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8668U - 终端通信装置和基座 - Google Patents

终端通信装置和基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8668U
CN210578668U CN201920556534.0U CN201920556534U CN210578668U CN 210578668 U CN210578668 U CN 210578668U CN 201920556534 U CN201920556534 U CN 201920556534U CN 210578668 U CN210578668 U CN 210578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interface
communication device
mobile termina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565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oubi Consulting Plan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8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86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终端领域,提供了一种终端通信装置和基座,其中,基座包括:本体;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以安置第一移动终端;物理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第一接口,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物理操作部连接,并用于耦合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可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信号,所述信号可触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络交换媒体数据。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终端通信装置和基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终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通信装置和基座。
背景技术
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的不断出现以及各种应用程序(App)的不断推出,使得人们不在受限于距离的限制而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与家人、同事、朋友建立通信交流。
但是实际生活中,有这样的一些用户,包括但不限于老人、儿童,由于能力欠缺,他们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难以适应各种通信手段的升级换代,无法熟练使用智能终端以及各种通信App,从而导致他们可能不能很好地与家人、朋友建立通信交流。
这种情况在如下的环境下更为明显:年轻的儿女在大城市工作,而自己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却可能留在相距较远的家乡。即使儿女为老人买了智能手机、并安装了各种通信App以及其他App,老人往往也不能正常的操作智能手机以及内部的各种App,从而不能有效地与家人、朋友间建立通信交流。
另一方面,相关的通信技术以及相关的通信应用软件技术的技术路线也发生了多代的复杂演进过程。
通信系统可以为订户提供固定线路连接或无线连接进行通信,如进行语音或数据通信。固定线路系统的一个示例是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是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另一个示例是基于卫星的移动通信系统。无线通信通常是经由订户的移动台和该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网元之间的射频连接发生的。网络内的通信通常但并非一定是利用不同网元之间的固定线路连接处理的。通信也可以是在包括一个或更多数据网络的系统内传输的。这种通信的一个示例是在分组交换数据网络上实现语音呼叫的IP(网际协议)语音方案。
通信网络是由通常称为小区的接入实体组成的蜂窝无线网络。在大多数情况下,小区被限定为经由可能与基站子系统(BSS)相连的无线接口为诸如移动台(MS)的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的一个或多个基站收发器(BTS)覆盖的某一区域。几个小区覆盖一个更大的区域,并且通常形成称为位置区域(LA)或者在某些标准中称为路由区域(RA)的无线覆盖区域。应该理解,位置区域或路由区域的大小取决于系统和环境,并且可以等于一个小区或更小,如基站的覆盖区域的一部分。蜂窝系统的一个特征是它为移动台提供移动性,亦即,使移动台能够从一个位置区域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区域,甚至从一个网络移动到与该移动台适合的标准兼容的另一个网络。
无线通信,是仅利用电磁波而不通过线缆进行的通信方式,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微波是一种无线电波,它传送的距离一般只有几十千米。但微波的频带很宽,通信容量很大。微波通信每隔几十千米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卫星通信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在地面上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或移动体之间建立微波通信联系。无线通信(WirelessCommunication)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
在无线移动通信的网络制式上,用于移动用户的手机网络制式主要包括GSM、CDMA、3G、4G四种,手机自问世至今,经历了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
其中全面数字化从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开始,它在蜂窝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属于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其特点是技术最成熟及先进,并且具有可开通的移动通信业务种类多、手机接续速度快、通话质量好、安全保密性能强、抗干扰能力强、网络覆盖面广。而拓扑结构上,公共移动通信网普遍采用蜂窝拓扑,是基于提高频谱利用率和减少相互干扰,增加系统容量的考虑。
为了实现从传统语音业务到数据业务的支持,GPRS在原GSM网络的基础上叠加了支持高速分组数据的网络,向用户提供WAP浏览(浏览因特网页面)、E-mail等功能,推动了移动数据业务的初次飞跃发展,实现了移动通信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尤其是Internet技术)的完美结合。
从二代GSM开始,大部分的移动通讯都是数字制式的,除了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以外,还可以收发短信(短消息、SMS)、MMS(技术)|MMS(彩信、多媒体简讯)、无线应用协议(WAP)等。
其中,短信(shortmessageservice,SMS)是“融合通信”业务规划的一部分,用户通过手机或其他电信终端直接发送或接收的文字或数字信息,用户每次能接收和发送短信的字符数为160个英文、数字字符或者70个中文字符。
一般而言,所谓“移动数据流量”是指通过GPRS、EDGE、TD-SCDMA、HSDPA、WCDMA、LTE等移动通信技术上网或使用相关数据增值业务所产生的数据流量,不包含通过WLAN、CSD等其他方式上网所产生的流量。
在移动用户和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移动通信网,按服务对象分公用移动通信网和专用移动通信网;按业务性质可分为移动电话网和移动数据网。移动电话网支持进行短信、语音形式的通信。对应地,终端设备中配置有SMS短信接口和语音接口,从而接入移动电话网并收发短信和拨打/接听来自语音网的电话。
另外,移动终端既可以通过上述的基于公有移动数据网络的移动数据流量连接至互联网,也可以通过基于传统的家庭或者企业宽带衍生的WLAN接入点进行连接至互联网,从而使用各种网络服务和程序,实时通讯是其中的一种。
上述的WLAN全称为: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中文名称为:无线局域网络,是一种利用射频(RF,RadioFrequency)技术进行据传输的系统,该技术的出现是用来弥补有线局域网络之不足,以达到网络延伸之目的,实现无网线、无距离限制的通畅网络。目前WLAN所包含的协议标准有:IEEE802.11b协议、IEEE802.11a协议、IEEE802.11g协议、IEEE802.11E协议、IEEE802.11i协议、无线应用协议(WAP)等等,而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是一个基于IEEE802.11系列标准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
而对于移动数据网和WLAN这两种通信网络,在行业中称为无线数据传输网。
借助上述的通信技术而衍生出现的实时通信(Instant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实时通信系统(一般包括服务及用户端软件),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实时的传递文字消息、文件、数据、语音与视频交流,包括在移动数据网未普及之前的ICQ,Skype,MSN等,以及后来,随着移动数据网、WLAN等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普及,则出现了大量的移动即时通讯服务及软件,如微信,Wechat等。
目前,需要提供一种满足包括但不限于老人、儿童等用户的潜在要求的基于上述通信技术和软件应用的通信方法和相关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终端通信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基座外壳和主机外壳;
所述主机外壳内容置有处理器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单元耦合的媒体采集单元、媒体播放单元和无线数据传输单元,所述主机外壳上还设置有第一通信接口;
操作部、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匹配的第二通信接口,分别被设置于所述基座外壳上;
所述主机外壳安置在所述基座外壳上,使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连接,并使所述操作部通过按键信号电路连接于所述处理器单元;
所述操作部可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媒体信号;
所述处理器单元被设置以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经由无线数据传输网发送所述第一媒体信号,以及接收第二媒体信号;
所述操作部可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播放单元输出所述第二媒体信号。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基座,所述基座包括:
本体;
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以安置第一移动终端;
物理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
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本体上,对本体一侧,第一接口与所述物理操作部连接,对外部则用于可通信地耦合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可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信号,所述信号可触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络交换媒体数据。
本申请的又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终端通信装置,包括基座和第一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基座包括:
本体;
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上以安置第一移动终端;
物理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
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物理操作部耦合;
第二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上;
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以可分拆方式通信耦合;
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可操作以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信号以触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络交换媒体数据。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仅需简易、层级少的界面操作即可实现通信,即便是老人、儿童这种难以熟练使用智能终端设备的人群也能直观地实现远程通信通话需求。据此,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终端通信装置得以降低了使用和学习成本,显著地提高了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用于示意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中未提及的技术特征、连接关系乃方法步骤。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通信装置的内部组成示意图;
图2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与图2a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物理键盘对应的一种操作过程示意图;
图3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理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与图3a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物理键盘对应的一种操作过程示意图;
图4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物理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所示的拨动键的一种可选实现方式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c为与图4a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拨动键对应的一种操作过程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物理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终端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终端通信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终端通信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第三、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座和第一移动终端组合前的终端通信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第三、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座和第一移动终端组合后的终端通信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第三、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座和第一移动终端组合后的终端通信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物理键盘;11-按键信号电路;12-处理器;13-媒体采集单元;14-媒体播放单元;15-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6-存储器;
21-第一键;22-第二键;23-第三键;231-提示灯;24-第四键;25-方向键;26-返回键;27-电源键;28-音量键;
31-基座外壳;311-第二通信接口;312-第一面板;313-第二面板;314-第三面板;315-数据扩展接口;32-主机外壳;321-显示屏;
4-本体;41-第一表面;411-安置部;42-第二表面;43-第三表面;
5-第一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通信装置和基座。
实施方式一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即时通信方案均需要用户对通信设备及其中的应用软件进行复杂的层级化交互操作,而缺乏通过简单的硬件操作实现即时通信的方案,这类缺失的方案可以允许用户操作物理键盘以触发对应的软件程序被执行从而建立即时通信。这类缺失的方案将通过下述实施例被示意性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通信装置的内部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终端通信装置包括:
操作部,按键信号电路11,壳体(图中未示意),容置于壳体内的处理器12,以及容置于壳体内并分别与处理器12耦合的媒体采集单元13、媒体播放单元14和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5,其中,物理键盘10设置在壳体上并通过按键信号电路11连接到处理器单元12。其中,物理键盘10可操作以触发处理器12通过媒体采集单元13采集第一媒体信号。处理器12被设置以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5经由无线数据传输网发送第一媒体信号以及接收第二媒体信号。物理键盘10可操作以触发处理器12通过媒体播放单元14输出第二媒体信号。
应当理解:操作部为实体操作部,被设置在壳体上并与处理器连接,可以具体实现为物理的操作组件的形式,例如按钮,操作杆,手柄,(简化的)键盘等。后续的一些实施例中,可能会以简化结构的物理键盘10为例进行示意性的说明,如图1中所示。
可选地,处理器单元1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而处理器或处理器单元12可以作为集中式的唯一的中央处理器(CPU)而工作,也可以分布式地以几个子处理单元、处理器的形式而工作,这些子处理单元/处理器分别与媒体采集单元13和媒体播放单元14,以及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5等相连接,作为它们各自专用的处理器。此处所述的处理器或处理器单元的各种变形可适用于上述或下述的所有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后或简称为处理器12。本文的其他部分,也不再对此赘述。
上述终端通信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手持式的电子装置,比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数字助手、可穿戴设备等。
通过在终端通信装置上设置供用户进行通信使用的物理键盘,当用户想要向某联系人发消息时,可以对该物理键盘进行简单操作,例如单一动作(single action)的操作,从而触发媒体采集单元采集用户的第一媒体信号,将该第一媒体信号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发送给该联系人。而当该终端通信装置接收到联系人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发送来的第二媒体信号时,用户可以通过对该物理键盘进行操作,例如单一动作(singleaction)的操作,从而触发媒体播放单元向用户输出该第二媒体信号。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基于上述终端通信装置,用户通过上述物理键盘即可实现与联系人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络而非GSM网等移动电话网等其他网络的即时通信,相比于传统地用户需要对通信应用程序进行多次界面交互操作的方式,人机交互层次大大减少,从而既可以提高用户与他人通信的成功率,又可以提高通信即时性,进而可以提升使用普通的软件通信工具有所不便的用户的用户体验。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处理器12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发送第一媒体信号以及接收第二媒体信号的通信过程是一种即时通信,而即时通信一般为双工(duplex)通信。换言之,物理键盘10可操作以触发处理器12通过媒体采集单元13采集第一媒体信号。处理器12被设置以响应于第一媒体信号的获取而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5经由无线数据传输网即时地发送所获取的第一媒体信号以及接收来自其他通信装置的第二媒体信号。物理键盘10可操作以触发处理器12通过媒体播放单元14输出第二媒体信号。可选地,第一媒体信号和第二媒体信号分别为短于预设时长的语音消息(voice message)和/或视频消息(videomessage)等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e)。终端通信装置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实际上,终端通信装置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等器件。另外,终端通信装置上还可以在侧面上或其他位置处设置有诸如电源键、音量调节键等物理按键。
该终端通信装置上设置有物理键盘10,基于该物理键盘10的设置,可以使得用户能够更加快捷方便地进行与联系人的即时通信。其中,物理键盘10容置于壳体内,是指作为整体容置于壳体之内,但是,物理键盘10可以通过通孔对外暴露从而可以部分地凸出于壳体外。
实际上,该物理键盘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独立设置的物理键,具有触发通信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单一动作(single action)操作一个或多个物理键从而直接触发与联系人的即时通信、实时通信等,这与传统的键盘用于文字等信息的输入是不同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选地,上述终端通信装置中可以安装有某种即时通信应用程序,在现有技术中,比如当用户需要给某位联系人发一条语音消息时,该用户可能需要先开启该即时通信应用程序,选择该联系人后显示与该联系人的聊天窗口,进而在该聊天窗口所包含的一层或多层功能菜单中找到发语音消息的功能按钮,操作该功能按钮以完成语音消息的发送。再比如,在现有技术中,当用户接收到某位联系人发一条或多条语音消息时,用户也需要进入与该联系人的聊天窗口,进而逐条点击接收到的语音消息以收听每条语音消息。由此可知,在现有技术中,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与联系人进行通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复杂的界面操作。而当包括老人在内的一些用户不能熟练进行这些操作时,或者因为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将需要发出的消息发送出去,或者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真正的收到联系人发来的消息,或者可能就无法真正完成与联系人的通信。
另外,通过对用户通信行为习惯的研究发现:发送媒体类型的消息比如语音、视频类的消息的比重明显在升高。因为相比于编写文字发送文字消息来说,直接说出所要传输的消息的方式更加直接、方便。同时,用户接收到的消息更大比重的也是媒体类型的消息。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上述终端通信装置,使得用户在使用该终端通信装置时,通过对一个或几个物理键的简单操作即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及时可靠地实现与联系人之间的通信消息的收发,尤其是进行媒体类型的消息的收发。
本实施例中,物理键盘10中物理键的实现形态可以有多种,比如可以是按键,可以是拨动键,当物理键的实现形态不同时,用户可以对其进行的操作方式也将有所不同。比如对于按键来说,能够进行的操作可以是一次或多次连续的按压操作,比如可以是持续一定时长的按压操作(简称为长按操作)。比如对于拨动键来说,能够进行的操作可以是向不同方向的拨动操作。
但是,不管上述物理键的具体实施形式是什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物理键所进行的操作,优选地,可以是某种单一动作(single action)的操作,该单一动作的操作比如为上述举例的单次按压、连续的、可能是快速的多次按压、长按、拨动等操作。在这个意义上,普通的数字拨号键盘与该物理键盘是不同的,数字拨号键盘仅代表数字,而且需要多个键先后按下,然后才能通过呼叫键发起一次通信。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物理键盘可操作以触发”中的触发,是指硬件触发。为方便理解该硬件触发的意思,比如,可选地,当物理键盘中包括至少一个按键时,每个按键可以开关电路的形式工作,其中,开关的一端连接着处理器12、另一端连接着按键。该按键可以通过“直连”电路,或者调节电路,适配电路等按键信号电路11与处理器12相连接。从而,当按键被按下时,开关电路导通,向处理器12输出特定的触发信号,触发处理器12执行对应的操作或者无任何操作,而当该按键被松开时,开关电路断开,此时触发信号翻转可能也会触发处理器12进行对应的操作,或者无任何操作。处理器12还可以根据该触发信号持续的时间长度而判定此次按压操作是一次短按压操作还是一次长按操作。
