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8524U - 可穿戴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8524U
CN210578524U CN201922331331.4U CN201922331331U CN210578524U CN 210578524 U CN210578524 U CN 210578524U CN 201922331331 U CN201922331331 U CN 201922331331U CN 210578524 U CN210578524 U CN 210578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ist strap
wristband
sub
bottom cover
wearable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313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如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313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8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8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8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可穿戴电子设备,包括:本体、第一腕带组件以及第二腕带组件;第一腕带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腕带和第一子腕带,且第一连接腕带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和/或,第二连接腕带的第二端与第二子腕带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腕带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本体设置有第三容纳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连接腕带设置第一容纳腔和/或在第二连接腕带设置有第二容纳腔,使得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电子器件除了安装在本体的第三容纳腔内外,还可以安装在第一容纳腔和/或第二容纳腔内,如此可以降低本体的体积和尺寸,提高佩戴的舒适性;并且,能够增加安装空间,有利于开发设计更多功能。

Description

可穿戴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以具有诸如运动检测、心率检测、消息提醒等多种功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智能手表作为最常见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一般包括表体以及设置在表体两侧的表带,表体设置有容纳腔,显示屏、主控板、电池以及各种采集信息的传感器等均安装在容纳腔内。
如此使得表体的尺寸和体积较大,戴在手腕上比较笨重、累赘,也不美观,导致可佩戴性大大降低;且容纳腔的容积有限,不能安装太多的传感器及其他功能性部件,从而限制了智能手表的功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智能手表的表体尺寸和体积较大,戴在手腕上比较笨重、累赘,也不美观,导致可佩戴性大大降低;且容纳腔的容积有限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其包括:本体、第一腕带组件以及第二腕带组件;所述第一腕带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腕带和第一子腕带,所述第一连接腕带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铰接,所述第一连接腕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子腕带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腕带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和/或,所述第二腕带组件包括第二连接腕带和第二子腕带,所述第二连接腕带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铰接,所述第二连接腕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子腕带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腕带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本体设置有第三容纳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可穿戴电子设备,通过在本体设置第三容纳腔,在第一连接腕带设置第一容纳腔和/或在第二连接腕带设置有第二容纳腔,使得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电子器件除了安装在本体的第三容纳腔内外,还可以安装在第一容纳腔和/或第二容纳腔内,如此可以降低本体的体积和尺寸,提高佩戴的舒适性;并且,在第一连接腕带设置第一容纳腔和/或在第二连接腕带设置有第二容纳腔,增加了安装空间,有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开发设计更多功能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腕带为弧形,且所述第一子腕带与所述第一连接腕带相切;和/或,所述第二连接腕带为弧形,且所述第二子腕带与所述第二连接腕带相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腕带包括第一顶壳以及第一底盖,所述第一顶壳具有底面开口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底盖与所述第一顶壳密封