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81343U - 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81343U
CN210581343U CN201920751776.5U CN201920751776U CN210581343U CN 210581343 U CN210581343 U CN 210581343U CN 201920751776 U CN201920751776 U CN 201920751776U CN 210581343 U CN210581343 U CN 210581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lock
pulling
locking memb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517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琮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7517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81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81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813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包括相互枢组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其主要特点在于第二壳体的掀启侧设有一双扳钮式锁具,其主要包括壳座体、锁芯、二扳动部件及二连动卡扣部件,其中二扳动部件所设扳钮之间的距离为一般成人以单手可达成扳扣动作的距离范围,当锁芯之锁定构件呈释放模式时,用户即可扳扣二扳动部件所设扳钮,从而带动二连动卡扣部件,令其卡扣部与第一壳体的定位勾呈释放状态,从而构成第一、第二壳体之间呈可开启状态。

Description

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体,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创新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所指箱体,系泛指行李箱、化妆箱、工具箱等具有一旋摆掀启式第二壳体的箱体。
现有箱体结构设计上,锁具的部份一直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且相关业界一直以来,也不断地针对箱体的锁具结构进行改良与突破;箱体的锁具,常见者通常是在其第二壳体的掀启侧设置间隔分布的两组锁具,此种形态虽然相当普遍且风行了相当长时间,其缺点在于该两组锁具均必须设置锁芯,且开启时必须双手同时操作方可达成,因此仍旧存在构件太过复杂且使用不便等问题;基于此,后续遂有相关业界研发出一种透过单一旋钮搭配两侧向延伸连动构件,以同步带动间隔配置的两组卡扣件呈定位或释放状态之另一种习知箱体锁具形态;然而,此种形态虽确实达到构件减少以及操作较为方便之优点,但其旋钮设计上为了便于人手握持转动,其形态通常设成突出状,如此一来,除了存在形状突兀而影响箱体整体美观性与价值感的缺点之外,该旋钮更容易受到外物碰撞而损坏,或者因为受外力作用而任意转动造成第二壳体误开的问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相互枢组之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其中第二壳体具有一掀启侧,第一壳体具有间隔配置的二定位勾,该二定位勾与第二壳体的掀启侧相对应;一双扳钮式锁具,装设于第二壳体之掀启侧,该双扳钮式锁具包括:一壳座体,具有容置空间及一操作面板;一锁芯,设于壳座体的容置空间一处,锁芯具有一操作部及一锁定构件,锁定构件具锁定模式及释放模式,操作部露出于壳座体之操作面板,且操作部用以切换锁定构件呈锁定模式或释放模式;二扳动部件,设于壳座体的容置空间中且呈间隔对称状配置于锁芯相对二侧,各扳动部件均包括一扳钮、一导动座、一制动部及一弹性复位件,其中扳钮露出壳座体之操作面板以供人手扳动,导动座连设于扳钮,构成导动座与扳钮呈同动关系,制动部连设于导动座一处,制动部与锁芯的锁定构件相对应配合,且透过锁定构件处于锁定模式或释放模式的不同,系相对构成制动部连同扳钮与导动座呈定位状态或可动状态;弹性复位件设于容置空间中所设固定部位与导动座之间,以令导动座与扳钮之作动具有自动复位性;二连动卡扣部件,设于壳座体之容置空间且分别位于二扳动部件的相对外侧,各连动卡扣部件包括一受动部、一卡扣部及连接于受动部与卡扣部之间的一延伸连动架,其中受动部连设于与之相对应扳动部件之导动座,卡扣部则用以嵌卡于第一壳体与之相对应的定位勾,以令第二壳体盖合于第一壳体之状态定位;且二扳动部件所设扳钮之间的距离,系为一般成人以单手可达成扳扣动作的距离范围。
