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6823U - 具有止退功能的插头及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具有止退功能的插头及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6823U
CN210576823U CN201921651615.5U CN201921651615U CN210576823U CN 210576823 U CN210576823 U CN 210576823U CN 201921651615 U CN201921651615 U CN 201921651615U CN 210576823 U CN210576823 U CN 210576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socket
bush
shell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516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大群
唐努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ver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ver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ver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ver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516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6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6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6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止退功能的插头,包括插头外壳、组装于所述插头外壳内的插头内芯及套设于所述插头外壳外的连接螺帽,所述插头外壳包括台阶部、形成于所述台阶部前后两端的插头对接部、插头连接部及贯通所述插头外壳形成的用于组装所述插头内芯的插头腔体,所述插头对接部外表面靠近所述台阶部位置处设有若干弹片槽及第一卡簧槽,所述连接螺帽包括环状壳体、贯通所述环状壳体形成的套设腔体及设于所述环状壳体内表面前端的限位凸部,所述环状壳体内表面的后端设有螺纹结构,所述弹片槽内设有弹片,所述弹片夹持于所述弹片槽与所述连接螺帽的内壁面之间,所述第一卡簧槽内设有挡环,所述挡环阻止所述连接螺帽退出;本申请还包括电连接器组件。

Description

具有止退功能的插头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具有止退功能的插头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连接器组件的防呆、防误插一般采用防呆槽和防呆块的方式进行防误插操作。但在一些工业应用领域的连接器相对具有更为严格的标准定义,如GJB598、GJB599标准规定了插头与插座的定位键为5个以确保连接器的精确匹配。同时,插头与插座内分别固定有插装了若干对接端子的内芯,一种内芯结构仅能匹配一种外壳,而在不同的市场需要求下,对接端子的匹配可能出现变化,造成现有的外壳及内芯均不通用,造成极大浪费。同时,插头还包括套设于插头外壳外的连接螺帽,插头通过连接螺帽与插座连接后没有进一步的止退措施,容易受到振动等外力造成螺纹连接松动;或者连接过程在螺纹上打螺纹胶防止松动,这样造成在需要打开连接时候先将螺纹胶破坏才能打开,同时会有螺纹胶的碎屑留在连接器内造成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连接螺帽因震动或外力而容易松动的插头及连接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止退功能的插头,包括插头外壳、组装于所述插头外壳内的插头内芯及套设于所述插头外壳外的连接螺帽,所述插头外壳包括台阶部、形成于所述台阶部前后两端的插头对接部、插头连接部及贯通所述插头外壳形成的用于组装所述插头内芯的插头腔体,所述插头对接部外表面靠近所述台阶部位置处设有若干弹片槽及第一卡簧槽,所述连接螺帽包括环状壳体、贯通所述环状壳体形成的套设腔体及设于所述环状壳体内表面前端的限位凸部,所述环状壳体内表面的后端设有螺纹结构,所述弹片槽内设有弹片,所述弹片夹持于所述弹片槽与所述连接螺帽的内壁面之间,所述第一卡簧槽内设有挡环,所述挡环阻止所述连接螺帽退出。
当所述连接螺帽转动至所述弹片位于限位凸部除所述弧形槽之外的地方时,所述限位凸部压接所述弹片并迫使所述弹片变形以使所述弹片提供弹性力给所述连接螺帽,避免所述连接螺帽在外力冲击下,产生松动。
优选地,所述限位凸部的内表面上设有若干弧形槽,所述弹片装入所述弧形槽与所述弹片槽之间,所述弧形槽的数量是所述弹片槽的两倍。
