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9307U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9307U
CN211829307U CN202020818124.1U CN202020818124U CN211829307U CN 211829307 U CN211829307 U CN 211829307U CN 202020818124 U CN202020818124 U CN 202020818124U CN 211829307 U CN211829307 U CN 211829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ing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buil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181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斌
郭荣哲
陈宏基
申欢欢
王开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181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9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9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9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内置电路板。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信号端子以及接地端子,其中每一个导电端子均设有安装部以及用以与外部元件相配合的接触部。所述内置电路板包括若干信号导电片以及若干接地导电片。所述信号端子的安装部与对应的所述信号导电片相连,所述接地端子的安装部与对应的所述接地导电片相连,其中所有的所述接地导电片通过所述内置电路板的第一导电路径串联在一起。如此设置,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及屏蔽结构可以在内置电路板内完成,简化了连接器的结构、增强了连接器的可靠性及节约了成本。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连接器(特别是高速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以及屏蔽件。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信号端子以及位于每组信号端子两侧的接地端子。为了提高接地屏蔽的效果,降低信号之间的干扰,如何设计出屏蔽效果较好的屏蔽件,并将屏蔽件与接地端子串联就成为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普遍遇到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这种设计思路无疑增加了屏蔽件的结构设计难度,另外,如何实现屏蔽件与接地端子的串联也增加了制造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靠性较高的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其包括:
绝缘本体;
若干导电端子,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信号端子以及接地端子,其中每一个导电端子均设有安装部以及用以与外部元件相配合的接触部;
内置电路板,所述内置电路板包括若干信号导电片以及若干接地导电片,所述信号端子的安装部与对应的所述信号导电片相连,所述接地端子的安装部与对应的所述接地导电片相连,其中所有的所述接地导电片通过所述内置电路板的第一导电路径串联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置电路板包括第一表面,所述若干接地导电片包括与所述若干信号导电片沿所述内置电路板的宽度方向对齐的若干第一接地片,所述信号导电片与所述第一接地片暴露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置电路板还包括沿所述内置电路板的长度方向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地片对齐的若干第二接地片,所述第二接地片也暴露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每一个导电端子均设有连接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接触部之间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地片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置电路板包括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内置电路板设有与所述信号导电片相连的信号片以及与所述第一接地片和/或所述第二接地片相连的第三接地片,所述信号片以及所述第三接地片暴露在所述第二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器包括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接地件,所述接地件将所有的所述第三接地片串联在一起;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线缆,所述线缆包括信号导线以及接地导线,其中所述信号导线与所述信号片相连,所述接地导线与所述接地件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接地片与所述第三接地片通过所述内置电路板的第二导电路径对应连接;所述信号导电片与所述信号片通过所述内置电路板的第三导电路径对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安装面,所述接触部具有弹性且凸出所述安装面;所述外部元件为外部电路板,所述外部电路板设有若干导电垫片,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导电垫片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第一穿孔,所述外部电路板设有与所述第一穿孔相对齐的第二穿孔,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以将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外部电路板固定在一起的固定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电端子嵌入成型在绝缘块上以形成端子模组,所述绝缘本体包覆成型在所述端子模组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端子模组为两组且布置为相互平行的两排。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设有内置电路板,其中所有的所述接地导电片通过所述内置电路板的第一导电路径串联在一起,大大简化了连接器的结构且提高了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图示实施方式中连接器安装于外部电路板上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仰视图。
图6是图3中连接器的左视图。
