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7086U - 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 - Google Patents

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97086U
CN210597086U CN201920941194.3U CN201920941194U CN210597086U CN 210597086 U CN210597086 U CN 210597086U CN 201920941194 U CN201920941194 U CN 201920941194U CN 210597086 U CN210597086 U CN 210597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installation
panel
plat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11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华
全威
杨骁�
陆凯旋
田进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nuolan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Zhit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Zhit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Zhit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411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97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97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97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包括反光板,还包括有安装壳体、安装架、透光壳体和智能警示系统,透光壳体以能活动拆装的方式安装在安装壳体的一侧壁外,安装架处于安装壳体底面,并与安装壳体连接在一起,且安装架具有能与栏杆配合拆装的安装结构;智能警示系统安装于安装壳体的中空腔室内,智能警示系统包括具有LED灯的发光单元,蓝牙模块、太阳能供电系统、控制电路板和无线通信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智能警示系统使司机能得知前方的具体交通事件信息,易于司机做出准确的驾驶方式,警示效果佳,并通过反光板和LED灯分别起到警示作用,双重警示提醒,保证给驾驶员提供警示提醒。

Description

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领域,特别涉及用于警示和告知前方路况的发光反光轮廓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城市的环境的和美化成为要素,全方位、全立交的城市道路越来越多,同时,各种车辆的拥有量越来越大,交通繁荣程度与日俱增,随之而来,交通管理、交通安全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交通管理,确保交通安全,以确保国民经济的发展,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而增加交通标志、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车辆标识、指示标志的设置是交通安全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环。
反光标是现有道路交通不可缺少的安全卫士。现有的反光标的反光功能均是单纯采用反光材料的反光特性来实现反光警示功能,而反光标是一直放置在马路栏杆上,这样,长期使用后灰尘的积落造成反光效果不明显,甚至无反光功能,同时,司机通过反光标只能知道减速, 并无法得知前方路况的具体情况,警示效果略差。
为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反光标警示效果差和长期使用后受灰尘的影响而造成反光能力差无警示效果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如下所述:
