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包含其的拖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包含其的拖拉机。
背景技术
拖拉机械信息化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能化农业机械的重要支撑技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传统拖拉机换挡有两种模式,机械换挡和动力换挡。
现有安装电比例液压控制阀的换向控制系统,可实现比例信号控制,根据相应的控制策略,前进挡、倒挡、高挡、低挡、PTO与4WD控制可进行调节,而常规开关电磁阀,控制信号简单,也能实现前进、后退、高挡、低挡、 PTO与4WD的控制。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电比例控制阀控制精度高,对控制策略要求高,可实现车辆前进挡、倒挡、高挡、低挡、PTO与4WD系统的比例控制变化,价格较高,其抗污染能力相对较弱,若使用独立的液压控制系统,成本更高。而通常可选择使用拖拉机转向系统的回油油路实现该辅助功能,对于拖拉机尤其是与传动系统共用的多用途液压油系统,液压系统清洁度控制所需成本高,且系统保养要求更严格,否则容易出现卡滞现象,存在较严重的隐患,稳定性及可靠性相对较低。
2)常规开关电磁阀,成本较为低廉,抗污染能力优于比例阀,不要求很高的控制策略,仅用于实现车辆前进挡、倒挡、高挡、低挡、PTO与4WD,精度无法控制,无法避免在工作中出现较为严重的冲击,对传动系统结构件材质、制造工艺等较高要求。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结合电比例控制系统和常规开关电磁阀优点的液压控制系统,综合开关电磁阀良好的抗污染能力,价格较为低廉,同时又能实现近似于电比例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所达到的控制精度,实现车辆前进挡、倒挡、高挡、低挡、PTO与4WD控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准控制且成本低廉的液压控制系统及包含其的拖拉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动力换向油路、动力高低油路、PTO油路、4WD油路、润滑油路、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所述动力换向油路、所述动力高低油路、所述PTO油路和所述4WD油路均分别与所述进油管路和所述回油管路连通,所述润滑油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油管路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动力换向油路、所述动力高低油路和所述PTO油路连通,所述润滑油路上设有溢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可以结合电比例控制系统和常规开关电磁阀优点,综合开关电磁阀良好的抗污染能力,价格较为低廉,同时又能实现近似于电比例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所达到的控制精度,实现车辆前进挡、倒挡、高挡、低挡、PTO与4WD油路切换,实现动力换向、动力高低、PTO与4WD的最佳匹配,只需要采用一个进油管路,结构紧凑,成本低,可用于多种型号的拖拉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动力换向油路包括前进挡离合器、倒挡离合器、第一换向装置、寸进阀、第一蓄能器和第一节流装置;所述动力换向油路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用于切换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前进挡离合器、所述倒挡离合器和所述寸进阀均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相连接,所述回油管路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相连接,所述寸进阀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与所述进油管路相连通,所述寸进阀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之间的管路通过第一支管路与所述第一蓄能器相连接;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寸进阀与所述前进挡离合器相连通,所述倒挡离合器与所述回油管路相连通;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寸进阀与所述倒挡离合器相连通,所述前进挡离合器与所述回油管路相连通;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分别与所述前进挡离合器和所述倒挡离合器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节流装置、寸进阀和第一蓄能器与前进挡离合器或倒挡离合器连通,实现前进挡离合器或倒挡离合器的缓结合。