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4003U - 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 - Google Patents
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414003U CN218414003U CN202220292966.7U CN202220292966U CN218414003U CN 218414003 U CN218414003 U CN 218414003U CN 202220292966 U CN202220292966 U CN 202220292966U CN 218414003 U CN218414003 U CN 2184140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e
- diameter
- control
- communication cable
- interfere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包括三个电源线芯、三个控制线芯、三个接地线和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电源线芯与控制线芯和接地线外径比均为1:1至1.15:1,电源线芯外径为1.8mm至3.2mm,控制线芯与接地线为一一对应绞合构成控制线芯体,控制线芯体绞距为控制线芯外径的五倍至十倍,三个控制线芯体与三个电源线芯相互交错并共同围绕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绞合构成缆芯,缆芯绞距为电源线芯外径的十二倍至二十倍,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氟树脂带绕包层和PVC外护套,PVC外护套外径为13mm至14mm。该电缆抗干扰能力强,去除金属屏蔽层有利于细径轻质化制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工业生产线上,多芯电缆常用于机器人、移动驱动系统等。由于传输技术、维护测试技术等的飞速发展,通信电缆逐渐走向细径化、轻质化的发展,然而,现有的多芯电缆将全部的控制线芯和电源线芯一同绞合在中心缆芯内,随着线芯数量的增多,来自电源线芯的噪音极易造成信号窜扰现象,从而影响机器人的正常动作,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如果应用带有金属屏蔽层的多芯电缆,在生产过程中经受反复弯曲扭转,金属屏蔽层极易出现断线现象,造成屏蔽效果不稳定,影响电气特性,而且,不利于细径轻质化及降低成本的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有效的减少信号窜扰现象,抗干扰能力强,并且去除金属屏蔽层,有利于细径轻质化制作,降低生产成本。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包括三个电源线芯、三个控制线芯、三个接地线和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所述电源线芯与所述控制线芯和所述接地线外径比均为1:1至1.15:1,所述电源线芯外径为1.8mm至3.2mm,所述控制线芯与所述接地线为一一对应绞合构成控制线芯体,所述控制线芯体绞距为所述控制线芯外径的五倍至十倍,三个所述控制线芯体与三个所述电源线芯相互交错并共同围绕所述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绞合构成缆芯,所述缆芯绞距为所述电源线芯外径的十二倍至二十倍,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氟树脂带绕包层和PVC外护套,所述电源线芯包括第一内导体和氟树脂挤包绝缘层,所述控制线芯包括两个对绞线芯对绞构成对绞线芯体,所述对绞线芯体外部包覆氟树脂绕包绝缘层,所述对绞线芯包括第二内导体和发泡氟树脂绝缘层,所述接地线包括铜绞线导体和PFA绝缘层,所述PVC外护套外径为13mm至14mm。
作为优选,所述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外径至少为所述电源线芯外径的2倍。
作为优选,所述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的外部包覆有ETFE绕包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内导体为若干线径为0.08mm至0.15mm软铜丝绞合并紧压形成圆形导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氟树脂挤包绝缘层和所述氟树脂绕包绝缘层均为ETFE、FEP、PFA或PTFE绝缘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内导体为若干直径为0.02mm至0.05mm镀锡铜单丝同心绞合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氟树脂绕包绝缘层和所述发泡氟树脂绝缘层的厚度比为1:1至1.25:1。
作为优选,所述铜绞线导体由若干直径为0.05mm至0.08mm软铜丝绞合并紧压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氟树脂带绕包层为PTFE、PFA、FEP或ETFE树脂带绕包层且绞距为带宽的2至4倍。
