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0374U - 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 - Google Patents

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0374U
CN210570374U CN201921327053.9U CN201921327053U CN210570374U CN 210570374 U CN210570374 U CN 210570374U CN 201921327053 U CN201921327053 U CN 201921327053U CN 210570374 U CN210570374 U CN 210570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arms
measured
horizontal pole
thickness gau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270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军
孟繁茂
连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f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gf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f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ngf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270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0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0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0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包括用于承托待测工件的测量台、设于所述测量台上方的测量机构及分别与所述测量机构和所述测量台连接且用于带动所述测量机构上下移动的机架;所述测量机构包括两个中部通过铰接轴相互铰接且下端用于与待测工件接触的测量臂及分别与两个所述测量臂上端连接的测量仪表,所述测量仪表用于随两个所述测量臂上端摆动间距的变化显示读数,所述测量臂设于所述机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提供了一种方便可靠的测量壳体深腔尺寸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极大地提升了检测者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检测者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合格产品的浪费,是企业生产的重要保障。

Description

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仪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
背景技术
蓄电池壳体属于薄壁深腔类型的壳体结构,其中格位置易发生薄厚不均,严重情况下会导致蓄电池中格穿孔,造成电池不能达到其性能要求。
在蓄电池生产行业,为了保证所生产的蓄电池壳体产品符合图纸尺寸要求,需要对在生产的塑壳产品不定时的抽样测量尺寸,而常规卡尺无法对壳体深腔中格部位直接完成测量,每次抽检都要切开壳体才能进行测量。
刨切壳体会耗费检测者多余的体力及时间,测量效率低,同时还会造成合格产品的大量浪费。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满足测量需求的可靠测量仪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旨在解决现有的测量仪器无法直接完成的壳体中格深腔尺寸测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包括用于承托待测工件的测量台、设于所述测量台上方的测量机构及分别与所述测量机构和所述测量台连接且用于带动所述测量机构上下移动的机架;
所述测量机构包括两个中部通过铰接轴相互铰接且下端用于与待测工件接触的测量臂及分别与两个所述测量臂上端连接的测量仪表,所述测量仪表用于随两个所述测量臂上端摆动间距的变化显示读数,所述测量臂设于所述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仪表的表身与其中一个所述测量臂固接,所述测量仪表的测头与另一个所述测量臂的内侧面抵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测量臂之间还连接有复位拉簧,所述复位拉簧位于所述铰接轴和所述测量仪表之间。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测量臂的下端分别设有向所述测量臂内侧内延伸且用于分别与待测工件待测壁的两侧面接触的接触头。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设于所述测量台一侧且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竖杆及与所述竖杆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并用于与所述竖杆锁定的横杆,所述测量臂设于所述横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竖杆上用于锁定所述竖杆与所述横杆相对位置的第一调节滑套,所述横杆的滑动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滑套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横杆上且与所述横杆沿所述横杆轴向滑动配合的第二调节滑套,所述铰接轴与所述第二调节滑套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横杆上且与所述横杆沿所述横杆轴向滑动配合的第二调节滑套,其中一个所述测量臂与所述第二调节滑套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还包括用于限定待测工件在所述测量台上位置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测量台上的两个沿所述测量臂摆动方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滑动座、与两个所述滑动座沿垂直于所述测量臂摆动方向的方向滑动连接的第一限位杆、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杆两端用于固定其与滑动座相对位置的紧固装置及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杆上且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杆滑动连接的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与所述第一限位杆呈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一限位杆滑动配合并用于与第一限位杆锁定;所述第二限位杆与所述连接座铰接,且铰接位置设有复位扭簧,在自由状态下,所述第二限位杆垂直于所述第一限位杆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不需要检测者刨切壳体,就能直接完成壳体深腔的尺寸测量,大大提升了产品抽样检测的工作效率,避免了合格产品的大量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测量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测量台;2-滑动座;3-第一限位杆;4-紧固装置;5-第二限位杆;6-连接座;7-复位扭簧;8-竖杆;9-第一调节滑套;10-横杆;11-第二调节滑套;12-测量臂;120-接触头;13-铰接轴;14-复位拉簧;15-测量仪表;150-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进行说明。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包括用于承托待测工件的测量台1、设于所述测量台1上方的测量机构及分别与所述测量机构和所述测量台1连接且用于带动所述测量机构上下移动的机架;所述测量机构包括两个中部相互铰接且下端用于与待测工件接触的测量臂12、用于两个所述测量臂12铰接的铰接轴13及分别与两个所述测量臂12上端连接的测量仪表15,所述测量仪表15用于随两个所述测量臂12上端摆动间距的变化显示读数,所述测量臂12设于所述机架上。