第一换向装置切换动力换向油路的状态,前进挡离合器或倒挡离合器与回油管路连通,实现快分离功能。动力换向油路可以防止因快速结合产生的冲击,出现工作的不顺畅对人体产生不舒适,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可以降低系统冲击性。管路中采用寸进阀,可以根据使用需要通过调节寸进阀实现油路内压力的灵活调节,使车辆可以长时间保持半离合状态低速行驶。高压的液压油经过溢流阀溢流并进入前进挡离合器和倒挡离合器实现装置的润滑。
进一步,所述动力换向油路还具有第三状态,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用于切换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和所述第三状态,在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前进挡离合器和所述倒挡离合器均与所述寸进阀断路且均与所述回油管路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三状态为非工作状态,液压油卸载,从前进挡离合器和倒挡离合器直接返回油箱。
进一步,所述动力高低油路包括高挡离合器、低挡离合器、第二换向装置、第二蓄能器和第二节流装置;所述动力高低油路具有第四状态和第五状态,所述第二换向装置用于切换所述第四状态和所述第五状态;所述高挡离合器、所述低挡离合器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均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换向装置相连接,所述回油管路与所述第二换向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与所述进油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与所述第二换向装置之间的管路通过第三支管路与所述第二蓄能器相连接;在所述第四状态下,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与所述高挡离合器相连通,所述低挡离合器与所述回油管路相连通;在所述第五状态下,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与所述低挡离合器相连通,所述高挡离合器与所述回油管路相连通;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分别与所述高挡离合器和所述低挡离合器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不采用电比例控制阀就可以实现换挡的精确控制,降低了成本,可以在拖拉机领域中广泛推行使用。通过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二蓄能器与高挡离合器或低挡离合器连通,实现高挡离合器或低挡离合器的缓结合。第二换向装置切换动力高低油路的状态,高挡离合器或低挡离合器与回油管路连通,实现快分离功能。动力高低油路可以防止因高挡离合器或低挡离合器快速结合产生的冲击,出现工作的不顺畅对人体产生不舒适,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可以降低系统冲击性。高压的液压油经过溢流阀溢流并进入高挡离合器和低挡离合器实现装置的润滑。
进一步,所述动力高低油路还具有第六状态,所述第二换向装置用于切换所述第四状态、所述第五状态和所述第六状态,在所述第六状态下所述高挡离合器和所述低挡离合器均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断路且均与所述回油管路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六状态为非工作状态,液压油卸载,从高挡离合器和低挡离合器直接返回油箱。