作为优选,所述PVC外护套厚度为0.5mm至1.6mm。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在电源线芯与控制线芯绞合之前,预先将控制线芯与接地线绞合形成控制线芯体,再将控制线芯体与电源线芯绞合,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少电源线芯引起的信号窜扰,提高缆芯内部的抗干扰能力,确保稳定的电气特性。
2.缆芯内部及外部均不采用金属屏蔽层,有利于细径轻质化制作,降低生产成本。
3.优化设计控制线芯体绞距为控制线芯外径的五倍至十倍,小于五倍,则所需控制线芯和接地线长度长,增加成本,大于十倍则绞合松散,不利于抑制信号窜扰,抗干扰能力差。
4.优化设计缆芯绞距为电源线芯外径的十二倍至二十倍,小于十二倍,则所需控制线芯体与电源线芯长度长,增加成本,大于十二倍则降低电缆的弯曲特性。
5.优化电源线芯与控制线芯和接地线外径比均为1:1至1.15:1,有助于确保电缆圆截面,提高了电缆的柔韧性和耐弯曲特性,耐久使用。
6.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的拉伸弹性模量大,有助于提高电缆的拉伸性能,电源线芯能够更好的承受电缆弯曲时的侧向压力,增强耐弯曲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源线芯,2-控制线芯,3-接地线,4-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5-氟树脂带绕包层,6-PVC外护套,7-第一内导体,8-氟树脂挤包绝缘层,9-对绞线芯,10-氟树脂绕包绝缘层,11-第二内导体,12-发泡氟树脂绝缘层,13-铜绞线导体,14-PFA绝缘层,15-ETFE绕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的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包括三个电源线芯1、三个控制线芯2、三个接地线3和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4,进一步的,所述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4的外部包覆有ETFE绕包层15,所述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4外径至少为所述电源线芯1外径的2倍。所述电源线芯1与所述控制线芯2和所述接地线3外径比均为1:1至1.15:1,所述电源线芯1外径为1.8mm至3.2mm。所述控制线芯2与所述接地线3为一一对应绞合构成控制线芯体,所述控制线芯体绞距为所述控制线芯2外径的五倍至十倍,三个所述控制线芯体与三个所述电源线芯1相互交错并共同围绕所述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4绞合构成缆芯,所述缆芯绞距为所述电源线芯1外径的十二倍至二十倍,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氟树脂带绕包层5和PVC外护套6,所述PVC外护套6外径为13mm至14mm。所述氟树脂带绕包层5为PTFE、PFA、FEP或ETFE树脂带绕包层且绞距为带宽的2至4倍。所述PVC外护套6厚度为0.5mm至1.6mm。
所述电源线芯1包括第一内导体7和氟树脂挤包绝缘层8,具体的说,所述第一内导体7为若干线径为0.08mm至0.15mm软铜丝绞合并紧压形成圆形导体结构。所述氟树脂挤包绝缘层8为ETFE、FEP、PFA或PTFE绝缘层。
所述控制线芯2包括两个对绞线芯9对绞构成对绞线芯体,所述对绞线芯体外部包覆氟树脂绕包绝缘层10,所述氟树脂绕包绝缘层10为ETFE、FEP、PFA或PTFE绝缘层。所述对绞线芯9包括第二内导体11和发泡氟树脂绝缘层12,具体的说,所述第二内导体11为若干直径为0.02mm至0.05mm镀锡铜单丝同心绞合构成。进一步的,所述氟树脂绕包绝缘层10和所述发泡氟树脂绝缘层12的厚度比为1:1至1.25:1。
所述接地线3包括铜绞线导体13和PFA绝缘层14,具体的说,所述铜绞线导体13由若干直径为0.05mm至0.08mm软铜丝绞合并紧压形成。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其特征是:包括三个电源线芯(1)、三个控制线芯(2)、三个接地线(3)和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4),所述电源线芯(1)与所述控制线芯(2)和所述接地线(3)外径比均为1:1至1.15:1,所述电源线芯(1)外径为1.8mm至3.2mm,所述控制线芯(2)与所述接地线(3)为一一对应绞合构成控制线芯体,所述控制线芯体绞距为所述控制线芯(2)外径的五倍至十倍,三个所述控制线芯体与三个所述电源线芯(1)相互交错并共同围绕所述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4)绞合构成缆芯,所述缆芯绞距为所述电源线芯(1)外径的十二倍至二十倍,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氟树脂带绕包层(5)和PVC外护套(6),所述电源线芯(1)包括第一内导体(7)和氟树脂挤包绝缘层(8),所述控制线芯(2)包括两个对绞线芯(9)对绞构成对绞线芯体