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焰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焰灶。
背景技术
电焰灶原理是由高压产生电焰进行工作,具体为通过变压器为离子针提供高压进而在炉头的离子针处产生电焰。高压对于人体来说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若想普及电焰灶的使用,需要提升电焰灶使用时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焰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提升电焰灶使用的安全性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电焰灶,包括机箱、设于所述机箱内的主控电路板组件、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组件电连接的变压器,以及安装于所述机箱上的炉头组件;所述炉头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机箱上的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且与所述变压器电连接的离子针、与所述底座相连且环绕所述离子针设置的隔离罩,以及安装于所述隔离罩的顶部且用于与锅接触的支撑环;所述隔离罩为绝缘罩,所述底座为绝缘座。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为绝缘箱体,所述变压器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组件之间设有绝缘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包括箱底壳及与所述箱底壳可拆卸连接的箱面壳;所述主控电路板组件及所述变压器均固定安装于所述箱面壳;所述绝缘隔板由所述箱面壳向远离所述箱底壳的底部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主控电路板组件及所述变压器均与所述箱底壳的底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开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所述机箱内设有第一散热风机,所述第一散热风机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机箱的相对的两侧,所述机箱包括箱底壳及与所述箱底壳可拆卸连接的箱面壳;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箱底壳,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箱面壳。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机箱内设有分流罩及对应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第二散热风机;所述机箱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处并伸入所述机箱内部;所述变压器位于所述底座的下方;所述第二散热风机与所述底座相对设置;所述机箱内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的第三散热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炉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相连并封闭所述容置槽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之间的间隙形成有散热腔,所述底座开设有与所述散热腔相通的第三进风口及第三出风口;所述分流罩具有分流入口、第一分流出口、第二分流出口及第三分流出口;所述第二散热风机安装于所述分流入口;所述第一分流出口与所述分流入口相通并与所述第三进风口相通;所述第二分离出口与所述分流入口相通并与所述底座与所述变压器之间的间隙相通;所述第三分流出口与所述分流入口相通并与所述变压器与所述机箱的底部之间的间隙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电路板组件包括金属屏蔽罩及安装于所述金属屏蔽罩内的印制电路板;所述金属屏蔽罩开设有贯穿所述金属屏蔽罩的导风通孔,所述印制电路板位于所述导风通孔内;所述第一散热风机与所述导风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机箱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防水罩,所述防水罩包括斜板及与所述斜板相连的立板,所述立板上开设有出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上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隔离罩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隔离罩与所述支撑环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底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炉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相连并封闭所述容置槽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开设有让位孔,所述离子针贯穿所述让位孔并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相连;所述隔离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所述离子针与所述让位孔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五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所述机箱之间设有第六密封圈;所述底座开设有环绕所述容置槽的导水槽,所述隔离板的表面与所述导水槽的槽口平齐或高于所述导水槽的槽口,所述导水槽的槽底开设有排水孔,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封闭所述排水孔且以供水通过的单向阀(所述机箱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出水孔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待加热的锅放置于炉头组件的支撑环处,将隔离罩选为绝缘罩,底座选为绝缘座,因此离子针与隔离罩及底座之间均不易于产生高压拉弧,不会将离子针处的高压引导至底座及隔离罩处,也即不会将离子针处的高压引导至边缘处,进而有效避免了将离子针处的高压引导至炉头组件的外部,实现了对炉头组件内的高电压的隔离,而炉头组件为电焰灶外露的组件,对其进行了高压隔离有效提升了电焰灶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焰灶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的电焰灶的爆炸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的炉头组件的俯视图;