优选地,所述弹片包括弧形凸部及形成于所述弧形凸部两端的支撑脚部,所述支撑脚部贴合抵持于所述弹片槽的外表面上,所述连接螺帽转动,使所述弧形凸部压接于所述连接螺帽的内壁面上提供弹性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前述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插头对接的插座,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外壳、插装于所述插座外壳内的插座衬套与插座内芯,所述插头还包括插装于所述插头外壳内的插头衬套,所述插头衬套与插座衬套均包括头部、自所述头部外周径向凸出形成的均匀分布的若干凸块、形成于所述凸块之间的定向槽及自所述头部向后延伸形成错位设计的半圆部,所述插头内芯与所述插座内芯外周均设有定位槽,所述插头外壳的内壁面设有定位所述插头内芯的定位槽与所述插头衬套的定向槽的插头锁位块,所述插座外壳的内壁面上设有定位所述插座内芯的定位槽与所述插座衬套的定向槽的插座锁位块,所述插头衬套与插座衬套的相互对应的定向槽处于对应的位置时,所述插头衬套与插座衬套的半圆部相互错位配合使所述插头与插座对接,所述插头衬套与所述插座衬套的定向槽不处于对应位置时,所述插头衬套与所述插座衬套的半圆部至少部分位置重叠抵触,而使所述插头与插座无法插合,所述连接螺帽的螺合于所述插座外壳的插座连接部的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插头连接部外周设有五个定位键;所述插座外壳包括固定板部、自所述固定板部前后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插座连接部与插座对接部及贯通所述插座外壳的插座腔体,所述插座连接部的内壁面上设有五个与所述插头连接部外表面的定位键配合定位的键槽。
优选地,所述插头腔体的内壁面在靠近所述台阶部位置处设有第一抵挡部,所述插头腔体位于所述插头连接部一端设有第二抵挡部,所述第二抵挡部前方设有第二卡簧槽,所述插头锁位块设于所述插头腔体的内壁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抵挡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插头内芯包括基体部、自所述基体部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头及第一对接头及设于所述插头内芯内的若干插头端子孔,所述基体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一对接头的外径,所述插头锁位块设于所述基体部的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插座连接部的内壁面靠近所述固定板部位置处设有第一挡环,所述插座对接部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二挡环,所述第二挡环外侧设有卡槽,所述插座锁位块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挡环之间。
优选地,所述插座内芯包括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与所述第一连接头对接的第二连接头、第二对接头及设于所述插座内芯内的若干插座端子孔,所述主体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二对接头的外径,所述插座内芯的定位槽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
本申请所述插头衬套与所述插座衬套均设有编号,只有在预定的编号对应一致时,所述插头衬套与所述插座衬套的两个半圆部才会相互错位配合,从而使所述插头所述插座对接插合;而所述预定的编号不一致时,所述两个半圆部产生相互重合抵触,使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无法对插。除了所述键位与所述键位槽的配合外,再通过所述插头与插座衬套进行定位防误插,如此,当在不同场合需要不同的插头与插座内芯时,仅需要更换所述插头与插座内芯即可,而使所述插头与插座外壳实现通用,极大地降低了维护成本,且所述插头、插座外壳均采用金属加工而成,成本较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申请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申请插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申请插头外壳与连接螺帽的剖面图;
图4为本申请插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申请插座外壳的剖面图;
图6为本申请连接器组件去掉插头外壳与插座外壳后的立体组合图;
图7为本申请插头的插头外壳与连接螺帽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所示,本申请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A及与所述插头A连接为一体的插座B。设定X方向为前方、Y方向的横向方向、Z为垂直方向。
请参阅图2、图3、图6、图7所示,所述插头A包括插头外壳10、插入所述插头外壳10内的插头内芯20与插头衬套30、设于所述插头外壳10外的连接螺帽40及夹持于所述插头外壳10与所述连接螺帽40之间的弹片14。