可选地,该按键信号电路11可以由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简称GPIO)芯片也称为总线扩展器以及外围电路构成。该GPIO芯片包括可以包括多个输入输出端口,简称多个端口,该外围电路比如可以是每个端口连接的串联的电阻和开关电路。从而,当物理通信键盘10中包括多个按键时,每个按键可以通过开关电路连接到一个端口上,此时,每个端口具有两种电平状态——分别对应于按键被按下和按键未按下。
可选地,当存在多个物理键都需要连接GIPO芯片,但是GPIO芯片的端口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一个物理键也可以连接到多个端口,从而实现多个物理键对GPIO芯片的多个端口的复用,比如4个端口可以实现16个物理键的复用,此时,当不同的物理键被触发时,这4个端口将会呈现不同的电平状态。此时,不再是端口与物理键一一对应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GPIO芯片除了包含与物理键连接的多个端口外,还会包含于处理器12连接的接口以及与电源接口、接地接口等。从而,处理器12可以根据GPIO芯片各端口产生的电平信号来判断哪个物理键被触发,亦即实现用户对物理键的触发行为的识别。
一方面,本实施例中,用户对物理键盘10施加某种操作后,处理器12响应于该操作可以控制媒体采集单元13开始采集用户的第一媒体信号,进而将采集到的第一媒体信号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5经由无线数据传输网发出。其中,实际应用中,当该终端通信装置中安装有某个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时,用户仅需要从中选择出当前想要通信的联系人即可,在选中某个联系人后,对该物理键盘10触发该种操作,处理器12可以控制媒体采集单元13开始采集用户的第一媒体信号,进而将采集到的第一媒体信号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5经由无线数据传输网发送到该联系人的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该媒体采集单元13可以是麦克风或者称为话筒,从而,该第一媒体信号可以是麦克风采集的语音消息。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该媒体采集单元13可以是摄像头,从而,该第一媒体信号可以是摄像头采集的视频图像或者称为视频消息。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该媒体采集单元13可以是麦克风和摄像头,从而,该第一媒体信号可以是处理器12接收到麦克风采集的语音消息以及摄像头采集的影响消息后融合而成的音视频信号。
其中,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发送采集到的第一媒体信号的过程,简单来说可以是:按照某种编码标准比如H.264等对采集到的第一媒体信号进行压缩编码,进而,根据网络通信协议,对编码后的第一媒体信号进行封装、传输,以传输至接收方。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用户对物理键盘10施加另外某种操作后,处理器12响应于该操作可以控制媒体播放单元14开始播放已经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5经由无线数据传输网接收到的第二媒体信号。实际应用中,当用户通过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接收到某联系人发来的第二媒体信号时,可以对物理键盘10中某物理键触发某种操作,处理器12基于该操作控制媒体播放单元14播放接收到的第二媒体信号,从而可以实现用户一键接听联系人发来的通信数据。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该媒体播放单元14可以是扬声器,从而,该第二媒体信号可以是语音消息。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该媒体播放单元14可以是显示屏和扬声器,从而,该第二媒体信号可以是视频消息。还可以是文字、图片等。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该媒体播放单元14可以是显示屏,从而,该第二媒体信号可以是文字、图片等。
其中,可选地,显示屏设置于壳体的第一面上方,物理键盘10设置于第一面下方或者壳体第二面,其中,第一面可以是壳体的正面,第二面可以是壳体的侧面。
其中,播放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已经接收到的第二媒体信号的过程,比如在第二媒体信号为音视频信号的情况下,该音视频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可能经过压缩编码,因此,在播放时,需要根据相应的编码标准进行解码处理,进而播放解码出的音视频信号。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信装置上设置供用户进行通信使用的物理键盘,当用户想要向某联系人发消息时,可以对该物理键盘进行操作以触发媒体采集单元采集用户的第一媒体信号,并将该第一媒体信号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发送给该联系人。而当该终端通信装置接收到联系人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发送来的第二媒体信号时,用户可以通过对该物理键盘进行操作以触发媒体播放单元向用户输出该第二媒体信号。因此,基于上述终端通信装置,用户通过上述物理键盘即可实现与联系人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而非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的即时通信,相比于传统地用户需要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进行多次界面交互操作的方式,人机交互层次大大减少,提升了用户通过交互操作与联系人通信过程中交互操作的效率和通信装置的可操作性(operability)。
下面结合如下的几个可选实施例对上述物理键盘的几种实现形式以及通过物理键盘进行通信的过程进行示意性说明,值得说明的是,以下几种实现形式仅为举例并非限定。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键盘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该物理键盘包括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
其中,该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例如可以以相邻方式设置在壳体的第一面(正面)或第二面(侧面)上。这两个物理键可以为方形或圆形等形状的外形结构。当然,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也可以分散设置,例如一个设置在壳体的第一面、一个设置在壳体的第二面;或者,在壳体的同一面上分散设置该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
其中,第一键21,可响应于第一操作以触发处理器12通过媒体采集单元13采集不超过预设时长的第一媒体信号。
其中,第二键22,可响应于第二操作以触发处理器12通过媒体播放单元14输出第二媒体信号。
如图2a中所示意的,该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可以是按键,从而,本实施例中,第一操作可以是长按操作(一次按压但是按压持续的时间较长比如为至少2秒钟),第二操作可以是单次按压操作(一次按压且按压持续的时间很短比如不超过1秒)、快速的多次连续按压操作等简单操作。
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上述两个物理键以便用户通过对这两个物理键分别进行操作以实现不同的通信需求——比如发送第一媒体信号、播放接收到的第二媒体信号。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媒体信号的采集与发送可以使得用户通过一键操作而实现对联系人语音留言或音视频留言的通信需求,此时,第一键21可响应于第一操作以触发处理器12通过媒体采集单元13采集不超过预设时长的第一媒体信号。
具体来说,处理器12可以控制媒体采集单元13工作一次的最长采集时长(即为上述预设时长),比如1分钟,从而,用户每次最多仅能向联系人发送1分钟的第一媒体数据,当用户还需继续发送时,可以重新对第一键21再次触发一次第一操作。实际应用中,以第一操作为长按操作为例,用户可以对该第一键21执行一次长按压操作以触发该第一媒体数据(以语音为例)的采集,用户按压下该第一键21后可以开始说话,此时媒体采集单元13在处理器12的控制下开始采集用户的语音,如果按压的时长还未达到上述最长采集时长时用户松开了该按键,则媒体采集单元13在处理器12的控制下停止采集,并将已经采集的语音发送至处理器12。相反地,如果按压的时长已经达到上述最长采集时长时用户还未松开该按键,则媒体采集单元13也可以在处理器12的控制下停止采集,并将已经采集的语音发送至处理器12。
在该示例中,相当于当用户对第一键21进行第一操作后,可以使得媒体采集单元13录制一定时长的第一媒体信号,进而处理器12将已经录制完的第一媒体信号发出,即此时可以实现用户向联系人发语音留言。
实际应用中,处理器12在发出第一媒体信号的过程中,可以先采用某种编码标准比如H.264对第一媒体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处理,进而根据某种网络传输协议比如TCP、UDP等传输协议对压缩编码后的第一媒体信号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数据包发送至对端联系人。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除了可以单独地被操作以分别触发第一媒体信号的采集与发送和第二媒体信号的播放之外,可选地,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触发处理器12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发起音视频呼叫。其中,第三操作可以是同时施加在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上的按压操作。
具体地,用户可以在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选择出某位联系人之后,对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施加第三操作,即同步地按下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此时,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会分别向处理器12发送触发信号,处理器12同时或者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分别发送的触发信号,进而向对应的联系人发起在线的音视频呼叫。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联系人接听该音视频呼叫,处理器12可以控制媒体采集单元13开始采集用户的媒体信号(称为第三媒体信号),并将实时采集的第三媒体信号发送至联系人侧,该第三媒体信号可以是通过麦克风和摄像头采集的音视频信号。
为更加清晰地说明对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进行不同的操作对应于不同的通信过程,如图2b所示,图中示意了一种对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进行不同的操作与不同的通信过程的对应关系:对第一键21进行长按操作,触发录制短于一定时长的第一媒体信号,松开后发送该第一媒体信号;对第二键22进行短按操作即单次按压操作,触发播放接收到的第二媒体信号;同时按下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发起音视频呼叫。
当然,可选地,物理键盘中还可以包括与第一键21、第二键22相邻设置的另一按键,上述发起音视频呼叫,可以通过对该另一按键进行短按操作实现。
上述介绍了用户对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触发不同的操作行为时的通信过程,下面对该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通过按键信号电路11与处理器12连接的情况进行示例说明。
本实施例中,该按键信号电路11可以包括至少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总线扩展器(亦即GPIO芯片),以及与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一开关电路,与第二端口连接的第二开关电路。第一键21可以通过第一开关电路与第一端口连接,第二键22可以通过第二开关电路与第二端口连接。从而,当第一键21被触发时,第一开关电路导通;当第二键22被触发时,第二开关电路导通。与总线扩展器连接的处理器12可以基于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上产生的电平信号的高低、持续时间来识别用户对第一键21、第二键22触发的操作行为。
综上,通过本实施例中设置的两个物理按键(第一键和第二键),使得用户通过对这两个物理按键的简单操作即可实现语音留言、接收消息播放、在线音视频呼叫的通信需求。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理键盘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a所示,该物理键盘包括第三键31。
其中,第三键31,可响应于第一操作以触发处理器12通过媒体采集单元13采集不超过预设时长的第一媒体信号,以及还可响应于第二操作以触发处理器12通过媒体播放单元14输出第二媒体信号。
可选地,第三键31,还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触发处理器12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5经由无线数据传输网发起音视频呼叫。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一个物理键的单一动作操作,用户可以实现发送一段媒体信号、播放接收到的媒体信号以及发起在线音视频呼叫的通信需求。
可选地,如图3a中所示,该第三键31可以是按键,从而可以对按键进行的操作比如包括:单次按压操作、相对连续的多次按压操作、长按操作。从而,可选地,上述第一操作、第二操作和第三操作可以分别是长按操作、单次按压操作、多次按压操作。用户分别触发不同的操作后处理器12的响应处理逻辑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说明,不赘述。
当第三键31实现为按键时,为更加清晰地说明对第三键31进行不同的操作对应于不同的通信过程,如图3b所示,图中示意了一种对第三键31进行不同的操作与不同的通信过程的对应关系:对第三键31进行长按操作,触发录制短于一定时长的第一媒体信号,松开后发送该语音消息;对第三键31进行短按操作即单次按压操作,触发播放接收到的第二媒体信号;对第三键31进行多次短按操作,发起音视频呼叫。
可选地,如图4a所示,该第三键31也可以是拨动键,从而,第一操作可以是在第一方向上的拨动,第二操作可以是在第二方向上的拨动,第三操作可以是在第三方向上的按压。
图4b中示意了一种拨动键的具体结构,该拨动键包括:拨杆、在拨杆下方支撑拨杆的弹性件,其中,该弹性件可以是金属材质的弹性件,比如弹簧。其中,第一方向上的拨动,第二方向上的拨动,沿弹性件的第三方向上的按压,可分别导通按键信号电路11并触发不同的电路状态。从而,处理器12基于按键信号电路11当前触发的电路状态可以识别出用户此时触发的操作行为。
为支持上述不同方向上的操作导通按键信号电路11并触发不同的电路状态,可选地,该拨动键的结构组成具体可以包括:拨杆、在拨杆下方支撑拨杆的弹性件,以及位于拨杆第一侧的一对金属触点、位于拨杆第二侧的一对金属触点、位于拨杆第三侧的一对金属触点。第一方向上的拨动使得第一侧的一对金属触点接触导通,第二方向上的拨动使得第二侧的一对金属触点接触导通,第三方向上的按压使得第三侧的一对金属触点接触导通。
可选地,该拨动键中还可以包括支撑弹性件的转轴,拨杆与该转轴固定连接。其中,每对金属触点可以是具有一定体积的金属片。
其中,拨动键容置于一个腔体中,该腔体限制了可以对拨动键进行拨打的幅度。可选地,可以在上述三侧中的每侧设置有一对金属触点,一对金属触点中有一个金属触点设置在相应一侧的腔体内壁上,另一个金属触点可以对称设置在弹性件上。
此时,可选地,按键信号电路11可以包括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总线扩展器(亦即GPIO芯片)。其中,第一侧的对应于腔体内壁上的金属触点连接到第一端口,第二侧的对应于腔体内壁上的金属触点连接到第二端口,第三侧的对应于腔体内壁上的金属触点连接到第三端口。从而,第一方向上的拨动可以使得第一侧的一对金属触点接触而导通;第二方向上的拨动可以使得第二侧的一对金属触点接触而导通;第三方向上的按压可以使得第三侧的一对金属触点接触而导通。从而,当某侧的金属触点导通时,便导通了与处理器12间的连接,以使处理器12得知用户当前触发的是哪个方向的拨动或按压操作,进而处理器12进行后续相应通信过程的处理。
由于对该拨动键可以进行不同方向的拨动或按压操作以实现不同的通信需求,因此,一般地,该拨动键为自复位式拨动键。也就是说,当用户执行第一方向上的拨动后,在松开拨杆后,拨杆可以自动复位,以便于用户可以进行下一次的在某个方向上的操作。
当第三键31实现为图4a和图4b示意的拨动键时,为更加清晰地说明对拨动键进行不同的操作对应于不同的通信过程,如图4c所示,图中示意了一种对拨动键进行不同的操作与不同的通信过程的对应关系:向左拨动该拨动键,触发录制短于一定时长的第一媒体信号,松开后发送该语音消息;向右拨动该拨动键,触发播放接收到的第二媒体信号;在复位位置处向下按压该拨动键,发起音视频呼叫。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物理键盘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物理键盘包括第四键41,可响应于第四操作以触发处理器以备选方式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单元15经由无线数据传输网或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发起与对紧急联系人组中成员的音频群呼或视频群呼。
其中,以备选的方式是指择一的方式,即如果某个网络故障,则可以通过另一个网络进行呼叫。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户除了可以通过物理键盘10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媒体信号的发送以及第二媒体信号的播放外,还可以实现紧急情况下的紧急呼叫这种通信需求。
具体地,物理键盘10中可以包括第四键41,该第四键41可以是一个按键,从而,为方便用户在遇到紧急情况下能够更加直接地实现紧急呼叫,上述第四操作可以是单次按压或连续2~3次按压等单一动作的操作。
值得说明的是,该第四键41与前述其他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种可以进行第一媒体信号发送和第二媒体信号播放的物理键共存于物理键盘10上,比如该物理键盘10可以包括第一键21、第二键22和第四键41,比如该物理键盘10可以包括第三键31和第四键41。图5中示意的是物理键盘10包括第三键31和第四键41的情况。
实际上,第四键41可以与其他键比如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第三键31,以预设距离间隔设置。比如图5中示意的:第三键31设置在壳体正面下部区域的右侧,第四键41设置在该区域的左侧,与第三键31具有较远的距离间隔。
可选地,第四键41还可以具有与其他键不同的形状和/或尺寸,比如第一键21、第二键22、第三键31为矩形,第四键41为圆形。或者,第四键41还可以具有与其他键不同的标志字样,比如图6中示意的第三键对应的标志字样为L/T,第四键对应的标志字样为E。
实际应用中,终端通信装置中的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可以预先设置有紧急联系人组,该紧急联系人组中包括至少一个联系人,一般为了保证用户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成功地联系到紧急联系人,该紧急联系人组中一般包括至少两个联系人。
基于此,当用户遇到紧急情况时,仅需要对第四键41进行某种预设的操作即可触发处理器12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或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发起对紧急联系人组中成员的音频群呼或视频群呼。其中,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可以进行在线视频呼叫,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可以进行音频呼叫。
可选地,由于第四键41是用户遇到紧急情况下用于发起紧急呼叫之用的物理键,为保证用户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更加方便地定位该第四键41,该第四键41的尺寸和设置位置可以与其他物理键有所区别,比如与其他物理键间隔一定距离、且尺寸更大。
以上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物理键盘10的几种可选实现方式。实际上,可选地,物理键盘10或壳体上还可以设置有反映终端通信装置通信状态的提示灯。其中,可以每个物理键上独立地设置有提示灯,也可以在物理键盘10上不与各物理键一一对应的设置一个或多个提示灯。例如,可以包括用于提示接收到通信消息的提示灯,如图6中示意的通信状态提示灯,该提示灯可以在接收到消息比如前文提到的第二媒体信号时进行闪烁或高亮,以提示接收到了通信消息。综上,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信装置上设置的物理键盘,用户仅需要对该物理键盘中包含的至少一个物理键分别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实现不同的通信需求,操作方便的同时,也保证了用户向联系人发送通信消息的及时性、可靠性以及接受联系人发来的通信消息的即时性。
前文介绍了几种终端通信装置上物理键盘的实现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该终端通信装置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实现方式。例如,该终端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为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信终端,也可以实现为一种便携式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实现为遥控器,等等。下面,结合如下实施例来介绍几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终端通信装置具体实现为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信终端。图6中示意的物理键盘包括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三键和第四键,其中,第三键以带有L/T字样的按键来示意,第四键以带有E字样的按键来示意。此时,该终端通信装置的正面上还包括具有较大尺寸的显示屏,该显示屏支持触发操作,因此也可以成为触摸屏,可以用于显示图6中示意的联系人交互界面等界面元素。图6中示意的是物理键盘位于显示屏下方的位置,但是,物理键盘也可以位于比如显示屏的左侧或右侧,不以此为限。
另外,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该终端通信装置的壳体上还可以设置有反映终端通信装置运行状态的提示灯,比如反映电量是否充足的提示灯(如图6中示意的电源提示灯),在电量较低时闪烁或亮起以提示用户为终端通信装置充电;比如反映网络连接状况的提示灯(如图6中示意的网络提示灯),在网络质量异常时闪烁或亮起以提示用户网络不佳。
另外,如图6中所示,该终端通信装置的侧面上还可以设置有电源键、音量调节键。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该终端通信装置具体实现为与某种智能终端配合使用的遥控器。遥控器与该智能终端之间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进行通信,比如通过蓝牙、红外等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物理键盘可以设置在该遥控器中。但是,可选地,该智能终端中也可以设置有物理键盘,另外,前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也可以安装于该智能终端中。
图7中示意的位于遥控器中的物理键盘包括第一键、第二键和第四键,其中,第一键以带有L字样的按键来示意,第二键以带有T字样的按键来示意,第四键以带有E字样的按键来示意。
在又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该终端通信装置具体实现为一种便携式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中可以设置有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物理键盘以及一块或几块数字显示屏。
图8中示意的位于该终端设备中的物理键盘包括第一键、第二键和第四键,其中,第一键以带有L字样的按键来示意,第二键以带有T字样的按键来示意,第四键以带有E字样的按键来示意。
图8中示意的该终端设备上设置有两块数字显示屏,每块数字显示屏关联有两个切换按钮。其中,第一块数字显示屏用于切换显示联系人信息,第二块数字显示屏可以显示与第一块数字显示屏中显示的联系人对应的未读取消息数量以及切换显示未读消息。
在又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该终端通信装置具体实现为一种具有可分离的控制器的终端设备。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物理键盘可以设置在该控制器中,该控制器通过连接接口与终端设备主体连接。也就是说,该物理键盘可分拆地设置在终端通信装置的壳体上,并与处理器12通过有线和/或无线接口通信耦合。
图9中示意的位于该控制器中的物理键盘包括第一键、第二键和第四键,其中,第一键以带有L字样的按键来示意,第二键以带有T字样的按键来示意,第四键以带有E字样的按键来示意。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避免赘述,在此后的实施方式中,将不再重复本实施方式已经述及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同样可用/可结合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明白,本实施方式所提之技术方案并不仅限于本实施方式,还可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得到组合和应用。
实施方式二
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终端通信装置,参见图10、图11所示,包括:
壳体,壳体包括基座外壳31和主机外壳32;
主机外壳32内容置有处理器单元,以及分别与处理器单元耦合的媒体采集单元、媒体播放单元和无线数据传输单元,主机外壳32上还设置有第一通信接口;
