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6846U - 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及二次锁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及二次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6846U
CN210576846U CN201921663648.1U CN201921663648U CN210576846U CN 210576846 U CN210576846 U CN 210576846U CN 201921663648 U CN201921663648 U CN 201921663648U CN 210576846 U CN210576846 U CN 210576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onnector
connection assembly
electrical connection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636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进顺
朱方跃
尹豪迈
周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Su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Su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Suzhou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636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6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6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6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二次锁组件及连接器。所述用于充电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对导电框架,每个所述导电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和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与所述框架本体连接;元器件,所述元器件包括器件本体和两个引脚,所述两个引脚分别电连接在所述器件本体两端;每个所述夹持件夹持其中一个所述引脚,并与所述引脚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二次锁组件,将导电框架嵌设在支架本体中,支架本体用于锁止连接器端子,导电框架用于传输信号,导电框架代替了印刷线路板,减少了连接器的零部件总数量,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及二次锁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及二次锁组件。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常用的电连接部件。随着连接器应用场合的增多,对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的运行状态也需要获得更多的数据,且需要对连接器的运行能够进行更多的控制。在其中一种汽车用充电时使用的连接器,其结构包括九个连接端子,两个输电连接端子,一个接地端子和六个信号端子。连接器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获得输电连接端子的实时温度。在连接器内部还设置有电阻。另外,还需要采集充电状态的信息以了解每个电连接状态。这些传感器、元器件及采集的信息信号均需要传输。在以往的连接器中,设置有印刷线路板用于安装电阻,并传输信号。这样的结构设计,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组装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及二次锁组件。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充电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包括:
至少一对导电框架,每个所述导电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和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与所述框架本体连接;
元器件,所述元器件包括器件本体和两个引脚,所述两个引脚分别电连接在所述器件本体两端;
每个所述夹持件夹持其中一个所述引脚,并与所述引脚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夹持件包括至少一对弹片,一对弹片间隔设置;所述引脚夹持于所述一对弹片之间的间隙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夹持件包括两对弹片,两对弹片间隔设置且共同夹持所述引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夹持件包括至少一片夹持片,所述夹持片设置有缺口;所述引脚夹持于所述缺口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夹持件包括两片夹持片,两片夹持片间隔设置且共同夹持所述引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两片夹持片为一体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两片夹持片通过连接片连接,两片夹持片及连接片连接为U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框架本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缺口包括开口段和夹持段,所述引脚经所述开口段可进入所述夹持段并由所述夹持段夹持;所述夹持片在所述开口段设置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自所述夹持片的端部起朝夹持段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件与所述框架本体为一体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元器件为电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输出端子,所述一对导电框架中的一个设置成与充电插座的接地端子电连接,另一个设置成与输出端子电连接。