借此创新独特结构形态与技术特征,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可提供一种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新型式箱体结构形态,其透过二连动卡扣部件配合二定位勾之形态,而能够达到间隔定位点所具备的较佳定位效果,而透过该二扳动部件所设扳钮之间的距离为一般成人以单手可达成扳扣动作距离范围之形态特征界定,使得本实用新型之双扳钮式锁具在操作上,使用者透过单手扳扣动作即可轻易开启箱体之锁具,从而达到使用更加方便好用之优点,此外,因为该二扳动部件所设扳钮必须同时被扳动才能开锁,所以更可达到有效防止箱体之锁具受外力碰撞即任意解锁之实用进步性。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系通过该壳座体的容置空间中于邻近各连动卡扣部件所设卡扣部位置处更设有导动腔以供容设一弹性顶撑构件之另一技术特征,以当连动卡扣部件的卡扣部脱离定位勾呈开锁状态时,能够通过弹性顶撑构件相对于定位勾之弹力顶撑作用,令第一、第二壳体之间自动撑开形成一间距,以提供一个供使用者手指伸入扳动的空隙,令打开箱体更加省力、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之又一目的,系更通过该第一壳体所设二定位勾的任至少其中一者间隔位置处更设有辅助定位勾之又一技术特征,以达到因应箱体宽幅增加勾扣定位点,进一步提升箱体盖合状态牢固强度与产品质量之优点与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箱体较佳实施例之第二壳体掀启状态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双扳钮式锁具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双扳钮式锁具与二定位勾组合状态立体图(注:局部为透视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扳钮式锁具较佳实施例之局部构件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锁定构件呈锁定模式之相关构件立向剖视图。
图6是图5之局部放大图一。
图7是图5之局部放大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锁定构件呈释放模式之相关构件立向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锁定构件呈释放模式时,扳动部件及连动卡扣部件之作动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二扳动部件所设扳钮供人手扳扣之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锁芯操作部为密码锁启闭式形态实施例之立体外观图。
图12是承图11所示实施例之锁定构件呈锁定模式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承图11所示实施例之锁定构件呈释放模式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增设有辅助定位勾之实施例图一。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增设有辅助定位勾之实施例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系本实用新型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之较佳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之限制。
所述箱体包括下述构成:相互枢组之一第一壳体10以及一第二壳体20,其中第二壳体20具有一掀启侧21,该第一壳体10具有间隔配置的二定位勾11,二定位勾11与第二壳体20的掀启侧21相对应;一双扳钮式锁具A,装设于第二壳体20之掀启侧,双扳钮式锁具A包括:一壳座体30,具有容置空间31以及一操作面板32;一锁芯40,设于壳座体30的容置空间31一处,锁芯40具有一操作部41以及一锁定构件42,锁定构件42具有一锁定模式以及一释放模式,操作部41露出于壳座体30之操作面板32,且操作部41用以切换锁定构件 42呈所述锁定模式或释放模式;二扳动部件50,设于壳座体30的容置空间31 中,且呈间隔对称状配置于锁芯40的相对二侧,各扳动部件50均包括一扳钮 51、一导动座52、一制动部53以及一弹性复位件54(可为但不限于采用螺旋弹簧),其中扳钮51露出壳座体30之操作面板32以供人手扳动(如图10所示),导动座52连设于扳钮51,构成导动座52与扳钮51呈同动关系,制动部53连设于导动座52一处,制动部53与锁芯40的锁定构件42相对应配合,且透过锁定构件42处于所述锁定模式或释放模式的不同,系相对构成制动部53连同扳钮51与导动座52呈定位状态或可动状态;弹性复位件54则设于容置空间31 中所设一固定部位315(仅标示于图6)与导动座52之间,以令导动座52与扳钮51之作动具有自动复位性;二连动卡扣部件60,设于壳座体30之容置空间 31且分别位于二扳动部件50的相对外侧,各连动卡扣部件60包括一受动部61、一卡扣部62以及连接于受动部61与卡扣部62之间的一延伸连动架63,其中受动部61连设于与之相对应扳动部件50之导动座52,卡扣部62则用以嵌卡于第一壳体10与之相对应的定位勾11,以令第二壳体20盖合于第一壳体10之状态定位;且其中,二扳动部件50所设扳钮51之间的距离,系为一般成人以单手可达成扳扣动作的距离范围(参图10所示状态)。