操作部、与第一通信接口匹配的第二通信接口311,分别被设置于基座外壳31上;
主机外壳32安置在基座外壳31上,使第一通信接口与第二通信接口311连接,并使操作部通过按键信号电路连接于处理器单元;另外,主机外壳32与基座外壳31之间物理上可分拆。
操作部可操作以触发处理器单元通过媒体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媒体信号;
处理器单元被设置以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经由无线数据传输网发送第一媒体信号,以及接收第二媒体信号;
操作部可操作以触发处理器单元通过媒体播放单元输出第二媒体信号。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主机本身可以为移动终端,特别可以是手持移动终端。
如图10所示,第二通信接口311为物理接口,并与主机外壳32上的第一通信接口直接连接。当然,第二通信接口311也可以是无线接口,通过蓝牙、NFC等近距离通信协议与第一通信接口无线连接。进一步可选地,在电气耦合方面,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构成弹簧探针连接器,例如Pogopin连接器,第二通信接口311可以优选为触点结构的接口,例如Pogopin连接器的探针接口,不易因反复插拔而损坏。而第一通信接口则可以设置为与第二通信接口311相匹配的结构,例如Pogopin连接器的针孔接口。当然,也可使用市面常见的闪电、Mini、Micro-USB或者Type-C等接口。而在数据接口协议等通信耦合方面,可以采用USB协议或者GPIO等数据接口协议从而支持数据传输、音视频传输,以及电力供给。主机外壳32与基座外壳31之间的连接机构/固定机构,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例如滑槽、卡扣、磁吸结合机构以及利用装置的摆放角度而产生的重力的结合机构等;应当注意:第二通信接口311也可以通过一些转接机构/组件,与其他的并不兼容上述的Pogopin物理接口或不兼容USB协议、GPIO等数据接口协议的移动终端进行转换连接。
当然,应当理解,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通信装置的基座外壳31独立于主机外壳32设置,但作为终端通信装置主体部分的主机依然可以具有固定设置在该主机壳体上并与处理器单元耦合的按键、按钮等其他操作部件,并与操作部所起的作用相同或相似。可参考前文图2-图5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因此此处不赘述。
应当理解,操作部被设置在基座外壳31上并与处理器单元连接,可以具体实现为物理的操作组件的形式,例如按键,操作杆,手柄,触控板等等。后续的一些实施例中,以简化结构的按键结构为例进行示意性的说明。
可选地,针对图10所示的,第二通信接口311为可分拆的物理接口的情况下,终端通信装置存储的至少一条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单元执行以:响应于下述任一项:
i)来自用户的网络切换操作;
ii)网路环境的变化;
iii)物理接口的连通或断开,同步地,基座与作为终端通信装置主体部分的主机也通过该物理接口相互结合或分离,从而将终端通信装置在无线局域网和移动数据网之间切换连接,优选地,终端通信装置会保持对移动电话网的接入。
具体地,一方面,在一些示例性的应用场景中,用户的室内等常驻地一般会有WLAN的无线数据传输网络信号可供用户的手机接入,而同时也会有移动通信网可以接入,相对而言,WLAN的信号会更强且稳定,在这种场景下,以多种方式触发的至少一条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单元执行以使主机接入室内的WLAN,而随着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的变化,例如用户从室内转移到户外,这种地理位置的变化会引起用户所携带的主机周边的通信网络条件,比如无线通信网络的信号强弱等会发生变化。一般地,在这个用户的移动过程中,WLAN信号会越来越弱,相对而言,移动通信网会更强,当WLAN通信网络的信号低于某一预定阈值,则主机的至少一条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单元执行以使主机接入移动通信网。如果用户返回室内或常驻地的周边区域,主机内的至少一条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单元执行以根据可用的多个网络的信号强度的对比而使主机重新接入WLAN。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主机外壳32与基座外壳31结合时,主机可以于基座一同使用,也可以独立地作为移动终端使用。当用户在室内时,可能会把主机外壳32安置于基座外壳31上,通过设置于基座外壳31上的操作部来操作主机,而当位于室外时,用户一般会通过主机屏幕上提供的虚拟按键/按钮来操作手机,这些虚拟按键/按钮与操作部在数量、布局、形态、感观、方位、色系、色彩、形状、图案中至少一项具有对应性和/或一致性。详见第一实施方式之下的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电子设备,在此不赘述。
综上,主机内的至少一条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单元执行以根据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311之间的连通或断开,或者根据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311之间的连通或断开并结合网路环境的变化而将主机接入WLAN或移动通信网。其中,网络环境包括:信号强度、网络连通性/稳定性等周边通信网络的条件或网络状态等。
另外,可选地,上述的终端通信装置中的媒体采集单元可以包括麦克风、摄像头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媒体播放单元可以包括扬声器、显示器中的至少一个。而且,应当注意,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方法、通信装置、电子设备中,所提及的显示屏321(display screen)一般指通信装置/电子设备的显示器(display)的屏幕部分,或也简称为显示器,此后不再赘述。
以扬声器或音箱为例,可以被集成设置于终端通信装置的通信主体,例如主机的主机外壳32中。另外,该媒体播放单元可以包括多个扬声器或多个音箱,分布设置于主机外壳32和基座外壳31中。针对设置于主机外壳32中的第一扬声器可以相对直接的方式连接于处理器单元,而设置于基座外壳31中的第二扬声器,则可通过第二通信接口311和第一通信接口相对间接地连接于处理器单元。对多个扬声器的配置方式的各种变形可适用于上述或下述的所有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类似地,媒体采集单元可以包括分布设置于主机外壳32和基座外壳31的多个麦克风,或者分布设置于主机外壳32和基座外壳31的多个摄像头,本文的其他部分中不再对此赘述。
当第一通信接口与第二通信接口311连接时,用户一般也位于室内因而WLAN信号也比较强,对应地,主机也可以会自动接入WLAN。而当用户将主机从基座外壳31上取下,两者分离因而上述第二通信接口311与第二通信接口311断开。此时,一般而言,用户有可能会移动至户外因而远离WLAN,所以主机也可能会自动接入移动通信网,或者响应于物理接口的断开并基于环境中可用的多个通信网络的信号强度,综合判断应使主机接入移动通信网或者保持WLAN的接入状态。而在主机内的至少一条可读指令中,当主机和基座组合时,通过数据接口向手机的操作系统或处理器单元发送标识与基座连接的信号,至少一条可读指令通过软件系统获取该信号/事件通知后,对应的程序模块可以切换连接室内的WLAN,并将软件模式切换到“家用程序模式”。反之,当主机和基座断开连接时,通过数据接口向手机的操作系统或处理器单元发送标识与基座断开的信号,至少一条可读指令通过软件系统获取该信号/事件通知后,对应的程序模块可以切换连接至3G、4G、5G等移动通信网,对应地,系统的软件模式也切换到“移动程序模式”。此处的“移动程序模式”以及上述的“家用程序模式”一般与家用场景和户外移动的场景有关联性,具体地,会涉及不同的软件、硬件资源的调用和运行方式或对用户提供的交互资源的提供方式以及因而产生的不同的交互风格。比如,在“移动程序模式”模式中,主要使用或者默认使用移动电话网络所承载的语音电话业务、短消息业务或者移动数据网所承载的数据业务等通信资源。而在上述的“家用程序模式”中主要使用,或者默认使用通过WLAN、无线数据传输网所承载的视频电话、语音消息等即时通信资源。另外,在“家用程序模式”中,可自动激活手机中的摄像头等资源从而开启监控功能,而在“移动程序模式”中则关闭摄像头相关的资源和功能并使能扬声器。在“移动程序模式”中,处理器单元可被设置以自动激活手机中的GPS等资源从而为用户开启户外的定位/导航服务;而在“家用程序模式”中则关闭此功能和相关资源。
再者,如果主机自动进行的上述在WLAN或移动通信网切换连接不符合用户的需要,则用户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场景,对主机上提供的交互入口,例如显示屏321上呈现的用于切换通信网络的连接的按钮,进行手动操作,从而使主机切换连接至用户所选择的通信网络。换言之,主机内的至少一条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单元执行以响应于来自用户的网络切换操作,将主机在无线局域网和移动通信网之间切换连接。
应当注意,所有实施例中的终端通信装置均可采用类似上述实施例的终端通信装置中操作部等操作部通过可拆分的结构相对于通信主体部分,例如主机,而被设置。例如,终端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基座和物理接口,操作部被安装在基座上,对外暴露供用户操作;而物理接口被对应地设置在主机和基座上,以使得用户将主机安置(resting)于基座上时,两者可以通过该物理接口而耦合。因此,用户可以操作基座上的操作部从而通过物理接口操作主机。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借助于可拆分设置的基座和主机的组合,使得用户可以在基座上对主机的通讯动作进行简易、层级少的界面操作,因此即便是老人、儿童这种难以熟练使用智能终端设备的人群也能借助于基座的操作部,容易、且直观地实现远程通信通话需求。据此,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终端通信装置得以降低了使用和学习成本,显著地提高了便利性。
可选的,基座外壳31包括第一面板312,操作部包括第一键21、第二键22和第三键23,设置于第一面板312上;
第一键21,可响应于第一操作以触发处理器单元通过媒体采集单元采集短于预设时长的第一媒体信号;
第二键22,可响应于第二操作以触发处理器单元通过媒体播放单元输出第二媒体信号;
第三键23,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触发处理器单元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经由无线数据传输网发起音视频呼叫。
应当注意,此处的触发信号的发送包括:直接向处理器单元发出第一媒体信号和第二媒体信号,或者,通过上述的物理接口向处理器单元发送第一媒体信号和第二媒体信号。这种连接结构及信号触发的变形可适用于上述或下述的所有实施例的通信装置,本文的其他部分,不再赘述。
可选的,媒体播放单元包括设置在主机外壳32上的显示屏321,主机外壳32安置在基座外壳31上时,第一面板312与显示屏321的朝向大体一致。
当第一面板312与显示屏321的朝向大体一致时,用户在观看显示屏321的过程中可以直观地看到第一面板312上操作部的各个键盘的形状和位置,提高了操作部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可操作性。第一面板312的所在表面可以是壳体的正面。
其中,该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可以以相邻方式设置。这两个物理键可以为方形或圆形等形状的外形结构。当然,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也可以分散设置,例如一个设置在壳体的第一面、另一个设置在壳体的第二面;或者,该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分布在壳体的同一面上。
其中,第一媒体信号和第二媒体信号可以分别包括持续时间短于预设时长的语音消息和/或视频消息,或者文本消息,该文本消息长度可以有一定限度。
该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可以是按键,可以直接地或者通过一个物理接口,例如第二通信接口311,耦合于处理器单元,并通过该物理接口相对于手机可分拆。从而,本实施例中,第一操作可以是长按操作,例如持续的时间超过2秒),第二操作可以是单次按压操作,例如按压持续的时间短于1秒、快速的多次连续按压操作等简单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以便用户通过对这两个物理键分别进行操作以实现不同的通信需求,比如发送第一媒体信号、播放接收到的第二媒体信号。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媒体信号的采集与发送可以使得用户通过一键操作而实现对联系人语音留言或音视频留言等通信,此时,处理器单元同样可以通过媒体采集单元采集不超过预设时长的第一媒体信号。
具体来说,处理器单元可以控制媒体采集单元工作一次的最长采集时长,即为上述预设时长,比如1分钟,从而,用户每次最多仅能向联系人发送1分钟的第一媒体数据,当用户还需继续发送时,可以重新对第一键21再次触发一次第一操作。实际应用中,以第一操作为长按操作为例,用户可以对该第一键21执行一次长按压操作以触发语音等第一媒体数据的采集,用户按压下该第一键21后可以开始说话,此时媒体采集单元在处理器单元的控制下开始采集用户的语音,如果按压的时长还未达到上述最长采集时长时用户松开了该按键,则媒体采集单元在处理器单元的控制下停止采集,并将已经采集的语音发送至处理器单元。相反地,如果按压的时长已经达到上述最长采集时长时用户还未松开该按键,则媒体采集单元也可以在处理器单元的控制下停止采集,并将已经采集的语音发送至处理器单元。
在该示例中,相当于当用户对第一键21进行第一操作后,可以使得媒体采集单元录制一定时长的第一媒体信号,进而通过处理器单元将已经录制完的第一媒体信号发出,即此时可以实现用户向联系人发语音留言。
实际应用中,处理器单元在发出第一媒体信号的过程中,可以先采用某种编码标准比如H.264对第一媒体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处理,进而根据某种网络传输协议比如TCP、UDP等传输协议对压缩编码后的第一媒体信号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数据包发送至对端联系人。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除了可以单独地被操作以分别触发第一媒体信号的采集与发送和第二媒体信号的播放之外,可选地,还包括第三键23,第三键23可响应于第三操作向处理器单元发出第三触发信号,处理器单元响应于该第三触发信号,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经由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发起音视频呼叫。其中,第三操作可以是施加在第三键23上的按压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联系人接听该音视频呼叫,处理器单元可以控制媒体采集单元开始采集用户的媒体信号(称为第三媒体信号),并将实时采集的第三媒体信号发送至联系人侧,该第三媒体信号可以是通过麦克风和摄像头采集的音视频信号。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将三个主要功能的人机接口以三个按键的形式设置在第一面板312上,并将第一面板312设置在用户面前最为显眼的位置,易于理解其操作逻辑,更加直观。
可以说明的是,当操作部上的按键的外观(颜色、形状等)和显示屏321上的按键的外观一致时,还可以更进一步地与用户的操作习惯一致。
可选的,基座外壳31包括具有第二面板313,第二面板313与第一面板312的所在表面相交,第二面板313上设置有第四键24;
第四键24,可响应于第四操作以触发处理器单元以备选方式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经由无线数据传输网或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发起对紧急联系人组中成员的音频群呼或视频群呼。
其中,以备选的方式是指择一的方式,即如果某个网络故障,则可以通过另一个网络进行呼叫。
具体地,该第四键24可以是一个按键,从而,为方便用户在遇到紧急情况下能够更加直接地实现紧急呼叫,上述第四操作可以是单次按压或连续2~3次按压等单一动作的操作。
实际应用中,终端通信装置中的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可以预先设置有紧急联系人组,该紧急联系人组中包括至少一个联系人,一般为了保证用户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成功地联系到紧急联系人,该紧急联系人组中一般包括至少两个联系人。
基于此,当用户遇到紧急情况时,仅需要对第四键24进行某种预设的操作即可触发处理器单元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络或GSM等移动电话网发起对紧急联系人组中成员的音频群呼或视频群呼。其中,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可以进行在线视频呼叫,通过移动电话网可以进行音频呼叫。
可选地,由于第四键24是用户遇到紧急情况下用于发起紧急呼叫之用的物理键,为保证用户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更加方便地定位该第四键24,该第四键24的尺寸和设置位置可以与其他物理键有所区别,比如与其他物理键间隔一定距离、且尺寸更大。或者,第四键24可以被设置为下凹的按键以防止用户误操作、误触碰,而第一、第二、第三按键可以被设置为凸起的按键,以方便用户日常操作。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第四键24被设置在第二面板313上,而第二面板313与第一面板312的所在表面相交,如此一来,第四键24的位置可以和第一、第二、第三键23之间形成显著区分。
为了使用户在紧急情况下更加容易地进行第四操作,参见图10所示,当第一面板312位于基座外壳31的前表面时,第二面板313可以位于基座外壳31的上表面。位于上表面时,用户在黑暗状态下最容易接触到上表面,易于摸索到第四键24的位置,因此在紧急情况下更易于被找到。
可选的,第二面板313上还形成有凹陷表面,凹陷表面内设置有方向键25和返回键26。
方向键25可以供用户选择显示屏321上的显示内容,例如通过上述通信应用程序所显示的联系人相关信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该方向键25实现联系人的选择。方向键25可以是一对或单个方向键25,通常以一对方向键25键为佳。返回键26则可以供用户回滚所做的操作,或者返回至主页(初始页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方向键25被设置在第二表面时,可以于显示屏321上的显示内容的切换方向更好地保持一致,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通信装置启动后,在首界面上呈现第一联系人的简档信息或交互界面,或者第一联系人所在的联系人组,此时,处理器单元可以响应于用户按下方向键25而在屏幕上切换显示第二联系人的简档信息或第二联系人的交互界面,或者第二联系人所在的联系人组。
可选地,该第一联系人为统计意义上用户最频繁联系的联系人,此后的第二联系人及第三联系人在统计意义上的被使用频率依次降低。
类似地,处理器单元也可以响应于用户按下第一键21左侧的方向键25而在屏幕上由第二联系人的简档信息或交互界面,或者第二联系人所在的联系人组切换显示为第一联系人的简档信息或交互界面,或者第一联系人所在的联系人组,此处不再赘述。若需要取消操作,则可以按下返回键26,返回至第一联系人页面。
当用户通过方向键25在显示屏321上切换联系人,例如第二联系人交互界面,之后,可以继续按压第二键22,播放来自该第二联系人的语音留言,或者也可以通过长按第一键21向该第二联系人发送语音留言。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按压第三键23,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对第二联系人发起音视频呼叫,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无论在用户的操作下,交互界面位于联系人的简档信息、交互界面、或者联系人所在的联系人组等,以及通过上述正常的手机桌面的界面,进入各种应用程序的运行界面,处理器单元均可响应于用户施加在屏幕上的预定手势而切换至某个预定的交互界面,例如处理器单元可响应于用户在屏幕上施加“Z”字形滑动手势或者沿屏幕对角线的滑动手势,而在屏幕上切换至预定的交互界面,例如某个特定的联系人的简档信息界面,或者回退显示开机初始界面等。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面板313上还形成有凹陷表面,可以防止返回键26和方向键25干扰对第四键24的操作,而且,位于凹陷表面的将返回键26和方向键25在操作时更贴近主机壳体的位置,因此能够更好地和显示屏321内的内容联动。
可选的,操作部具有第三面板314,第三面板314与第一面板312和第二面板313的所在表面都分别相交,第三面板314上设置有电源键27和音量键28。
具体地,第三面板314可以位于基座外壳31的侧表面。
将电源键27和音量调节键设置在与第一面板312和第二面板313的所在表面都分别相交的第三面板314,可以防止误触导致的关机、音量陡增的意外情况。而且,由于电源键27和音量键28的使用频率较低,设置在侧表面并不会影响到二者的使用。
可选的,还包括反映终端通信装置通信状态的提示灯231,提示灯231设置在第三键23上。
其中,可以每个物理键上独立地设置有提示灯231,也可以在操作部上不与各物理键一一对应的设置一个或多个提示灯231。例如,可以包括用于提示接收到通信消息的提示灯231,该提示灯231可以在接收到消息比如前文提到的第二媒体信号时进行闪烁或高亮,以提示接收到了通信消息。
综上,用户仅需要对该操作部或设置在基座上的操作部所包括的至少一个物理键分别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实现多种形式的即时通信,操作方便的同时,也保证了用户向联系人发送通信消息的及时性、可靠性以及接收联系人发来的通信消息的即时性。
可选的,基座外壳31和主机外壳32通过磁力吸附结合,可以通过二者的结合使第一通信接口与第二通信接口311耦合。或者,两者之间也可以通过卡扣、卡位件等紧固件进行连接,此处不赘述。
进一步可选的,第二通信接口311形成有凸出物,第一通信接口形成有凹槽,凸出物插入凹槽使第一通信接口与第二通信接口311耦合;
基座外壳31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体,可选地,主机外壳32上还可设置有第二磁性体,第一磁性体与第二磁性体彼此吸附。或者,主机外壳与基座外壳之间,也可以通过卡扣、卡位件等紧固件进行连接,此处不赘述。
其中,可选地,第一磁性体可以被设置在第二通信接口311旁,第二磁性体可以被设置在第一通信接口旁,以使得基座外壳31和主机外壳32在磁力作用下相向运动时,凸出物可以自然地被插入到凹槽之中。
借助于第一磁性体和第二磁性体之间的吸附作用,可以实现“即插即用”的用户体验,相比于利用机械结构锁合固定主机外壳32而言,不易对主机外壳32形成擦伤、磨损,增强了耐用性。
可选的,基座外壳31上还设置有数据扩展接口315,用于外接扩展设备。
这些外接扩展设备可以是各种能够与主机发生联动的设备,例如打印机、扫描仪、线控装置、灯具等等,特别可以是适用于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血压计、治疗仪、心电图测试仪等等疾病诊疗设备。利用数据扩展接口315可以显著地增强终端通信装置的可扩展性,使其功能更加强大、易用。
数据扩展接口315本身可以是市面上常见的闪电、Mini、Micro-USB或者Type-C等接口。而在数据接口协议等通信耦合方面,可以采用USB协议或者GPIO等数据接口协议。
实施方式三
本申请的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基座,参见图12、图13、图14所示,包括:
本体4;
安置部411,形成于本体4以安置第一移动终端5;
物理操作部,设置于本体4上;
第一接口,设置于本体4上,相对于本体4,该第一接口对内的第一端,与物理操作部,优选在本体4内部,相互连接;而第一接口对外的第二端则可用于,例如通信地,耦合第一移动终端5;
其中,物理操作部可操作以向第一接口发送信号,信号用于触发,或者说激活,第一移动终端5的一个特性(Feature),例如终端5的一次拍照行为;或者信号还用于触发第一移动终端5与第二终端通过至少一个通信网络的通信,例如,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络交换媒体数据。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接口,设置于本体4上,通过基座内部连接于电源。该第二接口可以是USB接口。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操作部包括一个或多个按压式或拨动式的按键、旋钮等,可通过电信号对应地触发第一移动终端5的不同功能/动作(action),例如拍照键、通话键和发送键等等。可选地,基座还包括处理器,这些按键可分别通过处理器连接于第一接口,或者分别直接耦合至第一接口。
可选地,上述的至少一个通信网络包括移动电话网,无线数据传输网,而无线数据传输网可包括WLAN和移动数据网;物理操作部可以包括第一操作部,该第一操作部可响应于外部操作,向第一接口发送如下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第一信号,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电话网建立短消息业务;
第二信号,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电话网建立语音电话业务;
第三信号,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网传输数据业务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操作部包括:第一键和第二键。其中,第一键可响应于第一操作向第一接口发送上述地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第二键,也可响应于第二操作以向第一接口发送上述地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优选地,第一键和第二键可向第一接口发送的信号不同,即如果第一键可向第一接口发送第二信号,则第二键被设置为向第一接口发送第一信号。
可选地,第一操作部还包括第三键,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向第一接口发送上述地第二信号或第三信号,可选地,第三信号可以是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向另一个通信设备发起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通话请求的信号。
参见图12所示,第一接口为具有实体结构的接口,或称物理接口,并与主机外壳上的第一通信接口直接连接。
进一步可选地,当第一接口为物理接口时,在电气耦合方面,第一接口可以优选为弹簧探针连接器中的触点结构的接口,例如,Pogopin连接器的探针接口,从而不易因反复插拔而损坏。而第二接口则可以设置为与第一接口相匹配的结构,例如Pogopin连接器的针孔接口。
