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1453U - 多维调节结构及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多维调节结构及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91453U
CN210591453U CN201921026191.3U CN201921026191U CN210591453U CN 210591453 U CN210591453 U CN 210591453U CN 201921026191 U CN201921026191 U CN 201921026191U CN 210591453 U CN210591453 U CN 210591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sheet
adjusting
contact copper
charging port
height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261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银华
张凯
张红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llwit Robo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llwit Robo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llwit Robo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llwit Robo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261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91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91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91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维调节结构及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该多维调节结构包括底座、充电口结构以及调节结构,调节结构连接于底座上,充电口结构包括充电口本体、第一接触铜片以及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的第二接触铜片,第一接触铜片以及第二接触铜片分别与充电口本体连接,第一接触铜片与第二接触铜片之间设有弹性件,第二接触铜片的外端延伸至充电口本体的外端,充电口本体与调节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满足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时对前后距离以及左右偏移的功能需求,弥补了车体运行倒退行驶过程产生偏移的缺陷,降低发生触电的危险以及充电桩和电池的复杂程度。

Description

多维调节结构及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导引运输车,更具体地说是指多维调节结构及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目前,AGV(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该自动导引运输车普遍采用智能导引自动充电的方式,在AGV工作处于低电量状态时,实现快速自动充电的功能。
行业内现有的自动导引运输车的自动充电桩多为单轴上下调节,或为双轴左右上下调节,由于可调节范围的限制,充电桩和AGV在实现充电对接时对AGV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使用非常不方便,此外现有充电桩在充电时多数需要与AGV电池之间通信后开始充电,或者充电桩充电极板在不工作时也保持带电状态,这样提高了发生触电的危险以及充电桩和电池的复杂程度,车体运行倒退行驶过程产生偏移的缺陷,导致充电效率不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多维调节结构,实现满足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时对前后距离以及左右偏移的功能需求,弥补了车体运行倒退行驶过程产生偏移的缺陷,降低发生触电的危险以及充电桩和电池的复杂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多维调节结构及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多维调节结构包括底座、充电口结构以及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充电口结构包括充电口本体、第一接触铜片以及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的第二接触铜片,所述第一接触铜片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铜片分别与所述充电口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铜片与所述第二接触铜片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第二接触铜片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充电口本体的外端,所述充电口本体与所述调节结构连接,通过调节结构带动充电口本体移动,以实现对充电口结构的多维调节,通过第二接触铜片与外部供电设备抵接或断开,进而通过弹性件带动第一接触铜片与第二接触铜片的连接或断开,实现对于第一接触连接的充电电池的充电或/停止充电。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充电口本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调节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铜片通过设有的充电口底板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所述充电口底板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限位通孔,所述第二接触铜片的一端穿过所述限位通孔,所述第二接触铜片的另一端连接有绝缘垫圈,所述绝缘垫圈与所述第一接触铜片的一端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第一接触铜片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充电口底板上,且所述第一接触铜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调节结构包括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高度调节导杆、高度调节安装板、高度调节板以及高度调节螺杆,所述高度调节导杆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高度调节安装板连接于所述高度调节导杆上,所述高度调节板连接于所述高度调节导杆上,所述高度调节螺杆分别与所述高度调节安装板以及所述高度调节板连接,所述外壳与所述高度调节板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前后调节组件,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前后调节组件与所述高度调节板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前后调节组件包括横梁、前后连接架以及前后调节导杆,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前后连接架,所述前后调节导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