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包括反光板,还包括有安装壳体、安装架、透光壳体和智能警示系统,上述安装壳体为水平横卧设的中空壳体, 上述安装壳体的顶面呈敞开状,上述透光壳体包括背壳和透光面壳,透光面壳与背壳组装在一起构成有一安装腔室,上述背壳以能活动拆装并与安装壳体的侧壁相贴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安装壳体的一侧壁外,上述反光板安装于此安装腔室内,且反光板的反光面朝向透光面壳,上述背壳上开设有与安装腔室相通的连通孔,上述反光板位于此连通孔处相应开设有供此连通孔裸露的裸空区域,上述安装架处于上述安装壳体底面,并与安装壳体连接在一起,且上述安装架具有能与栏杆配合拆装的安装结构;
以安装壳体安装有透光壳体的一面为安装面,上述智能警示系统安装于上述安装壳体的中空腔室内,上述智能警示系统包括具有LED 灯的发光单元,蓝牙模块、太阳能供电系统、控制电路板和无线通信模块,上述太阳能供电系统具有太阳能电池板,此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安装壳体的顶面并封堵安装壳体顶面开口,上述LED灯的发光面穿出安装壳体至连通孔内,上述太阳能供电系统与控制电路板的电源端电连接,上述蓝牙模块与上述控制电路板双向连接,上述控制电路板与上述无线通信模块双向连接,上述控制电路板的控制电路板与上述发光单元控制连接。
上述安装壳体为一平放设置的方形壳体,上述方形壳体与安装壳体的安装面相对的对立面上一体延伸有沿背离安装面方向延伸的延伸平板,上述安装壳体的顶面和上述延伸平板的顶面均下凹有放置台阶,两放置台阶连续设置围成一闭环形台阶,上述太阳能电池板嵌放在此闭环形台阶上并与闭环形台阶通过防水胶粘合在一起,上述智能警示系统安装于此方形壳体的中空腔室内。
上述安装壳体的下底面向下延伸有其宽度由上至下渐缩的延伸块,此延伸块位于与安装面同一侧的侧面与安装面相齐平,上述延伸块为中空结构,并与上述方形壳体的中空腔室相连通,上述安装壳体的安装面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条形槽,且上述条形槽的上端端部通至安装壳体的顶面外,上述条形槽的下端端部延伸至上述延伸块的下端处,上述背壳与安装壳体相贴的一面上凸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并紧配合插入条形槽内的插入块,上述插入块宽度方向的两侧沿上凸设有其上部处于安装壳体的中空腔室内、下部处于延伸块的中空腔室内的限位挡板,上述限位挡板与上述安装壳体的内侧壁相贴配合,上述连通孔落入上述插入块范围内,且上述插入块上开设有与此连通孔相连通的伸入孔。
上述透光壳体呈圆形,上述插入块的上端端部处于上述透光壳体的顶端下方,上述方形壳体的宽度小于透光壳体的直径,上述插入块处于上述背壳的中心部位处。
上述透光面壳由一面板和位于面板一面的闭环形侧围组成的中空圆形壳体,上述反光板呈圆形结构,上述反光板放置于上述透光面壳的中空腔室内并与面板相贴合,上述背壳为一圆形板,上述背壳嵌设于上述透光面壳的中空腔室内,且上述反光板夹紧于上述背壳与上述面板之间,上述反光板的中心区域处具有沿背壳的中心线方向延伸的长方形通孔,此长方形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插入块的长度方向相同,长方形通孔为所述的裸空区域,上述背壳与上述面板锁固配合。
上述面板朝向背壳的一面位于长方形通孔的四角区域处凸设有定位块,上述定位块设有螺丝安装孔,上述背壳对应于各螺丝安装孔处开设有穿孔,上述背壳通过穿过穿孔至螺丝安装孔内螺合的螺丝与上述面板锁固在一起,且上述侧围的内侧壁上凸设有定位凸粒,上述背壳的外侧壁上相应凹设有供此定位凸料卡入的定位凹陷。
上述伸入孔设置有三个,三伸入孔沿插入块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上述连通孔相应设置有三个,三连通孔与三伸入孔一一对位,上述面板背向背壳的一面向外凸设有与连通孔相对位的光学凸透镜,上述LED灯相应设置有三个,三LED灯共同安装在一线路板上,此线路板与插入块相贴配合,并通过连接导线与上述控制电路板的控制端电连接。
上述安装架由上横板、处于上横板下方的下横板和处于上横板与下横板之间的侧竖板组成,上述侧竖板处于上横板和下横板的一侧处,并一体成型,上述上横板与上述方形壳体的底面相平贴并通过螺丝锁固在一起,且上述上横板处于上述延伸块的一侧,上述下横板呈向上拱起的弧形板,上述下横板背离侧竖板的一侧沿上开设有向侧竖板方向延伸的条形通孔。
上述方形壳体的底面位于延伸块的两侧处分别凹设有安装凹孔,此安装凹孔内固定有具有内螺纹的螺母,上述安装架为金属架,上述安装壳体和上述透光壳体均为塑料件。
上述无线通信模块为NB-IOT无线通信模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安装时通过安装架可将整个反光轮廓标安装在道路的栏杆顶面上,且太阳能电池板朝上,反光板朝向道路侧;应用时,无线通信模块或蓝牙模块与发射交通事件的信号发射源通信连接,控制电路接收到此交通事件信号时控制LED灯闪烁或颜色变化等形式表现出来,这样,若反光板上灰尘较多无法看清时利用LED灯的光线也可给驾驶员发送警示信息,双重警示提醒,保证给驾驶员提供警示提醒,同时,交通事件信号通过蓝牙模块能以广播模式发送信息,或与车载终端设备(如驾驶员智能终端,车载无线终端)建立连接后发送信息,此时经过此路段的驾驶员或车辆能通过蓝牙接收到此交通事件信号,能准确地得知前方的具体路况,易于驾驶员作出准确的驾驶,警示效果更佳;另,整个结构简易,易于拆装及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立解图;