进一步,所述PTO油路包括PTO离合器、第三换向装置、第三节流装置和第三蓄能器;所述PTO油路具有第七状态和第八状态,所述第三换向装置用于切换所述第七状态和所述第八状态,所述PTO离合器和所述第三节流装置均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三换向装置相连接,所述回油管路与所述第三换向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三节流装置分别与所述进油管路和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管路连接,所述第三换向装置和所述第三节流装置之间的管路通过第五支管路与所述第三蓄能器连接;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所述PTO离合器连通;在所述第七状态下,所述PTO离合器与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相连通;在所述第八状态下,所述PTO离合器与所述回油管路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三节流装置和第三蓄能器与 PTO离合器连通,实现PTO离合器的缓结合。第三换向装置切换PTO油路的状态,PTO离合器与回油管路连通,实现快分离功能。可以防止PTO离合器快速结合产生的冲击,出现工作的不顺畅对人体产生不舒适,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可以降低系统冲击性。高压的液压油经过溢流阀溢流并进入PTO离合器实现装置的润滑。
进一步,所述4WD油路包括4WD离合器和第四换向装置;所述4WD油路具有第九状态和第十状态,所述第四换向装置用于切换所述第九状态和第十状态,所述4WD离合器通过管路与所述第四换向装置相连接,所述进油管路和所述回油管路分别与所述第四换向装置相连接;在所述第九状态下,所述 4WD离合器与所述进油管路相连通;在所述第十状态下,所述4WD离合器与所述回油管路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四换向装置切换4WD油路的状态,使得4WD离合器与所述进油管路相连通实现块结合,或者4WD离合器与所述回油管路相连通实现快分离,4WD离合器为牙嵌结构,4WD油路的快结合和快分离功能防止产生4WD牙嵌脱不开,带来异响问题。
进一步,所述进油管路上设置有油泵,所述油泵的进口通过所述进油管路与油箱相连通,所述回油管路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油泵的出口分别通过所述进油管路与所述动力换向油路、所述动力高低油路、所述PTO油路和所述4WD油路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油泵将油箱内的液压油供给动力换向油路、动力高低油路、PTO油路和4WD油路。
进一步,所述进油管路上还设置有吸油滤清器和出口滤清器,所述油泵的进口与所述油箱之间的所述进油管路上设有所述吸油滤清器,所述油泵的出口处的所述进油管路上设有所述出口滤清器,所述出口滤清器分别通过所述进油管路与所述动力换向油路、所述动力高低油路、所述PTO油路和所述 4WD油路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吸油滤清器和出口滤清器过滤掉液压油内的杂质,保证进入油路中的清洁度,避免出现卡滞现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拖拉机,包括所述液压控制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控制系统的动力换向油路、动力高低油路或 PTO油路的压力变化曲线;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控制系统的4WD油路的压力变化曲线。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动力换向油路,10、前进挡离合器,20、倒挡离合器,30、第一换向装置,40、寸进阀,50、第一蓄能器,51、第一支管路,52、第二支管路, 60、第一节流装置,
2、动力高低油路,70、高挡离合器,80、低挡离合器,90、第二换向装置,100、第二蓄能器,101、第三支管路,102、第四支管路,110、第二节流装置,
3、PTO油路,120、PTO离合器,130、第三换向装置,140、第三节流装置,150、第三蓄能器,151、第五支管路,152、第六支管路,
4、4WD油路,160、4WD离合器,170、第四换向装置,
5、润滑油路,180、溢流阀,
6、回油管路,
7、进油管路,190、出口滤清器,200、油泵,210、吸油滤清器,
220、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动力换向油路1、动力高低油路 2、PTO油路3、4WD油路4、润滑油路5、进油管路7和回油管路6,所述动力换向油路1、所述动力高低油路2、所述PTO油路3和所述4WD油路4均分别与所述进油管路7和所述回油管路6连通,所述润滑油路5的一端与所述进油管路7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动力换向油路1、所述动力高低油路 2和所述PTO油路3连通,所述润滑油路5上设有溢流阀180。
