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7402U - 一种新型地下保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地下保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97402U
CN210597402U CN201920549971.XU CN201920549971U CN210597402U CN 210597402 U CN210597402 U CN 210597402U CN 201920549971 U CN201920549971 U CN 201920549971U CN 210597402 U CN210597402 U CN 2105974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ground
sheet pile
panel
pile walls
no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499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上扬
顾宽海
阮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Third Harbor Consultants
Original Assignee
CCCC Third Harbor Consultant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Third Harbor Consultants filed Critical CCCC Third Harbor Consultants
Priority to CN2019205499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974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974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974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地下保护结构,用于保护地下构筑物,包括:两板桩墙,两板桩墙分别设置在地下构筑物的两侧,两板桩墙相正对,两板桩墙的上端部均沿水平方向固定有一冠梁;面板,面板固定在两冠梁上,两板桩墙和面板的纵截面的形状呈“∏”字型。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地下保护结构通过板桩墙来承担上部荷载以及侧面土压力,避免了因为周边土方开挖或者顶部土方回填等对地下管道、箱涵或者其他地下构筑物造成破坏,消除施工期或者后期沉降对地下管道或者构筑物的影响,满足结构整体稳定的要求,且结构安全可靠性高,对原有结构的水平位移以及沉降控制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地下保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础设施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地下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工程正在加速推进建设,然而受区域空间限制,在建设的过程往往会发现很多工程与原有已建工程存在交叉,新建工程容易对既有的工程项目产生影响,尤其是地下管道、箱涵或者其他地下构筑物的破坏,影响原有工程的使用,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若回填工程不采取相关工程措施,则埋深较浅的管道、箱涵或者其他地下构筑物极易因土体回填产生的沉降而造成剪切破坏;若开挖工程不采取相关工程措施,则会对原有结构造成破坏,若为保护原有结构,而与原有构筑物保持一定安全距离,这样就会大大的浪费土地空间甚至影响工程的具体实施。目前,由于原有地下管道、箱涵或者其他地下构筑物均是人们赖以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破坏后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根据实际条件采取可靠地保护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地下保护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地下保护结构,用于保护地下构筑物其中,包括:两板桩墙,两所述板桩墙分别设置在所述地下构筑物的两侧,两所述板桩墙相正对,两所述板桩墙的上端部均沿水平方向固定有一冠梁;面板,所述面板固定在两所述冠梁上,两所述板桩墙和所述面板的纵截面的形状呈“∏”字型。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两所述冠梁均为一体式结构,每一所述冠梁均包括有卡槽和固定部,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下侧,所述板桩墙的上端部卡设在所述卡槽内,所述面板沿水平方向固定在两所述固定部上。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两所述板桩墙均可采用钢板桩、预制板桩、排桩或地连墙。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面板可采用现浇面板或预制面板。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面板位于水平地面线以下。
一种新型地下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步骤一:根据所述地下构筑物进行结构整体稳定、强度计算,确定两所述板桩墙的插入深度、两所述板桩墙的间距要求;
步骤二:根据板桩结构的现行规范进行桩基强度的计算,确定两所述板桩墙的桩型、桩径、上部的两所述冠梁及所述面板的尺寸;
步骤三:安装两所述板桩墙,在两所述板状墙1施工安装两所述冠梁,在两所述冠梁上安装所述面板;
步骤四:根据工程实施需要回填新型地下保护结构上部的土层或者开挖两侧土体。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地下保护结构通过板桩墙来承担上部荷载以及侧面土压力,避免了因为周边土方开挖或者顶部土方回填等对地下管道、箱涵或者其他地下构筑物造成破坏;
(2)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地下保护结构消除施工期或者后期沉降对地下管道或者构筑物的影响,满足结构整体稳定的要求,且结构安全可靠性高,对原有结构的水平位移以及沉降控制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地下保护结构的断面图。
附图中:1、板桩墙;2、冠梁;21、卡槽;22、固定部;3、面板;4、地下构筑物;5、水平地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地下保护结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单元的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地下保护结构,用于保护地下构筑物,如图1所示,包括两板桩墙1,两板桩墙1分别设置在地下构筑物4的两侧,两板桩墙1用于承受上部荷载以及侧面土压力,两板桩墙1相正对,两板桩墙1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水平地面线5以下,两板桩墙1的上端部均沿水平方向固定有一冠梁2,冠梁2为长条状结构,冠梁2沿板桩墙1的上端部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板桩墙1均可采用钢板桩、预制板桩、排桩或地连墙。
如图1所示,面板3固定在两冠梁2上,面板3位于水平地面线5以下,两板桩墙1和面板3的纵截面的形状呈“∏”字型,形成一个封闭的区间,地下构筑物4位于封闭的区间内,从而避免了因为周边土方开挖或者顶部土方回填等对地下管道、箱涵或者其它地下构筑物造成破坏,通过两板桩墙1来承担上部荷载以及侧面土压力,消除施工期或者后期沉降对地下构筑物4的影响,满足整体结构稳定的要求,且结构安全、可靠性高,对原有结构的水平位移以及沉降控制效果好,可以很好的保护原有地下管道、箱涵及其它地下构筑物4,面板3可采用现浇面板或预制面板。
如图1所示,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例中,两冠梁2均为一体式结构,每一冠梁2均包括有卡槽21和固定部22,卡槽21设置在固定部22的下侧,板桩墙1的上端部卡设在卡槽21内,面板3沿水平方向固定在两固定部22上。