图2为安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背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面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安装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如图1-6所示,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包括反光板(图中未画出)、安装壳体1、安装架2、透光壳体3和智能警示系统,此反光板为现有的反光材料制成的呈蜂窝网状结构的块体,为一公知的产品,所述的安装壳体1为水平横卧设的中空壳体,此安装壳体1为塑料壳体,该安装壳体1的顶面呈敞开结构,其为一平放设置的方形壳体,透光壳体3呈圆形,所述透光壳体 3由背壳31和透光面壳32组成,透光面壳32与背壳31组装在一起构成有一安装腔室,背壳31为塑料非透光壳体,透光面壳32为透光塑料制成的透光壳,透光面壳32由一面板和位于面板一面的闭环形侧围组成的中空圆形壳体,反光板呈圆形结构,反光板放置于透光面壳32的中空腔室内,且反光板的反光面与面板相贴,背壳31嵌设于透光面壳32的中空腔室内,且反光板夹紧于背壳31与面板之间,面板朝向背壳31的一面(即面板的背面)凸设有定位块(图中未画出),定位块内设有具有内螺纹的螺丝安装孔,背壳31对应于螺丝安装孔处开设有穿孔311,背壳31通过穿过穿孔至螺丝安装孔内螺合的螺丝与面板锁固在一起,实现背壳31与透光面壳32的拆卸组装。优佳的是,所述侧围的内侧壁上凸设有定位凸粒,背壳31的外侧壁上相应凹设有供此定位凸料卡入的定位凹陷312,利用定位凸料与定位凹陷的配合使背壳放入透光面壳内不会旋转。
所述背壳31以能活动拆装并与安装壳体1的前侧壁相贴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安装壳体1的前侧壁外,具体的是,安装壳体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沿安装壳体上下方向延伸的条形槽11,条形槽11为方形槽,条形槽11的上端端部通至安装壳体1的顶面外,背壳31的背面上凸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并紧配合插入条形槽11内的插入块 313,插入块313的上端端部处于透光壳体3的顶端下方,方形壳体的宽度小于透光壳体的直径,使司机从正面看去只看到反光区域,不易造成视觉混乱,插入块处于背壳的中心部位处,插入块313的宽度与条形槽11的槽宽相匹配,插入块313的长度与条形槽11的长度相同,插入块313的背面一体成型有其宽度大于插入块宽度、长度等于插入块长度的限位挡板314,此限位挡板314与安装壳体1 的内侧壁相贴配合,插入块与条形槽的滑插配合可实现背壳31在安装壳体1上的安装,并通过限位挡板314使背壳31不会向前掉出。
所述背壳31位于插入块313处开设有与安装腔室相通的连通孔,插入块313位于此连通孔处开设有与此连通孔相连通的伸入孔315,反光板位于此连通孔处相应开设有供此连通孔裸露的裸空区域(图中未示出),所述的安装架2处于安装壳体1下方,并与安装壳体1连接在一起,且安装架2具有能与栏杆配合拆装的安装结构,具体的是,安装架2由上横板21、处于上横板21下方的下横板22和处于上横板21与下横板22之间的侧竖板23组成,上横板21为平直板,上横板21呈沿安装壳体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条形板,上横板21 与安装壳体1的下底面相贴配合并通过螺丝锁固在一起,即上横板 21上开设有供螺丝穿过的穿过孔211,穿过孔211设置有二个,二穿过孔呈前后间隔设置,安装壳体1的底面向上凹设有安装凹孔11,此安装凹孔11内固定有具有内螺纹的螺母(图中未画出),利用螺母与螺丝的配合可实现安装2与安装壳体1的安装,侧竖板23的上侧沿与上横板21的右侧沿一体连接,侧竖板23的下侧沿与下横板 22的右侧沿一体连接,下横板22呈向上拱起的弧形板,下横板22的左侧沿上开设有向右延伸的条形通孔221,此条形通孔221为所述的安装结构,利用此条形通孔221可将螺栓穿过此下横板22和道路栏杆内与螺母锁固连接,实现安装架2的安装。
所述智能警示系统安装于安装壳体1的中空腔室内,智能警示系统包括具有LED灯的发光单元,蓝牙模块、太阳能供电系统、控制电路板和无线通信模块,太阳能供电系统具有太阳能电池板4和可充电电池,此太阳能电池板4安装在安装壳体1的顶面并封堵安装壳体顶面开口,即安装壳体1的顶面外侧向上凸设有闭环形凸环,闭环形凸环位于条形槽处具有与条形槽相匹配的断口,太阳能电池板4嵌放于于闭环形凸环内并与安装壳体1的顶面相叠配合,太阳能电池板4通过防水胶粘固在安装壳体1的顶面上,起到防水作用,且此太阳能电池板4能将插入块313限固于安装壳体1内。