具体的,PTO(Power take off)表示现有技术车辆中的辅助动力输出装置。4WD(4wheel drive)表示四轮驱动。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动力换向油路1包括前进挡离合器 10、倒挡离合器20、第一换向装置30、寸进阀40、第一蓄能器50和第一节流装置60;所述动力换向油路1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换向装置30用于切换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前进挡离合器10、所述倒挡离合器20和所述寸进阀40均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30相连接,所述回油管路6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30相连接,所述寸进阀40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60相连接,所述第一节流装置60与所述进油管路7相连通,所述寸进阀40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60之间的管路通过第一支管路51 与所述第一蓄能器50相连接;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寸进阀40与所述前进挡离合器10相连通,所述倒挡离合器20与所述回油管路6相连通;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寸进阀40与所述倒挡离合器20相连通,所述前进挡离合器10与所述回油管路6相连通;所述溢流阀180的出油口分别与所述前进挡离合器10和所述倒挡离合器20连通。
具体的,所述寸进阀40,是一种通过机械操纵方式操纵阀芯移动调节动力换向油路1压力大小,可以根据使用需要通过寸进阀40实现油路内压力的灵活调节,使车辆可以长时间保持半离合状态。
具体的,所述第一蓄能器50内通过第一蓄能器活塞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第一蓄能机构,第一蓄能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蓄能器活塞和第一蓄能器50的内壁抵接,并用于储存能量,所述第一支管路51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回油管路6通过第二支管路52与所述第一蓄能器50的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由于第一蓄能器活塞与第一蓄能器50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从第一腔体流到第二腔体内的少量液压油可以沿第二支管路52流至回油管路6。所述第一蓄能机构可以为弹簧。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动力换向油路1还具有第三状态,所述第一换向装置30用于切换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和所述第三状态,在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前进挡离合器10和所述倒挡离合器20均与所述寸进阀40断路且均与所述回油管路6相连通。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动力高低油路2包括高挡离合器70、低挡离合器80、第二换向装置90、第二蓄能器100和第二节流装置110;所述动力高低油路2具有第四状态和第五状态,所述第二换向装置90用于切换所述第四状态和所述第五状态;所述高挡离合器70、所述低挡离合器80 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110均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换向装置90相连接,所述回油管路5与所述第二换向装置90相连接,所述第二节流装置110与所述进油管路7相连通,所述第二节流装置110与所述第二换向装置90之间的管路通过第三支管路101与所述第二蓄能器100相连接;在所述第四状态下,所述第二节流装置110与所述高挡离合器70相连通,所述低挡离合器80与所述回油管路6相连通;在所述第五状态下,所述第二节流装置110与所述低挡离合器80相连通,所述高挡离合器70与所述回油管路6相连通;所述溢流阀180的出油口分别与所述高挡离合器70和所述低挡离合器80连通。