所述插头外壳10包括位于中间的台阶部11、形成于所述台阶部11前后两端的插头对接部12与插头连接部13及贯通所述插头外壳10形成的插头腔体15。所述插头连接部13的外周设有若干定位键131,所述定位键131的数量为5个。所述插头对接部12外表面靠近所述台阶部11位置处设有若干弹片槽123及第一卡簧槽124,所述第一卡簧槽124与所述弹片槽123连通。所述插头腔体15的内壁面在靠近所述台阶部11位置处设有第一抵挡部125,所述插头腔体15位于所述插头连接部13一端设有第二抵挡部126,所述第二抵挡部126前方设有第二卡簧槽121。所述插头腔体15的内壁面上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抵挡部125,126之间设有插头锁位块122,所述插头锁位块122在所述插头外壳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所述插头内芯20包括基体部21、自所述基体部21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头22及第一对接头25及设于所述插头内芯20内的若干插头端子孔23。所述基体部2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头22与所述第一对接头25的外径,所述基体部21的外周在纵向方向上设有定位槽24。
所述插头衬套30包括头部31、设于所述头部31外周的若干凸块32、形成于所述凸块32之间的若干定向槽33及自所述头部31后端向后延伸形成的半圆部34。所述定向槽33依据需要设置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结构,如6个、12个、24个等。
所述连接螺帽40包括环状壳体41、贯通所述环状壳体41形成的套设腔体42及设于所述环状壳体41内表面前端的限位凸部43。所述环状壳体41内表面的后端设有螺纹结构。所述限位凸部43的内表面上设有若干弧形槽44。
所述弹片14包括弧形凸部141及形成于所述弧形凸部141两端的支撑脚部142。所述弹片14置于所述插头外壳10的弹片槽123内,所述支撑脚部142贴合于所述弹片槽123的表面上,所述弧形凸部141与所述弹片槽123之间设有间隙以使所述弧形凸部141具备弹性力。
所述连接螺帽40从所述插头外壳10的前端套入,所述连接螺帽40的后端越过所述插头外壳10的台阶部11到达所述插头连接部13外,所述限位凸部43与所述台阶部11限位,使所述连接螺帽40的前端被限位于所述插头对接部12一端,且所述连接螺帽40的内壁面压接于所述弹片14的弧形凸部141上方,使所述弹片14施加弹性力给所述连接螺帽40达到一定的保持力。所述连接螺帽40套入后,再将一垫圈46与卡簧45套入,所述卡簧45固定于所述第一卡簧槽124内以限制所述连接螺帽40退出。
在组装时,先将所述插头衬套30自所述插头外壳10的插头对接部12一端插入,所述插头衬套30的头部31的若干凸块32限位于所述插头外壳10的第一抵挡部125上,所述半圆部34延伸入所述插头连接部13内,所述插头衬套30预定的一个定位槽33定位入所述插头锁位块122上;再将所述插头内芯20自所述插头外壳10的前端插入,所述插头内芯20的第一连接头22穿越所述插头衬套30的头部31后位于所述半圆部34内,所述定位槽24对齐所述插头锁位块122锁定,使所述插头内芯20的定位槽24与所述插头衬套30预定的定位槽33对齐,再将一个挡圈35扣入所述插头外壳10内的第二卡簧槽121内固定使所述插头内芯20不会退出。
组装所述连接螺帽40时,先将所述连接螺帽40自前端套入所述插头外壳10的外周直至所述连接螺帽40的限位凸部43抵持于所述插头外壳10内的台阶部11上,转动所述连接螺帽40,使所述连接螺帽40限位凸部43上的弧形槽44与所述插头外壳10上的弹片槽123对齐时,将所述弹片14置入所述弧形槽44与所述弹片槽123之间的空间内,再将垫圈46套入所述连接螺帽40的前端,最后,将所述挡环45固定于所述插头外壳10的第一卡簧槽124内限制所述连接螺帽40的退出。
所述弧形槽44的数量是所述弹片14数量的两倍,当所述连接螺帽40转动至所述弹片14位于限位凸部43除所述弧形槽44之外的地方时,所述限位凸部43压接所述弹片14并迫使所述弹片14变形以使所述弹片14提供弹性力给所述连接螺帽40,避免所述连接螺帽40在外力冲击下,产生松动。
请进一步参阅图4、图5所示,所述插座B包括插座外壳50、组装入所述插座外壳50内的插座内芯60及插座衬套70。
所述插座外壳50包括固定板部51、自所述固定板部51前后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插座连接部53与插座对接部52及贯通所述插座外壳50的插座腔体57。所述插座连接部53的内壁面靠近所述固定板部51位置处设有第一挡环54,所述插座对接部52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二挡环58,所述第二挡环58外设有卡槽59。所述插座外壳50的内壁面上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挡环54,58之间设有在前后方向延伸形成的插座锁位块55。所述插座连接部53的内壁面上设有若干与所述插头连接部13外表面的定位键131配合定位的键槽56。
