245634 U CN201921245634 U CN 201921245634U CN 210602908 U CN210602908 U CN 210602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baffle
casing
head
expansion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456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运恒
杨宁
刘梦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rong Power Pla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rong Power Pla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rong Power Pla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rong Power Pla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456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2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2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2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补偿膨胀节列管式换热器,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设置壳体内的若干换热管、连接在壳体一端的第一封头和连接在壳体另一端的第二封头,所有换热管的两端均通过安装盘设置在壳体内,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一封头连通,换热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封头连通,壳体上设置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壳体的中部设置有热补偿膨胀节,所述的第二封头内设置有挡板,所述的挡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换热管的轴向方向,挡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封头的下端,且挡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每个通孔远离换热管的一侧均一一对应设置有软质网袋,软质网袋的开口与通孔相对应。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进行换热的过程中能够去除物料中的杂质,且软质网袋便于拆装,可定期进行清理。

Description

热补偿膨胀节列管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补偿膨胀节列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列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换热器。它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挡板等组成。所需材质可分别采用普通碳钢、紫铜或不锈钢制作。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由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在管流动,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这称之管程;另一种流体由壳体的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处流出,这称为壳程。但是在物料输送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杂质,影响物料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过滤杂质的热补偿膨胀节列管式换热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设置壳体内的若干换热管、连接在壳体一端的第一封头和连接在壳体另一端的第二封头,所有换热管的两端均通过安装盘设置在壳体内,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一封头连通,换热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封头连通,壳体上设置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第一封头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上腔室上连接有物料出口,下腔室上连接有物料进口,壳体的中部设置有热补偿膨胀节,所述的第二封头内设置有挡板,所述的挡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换热管的轴向方向,挡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封头的下端,且挡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每个通孔远离换热管的一侧均一一对应设置有软质网袋,软质网袋的开口与通孔相对应。
为了便于安装软质网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板远离换热管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所述的软质网袋均通过滑块设置在滑槽内,滑块上设置有与挡板上的通孔相对应的连接孔,软质网袋的开口固定连接在滑块的连接孔内。
为了降低物料冲击挡板而损失的势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板上的通孔为喇叭孔,喇叭孔的大口朝向换热管的方向。
为了降低物料转向时而损失的势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腔室和下腔室内均为圆弧过渡面,物料出口和物料进口均对应设置在圆弧过度面的边缘。
为了增加介质在壳体内的流动的行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壳体内间隔设置有若干折流板,折流板所在平面垂直于换热管的轴向方向,折流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折流板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壁设置有间隔距离,相邻折流板与壳体之间交错连接。
为了便于支撑壳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壳体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物料由换热管进入到第二封头时,会冲击到挡板上,并通过软质网袋,物料内的杂质滞留在软质网袋内,且物流冲击软质网袋内时,软质网袋会向后扬起,没有物料冲击时,软质网袋萎缩落下,还能避免杂质落到第二封头内。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进行换热的过程中能够去除物料中的杂质,且软质网袋便于拆装,可定期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软质网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换热管,3、热补偿膨胀节,4、折流板,5、第二封头,6、软质网袋,7、挡板,8、介质进口,9、支撑座,10、物料进口,11、第一封头,12、物料出口,13、介质出口,14、安装盘,15、滑槽,16、滑块,7-1、通孔,11-1、下腔室,11-2、上腔室,16-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的热补偿膨胀节列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设置壳体1内的若干换热管2、连接在壳体1一端的第一封头11和连接在壳体另一端的第二封头5,所述的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座9,所有换热管2的两端均通过安装盘14设置在壳体1内,换热管2的一端与第一封头11连通,换热管2的另一端与第二封头5连通,壳体1上设置有介质进口8和介质出口13,第一封头11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上腔室11-2上连接有物料出口12,下腔室11-1上连接有物料进口10,所述的上腔室11-2和下腔室11-1内均为圆弧过渡面,物料出口12和物料进口10均对应设置在圆弧过度面的边缘,用以降低物料冲击第一封头11而损失的流动势能。