当然,在适配于市面上常规的,并非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基座定制的移动终端时,也可使用市面各种移动终端上常见数据传输接口,例如闪电接口或USB接口。其中,以闪电接口和Type-C型USB接口为优选方案。
而在数据接口协议等通信耦合方面,可以采用USB协议或者GPIO等数据接口协议从而支持数据传输、音视频传输,以及电力供给。
当然,第一接口也可以是无线接口,通过蓝牙、NFC等近距离通信协议与第二接口无线连接。
当采用无线连接时,还可以在本体4内设置无线充电机构,利用无线充电机构同时为第一移动终端5充电。此时,安置部411可以不形成为如图12中所示的固定结构,而可以简化为一个平台,以供第一移动终端5放置于其上。
而无论时采用物理接口还是无线接口,通过安置部411的连接机构/固定机构,可以包括且不限于例如滑槽、卡扣、磁吸结合机构以及利用装置的摆放角度而产生的重力的结合机构等。
应当注意:第一接口也可以通过一些转接机构/组件,例如连接器、连接线等等与其他的并不兼容上述各种物理接口或不兼容USB协议、GPIO等数据接口协议的移动终端进行转换连接。
其中,第二终端通常可以是位于远程的任意的终端。根据不同的联系人,持有的终端将有所不同,因此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指的第二终端并非对某一移动终端的特指,也就是说,任何可能与第一移动终端5发生媒体数据的各种终端,都可以定义为第二终端。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基座,借由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本体4上的物理操作部,将第一移动终端5的操作转变为具有良好反馈的物理操作,大幅度提高了便利性,特别适合包括但不限于老人、儿童、盲人等不擅长操作电子设备的人群在内的用户使用。
具体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指的媒体数据包括且不限于在多台移动终端之间因通信而产生的各种文字消息、文件、数据、语音与视频交流的数据。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利用GSM网络通信、通话时,费用相对高昂,而许多人群对通话资费较为敏感。相比之下,通过无线数据网交换媒体数据往往是免费的,或资费较低的。但对于这些特殊人群来说,通常难以区分基于GSM网络和基于无线数据网络的区别,也难以找到采用无线数据网络进行通信的入口。
以“微信”这一应用程序为例。在现有技术的移动终端中,人们在操作微信以发送语音、视频消息时,需要在移动终端的“设置”中打开无线数据网,然后开启“微信”app(应用程序),再在app的界面中找到需要联络的联系人,切换至该联系人的界面并打开对话框,在对话框附近找到“更多”的加号按钮,再选择“视频通话”这一按钮,才能够实现对特定联系人的视频通话。这一系列的操作对于前文提及的特定人群十分困难。
而,在本申请中,仅仅只要对物理操作部进行操作,就可以促使第一移动终端5直接通过无线数据网络发起视频通话、发送音频、文字或图片数据等等,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在操作上显然具有显著的便利性,在资费上也显然能够使用户更加安心、放心。其中,如前文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移动终端5可以通过识别是否与第一接口连接,以切换自身的网络环境为Wlan或3G、4G、等网络,进一步降低用户的资费负担。
接下来,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基座的物理操作部的可选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可选的,物理操作部可以包括第一操作部,第一操作部可响应于外部的操作,向第一接口发送如下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5采集并发送媒体数据的信号;
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5播放媒体数据的信号。
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5向第二终端发起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通话请求的信号。
在第一操作部中,集成了用作交换媒体数据的大部分功能,十分方便。在第一操作部中,可以具体实现为物理的操作组件的形式,例如按键,操作杆,手柄,触控板等等。后续的一些实施例中,以优选的按键结构为例进行示意性的说明。
具体可选的,第一操作部包括:
第一键21,可响应于第一操作以向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5采集并发送媒体数据的信号;
第二键22,可响应于第二操作以向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5播放媒体数据的信号。
其中,该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可以以相邻方式设置。这两个物理键可以为方形或圆形等形状的外形结构。当然,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也可以分散设置,例如一个设置在壳体的第一面、另一个设置在本体4的第二面;或者,该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分布设置于本体4的同一面上。
其中,各个操作的具体方式可以根据各个“键”的形态来确定,例如,可以通过按压、拨动、滑动等多种操作,对应于按键、拨动键、滑动杆等多种形态的“键盘”。
以按压操作为例,在按下第一键21时,第一移动终端5收到来自第一接口的信号,开始采集媒体数据,并给出对应的提示。用户收到提示之后,可以对将自己的语音、视频录制下来,作为媒体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其中,媒体数据可以被设置有规定的时长,也可以不作限制。
可选的,第一操作部还包括:
第三键23,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向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5向第二终端发起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通话请求的信号。
第二终端可以响应这一实时通话请求,实现第一移动终端5与第一移动终端5之间的实时通话。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指的实时通话请求。包括且不限于视频电话、语音电话等多种实时的沟通方式。
也就是说,通过第一键21、第二键22、第三键23这三个简单的键,用户可以一键触发并满足自己的沟通需求,因此在操作时无需进行多个层级菜单的复杂操作,提升了通信装置的可操作性,以及通信装置中的通信资源的可访问性。
可选的,第三键23的形状与第一键21、第二键22不同。通过将第三键23的形状与第一键21、第二键22形成区分,可以防止误操作,减少用户的记忆需求。
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第三键23,转而利用第一键21或第二键22的组合操作,例如同时按下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来实现实时通话请求的目的。
可选的,还可以包括:提示灯231,用于反映第一终端通信装置的通信状态,提示灯231设置在第三键23上。在第三键23上设置的提示灯231,可以直接给出实时通话的状态反馈,例如,可以在实时通话请求失败的时候亮红灯,在实时通话过程中亮绿灯。相比于直接设置在本体4的其他部位而言,可以提高状态示意的直观程度。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会发生网络拥堵的情况,表现为视频、音频的实时通话过程中出现卡顿。对于特殊人群而言,难以理解卡顿出现的原因,有可能会认为通话失败而做出额外的非必要操作,例如拍打本体4,取下第一移动终端5等等。在第三键23上设置提示灯231,可以在网络拥堵时依然启动提醒用户实时通话并未中断的作用,因此具有积极意义。
可选的,第三键23、第一键21、第二键22基本沿直线设置。
这三个键沿着同一直线设置时,可以更清楚直观地让用户理解其交互逻辑。而且在第一移动终端5的UI界面(用户界面)中,通常也会将功能等同的三个键沿一直线设置。在UI界面中的虚拟按键和在本体4上的实体按键一致时,可以提高用户操作的一致性,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进一步来说,第三键23、第一键21、第二键22基本沿直线依次设置。其中,由于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的功能有关联,因此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之间的位置也可以相互交换。
更进一步来说,第三键23与第一键21的间隔距离大于第一键21与第二键22之间的间隔距离。
由于第三键23的功能与第一键21、第二键22的功能关联性相对较小,因此第三键23被设置在相对较远位置时,可以进一步防止误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之间的间隔可以设置得较小,甚至可以连接在一起。
可选的,安置部411可以设置于本体4的第一表面41,第一操作部设置在第一表面41上。将安置部411和第一操作部设置的同一个表面上时,用户在观看第一移动终端5的显示屏的同时就可以看到第一操作部的内容,通信装置的互动性、操作性可以进一步地得到提升。
此外,当第一移动终端5的用户界面中存在与第一操作部的按键的外观(颜色、形状、大小等)一致的虚拟按键时,用户可以直观地明白第一操作部的按键的功能也和虚拟按键是一致的,因此可以提升可操作性。
进一步可选的,安置部411可以设置于本体4的第一表面41的左侧,第一操作部设置在第一表面41的右侧。
安置部411设置于左侧,而第一操作部设置于右侧时,符合右撇子人群的操作习惯,提高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基座的适应人群范围。当然,安置部411设置于右侧而第一操作部设置于左侧也是可行的设计。
另外,可选的,物理操作部还可以包括:第四键24,可响应于第四操作以向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5向至少两个第二终端发起实时通话请求的信号。
第四键24可以作为紧急情况下的求助按键使用。第四操作可以是单次按压或连续2~3次按压等单一动作的操作。在触发第四键24时,可以通过第一移动终端5支持的所有可用的数据传输路径向多个第二终端发起实时通话请求。这些数据传输路径包括且不限于基于移动通信网的所有数据传输路径,当任意一个网络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其他的网络逐个尝试。
被发起请求的第二终端所对应的联系人可以被预设于第一移动终端5中。实际应用中,终端通信装置中的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可以预先设置有紧急联系人组,该紧急联系人组中包括至少两个联系人,一般为了保证用户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成功地联系到紧急联系人,该紧急联系人组中一般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联系人。
可选的,第四键24设置于本体4的第二表面42,安置部411形成于本体4的第一表面41,第二表面42与第一表面41相交。如此一来,第四键24的位置可以和第一、第二、第三键23之间形成显著区分。
进一步可选的,第一表面41为前表面,第二表面42为上表面,从而使用户在紧急情况下更加容易地进行第四操作。位于上表面时,用户在黑暗状态下最容易接触到上表面,易于摸索到第四键24的位置,因此在紧急情况下更易于被找到。
可选的,参见图13所示,物理操作部还可以包括:
第二操作部,包括:
方向键25和/或返回键26。
方向键25可以供用户选择显示屏上的显示内容,例如通过上述通信应用程序所显示的联系人相关信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该方向键25实现联系人的选择。方向键25可以是一对或单个方向键25,通常以一对方向键25为佳。返回键26则可以供用户回滚所做的操作,或者返回至主页(初始页面)。
另外,可选的,安置部411形成于本体4的第一表面41,第二操作部设置于基座的本体4的与第一表面41相交的表面上。具体的,可以设置在前述的第二表面42上,并令第二操作部和第四键24之间保持较远的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方向键25被设置在第二表面42时,可以于显示屏上的显示内容的切换方向更好地保持一致,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通信装置启动后,在首界面上呈现第一联系人的简档信息或交互界面,或者第一联系人所在的联系人组,此时,处理器可以响应于用户按下方向键25而在屏幕上切换显示第二联系人的简档信息或第二联系人的交互界面,或者第二联系人所在的联系人组。该第一联系人可以是统计意义上用户最频繁联系的联系人,此后的第二联系人及第三联系人在统计意义上的被使用频率依次降低。
另外,可选的,物理操作部还包括:
功能操作部,包括:
电源键27,可响应于第五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5开关电源的信号;
音量键28,可响应于第六操作以调节所述基座的音量,或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调节音量的信号。
通过对基座本体4上的功能操作部,可以直接实现对第一移动终端5音量和电源开关这两个常用功能的控制,进一步提高了便利性。
可选的,安置部411形成于本体4的第一表面41,功能操作部设置于本体4的与第一表面41相交的表面上。
具体地,第三表面43可以位于本体4的侧表面。将电源键27和音量调节键设置在与第一表面41和第二表面42的所在表面都分别相交的第三表面43,可以防止误触导致的关机、音量陡增的意外情况。而且,由于电源键27和音量键28的使用频率较低,设置在侧表面并不会影响到二者的使用。
综上,用户仅需要对该物理操作部或设置在基座上的物理操作部包括的至少一个键分别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实现不同的通信需求,操作方便的同时,也保证了用户向联系人发送通信消息的及时性、可靠性以及接收联系人发来的通信消息的即时性。
可选的,安置部411设置有磁力吸附组件,用于结合第一移动终端5。具体的,可以在安置部411上设置永磁体,而在第一移动终端5上设置铁磁性物质,从而防止自发磁性对第一移动终端5使用可能产生的影响。
具体的,至少部分的第一接口形成为弹性凸部。而第一移动终端5上的与第一接口对应的部位,例如第二接口可以对应形成有凹槽。
第一移动终端5受到磁力作用置于安置部411时,凸出物可以自然地被插入到凹槽之中,以实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连接。或者,也可以通过卡扣、卡位件等紧固件进行连接,此处不赘述。
可选的,还包括:转接器,转接器的一端可拆分地连接第一接口,另一端输出为USB接口、闪电接口、音频接口、视频接口中的至少一个。转接器可以使得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提及的基座在采用特殊接口时,不但可以适配于专用的第一移动终端5,也可以适配于其他市售的常规移动终端。
可选的,安置部411包括相对于本体4的放置表面向上倾斜的斜面。
具体说来,这一斜面通常可以具有10度-30度的倾角,或者50度-80度的倾角,分别适用于坐下时和站立时的使用情形。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提及的基座,特别可以适用于放置在客厅茶几、床头柜时的应用场景。通常在使用时,这些平台的普遍高度决定了用户无法平视第一移动终端5的显示屏,而需要以一定的倾角俯视。据此,将安置部411设置为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面,可以显著地改善用户体验。
可选的,安置部411包括一平台,被设置在基座的本体4上以承载第一移动终端5,该平台能够相对本体4的其余部位旋转以调节自身的朝向。
当平台能够相对本体4的其余部位旋转以调节自身的朝向时,也就是可以自由地调节第一移动终端5的朝向时,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可以更进一步地提高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平台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多种可旋状机构来调节其可旋状的方向,具体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在此不再赘述。
安置部411的可调节结构,还可以有更多改进,例如平台还可以被设置为可升降的,以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除此之外,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基座,还可以包括线控单元和线控操作部,线控单元第一端连接至本体4,线控操作部设置于线控单元第二端,并可通过第一接口与第一移动终端通信连接。线控单元连接至本体4,并可通过第一接口与第一移动终端5通信连接。
随着年龄的增加,视力老化,包括部分老年人在内的一些用户,会有远视的症状。他们在看第一移动终端5的显示屏时,往往会刻意地拉远与显示屏的距离。对于远视程度较为严重的用户而言,在针对本体4上的物理操作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手部与头部相互远离的动作可能会影响操作感,产生不适。
此外,在将基座放置在客厅茶几,用户靠在沙发上操作,或将基座放在床头柜,而躺在床上操作时,由于身体距离基座较远,直接操作物理操作部也不够舒适。
据此,所设置的线控单元可以在这些应用场景中提供替代物理操作部的功能,以扩大用户在使用基座时的活动范围。具体的,可以在线控单元上设置与本体4上的物理操作部功能一致的线控操作部,以供用户遥控操作。
进一步的,线控操作部上各个键的形状、结构、操作方式可以与物理操作部保持一致,以提高可识别度,降低学习成本。
相比于遥控器而言,线控单元既不容易丢失,也不需要更换电池,对于相对较为健忘的老年人和相对较为顽皮的儿童而言也可以提高便利性。
进一步可选的,参见图14所示,本体4上还设置有数据扩展接口,用于外接扩展设备。
这些外接扩展设备可以是各种能够与主机发生联动的设备,例如打印机、扫描仪、鼠标、灯具等等,特别可以是适用于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血压计、治疗仪、心电图测试仪等等疾病诊疗设备。利用数据扩展接口可以显著地增强终端通信装置的可扩展性,使其功能更加强大、易用。
数据扩展接口本身可以是市面上常见的闪电、Mini、Micro-USB或者Type-C等接口。而在数据接口协议等通信耦合方面,可以采用USB协议或者GPIO等数据接口协议。
特别的,数据扩展接口还可以包括前述的线控单元。利用数据扩展接口连接线控单元,在线控单元发生损坏时易于更换,可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借助于可拆分设置的基座和第一移动终端5的组合,使得用户可以在基座上对第一移动终端5的通讯动作进行简易、层级少的界面操作,因此即便是老人、儿童这种难以熟练使用智能终端设备的人群也能借助于基座的物理操作部,容易、且直观地实现远程通信通话需求。据此,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终端通信装置得以降低了使用和学习成本,显著地提高了便利性。
实施方式四
本申请的第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终端通信装置,参见图12、图13、图14所示,包括:基座和第一移动终端5,其中,基座包括:
本体4;
安置部411,形成于本体4上以安置第一移动终端5;
物理操作部,设置于本体4上;
第一接口,设置于本体4上,其第一端与物理操作部耦合;
第二接口,设置于第一移动终端5上;
第一接口的第二端与第二接口通信耦合并与所述第二接口可分拆;
其中,物理操作部可操作以通过耦合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向第一移动终端5发送信号以触发第一移动终端5通过至少一个通信网络的通信,例如,与第二终端之间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络交换媒体数据。
可选地,上述的至少一个通信网络包括移动电话网,无线数据传输网,而无线数据传输网可包括WLAN和移动数据网;物理操作部可以包括第一操作部,该第一操作部可响应于外部操作,向第一接口发送如下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第一信号,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电话网建立短消息业务;
第二信号,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电话网建立语音电话业务;
第三信号,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网传输数据业务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操作部包括:第一键和第二键。其中,第一键可响应于第一操作向第一接口发送上述地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第二键,也可响应于第二操作以向第一接口发送上述地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优选地,第一键和第二键可向第一接口发送的信号不同,即如果第一键可向第一接口发送第二信号,则第二键被设置为向第一接口发送第一信号。
可选地,第一操作部还包括第三键,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向第一接口发送上述地第二信号或第三信号,可选地,第三信号可以是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向另一个通信设备发起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通话请求的信号。
参见图12所示,第一接口为物理接口,并与主机外壳上的第一通信接口直接连接。
此外,第二接口可以为设置在第一移动终端5上的物理接口与第一接口匹配。
进一步可选地,当第一接口为物理接口时,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构成弹簧探针连接器,例如Pogopin连接器,第一接口可以优选为弹簧探针连接器的触点结构的接口,例如Pogopin连接器的探针接口,而第二通信接口则可以设置为Pogopin连接器的针孔接口,从而不易因反复插拔而损坏。
当然,在适配于市面上常规的,并非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基座定制化设计的移动终端时,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也可使用市面各种移动终端上常见数据传输接口,例如闪电接口或USB接口。其中,以闪电接口和Type-C型USB接口为优选方案。
而在数据接口协议等通信耦合方面,可以采用USB协议或者GPIO等数据接口协议从而支持数据传输、音视频传输,以及电力供给。
当然,第一接口也可以是无线接口,通过蓝牙、NFC等近距离通信协议与第二接口无线连接。
当采用无线连接时,还可以在本体4内设置无线充电机构,利用无线充电机构同时为第一移动终端5充电。此时,安置部411可以不形成为如图12中所示的固定结构,而可以简化为一个平台,以供第一移动终端5放置于其上。
而无论时采用物理接口还是无线接口,通过安置部411的连接机构/固定机构,可以包括且不限于例如滑槽、卡扣、磁吸结合机构以及利用装置的摆放角度而产生的重力的结合机构等。
应当注意:第一接口也可以通过一些转接机构/组件,例如连接器、连接线等等与其他的并不兼容上述各种物理接口或不兼容USB协议、GPIO等数据接口协议的移动终端进行转换连接。
其中,第二终端通常可以是位于远程的任意的移动终端。根据不同的联系人,持有的移动终端将有所不同,因此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指的第二终端或第二终端并非对某一移动终端的特指,也就是说,任何可能与第一移动终端5发生媒体数据的移动终端,都可以定义为第二终端。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终端通信装置,借由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物理操作部,将第一移动终端5的操作转变为具有良好反馈的物理操作,大幅度提高了便利性,特别适合包括但不限于老人、儿童、盲人等不擅长操作电子设备的人群在内的用户使用。
具体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指的媒体数据包括且不限于在多台移动终端之间因通信而产生的各种文字消息、文件、数据、语音与视频交流的数据。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利用GSM网络通信、通话时,费用相对高昂,而许多人群对通话资费较为敏感。相比之下,通过无线数据网交换媒体数据往往是免费的,或资费较低的。但对于这些特殊人群来说,通常难以区分基于GSM网络和基于无线数据网络的区别,也难以找到采用无线数据网络进行通信的入口。
以“微信”这一应用程序为例。在现有技术的移动终端中,人们在操作微信以发送语音、视频消息时,需要在移动终端的“设置”中打开无线数据网,然后开启“微信”app(应用程序),再在app的界面中找到需要联络的联系人,切换至该联系人的界面并打开对话框,在对话框附近找到“更多”的加号按钮,再选择“视频通话”这一按钮,才能够实现对特定联系人的视频通话。这一系列的操作对于前文提及的特定人群十分困难。
而,在本申请中,仅仅只要对物理操作部进行操作,就可以促使第一移动终端5直接通过无线数据网络发起视频通话、发送音频、文字或图片数据等等,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在操作上显然具有显著的便利性,在资费上也显然能够使用户更加安心、放心。其中,如前文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移动终端5可以通过识别是否与第一接口连接,以切换自身的网络环境为Wlan或3G、4G、等网络,进一步降低用户的资费负担。
接下来,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基座的物理操作部的可选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可选的,物理操作部包括第一操作部,第一操作部可响应于外部的操作,经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向第一移动终端5发送如下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5采集并发送媒体数据的信号;
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5播放媒体数据的信号。
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5向第二终端发起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通话请求的信号。
在第一操作部中,集成了用作交换媒体数据的大部分功能,十分方便。在第一操作部中,可以具体实现为物理的操作组件的形式,例如按键,操作杆,手柄,触控板等等。后续的一些实施例中,以优选的按键结构为例进行示意性的说明。
具体可选的,第一操作部包括:
第一键21,可响应于第一操作以经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向第一移动终端5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5采集并发送媒体数据的信号;
