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8030U - 一种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8030U
CN210578030U CN201921458947.1U CN201921458947U CN210578030U CN 210578030 U CN210578030 U CN 210578030U CN 201921458947 U CN201921458947 U CN 201921458947U CN 210578030 U CN210578030 U CN 210578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mbined shell
combined
combination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589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磊
姚建宏
郑宇霆
蒋九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Seny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Seny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Seny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Seny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589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8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8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8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包括第一组合壳体、第二组合壳体、第三组合壳体、第四组合壳体、前盖板及后盖板,其中:所述第一组合壳体、第二组合壳体、第三组合壳体及第四组合壳体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深入壳体内部的固定孔及连接孔,组合壳体采形状、大小、规格均一致,本实用使用统一组合壳体,大大减少了维护所需的零件种类和数量,降低了生产和维护的成本,大大降低了维护的费用和难度且本实用新型不同于现有无刷电机采用螺栓进行连接而是采用拔插方式组合,使得无刷电机壳体的维修、组装、拆卸方便,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刷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现代各个领域的生产劳动离不开电机。在电机外端一般设置有电机壳,电机壳的作用是对电机的内部零件进行防护。
现有技术中,无刷电机壳体大都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紧固,这样在检修维护无刷电机或者进行组合拆卸时,需要利用螺丝刀等工具将无刷电机壳体拆卸下来,拆装费时费力,且在进行拆卸时,容易损坏无刷电机外壳,缩短了无刷电机外壳的使用时间且现有的无刷电机壳都是一体制造的,当无刷电机部分外壳出现损坏就需要全部进行更换这样大大提高了生产和维护的成本,增加了维护的费用和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包括第一组合壳体、第二组合壳体、第三组合壳体、第四组合壳体、前盖板及后盖板,其中:
所述第一组合壳体、第二组合壳体、第三组合壳体及第四组合壳体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深入壳体内部的固定孔及连接孔;
所述第一组合壳体、第二组合壳体、第三组合壳体及第四组合壳体均为一端壳体内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另一端壳体内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且所述第一组合壳体、第二组合壳体、第三组合壳体及第四组合壳体外壁均匀设置有散热槽;
所述第一组合壳体、第二组合壳体、第三组合壳体及第四组合壳体形状、大小、规格均一致;
所述第一组合壳体、第二组合壳体、第三组合壳体及第四组合壳体可环绕同一轴心组合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或正方形的壳体;
所述第一组合壳体、第二组合壳体、第三组合壳体及第四组合壳体由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相互配合卡接形成壳体且所述第一组合壳体、第二组合壳体、第三组合壳体及第四组合壳体卡接处左侧均为第一连接块右侧均为第二连接块;
所述前盖板上设置有贯穿前盖板的轴孔且所述前盖板上环绕所述轴孔设置有散热孔;
所述前盖板内壁对应所述固定孔及连接孔设置有固定柱及连接柱;
所述后盖板内壁对应所述固定孔及连接孔设置有固定柱及连接柱;
所述后盖板上设置有贯穿后盖板的电源线接孔且所述后盖板上设置有散热风扇及贯穿所述后盖板的圆环散热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由第一卡块、第一卡槽及第一限位块组成,所述第二连接块由第二卡块、第二卡槽及第二限位块组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可与第二卡槽卡接,所述第一卡槽可与第二卡块卡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靠近壳体一端设置有磁铁。