后连接架连接,所述横梁通过所述前后连接架与所述高度调节板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前后调节导杆上还连接有前后调节弹性件,所述前后调节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横梁的一端连接,所述前后调节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前后连接架的一端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左右调节组件,所述左右调节结构包括直线调节导轨以及滑块,所述直线调节导轨,所述直线调节导轨连接在所述横梁上,所述横梁与所述高度调节板连接,所述外壳与所述滑块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左右调节结构还包括左右调节弹性件,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朝下延伸有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上设有连接柱,所述左右调节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上述的多维调节结构以及充电电池,所述充电桩本体内设有容腔,所述充电电池以及所述多维调节结构置于所述容腔内。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充电桩本体包括底壳以及上盖,所述底壳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底壳的侧端设有通槽,所述外壳置于所述通槽内,所述上盖封盖在所述底壳的上端开口处,所述上盖以及所述底壳围合形成所述容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前后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以及左右调节组件形成的调节结构,对充电口结构实现多个轴向方向的全向调节,实现满足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时对前后距离以及左右偏移的功能需求,弥补了车体运行倒退行驶过程产生偏移的缺陷;在充电口结构内的第一接触铜片和第二接触铜片之间设置弹性件,可实现在充电时第一接触铜片与第二接触铜片抵接,不充电时,第一接触铜片与第二接触铜片分离,降低触电风险以及充电桩和电池的复杂程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多维调节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多维调节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调节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图1~6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维调节结构可以运用在自动导引运输车以及其他充电型车辆的充电过程中。
请参阅图1与图2,上述的多维调节结构包括底座20、充电口结构以及调节结构,调节结构连接于底座20上,充电口结构包括充电口本体、第一接触铜片13以及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的第二接触铜片11,第一接触铜片13以及第二接触铜片11分别与充电口本体连接,第一接触铜片13与第二接触铜片11之间设有弹性件(图中未示出),第二接触铜片11的外端延伸至充电口本体的外端,充电口本体与调节结构连接,通过调节结构带动充电口本体移动,以实现对充电口结构的多维调节,通过第二接触铜片11与外部供电设备抵接或断开,进而通过弹性件带动第一接触铜片13与第二接触铜片11的连接或断开,实现对于第一接触连接的充电电池60的充电或/停止充电。
借助调节结构实现对当自动导引运输车在倒车充电的过程中出现了车体不正,车体与充电口接触处产生一定的角度偏差时,调节与车体尾部充电口的校正。当自动导引运输车离开充电桩时,安装在第一接触铜片13以及第二接触铜片11之间的弹性件自动反弹,采用物理隔离的方式以确保充电桩在不充电的过程中,第一接触铜片13与第二接触铜片11不带电,也又不需要电池和充电桩之间通信,降低了充电桩的复杂程度。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上述的充电口本体包括外壳,外壳与所述调节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铜片13通过设有的充电口底板14与所述充电电池60连接,充电口底板14置于外壳内,外壳上设有限位通孔,第二接触铜片11的一端穿过限位通孔,第二接触铜片11的另一端连接有绝缘垫圈12,绝缘垫圈12与第一接触铜片13的一端之间连接有弹性件,第一接触铜片13的另一端连接在充电口底板14上,且充电口底板14与充电电池60连接。
利用外壳固定第二接触铜片11,且第二接触铜片11在充电桩进行充电操作时,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外部供电设备抵接第二接触铜片11,进而使得弹性件被压缩,第二接触铜片11与第一接触铜片13接触,第一接触铜片13与充电电池60连接,从而实现对充电电池60的充电,当充电桩离开外部供电设备时,弹性件恢复原长,带动第二接触铜片11移动,使得第二接触铜片11与第一接触铜片13分离,进而使得显露在外的第二接触铜片11不带电,从而实现降低发生触电的危险以及充电桩和电池的复杂程度。
具体地,上述的外壳包括前壳体10和后壳体15,上述的前壳体10的前侧面设有上述的限位通孔,上述的充电口底板14与后壳体15连接,该后壳体15上设有供充电口底板14与充电电池60连接的线缆穿过的线缆通孔151。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图5,上述的调节结构包括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包括高度调节导杆30、高度调节安装板32、高度调节板31以及高度调节螺杆33,高度调节导杆30与底座20连接,高度调节安装板32连接于高度调节导杆30上,高度调节板31连接于高度调节导杆30上,高度调节螺杆33分别与高度调节安装板32以及高度调节板31连接,外壳与高度调节板31连接,具体地,后壳体15与高度调节板31连接。
通过调节高度调节螺杆33,进而调节高度调节板31的高度,使得整个充电口结构的高度满足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图4,上述的调节结构还包括前后调节组件,外壳通过前后调节组件与高度调节板31连接。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前后调节组件包括横梁41、前后连接架以及前后调节导杆43,横梁4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后连接架,前后调节导杆43的两端分别与前后连接架连接,横梁41通过前后连接架与高度调节板31连接。
前后调节导杆43上还连接有前后调节弹性件(图中未示出),前后调节弹性件的一端与横梁41的一端连接,前后调节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前后连接架的一端连接。
当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时出现前后偏差时,可以通过推动横梁41在前后调节直线导杆上移动,对前后调节弹性件进行压缩,以进行前后偏差的调节,在充电完毕后,前后调节弹性件进行恢复原长,带动横梁41恢复至原始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图4,上述的前后连接架包括连接板40以及连接在该连接板40两侧的连接段42,上述的前后调节导杆4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段42连接,且该连接板40置于该高度调节板31上,以实现前后连接架与高度调节板31的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横梁4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直线轴承,该直线轴承连接在前后调节导杆43上,以使得直线轴承在前后调节导杆43上滑动。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图4,上述的调节结构还包括左右调节组件,左右调节结构包括直线调节导轨50以及滑块53,直线调节导轨50,直线调节导轨50连接在横梁41上,横梁41与高度调节板31连接,外壳与滑块53连接,具体地,上述的后壳体15与滑块53连接。
