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1928U - 一种空调风道结构及室内空调风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风道结构及室内空调风道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01928U CN210601928U CN201921025507.7U CN201921025507U CN210601928U CN 210601928 U CN210601928 U CN 210601928U CN 201921025507 U CN201921025507 U CN 201921025507U CN 210601928 U CN210601928 U CN 2106019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duct
- outlet
- inlet
-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风道结构及室内空调风道系统,其中空调风道结构,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导风组件;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均与空调出风口相连;第一风道位于第二风道的上方,导风组件设于空调出风口处;当空调为制冷模式时,导风组件控制第一进风口开启,第二进风口的闭合,或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均开启;当空调为制热模式时,导风组件控制第一进风口闭合,第二进风口开启,或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均开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风道结构,通过设置风道的位置,以及在空调出风口处设置导风组件,实现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单独送风或者组合送风,从而达到室内快速降温的效果以及提高用户风感舒适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风道结构及室内空调风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常用电器,为人们提供舒适的风感环境,是空调行业发展的重点。其中,空调风道结构是保证室内或车内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合理的布置风道结构是保证室内或车内舒适度的关键因素。
中国专利说明书CN105946884A提出了一种车辆用送风系统,采用与空调机组相连的主风道以及与所述主风道相连通的多个侧墙风道,且主风道与位于客室顶部的顶板上开设的多个第一出风口相连通,侧墙风道与位于客室内车窗处的第二出风口以及位于客室内座椅下方的第三出风口相连通的方式进行送冷热风。
但是,采用上述方式,虽可以实现对冷热风的输送,但是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第三出风口的出风无法单独控制,无法保证车内乘客对冷热风的需求,乘客的体感舒适度会受到影响;并且风道结构复杂;此外,车内一般采用顶置式一体空调,室内采用分体式挂机,此种风道方式并不适用于室内。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室内的空调风道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风道结构,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导风组件;
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与空调出风口相连;
所述第一风道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空调出风口连接,空调的出风经由所述空调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风道后,由所述第一出风口导出;
所述第二风道的两端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空调出风口连接,空调的出风经由所述空调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风道后,由所述第二出风口导出;
所述第一风道位于所述第二风道的上方,所述导风组件设于所述空调出风口处;当空调为制冷模式时,所述导风组件控制所述第一进风口开启,所述第二进风口的闭合,或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开启;当空调为制热模式时,所述导风组件控制所述第一进风口闭合,所述第二进风口开启,或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并列设在所述第一风道上,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等间距排列;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并列设在所述第二风道上,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等间距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风口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处;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风口还包括第一风门,所述第一风门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出风口处;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二风门,所述第二风门设在所述第二出风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与所述空调转动连接,所述导风板在所述空调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转动,所述导风板盖合于所述第一进风口或所述第二进风口,或者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带动所述导风组件转动,所述电机控制所述导风板转动的角度。
进一步的,当空调为制冷模式时,所述导风板覆盖所述第一进风口的面积小于等于所述导风板覆盖所述第二进风口的面积;当空调为制热模式时,所述导风板覆盖所述第一进风口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导风板覆盖所述第二进风口的面积。