所述发光单元的LED灯设有三个,伸入孔和连通孔相应设置有三个,三伸入孔沿插入块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三连通孔与三伸入孔一一对位,三LED灯与三伸入孔一一对位,三LED灯共同安装在一沿插入块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线路板,此线路板与插入块相贴配合,反光板的中心区域处具有沿背壳的中心线方向延伸的长方形通孔,此长方形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插入块的长度方向相同,长方形通孔为所述的裸空区域,三LED灯落入此裸空区域范围内,三LED灯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的控制端控制连接,线路板上的LED灯穿过伸入孔至连通孔内,LED灯的发光面朝向面板,太阳能电池板 4经充放电控制电路与可充电电池电连接,该太阳能供电系统为公知技术,可充电电池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的电源端电连接,可充电电池给控制电路板、蓝牙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及LED灯提供电源,蓝牙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安装在控制电路板的线路板上,且蓝牙模块与控制电路板双向连接,实现数据传送,控制电路板与无线通信模块双向连接,此无线通信模块优选为NB-IOT无线通信模块。应用时,利用无线通信模块或蓝牙模块可实现信号发射源与控制电路板的数据传送,此信号发射源可为交通部门监控中心或设置在道路上发出交通事件信号的设备,若本实用新型的反光轮廓标在道路前进方向的前方上发生交通事件时,此交通事件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或蓝牙模块接收信号并发送至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控制LED灯闪烁,同时该数据会经蓝牙模块以广播模式发送出去,或者与车载终端设备(如驾驶员智能终端,车载无线终端)建立连接后发送出去,此时,快接近交通事件路段的司机或车辆通过蓝牙接收到此交通事件信息,清楚地了解前方的具体交通事件信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电路板也可通过控制各LED灯进行红、黄、绿、白的颜色切换来给出警示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利用智能警示系统使司机能得知前方的具体交通事件信息,易于司机做出准确的驾驶方式,警示效果佳;
二、利用自身研究的安装架使整个反光轮廓标能随易拆装,安装方便,并配合弧形板与安装架与道路栏杆的接合较吻合;
三、通过反光板和LED灯分别起到警示作用,双重警示提醒,保证给驾驶员提供警示提醒,避免传统因反光板外壳积满灰尘而造成反光警示弱甚至无反光警示功能的问题;
四、透光壳体与安装壳体的配合方式使透光壳体的拆装较为方便,且整个部件及结构的设置使整体结构简易,体积小,易于拆装及携带。
优选的是,安装壳体1呈正方形壳体,安装壳体1的后侧面上部一体延伸有向后延伸的延伸平板12,闭环形凸环处伸至延伸平板12 处,即闭环形凸环的前侧处于安装壳体上、后侧处于延伸平板12上,采用此延伸平板12的设置使太阳能电池板的尺寸较大,并不会增大整体的体积;再有,所述的安装壳体1的下底面向下延伸有其宽度由上至下渐缩的延伸块13,此延伸块13的前侧面与安装壳体1的前侧面相齐平,上横板处于延伸块的右侧外,延伸块13为中空结构,并与方形壳体的中空腔室相连通,条形槽11向下延伸至延伸块13 处,且限位挡板卡紧于延伸块的中空腔室内,这样使插入块的长度相应较长,从而使透明壳体与安装壳体的接触面积较大,保证安装稳定性,且此延伸块还能用于无线通信模块的放置,使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信号较为稳定;
再一优选的是,所述的面板背向背壳31的一面向外凸设有与连通孔相对位的光学凸透镜321,利用此光学凸透镜321使光线较为集中。