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热补偿膨胀节3,所述的第二封头5内设置有挡板7,所述的挡板7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换热管2的轴向方向,挡板7固定连接在第二封头5的下端,且挡板7上设置有若干通孔7-1,每个通孔7-1远离换热管2的一侧均一一对应设置有软质网袋6,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安装和清洗软质网袋6,所述的挡板7远离换热管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滑槽15,滑槽15的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所述的软质网袋6均通过滑块16设置在滑槽15内,滑块16上设置有与挡板7上的通孔7-1相对应的连接孔16-1,软质网袋6的开口固定连接在滑块16的连接孔16-1内,为了降低物料冲击挡板7而造成的势能损失,所述的挡板7上的通孔7-1为喇叭孔,喇叭孔的大口朝向换热管2的方向。物料由物料进口10进入到第一封头11的下腔室11-1内,然后流入到换热管2内,换热介质通过介质进口8进入到壳体1内,物料与换热介质通过换热管2进行热交换,物料由换热管2进入到第二封头5时,会冲击到挡板7上,并通过软质网袋6,物料内的杂质滞留在软质网袋6内,且物流冲击软质网袋6内时,软质网袋6会向后扬起,没有物料冲击时,软质网袋6萎缩落下,还能避免杂质落到第二封头5内,然后物料折返进入上部的换热管2内,继续进行热交换,然后进入到第一封头11的上腔室11-2内,最后用过物料出口流出。
本实施例所述的壳体1内间隔设置有若干折流板4,折流板4所在平面垂直于换热管2的轴向方向,折流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折流板4的另一端与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间隔距离,相邻折流板4与壳体1之间交错连接,折流板4的设置为了增加换热介质的行程。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热补偿膨胀节列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设置壳体内的若干换热管、连接在壳体一端的第一封头和连接在壳体另一端的第二封头,所有换热管的两端均通过安装盘设置在壳体内,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一封头连通,换热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封头连通,壳体上设置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第一封头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上腔室上连接有物料出口,下腔室上连接有物料进口,壳体的中部设置有热补偿膨胀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封头内设置有挡板,所述的挡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换热管的轴向方向,挡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封头的下端,且挡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每个通孔远离换热管的一侧均一一对应设置有软质网袋,软质网袋的开口与通孔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补偿膨胀节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远离换热管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所述的软质网袋均通过滑块设置在滑槽内,滑块上设置有与挡板上的通孔相对应的连接孔,软质网袋的开口固定连接在滑块的连接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补偿膨胀节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上的通孔为喇叭孔,喇叭孔的大口朝向换热管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补偿膨胀节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腔室和下腔室内均为圆弧过渡面,物料出口和物料进口均对应设置在圆弧过度面的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补偿膨胀节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间隔设置有若干折流板,折流板所在平面垂直于换热管的轴向方向,折流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折流板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壁设置有间隔距离,相邻折流板与壳体之间交错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补偿膨胀节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座。
CN201921245634.8U 2019-08-02 2019-08-02 热补偿膨胀节列管式换热器 Active CN210602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5634.8U CN210602908U (zh) 2019-08-02 2019-08-02 热补偿膨胀节列管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5634.8U CN210602908U (zh) 2019-08-02 2019-08-02 热补偿膨胀节列管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2908U true CN210602908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6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45634.8U Active CN210602908U (zh) 2019-08-02 2019-08-02 热补偿膨胀节列管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29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02908U (zh) 热补偿膨胀节列管式换热器
CN212158255U (zh) 一种换热模块及具有其的板式换热器
CN212658098U (zh) 一种采用环形孔板封头的航空预冷器
CN101451793B (zh) 热交换器及其集液管
CN219347446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换热器
CN209726877U (zh) 一种壳板式换热器
CN210980928U (zh) 一种新型管壳式换热器
CN211824030U (zh) 一种换热片易清理的换热器
CN217155068U (zh) 扛污凝热网加热器
CN208282656U (zh) 一种改进的圆块孔式石墨换热器
CN217047149U (zh) 一种用于双面冷却结皮的大板模具的可替换式模口
CN214842387U (zh) 一种保温棉生产用节能型燃气冲天炉
CN212721077U (zh) 一种用于对伞花烃生产的u型管换热器折流板组件
CN215003133U (zh) 一种管带式换热器用楔形扁管
CN201739134U (zh) 空压机冷却器
CN109737782A (zh) 一种壳板式换热器
CN216308749U (zh) 一种换热流道径长可变式煤气板式预热器
CN216845763U (zh) 一种新型进料降温系统
CN209230364U (zh) 一种氟硅酸加热装置
CN211782923U (zh) 一种低压降高效气体换热器
CN214223857U (zh) 一种带均配结构的空调换热器
CN210501399U (zh) 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加工用吹膜装置
CN115468337B (zh) 一种用于高维散热系统的冷凝器
CN201196549Y (zh) 集液管及其所应用的热交换器
CN211744490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无线路由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