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5204U - 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 - Google Patents

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5204U
CN210575204U CN201921545642.4U CN201921545642U CN210575204U CN 210575204 U CN210575204 U CN 210575204U CN 201921545642 U CN201921545642 U CN 201921545642U CN 210575204 U CN210575204 U CN 210575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lexible
network communication
digit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456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欢
王维亚
刘述权
张亚闪
徐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Spectrum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Spectrum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Spectrum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Spectrum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456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5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5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52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包括有外护套层,外护套层内构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内部支撑件,内部支撑件为至少两个承载骨架构成,两个承载骨架将容纳空间构成四个子空间,子空间内设置有导线本体,承载骨架为圆弧状骨架。由此,采用两个承载骨架相互配合,实现适当的位移,能够有效解决现有6类网线产品较硬,不易于弯曲的缺陷。拥有较佳的柔韧性,不容易在施工期间造成骨架变形,拥有较佳的耐挤压效果,可以保证传输性能不受影响。可以减少传统电缆的外径,减少原材料的消耗,降低制造成本。能够对至少四对线组实现隔离,保证信号不受影响。整体构造简单,易于制造实施。

Description

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讯电缆,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人们对快速通信的需求,对宽带传输高速率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为网络的通信平台—综合布线系统的带宽也在不断的增加。就目前出台的ANSI/TIA/EIA568-B铜缆双绞线6类线标准来看,六类线的传输频率为1MHz~250MHz,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其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五类的带宽。五类线为100M、超五类为155M、六类为200M。六类布线的传输性能高于五类、超五类标准,最适用于传输速率高于1Gbps的应用。
就现有的常规六类双绞线来看,六类双绞线在外形上和结构上与五类或超五类双绞线都有一定的差别,其增加了绝缘的十字骨架,将双绞线的四对线分别置于十字骨架的四个凹槽内,而且电缆的直径也更粗。六类非屏蔽双绞线裸铜线径为0.57mm(线规为23AWG),绝缘线径为1.02mm,UTP电缆直径为6.53mm。
同时,目前较为常见的双绞线现有技术来看,主要包括:
1)一种具有阻水和抗拉功能的屏蔽型超六类电缆,专利号CN109949987A申请人:安徽天康集团数据线缆有限公司。
2)一种具有阻水和抗拉功能的屏蔽型超六类电缆,专利号CN106981331A申请人: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防水型超六类电缆结构,专利号:CN202976880U申请人: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4)超六类电缆结构,专利号:CN202422816U申请人: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5)一种六类电缆,专利号:CN202159526U申请人:南京佰盛天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6)一种具有骨架结构的超六类电缆,专利号:CN202134244U申请人: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7)一种超六类线缆,专利号:CN202134245U申请人: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8)一种六类室内网线,专利号:CN208335787U申请人:深圳市国盛电业发展有限公司。
9)一种新型超六类网线,专利号:CN208673749U申请人:深圳市渤海科技有限公司。
10)一种六类室外网线,专利号:CN208335788U申请人:深圳市国盛电业发展有限公司。
目前通用的6类网络电缆的结构外4对(8芯)绝缘单线,对绞后中心采用十字骨架进行隔离,也有部分企业采用一字骨架进行隔离。
由于所采用的十字骨架或者一字骨架是硬体结构,刚性大,增加了线缆的外形尺寸和弯曲半径。同时,采用这种线缆必须对基于五类或超五类系统的原有线槽尺寸和路由设计进行改动,空间需求增加了20%到40%,因此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
线缆在实际布放过程中和布放后,经常受到外部各种挤压而变形,甚至受到短时外力冲击。传统圆形线缆因其柔软性,可适应各种外力的影响而保持传输性能。但是,当线缆采用了骨架结构后,其硬骨架部分就会成为外力的主要破坏点,在受到外力挤压、弯曲等作用后,骨架的外形会发生各种变形甚至破坏,线缆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包括有外护套层,所述外护套层内构成容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内部支撑件,所述内部支撑件为至少两个承载骨架构成,所述两个承载骨架将容纳空间构成四个子空间,所述子空间内设置有导线本体,所述承载骨架为圆弧状骨架。
进一步地,上述的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其中,所述圆弧状骨架的弧度为35至100度。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其中,所述圆弧状骨架的弧度为45度。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其中,所述导线本体包括有导体,所述导体外包覆有绝缘层,构成导线主体,所述导线主体两股对绞后构成对绞单元,所述对绞单元外包裹后内护套层。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其中,所述导体为裸铜导体,所述绝缘层为聚乙烯,所述内护套层为聚氯乙烯层、低烟无卤层、聚氨酯层、聚乙烯层中的一种或是多种结合。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其中,所述外护套层为聚氯乙烯层、低烟无卤层、聚氨酯层、聚乙烯层中的一种或是多种结合。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其中,所述承载骨架的厚度为0.1至0.3毫米。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其中,所述承载骨架的厚度为0.25毫米。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两个承载骨架相互配合,实现适当的位移,能够有效解决现有6类网线产品较硬,不易于弯曲的缺陷。
2、拥有较佳的柔韧性,不容易在施工期间造成骨架变形,拥有较佳的耐挤压效果,可以保证传输性能不受影响。
3、可以减少传统电缆的外径,减少原材料的消耗,降低制造成本。