再一优选的是,所述延伸块13的左右两侧外分别设有安装凹孔 11,这样安装架可以在安装壳体的左侧或右侧安装,安装较为灵活。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产品,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包括反光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安装壳体、安装架、透光壳体和智能警示系统,上述安装壳体为水平横卧设置的中空壳体,上述安装壳体的顶面呈敞开状,上述透光壳体包括背壳和透光面壳,透光面壳与背壳组装在一起构成有一安装腔室,上述背壳以能活动拆装并与安装壳体的侧壁相贴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安装壳体的一侧壁外,上述反光板安装于此安装腔室内,且反光板的反光面朝向透光面壳,上述背壳上开设有与安装腔室相通的连通孔,上述反光板位于此连通孔处相应开设有供此连通孔裸露的裸空区域,上述安装架处于上述安装壳体底面,并与安装壳体连接在一起,且上述安装架具有能与栏杆配合拆装的安装结构;
以安装壳体安装有透光壳体的一面为安装面,上述智能警示系统安装于上述安装壳体的中空腔室内,上述智能警示系统包括具有LED灯的发光单元,蓝牙模块、太阳能供电系统、控制电路板和无线通信模块,上述太阳能供电系统具有太阳能电池板,此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安装壳体的顶面并封堵安装壳体顶面开口,上述LED灯的发光面穿出安装壳体至连通孔内,上述太阳能供电系统与控制电路板的电源端电连接,上述蓝牙模块与上述控制电路板双向连接,上述控制电路板与上述无线通信模块双向连接,上述控制电路板的控制电路板与上述发光单元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壳体为一平放设置的方形壳体,上述方形壳体与安装壳体的安装面相对的对立面上一体延伸有沿背离安装面方向延伸的延伸平板,上述安装壳体的外侧和延伸平板的外侧均向上凸设有凸环,安装壳体上的凸环与延伸平板上的凸环构成闭环形凸环,上述太阳能电池板嵌设于上述闭环形凸环内并通过防水胶粘合在一起,上述智能警示系统安装于此方形壳体的中空腔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壳体的下底面向下延伸有其宽度由上至下渐缩的延伸块,此延伸块位于与安装面同一侧的侧面与安装面相齐平,上述延伸块为中空结构,并与上述方形壳体的中空腔室相连通,上述安装壳体的安装面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条形槽,且上述条形槽的上端端部通至安装壳体的顶面外,且闭环形凸环位于此条形槽处开设有与条形槽相通的缺口,上述条形槽的下端端部延伸至上述延伸块的下端处,上述背壳与安装壳体相贴的一面上凸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并紧配合插入条形槽内的插入块,上述插入块的长度和宽度与上述条形槽的长度和宽度相匹配,上述插入块朝向安装腔室的一面上凸设有其宽度大于插入块宽度的限位挡板,上述限位挡板与上述安装壳体的内侧壁相贴配合,上述连通孔落入上述插入块范围内,且上述插入块上开设有与此连通孔相连通的伸入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其特征在于:上述透光壳体呈圆形,上述插入块的上端端部处于上述透光壳体的顶端下方,上述方形壳体的宽度小于透光壳体的直径,上述插入块处于上述背壳的中心部位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其特征在于:上述透光面壳由一面板和位于面板一面的闭环形侧围组成的中空圆形壳体,上述反光板呈圆形结构,上述反光板放置于上述透光面壳的中空腔室内并与面板相贴合,上述背壳为一圆形板,上述背壳嵌设于上述透光面壳的中空腔室内,且上述反光板夹紧于上述背壳与上述面板之间,上述反光板的中心区域处具有沿背壳的中心线方向延伸的长方形通孔,此长方形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插入块的长度方向相同,长方形通孔为所述的裸空区域,上述背壳与上述面板锁固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其特征在于:上述面板朝向背壳的一面位于长方形通孔的四角区域处凸设有定位块,上述定位块设有螺丝安装孔,上述背壳对应于各螺丝安装孔处开设有穿孔,上述背壳通过穿过穿孔至螺丝安装孔内螺合的螺丝与上述面板锁固在一起,且上述侧围的内侧壁上凸设有定位凸粒,上述背壳的外侧壁上相应凹设有供此定位凸料卡入的定位凹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其特征在于:上述伸入孔设置有三个,三伸入孔沿插入块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上述连通孔相应设置有三个,三连通孔与三伸入孔一一对位,上述面板背向背壳的一面向外凸设有与连通孔相对位的光学凸透镜,上述LED灯相应设置有三个,三LED灯共同安装在一线路板上,此线路板与插入块相贴配合,并通过连接导线与上述控制电路板的控制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架由上横板、处于上横板下方的下横板和处于上横板与下横板之间的侧竖板组成,上述侧竖板处于上横板和下横板的一侧处,并一体成型,上述上横板与上述方形壳体的底面相平贴并通过螺丝锁固在一起,且上述上横板处于上述延伸块的一侧,上述下横板呈向上拱起的弧形板,上述下横板背离侧竖板的一侧沿上开设有向侧竖板方向延伸的条形通孔,此条形通孔为所述的安装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其特征在于:上述方形壳体的底面位于延伸块的两侧处分别凹设有安装凹孔,此安装凹孔内固定有具有内螺纹的螺母,上述安装架为金属架,上述安装壳体和上述透光壳体均为塑料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其特征在于:上述无线通信模块为NB-IOT无线通信模块。