具体的,所述第二蓄能器100内通过第二蓄能器活塞分为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所述第四腔体内设置有第二蓄能机构,第二蓄能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蓄能器活塞和第二蓄能器100的内壁抵接,并用于储存能量,所述第三支管路101与所述第三腔体相连通,所述回油管路6通过第四支管路102与所述第二蓄能器100的所述第四腔体相连通,由于第二蓄能器活塞与第二蓄能器100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从第三腔体流到第四腔体内的少量液压油可以沿第四支管路102流至回油管路6。所述第二蓄能机构可以为弹簧。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动力高低油路2还具有第六状态,所述第二换向装置90用于切换所述第四状态、所述第五状态和所述第六状态,在所述第六状态下所述高挡离合器70和所述低挡离合器80均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110断路且均与所述回油管路6相连通。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PTO油路3包括PTO离合器120、第三换向装置130、第三节流装置140和第三蓄能器150;所述PTO油路3具有第七状态和第八状态,所述第三换向装置130用于切换所述第七状态和所述第八状态,所述PTO离合器120和所述第三节流装置140均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三换向装置130相连接,所述回油管路6与所述第三换向装置130相连接,所述第三节流装置140分别与所述进油管路7和所述溢流阀180的出油口管路连接,所述第三换向装置130和所述第三节流装置140之间的管路通过第五支管路151与所述第三蓄能器150连接;所述溢流阀180的出油口与所述PTO离合器120连通;在所述第七状态下,所述PTO离合器120与所述第三节流装置140相连通;在所述第八状态下,所述PTO离合器120与所述回油管路6相连通。
具体的,所述第三节流装置140与所述溢流阀180的出油口管路连接,所述溢流阀180的出油口管路表示:所述润滑油路5上所述溢流阀180相对于所述进油管路7的后面的管路。
具体的,所述第三蓄能器150内通过第三蓄能器活塞分为第五腔体和第六腔体,所述第六腔体内设置有第三蓄能机构,第三蓄能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蓄能器活塞和第三蓄能器150的内壁抵接,并用于储存能量,所述第五支管路151与所述第五腔体相连通,所述回油管路6通过第六支管路152与所述第三蓄能器150的所述第六腔体相连通,由于第三蓄能器活塞与第三蓄能器150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从第五腔体流到第六腔体内的少量液压油可以沿第六支管路152流至回油管路6。所述第三蓄能机构可以为弹簧。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4WD油路4包括4WD离合器160和第四换向装置170;所述4WD油路4具有第九状态和第十状态,所述第四换向装置170用于切换所述第九状态和第十状态,所述4WD离合器160通过管路与所述第四换向装置170相连接,所述进油管路7和所述回油管路6分别与所述第四换向装置170相连接;在所述第九状态下,所述4WD离合器160与所述进油管路7相连通;在所述第十状态下,所述4WD离合器160与所述回油管路6相连通。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进油管路7上设置有油泵200,所述油泵200的进口通过所述进油管路7与油箱220相连通,所述回油管路6与所述油箱220连通,所述油泵200的出口分别通过所述进油管路7与所述动力换向油路1、所述动力高低油路2、所述PTO油路3和所述4WD油路4相连通。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进油管路7上还设置有吸油滤清器 210和出口滤清器190,所述油泵200的进口与所述油箱220之间的所述进油管路7上设有所述吸油滤清器210,所述油泵200的出口处的所述进油管路7上设有所述出口滤清器190,所述出口滤清器190分别通过所述进油管路7与所述动力换向油路1、所述动力高低油路2、所述PTO油路3和所述 4WD油路4相连通。
具体的,如图1所示,溢流阀180设置于所述润滑油路5的起始处,连接溢流阀180进油口与油箱220的管路属于所述进油管路7。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换向装置30、所述第二换向装置 90、所述第三换向装置130和所述第四换向装置170均为电磁换向阀。
具体的,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换向装置30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装置90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三换向装置130为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所述第四换向装置170为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是一种液压系统控制模块,用于液压系统中压力油的方向控制装置,实现压力油换向功能,所述第一换向装置30实现前进挡离合器10和倒挡离合器20的油路之间的切换,所述第二换向装置90实现高挡离合器70 和低挡离合器80的油路之间的切换,所述第三换向装置130实现PTO离合器120结合或者断开的切换,所述第四换向装置170实现4WD离合器160结合或者断开的切换。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切换方式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如图1所示,当所述第一换向装置30的左位连通时,流道①→②连通并且流道④→③连通。当第一换向装置30的右位连通时,流道②→③连通并且流道①→④连通。当第一换向装置30的中位连通时,流道②→③连通且流道④→③连通。