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或,所述第二连接腕带包括第二顶壳以及第二底盖,所述第二顶壳具有底面开口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底盖与所述第二顶壳密封连接形成所述第二容纳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顶壳和所述第一底盖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一顶壳和所述第一底盖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或者,所述第一顶壳和所述第一底盖粘接;和/或,所述第二顶壳和所述第二底盖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二顶壳和所述第二底盖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或者,所述第二顶壳和所述第二底盖粘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本体包括机壳、显示屏以及第三底盖,所述显示屏密封安装在所述机壳的顶端,所述第三底盖密封安装在所述机壳的底端,所述机壳、所述显示屏以及所述第三底盖形成所述第三容纳腔;所述机壳的外侧设置有相对的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与所述第一连接腕带铰接,所述第二连接套与所述第二连接腕带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腕带与所述第一子腕带粘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腕带与所述第一子腕带卡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腕带与所述第一子腕带为注塑成型的一体件;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腕带与所述第二子腕带粘接,或者,所述第二连接腕带与所述第二子腕带卡接,或者,所述第二连接腕带与所述第二子腕带为注塑成型的一体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三电路板;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电路板,且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三电路板电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二电路板,且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三电路板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三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三电路板电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第三过孔,所述第三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第四过孔,且所述第四过孔与所述第二过孔相对;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三过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四过孔与所述第三电路板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池、心率检测模块以及无线充电模块,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第三容纳腔内的,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或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心率检测模块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或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腕带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子腕带的硬度;和/或,所述第二连接腕带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子腕带的硬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腕带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第二腕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本体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腕带组件;11:第一连接腕带;111:第一顶壳;1111:第一螺纹孔;1112:第一过孔;112:第一底盖;1121:第二螺纹孔;12:第一子腕带;
2:第二腕带组件;21:第二连接腕带;211:第二顶壳;212:第二底盖;22:第二子腕带;221:卡扣;
3:本体;31:机壳;311:第一连接套;312:第二连接套;313:第二过孔;314:第四过孔;315:第一铰接孔;316:第二铰接孔;32:显示屏;33:第三底盖;331:第五螺纹孔;34:第一铰接轴;35:第二铰接轴;
4:第一电路板;
5:第三电路板;
6:第一连接端子;
7:第二连接端子;
8:电池;
9:端子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其包括:本体3、第一腕带组件1以及第二腕带组件2,其中,本体3设置有第三容纳腔;第一腕带组件1包括第一连接腕带11和第一子腕带12,第一连接腕带11的第一端与本体3铰接,第一连接腕带11的第二端与第一子腕带12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腕带11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和/或,第二腕带组件2包括第二连接腕带21和第二子腕带22,第二连接腕带21的第一端与本体3铰接,第二连接腕带21的第二端与第二子腕带22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腕带21设置有第二容纳腔。