如图1至7所示,本例中,锁芯40之操作部41为钥匙转动启闭式形态,锁定构件42则为受操作部41之转动而同步转动之一T字杆形态;而二扳动部件50的制动部53为横向凸伸杆柱形态,又二扳动部件50的制动部53呈彼此上、下错位且间隔相对关系(详如图6所示);当锁定构件42如图6所示转动至立向角度时系构成所述锁定模式,以将二扳动部件50的制动部53均抵靠定位;而当锁定构件42如图8所示转动至横向角度时,构成所述释放模式,从而令二扳动部件50的制动部53均呈释放可作动状态;而此一状态下请进一步参图10 所示,吾人即可以单手扳扣二扳钮51,进而带动二扳动部件50的导动座52连同二连动卡扣部件60朝相对方向位移作动(如箭号L1所示),并构成连动卡扣部件60的卡扣部62脱离第一壳体10与之相对应的定位勾11之状态,如此一来,第二壳体20便呈可开启状态;本例中须说明的一点是:锁芯40之钥匙转动启闭式形态操作部41详细结构实施内容系属现有技术,且非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之范畴,故即不予详述。
如图5、7所示,本例中,壳座体30的容置空间中于邻近各连动卡扣部件 60所设卡扣部62位置处,系更设有一导动腔65以供容设一弹性顶撑构件66,弹性顶撑构件66包括一顶撑座661以及一弹力件662,其中顶撑座661端部系用以抵顶于第一壳体10与之相对应的定位勾11端部,以当连动卡扣部件60的卡扣部62脱离定位勾11时,如图9所示,系通过弹性顶撑构件66相对于定位勾11之弹力顶撑作用(如箭号L2所示),从而令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之间自动撑开(如箭号L3所示)形成一间距H;本例中形成所述间距H的好处,主要是提供一个供使用者手指伸入扳动的空隙,从而令打开箱体更加省力、更加方便。
如图11至13所示,本例中,锁芯40B之操作部41B为密码锁启闭式形态,锁定构件42B包括一转钮421以及一摆动架422,其中转钮421之一端具有一斜导面423,摆动架422相对二侧具有二抵靠部424,以供二扳动部件50的制动部53对应抵靠,且摆动架422一侧并设有一受推部425与转钮421之斜导面423 相配合,密码锁启闭式形态之操作部41B呈设定解锁状态时如图13所示,构成摆动架422呈可摆动状,同时构成锁定构件42B呈释放模式,此状态下,使用者转动转钮421(如箭号L4所示)系令斜导面423推动受推部425从而构成摆动架422之二抵靠部424产生偏移(如箭号L5所示),以令二扳动部件50的制动部53均呈释放可作动状态(如箭号L6所示);本例中须说明的一点是:锁芯40B 之密码锁启闭式形态操作部41B的详细结构实施内容系属现有技术,且非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之范畴,故即不予详述。
如图14、15所示,本例中,第一壳体10所设二定位勾11的任至少其中一者的间隔位置处,更设有至少一辅助定位勾70,以使与其相对应之连动卡扣部件60(请配合图4所示)更增设有至少一辅助卡扣部64,用以对应嵌卡于第一壳体10与之相对应的辅助定位勾70;本例中,图14所示为仅增设一辅助定位勾 70及一辅助卡扣部64之实施形态;而图15所示为增设有二辅助定位勾70及二辅助卡扣部64之实施形态;而本例中增设所述辅助定位勾70及辅助卡扣部64 之目的,主要是当箱体的宽幅尺寸较大时,使得原本的二定位勾11所形成的间隔定位点难以获得较佳稳固定位效果时,可以利用本例所示技术特征,而获得箱体盖合定位点增加、箱体盖合状态牢固性更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之优点。
其中,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之间为体积容量彼此相对称或彼此非对称任其中一种配置比例关系;此部份如图1中所示,其体积容量为第一壳体10 大于第二壳体20之非对称配置比例关系。
又其中,所述箱体系为行李箱、化妆箱或工具箱任其中一种置物功能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互枢组之一第一壳体以及一第二壳体,其中第二壳体具有一掀启侧,第一壳体具有间隔配置的二定位勾,二定位勾与第二壳体的掀启侧相对应;
一双扳钮式锁具,装设于第二壳体之掀启侧,双扳钮式锁具包括:
一壳座体,具有容置空间以及一操作面板;
一锁芯,设于壳座体的容置空间一处,锁芯具有一操作部以及一锁定构件,该锁定构件具有一锁定模式以及一释放模式,操作部露出于壳座体的操作面板,且操作部用以切换锁定构件呈所述锁定模式或释放模式;
二扳动部件,设于壳座体的容置空间中,且呈间隔对称状配置于锁芯的相对二侧,各扳动部件均包括一扳钮、一导动座、一制动部以及一弹性复位件,其中扳钮露出壳座体之操作面板以供人手扳动,导动座连设于扳钮,构成导动座与扳钮呈同动关系,制动部连设于导动座一处,制动部与锁芯的锁定构件相对应配合,且透过锁定构件处于所述锁定模式或释放模式的不同,相对构成制动部连同扳钮与导动座呈定位状态或可动状态;弹性复位件则设于容置空间中所设一固定部位与导动座之间,令导动座与扳钮之作动具有自动复位性;以及
二连动卡扣部件,设于壳座体之容置空间且分别位于二扳动部件的相对外侧,各连动卡扣部件包括一受动部、一卡扣部以及连接于受动部与卡扣部之间的一延伸连动架,受动部连设于与之相对应扳动部件之导动座,卡扣部则用以嵌卡于第一壳体与之相对应的定位勾,令第二壳体盖合于第一壳体之状态定位;