,所述对绞线芯体外部包覆氟树脂绕包绝缘层(10),所述对绞线芯(9)包括第二内导体(11)和发泡氟树脂绝缘层(12),所述接地线(3)包括铜绞线导体(13)和PFA绝缘层(14),所述PVC外护套(6)外径为13mm至14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4)外径至少为所述电源线芯(1)外径的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4)的外部包覆有ETFE绕包层(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内导体(7)为若干线径为0.08mm至0.15mm软铜丝绞合并紧压形成圆形导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其特征是:所述氟树脂挤包绝缘层(8)和所述氟树脂绕包绝缘层(10)均为ETFE、FEP、PFA或PTFE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内导体(11)为若干直径为0.02mm至0.05mm镀锡铜单丝同心绞合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其特征是:所述氟树脂绕包绝缘层(10)和所述发泡氟树脂绝缘层(12)的厚度比为1:1至1.2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其特征是:所述铜绞线导体(13)由若干直径为0.05mm至0.08mm软铜丝绞合并紧压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其特征是:所述氟树脂带绕包层(5)为PTFE、PFA、FEP或ETFE树脂带绕包层且绞距为带宽的2至4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其特征是:所述PVC外护套(6)厚度为0.5mm至1.6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292966.7U CN218414003U (zh) | 2022-02-14 | 2022-02-14 | 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292966.7U CN218414003U (zh) | 2022-02-14 | 2022-02-14 | 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414003U true CN218414003U (zh) | 2023-01-31 |
Family
ID=84996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292966.7U Active CN218414003U (zh) | 2022-02-14 | 2022-02-14 | 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414003U (zh) |
-
2022
- 2022-02-14 CN CN202220292966.7U patent/CN21841400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239120U (zh) | 耐热型柔性屏蔽软电缆 | |
CN218414003U (zh) | 细径抗干扰9芯通信电缆 | |
CN216250148U (zh) | 防断线轻质同轴电缆 | |
CN217008687U (zh) | 细径轻质化导电纤维屏蔽多芯电缆 | |
CN216250038U (zh) | 抗弯曲防断线3芯绝缘电缆 | |
CN210182094U (zh) | 细径化抗扭曲多芯电缆 | |
CN203882723U (zh) | 适合反复弯曲的屏蔽数据线缆 | |
CN217086205U (zh) | 抗拉伸低衰减轻质通信电缆 | |
CN217008721U (zh) | 抗扭转耐久型低衰减4芯屏蔽电缆 | |
CN201845573U (zh) | 抗拉电缆 | |
CN221529512U (zh) | 一种抗拉蝶形引入光电混合软电缆 | |
CN217008728U (zh) | 轻质化2芯导电纤维屏蔽电缆 | |
CN216597107U (zh) | 抗干扰低衰减通信电缆 | |
CN218414016U (zh) | 耐挠曲型轻质多芯电缆 | |
CN216287736U (zh) | 耐弯曲型轻质同轴电缆 | |
CN219759236U (zh) | 耐久型对讲系统组合电缆 | |
CN221573516U (zh) | 一种耐弯折的扫描枪用usb连接线 | |
CN216250086U (zh) | 细径低衰减多芯通信电缆 | |
CN214705504U (zh) | 耐挤压型抗拉伸4芯绝缘电缆 | |
CN215265624U (zh) | 一种双绞结构高速传输电缆 | |
CN217086246U (zh) | 耐挠曲型细径同轴电缆 | |
CN201508722U (zh) | 一种新型仪表电缆 | |
CN218414068U (zh) | 具有早期断线报警线芯的多芯电缆 | |
CN218414015U (zh) | 阻水型细径多芯绝缘电缆 | |
CN213844872U (zh) | 一种5g通信用低电感光电混合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