具体地,本体3设置有第三容纳腔,以安装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电子器件,例如,电池、充电模块、控制面板等。本体3可以包括底壳以及显示屏,底壳为顶面开口的凹槽,显示屏安装在底壳的顶面,如此形成第三容纳腔;或者,本体3还可以包括底板、侧环以及显示屏,底板和显示屏分别安装在侧环的底面和顶面,如此形成第三容纳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体3形成第三容纳腔的方式不做限定。此外,本体3可以是圆形结构,本体3也可以圆角矩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体3的形状不做限定。
第一腕带组件1和第二腕带组件2的结构可以有多种情况,例如,第一腕带组件1包括第一连接腕带11和第一子腕带12,且第一连接腕带11设置有第一容纳腔,第二腕带组件2包括腕带以及设置在腕带端部的卡扣,卡扣用于与第一子腕带12卡接,以形成环状结构使用户佩戴,此时,第二腕带组件2没有设置有安装电子器件的容纳腔。再例如,第二腕带组件2包括第二连接腕带21和第二子腕带22,且第二连接腕带21设置有第二容纳腔,第一腕带组件1包括腕带以及设置在腕带端部的卡扣,卡扣用于与第二子腕带22卡接,以形成环状结构使用户佩戴,此时,第一腕带组件1没有设置有安装电子器件的容纳腔。又例如,第一腕带组件1包括第一连接腕带11和第一子腕带12,且第一连接腕带11设置有第一容纳腔;且第二腕带组件2包括第二连接腕带21和第二子腕带22,且第二连接腕带21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此时,第一腕带组件1和第二腕带组件2均设置有安装电子器件的容纳腔。
下面以第一腕带组件1和第二腕带组件2均设置有安装电子器件的容纳腔为例进行描述。
第一腕带组件1包括第一连接腕带11和第一子腕带12,第一连接腕带11的第一端与本体3铰接,例如,第一连接腕带11的第一端和本体3均设置有铰接孔,铰接轴穿设在铰接孔内,实现第一连接腕带11与本体3的铰接;第一连接腕带11的第二端与第一子腕带12固定连接,例如,第一连接腕带11的第二端与第二子腕带12粘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对第一连接腕带11的连接结构不做具体限定。第一连接腕带11设置有第一容纳腔,例如,第一连接腕带11包括底壳和盖板,底壳设置有顶面开口的凹槽,盖板安装在底壳上,如此形成第一容纳腔;再例如,第一连接腕带11包括顶壳和底板,顶壳设置有底面开口的凹槽,底板安装在顶壳的底面,如此形成第一容纳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对第一容纳腔的形成方式不做限定。
第二腕带组件2包括第二连接腕带21和第二子腕带22,第二连接腕带21的第一端与本体3铰接,例如,第二连接腕带21的第一端和本体3均设置有铰接孔,铰接轴穿设在铰接孔内,实现第二连接腕带21与本体3的铰接;第二连接腕带21的第二端与第二子腕带22固定连接,例如,第二连接腕带21的第二端与第二子腕带22粘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对第二连接腕带21的连接结构不做具体限定。第二连接腕带21设置有第二容纳腔,例如,第二连接腕带21包括底壳和盖板,底壳设置有顶面开口的凹槽,盖板安装在底壳上,如此形成第二容纳腔;再例如,第二连接腕带21包括顶壳和底板,顶壳设置有底面开口的凹槽,底板安装在顶壳的底面,如此形成第二容纳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对第二容纳腔的形成方式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可穿戴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有线充电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心率检测模块、NFC模块、控制电路板、LED灯以及各类传感器等电子器件,本实用新型对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具体功能性部件不做限定。本实施例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各个电子器件可以安装在第三容纳腔内,也可以安装在第一容纳腔或者第二容纳腔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例如,将心率检测模块、有限充电模块、无线充电模块等厚度较大的电子器件安装在第一容纳腔或者第二容纳腔内,显示屏、主控制器、电池等安装在第三容纳腔内。当然,第一容纳腔内的电子器件、第二容纳腔内的电子器件以及第三容纳腔中的电子器件根据其各自功能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在此对电连接方式不做限定。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穿戴电子设备可以是手环,可穿戴电子设备也可以是智能手表,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电子设备,通过在本体设置第三容纳腔,在第一连接腕带设置第一容纳腔和/或在第二连接腕带设置有第二容纳腔,使得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电子器件除了安装在本体的第三容纳腔内外,还可以安装在第一容纳腔和/或第二容纳腔内,如此可以降低本体的体积和尺寸,提高佩戴的舒适性;并且,在第一连接腕带设置第一容纳腔和/或在第二连接腕带设置有第二容纳腔,增加了安装空间,有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开发设计更多功能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在其中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腕带11为弧形,且第一子腕带12与第一连接腕带11相切;和/或,第二连接腕带21为弧形,且第二子腕带22与第二连接腕带21相切。
参照图1和图2,第一连接腕带11为弧形结构,其背离第二连接腕带21凸出,以提高佩戴的舒适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综合考虑美观、人体工程学等各种因素设置第一连接腕带11的具体弧形结构,在此不做限定。第一子腕带12与第一连接腕带11相切,进一步提高可穿戴电子设备佩戴的舒适性,同时还可提高美观度。