第二键22,可响应于第二操作以经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向第一移动终端5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5播放媒体数据的信号。
其中,该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可以以相邻方式设置。这两个物理键可以为方形或圆形等形状的外形结构。当然,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也可以分散设置,例如一个设置在壳体的第一面、另一个设置在本体4的第二面;或者,该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也可以分布设置在本体4的同一面。
其中,各个操作的具体方式可以根据各个“键”的形态来确定,例如,可以通过按压、拨动、滑动等多种操作,对应于按键、拨动键、滑动杆等多种形态的“键盘”。
以按压操作为例,在按下第一键21时,第一移动终端5收到来自第一接口的信号,开始采集媒体数据,并给出对应的提示。用户收到提示之后,可以对将自己的语音、视频录制下来,作为媒体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其中,媒体数据可以被设置有规定的时长,也可以不作限制。
可选的,第一操作部还包括:
第三键23,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经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向第一移动终端5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5向第二终端发起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通话请求。
第二终端可以响应这一实时通话请求,实现第一移动终端5与第一移动终端5之间的实时通话。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指的实时通话请求。包括且不限于视频电话、语音电话等多种实时的沟通方式。
也就是说,通过第一键21、第二键22、第三键23这三个简单的键,用户可以一键触发并满足自己的沟通需求,因此在操作时无需进行多个层级菜单的复杂操作,提升了通信装置的可操作性,以及通信装置中的通信资源的可访问性。
可选的,第三键23的形状与第一键21、第二键22不同。通过将第三键23的形状与第一键21、第二键22形成区分,可以防止误操作,减少用户的记忆需求。
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第三键23,转而利用第一键21或第二键22的组合操作,例如同时按下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来实现实时通话请求的目的。
可选的,还可以包括:
提示灯231,用于反映第一终端通信装置的通信状态,提示灯231设置在第三键23上。在第三键23上设置的提示灯231,可以直接给出实时通话的状态反馈,例如,可以在实时通话请求失败的时候亮红灯,在实时通话过程中亮绿灯。相比于直接设置在本体4的其他部位而言,可以提高状态示意的直观程度。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会发生网络拥堵的情况,表现为视频、音频的实时通话过程中出现卡顿。对于特殊人群而言,难以理解卡顿出现的原因,有可能会认为通话失败而做出额外的非必要操作,例如拍打本体4,取下第一移动终端5等等。在第三键23上设置提示灯231,可以在网络拥堵时依然启动提醒用户实时通话并未中断的作用,因此具有积极意义。
可选的,第三键23、第一键21、第二键22基本沿直线设置。
这三个键沿着同一直线设置时,可以更清楚直观地让用户理解其交互逻辑。而且在第一移动终端5的UI界面(用户界面)中,通常也会将功能等同的三个键沿一直线设置。在UI界面中的虚拟按键和在本体4上的实体按键一致时,可以提高用户操作的一致性,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进一步来说,第三键23、第一键21、第二键22基本沿直线依次设置。其中,由于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的功能有关联,因此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之间的位置也可以相互交换。
更进一步来说,第三键23与第一键21的间隔距离大于第一键21与第二键22之间的间隔距离。
由于第三键23的功能与第一键21、第二键22的功能关联性相对较小,因此第三键23被设置在相对较远位置时,可以进一步防止误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键21和第二键22之间的间隔可以设置得较小,甚至可以连接在一起,即一体化设置。
可选的,安置部411可以设置于本体4的第一表面41,第一操作部设置在第一表面41上。将安置部411和第一操作部设置的同一个表面上时,用户在观看第一移动终端5的显示屏的同时就可以看到第一操作部的内容,通信装置的互动性、操作性可以进一步地得到提升。
此外,当第一移动终端5的用户界面中存在与第一操作部的按键的外观(颜色、形状、大小等)一致的虚拟按键时,用户可以直观地明白第一操作部的按键的功能也和虚拟按键是一致的,因此提升通信装置的可操作性,降低用户与通信装置之间互动操作的难度。
进一步可选的,安置部411可以设置于本体4的第一表面41的左侧,第一操作部设置在第一表面41的右侧。
安置部411设置于左侧,而第一操作部设置于右侧时,符合右撇子人群的操作习惯,提高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基座的适应人群范围。当然,安置部411设置于右侧而第一操作部设置于左侧也是可行的设计。
可选的,物理操作部还包括:
第四键24,可响应于第四操作以经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向第一移动终端5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5向至少两个第二终端发起实时通话请求。
第四键24可以作为紧急情况下的求助按键使用。第四操作可以是单次按压或连续2~3次按压等单一动作的操作。在触发第四键24时,可以通过第一移动终端5支持的所有可用的数据传输路径向多个第二终端发起实时通话请求。这些数据传输路径包括且不限于基于移动通信网的所有数据传输路径,当任意一个网络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其他的网络逐个尝试。
被发起请求的第二终端所对应的联系人可以被预设于第一移动终端5中。实际应用中,终端通信装置中的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可以预先设置有紧急联系人组,该紧急联系人组中包括至少两个联系人,一般为了保证用户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成功地联系到紧急联系人,该紧急联系人组中一般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联系人。
可选的,第四键24设置于本体4的第二表面42,安置部411形成于本体4的第一表面41,第二表面42与第一表面41相交。如此一来,第四键24的位置可以和第一、第二、第三键23之间形成显著区分。
进一步可选的,第一表面41为前表面,也是基座的主要的操作面(或称操作面板),第二表面42为上表面,从而使用户在紧急情况下更加容易地进行第四操作。位于上表面时,用户在黑暗状态下最容易接触到上表面,易于摸索到第四键24的位置,因此在紧急情况下更易于被找到。
可选的,参见图13所示,物理操作部还可以包括:
第二操作部,包括:
方向键25和/或返回键26。
方向键25可以供用户选择显示屏上的显示内容,例如通过上述通信应用程序所显示的联系人相关信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该方向键25实现联系人的选择。方向键25可以是一对或单个方向键25,通常以一对方向键25为佳。返回键26则可以供用户回滚所做的操作,或者返回至主页(初始页面)。
另外,可选的,安置部411形成于本体4的第一表面41,第二操作部设置于基座的本体4上与第一表面41相交的表面。具体的,可以设置在前述的第二表面42上,并令第二操作部和第四键24之间保持较远的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方向键25被设置在第二表面42时,可以于显示屏上的显示内容的切换方向更好地保持一致,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通信装置启动后,在首界面上呈现第一联系人的简档信息或交互界面,或者第一联系人所在的联系人组,此时,处理器可以响应于用户按下方向键25而在屏幕上切换显示第二联系人的简档信息或第二联系人的交互界面,或者第二联系人所在的联系人组。该第一联系人可以是统计意义上用户最频繁联系的联系人,此后的第二联系人及第三联系人在统计意义上的被使用频率依次降低。
另外,可选的,物理操作部还包括:
功能操作部,包括:
电源键27,可响应于第五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5开关电源的信号;
音量键28,可响应于第六操作以调节所述基座的音量,或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调节音量的信号。
通过对基座本体4上的功能操作部,可以直接实现对第一移动终端5音量和电源开关这两个常用功能的控制,进一步提高了便利性。
可选的,安置部411形成于本体4的第一表面41,功能操作部设置于本体4的与第一表面41相交的表面上。其中,功能操作部,可以被设置在第三表面43上,以与第一、第二表面形成区分,第三表面43可以是本体4的侧表面或背表面。
具体地,第三表面43可以位于本体4的侧表面。将电源键27和音量调节键设置在与第一表面41和第二表面42的所在表面都分别相交的第三表面43,可以防止误触导致的关机、音量陡增的意外情况。而且,由于电源键27和音量键28的使用频率较低,设置在侧表面并不会影响到二者的使用。
综上,用户仅需要对该物理操作部或设置在基座上的物理操作部包括的至少一个键分别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实现不同的通信需求,操作方便的同时,也保证了用户向联系人发送通信消息的及时性、可靠性以及接收联系人发来的通信消息的即时性。
可选的,安置部411设置有磁力吸附组件,用于结合第一移动终端5。具体的,可以在安置部411上设置永磁体,而在第一移动终端5上设置铁磁性物质,从而防止自发磁性对第一移动终端5使用可能产生的影响。
具体的,至少部分的第一接口形成为弹性凸部。而第一移动终端5上的与第一接口对应的部位,例如第二接口可以对应形成有凹槽。
第一移动终端5受到磁力作用置于安置部411时,凸出物可以自然地被插入到凹槽之中,以实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连接。或者,也可以通过卡扣、卡位件等紧固件进行连接,此处不赘述。
可选的,通信装置还包括:转接器,转接器的一端可拆分地连接第一接口,另一端输出为USB接口、闪电接口、音频接口、视频接口中的至少一个。转接器可以使得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提及的基座在采用特殊接口时,不但可以适配于专用的第一移动终端5,也可以适配于其他市售的常规移动终端。
可选的,安置部411包括相对于本体4的放置表面向上倾斜的斜面。
具体说来,这一斜面通常可以具有10度-30度的倾角,或者50度-80度的倾角,分别适用于坐下时和站立时的使用情形。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提及的基座,特别可以适用于放置在客厅茶几、床头柜时的应用场景。通常在使用时,这些平台的普遍高度决定了用户无法平视第一移动终端5的显示屏,而需要以一定的倾角俯视。据此,将安置部411设置为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面,可以显著地改善用户体验。
可选的,安置部411包括一平台,被设置在本体4上以承载第一移动终端5,该平台能够相对本体4的其余部位旋转以调节自身的朝向。
当平台能够相对本体4的其余部位旋转以调节自身的朝向时,也就是可以自由地调节第一移动终端5的朝向时,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可以更进一步地提高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平台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多种可旋状机构来调节其可旋状的方向,具体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在此不再赘述。
安置部411的可调节结构,还可以有更多改进,例如平台还可以被设置为可升降的,以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除此之外,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终端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线控单元和线控操作部,线控单元第一端连接至本体4,线控操作部设置于线控单元第二端,并可通过第一接口与第一移动终端通信连接。线控单元连接至本体4,并可通过第一接口与第一移动终端5通信连接。
随着年龄的增加,视力老化,包括部分老年人在内的一些用户有远视的症状。他们在看第一移动终端5的显示屏时,往往会刻意地拉远与显示屏的距离。对于远视程度较为严重的用户而言,在针对本体4上的物理操作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手部与头部相互远离的动作可能会影响操作感,产生不适。
此外,在将基座放置在客厅茶几,用户靠在沙发上操作,或将基座放在床头柜,而躺在床上操作时,由于身体距离基座较远,直接操作物理操作部也不够舒适。
据此,所设置的线控单元可以在这些应用场景中提供替代物理操作部的功能,以扩大用户在使用基座时的活动范围。具体的,可以在线控单元上设置与本体4上的物理操作部功能一致的线控操作部,以供用户遥控操作。
进一步的,线控操作部上各个键的形状、结构、操作方式可以与物理操作部保持一致,以提高可识别度,降低学习成本。
相比于遥控器而言,线控单元既不容易丢失,也不需要更换电池,对于相对较为健忘的老年人和相对较为顽皮的儿童而言也可以提高便利性。
进一步可选的,参见图14所示,本体4还设置有数据扩展接口,用于外接扩展设备。
这些外接扩展设备可以是各种能够与主机发生联动的设备,例如打印机、扫描仪、鼠标、灯具等等,特别可以是适用于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血压计、治疗仪、心电图测试仪等等疾病诊疗设备。利用数据扩展接口可以显著地增强终端通信装置的可扩展性,使其功能更加强大、易用。
数据扩展接口本身可以是市面上常见的闪电、Mini、Micro-USB或者Type-C等接口。而在数据接口协议等通信耦合方面,可以采用USB协议或者GPIO等数据接口协议。
特别的,数据扩展接口还可以包括前述的线控单元。利用数据扩展接口连接线控单元,在线控单元发生损坏时易于更换,可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借助于可拆分设置的基座和第一移动终端5的组合,使得用户可以在基座上对第一移动终端5的通讯动作进行简易、层级少的界面操作,因此即便是老人、儿童这种难以熟练使用智能终端设备的人群也能借助于基座的物理操作部,容易、且直观地实现远程通信通话需求。据此,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终端通信装置得以降低了使用和学习成本,显著地提高了便利性。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通信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通信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通信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通信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合意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140、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作为替换方案,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中。或者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理解,信息、信号和数据可使用各种不同技术和技艺中的任何技术和技艺来表示。例如,以上描述通篇引述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比特)、码元、和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学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一步领会,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来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板块、模块、单元、电路、和算法步骤可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这两者的组合。为清楚地解说硬件与软件的这一可互换性,各种解说性组件、框、模块、单元、电路、和步骤在上面是以其功能性的形式作一般化描述的。此类功能性是被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施加于整体系统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对于每种特定应用可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这样的实现决策不应被解读成导致脱离了本申请的范围。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某些部件,但这些部件不应仅仅被限于定于这些术语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各部件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某某部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某某部件,类似地,第二某某部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某某部件。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监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监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监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监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大体上等于”、“大体上垂直于”、“大体上对称”等等的意思是,所指的两个特征之间在宏观上的尺寸或相对位置关系十分接近于所述及的关系。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由于误差、公差等客观因素的存在而使得物体的位置关系在小尺度乃至微观角度难以被正好约束。因此即使二者之间的尺寸、位置关系稍微存在点误差,也并不会对本申请的技术效果的实现产生较大影响。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尽管为使解释简单化将上述方法图示并描述为一系列动作,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并领会,这些方法不受动作的次序所限,因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些动作可按不同次序发生和/或与来自本文中图示和描述或本文中未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动作并发地发生。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基本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些备选实施例,其中实施例Q1提出了一种终端通信装置,包括:操作部,按键信号电路,壳体,容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处理器单元,以及容置于所述壳体内并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单元耦合的媒体采集单元,媒体播放单元和无线数据传输单元;所述操作部设置在壳体上并通过所述按键信号电路连接至所述处理器单元;
所述操作部可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媒体信号;
所述处理器单元被设置以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经由无线数据传输网发送所述第一媒体信号,以及接收第二媒体信号;
所述操作部可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播放单元输出所述第二媒体信号。
Q2、根据Q1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包括第一键和第二键;
所述第一键,可响应于第一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采集单元采集短于预设时长的所述第一媒体信号;
所述第二键,可响应于第二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播放单元输出所述第二媒体信号。
Q3、根据Q2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键和所述第二键相邻设置,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经由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网发起音视频呼叫。
Q4、根据Q1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可响应于第一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采集单元采集不超过预设时长的所述第一媒体信号,以及还可响应于第二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播放单元输出所述第二媒体信号。
Q5、根据Q4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还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经由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网发起音视频呼叫。
Q6、根据Q5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包括拨动式操作部,所述第一操作为在第一方向上的拨动,所述第二操作为在第二方向上的拨动,所述第三操作为在第三方向上的按压。
Q7、根据Q6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拨动式操作部为自复位式操作部。
Q8、根据Q6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自复位式操作部包括:拨杆、在所述拨杆下方支撑所述拨杆的弹性件;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拨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拨动,沿所述弹性件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按压,可分别导通所述按键信号电路并触发不同的电路状态。
Q9、根据Q1-Q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包括第四键,可响应于第四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以备选方式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经由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网或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发起对紧急联系人组中成员的音频群呼或视频群呼。
Q10、根据Q1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或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反映所述终端通信装置通信状态的提示灯。
Q11、根据Q1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媒体采集单元包括麦克风和摄像头,媒体播放单元包括扬声器和显示屏;其中,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面上方,以及所述操作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面下方或者所述壳体第二面。
Q12、根据Q1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可分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有线和/或无线接口通信耦合。
Q13、一种终端通信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基座外壳和主机外壳;
所述主机外壳内容置有处理器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单元耦合的媒体采集单元、媒体播放单元和无线数据传输单元,所述主机外壳上还设置有第一通信接口;
操作部、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匹配的第二通信接口,分别被设置于所述基座外壳上;
所述主机外壳安置在所述基座外壳上,使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连接,并使所述操作部通过按键信号电路连接于所述处理器单元;
所述操作部可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媒体信号;
所述处理器单元被设置以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经由无线数据传输网发送所述第一媒体信号,以及接收第二媒体信号;
所述操作部可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播放单元输出所述第二媒体信号。
Q14、根据Q13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基座外壳包括第一面板,所述操作部包括第一键、第二键和第三键,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上;
所述第一键,可响应于第一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采集单元采集短于预设时长的所述第一媒体信号;