图6为沿图5中F-F线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沿图1中C-C线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主控电路板组件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炉头组件放置有锅时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10中J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焰灶具有排水孔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沿图1中D-D线的剖视图;
图16为沿图1中E-E线的剖视图;
图17为图1中的电焰灶的后视图;
图18为图1中的电焰灶的前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图1中的炉头组件的俯视图(示出第二散热风机时);
图20为沿图19中K-K线的剖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炉头组件设有感应组件处的剖视图;
图22为图21中L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离子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中的离子针的剖视图;
图中:
1、机箱;11、箱底壳;111、出水孔;12、箱面壳;121、绝缘隔板;122、安装孔;13、第一进风口;14、第一出风口;15、第二出风口;151、第三散热风机;16、第一散热风机;17、第二进风口;18、第二散热风机;19、防水罩;191、斜板;192、立板;1921、出风孔;
2、主控电路板组件;21、金属屏蔽罩;22、印制电路板;23、导风通孔;
3、变压器;
4、炉头组件;41、底座;411、容置槽;412、第三进风口;413、第三出风口;414、第四密封圈;415、导水槽;416、排水孔;42、离子针;421、支撑杆;4211、外螺纹;4212、安装凸起;4213、第一限位环;4214、散热环;4215、第二限位环;422、离子头;4221、安装槽;4222、半球块;4223、弧形倒角;43、隔离罩;431、第二密封圈;432、第三密封圈;44、支撑环;441、第一密封圈;45、隔离板;451、第五密封圈;46、散热腔;47、检测支撑台;471、检测槽;
5、分流罩;51、分流入口;52、第一分流出口;53、第二分流出口;54、第三分流出口;
6、第六密封圈;7、单向阀;
8、感应组件;81、滑动件;82、压缩弹簧;83、固定筒;84、导向筒;85、第七密封圈;
9、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焰灶,包括机箱1、设于机箱1内的主控电路板组件2、与主控电路板组件2电连接的变压器3,以及安装于机箱1上的炉头组件4;炉头组件4包括安装于机箱1上的底座41、安装于底座41且与变压器3电连接的离子针42、与底座41相连且环绕离子针42设置的隔离罩43,以及安装于隔离罩43的顶部且用于与锅9接触的支撑环44;隔离罩43为绝缘罩,底座41为绝缘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24,工作过程中,主控电路板组件2控制变压器3产生不同的电压,进而实现在离子针42处产生不同强度的电焰对锅9进行加热。待加热的锅9放置于炉头组件4的支撑环44处,将隔离罩43选为绝缘罩,底座41选为绝缘座,因此离子针42与隔离罩43及底座41之间均不易于产生高压拉弧,不会将离子针42处的高压引导至底座41及隔离罩43处,也即不会将离子针42处的高压引导至边缘处,进而有效避免了将离子针42处的高压引导至炉头组件4的外部,实现了对炉头组件4内的高电压的隔离,而炉头组件4为电焰灶外露的组件,对其进行了高压隔离有效提升了电焰灶使用的安全性。
可选的,可将隔离罩43以嵌入的方式安装于底座41上,进而增加了炉头内的高压通过爬电的方式向外传播,也即增加了爬电距离,进一步对炉头内的高压进行隔离。当然,也可将隔离罩43与底座41设置为一体式结构。隔离罩43可为透明玻璃罩,便于观察离子针42产生的电焰的状态。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焰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机箱1为绝缘箱体,变压器3与主控电路板组件2之间设有绝缘隔板121。将机箱1选为绝缘箱体,可避免变压器3产生的高压形成的高压区域与机箱1内壁之间产生高压拉弧,也可避免炉头组件4的高压区域与机箱1之间产生高压拉弧。同时,在变压器3与主控电路板组件2之间设置有绝缘隔板121,因此变压器3产生的高压形成的高压区域与主控电路板组件2之间不会产生高压拉弧,进而有效避免了电焰灶的机箱1内产生高压拉弧的现象,提升了电焰灶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焰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机箱1包括箱底壳11及与箱底壳11可拆卸连接的箱面壳12;主控电路板组件2及变压器3均固定安装于箱面壳12;也即在电焰灶的装配过程中,可将主控电路板组件2及变压器3先与箱面壳12固定连接后再将主控电路板组件2、变压器3及箱面壳12整体与箱底壳11相连,进而完成电焰灶的组装,相对于在箱底壳11内进行安装操作,能有效降低安装的难度,提升加工效率。绝缘隔板121由箱面壳12向远离箱底壳11的底部的方向延伸形成;也即绝缘隔板121与箱面壳12为一体件,其与箱面壳12之间没有连接形成的间隙,进一步确保变压器3产生的高压形成的高压区域与主控电路板组件2之间不会产生高压拉弧。