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及圆环散热槽上设置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的组合壳体形状、大小、规格均一致,拼装的组合壳体可由一个型材加工再裁剪而成,不仅便于制造,而且维护非常方便,当单个组合壳体损坏,只需使用统一组合壳体就可以进行更换,大大减少了维护所需的零件种类和数量,降低了生产和维护的成本,大大降低了维护的费用和难度且本实用新型不同于现有无刷电机采用螺栓进行连接而是采用拔插方式组合,使得无刷电机壳体的维修、组装、拆卸方便,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壳体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盖板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壳体具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柱及连接柱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组合壳体,2-第二组合壳体,3-第三组合壳体,4-第四组合壳体,5-前盖板,6-后盖板,7-第一连接块,8-第二连接块,9-固定孔,10-连接孔,11-固定柱,12-连接柱,13-轴孔,14-散热孔,15-电源线接孔,16-散热风扇,17-圆环散热槽,18-第一卡块,19-第一卡槽,20-第一限位块,21-第二卡块,22-第二卡槽,23-第二限位块,24-磁铁,25-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中1-7所示的一种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包括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第四组合壳体4、前盖板5及后盖板6,其中:
所述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4 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深入壳体内部的固定孔9及连接孔10;
所述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4 均为一端壳体内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7另一端壳体内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8且所述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4外壁均匀设置有散热槽25,可以将机壳内部热量快速散出;
所述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4 形状、大小、规格均一致,拼装的组合壳体可由一个型材加工再裁剪而成,不仅便于制造,而且维护非常方便,当单个组合壳体损坏,只需使用统一组合壳体,就可以进行更换,大大减少了维护所需的零件种类和数量,降低了生产和维护的成本,大大降低了维护的费用和难度,所述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4可环绕同一轴心组合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或正方形的壳体;
所述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4 由第一连接块7及第二连接块8相互配合卡接形成壳体且所述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4卡接处左侧均为第一连接块 7右侧均为第二连接块8;
所述前盖板5上设置有贯穿前盖板5的轴孔13且所述前盖板5上环绕所述轴孔13设置有散热孔14,可以将机壳内部热量快速散出;
所述前盖板5内壁对应所述固定孔9及连接孔10设置有固定柱11及连接柱12;
所述后盖板6内壁对应所述固定孔9及连接孔10设置有固定柱11及连接柱12;
可通过前盖板5及后盖板6设置的固定柱11及连接柱12与所述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4对应设置的固定孔 9及连接孔10卡接,可防止组合壳体前后位移,发生形变。
所述后盖板6上设置有贯穿后盖板6的电源线接孔15且所述后盖板6上设置有散热风扇16及贯穿所述后盖板6的圆环散热槽17,散热风扇16可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进行电性连接,对组合机壳内部进行快速降温,而圆环散热槽 17的设置可以防止组合机壳内部温度过高。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块7由第一卡块18、第一卡槽19及第一限位块20 组成,所述第二连接块8由第二卡块21、第二卡槽22及第二限位块23组成。
具体的,所述第一卡块18可与第二卡槽22卡接,所述第一卡槽19可与第二卡块21卡接,通过第一卡块18可与第二卡槽22卡接,所述第一卡槽19可与第二卡块21卡接,可以使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 及第四组合壳体4环绕同一轴心组合形成正方形的壳体,并且使组合而成的壳体稳固连接,通过第一卡块18及第二卡块21的设置可以防止组合壳体发生左右位移。
具体的,所述固定柱11靠近壳体一端设置有磁铁24,固定柱11与固定孔 9进行卡接,而固定柱11靠近壳体一端设置有磁铁24可以使前盖板5及后盖板6与组合壳体连接更加紧密并且可以方便将前盖板5及后盖板6与组合壳体进行拆卸、分离。
具体的,所述散热孔14及圆环散热槽17上设置有过滤网,可以防止杂质及飞虫进入电机壳内部。
工作原理:
该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在组装时,将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4上设置的第一连接块7及第二连接块 8卡接,将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 4组合成稳固的正方形壳体,然后将前盖板5及后盖板6上设置的固定柱11及连接柱12与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4设置的相对应的固定孔9及连接孔10进行拔插组合,使其快速组装成无刷电机外壳;
该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在拆卸时,只需要拉住前盖板5及后盖板6,将前盖板5及后盖板6上设置的固定柱11及连接柱12与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4上对应设置的固定孔9及连接孔10进行拔除分离,然后将正方形壳体通过第一连接块7及第二连接块8拆卸为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4;
该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在维修时,只需要拉住前盖板5及后盖板6,将前盖板5及后盖板6上设置固定柱11及连接柱12与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4上对应设置的固定孔9及连接孔10进行拔除分离,这样就可以进行维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包括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第四组合壳体(4)、前盖板(5)及后盖板(6),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4)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深入壳体内部的固定孔(9)及连接孔(10);