如图1所示,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例中,两板桩墙1的上端部之间固定有若干横梁(图中未示出),面板3沿水平方向固定在若干横梁的上端面,若干横梁用于承担上部荷载,避免面板3承受过大的压力而弯折或断裂,面板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的加强筋,用于加强面板3,面板3与若干横梁之间均设置有加劲肋(图中未示出),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结构安全可靠性高,对原有结构的水平位移以及沉降控制效果好。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
步骤一:根据地下构筑物4进行结构整体稳定、强度计算,确定两板桩墙1的插入深度、两板桩墙1的间距要求;
步骤二:根据板桩结构的现行规范进行桩基强度的计算,确定两板桩墙1的桩型、桩径、上部的两冠梁2及面板3的尺寸;
步骤三:安装两板桩墙1,在两板状墙1上施工安装冠梁2,在两冠梁2上安装面板3;
步骤四:根据工程实施需要回填新型地下保护结构上部的土层或者开挖两侧土体。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地下保护结构,用于保护地下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板桩墙,两所述板桩墙分别设置在所述地下构筑物的两侧,两所述板桩墙相正对,两所述板桩墙的上端部均沿水平方向固定有一冠梁;
面板,所述面板固定在两所述冠梁上,两所述板桩墙和所述面板的纵截面的形状呈“∏”字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下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冠梁均为一体式结构,每一所述冠梁均包括有卡槽和固定部,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下侧,所述板桩墙的上端部卡设在所述卡槽内,所述面板沿水平方向固定在两所述固定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下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板桩墙采用钢板桩、预制板桩、排桩或地连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下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采用现浇面板或预制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下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位于水平地面线以下。
CN201920549971.XU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新型地下保护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974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9971.XU CN210597402U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新型地下保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9971.XU CN210597402U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新型地下保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97402U true CN210597402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0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4997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97402U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新型地下保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9740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4542A (zh) * 2020-10-14 2020-12-29 中建八局广西建设有限公司 用于已建地下结构上方的回填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2431223A (zh) * 2020-11-27 2021-03-02 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管道防护的盖板涵及其施工方法
CN114855697A (zh) * 2022-05-31 2022-08-05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跨越既有地下构筑物的堤防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4542A (zh) * 2020-10-14 2020-12-29 中建八局广西建设有限公司 用于已建地下结构上方的回填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2431223A (zh) * 2020-11-27 2021-03-02 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管道防护的盖板涵及其施工方法
CN114855697A (zh) * 2022-05-31 2022-08-05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跨越既有地下构筑物的堤防结构
CN114855697B (zh) * 2022-05-31 2024-01-30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跨越既有地下构筑物的堤防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97402U (zh) 一种新型地下保护结构
CN109137998B (zh) 横穿隧道基坑的现有电力管廊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064371B (zh) 一种深基坑变形报警方法
CN104234080B (zh) 用于防止在高水位液化地区发生变形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
CN207144538U (zh) 一种地下结构顶板预留孔洞临时封堵结构
CN206052741U (zh) 一种用于支护承台基坑的钢板桩围堰
CN104234056A (zh) 用于防止高水位液化地区地下综合管廊变形的施工方法
CN114908805B (zh) 一种上跨地铁的明挖隧道抽条施工方法
CN103628461A (zh) 一种岩溶土洞区路基水平加劲处治与塌陷预警装置
CN104196035B (zh) 管道基坑预变形支护方法
CN111576446A (zh) 用于地下基坑内有压管道的原位保护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0965581A (zh) 地铁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施工方法
Zumrawi et al. Importance of deep excavation support and its influence on adjacent buildings
Lim et al. Lesson Learned from retaining wall failures: a geotechnical disasters
CN112443335A (zh) 隧道下穿管线自动控制变形的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1764373A (zh) 不可拆除地下障碍物情况下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CN215715012U (zh) 一种护岸结构
CN110512594A (zh) 旋挖钻机遇空洞成孔成桩的简易方法
CN109797717A (zh) 一种河道上穿即有地铁隧道的施工方法
CN206591535U (zh) 组合式围堰
CN215165641U (zh) 一种采用三角支撑与拉森钢板桩组合的支护结构
CN208763025U (zh) 一种基坑支护装置
CN114482014A (zh) 近海超厚淤泥区深基坑内预制桩锤击沉桩施工方法
CN204570718U (zh) 一种带有液体管道通路的筏板基础
CN219710339U (zh) 一种深基坑交叉管道接驳口支护保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