二次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锁组件包括支架本体和前述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电连接组件;所述二次锁包覆所述电连接组件局部,所述夹持件部分或全部露出于所述支架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二次锁组件还包括输出端子;所述导电框架与所述输出端子电连接,用于将充电插座的信号端子电连接至所述输出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阻挡结构,所述阻挡结构设置成与信号端子的抵接,限制所述信号端子的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及二次锁组件,将导电框架嵌设在支架本体中,支架本体用于锁止连接器端子,导电框架用于传输信号,导电框架代替了印刷线路板,减少了连接器的零部件总数量,结构简单。导电框架采用片材裁切、弯折成型,相对于印刷线路板生产容易,成本低。导电框架利用嵌件注塑成型技术嵌设在支架本体中,生产容易。导电框架设置有与框架本体一体的输出端子、转接端子等与对配端子插接,省却了焊接等组装工艺,生产便利。夹持件用于夹持电阻的引脚,生产、组装均无需焊接等复杂工艺,生产组装方便。夹持片的缺口处设置引导斜面,方便将电阻的引脚插置于夹持段内。夹持件设置有两个共同夹持同一个引脚,夹持更稳固,可确保电连接效果稳定可靠,避免使用过程中因震动而影响电连接效果。第一夹持片、第二持片的夹持部相对于主体部向内偏置,既方便将被夹持的部件插入主体部之间,又可以方便将被夹持部件自主体部之间移动至夹持部之间,且保证夹持效果稳定可靠。在第二夹持片上设置引导片,引导片呈倒“八”字形状,方便引导被夹持部件插置于夹持片之间。框架本体半围绕第一夹持片设置,节省空间。导电框架采用片材裁切、弯折成型,生产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充电用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壳体内的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从另一角度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二次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从另一角度观察的二次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二次锁内设置的导电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导电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电框架其中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另一角度观察的图9中的第二导电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电框架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充电用连接器200,其包括壳体201、连接端子和导线202。壳体201用于安装连接端子并与对配壳体插接,以使连接端子与对配端子插接。连接端子与对配端子插接时,形成电通路以供电或输送信号。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所述连接端子包括输电连接端子203、接地端子204和信号端子205。本实施例中,输电连接端子203为两个接地端子204为一个。信号端子205为六个。两个输电连接端子203及一个接地端子204分别连接一根导线202。导线202伸出壳体201之外。连接端子的数目和类型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确定,不受以上说明的限制。
连接器的壳体201内设置有二次锁组件100。二次锁组件100其结构包括支架本体110和第一导电框架120。支架本体110用于安装在连接器中锁止连接器的连接端子,所述支架本体110安装在连接器的壳体内具有初锁位置和终锁位置。支架本体110可在初锁位置与终锁位置之间切换。在终锁位置,支架本体110可将连接器的连接端子锁止在连接器的壳体内。支架本体110为注塑件。支架本体110的具体形状不受限制,根据连接器的壳体内部的空间及结构设置即可。支架本体110上可设置相应的阻挡结构,以限制连接器的连接端子的轴向移动。阻挡结构的具体形式可根据连接端子的结构形式设置,如图所示,阻挡结构可以是台阶211,也可以是阻挡壁212。台阶211嵌入输电连接端子203轴向中部的凹槽206内,卡住输电连接端子203。阻挡壁212设置在抵顶信号端子205的位置,阻挡信号端子205轴向移动。在如图所示的优选示例中,阻挡壁211设置于两个第一夹持片150之间,并与第一夹持片150沿信号端子205的轴向错开设置。支架本体110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结构,比如采用保持卡扣231与壳体201相配合,以将支架本体110保持在合适的位置。
所述支架本体110上设置有安装槽111和容置槽112。所述安装槽111用于安装传感器或元器件(图中未示出),比如温度传感器220。安装槽111用于将传感器或元器件稳定保持在支架本体110上。安装槽111的具体结构可根据需要安装的传感器的结构确定,安装槽112内可以设置用于保持传感器的结构,比如卡钩、挂钩等。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安装槽111突出于支架本体110。容置槽112用于容纳转接端子123并与对配壳体插接,以使转接端子123与对配端子插接。容置槽112的结构也不受限制,可根据对配壳体的结构确定即可。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容置槽112突出于支架本体110。
如图6至图9所示,第一导电框架120用于传输电信号,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导电框架120包括第一框架本体121、第一输出端子122和转接端子123。所述第一输出端子122和所述转接端子123均与所述第一框架本体121连接。第一框架本体121用于传输信号,连接第一输出端子122和所述转接端子123,第一框架本体121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使用场合的结构确定。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框架本体121为片状形状。第一输出端子122和所述转接端子123分别用于与各自对配的对配端子插接,其结构可以根据对配端子的结构设置。在如图所示的其中一个示例中,第一输出端子122与转接端子123均为片状。第一框架本体121根据其安装所在的空间确定其形状,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框架本体121沿曲线延伸。所述第一输出端子122和所述转接端子123均与所述第一框架本体121连接,第一框架本体121与第一输出端子122均沿水平方向连续延伸选定的长度。转接端子123沿竖直方向延伸,向上突出于第一框架本体121。优选地是,转接端子123向上垂直于第一框架本体121延伸。在如图所示的优选示例中,所述第一输出端子122和所述转接端子123均与所述第一框架本体121连接为一体件,由同一片材裁切、弯折而成。
第一导电框架120的数目可根据使用的要求确定。第一导电框架120还可以设置有多组,每组设置为两个,组成一对。各个第一导电框架120的结构和尺寸可完全相同,也可以有所差别。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设置有两组第一导电框架120,每组两个。