第二连接腕带21为弧形结构,其背离第一连接腕带11凸出,以提高佩戴的舒适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综合考虑美观、人体工程学等各种因素设置第二连接腕带21的具体弧形结构,在此不做限定。第二子腕带22与第二连接腕带21相切,进一步提高可穿戴电子设备佩戴的舒适性,同时还可提高美观度。
较佳的,第一连接腕带11与第二连接腕带21的形状相同,既方便加工,又使得第一连接腕带11与第二连接腕带21关于本体3对称,能够提高本实施例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美观度。
此外,第一子腕带12和第二子腕带22能够可拆卸连接,从而将本实施例可穿戴电子设备穿戴或者取下。例如,第一子腕带12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卡孔,第二子腕带22远离第二连接腕带21的一端设置有卡扣221,卡扣221卡入到卡孔内,使得第一子腕带12、第一连接腕带11、本体3、第二连接腕带21以及第二子腕带22形成环状结构,以佩戴在手腕上。当然,第一子腕带12与第二子腕带22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连接,在此不做限定。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腕带的爆炸图。
在第一连接腕带11形成第一容纳腔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照图3和图4,第一连接腕带11包括第一顶壳111以及第一底盖112,第一顶壳11具有底面开口的第一凹槽,第一底盖112与第一顶壳111密封连接形成第一容纳腔。具体地,第一顶壳111可以包括弧形顶壁以及围设在弧形顶壁四周的四个侧壁,如此形成底面开口的第一凹槽。第一底盖112与第一顶壳111连接,从而形成第一容纳腔,其中可以安装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电子器件,同时,第一底盖112与第一顶壳111密封防水,有利于保护第一容纳腔内安装的电子器件。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腕带11包括第一顶壳111以及第一底盖112,通过第一底盖112与第一顶壳111密封连接形成第一容纳腔,如此使得第一连接腕带11的结构简单,既方便加工装配,又能够避免第一容纳腔内进入蒸汽、水或其他杂质等污染其中安装的电子器件。
第一底盖112与第一顶壳111密封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顶壳111和第一底盖112通过螺钉固定,第一顶壳111和第一底盖11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图中并未示出)。参照图4,第一顶壳111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111,第一底盖112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121,螺钉分别与第二螺纹孔1121、第一螺纹孔1111螺纹连接,并且,第一顶壳111和第一底盖11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从而实现第一顶壳11与第一底盖112的密封连接。为了避免螺钉在第一容纳腔内碰撞到第一容纳腔内安装的电子器件造成短路或者损坏等,第一顶壳111内设置有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111。并且,第一连接柱还可以起到支撑第一底盖112的作用,避免第一底盖112受力朝向第一容纳腔凹陷而损坏其内安装的电子器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第一螺纹孔1111和第二螺纹孔1121的数量及排布方式不做限定。可选地,第一螺纹孔1111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长条弧形的四个顶角位置;第二螺纹孔1121与第一螺纹孔1111一一对应,如此设置,既可以保证第一顶壳111与第一底盖112连接稳定,又可以避让第一容纳腔的中间的空间,以提供更多的安装空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顶壳111和第一底盖112粘接,例如,在第一顶壳111和第一底盖112之间涂覆防水胶而将第一顶壳111和第一底盖112粘接在一起,同时具有防水密封的作用。本实施例第一顶壳111和第一底盖112粘接在一起,连接方式简单可靠,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第二腕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二连接腕带21形成第二容纳腔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照图3和图5,第二连接腕带21包括第二顶壳211以及第二底盖212,第二顶壳211具有底面开口的第二凹槽,第二底盖212与第二顶壳211密封连接形成第二容纳腔。具体地,第二顶壳211可以包括弧形顶壁以及围设在弧形顶壁四周的四个侧壁,如此形成底面开口的第二凹槽。第二底盖212与第二顶壳211连接,从而形成第二容纳腔,其中可以安装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电子器件,同时,第二底盖212与第二顶壳211密封防水,有利于保护第二容纳腔内安装的电子器件。
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腕带21包括第二顶壳211以及第二底盖212,通过第二底盖212与第二顶壳211密封连接形成第二容纳腔,如此使得第二连接腕带21的结构简单,既方便加工装配,又能够避免第二容纳腔内进入蒸汽、水或其他杂质等污染其中安装的电子器件。