如图1所示,当所述第二换向装置90的左位连通时,流道⑤→⑥连通并且流道⑧→⑦连通。当所述第二换向装置90的右位连通时,流道⑥→⑦连通并且流道⑤→⑧连通。当所述第二换向装置90的中位连通时,流道⑥→⑦连通且流道⑧→⑦连通。
如图1所示,当所述第三换向装置130的左位连通时,流道
连通并且PTO离合器120与所述回油管路6断开。当所述第三换向装置130的右位连通时,流道
连通并且PTO离合器120与所述进油管路7断开。
如图1所示,当所述第四换向装置170的左位连通时,流道
连通并且4WD离合器160与所述回油管路6断开。当所述第四换向装置170的右位连通时,流道
连通并且4WD离合器160与所述进油管路7断开。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蓄能器50、所述第二蓄能器100 和所述第三蓄能器150均为重力式蓄能器、弹簧式蓄能器或气囊式蓄能器。
具体的,所述第一蓄能器50、所述第二蓄能器100和所述第三蓄能器 150,是一种能量储蓄装置,蓄能器可以将系统中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者位能,吸收压力冲击,并起到调节液压系统压力的作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0、所述第二节流装置 110和所述第三节流装置140均为节流阀或节流接头。
具体的,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0、所述第二节流装置110和所述第三节流装置140,是一种安装在液压管路中,实现液压油节流功能的装置,节流孔的大小会对节流装置两侧压力有直接影响。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0实现压力油进入前进挡离合器10或倒挡离合器20时,起一定缓冲作用;所述第二节流装置110实现压力油进入高挡离合器70或低挡离合器80时,起一定缓冲作用;所述第三节流装置140实现压力油进入PTO离合器120时起一定缓冲作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灵活选择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0、所述第二节流装置 110、所述第三节流装置140、所述第一蓄能器50、所述第二蓄能器100和所述第三蓄能器150的型号,以满足不同控制精度的要求。
本实施例中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为:
如图2所示,曲线C1表示前进挡离合器10或高挡离合器70受到的液压油的压力,曲线C2表示倒挡离合器20或低挡离合器80受到的液压油的压力。
油泵200运转时,油箱220内的液压油经过吸油滤清器210进入油泵 200,再通过出口滤清器190。
1.动力换向油路
如图2所示,A区域表示倒挡离合器20结合且前进挡离合器10分离状态下的压力曲线。如图1所示,寸进阀40在换挡前处于闭合状态,切换第一换向装置30,当第一换向装置30的左位接通,即第一状态下,液压油经第一节流装置60到寸进阀40,通过机械操纵方式操纵寸进阀40的阀芯移动,将寸进阀40的开口逐渐打开,管路内压力增大,第一换向装置30的流道①→②连通,推动前进挡离合器缓慢结合。第一节流装置60作用下,液压油流量受控制,根据伯努利原理,进入前进挡离合器10的液压油的压力不会瞬间增加至最大值而是逐渐增大。第一蓄能器50在设定的压力范围内调节管路内压力,使压力逐渐增加而不是迅速增加,在第一蓄能器50作用下,前进挡离合器10压力逐步增大,推动前进挡离合器10缓慢的结合。上述过程反映在图2中区域B的曲线C1,前段一小端稳定压力变化区间,压力逐步提高,到最后前进挡离合器10完全结合,很好降低了换挡的冲击问题,具有良好的平顺性。其余被第一节流装置60阻挡的液压油进入到润滑油路经过溢流阀180,实现对前进挡离合器10、倒挡离合器20、高挡离合器70、低挡离合器80和PTO离合器120的润滑。倒挡离合器20中的油由第一换向装置30的流道④→③,通过回油管路6直接回到油箱220,实现倒挡离合器 20内压力的快速卸荷,使得倒挡离合器20快速分离。反映在图2中区域B 的曲线C2快速阶跃下降。图2中区域C表示第一换向装置30持续得带电下,前进挡离合器10完全结合,换挡完成。