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室内空调风道系统,包括屋体,空调和上述所述的空调风道结构;所述空调,位于所述屋体内;所述第一风道设于所述屋体的顶部,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空调出风口相连;所述过渡风道设于所述屋体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所述过渡风道的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空调的出风口相连,所述过渡风道的另一端与第二出风风道相连,所述第二出风风道设于所述屋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道沿所述屋体的顶部周向分布,所述第一风道在风道的拐角处呈圆弧状;所述第二风道沿所述屋体的底部周向分布,所述第二风道在风道的拐角处呈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风道包括过渡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所述过渡风道位于屋体的顶部和底部之间,与所述第二出风风道连接,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过渡风道靠近所述空调出风口的一端,所述过渡风道的另一端与第二出风风道的入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出风风道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调风道结构及室内空调风道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风道结构,通过将第一风道设于第二风道的上方,以及通过在空调出风口处设置导风组件,当导风组件控制第一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的闭合或第二风道的第二进风口的闭合,或导风组件控制第一风道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风道的第二进风口的开启,实现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单独送风或者组合送风,从而达到室内快速降温的效果以及提高用户风感舒适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室内空调风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空调出风从第一风道导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空调出风从第二风道导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空调出风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共同导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空调与第一风道导通结构示意图;
图6为空调与第二风道导通结构示意图;
图7为空调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导通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风道;11-第一进风口;12-第一出风口;2-第二风道;21-过渡风道;22-第二出风风道;211-第二进风口;222-第二出风口;3-空调;31-导风组件;311-导风板;312-电机;32-空调出风口;33-贯流风叶;4-屋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风道结构,包括第一风道1,第二风道2和导风组件31;
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2,均与空调出风口32相连;
第一风道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2,第一进风口11与空调出风口32连接,空调的出风经由空调出风口32、第一进风口11和第一风道1后,由第一出风口12导出;
第二风道2的两端设置有第二进风口211和第二出风口222,第二进风口211与空调出风口32连接,空调的出风经由空调出风口32、第二进风口211和第二风道2后,由第二进风口222导出;
导风组件31设于空调出风口32处;导风组件31控制第一进风口11的闭合或第二进风口211的闭合;或导风组件31控制第一进风口11和第二进风口211的开启;
第一风道1位于第二风道2的上方,导风组件31设于空调出风口32处;当空调为制冷模式时,导风组件31控制第一进风口11开启,第二进风口211的闭合,或第一进风口11和第二进风口均开启,此时,第一风道1与空调出风口32连接,或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2均与空调出风口32连接;当空调为制热模式时,导风组件31控制第一进风口11闭合,第二进风口211开启,或第一进风口11和第二进风口211均开启,此时,第二风道2与空调出风口32连接,或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2均与空调出风口32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风组件31用于将空调的冷/热风分别从第一风道1的第一出风口12或者第二风道2第二进风口222导出,或者从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2共同导出,实现4种不同的送风方式。根据气体运动的规律,将第一风道1设于第二风道2的上方,当空调为制冷模式时,冷风从位于上方的第一风道1出风,即冷风从空间的上方出风,或者从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2同时出风,即冷风从空间的上方和下方同时出风;当空调为制热模式时,热风从位于下方的第二风道2出风,即热风从空间的下方出风,或者从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2同时出风,即热风从空间的上方和下方同时出风;以上设置,可以实现快速送风以及提高用户风感舒适度的技术效果。
具体的,如图4-图7所示,导风组件31包括导风板311,导风板311与空调3转动连接,导风板31在空调出风口32、第一进风口11和第二进风口211之间转动,导风板盖合于第一进风口11或第二进风口211,或者导风板31位于第一进风口11和第二进风口211之间。
导风组件31还包括电机312,电机312带动导风组件31转动,电机312控制导风板311转动的角度。
所述空调3还包括贯流风叶33,和传统的空调类似,采用贯流风叶33实现送风。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312驱动导风板311转动,实现空调出风口32与第一进风口和/或第二进风口的自动导通,使用户使用方便。
优选实施例,当空调为制冷模式时,导风板31覆盖第一进风口11的面积小于等于导风板31覆盖第二进风口211的面积;当空调为制热模式时,导风板31覆盖第一进风口11的面积大于等于导风板31覆盖第二进风口211的面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冷风的密度大,冷风自然下沉,当空调为制冷模式时,使第一进风口11的风量大于等于第二进风口211的风量,有助于快速降温。由于热风密度小,热风上升,当空调为制热模式时,使第二进风口211的风量大于等于第一进风口11的风量,有助于快速升温。
第一出风口12包括第一风机(图片未示出)和第一风门(图片为示出),第一风机设在第一出风口12处,用于控制第一出风口12的风量大小;第一风门设在第一出风口12处,第一风门可采用手动控制或者电机控制模式,用于调节第一出风口12的风量的大小和方向。
第一出风口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出风口12并列设在第一风道1上,优选的,多个第一出风口12等间距排列,多个第一出风口12用于将空调的冷热风导出。
第二进风口222包括第二风机(图片未示出)和第二风门(图片为示出),第二风机设在第二进风口222处,用于控制第二出风口12的风量大小;第二风门设在第二进风口222处,第二风门可采用手动控制或者电机控制模式,用于调节第二进风口222的风量的大小和方向。