CN201920941194.3U 2019-06-21 2019-06-21 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 Active CN210597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1194.3U CN210597086U (zh) 2019-06-21 2019-06-21 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1194.3U CN210597086U (zh) 2019-06-21 2019-06-21 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97086U true CN210597086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86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1194.3U Active CN210597086U (zh) 2019-06-21 2019-06-21 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970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27192U (zh) Led交通标志板
CN210597086U (zh) 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
CN207661563U (zh) 故障自检路灯
CN203588395U (zh) 户外警示装置
CN106585488B (zh) 一种交通警示发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787502U (zh) 一种led安全警示反光背心
CN210797331U (zh) 一种道路交通警示装置
CN110184963A (zh) 智能发光反光轮廓标
KR101257663B1 (ko) 태양전지를 기반으로 구축된 버스 승강장 안전 시스템
KR101031192B1 (ko) 엘이디를 이용한 표지판
CN212541508U (zh) 一种声光预警器
CN212901271U (zh) 太阳能地埋灯
CN218640991U (zh) 一种自行车尾灯
KR200184754Y1 (ko) 안전 펜스
CN210403080U (zh) 一种轨道交通应急疏散用辅助装置
CN214948740U (zh) 一种高速公路用太阳能雾天警示灯
CN201017479Y (zh) 一种全功能交通指挥棒
CN210777150U (zh) 多功能停车示意牌
CN215932844U (zh) 一种智慧梯形轮廓标
CN219611889U (zh) 一种电力标识桩
RU218525U1 (ru) Дорожный знак
CN210956017U (zh) 一种基于led的地面导向道路交通标线装置
CN218842927U (zh) 一种智能交通警示设备
CN214168840U (zh) 一种具有通信功能的护栏指示牌
CN210319727U (zh) 一种具有指示功能的公园路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7

Address after: 266000 Room 606 and 607, building 2, Qingdao high level talent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153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dao nuolan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Room 802, C1 building,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999 Gaoxin Avenue,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ZHITE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