所述插座内芯60的结构与所述插头内芯20的结构一致,包括主体部61、自所述主体部61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与所述第一连接头22对接的第二连接头62与第二对接头65及设于所述插座内芯20内的若干插座端子孔63。所述主体部6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头62与所述第二对接头65的外径,所述主体部61的外周在纵向方向上设有定位槽64。
所述插座衬套70与所述插头衬套30结构一致,包括头部71、设于所述头部71外周的若干凸块72、形成于所述凸块72之间的若干定向槽73及自所述头部71后端向后延伸形成的半圆部74。所述定向槽73依据需要设置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结构,如6个、12个、24个等。
组装时,先将所述插座衬套70自所述插座对接部52插入所述插座外壳50内直至所述插座衬套70的凸块72限位抵持于所述插座外壳50内的第一挡环54上,再将所述插座内芯60自所述插座对接部52插入,使所述插座内芯60的插座连接部62套入所述插座衬套70的头部71内,所述插座内芯60的主体部61端缘抵持于所述第二挡环58上,最后将一个卡簧75卡入所述插座外壳50的卡槽59内限位所述插座内芯60。所述插座衬套70预定的一个定向槽73与所述插座内芯60的定位槽64配合限位于所述插座外壳50内的插座锁位块55上。
重点参阅图2、图4、图6所示,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插头衬套30与所述插座衬套70均设有编号,只有在预定的编号对应一致时,所述插头衬套30与所述插座衬套70的两个半圆部34,74才会相互错位配合,从而使所述插头A所述插座B对接插合;而所述预定的编号不一致时,所述两个半圆部34,74产生相互重合抵触,使所述插头A与所述插座B无法对插。除了所述键位131与所述键位槽56的配合外,再通过所述插头与插座衬套30,70进行定位防误插。如此,当在不同场合需要不同的插头与插座内芯20,60时,仅需要更换所述插头与插座内芯20,60即可,而使所述插头与插座外壳10,50实现通用,极大地降低了维护成本,且所述插头、插座外壳10,50均采用金属加工而成,成本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止退功能的插头,包括插头外壳、组装于所述插头外壳内的插头内芯及套设于所述插头外壳外的连接螺帽,所述插头外壳包括台阶部、形成于所述台阶部前后两端的插头对接部、插头连接部及贯通所述插头外壳形成的用于组装所述插头内芯的插头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对接部外表面靠近所述台阶部位置处设有若干弹片槽及第一卡簧槽,所述连接螺帽包括环状壳体、贯通所述环状壳体形成的套设腔体及设于所述环状壳体内表面前端的限位凸部,所述环状壳体内表面的后端设有螺纹结构,所述弹片槽内设有弹片,所述弹片夹持于所述弹片槽与所述连接螺帽的内壁面之间,所述第一卡簧槽内设有挡环,所述挡环阻止所述连接螺帽退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部的内表面上设有若干弧形槽,所述弹片装入所述弧形槽与所述弹片槽之间,所述弧形槽的数量是所述弹片槽的两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包括弧形凸部及形成于所述弧形凸部两端的支撑脚部,所述支撑脚部贴合抵持于所述弹片槽的外表面上,所述连接螺帽转动,使所述弧形凸部压接于所述连接螺帽的内壁面上提供弹性力。
4.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插头对接的插座,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外壳、插装于所述插座外壳内的插座衬套与插座内芯,所述插头还包括插装于所述插头外壳内的插头衬套,所述插头衬套与插座衬套均包括头部、自所述头部外周径向凸出形成的均匀分布的若干凸块、形成于所述凸块之间的定向槽及自所述头部向后延伸形成错位设计的半圆部,所述插头内芯与所述插座内芯外周均设有定位槽,所述插头外壳的内壁面设有定位所述插头内芯的定位槽与所述插头衬套的定向槽的插头锁位块,所述插座外壳的内壁面上设有定位所述插座内芯的定位槽与所述插座衬套的定向槽的插座锁位块,所述插头衬套与插座衬套的相互对应的定向槽处于对应的位置时,所述插头衬套与插座衬套的半圆部相互错位配合使所述插头与插座对接,所述插头衬套与所述插座衬套的定向槽不处于对应位置时,所述插头衬套与所述插座衬套的半圆部至少部分位置重叠抵触,而使所述插头与插座无法插合,所述连接螺帽螺合于所述插座外壳的插座连接部的外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部外周设有五个定位键;所述插座外壳包括固定板部、自所述固定板部前后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插座连接部与插座对接部及贯通所述插座外壳的插座腔体,所述插座连接部的内壁面上设有五个与所述插头连接部外表面的定位键配合定位的键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腔体的内壁面在靠近所述台阶部位置处设有第一抵挡部,所述插头腔体位于所述插头连接部一端设有第二抵挡部,所述第二抵挡部前方设有第二卡簧槽,所述插头锁位块设于所述插头腔体的内壁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抵挡