第二进风口2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进风口222并列设在第二风道2上,优选的,多个第二进风口222等间距排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第一出风口12或者多个第二进风口222单独设置风机和风门,可以实现单独控制出风口的风量大小和方向,更加人性化,提高用户舒适度体验感,此外多个出风口的设置,增大了同时导风的面积,从而达到快速送风的技术效果。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空调风道系统,包括屋体4,空调3和上述任一空调风道结构;空调3,位于屋体4内;第一风道1设于屋体4的顶部,第一风道1与空调出风口32相连;第二风道2设于屋体4的底部,第二风道2与空调出风口32相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屋体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2,充分考虑冷热风的特性,依据实际需要,将空调的风分别从两个风道导出,实现屋体内快速升温或者快速降温的效果,提高用户风感舒适度。此外,通过该室内空调风道系统,可以实现多个房间的温度调节。
第一风道1沿屋体4的顶部周向分布,第一风道1在风道的拐角处呈圆弧状;第二风道沿屋体4的底部周向分布,第二风道2在风道的拐角处呈圆弧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2在拐角处呈圆弧状,可以达到减小风传输的阻力,并且达到美观的效果。
第二风道2包括过渡风道21和第二出风风道22,过渡风道位于屋体的顶部和底部之间,优选与第二出风风道22垂直,第二进风口2111位于过渡风道21靠近空调出风口32的一端,过渡风道21的另一端与第二出风风道22的入风口相连通,第二进风口2222位于第二出风风道22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渡风道21的作用主要是将空调的风导入第二出风风道22,便于风从屋体4的底部导出。
此外,在屋体4内也可以设置两个空调,空调分别位于屋体的顶部和屋体的底部,位于屋体顶部空调与第一风道相通,位于屋体底部空调与第二风道相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空调风道系统的工作原理具体为:
如图2和图5所示,当空调为制冷模式时,空调3的导风板311在电机312的带动下,旋转到闭合第二风道2的第二进风口211,从空调3输出的冷风进入第一风道1的第一进风口11,并从设在第一风道1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出风口12导出,实现冷风从屋体4的上部吹出。图2和图5中所示箭头方向代表冷风的流动方向。
如图3和图6所示,当空调为制热模式时,空调3的导风板311在电机312的带动下,旋转到闭合第一风道1的第一进风口11,从空调3输出的冷风进入第二风道2的第二进风口211,并从设在第二风道2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进风口222导出,实现热风从屋体4的底部吹出。图3和图6中所示箭头方向代表热风的流动方向。
如图4和图7所示,当空调为制冷模式时,为了达到更加快速的降温,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2同时与空调的出风口32相连通,具体的,空调3的导风板311在电机312的带动下,使导风板311与第一进风口11的覆盖面积小于等于导风板311与第二进风口211的覆盖面积,即,空调吹出的冷风进入第一风道1的风量大于等于进入第二风道2的风量,并从设在第一风道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风道2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进风口222导出,实现冷风同时从屋体4的顶部和底部吹出。图4和图7中所示箭头方向代表冷风或者热风的流动方向。
如图4和图7所示,当空调为制热模式时,为了达到更加快速的升温,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2同时与空调的出风口32相连通,具体的,空调3的导风板311在电机312的带动下,使导风板311与第一进风口11的覆盖面积大于等于导风板311与第二进风口211的覆盖面积,即,空调吹出的冷风进入第一风道1的风量小于等于进入第二风道2的风量,并从设在第一风道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风道2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进风口222导出,实现热风同时从屋体4的顶部和底部吹出。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空调风道系统,可以实现屋体内冷风或者热风的均匀分布,实现屋体内的快速降温或升温,提高用户舒适度。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道(1),第二风道(2)和导风组件(31);
所述第一风道(1)和所述第二风道(2),均与空调出风口(32)相连;
所述第一风道(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2),所述第一进风口(11)与所述空调出风口(32)连接,空调(3)的出风经由所述空调出风口(32)、所述第一进风口(11)和所述第一风道(1)后,由所述第一出风口(12)导出;
所述第二风道(2)的两端设置有第二进风口(211)和第二出风口(222),所述第二进风口(211)与所述空调出风口(32)连接,空调(3)的出风经由所述空调出风口(32)、所述第二进风口(211)和所述第二风道(2)后,由所述第二出风口(222)导出;
所述第一风道(1)位于所述第二风道(2)的上方,所述导风组件(31)设于所述空调出风口(32)处;当空调(3)为制冷模式时,所述导风组件(31)控制所述第一进风口(11)开启,所述第二进风口(211)的闭合,或所述第一进风口(11)和所述第二进风口(211)均开启;当空调(3)为制热模式时,所述导风组件(31)控制所述第一进风口(11)闭合,所述第二进风口(211)开启,或所述第一进风口(11)和所述第二进风口(211)均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2)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2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12)并列设在所述第一风道(1)上;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222)并列设在所述第二风道(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2)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一风门,所述第一风机设在所述第一出风口(12)处,所述第一风门转动设在所述第一出风口(12)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222)包括第二风机和第二风门,所述第二风机设在所述第二出风口(222)处,所述第二风门转动设在所述第二出风口(222)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31)包括导风板(311),所述导风板(311)与所述空调(3)转动连接,所述导风板(311)在所述空调出风口(32)、所述第一进风口(11)和所述第二进风口(211)之间转动,所述导风板(311)盖合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1)或所述第二进风口(211),或者所述导风板(311)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1)和所述第二进风口(21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31)还包括电机(312),所述电机(312)控制所述导风板(311)转动的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空调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当空调(3)为制冷模式时,所述导风板(311)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1)的第一开口大于等于所述导风板(311)与所述第二进风口(211)的第二开口;当空调(3)为制热模式时,所述导风板(311)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1)的第一开口小于等于所述导风板(311)与所述第二进风口(211)的第二开口。