图7是图2中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8是图7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9是线缆、接地件、内置电路板以及两组端子模组连接在一起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9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9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产品和/或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或“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前”、“后”、“上”、“下”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某一特定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是一种开放式的表述方式,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的元件及其等同物,这并不排除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还可以包含其他元件。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若干”,其含义是指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连接器100,其用以与外部元件相配合,以实现信号传输。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100为线对板连接器。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100也可以为线缆连接器或者板端连接器等。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部元件为外部电路板200。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部元件也可以为对接连接器等。
所述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6。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6设有用以安装于所述外部电路板200上的安装面65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穿孔66。所述外部电路板200设有若干导电垫片201以及与所述第一穿孔66相对齐的第二穿孔202。此外,所述连接器100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一穿孔66与所述第二穿孔202以将所述绝缘本体6与所述外部电路板200固定在一起的固定件(例如螺栓等,未图示)。
请参照图4至图8所示,所述连接器100包括两组端子模组10、与所述两组端子模组10电性连接的内置电路板3、与所述内置电路板3相连的两组接地件4、与所述两组接地件4以及内置电路板3相连的两组线缆5。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6包覆成型在所述两组端子模组10上。
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6包括第一绝缘体61、第二绝缘体62、包覆成型在所述第一绝缘体61与所述第二绝缘体62上的第三绝缘体63以及用以间隔各个线缆5的第四绝缘体6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置电路板3夹持在所述第一绝缘体61与所述第二绝缘体62之间。请参图5及图7所示,所述第一绝缘体61设有若干开槽611。
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两组端子模组10布置为相互平行的两排。每一排的端子模组10结构相同,以下仅以一排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7至图11所示,所述端子模组10包括绝缘块1以及嵌入成型在所述绝缘块1中的若干导电端子2。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端子2也可以通过组装等方式固定于绝缘本体6,这些安装方式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是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请参照图10所示,从功能上看,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若干组信号端子S以及位于每组信号端子S的两侧的若干接地端子G。从结构上看,每一个导电端子2均设有用以与内置电路板3相连的安装部21、用以与外部电路板200相配合的接触部22、以及连接在所述安装部21与所述接触部22之间的贴合部23。所述接触部22具有弹性,且弯折且凸出所述安装部21以及所述贴合部23,用以与外部电路板200相抵接。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部22穿过所述第一绝缘体61的开槽611并凸出所述绝缘本体6的安装面65,以与所述导电垫片201相抵接(但未焊接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21与内置电路板3可以采用回流焊接方式进行连接。
请参照图7及图8所示,所述内置电路板3大致呈长方形,其设有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L-L和宽度方向W-W。所述内置电路板3包括第一表面301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301相对的第二表面302。所述内置电路板3包括若干信号导电片31以及若干接地导电片32。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干接地导电片32包括沿所述内置电路板3的宽度方向W-W与所述若干信号导电片31对齐的若干第一接地片321以及沿所述内置电路板3的长度方向L-L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地片321对齐的若干第二接地片322。所述信号导电片31、所述第一接地片321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片322均暴露在所述第一表面301上。此外,所述内置电路板3还包括与所述信号导电片31相连的信号片33以及与所述第一接地片321和/或所述第二接地片322相连的第三接地片34,所述信号片33以及所述第三接地片34均暴露在所述第二表面302上。
所述信号端子S的安装部21与对应的所述信号导电片31相连,所述接地端子G的安装部21与对应的所述接地导电片32相连,其中所有的所述接地导电片32通过所述内置电路板3的第一导电路径(未图示)串联在一起。如此设置,降低了连接器100的结构复杂度,提高了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地片322与所述第三接地片34通过所述内置电路板3的第二导电路径(未图示)对应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地端子G的贴合部23与所述第二接地片322相连。所述信号导电片31与所述信号片33通过所述内置电路板3的第三导电路径(未图示)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接地片321与所述第二接地片322也可以通过所述内置电路板3的第四导电路径(未图示)对应连接。通过内置电路板3的各种导电路径实现对应元件之间的连接,降低了连接器100的结构复杂度,提高了可靠性。
所述接地件4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地件4嵌入成型在所述绝缘本体6中。所述接地件4将所有的所述第三接地片34串联在一起,以增加接地面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接地件4不与所述信号片33相接触,以避免信号短路。
请结合图7至图11所示,每一根线缆5包括两根信号导线51以及一根接地导线52,其中所述信号导线51与所述信号片33相连,所述接地导线52与所述接地件4相连。通过所述内置电路板3的转接,所述线缆5能够与相应的导电端子2实现连接,且所述接地导线52与所述接地件4通过所述内置电路板3的转接最终与接地端子G串联成一个整体。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100设有内置电路板3,其中所有的所述接地导电片32通过所述内置电路板3的第一导电路径串联在一起,如此设置,连接器100的其它结构(例如接地结构及屏蔽结构等)可以在内置电路板3内完成,大大简化了连接器100的结构、增强了连接器100的可靠性及节约了成本。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100),其包括:
绝缘本体(6);
若干导电端子(2),所述若干导电端子(2)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6),所述若干导电端子(2)包括信号端子(S)以及接地端子(G),其中每一个导电端子(2)均设有安装部(21)以及用以与外部元件相配合的接触部(22);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100)还包括内置电路板(3),所述内置电路板(3)包括若干信号导电片(31)以及若干接地导电片(32),所述信号端子(S)的安装部(21)与对应的所述信号导电片(31)相连,所述接地端子(G)的安装部(21)与对应的所述接地导电片(32)相连,其中所有的所述接地导电片(32)通过所述内置电路板(3)的第一导电路径串联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路板(3)包括第一表面(301),所述若干接地导电片(32)包括与所述若干信号导电片(31)沿所述内置电路板(3)的宽度方向对齐的若干第一接地片(321),所述信号导电片(31)与所述第一接地片(321)暴露在所述第一表面(30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路板(3)还包括沿所述内置电路板(3)的长度方向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地片(321)对齐的若干第二接地片(322),所述第二接地片(322)也暴露在所述第一表面(301)上;每一个导电端子(2)均设有连接在所述安装部(21)与所述接触部(22)之间的贴合部(23),所述贴合部(23)与所述第二接地片(322)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路板(3)包括与所述第一表面(301)相对的第二表面(302),所述内置电路板(3)设有与所述信号导电片(31)相连的信号片(33)以及与所述第一接地片(321)和/或所述第二接地片(322)相连的第三接地片(34),所述信号片(33)以及所述第三接地片(34)暴露在所述第二表面(302)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100)包括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6)的接地件(4),所述接地件(4)将所有的所述第三接地片(34)串联在一起;所述连接器(100)还包括线缆(5),所述线缆(5)包括信号导线(51)以及接地导线(52),其中所述信号导线(51)与所述信号片(33)相连,所述接地导线(52)与所述接地件(4)相连。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地片(322)与所述第三接地片(34)通过所述内置电路板(3)的第二导电路径对应连接;所述信号导电片(31)与所述信号片(33)通过所述内置电路板(3)的第三导电路径对应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6)设有安装面(65),所述接触部(22)具有弹性且凸出所述安装面(65);所述外部元件为外部电路板(200),所述外部电路板(200)设有若干导电垫片(201),所述接触部(22)与所述导电垫片(201)相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6)设有第一穿孔(66),所述外部电路板(200)设有与所述第一穿孔(66)相对齐的第二穿孔(202),所述连接器(100)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一穿孔(66)与所述第二穿孔(202)以将所述绝缘本体(6)与所述外部电路板(200)固定在一起的固定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2)嵌入成型在绝缘块(1)上以形成端子模组(10),所述绝缘本体(6)包覆成型在所述端子模组(10)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模组(10)为两组且布置为相互平行的两排。
CN202020818124.1U 2020-05-15 2020-05-15 连接器 Active CN211829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8124.1U CN211829307U (zh) 2020-05-15 2020-05-15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8124.1U CN211829307U (zh) 2020-05-15 2020-05-15 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9307U true CN211829307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21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18124.1U Active CN211829307U (zh) 2020-05-15 2020-05-15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93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5384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ood anti-EMI perfprmance
CN107681371B (zh) 电连接器
CN2599780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735594Y (zh) 电连接器
US8052464B2 (en) Connector
CN211700677U (zh) 线缆连接器
US777582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grounding member
US6039590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latively movable two-part housing
JPS61248375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H063638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ー
TWI817130B (zh) 插接模組以及線纜連接器
CN107681349B (zh) 电连接器
KR20120022624A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회로 보드 어셈블리
CN111564723B (zh) 线缆连接器
CN215184602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US20100221933A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grounding device
US10193262B2 (en) Electrical device having an insulator wafer
CN111082242A (zh) 一种连接器、电路板及通信设备
US2023023872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bination
CN212412343U (zh) 线缆连接器
CN211829307U (zh) 连接器
US9780459B1 (en) Linking cable connector
CN109256634B (zh) 高速连接器模组及其制程方法
CN107681315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JP648172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