使用时,首先调节机架提高测量机构,空出测量台1上方与测量机构之间的空间,使待测工件能够放置于测量台1指定位置上;使两测量臂12下端贴合,记录此时测量仪表15的读数;随后调节机架降低测量机构,使两测量臂12下端张开插入待测工件待测壁两侧至指定测量位置,使两测量臂12下端分别贴合测量位置的两侧面,记录测量仪表15读数,测量结果为两次记录值的差值;当需要测量不同位置的厚度时,移动待测工件或移动测量仪表15均可。操作简单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检测者刨切壳体,就能直接完成壳体深腔的尺寸测量,提高了测量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帮助检测者提升产品抽样检测的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合格产品的大量浪费。
具体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测量仪表15的表身与其中一个测量臂12固接,测量仪表15的测头与另一个测量臂12的内侧面抵接。两个测量臂12之间上端间距有变化,则测量仪表15的测头位置也会相对于表身发生变化,进而能显示距离变化读数。
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测量仪表15根据精度需求可以使用千分表、百分表等,测量机构的两个所述测量臂12在各自中部相互铰接,其通过下端夹住待测工件需要测量的位置,将测量结果通过将两测量臂12上端的距离变化反馈给测量仪表15,由测量仪表15的数值显示出来;测量臂12以铰接轴13分界的上下端长度相同时,上端摆动间距即被测量位置尺寸,长度不同时可根据不同长度比例确定的特定数学关系进行换算得到测量结果。
所述测量仪表15根据精度需求可以使用千分表、百分表等灵活选择。具有更高的可靠度与准确度,在不刨切的情况下,相比于现有测量工具的暂时性组合测量,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测量臂12之间还连接有复位拉簧14,所述复位拉簧14位于所述铰接轴13和所述测量仪表15之间。初始情况下,两测量臂12上端在复位拉簧14弹性力作用下处于夹紧状态,下端的检测面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此时把测量仪表15归零或记录测量仪表15读数,调整机架及测量机构至待测工件上方,拉开两测量臂12上端使两测量臂12下端张开深入壳体腔内至待测位置两侧,松开两测量臂12上端,其下端会直接夹住测量位置而无需手动夹持,读取测量仪表15的读数,待测位置的厚度数值为两次记录值的差值。复位拉簧14使测量无需进行手动夹持操作,避免了手动操作夹紧力过大导致的误差,增加了测量的方便准确性。
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测量臂12下端分别设有向测量臂12内侧内延伸且用于分别与待测工件待测壁的两侧面接触的接触头120,接触头120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导向斜面。在两个测量臂12下降的同时,在中格上边缘的挤压作用下使两个接触头120自动分离,随着测量臂12的进一步下降而移动到测量位置的两侧面上;在两个测量臂12上升的同时,在中格边缘凸出物的挤压作用下,使两个接触头120外扩随测量臂12的进一步上升移出待测工件。导向斜面的设置让两测量臂12的接触头120在靠近和离开测量位置时不需要手动拉成张开状态,提高了测量操作的顺畅度和便利度。
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一个所述测量臂12为直杆体,另一个所述测量臂12包括位于铰接轴上部的第一折弯杆体及位于铰接轴下方的第二折弯杆体,在自由状态下,第一折弯杆体的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杆体的折弯段均平行于为直杆体的所述测量臂。该结构方便在两个测量臂12上端合理设置测量仪表15,在下端设置接触头120避免与测量位置多点接触影响测量精度。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机架包括设于测量台1一侧且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竖杆8及与所述竖杆8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并用于与所述竖杆8锁定的横杆10,测量臂12设于横杆10上;
所述机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竖杆8上用于锁定所述竖杆8与所述横杆10相对位置的第一调节滑套9,所述横杆10的滑动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滑套9固接;
所述机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横杆10上且与所述横杆10沿所述横杆10轴向滑动配合的第二调节滑套11。
由于测量机构设于第二调节滑套11上,横杆10与竖杆8的调整配合、第二调节滑套11与横杆10的调整配合,让测量臂12可以在水平面内不同位置、以横杆10轴线为中心旋转的不同角度实现定位,使测量机构在测量台1上灵活稳定,提升了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测量机构与第二调节滑套11的连接方式,除了测量机构的其中一个所述测量臂12与所述第二调节滑套11固接,还可以使用两个所述测量臂12的铰接轴13与所述第二调节滑套11固接的方式,在这种连接方式下,两个所述测量臂12均可以沿铰接轴13轴线旋转,增加了测量机构的自由度,使其能适用更多工况下的测量操作。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还包括用于限定待测工件在所述测量台上1位置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测量台1上的两个沿所述测量臂12摆动方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滑动座2、与两个所述滑动座2沿垂直于所述测量臂12摆动方向的方向滑动连接的第一限位杆3、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杆3两端用于固定其与滑动座2相对位置的紧固装置4及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杆3上且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杆3滑动连接的第二限位杆5,所述第二限位杆5与所述第一限位杆3呈夹角设置;