第一框架本体121嵌设在支架本体110内,支架本体110包覆第一框架本体121。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框架本体121嵌设在支架本体110内,既可以是局部嵌设在内,也可以是全部嵌设在内。第一输出端子122与转接端子123延伸至支架本体110之外,露出足够的长度用于插接。转接端子123延伸至容置槽112内,用于与对配端子插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二次锁组件100还包括电连接组件130。所述电连接组件130包括一对导电框架131以及电阻140。电阻140包括电阻本体141和两个引脚142,两个引脚142与电阻本体141连接并突出于电阻本体141。每个所述导电框架131包括框架本体132和夹持件133,所述夹持件133与所述框架本体132连接,且二者均导电。所述框架本体132用于传输电信号。框架本体132形状及结构可根据实际使用场所确定。两个框架本体132结构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其中一个框架本体132为大致的U型形状,另一个为大致的“工”字形状。框架本体132为一薄片,其厚度满足使用要求即可。框架本体132具有一上表面1321和与上表面1321相背的下表面。
每个所述夹持件133包括至少一片夹持片134,所述夹持片134设置有缺口135。所述缺口135自上至下依次包括开口段136和夹持段137,所述夹持片134在所述开口段136设置有引导斜面138,所述引导斜面138自所述夹持片134的端部起朝所述夹持段137延伸。所述开口段136的尺寸比所述夹持段137的尺寸大,以此设置可方便引脚142自开口段136进入夹持段137内,并由夹持段137夹紧引脚142。
每个夹持件133包括两片夹持片134,两片夹持片134间隔设置。所述两片夹持片134通过连接片139连接,两片夹持片134及连接片139连接为U型形状。所述连接片139、两片夹持片134为一体件,由片材裁切、弯折而成。所述连接片139与所述框架本体132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连接片139、两片夹持片134及框架本体132为一体件,由同一片材裁切、弯折而成。
电阻140的每个引脚142由两片夹持片134夹持且电连接。两个框架本体132与电阻140形成串联。
在如图9、图10所示的其中一个导电框架131的示例中,其中一个框架本体132还连接有第一夹持片150。所述第一夹持片150向上突出于所述框架本体132的上表面1321或向下突出于所述框架本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夹持片150既可以直接与所述框架本体132连接,也可以通过其它结构与框架本体132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所述第一夹持片150与所述框架本体132通过弯折片154连接,所述弯折片154一端与框架本体132连接,并向下弯曲突出于所述第二框架本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夹持片150连接在弯折片154端部,并向下突出于框架本体132的下表面。每个所述第一夹持片150具有主体部151和夹持部152,所述主体部151与所述夹持部152连接。所述夹持部152相对于所述主体部151向内偏置。所述第一夹持片150具有一夹持面153,所述夹持面153与所述下表面垂直,夹持面153用于与被夹持部件接触。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一夹持片150,一对第一夹持片150间隔设置,用于共同夹持被夹持部件。每个第一夹持片150的主体部151与弯折片154连接。夹持部152相对于所述主体部151向内偏置,故两个主体部151的间隙大于两个夹持部152的间隙。
本实施例中,导电框架131还包括输出端子155。框架本体132与输出端子155连接。所述框架本体132半围绕所述第一夹持片150设置,所谓的半围绕,是指从两个、或者三个方向全部或部分围绕。所述输出端子155朝前或朝后突出于所述框架本体132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输出端子155连接在所述框架本体132的端部。
在如图11所示的导电框架131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框架本体132连接有夹持件33和第二夹持片160。所述第二夹持片160向上突出于所述框架本体132的上表面1321或向下突出于所述框架本体132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夹持片160既可以直接与所述框架本体132连接,也可以通过其它结构与框架本体132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所述第二夹持片160与所述框架本体132直接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片160连接所所述框架本体132端部,并向下突出于第二框架本体的下表面。每个所述第二夹持片160具有主体部161和夹持部162,所述主体部161与所述夹持部162连接。所述夹持部162相对于所述主体部161向内偏置。所述第二夹持片160具有一夹持面163,所述夹持面163与所述下表面垂直。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框架本体132连接有一对所述第二夹持片160,一对第二夹持片160间隔设置,用于共同夹持被夹持部件。夹持部162相对于所述主体部161向内偏置,故两个主体部161的间隙大于两个夹持部162的间隙。
所述第二夹持片160还连接有引导片165,所述引导片165向上或向下突出于所述第二夹持片160。一对第二夹持片160上的引导片165自下至上呈倒“八”字形状设置。呈倒“八”字形状设置,使得引导片165形成一上方开口大,下方间隙小的结构。通过设置引导片165,有助于引导被第二夹持片160夹持的部件移动至夹持部162之间。
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框架120、导电框架131以及第二夹持片160可以采用同一片材裁切、弯折成形,然后再将三者采用嵌件注塑成型方式注塑在支架本体110内。注塑完成后,采用冲切技术将多个第一导电框架120、导电框架131冲切断开,避免短路。冲切后,在支架本体110上形成有多个冲切孔。
本实用新型中的二次锁组件100可使用于充电用连接器中,支架本体110用于锁止连接器端子,各个导电框架用于传输采集的输电连接端子203、接地端子204的运行状态的电信号。电阻140为元器件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其他元器件或者电气控制器件。
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及二次锁组件,将导电框架嵌设在支架本体中,支架本体用于锁止连接器端子,导电框架用于传输信号,导电框架代替了印刷线路板,减少了连接器的零部件总数量,结构简单。导电框架采用片材裁切、弯折成型,相对于印刷线路板生产容易,成本低。导电框架利用嵌件注塑成型技术嵌设在支架本体中,生产容易。导电框架设置有与框架本体一体的输出端子、转接端子等与对配端子插接,省却了焊接等组装工艺,生产便利。夹持件用于夹持电阻的引脚,生产、组装均无需焊接等复杂工艺,生产组装方便。夹持片的缺口处设置引导斜面,方便将电阻的引脚插置于夹持段内。夹持件设置有两个共同夹持同一个引脚,夹持更稳固,可确保电连接效果稳定可靠,避免使用过程中因震动而影响电连接效果。第一夹持片、第二持片的夹持部相对于主体部向内偏置,既方便将被夹持的部件插入主体部之间,又可以方便将被夹持部件自主体部之间移动至夹持部之间,且保证夹持效果稳定可靠。在第二夹持片上设置引导片,引导片呈倒“八”字形状,方便引导被夹持部件插置于夹持片之间。框架本体半围绕第一夹持片设置,节省空间。导电框架采用片材裁切、弯折成型,生产方便、成本低。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包括:
至少一对导电框架,每个所述导电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和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与所述框架本体连接;
元器件,所述元器件包括器件本体和两个引脚,所述两个引脚分别电连接在所述器件本体两端;
每个所述夹持件夹持其中一个所述引脚,并与所述引脚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持件包括至少一对弹片,一对弹片间隔设置;所述引脚夹持于所述一对弹片之间的间隙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夹持件包括两对弹片,两对弹片间隔设置且共同夹持所述引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持件包括至少一片夹持片,所述夹持片设置有缺口;所述引脚夹持于所述缺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夹持件包括两片夹持片,两片夹持片间隔设置且共同夹持所述引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夹持片为一体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夹持片通过连接片连接,两片夹持片及连接片连接为U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框架本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包括开口段和夹持段,所述引脚经所述开口段可进入所述夹持段并由所述夹持段夹持;所述夹持片在所述开口段设置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自所述夹持片的端部起朝夹持段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与所述框架本体为一体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为电阻。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端子,所述一对导电框架中的一个设置成与充电插座的接地端子电连接,另一个设置成与输出端子电连接。
13.二次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锁组件包括支架本体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电连接组件;所述二次锁包覆所述电连接组件局部,所述夹持件部分或全部露出于所述支架本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二次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锁组件还包括输出端子;所述导电框架与所述输出端子电连接,用于将充电插座的信号端子电连接至所述输出端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次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阻挡结构,所述阻挡结构设置成与信号端子的抵接,限制所述信号端子的轴向移动。
CN201921663648.1U 2019-09-30 2019-09-30 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及二次锁组件 Active CN210576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3648.1U CN210576846U (zh) 2019-09-30 2019-09-30 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及二次锁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3648.1U CN210576846U (zh) 2019-09-30 2019-09-30 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及二次锁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6846U true CN210576846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0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63648.1U Active CN210576846U (zh) 2019-09-30 2019-09-30 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及二次锁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68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14624B2 (en) Telecommunications jack assembly
CN106207669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142464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10576846U (zh) 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及二次锁组件
CN211629389U (zh) 基于四合一线端的faktra连接器
CN210576673U (zh) 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导电框架及二次锁组件
CN210692865U (zh) 用于充电用连接器的二次锁组件及连接器
CN210692777U (zh) 用于充电插座的导电框架及二次锁组件
CN111653888A (zh) 一种片式插孔结构及连接器
CN214254885U (zh) 防短路电子连接头和防短路电子连接器
CN211480333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9626472U (zh) 一种车用fpc连接器组件
CN220544393U (zh) 一种连接器插合端屏蔽结构及使用该屏蔽结构的连接器
CN106848166B (zh) 电池模组的引线框架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3151089U (zh) 电连接器
CN215343264U (zh) 一种电性连接件及可自由拼装的柔性发热地毯
CN211829307U (zh) 连接器
CN214378916U (zh) 一种引出线卡子
CN213184681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9086388U (zh) 具有识别功能的数据连接器
CN218498401U (zh) 一种wtb连接器
CN216850408U (zh) 电连接器
CN218448567U (zh) 带塑料外壳体的电连接器和相应电连接器套件
CN221103449U (zh) 车载摄像头
CN219371579U (zh) 双排错位板端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