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3196U - 一种对位切换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位切换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3196U
CN210573196U CN201921194845.3U CN201921194845U CN210573196U CN 210573196 U CN210573196 U CN 210573196U CN 201921194845 U CN201921194845 U CN 201921194845U CN 210573196 U CN210573196 U CN 210573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ving
fixing plate
fixed plate
axis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948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特
王�华
何增灿
黄海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eshi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st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t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t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948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3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3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3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位切换模组,包括移动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移动板通过一第一紧固结构实现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移动板通过一第二紧固结构实现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PCB板的正面对位和反面对位,可使PCB板正面和反面进行自动精密对位,与双面曝光技术配合使用,可极大的提高了曝光效率,从而提高其产能。

Description

一种对位切换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曝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对位切换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PCB行业对于提升产能需求急剧提高。目前,出现了PCB板双面曝光技术,但是其对位模组仍然只可实现单面对位,无法实现双面自动对位,大大的制约了PCB板双面曝光的工作效率,影响了其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应用于PCB板双面曝光的对位切换模组,可使PCB 板正面和反面进行自动精密对位,与双面曝光技术配合使用,极大的提高了曝光效率,提高其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位切换模组,包括移动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移动板通过一第一紧固结构实现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移动板通过一第二紧固结构实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紧固结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紧固结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X轴移动组件和Y轴移动组件;所述Y轴移动组件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另一端与所述X轴移动组件连接;所述X轴移动组件一端与所述Y轴移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置在所述Y轴移动组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设备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设备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板的一侧,所述移动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辅助所述移动板移动的辅助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板可与PCB板夹持装置连接,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底片连接,第二固定板与第二底片连接,此时,移动板与第二固定板紧固连接,移动机构使第一固定板移动,即移动机构使第一底片移动,实现PCB板与第一底片的对位;然后移动板与第一固定板紧固连接,移动机构使第一固定板移动,即移动机构使PCB板和第一底片一起移动,实现PCB板与第二底片的对位。本实用新型用于PCB板的正面对位和反面对位,可使PCB板正面和反面进行自动精密对位,与双面曝光技术配合使用,可极大的提高了曝光效率,从而提高其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对位切换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该实施例中对位切换模组的剖视图。该对位切换模组包括移动板10、第一固定板20、第二固定板30、移动机构(图中未视出),所述移动机构与第一固定板20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0与所述移动板10通过一第一紧固结构11实现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30与所述移动板10通过一第二紧固结构12实现连接。
其中,所述移动板10用于与PCB板夹持装置配合使用,PCB板夹持装置可固定在移动板10上,使移动板10与PCB板形成一整体。
第一固定板20和第二固定板30均用于与外部设备固定固定连接,较佳的,第一固定板20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设备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与用于外部设备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结构。在应用中,第一固定板20可与第一底片连接,第二固定板与可以第二底片连接,当第一底片为上底片时,第二底片为下底片;当第一底片为下底片时,第二底片为上底片。
所述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固定板20在水平面上的移动,使PCB板分别与第一底片和第二底片对位。
当移动板10与第二固定板30紧固连接,移动机构使第一固定板20移动,即移动机构使第一底片移动,实现PCB板与第一底片的对位;然后移动板10与第一固定板20紧固连接,移动机构使第一固定板20移动,即移动机构使PCB板和第一底片一起移动,实现 PCB板与第二底片的对位,从而使PCB板实现双面曝光对位,提高反面曝光精度与效率。
具体的,所述第一紧固结构11可设置在所述移动板10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固定板 20上;所述第二紧固结构12可设置在所述移动板10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固定板3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结构11和第二紧固结构12均设置在所述移动板10上。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该对位切换模组还包括调节机构50,所述调节机构50用于调节移动板10、第一固定板20和第二固定板3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每完成一次PCB板的双面对位后,移动板10、第一固定板20和第二固定板30之间的相对位置难免出现变化,为了使移动板10、第一固定板20和第二固定板30之间的相对位移始终限定在一范围内,需在移动板10、第一固定板20和第二固定板30之间的相对位移超出该范围前利用调节机构50对其相对位置进行调节,使其复位到原始状态。