第二底盖212与第二顶壳211密封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顶壳211和第二底盖212通过螺钉固定,第二顶壳211和第二底盖212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图中并未示出)。参照图5,第二顶壳211上设置有第三螺纹孔,第二底盖212上设置有第四螺纹孔,螺钉分别与第四螺纹孔、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并且,第二顶壳211和第二底盖212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从而实现第一顶壳11与第二底盖212的密封连接。为了避免螺钉在第二容纳腔内碰撞到第二容纳腔内安装的电子器件造成短路或者损坏等,第二顶壳211内设置有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设置有第三螺纹孔。并且,第二连接柱还可以起到支撑第二底盖212的作用,避免第二底盖212受力朝向第二容纳腔凹陷而损坏其内安装的电子器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的数量及排布方式不做限定。可选地,第三螺纹孔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长条弧形的四个顶角位置;第四螺纹孔与第三螺纹孔一一对应,如此设置,既可以保证第二顶壳211与第二底盖212连接稳定,又可以避让第二容纳腔的中间的空间,以提供更多的安装空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顶壳211和第二底盖212粘接,例如,在第二顶壳211和第二底盖212之间涂覆防水胶而将第二顶壳211和第二底盖212粘接在一起,同时具有防水密封的作用。本实施例第二顶壳211和第二底盖212粘接在一起,连接方式简单可靠,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本体的爆炸图。
在本体3上形成第三容纳腔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照图3和图6,本体3包括机壳31、显示屏32以及第三底盖33,显示屏32密封安装在机壳31的顶端,第三底盖33密封安装在机壳31的底端,机壳31、显示屏32以及第三底盖33形成第三容纳腔。
其中,机壳31可以是圆环结构,机壳31也可以是椭圆环结构,机壳31还可以是圆角矩形环结构,机壳31也可以是不规则形状的环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机壳31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
显示屏32可以是触摸屏,显示屏32也可以柔性显示屏,显示屏32还可以是液晶显示屏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显示屏32密封安装在机壳31的顶端,例如,显示屏32和机壳31的顶端涂覆有防水胶,在将显示屏32粘接在机壳31顶端的同时,起到防水的作用,如此使得显示屏32的安装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第三底盖33的形状与机壳31的形状一致,第三底盖33密封安装在机壳31底端的形式有多种,例如,第三底盖33粘接在机壳31的底端;再例如,第三底盖33上设置有第五螺纹孔331,机壳31上设置有第六螺纹孔,螺钉与第五螺纹孔331、第六螺纹孔螺纹连接,且机壳31与第三底盖33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从而实现第三底盖33与机壳31的密封连接。进一步地,第三底盖33上设置有第五螺纹孔331为多个,且多个第五螺纹孔331沿第三底盖33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此时,第三底盖33为圆形;第六螺纹孔与第五螺纹孔331一一对应,通过设置多个第无螺纹孔331和第六螺纹孔,使得第三底盖33与机壳31之间存在多个连接位置,有利于以提高第三底盖33与机壳3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3包括机壳31、显示屏32以及第三底盖33,通过显示屏32密封安装在机壳31的顶端,第三底盖33密封安装在机壳31的底端,使得机壳31、显示屏32以及第三底盖33形成第三容纳腔,如此形成密封防水的第三容纳腔,有利于保护第三容纳腔内安装的电子器件。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本体3与第一连接腕带11、第二连接腕带12的铰接,机壳31的外侧设置有相对的第一连接套311和第二连接套312,第一连接套311与第一连接腕带11铰接,第二连接套312与第二连接腕带21铰接。
其中,第一连接套311为横截面为矩形的套筒结构,第一连接套311的相对的两个侧壁设置有第一铰接孔315,第一连接腕带11的第一端容纳在连接套内,且第一连接腕带11设置有第三铰接孔,第一铰接轴34穿设在第一铰接孔315和第三铰接孔内,实现第一连接腕带11与本体3的铰接。第二连接套312为横截面为矩形的套筒结构,第二连接套312的相对的两个侧壁设置有第二铰接孔316,第二连接腕带21的第一端容纳在连接套内,且第二连接腕带21设置有第四铰接孔,第二铰接轴35穿设在第二铰接孔316和第四铰接孔内,实现第二连接腕带21与本体3的铰接。
本实施例,在机壳31的外侧设置第一连接套311与第一连接腕带11铰接,设置第二连接套312与第二连接腕带21铰接,既可以方便第一连接腕带11和第二连接腕带21内的电子器件与本体3内的电子器件电连接,又有利于避免机壳31与第一连接腕带11、第二连接腕带21的连接而影响第三容纳腔的密封性和防水性。
第一连接腕带11与第一子腕带12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连接腕带11与第一子腕带12粘接,如此使得第一连接腕带11与第一子腕带12的装配简单、效率高;再例如,第一连接腕带11与第一子腕带12卡接,如此使得第一连接腕带11与第一子腕带12连接可靠、不易脱落;又例如,第一连接腕带11与第一子腕带12为注塑成型的一体件,如此使得第一连接腕带11与第一子腕带12的连接更加稳定,使得第一连接腕带11与第一子腕带12的结构简单,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第二连接腕带21与第二子腕带22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二连接腕带21与第二子腕带22粘接,如此使得第二连接腕带21与第二子腕带22的装配简单、效率高;再例如,第二连接腕带21与第二子腕带22卡接,如此使得第二连接腕带21与第二子腕带22连接可靠,不易脱落;又例如,第二连接腕带21与第二子腕带22为注塑成型的一体件,如此使得第二连接腕带21与第二子腕带22的连接更加稳定,使得第二连接腕带21与第二子腕带22的结构简单,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第一连接腕带11与第一子腕带12的连接方式与第二连接腕带21与第二子腕带22的连接方式可以相同,第一连接腕带11与第一子腕带12的连接方式与第二连接腕带21与第二子腕带22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不同。