所述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4)均为一端壳体内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7)另一端壳体内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8)且所述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4)外壁均匀设置有散热槽(25);
所述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4)形状、大小、规格均一致;
所述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4)可环绕同一轴心组合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或正方形的壳体;
所述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4)由第一连接块(7)及第二连接块(8)相互配合卡接形成壳体且所述第一组合壳体(1)、第二组合壳体(2)、第三组合壳体(3)及第四组合壳体(4)卡接处左侧均为第一连接块(7)右侧均为第二连接块(8);
所述前盖板(5)上设置有贯穿前盖板(5)的轴孔(13)且所述前盖板(5)上环绕所述轴孔(13)设置有散热孔(14);
所述前盖板(5)内壁对应所述固定孔(9)及连接孔(10)设置有固定柱(11)及连接柱(12);
所述后盖板(6)内壁对应所述固定孔(9)及连接孔(10)设置有固定柱(11)及连接柱(12);
所述后盖板(6)上设置有贯穿后盖板(6)的电源线接孔(15)且所述后盖板(6)上设置有散热风扇(16)及贯穿所述后盖板(6)的圆环散热槽(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7)由第一卡块(18)、第一卡槽(19)及第一限位块(20)组成,所述第二连接块(8)由第二卡块(21)、第二卡槽(22)及第二限位块(23)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18)可与第二卡槽(22)卡接,所述第一卡槽(19)可与第二卡块(21)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1)靠近壳体一端设置有磁铁(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14)及圆环散热槽(17)上设置有过滤网。
CN201921458947.1U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 Active CN210578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8947.1U CN210578030U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8947.1U CN210578030U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8030U true CN210578030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2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58947.1U Active CN210578030U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80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9003A (zh) * 2021-01-19 2021-07-27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双主动全桥dc-dc变换器安全防护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9003A (zh) * 2021-01-19 2021-07-27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双主动全桥dc-dc变换器安全防护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98863U (zh) 封闭式旋转电机以及同步磁阻电机
CN210578030U (zh) 一种方便组装及维护的无刷电机外壳
CN104702073A (zh) 一体式螺杆空压机外转子永磁电机
CN204834797U (zh) 一种园林工具
CN220022474U (zh) 一种防爆微型电机
CN210157003U (zh) 一种防尘且便于拆卸的马达外壳
CN113113993B (zh) 一种特殊磁场结构的永磁电机
CN207677529U (zh) 一种带有铸铜散热结构的永磁电机内转子体
CN203522406U (zh) 散热优良的磨头电机
CN203086312U (zh) 具有内置式控制器的直流无刷电机
CN215934547U (zh) 电机和电器设备
CN204992998U (zh) 新能源汽车专用助力转向自冷永磁同步电机
CN210273672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电机
CN103790835A (zh) 一体水套式永磁电机水泵
CN205117744U (zh) 一种永磁电机水泵
CN209990649U (zh) 一种自散热式水泵
CN201430486Y (zh) 一种电机箱体
CN208190457U (zh) 一种防电机升温的静音矢量微电机
CN210780408U (zh) 一种高性能永磁直流电机
CN215498461U (zh) 一种风冷式永磁同步电机
CN112994350A (zh) 一种生物科技生产用电机降温设备
CN210898727U (zh) 一种易于安装的电机
CN104917349A (zh) 新能源汽车专用助力转向高效高可靠自冷永磁同步电机
CN220985510U (zh) 一种无刷微型电机
CN220544784U (zh) 一种微型振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