主控电路板组件2及变压器3均与箱底壳11的底部之间形成有间隙;也即主控电路板组件2及变压器3均为“悬空”状态,当电焰灶的外部意外泼水到机箱1内部时,主控电路板组件2及变压器3不会与水接触,保证电焰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7-图1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焰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机箱1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3、第一出风口14及第二出风口15;机箱1内设有第一散热风机16,第一散热风机16位于第一进风口13处,第一进风口13与第一出风口14分别位于机箱1的相对的两侧,机箱1包括箱底壳11及与箱底壳11可拆卸连接的箱面壳12;第一出风口14位于箱底壳11,第二出风口15位于箱面壳12。第一进风口13与第一出风口14分别位于机箱1的相对的两侧,因此第一进风口13与第一出风口14之间形成直接的风道,能有效将机箱1内的高温空气向外排出并对机箱1内补充室温空气,有效实现机箱1内部的散热,避免机箱1内部温度过高,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同时第一出风口14位于箱底壳11,第二出风口15位于箱面壳12,因此第二出风口15位于第一出风口14的顶部,而高温空气具有向上运动趋势,因此机箱1内靠近顶部的区域的高温空气通过面壳上的第二出风口15向外排出,避免了高温空气在机箱1内部乱窜而无法及时向外排出,也即机箱1内的热量可及时向外排出。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焰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机箱1开设有第二进风口17,机箱1内设有分流罩5及对应于第二进风口17的第二散热风机18;机箱1上开设有安装孔122,底座41安装于安装孔122处并伸入机箱1内部;变压器3位于底座41的下方;第二散热风机18与底座41相对设置。变压器3与底座41为发热较为严重的区域,因此第二散热风机18对机箱1内部整体进行散热的同时,还直接对应于变压器3与底座41,避免变压器3与底座41的局部温度过高。第二出风口15处设有第三散热风机151,以便于使得高温空气从第二出风口15流出。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焰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底座41开设有容置槽411,炉头组件4还包括与容置槽411的槽口相连并封闭容置槽411的隔离板45;隔离板45与容置槽411的槽底之间的间隙形成有散热腔46,底座41开设有与散热腔46相通的第三进风口412及第三出风口413;分流罩5具有分流入口51、第一分流出口52、第二分流出口53及第三分流出口54;第二散热风机18安装于分流入口51;第一分流出口52与分流入口51相通并与第三进风口412相通;第二分离出口与分流入口51相通并与底座41与变压器3之间的间隙相通;第三分流出口54与分流入口51相通并与变压器3与机箱1的底部之间的间隙相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焰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主控电路板组件2包括金属屏蔽罩21及安装于金属屏蔽罩21内的印制电路板22;金属屏蔽罩21开设有贯穿金属屏蔽罩21的导风通孔23,印制电路板22位于导风通孔23内;第一散热风机16与导风通孔23的内壁固定连接;机箱1还包括设于第二出风口15的防水罩19,防水罩19包括斜板191及与斜板191相连的立板192,立板192上开设有出风孔1921。金属屏蔽罩21的导风通孔23作为独立的散热风道,以供第一散热风机16产生的气流的通过,可对主控电路板组件2进行直接的较好的散热,还能同时将机箱1内部的高温空气向外排出。电焰灶使用时,箱面壳12位于电焰灶的顶部,其上容易受水的影响,在第二出风口15处设置防水罩19可避免水通过第二出风口15流入机箱1内部;将出风孔1921开设于防水罩19的立板192上,还可将高温空气导向机箱1的侧面,避免从机箱1的顶部表面直接排出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印制电路板22位于金属屏蔽罩21(可为铝罩)的导风通孔23内,因此印制电路板22的四周具有金属壳体的屏蔽作用,电焰灶的变压器3产生的高压由于有金属壳体的屏蔽,无法对金属壳体内的印制电路板22上的电路及元器件产生影响,进而保证了主控电路板组件2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0-图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焰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撑环44上安装有第一密封圈441;隔离罩43与底座41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431;隔离罩43与支撑环44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432;底座41开设有容置槽411,炉头组件4还包括与容置槽411的槽口相连并封闭容置槽411的隔离板45;隔离板45开设有让位孔,离子针42贯穿让位孔并与容置槽411的槽底相连;隔离板45与底座41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414,离子针42与让位孔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五密封圈451。支撑环44上安装有与锅9接触的第一密封圈441,隔离罩43与底座41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431密封连接,隔离罩43与支撑环44之间通过第三密封圈432密封连接,隔离板45与底座41之间通过第四密封圈414密封连接,离子针42的顶部位于隔离板45远离容置槽411的槽底的一侧,离子针42与让位孔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五密封圈451密封连接,进而实现了当锅9放置于支撑环44上的第一密封圈441时,锅9、支撑环44、隔离罩43、底座41及隔离板45组成一封闭的电焰生成空间,离子针42产生电焰的位置(离子针42的顶部)位于该电焰生成空间内,因此当离子针42产生电焰时,不会有外部空气进入该电焰生成空间内离子针42接高压电产生电焰时将该封闭腔体内原有的空气电击产生微量臭氧及氮氧化物后,外界的空气无法进入该封闭腔体内,因此不会持续产生臭氧及氮氧化物。有效消除了电焰灶使用时的安全隐患。且电焰生成空间内原有的空气电击产生微量臭氧及氮氧化物也不会溢出。第一密封圈441……第五密封圈451可为硅胶圈,也可为硅胶固化形成的密封圈。