8.一种室内空调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体(4),空调(3)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风道结构;所述空调(3),位于所述屋体(4)内;所述第一风道(1)设于所述屋体(4)的顶部,所述第一风道(1)与所述空调出风口(32)相连;所述第二风道(2)设于所述屋体(4)的底部,所述第二风道(2)与所述空调出风口(32)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空调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1)沿所述屋体(4)的顶部周向分布,所述第一风道(1)在风道的拐角处呈圆弧状;所述第二风道(2)沿所述屋体(4)的底部周向分布,所述第二风道(2)在风道的拐角处呈圆弧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空调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2)包括过渡风道(21)和第二出风风道(22),所述过渡风道(21)位于屋体(4)的顶部和底部之间,与所述第二出风风道(22)连接,所述第二进风口(211)位于所述过渡风道(21)靠近所述空调出风口(32)的一端,所述过渡风道(21)的另一端与第二出风风道(22)的入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222)位于所述第二出风风道(22)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25507.7U CN210601928U (zh) | 2019-07-03 | 2019-07-03 | 一种空调风道结构及室内空调风道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25507.7U CN210601928U (zh) | 2019-07-03 | 2019-07-03 | 一种空调风道结构及室内空调风道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01928U true CN210601928U (zh) | 2020-05-22 |
Family
ID=70691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025507.7U Active CN210601928U (zh) | 2019-07-03 | 2019-07-03 | 一种空调风道结构及室内空调风道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0192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07801A (zh) * | 2021-03-15 | 2021-06-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系统 |
WO2023097926A1 (zh) * | 2021-12-02 | 2023-06-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导风插箱及机柜 |
WO2024207607A1 (zh) * | 2023-04-07 | 2024-10-10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顶置式空调和车辆 |
-
2019
- 2019-07-03 CN CN201921025507.7U patent/CN21060192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07801A (zh) * | 2021-03-15 | 2021-06-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系统 |
WO2023097926A1 (zh) * | 2021-12-02 | 2023-06-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导风插箱及机柜 |
WO2024207607A1 (zh) * | 2023-04-07 | 2024-10-10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顶置式空调和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601928U (zh) | 一种空调风道结构及室内空调风道系统 | |
CN106642310B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18192384A1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3629739A (zh) | 多出风口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2339440U (zh) |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5387520A (zh) | 空调器 | |
CN110657495B (zh) | 空调内机 | |
CN107461829A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19160470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105423510A (zh) |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13154533A (zh) | 一种壁挂式空调的室内机 | |
CN110962543A (zh) | 一种汽车空调机构 | |
CN214746102U (zh) | 一种壁挂式空调的室内机 | |
CN104515207A (zh) | 多贯流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5425162U (zh) | 空调器 | |
CN210861380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JPH0271027A (ja) | 空気調和機及び空気調和方法 | |
CN106642317A (zh) | 空调器 | |
CN216203787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735711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6143817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JP2012247117A (ja) | 空調機能を有する机 | |
CN209819694U (zh) | 空调器 | |
CN113606667A (zh) |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 |
CN113483400A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