借助滑块53在直线调节导轨50上的滑动,当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时出现左右偏差时,可以通过推动滑块53在直线调节导轨50上滑动,以进行左右偏差的调节。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左右调节结构还包括左右调节弹性件(图中未示出),横梁41的两端分别朝下延伸有竖直板52,竖直板52上设有连接柱51,左右调节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柱5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柱51位于滑块53的下方。
当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时出现左右偏差时,可以通过推动滑块53在直线调节导轨50上滑动,对左右调节弹性件进行压缩,以进行左右偏差的调节,在充电完毕后,左右调节弹性件进行恢复原长,带动滑块53恢复至原始位置。
当自动导引运输车在倒车充电的过程中出现了车体不正,车体的充电口结构接触处产生一定的角度偏差时,可实现充电桩的左右移动,及时调节车体尾部充电口结构校正的动作。当自动导引运输车离开充电桩时,左右调节弹性件自动反弹,以恢复充电口结构的居中位置状态,当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倒退时,向充电口结构施加一定作用力,充电口结构连带横梁41形成一个整体,通过挤压前后调节导杆43上的前后调节弹性件向后移动调节距离,自动导引运输车离开充电桩时,安装在前后调节导杆43上的前后调节弹性件自动反弹,以恢复充电口结构的居中自然位置状态,这样便实现了自动导引运输车前后调节距离的功能。
左右调节组件与前后调节组件通过固定在高度调节板31上形成一个可移动的整体,安装在高度调节板31上的高度调节螺杆33可调节上述整体的高度,以匹配不同自动导引运输车车型,满足多种类型的自动导引运输车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弹性件、高度调节弹性件、左右调节弹性件为弹簧。于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的弹性件、高度调节弹性件以及左右调节弹性件还可以为其他弹性件比如弹片等。
调节结构可调节充电口结构的三个轴向方向,其中两个轴向方向为自动调节,竖直方向上即高度调节为手动调节。相对于目前不可调节,多维调节结构的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充电方式,更加灵活多变,更能满足充电要求,解决了现有充电方式不可调节或调节方向的单一的问题。
多维调节结构采用了滑轨滑块53移动以及弹簧导杆移动的调节方式,实现了多种类自动导引运输车对充电不同需求。充电口结构内的第一接触铜片13和第二接触片通过弹簧等弹性件联接的方式实现充电时压缩弹性件接触通电,车体离开充电桩时弹性件恢复自然状态使外铜片断电,起到保护作用。横梁41与滑轨滑块53形成的移动整体,满足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时对前后距离、左右偏移的功能需求,弥补了车体运行倒退行驶过程产生偏移的缺陷。调节高度调节螺杆33通过带动高度调节板31,使充电口结构整体上升或下降,满足了行业内不同型号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高度的不同需求。
上述的多维调节结构,通过设置前后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以及左右调节组件形成的调节结构,对充电口结构实现多个轴向方向的全向调节,实现满足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时对前后距离以及左右偏移的功能需求,弥补了车体运行倒退行驶过程产生偏移的缺陷;在充电口结构内的第一接触铜片13和第二接触铜片11之间设置弹性件,可实现在充电时第一接触铜片13与第二接触铜片11抵接,不充电时,第一接触铜片13与第二接触铜片11分离,降低触电风险以及充电桩和电池的复杂程度。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与图6,上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上述的多维调节结构以及充电电池60,充电桩本体内设有容腔,充电电池60以及多维调节结构置于容腔内。
充电桩本体包括底壳72以及上盖71,底壳72的上端设有开口,底壳72的侧端设有通槽73,外壳置于通槽73内,上盖71封盖在底壳72的上端开口处,上盖71以及底壳72围合形成容腔。具体地,上述的前壳体10置于通槽73内。
上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通过借助调节结构对充电口结构实现多个轴向方向的全向调节,实现满足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时对前后距离以及左右偏移的功能需求,弥补了车体运行倒退行驶过程产生偏移的缺陷;在充电口结构内的第一接触铜片13和第二接触铜片11之间设置弹性件,可实现在充电时第一接触铜片13与第二接触铜片11抵接,对充电电池60进行充电,不充电时,第一接触铜片13与第二接触铜片11分离,降低触电风险以及充电桩和电池的复杂程度。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多维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充电口结构以及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充电口结构包括充电口本体、第一接触铜片以及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的第二接触铜片,所述第一接触铜片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铜片分别与所述充电口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铜片与所述第二接触铜片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第二接触铜片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充电口本体的外端,所述充电口本体与所述调节结构连接,通过调节结构带动充电口本体移动,以实现对充电口结构的多维调节,通过第二接触铜片与外部供电设备抵接或断开,进而通过弹性件带动第一接触铜片与第二接触铜片的连接或断开,实现对于第一接触连接的充电电池的充电或/停止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本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调节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铜片通过设有的充电口底板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所述充电口底板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限位通孔,所述第二接触铜片的一端穿过所述限位通孔,所述第二接触铜片的另一端连接有绝缘垫圈,所述绝缘垫圈与所述第一接触铜片的一端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第一接触铜片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充电口底板上,且所述第一接触铜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维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高度调节导杆、高度调节安装板、高度调节板以及高度调节螺杆,所述高度调节导杆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