所述第二键,可响应于第二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播放单元输出所述第二媒体信号。
所述第三键,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经由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网发起音视频呼叫。
Q15、根据Q14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媒体播放单元包括设置在主机外壳上的显示屏,所述主机外壳安置在所述基座外壳上时,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显示屏的朝向大体一致。
Q16、根据Q14或Q15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基座外壳包括具有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的所在表面相交,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第四键;
所述第四键,可响应于第四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以备选方式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经由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网或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发起对联系人组中成员的音频群呼或视频群呼。
Q17、根据Q16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面板上还形成有凹陷表面,所述凹陷表面内设置有方向键和返回键。
Q18、根据Q16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具有第三面板,所述第三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所在表面都分别相交,所述第三面板上设置有电源键和音量键。
Q19、根据Q14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反映所述终端通信装置通信状态的提示灯,所述提示灯设置在所述第三键上。
Q20、根据Q13至Q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包括弹簧探针连接器的探针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包括弹簧探针连接器的针孔接口。
Q21、根据Q20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分别为Pogopin连接器的探针接口和针孔接口;以及所述基座外壳和所述主机外壳通过磁力吸附或机械紧固方式结合。
Q22、根据Q13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基座外壳上还设置有数据扩展接口,用于外接扩展设备。
Q23、一种基座,所述基座包括:
本体;
安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以用于安置第一移动终端;
物理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
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物理操作部连接,并用于耦合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可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电信号。
Q24、根据Q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电信号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至少一个通信网络的通信;至少一个通信网络包括移动电话网,无线数据传输网;所述物理操作部包括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一操作部可响应于外部的操作,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如下所述电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第一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电话网建立短消息业务;
第二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电话网建立语音电话业务;
第三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网传输数据业务信息。
Q25、根据Q24或Q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包括:
第一键,第二键,可独立地响应于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以分别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信号。
Q26、根据Q25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还包括:
第三键,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所述第二信号或所述第三信号,其中,所述第三信号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起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通话请求的信号。
Q27、根据Q26所述的基座,其中,还包括:
提示灯,设置于所述第一键,第二键,第三键至少一个上,用于反映所述第一键,第二键,第三键分别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网络的通信状态。
Q28、根据Q26或Q25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三键、第一键、第二键基本沿直线设置,以及所述第三键、第一键、第二键分别为按压式键或拨动式键。
Q29、根据Q28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三键、第一键、第二键基本沿直线依次设置。
Q30、根据Q29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三键与所述第一键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键与所述第二键之间的间隔距离。
Q31、根据Q24至Q3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座,其中,
所述安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Q32、根据Q31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安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的左侧,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右侧。
Q33、根据Q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还包括:
第四键,可响应于第四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终端发起实时通话请求的信号。
Q34、根据Q3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四键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
Q35、根据Q34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前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上表面。
Q36、根据Q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还包括:
第二操作部,包括:
方向键和/或返回键。
Q37、根据Q36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的表面上。
38、根据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包括:
功能操作部,包括:
电源键,可响应于第五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开关电源的信号;
音量键,可响应于第六操作以调节所述基座的音量,或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调节音量的信号。
Q39、根据Q38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功能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的表面上。
Q40、根据Q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包括弹簧探针连接器的探针接口。
Q41、根据Q40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为Pogopin连接器的探针接口,所述安置部设置有磁力吸附组件或紧固件,用于结合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Q42、根据Q41或Q40所述的基座,其中,还包括:转接器,所述转接器的一端可拆分地连接所述第一接口,另一端输出为USB接口、闪电接口、音频接口、视频接口中的至少一个。
Q43、根据Q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安置部包括相对于所述本体的底面向上倾斜的斜面。
Q44、根据Q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安置部包括承载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平台,所述平台能够相对所述本体的其余部位旋转以调节自身的朝向。
Q45、根据权利要Q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数据扩展接口,用于外接扩展设备。
Q46、根据权利要Q23所述的基座,其中,还包括线控单元和线控操作部,所述线控单元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本体,所述线控操作部设置于线控单元第二端,并可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信连接。
Q47、一种终端通信装置,包括基座和第一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基座包括:
本体;
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上以安置第一移动终端;
物理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
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物理操作部耦合;
第二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上;
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以可分拆方式通信耦合;
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可操作以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信号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至少一个通信网络的通信。
Q48、根据Q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至少一个通信网络包括移动电话网,无线数据传输网;所述物理操作部包括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一操作部可响应于外部的操作,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如下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第一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电话网建立短消息业务;
第二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电话网建立语音电话业务;
第三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网传输数据业务信息。
Q49、根据Q48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包括:
第一键,第二键,可独立地响应于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以分别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信号。
Q50、根据Q49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还包括:
第三键,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所述第二信号或所述第三信号,其中所述第三信号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起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通话请求的信号。
Q51、根据Q50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
提示灯,所述提示灯设置在所述第一键,第二键,第三键中至少一个上,用于反映所述第一键,第二键,第三键分别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网络的通信状态。
Q52、根据Q50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所述第三键、第一键、第二键基本沿直线设置。
Q53、根据Q52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所述第三键、第一键、第二键基本沿直线依次设置。
Q54、根据Q53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所述第三键与所述第一键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键与所述第二键之间的间隔距离。
Q55、根据Q48至Q5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安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Q56、根据Q55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安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的左侧,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右侧。
Q57、根据Q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还包括:
第四键,可响应于第四操作以经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终端发起实时通话请求。
Q58、根据Q5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四键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
Q59、根据Q58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前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上表面。
Q60、根据Q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包还括:
第二操作部,包括:
方向键和/或返回键。
Q61、根据Q60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的表面。
Q62、根据Q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还包括:
功能操作部,包括:
电源键,可响应于第五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开关电源的信号;
音量键,可响应于第六操作以调节所述基座的音量,或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调节音量的信号。
Q63、根据Q62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功能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的表面。
Q64、根据Q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第一接口包括弹簧探针连接器的探针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包括弹簧探针连接器的针孔接口。
Q65、根据Q64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分别为Pogopin连接器的探针接口和针孔接口,所述安置部设置有磁力吸附组件或紧固件,用于结合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Q66、根据Q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转接器,所述转接器的一端可拆分地连接所述第一接口,另一端输出为USB接口、闪电接口、音频接口、视频接口中的至少一个。
Q67、根据Q48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安置部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本体的放置表面向上倾斜的斜面。
Q68、根据Q6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安置部被配置为承载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平台,所述安置部能够相对所述本体的其余部位旋转以调节自身的朝向。
Q69、根据Q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数据扩展接口,用于外接扩展设备。
Q70、根据Q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还包括线控单元和线控操作部,所述线控单元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本体,所述线控操作部设置于线控单元第二端,并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信连接。
备选实施例:
QQ23、一种基座,所述基座包括:
本体;
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以安置第一移动终端;
物理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
第一接口,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物理操作部耦合,并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可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信号,所述信号可触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络交换媒体数据。
QQ24、根据QQ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包括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一操作部可响应于外部的操作,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如下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采集并发送所述媒体数据的信号;
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播放媒体数据的信号。
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起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通话请求的信号。
QQ25、根据QQ24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包括:
第一键,可响应于第一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采集并发送所述媒体数据的信号;
第二键,可响应于第二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播放媒体数据的信号。
QQ26、根据QQ25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还包括:
第三键,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起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通话请求的信号。
QQ27、根据QQ26所述的基座,其中,还包括:
提示灯,用于反映所述第一终端通信装置的通信状态,所述提示灯设置在所述第三键上。
QQ28、根据QQ26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三键、第一键、第二键基本沿直线设置。
QQ29、根据QQ28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三键、第一键、第二键基本沿直线依次设置。
QQ30、根据QQ29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三键与所述第一键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键与所述第二键之间的间隔距离。
QQ31、根据QQ24至QQ3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座,其中,
所述安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QQ32、根据QQ31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安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的左侧,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右侧。
QQ33、根据QQ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还包括:
第四键,可响应于第四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终端发起实时通话请求的信号。
QQ34、根据QQ3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四键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
QQ35、根据QQ34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前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上表面。
QQ36、根据QQ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还包括:
第二操作部,包括:
方向键和/或返回键。
QQ37、根据QQ36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的表面上。
38、根据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包括:
功能操作部,包括:
电源键,可响应于第五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开关电源的信号;
音量键,可响应于第六操作以调节所述基座的音量,或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调节音量的信号。
QQ39、根据QQ38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功能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的表面上。
QQ40、根据QQ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包括弹簧探针连接器的探针接口。
QQ41、根据QQ40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为Pogopin连接器的探针接口,所述安置部设置有磁力吸附组件,用于结合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QQ42、根据QQ41所述的基座,其中,还包括:转接器,所述转接器的一端可拆分地连接所述第一接口,另一端输出为USB接口、闪电接口、音频接口、视频接口中的至少一个。
QQ43、根据QQ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安置部包括相对于所述本体的底面向上倾斜的斜面。
QQ44、根据QQ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安置部包括承载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平台,所述平台能够相对所述本体的其余部位旋转以调节自身的朝向。
QQ45、根据权利要QQ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数据扩展接口,用于外接扩展设备。
QQ46、根据权利要QQ23所述的基座,其中,还包括线控单元和线控操作部,所述线控单元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本体,所述线控操作部设置于线控单元第二端,并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信连接。
QQ47、一种终端通信装置,包括基座和第一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基座包括:
本体;
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上以安置第一移动终端;
物理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
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物理操作部耦合;
第二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上;
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以可分拆方式通信耦合;
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可操作以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信号以触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络交换媒体数据。
QQ48、根据QQ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包括第一操作部,该第一操作部可响应于外部的操作,经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如下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采集并发送媒体数据的信号;
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播放媒体数据的信号;
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起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通话请求的信号。
QQ49、根据QQ48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包括:
第一键,可响应于第一操作以经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采集并发送所述媒体数据的信号;
第二键,可响应于第二操作以经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播放媒体数据的信号。
QQ50、根据QQ49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还包括:
第三键,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经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起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通话请求。
QQ51、根据QQ50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
提示灯,用于反映所述第一终端通信装置的通信状态,所述提示灯设置在所述第三键上。
QQ52、根据QQ50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所述第三键、第一键、第二键基本沿直线设置。
QQ53、根据QQ52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所述第三键、第一键、第二键基本沿直线依次设置。
QQ54、根据QQ53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所述第三键与所述第一键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键与所述第二键之间的间隔距离。
QQ55、根据QQ48至QQ5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安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QQ56、根据QQ55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安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的左侧,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右侧。
QQ57、根据QQ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还包括:
第四键,可响应于第四操作以经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终端发起实时通话请求。
QQ58、根据QQ5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四键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
QQ59、根据QQ58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前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上表面。
QQ60、根据QQ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包还括:
第二操作部,包括:
方向键和/或返回键。
QQ61、根据QQ60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的表面。
QQ62、根据QQ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还包括:
功能操作部,包括:
电源键,可响应于第五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开关电源的信号;
音量键,可响应于第六操作以调节所述基座的音量,或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调节音量的信号。
QQ63、根据QQ62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功能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的表面。
QQ64、根据QQ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第一接口包括弹簧探针连接器的探针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包括弹簧探针连接器的针孔接口。
QQ65、根据QQ64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分别为Pogopin连接器的探针接口和针孔接口,所述安置部设置有磁力吸附组件,用于结合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QQ66、根据QQ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转接器,所述转接器的一端可拆分地连接所述第一接口,另一端输出为USB接口、闪电接口、音频接口、视频接口中的至少一个。
QQ67、根据QQ48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安置部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本体的放置表面向上倾斜的斜面。
QQ68、根据QQ6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安置部被配置为承载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平台,所述安置部能够相对所述本体的其余部位旋转以调节自身的朝向。
QQ69、根据QQ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数据扩展接口,用于外接扩展设备。
QQ70、根据QQ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还包括线控单元和线控操作部,所述线控单元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本体,所述线控操作部设置于线控单元第二端,并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信连接。

Claims (118)

1.一种终端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部,按键信号电路,壳体,容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处理器单元,以及容置于所述壳体内并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单元耦合的媒体采集单元,媒体播放单元和无线数据传输单元;所述操作部设置在壳体上并通过所述按键信号电路连接至所述处理器单元;
所述操作部可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媒体信号;
所述处理器单元被设置以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经由无线数据传输网发送所述第一媒体信号,以及接收第二媒体信号;
所述操作部可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播放单元输出所述第二媒体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包括第一键和第二键;
所述第一键,可响应于第一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采集单元采集短于预设时长的所述第一媒体信号;
所述第二键,可响应于第二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播放单元输出所述第二媒体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键和所述第二键相邻设置,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经由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网发起音视频呼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可响应于第一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采集单元采集不超过预设时长的所述第一媒体信号,以及还可响应于第二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播放单元输出所述第二媒体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还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经由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网发起音视频呼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包括拨动式操作部,所述第一操作为在第一方向上的拨动,所述第二操作为在第二方向上的拨动,所述第三操作为在第三方向上的按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拨动式操作部为自复位式操作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自复位式操作部包括:拨杆、在所述拨杆下方支撑所述拨杆的弹性件;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拨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拨动,沿所述弹性件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按压,可分别导通所述按键信号电路并触发不同的电路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包括第四键,可响应于第四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以备选方式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经由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网或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发起对紧急联系人组中成员的音频群呼或视频群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或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反映所述终端通信装置通信状态的提示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媒体采集单元包括麦克风和摄像头,媒体播放单元包括扬声器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面上方,以及所述操作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面下方或者所述壳体第二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可分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有线和/或无线接口通信耦合。
13.一种终端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基座外壳和主机外壳;
所述主机外壳内容置有处理器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单元耦合的媒体采集单元、媒体播放单元和无线数据传输单元,所述主机外壳上还设置有第一通信接口;
操作部、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匹配的第二通信接口,分别被设置于所述基座外壳上;
所述主机外壳安置在所述基座外壳上,使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连接,并使所述操作部通过按键信号电路连接于所述处理器单元;
所述操作部可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媒体信号;
所述处理器单元被设置以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经由无线数据传输网发送所述第一媒体信号,以及接收第二媒体信号;
所述操作部可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播放单元输出所述第二媒体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基座外壳包括第一面板,所述操作部包括第一键、第二键和第三键,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上;
所述第一键,可响应于第一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采集单元采集短于预设时长的所述第一媒体信号;
所述第二键,可响应于第二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媒体播放单元输出所述第二媒体信号;
所述第三键,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经由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网发起音视频呼叫。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媒体播放单元包括设置在主机外壳上的显示屏,所述主机外壳安置在所述基座外壳上时,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显示屏的朝向大体一致。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基座外壳包括具有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的所在表面相交,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第四键;
所述第四键,可响应于第四操作以触发所述处理器单元以备选方式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经由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网或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发起对联系人组中成员的音频群呼或视频群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面板上还形成有凹陷表面,所述凹陷表面内设置有方向键和返回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具有第三面板,所述第三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所在表面都分别相交,所述第三面板上设置有电源键和音量键。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反映所述终端通信装置通信状态的提示灯,所述提示灯设置在所述第三键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包括弹簧探针连接器的探针接口,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包括弹簧探针连接器的针孔接口。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分别为Pogopin连接器的探针接口和针孔接口;以及所述基座外壳和所述主机外壳通过磁力吸附或机械紧固方式结合。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基座外壳上还设置有数据扩展接口,用于外接扩展设备。
23.一种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
本体;
安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以用于安置第一移动终端;
物理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
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物理操作部连接,并用于耦合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可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电信号。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电信号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至少一个通信网络的通信;至少一个通信网络包括移动电话网,无线数据传输网;所述物理操作部包括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一操作部可响应于外部的操作,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如下所述电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第一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电话网建立短消息业务;
第二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电话网建立语音电话业务;
第三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网传输数据业务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包括:
第一键,第二键,可独立地响应于外部的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以分别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还包括:
第三键,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所述第二信号或所述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第二终端发起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通话请求的信号。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座,其中,还包括:
提示灯,设置于所述第一键,第二键,第三键至少一个上,用于反映所述第一键,第二键,第三键分别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网络的通信状态。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三键、第一键、第二键基本沿直线设置,以及所述第三键、第一键、第二键为按压式键或拨动式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三键、第一键、第二键基本沿直线依次设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三键与所述第一键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键与所述第二键之间的间隔距离。
31.根据权利要求24至权利要求3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座,其中,
所述安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安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的左侧,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右侧。
33.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还包括:
第四键,可响应于第四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至少两个第二终端发起实时通话请求的信号。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四键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前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上表面。
3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还包括:
第二操作部,包括:
方向键和/或返回键。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的表面上。
3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包括:
功能操作部,包括:
电源键,可响应于第五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开关电源的信号;
音量键,可响应于第六操作以调节所述基座的音量,或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调节音量的信号。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功能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的表面上。
4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包括弹簧探针连接器的探针接口。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为Pogopin连接器的探针接口,所述安置部设置有磁力吸附组件或紧固件,用于结合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42.根据权利要求41或权利要求40所述的基座,其中,还包括:转接器,所述转接器的一端可拆分地连接所述第一接口,另一端输出为USB接口、闪电接口、音频接口、视频接口中的至少一个。
43.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安置部包括相对于所述本体的底面向上倾斜的斜面。
4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安置部包括承载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平台,所述平台能够相对所述本体的其余部位旋转以调节自身的朝向。
4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数据扩展接口,用于外接扩展设备。
4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座,其中,还包括线控单元和线控操作部,所述线控单元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本体,所述线控操作部设置于线控单元第二端,并可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信连接。
47.一种终端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第一移动终端,所述基座包括:
本体;
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上以安置第一移动终端;
物理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
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物理操作部耦合;
第二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上;
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以可分拆方式通信耦合;
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可操作以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信号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至少一个通信网络的通信。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至少一个通信网络包括移动电话网,无线数据传输网;所述物理操作部包括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一操作部可响应于外部的操作,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如下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第一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电话网建立短消息业务;