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焰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底座41与机箱1之间设有第六密封圈6;底座41开设有环绕容置槽411的导水槽415,隔离板45的表面与导水槽415的槽口平齐或高于导水槽415的槽口,导水槽415的槽底开设有排水孔416,底座41上设有用于封闭排水孔416且以供水通过的单向阀7(机箱1上开设有出水孔111,单向阀7与出水孔111相通)。电焰灶在厨房使用,且用于烹饪,因此难免遇到水泼的情况,而电加热的方式的情况下,积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当水泼到炉头组件4上时,水进入上述电焰生成空间(未放置锅9时水能够进入),水流向导水槽415并从底座41的排水孔416向外排出,避免炉头组件4处产生积水而影响电焰灶的正常工作。排水孔416处的水流出后打开单向阀7(通过水自身的重力势能或者动能),并向外排出,而外部的空气及其他杂物无法通过单向阀7进入排水孔416,避免造成排水孔416的堵塞而使得后续排水不畅,最终避免了炉头组件4具有积水,进而提升了电焰灶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3-图2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焰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离子针42包括支撑杆421、可拆卸安装于支撑杆421的离子头422,以及设于支撑杆421远离离子头422的一端的外螺纹4211;离子头422开设有安装槽4221,支撑杆421设有插设于安装槽4221的安装凸起4212。将离子头422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支撑杆421上,可为可拆卸的连接,也可为直接放置于支撑杆421上;当离子头422由于高温及高压的影响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其具有一定的损耗且表面会累积氧化物,产生的电焰的效果下降时,只需要将离子针42的离子头422进行更换即可,无需对整个离子针42进行更换,降低了电焰灶的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3-图2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焰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离子头422为圆锥状;离子头422的顶部具有半球块4222;该半球块4222可为圆锥状的离子头422加工出的弧面,以避免离子头422由于顶部过尖而导致的使用寿命低的情况发生。离子头422的底部具有弧形倒角4223;多次试验发现,弧形倒角4223可有效提升离子头422的使用寿命。多个离子针42同时安装于炉头上时,离子头422的底部的弧形倒角4223可避免相邻离子针42上的离子头422之间的高压拉弧(电压超过空气的耐受力使空气电离变成导体也就是产生电弧,电弧一般会绕过绝缘体沿着绝缘体的表面产生,因而会对绝缘体产生损坏,如电弧的高温会使绝缘体融化或碎裂。辟如开关上表明额定短路开断电流20KA,表示20KA内的短路跳闸触头灭弧热元件动作等有效,超过这个绝限跳闸接头灭弧热元件动作不保证,会产生拉弧)。安装槽4221为圆形槽,支撑杆421上设有第一限位环4213,第一限位环4213的外径大于安装槽4221的内径;第一限位环4213可避免第一安装凸起4212的顶部直接与第一安装槽4221的底部接触,进而避免高温将第一安装凸起4212与第一安装槽4221的槽底烧结而连接在一起,避免后续无法快速将离子头422从支撑杆421上拆卸。支撑杆421上设有多个散热环4214,相邻散热环4214之间形成有间隙,相邻散热环4214之间形成有间隙,以提升离子针42的散热面积,保证离子头422的散热效果,以提升离子针42的使用寿命。当然,离子针42上也可设置其他散热结构以提升离子针42的使用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3-图2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焰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撑杆421通过外螺纹4211与底座41螺纹连接,支撑杆421上设有第二限位环4215,第二限位环4215位于外螺纹4211靠近离子头422的一侧,以避免支撑杆421插入底座41的深度过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1-图2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焰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底座41上设有检测支撑台47,检测支撑台47开设有检测槽471,检测槽471内设有感应组件8;感应组件8包括设于检测槽471内的感应开关、用于与锅9接触且用于触发感应开关的滑动件81,以及设于滑动件81与检测支撑台47之间的压缩弹簧82;滑动件81滑动安装于检测支撑台47。当锅9放置于炉头时,锅9与滑动件81接触并对滑动件81施力使得滑动件81相对检测支撑台47滑动并压缩压缩弹簧82,滑动件81滑动一段距离后触发感应开关,电焰灶的变压器3向离子针42供应高压并在离子头422处产生电焰,当锅9拿开时压缩弹簧82复位将滑动件81顶开,解除滑动件81对感应开关的触发状态,电焰灶的变压器3停止向离子针42供应高压。进而实现在电焰灶的正常使用过程中,只要锅9离开炉头即可停止离子针42的工作,避免离子针42的离子头422处的高压存在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1-图2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焰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感应组件8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检测槽471内的固定筒83、插设于固定筒83内且与固定筒83螺纹连接的导向筒84,以及设于固定筒83与检测支撑台47之间的第七密封圈85。导向筒84与固定筒83螺纹连接,使得感应组件8的组装较为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方案可为在其他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可实现的实施方案。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