为方便安装,第一连接腕带11与第一子腕带12的连接方式与第二连接腕带21与第二子腕带22的连接方式相同。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照图3、图4以及图6,第三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三电路板5;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电路板4,且第一电路板4与第三电路板5电连接;和/或,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二电路板,且第二电路板与第三电路板5电连接。
第三电路板5可以是PCB,第三电路板5还可以是FPC。第三电路板5装配在机壳31内,其可以作为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主控电路板。第三容纳腔内安装的电子器件可以均与第三电路板5电连接。第一电路板4可以是PCB,第一电路板4也可以是FPC,第一电路板4安装在第一容纳腔内,其与第三电路板5电连接。第一容纳腔内安装的电子器件可以均与第一电路板5电连接。第二电路板可以是PCB,第二电路板也可以是FPC,第二电路板安装在第二容纳腔内,其与第三电路板5电连接。第二容纳腔内安装的电子器件可以均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当然,第二电路板可以直接与第一电路板4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第三电路板5与第一电路板4、第二电路板的电连接方式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容纳腔内安装第一电路板,在第二容纳腔内安装第二电路板,在第三容纳腔内安装第三电路板,且第三电路板分别与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电连接,如此使得,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的电子器件均可以与第三容纳腔内的电子器件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以及第三容纳腔内安装的电子器件不做限定,其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功能进行限定,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过孔1112,第三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过孔313;本实施例可穿戴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连接端子6,第一连接端子6的第一端穿过第一过孔1112与第一电路板4电连接,第一连接端子6的第二端穿过第二过孔313与第三电路板5电连接。具体地,第一顶壳11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过孔1112,第一过孔1112的形状和数量可以根据第一连接端子6的形状进行设置。机壳31上设置有第二过孔313,且第二过孔313与第一连接套311正对,第一连接端子6的第二端穿过第一连接套311、第二过孔313与第三电路板5电连接。第一连接端子6与第一电路板4可以通过软硬结合板、FPC板对板连接,或者,第一连接端子6焊接在第一电路板4上。第一连接端子6可以是引脚、弹针等,在此不做限定。第一连接端子6通过点胶固定或者密封圈装配至第一过孔1112和第二过孔313上,保证第一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的密封性和防水性。本实施例第一电路板4通过第一连接端子6与第三电路板5电连接,使得第一电路板4与第三电路板的电连接方式稳定,信号和/或电流传输稳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第三过孔(图中并未示出),第三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第四过孔314,且第四过孔314与第二过孔313相对;本实施例可穿戴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连接端子7,第二连接端子7的第一端穿过第三过孔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第二连接端子7的第二端穿过第四过孔314与第三电路板5电连接。具体地,第二顶壳21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过孔,第三过孔的形状和数量可以根据第二连接端子7的形状进行设置。机壳31上设置有第四过孔314,且第四过孔314与第二连接端312正对,第二连接端子7的第二端穿过第二连接套312、第四过孔314与第三电路板5电连接。第二连接端子7可以是引脚、弹针等,在此不做限定。第二连接端子7通过点胶固定或者密封圈装配至第三过孔和第四过孔314上,保证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的密封性和防水性。本实施例第二电路板通过第二连接端子7与第三电路板5电连接,使得第二电路板与第三电路板的电连接方式稳定,信号和/或电流传输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端子6和第二连接端子7可以分别为发送端子和接收端子,即,当第一连接端子6为发送端子时,第二连接端子7为接收端子;或者,当第二连接端子7为发送端子时,第一连接端子6为接收端子。例如,当当第一连接端子6为发送端子、第二连接端子7为接收端子时,本实施例可穿戴电子设备还包括端子连接板9,端子连接板9与第二连接端子7连接。其中,端子连接板9可以为带有连接端子的副板,端子连接板9也可以为带有连接端子的FPC自带补强板。端子连接板9可以直接与第三电路板5电连接,端子连接板9也可以直接与第三电路板5连接。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端子连接板9增加第二连接端子7的安装空间。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可穿戴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池8、心率检测模块以及无线充电模块,电池8安装在第三容纳腔内的,无线充电模块安装在第一容纳腔或第二容纳腔内,心率检测模块安装在第一容纳腔或第二容纳腔内。