4、能够对至少四对线组实现隔离,保证信号不受影响。
5、整体构造简单,易于制造实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 外护套层 2 承载骨架
3 导线本体 4 绝缘层
5 内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的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包括有外护套层1,外护套层1内构成容纳空间,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内部支撑件,保证整个通讯电缆的抗挤压能力。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内部支撑件为至少两个承载骨架2构成,两者相互接近,可以相对活动,令整个通讯电缆拥有适当的柔韧性。同时,为了满足适当的独立性,本实现有效采用的两个承载骨架2相互配合,将容纳空间构成四个子空间。子空间内设置有导线本体3,以此,用来隔离4对线组。并且,为了实现两个承载骨架2之间的柔性接触,避免存在尖锐部分而出现过度的挤压碰撞,采用的承载骨架2为圆弧状骨架。
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在承载导线本体3的时候拥有适当的包容收纳效果,采用的圆弧状骨架的弧度为35至100度。并且,通过多次对比试验后发现,圆弧状骨架的弧度为45度,拥有较佳的效果。
进一步来看,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导线本体3包括有导体,导体外包覆有绝缘层4,构成导线主体,导线主体两股对绞后构成对绞单元,对绞单元外包裹后内护套层5。这样,在提高使用寿命的同时,拥有较佳的衰减串扰比。结合实际制造来看,导体为裸铜导体,绝缘层4为聚乙烯,内护套层5为聚氯乙烯层、低烟无卤层、聚氨酯层、聚乙烯层中的一种或是多种结合。同时,采用的外护套层1为聚氯乙烯层、低烟无卤层(为市售的常用产品构成,在此不再赘述)、聚氨酯层、聚乙烯层中的一种或是多种结合。这样,可以依据后续的实际应用环境,选用合适的材质层来构成内护套层5与外护套层1,满足各种使用需要,提升整体使用寿命。
再进一步来看,为了同时满足线材保护与总体的柔韧性,承载骨架2的厚度为0.1至0.3毫米。同时,结合目前常规的线材规格来说,承载骨架2的厚度为0.25毫米,就可以满足使用需求了。并且,考虑到不额外增设整个电缆的横截面,承载骨架2的尺寸为1.5mmx0.25mm,中心圆角R=0.5mm,较为适宜。
结合实际制造来看,可以采用六类网线成缆机进行改造,利用两个对绞组的主动放线架,对应两个承载骨架2的分布来进行放线。成缆放线后,通过定位模板来确定6个单元的相对位置。然后,控制骨架放线的退纽设定与对绞组相同。成缆完成后,进行挤出护套操作,实现外护套成型。并且,可选用挤管式模具来完成外护套的包裹成形。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拥有如下优点:
1、采用两个承载骨架相互配合,实现适当的位移,能够有效解决现有6类网线产品较硬,不易于弯曲的缺陷。
2、拥有较佳的柔韧性,不容易在施工期间造成骨架变形,拥有较佳的耐挤压效果,可以保证传输性能不受影响。
3、可以减少传统电缆的外径,减少原材料的消耗,降低制造成本。
4、能够对至少四对线组实现隔离,保证信号不受影响。
5、整体构造简单,易于制造实施。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构造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是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来进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包括有外护套层,所述外护套层内构成容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内部支撑件,所述内部支撑件为至少两个承载骨架构成,所述两个承载骨架将容纳空间构成四个子空间,所述子空间内设置有导线本体,所述承载骨架为圆弧状骨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状骨架的弧度为35至10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状骨架的弧度为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本体包括有导体,所述导体外包覆有绝缘层,构成导线主体,所述导线主体两股对绞后构成对绞单元,所述对绞单元外包裹后内护套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为裸铜导体,所述绝缘层为聚乙烯,所述内护套层为聚氯乙烯层、低烟无卤层、聚氨酯层、聚乙烯层中的一种或是多种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层为聚氯乙烯层、低烟无卤层、聚氨酯层、聚乙烯层中的一种或是多种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骨架的厚度为0.1至0.3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骨架的厚度为0.25毫米。
CN201921545642.4U 2019-09-17 2019-09-17 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 Active CN210575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5642.4U CN210575204U (zh) 2019-09-17 2019-09-17 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5642.4U CN210575204U (zh) 2019-09-17 2019-09-17 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5204U true CN210575204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38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45642.4U Active CN210575204U (zh) 2019-09-17 2019-09-17 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52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30106704A1 (en) Electrical cable apparatus
JP2008034341A (ja) 耐屈曲性信号伝送ケーブルおよびデータ伝送方法
CN106981340A (zh) 一种非金属材质包覆缆芯的非屏蔽型抗干扰数据电缆及制备方法
CN211858232U (zh) 一种野外耐高温柔性电缆
CN210575204U (zh) 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
CN208570196U (zh) 一种平行高速数据通信线缆
CN206833990U (zh) 扁平数字光电引入线
CN214847812U (zh) 一种氟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CN209388727U (zh) 一种音响电缆
CN103474164A (zh) 一种扇形骨架电缆
CN203397736U (zh) 一种用于水下频繁移动的扁平水密电缆
CN209730386U (zh) 有线耳机、镀锡铜数据充电线及其镀锡铜连接线
JP5539771B2 (ja) Lan用パッチコード
CN207250220U (zh) 一种非金属材质包覆缆芯的非屏蔽型抗干扰数据电缆
CN112086225A (zh) 一种数据线及其制造方法
CN201904105U (zh) 船舶和海洋工程用数字闭路电视电缆
CN212750410U (zh) 一种数据线
CN217008728U (zh) 轻质化2芯导电纤维屏蔽电缆
CN219832282U (zh) 一种轻质柔软usb数据线
CN204407068U (zh) 机场静态电源用动力电缆
CN216719523U (zh) 一种柔软耐弯折的工业连接线缆
CN218414003U (zh) 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
CN211208087U (zh) 一种新型超七类高速数字对称通信电缆
CN216412715U (zh) 一种数据电缆
CN219122991U (zh) 一种复绞型多类型分屏蔽通信圆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