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与所述第一限位杆3滑动配合并用于与第一限位杆3锁定。在待测工件放置在测量台1指定位置后,滑动第一限位杆3至抵住待测工件底部一侧外边缘,锁紧紧固装置4,滑动第二限位杆5至抵住待测工件的底部另一外边缘,锁紧连接座6,完成限位;还可以在将待测工件放上测量台1以前,滑动第一限位杆3至指定位置一侧外边缘,锁紧紧固装置4,滑动第二限位杆5至指定位置另一侧外边缘,锁紧连接座6,再将待测工件放上测量台1,推至两限位杆夹角处完成对准,已实现待测工件放置在测量台1上的指定位置。能够合理限制被测壳体移动,增加了测量仪器的方便可靠性。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限位机构的滑动座2不高于测量台1放置待测工件的水平面,充分利用了测量台1的盛放空间,增加了测量仪器测量待测工件的尺寸范围和同时放置在测量台1上待测工件的数量。
滑动座2为设于测量台1上的C形槽状结构,紧固装置4包括设于第一限位杆3上用于与滑动座2配合的滑块、从上至下贯穿第一限位杆和滑块的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的端部用于与C形槽状结构内表面抵接。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限位杆5与所述连接座6铰接,且铰接位置设有复位扭簧7,在自由状态下,所述第二限位杆5垂直于所述第一限位杆3设置。面对大部分底部形状为长方形的待测工件,能通过滑动配合直接完成待测工件的对准限位,使操作更加简洁方便;由于第二限位杆5与第一限位杆3的角度可以变化,可适用于不同底部形状待测工件在测量台1上的对准限位,增加了待测工件的规格范围,让测量更加灵活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托待测工件的测量台、设于所述测量台上方的测量机构及分别与所述测量机构和所述测量台连接且用于带动所述测量机构上下移动的机架;
所述测量机构包括两个中部通过铰接轴相互铰接且下端用于与待测工件接触的测量臂及分别与两个所述测量臂上端连接的测量仪表,所述测量仪表用于随两个所述测量臂上端摆动间距的变化显示读数,所述测量臂设于所述机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仪表的表身与其中一个所述测量臂固接,所述测量仪表的测头与另一个所述测量臂的内侧面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测量臂之间还连接有复位拉簧,所述复位拉簧位于所述铰接轴和所述测量仪表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测量臂的下端分别设有向所述测量臂内侧内延伸且用于分别与待测工件待测壁的两侧面接触的接触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设于所述测量台一侧且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竖杆及与所述竖杆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并用于与所述竖杆锁定的横杆,所述测量臂设于所述横杆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竖杆上用于锁定所述竖杆与所述横杆相对位置的第一调节滑套,所述横杆的滑动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滑套固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横杆上且与所述横杆沿所述横杆轴向滑动配合的第二调节滑套,所述铰接轴与所述第二调节滑套固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横杆上且与所述横杆沿所述横杆轴向滑动配合的第二调节滑套,其中一个所述测量臂与所述第二调节滑套固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还包括用于限定待测工件在所述测量台上位置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测量台上的两个沿所述测量臂摆动方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滑动座、与两个所述滑动座沿垂直于所述测量臂摆动方向的方向滑动连接的第一限位杆、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杆两端用于固定其与滑动座相对位置的紧固装置及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杆上且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杆滑动连接的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与所述第一限位杆呈夹角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一限位杆滑动配合并用于与第一限位杆锁定;所述第二限位杆与所述连接座铰接,且铰接位置设有复位扭簧,在自由状态下,所述第二限位杆垂直于所述第一限位杆设置。
CN201921327053.9U 2019-08-15 2019-08-15 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 Active CN210570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7053.9U CN210570374U (zh) 2019-08-15 2019-08-15 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7053.9U CN210570374U (zh) 2019-08-15 2019-08-15 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0374U true CN210570374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1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27053.9U Active CN210570374U (zh) 2019-08-15 2019-08-15 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0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70374U (zh) 壳体中格厚度测量仪
CN212227942U (zh) 一种建筑材料检测用厚度检测装置
CN213515564U (zh) 一种高效率测量弹性体壁厚的检具
CN205607357U (zh) 壁厚检测仪
CN211953895U (zh) 一种用于盾构管片错台量测量的便携式测量尺
CN109141183A (zh) 角接接头角焊缝检测尺
CN213210157U (zh) 一种织物硬挺度自动测试仪
CN214496942U (zh) 一种便于精准裁剪布料、皮革的多功能辅助器
CN111981926A (zh) 一种基于学生用多用途数学测量尺
CN211012754U (zh) 一种不锈钢管件精度快速检验工具
CN210036486U (zh) 一种建筑监理用量具
CN217764756U (zh) 测量装置
CN109900187A (zh) 一种铸造件壁厚专用测量装置
CN219607910U (zh) 一种厚度检具
CN212747547U (zh)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学生用测量尺
CN210014714U (zh) 一种具有快速读数功能的高精确度游标卡尺
CN2310979Y (zh) 万能角度测量仪
CN212205870U (zh) 一种多功能型钢测量尺
CN211662919U (zh) 一种多功能设计师专用笔
CN220356230U (zh) 一种建筑测量尺
CN219727696U (zh) 一种数学教学用组合尺
CN211903957U (zh) 一种机械设计工具尺
CN216558687U (zh) 一种手动全换型轴齿轮跨棒距测量台
CN209181673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部件尺寸测量装置
CN217637073U (zh) 一种增量式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