以无线充电模块和心率检测模块安装在第一容纳腔内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无线充电模块可以包括无线充电芯片和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芯片集成在第一电路板4上,无线充电线圈安装在第一底盖112上。心率检测模块可以包括心率传感器以及心率透镜,心率传感器集成在第一电路板4上,心率透镜安装在第一底盖112上。本实施例可穿戴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NFC模块,NFC模块包括NFC天线以及NFC芯片,NFC芯片可以集成在第一电路板4上,NFC天线安装在第一底盖112上。如此,将心率检测模块、无线充电模块等较大厚度的电子器件安装至第一容纳腔,第三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三电路板5、显示屏32以及电池8,大大减少本体3的厚度及体积,提高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可佩戴性和美观度。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腕带11的硬度大于第一子腕带12的硬度;和/或,第二连接腕带21的硬度大于第二子腕带22的硬度。例如,第一连接腕带11的第一顶壳111和第一底盖112可以采用金属或者塑胶或者陶瓷制成,第一子腕带12可以采用TPU或者硅胶或者液态硅胶制成,通过将第一连接腕带11的硬度较大,可以保护安装在第一容纳腔内的电子器件,第一子腕带12的硬度较小,有利于提高佩戴的舒适性。第二连接腕带21的第二顶壳211和第二底盖112可以采用金属或者塑胶或者陶瓷制成,第二子腕带22可以采用TPU或者硅胶或者液态硅胶制成,通过将第二连接腕带21的硬度较大,可以保护安装在第二容纳腔内的电子器件,第二子腕带22的硬度较小,有利于提高佩戴的舒适性。优选地,第一连接腕带11的材质与第二连接腕带21的材质相同,且第一子腕带12的材质与第二子腕带22的材质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以上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第一腕带组件以及第二腕带组件;
所述第一腕带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腕带和第一子腕带,所述第一连接腕带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铰接,所述第一连接腕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子腕带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腕带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和/或,所述第二腕带组件包括第二连接腕带和第二子腕带,所述第二连接腕带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铰接,所述第二连接腕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子腕带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腕带设置有第二容纳腔;
所述本体设置有第三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腕带为弧形,且所述第一子腕带与所述第一连接腕带相切;
和/或,所述第二连接腕带为弧形,且所述第二子腕带与所述第二连接腕带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腕带包括第一顶壳以及第一底盖,所述第一顶壳具有底面开口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底盖与所述第一顶壳密封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
和/或,所述第二连接腕带包括第二顶壳以及第二底盖,所述第二顶壳具有底面开口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底盖与所述第二顶壳密封连接形成所述第二容纳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壳和所述第一底盖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一顶壳和所述第一底盖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或者,所述第一顶壳和所述第一底盖粘接;
和/或,所述第二顶壳和所述第二底盖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二顶壳和所述第二底盖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或者,所述第二顶壳和所述第二底盖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机壳、显示屏以及第三底盖,所述显示屏密封安装在所述机壳的顶端,所述第三底盖密封安装在所述机壳的底端,所述机壳、所述显示屏以及所述第三底盖形成所述第三容纳腔;
所述机壳的外侧设置有相对的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与所述第一连接腕带铰接,所述第二连接套与所述第二连接腕带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腕带与所述第一子腕带粘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腕带与所述第一子腕带卡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腕带与所述第一子腕带为注塑成型的一体件;