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内芯包括基体部、自所述基体部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头及第一对接头及设于所述插头内芯内的若干插头端子孔,所述基体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一对接头的外径,所述插头锁位块设于所述基体部的外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部的内壁面靠近所述固定板部位置处设有第一挡环,所述插座对接部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二挡环,所述第二挡环外侧设有卡槽,所述插座锁位块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挡环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内芯包括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与所述第一连接头对接的第二连接头、第二对接头及设于所述插座内芯内的若干插座端子孔,所述主体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二对接头的外径,所述插座内芯的定位槽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
CN201921651615.5U 2019-09-29 2019-09-29 具有止退功能的插头及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210576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1615.5U CN210576823U (zh) 2019-09-29 2019-09-29 具有止退功能的插头及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1615.5U CN210576823U (zh) 2019-09-29 2019-09-29 具有止退功能的插头及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6823U true CN210576823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58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51615.5U Active CN210576823U (zh) 2019-09-29 2019-09-29 具有止退功能的插头及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6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91682B2 (en) Connector
TW202002433A (zh) 電纜連接器對接結構
CN110690612B (zh) 防误插电连接器组件
CN210576823U (zh) 具有止退功能的插头及连接器组件
CN209963343U (zh) 插头连接器
WO2020042382A1 (zh) 一种多瓣自锁电连接器
CN218632524U (zh) 微圆形连接器
CN216958632U (zh) 连接器
CN216563639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4754335U (zh) 转接头
CN214542811U (zh) 一种电源信号集成连接器
CN113922153A (zh) 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插座
CN210245849U (zh)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
CN216214273U (zh) 动力电池插座
CN216794062U (zh) 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11834784A (zh) 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
CN216055253U (zh) 组合式连接器
CN218677676U (zh) 一种储能连接器插座
CN214379153U (zh) 一种快插式连接器
CN216251436U (zh) 快速组卸型电连接装置
CN210379514U (zh) 一种具有防脱公母针的重载连接器
CN113036523B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21009403U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人工耳蜗
CN215299681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推拉连接器组件
CN217903602U (zh) 一种防误插连接器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