切换第一换向装置30,当第一换向装置30的右位接通,即第二状态下,液压油经第一节流装置60到寸进阀40,通过机械操纵方式操纵寸进阀40 的阀芯移动,将寸进阀40的开口逐渐打开,管路内压力增大,第一换向装置30的流道①→④连通,推动倒挡离合器20缓慢结合,同时第一蓄能器50 吸收压力能。第一节流装置60作用下,进入倒挡离合器20的液压油的压力逐渐增大,在第一蓄能器50作用下,倒挡离合器20压力逐步增大,推动倒挡离合器20缓慢的结合。上述过程反映在图2中区域D的曲线C2,前段一小端稳定压力变化区间,压力逐步提高,到最后倒挡离合器20完全结合,很好降低了换挡的冲击问题,具有良好的平顺性。其余被第一节流装置60 阻挡的液压油经过溢流阀180实现对前进挡离合器10、倒挡离合器20、高挡离合器70、低挡离合器80和PTO离合器120的润滑。前进挡离合器10 的液压油由第一换向装置30的流道②→③,通过回油管路6直接回到油箱 220,实现前进挡离合器10内压力的快速卸荷,使得前进挡离合器10快速分离。反映在图2中区域D的前进挡压力曲线快速阶跃下降。
当第一换向装置30失电,即动力换向油路处于第三状态时,液压油经溢流阀180到润滑管路5。
2.动力高低油路
如图2所示,A区域表示低挡离合器80结合且高挡离合器70分离状态下的压力曲线。如图1所示,切换第二换向装置90,当第二换向装置90的左位接通,即第四状态下,液压油经第二节流装置110到第二换向装置90,第二换向装置90的流道⑤→⑥连通,推动高挡离合器70缓慢结合。第二节流装置110作用下,液压油流量受控制,根据伯努利原理,进入高挡离合器 70的液压油的压力不会瞬间增加至最大值而是逐渐增大。第二蓄能器100 在设定的压力范围内调节管路内压力,使压力逐渐增加而不是迅速增加,在第二蓄能器100作用下,高挡离合器70压力逐步增大,推动高挡离合器70 缓慢的结合。上述过程反映在图2中区域B的曲线C1,前段一小端稳定压力变化区间,压力逐步提高,到最后高挡离合器70完全结合,很好降低了换挡的冲击问题,具有良好的平顺性。其余被第二节流装置110阻挡的液压油进入到润滑油路经过溢流阀180,实现对前进挡离合器10、倒挡离合器20、高挡离合器70、低挡离合器80和PTO离合器120的润滑。低挡离合器80 中的油由第二换向装置90的流道⑧→⑦,通过回油管路6直接回到油箱220,实现低挡离合器80内压力的快速卸荷,使得低挡离合器80快速分离。反映在图2中区域B的曲线C2快速阶跃下降。图2中区域C表示第二换向装置 90持续得带电下,高挡离合器70完全结合,换挡完成。
切换第二换向装置90,当第二换向装置90的右位接通,即第五状态下,液压油经第二节流装置110到第二换向装置90,第二换向装置90的流道⑤→⑧连通,推动低挡离合器80缓慢结合,同时第二蓄能器100吸收压力能。第二节流装置110作用下,进入低挡离合器80的液压油的压力逐渐增大,在第二蓄能器100作用下,低挡离合器80压力逐步增大,推动低挡离合器 80缓慢的结合。上述过程反映在图2中区域D的曲线C2,前段一小端稳定压力变化区间,压力逐步提高,到最后低挡离合器80完全结合,很好降低了换挡的冲击问题,具有良好的平顺性。其余被第二节流装置110阻挡的液压油经过溢流阀180实现对前进挡离合器10、倒挡离合器20、高挡离合器 70、低挡离合器80和PTO离合器120的润滑。高挡离合器70的液压油由第二换向装置90的流道⑥→⑦,通过回油管路6直接回到油箱220,实现高挡离合器70内压力的快速卸荷,使得高挡离合器70快速分离。反映在图2中区域D的高挡压力曲线快速阶跃下降。
当第二换向装置90失电,即动力换向油路处于第六状态时,液压油经溢流阀180到润滑管路5。
3.PTO油路
如图1所示,切换第三换向装置130,当第三换向装置130的左位接通,即第七状态下,液压油经第三节流装置140到第三换向装置130,第三换向装置130的
连通并且PTO离合器120与所述回油管路6断开,推动PTO 离合器120缓慢结合。第三节流装置140作用下,液压油流量受控制,根据伯努利原理,进入PTO离合器120的液压油的压力不会瞬间增加至最大值而是逐渐增大。第三蓄能器150在设定的压力范围内调节管路内压力,使压力逐渐增加而不是迅速增加,在第三蓄能器150作用下,PTO离合器120压力逐步增大,推动PTO离合器120缓慢的结合。其余被第三节流装置140阻挡的液压油进入到润滑油路经过溢流阀180,实现对前进挡离合器10、倒挡离合器20、高挡离合器70、低挡离合器80和PTO离合器120的润滑。
切换第三换向装置130,当第三换向装置130的右位接通,即第八状态下,PTO离合器120的液压油由第三换向装置130的流道
通过回油管路6直接回到油箱220,实现PTO离合器120内压力的快速卸荷,使得PTO 离合器120快速分离。
4.4WD油路
如图1所示,所述第四换向装置170的左位连通时,即第九状态下,流道
连通并且4WD离合器160与所述回油管路6断开,推动4WD离合器 160快速结合,反映在图3中的C3压力曲线,压力在区域C迅速提高。当第四换向装置170右侧得电,4WD离合器160的液压油由第四换向装置170的流道
进入回油管路6,4WD离合器160快速分离。反映在图3中C4压力曲线在区域B快速下降。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拖拉机,包括所述液压控制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