具体的,该调节机构50包括X轴移动组件51和Y轴移动组件52,所述X轴移动组件51的运动方向和Y轴移动组件52的运动方向互相垂直;所述Y轴移动组件5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板20或第二固定板30,另一端与所述X轴移动组件51连接;所述X轴移动组件51一端与所述Y轴移动组件5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10连接。本实施例中,Y轴移动组件52固定在第二固定板30上,Y轴移动组件52带动X轴移动组件51和移动板10 在前后方向上移动,X轴移动组件51带动移动板10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调节机构50设置在所述移动板10的一侧,所述移动板10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辅助所述移动板10移动的辅助机构60,所述辅助机构60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上,由于移动板10一般为长条形,辅助机构60可用于辅助移动板10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具体的,辅助机构60包括带有移动块61和Y 轴滑动组件62,Y轴滑动组件62固定在第一固定板20或第二固定板30上,移动块61设置在Y轴滑动组件62上。其中,移动块61上设置有一与X轴方向平行的凸起,移动板10 上设置有一卡接板13,该卡接板13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凸起匹配的凹槽。本实施例中,Y 轴滑动组件62固定在第二固定板30上,移动板10、卡接板13、移动块61和第二固定板 30依次排列,当移动板10在Y轴方向上发生移动时,Y轴滑动组件62带动移动块61在Y 轴方向上移动,此时移动板61上的凸起与卡接板13的凹槽相互卡合,卡接板13跟随移动块61运动,从而使移动板10的两侧同时在Y轴方向上移动,避免发生倾斜。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继续参考图1和图2,所述调节机构50还包括感应器70,所述感应器70设置在所述Y轴移动组件52上,用于确定所述移动板10的初始原点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板可用于PCB板的正面对位和反面对位,可使PCB板正面和反面进行自动精密对位,与双面曝光技术配合使用,可极大的提高了曝光效率,从而提高其产能;同时可使移动板10、第一固定板20和第二固定板30之间的相对位移始终限定在一范围内,避免三者之间的位置偏移量过大。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对位切换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移动板通过一第一紧固结构实现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移动板通过一第二紧固结构实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切换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结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切换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结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切换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X轴移动组件和Y轴移动组件;所述Y轴移动组件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另一端与所述X轴移动组件连接;所述X轴移动组件一端与所述Y轴移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位切换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置在所述Y轴移动组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切换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设备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切换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设备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位切换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板的一侧,所述移动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辅助所述移动板移动的辅助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位切换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上。
CN201921194845.3U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对位切换模组 Active CN210573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4845.3U CN210573196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对位切换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4845.3U CN210573196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对位切换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3196U true CN210573196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36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94845.3U Active CN210573196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对位切换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31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9454A (zh) * 2019-07-27 2019-12-24 东莞科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pcb板双面曝光的对位切换方法及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9454A (zh) * 2019-07-27 2019-12-24 东莞科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pcb板双面曝光的对位切换方法及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73196U (zh) 一种对位切换模组
CN213934058U (zh) 一种触摸屏测试治具
CN209594116U (zh) 一种镶入式双面线路板
CN110609454A (zh) 一种用于pcb板双面曝光的对位切换方法及模组
CN217143688U (zh) 一种pcb板检测夹具
CN203082682U (zh) 背光模组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06433266U (zh) 一种pcb薄板水平化铜引导治具
CN214819193U (zh) 一种一体机
CN210244076U (zh) 一种双层自由移动的高精度对位平台
CN220839790U (zh) 一种可避免夹持过度的夹具
CN214224923U (zh) 一种pcba板检测用工业相机拍照治具
CN221418769U (zh) 一种贴膜类二次校位治具
CN210099852U (zh) 一种手机零件装配按压冶具
CN216213006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贴片式轻触开关
CN211683898U (zh) 一种贴合机贴合平台
CN217693920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贴片机用夹具
CN215970849U (zh) 一种新型建筑电气设计用绘图装置
CN217881626U (zh)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叠片设备极片定位台模组
CN221829002U (zh) 一种双摄像头稳固框架
CN205179517U (zh) 用于fpc排线的装置
CN115217828B (zh) 辅助贴胶工具
CN217954875U (zh) 一种lcm显示模组pcb板贴付治具
CN221379076U (zh) 针脚卡接式的厚膜晶片电阻
CN110022636B (zh) 夹持结构和静电消除装置
CN215735043U (zh) 一种fpc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333, Zhushan Zhenxing Road, Dongcheng Distric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Keshi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33, Zhushan Zhenxing Road, Dongcheng Distric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ST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