高度调节安装板连接于所述高度调节导杆上,所述高度调节板连接于所述高度调节导杆上,所述高度调节螺杆分别与所述高度调节安装板以及所述高度调节板连接,所述外壳与所述高度调节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维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前后调节组件,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前后调节组件与所述高度调节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维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调节组件包括横梁、前后连接架以及前后调节导杆,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前后连接架,所述前后调节导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后连接架连接,所述横梁通过所述前后连接架与所述高度调节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维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调节导杆上还连接有前后调节弹性件,所述前后调节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横梁的一端连接,所述前后调节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前后连接架的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维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左右调节组件,所述左右调节结构包括直线调节导轨以及滑块,所述直线调节导轨,所述直线调节导轨连接在所述横梁上,所述横梁与所述高度调节板连接,所述外壳与所述滑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维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调节结构还包括左右调节弹性件,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朝下延伸有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上设有连接柱,所述左右调节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柱连接。
9.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本体、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多维调节结构以及充电电池,所述充电桩本体内设有容腔,所述充电电池以及所述多维调节结构置于所述容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包括底壳以及上盖,所述底壳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底壳的侧端设有通槽,所述外壳置于所述通槽内,所述上盖封盖在所述底壳的上端开口处,所述上盖以及所述底壳围合形成所述容腔。
CN201921026191.3U 2019-07-03 2019-07-03 多维调节结构及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 Active CN210591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6191.3U CN210591453U (zh) 2019-07-03 2019-07-03 多维调节结构及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6191.3U CN210591453U (zh) 2019-07-03 2019-07-03 多维调节结构及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91453U true CN210591453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85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26191.3U Active CN210591453U (zh) 2019-07-03 2019-07-03 多维调节结构及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914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9843A (zh) * 2022-03-17 2022-05-31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对接自适应调节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9843A (zh) * 2022-03-17 2022-05-31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对接自适应调节结构
CN114559843B (zh) * 2022-03-17 2023-08-25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对接自适应调节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3798B (zh) 电动工具用电池组
CN106300528B (zh) 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自动充电的装置及隧道巡检机器人
CN210591453U (zh) 多维调节结构及自动导引运输车充电桩
EP2986468A2 (de) Verfahren zum temperieren einer in einem fahrzeug angeordneten traktionsbatterie während eines ladevorgangs an einer ladestation und ladestation zur ausführung eines solchen verfahrens
CN111009781A (zh) 一种agv充电对接机构
US11338688B2 (en)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CN204516814U (zh) 电池组和电动工具
CN211045891U (zh) 一种agv充电对接机构
CN103782474A (zh) 电动剃刀和充电器之间的保持构造
CN105656151A (zh) 一种伸缩充电装置
CN113904405A (zh) 一种安全充电结构、充电桩、机器人以及充电系统
CN218448700U (zh) 一种可自由调节方位的自动充电头
CN216750495U (zh) 一种插接式电力巡检机器人充电桩
CN208036236U (zh) 一种无人机自动更换电池装置
CN209904555U (zh) 一种可调节自适应的agv用自动充电装置
CN110994710A (zh) 一种自适应自主充电机构
CN210363413U (zh) 一种自动充电装置及agv充电系统
US20070145943A1 (en) Charging apparatus and charging apparatus for self-propelled apparatus
CN107195950A (zh) 电芯插框装置及其系统
CN211996125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人机
CN211320232U (zh) 一种电芯纠偏装置
CN218101874U (zh) 自动对接式充电桩
CN216734747U (zh) 一种适应多地形起落的无人机起落架
CN108045254B (zh) 用于无人搬运车的充电装置及具有其的无人搬运车
CN211071778U (zh) 一种蓄电池铸焊用蘸取助焊剂的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