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腕带与所述第二子腕带粘接,或者,所述第二连接腕带与所述第二子腕带卡接,或者,所述第二连接腕带与所述第二子腕带为注塑成型的一体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三电路板;
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电路板,且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三电路板电连接;
和/或,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二电路板,且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三电路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三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三电路板电连接;
和/或,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第三过孔,所述第三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第四过孔,且所述第四过孔与所述第二过孔相对;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三过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四过孔与所述第三电路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池、心率检测模块以及无线充电模块,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第三容纳腔内的,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或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心率检测模块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或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腕带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子腕带的硬度;和/或,所述第二连接腕带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子腕带的硬度。
CN201922331331.4U 2019-12-23 2019-12-23 可穿戴电子设备 Active CN210578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1331.4U CN210578524U (zh) 2019-12-23 2019-12-23 可穿戴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1331.4U CN210578524U (zh) 2019-12-23 2019-12-23 可穿戴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8524U true CN210578524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2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31331.4U Active CN210578524U (zh) 2019-12-23 2019-12-23 可穿戴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85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11999U (zh) 设有电连接器的腕表
CN105187584A (zh) 装饰盖固定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4856379A (zh) 一种可扩展功能的表扣和手表
CN210578524U (zh) 可穿戴电子设备
CN108696782B (zh) 一种线控组件及线控式蓝牙耳机
CN111049958B (zh) 接口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11447307B (zh) 电子装置、外接接口部件以及电子系统
CN110602286A (zh) 电子设备、传感器扩展装置和电子设备组件
CN110265799A (zh) 充电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7386001U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CN210745138U (zh) 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CN204708155U (zh) 一种可扩展功能的表扣和手表
CN210407343U (zh) 可穿戴设备
CN111543745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11786631U (zh) 一种智能手表
CN114726032A (zh) 充电设备
CN209730150U (zh) 腕戴设备
US10272845B2 (en) Automobile bluetooth receiver
CN206806505U (zh) 一种电子产品
CN111190342A (zh) 一种智能手表
CN206433302U (zh) 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终端
CN110426896A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使用了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玩具
CN213908832U (zh) 腕戴设备
CN214675939U (zh) 共享电单车智能ecu防水壳及其智能ecu终端
CN204360101U (zh) 一种喇叭集成于表带的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