第二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电话网建立语音电话业务;
第三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网传输数据业务信息。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包括:
第一键,第二键,可独立地响应于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以分别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信号。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还包括:
第三键,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所述第二信号或所述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第二终端发起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通话请求的信号。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
提示灯,所述提示灯设置在所述第一键,第二键,第三键中至少一个上,用于反映所述第一键,第二键,第三键分别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网络的通信状态。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所述第三键、第一键、第二键基本沿直线设置。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所述第三键、第一键、第二键基本沿直线依次设置。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所述第三键与所述第一键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键与所述第二键之间的间隔距离。
55.根据权利要求48至权利要求5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安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安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的左侧,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右侧。
57.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还包括:
第四键,可响应于第四操作以经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至少两个第二终端发起实时通话请求。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四键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前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上表面。
6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包还括:
第二操作部,包括:
方向键和/或返回键。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的表面。
62.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还包括:
功能操作部,包括:
电源键,可响应于第五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开关电源的信号;
音量键,可响应于第六操作以调节所述基座的音量,或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调节音量的信号。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功能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的表面。
64.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第一接口包括弹簧探针连接器的探针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包括弹簧探针连接器的针孔接口。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分别为Pogopin连接器的探针接口和针孔接口,所述安置部设置有磁力吸附组件或紧固件,用于结合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66.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转接器,所述转接器的一端可拆分地连接所述第一接口,另一端输出为USB接口、闪电接口、音频接口、视频接口中的至少一个。
67.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安置部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本体的放置表面向上倾斜的斜面。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安置部被配置为承载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平台,所述安置部能够相对所述本体的其余部位旋转以调节自身的朝向。
6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数据扩展接口,用于外接扩展设备。
7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线控单元和线控操作部,所述线控单元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本体,所述线控操作部设置于线控单元第二端,并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信连接。
71.一种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
本体;
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以安置第一移动终端;
物理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
第一接口,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物理操作部耦合,并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可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信号,所述信号可触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络交换媒体数据。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包括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一操作部可响应于外部的操作,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如下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采集并发送所述媒体数据的信号;
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播放媒体数据的信号;
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起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通话请求的信号。
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包括:
第一键,可响应于第一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采集并发送所述媒体数据的信号;
第二键,可响应于第二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播放媒体数据的信号。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还包括:
第三键,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起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通话请求的信号。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基座,其中,还包括:
提示灯,用于反映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所述提示灯设置在所述第三键上。
76.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三键、第一键、第二键基本沿直线设置。
77.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三键、第一键、第二键基本沿直线依次设置。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三键与所述第一键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键与所述第二键之间的间隔距离。
79.根据权利要求72至7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座,其中,
所述安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安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的左侧,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右侧。
81.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还包括:
第四键,可响应于第四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终端发起实时通话请求的信号。
82.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四键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
83.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前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上表面。
84.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还包括:
第二操作部,包括:
方向键和/或返回键。
85.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的表面上。
86.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包括:
功能操作部,包括:
电源键,可响应于第五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开关电源的信号;
音量键,可响应于第六操作以调节所述基座的音量,或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调节音量的信号。
87.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功能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的表面上。
88.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包括弹簧探针连接器的探针接口。
89.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为Pogopin连接器的探针接口,所述安置部设置有磁力吸附组件,用于结合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90.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基座,其中,还包括:转接器,所述转接器的一端可拆分地连接所述第一接口,另一端输出为USB接口、闪电接口、音频接口、视频接口中的至少一个。
91.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安置部包括相对于所述本体的底面向上倾斜的斜面。
9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安置部包括承载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平台,所述平台能够相对所述本体的其余部位旋转以调节自身的朝向。
93.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基座,其中,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数据扩展接口,用于外接扩展设备。
94.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基座,其中,还包括线控单元和线控操作部,所述线控单元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本体,所述线控操作部设置于线控单元第二端,并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信连接。
95.一种终端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第一移动终端,所述基座包括:
本体;
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上以安置第一移动终端;
物理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
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物理操作部耦合;
第二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上;
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以可分拆方式通信耦合;
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可操作以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信号以触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络交换媒体数据。
96.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包括第一操作部,该第一操作部可响应于外部的操作,经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如下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采集并发送媒体数据的信号;
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播放媒体数据的信号;
用于指示第一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起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通话请求的信号。
97.根据权利要求96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包括:
第一键,可响应于第一操作以经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采集并发送所述媒体数据的信号;
第二键,可响应于第二操作以经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播放媒体数据的信号。
98.根据权利要求97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还包括:
第三键,可响应于第三操作以经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起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通话请求。
99.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
提示灯,用于反映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通信状态,所述提示灯设置在所述第三键上。
100.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所述第三键、第一键、第二键基本沿直线设置。
101.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所述第三键、第一键、第二键基本沿直线依次设置。
102.根据权利要求101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所述第三键与所述第一键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键与所述第二键之间的间隔距离。
103.根据权利要求96至10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安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104.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安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的左侧,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右侧。
105.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还包括:
第四键,可响应于第四操作以经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终端发起实时通话请求。
106.根据权利要求105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四键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
107.根据权利要求106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前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上表面。
108.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包还括:
第二操作部,包括:
方向键和/或返回键。
109.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的表面。
110.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物理操作部还包括:
功能操作部,包括:
电源键,可响应于第五操作以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开关电源的信号;
音量键,可响应于第六操作以调节所述基座的音量,或向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调节音量的信号。
111.根据权利要求110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安置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功能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的表面。
112.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第一接口包括弹簧探针连接器的探针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包括弹簧探针连接器的针孔接口。
113.根据权利要求112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分别为Pogopin连接器的探针接口和针孔接口,所述安置部设置有磁力吸附组件,用于结合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114.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转接器,所述转接器的一端可拆分地连接所述第一接口,另一端输出为USB接口、闪电接口、音频接口、视频接口中的至少一个。
115.根据权利要求96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安置部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本体的放置表面向上倾斜的斜面。
116.根据权利要求115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安置部被配置为承载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平台,所述安置部能够相对所述本体的其余部位旋转以调节自身的朝向。
117.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数据扩展接口,用于外接扩展设备。
118.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还包括线控单元和线控操作部,所述线控单元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本体,所述线控操作部设置于线控单元第二端,并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信连接。
CN201920556534.0U 2018-09-06 2019-04-19 终端通信装置和基座 Active CN21057866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87485 2018-09-06
CN201811038748 2018-09-06
CN201811223253X 2018-10-19
CN201811223253 2018-10-19
CN2018116046770 2018-12-26
CN2018222044405 2018-12-26
CN201822204440 2018-12-26
CN201811604677 2018-1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8668U true CN210578668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35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56534.0U Active CN210578668U (zh) 2018-09-06 2019-04-19 终端通信装置和基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86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01764B (zh) 简化的交互逻辑及交互方法、电子设备
CN1319356C (zh) 在移动终端中使用旋转键以及控制显示的装置和方法
CN110213429B (zh) 通信资源提供方法
CN105611055A (zh) 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13630574A (zh) 视频通话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120119998A1 (en) Server device, display operation terminal, and remote control system
CN113329240A (zh) 投屏的方法及装置
US11949938B2 (en) Techniques for authorizing controller devices
CN110213424B (zh) 终端通信装置
KR102043641B1 (ko) 통신 기능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2668529A (zh) 在便携式计算设备上进行触觉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9582976A (zh) 一种基于语音通话的翻译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273220A (zh) 资源的配置方法、用户界面的导航方法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073664A (zh) 一种视频通话方法和显示设备
CN111049940A (zh) 通信资源的配置方法、用户界面的导航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50030012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10578668U (zh) 终端通信装置和基座
CN110198262B (zh) 跨应用的界面元素提供方法
CN111432356A (zh) 数据转换装置
WO2021128942A1 (zh) 信号通道切换方法、显示终端及存储介质
KR100735429B1 (ko) 개인용 컴퓨터를 이용한 디지털멀티미디어 방송 재생 방법및 시스템
CN211744480U (zh) 数据转换装置
CN105867140B (zh) 信息设置方法和装置
TWI569617B (zh) 免持裝置接收通知訊息以及回覆的方法
CN110879734A (zh) 一种用于提供未知联系人的资源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7

Address after: 201803 1, No. 337 Shahe Road, Jiangqiao Town,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_ Room 203 J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oubi Consulting Plann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2, No. 500, Caoyang Road,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063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ompany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