且其中,二扳动部件所设扳钮之间的距离,为一般成人以单手可达成扳扣动作的距离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其特征在于锁芯之操作部为钥匙转动启闭式形态,锁定构件则为受操作部之转动而同步转动之一T字杆形态;而二扳动部件的制动部为横向凸伸杆柱形态,又二扳动部件的制动部呈彼此上、下错位且间隔相对关系;当锁定构件转动至立向角度时构成所述锁定模式,以将二扳动部件的制动部均抵靠定位;而当锁定构件转动至横向角度时构成所述释放模式,令二扳动部件的制动部均释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其特征在于锁芯之操作部为密码锁启闭式形态,锁定构件包括一转钮以及一摆动架,转钮之一端具有一斜导面,摆动架相对二侧具有二抵靠部,以供二连动卡扣部件的受动部对应抵靠,且摆动架一侧并设有一受推部与转钮之斜导面相配合,密码锁启闭式形态之操作部呈设定解锁状态时,构成摆动架呈可摆动状,同时构成锁定构件呈释放模式,此状态下转动转钮令斜导面推动受推部从而构成摆动架之二抵靠部产生偏移,以令二连动卡扣部件之受动部均释放。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其特征在于壳座体的容置空间中于邻近各连动卡扣部件所设卡扣部位置处,更设有一导动腔以供容设一弹性顶撑构件,该弹性顶撑构件包括一顶撑座以及一弹力件,顶撑座端部用以抵顶于第一壳体与之相对应的定位勾端部,以当连动卡扣部件的卡扣部脱离第一壳体的定位勾时,会通过弹性顶撑构件相对于定位勾之弹力顶撑作用,从而令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自动撑开形成一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所设二定位勾的任至少其中一者的间隔位置处,更设有至少一辅助定位勾,以使与其相对应之连动卡扣部件更增设有至少一辅助卡扣部,用以对应嵌卡于第一壳体与之相对应的辅助定位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为体积容量彼此相对称或彼此非对称任其中一种配置比例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行李箱、化妆箱或工具箱任其中一种置物功能者。
CN201920751776.5U 2019-05-23 2019-05-23 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81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1776.5U CN210581343U (zh) 2019-05-23 2019-05-23 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1776.5U CN210581343U (zh) 2019-05-23 2019-05-23 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81343U true CN210581343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8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5177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81343U (zh) 2019-05-23 2019-05-23 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813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1850B2 (en) Multiple lock system for a luggage case
RU2721504C2 (ru) Чемодан, оснащенный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блокировки застежки-молнии
CN106050014B (zh) 一种双拉链锁
US20040237605A1 (en) Luggage hasp
JP5496539B2 (ja) ジッパー錠
US20220081933A1 (en) Lock and case having the same
TWM285604U (en) Baggage lock capable of displaying unlock and lock state
TWI435686B (zh) 鎖固機構及具有該鎖固機構的電子裝置
CN210581343U (zh) 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
CN109572568B (zh) 按压式手套箱
JP4148495B2 (ja) 押ボタンスイッチ
CN206035143U (zh) 一种双拉链锁
CN2639470Y (zh) 箱包锁
CN113738184A (zh) 一种侧边锁、窗锁以及窗户
KR102076163B1 (ko) 그립형태를 갖는 무락형 핸들 조립체
CN212406403U (zh) 一种改良型的边锁
TWM591345U (zh) 具有雙扳鈕式鎖具之箱體
CN216240177U (zh) 防止幼儿开启的锁具
CN216341471U (zh) 一种侧边锁、窗锁以及窗户
CN219387561U (zh) 一种箱包密码锁
CN209942447U (zh) 一种下拔式密码手袋锁
TWI814475B (zh) 安全自動鎖具
KR101395941B1 (ko) 사물함용 잠금장치
CN217631834U (zh) 一种平面一体智能锁
CN210316921U (zh) 一种防开拉杆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