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68179U - 混光透镜 - Google Patents

混光透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68179U
CN210568179U CN201921379430.3U CN201921379430U CN210568179U CN 210568179 U CN210568179 U CN 210568179U CN 201921379430 U CN201921379430 U CN 201921379430U CN 210568179 U CN210568179 U CN 210568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flecting
emitting surface
incident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7943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llshin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llshin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llshin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llshin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7943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68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68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68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透镜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光透镜,解决现有混光透镜存在的阴阳光斑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入射面、第二入射面、第三入射面、第一反光面、第二反光面、第一出光面以及第二出光面;第二出光面环绕于第一出光面设置,且第一出光面用于透射来自于第一入射面透射和第一反光面反射的光线,第二出光面用于透射来自于第二反光面反射的光线;第一反光面用于反射来自于第二入射面的光线,第二反光面用于反射来自于第三入射面的光线;第二出光面和第一入射面都附加了三棱镜阵列,三棱镜阵列中的所有三棱镜沿圆周排布,且单个三棱镜的纵向中心线经过整个混光透镜的柱向中心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混光。

Description

混光透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透镜领域,尤其是涉及混光透镜。
背景技术
现有混光技术中,利用多色温或RGBW LED光源实现混光的混光透镜,往往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阴阳光斑的问题,即光斑的颜色被分成两个或多个区域,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圆周方向的光扩散角不够大;第二个问题是杂纹麻点的问题,即光斑边缘存在细小而交叉的亮纹或是密密麻麻的亮点,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光斑成像,需要加很重的晒纹才能消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光透镜,解决现有混光透镜存在的阴阳光斑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混光透镜,包括第一入射面、第二入射面、第三入射面、第一反光面、第二反光面、第一出光面以及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二出光面环绕于所述第一出光面设置,且所述第一出光面用于透射来自于所述第一入射面透射和所述第一反光面反射的光线,所述第二出光面用于透射来自于所述第二反光面反射的光线;所述第一反光面用于反射来自于所述第二入射面的光线,所述第二反光面用于反射来自于第三入射面的光线;所述第二出光面和第一入射面都附加了三棱镜阵列,三棱镜阵列中的所有三棱镜沿圆周排布,且单个三棱镜的纵向中心线经过整个混光透镜的柱向中心线。
进一步的,为了将第二出光面出射的光线向透镜的中心聚焦,以使得第二出光面的出光角度更接近于第一出光面的出光角度,从而得到更好的混光效果,所述第二出光面上的三棱镜可由内到外倾斜上升设置。
进一步的,减少了光斑中的杂纹和麻点,所述第一反光面和所述第二反光面均设置为内凹鳞片面。
进一步的,为了扩大第一出光面出射光斑的面积,所述第一出光面可设置为球面,或者将所述第一出光面为平面,且在平面上均匀排布有用于扩散出光角度的六边形阵列。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光线入射,所述第二入射面和第三入射面一般设置为圆锥柱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出光面和第一入射面上设置三棱镜,并让所有三棱镜沿圆周排布,且单个三棱镜的纵向中心线经过整个混光透镜的柱向中心线,从而每个三棱镜可尽量多的增加第二出光面和第一入射面在圆周方向的光扩散角,进而圆周方向的光叠加的更多,所以混光效果就更好;同时将第一反光面和第二反光面均设置为内凹鳞片面,减少了光斑中的杂纹和麻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混光透镜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中混光透镜的仰视图。
其中,1是第一出光面,2是第二出光面,3是第一入射面,4是第二入射面,5是第三入射面,6是第一反光面,7是第二反光面,8是单个三棱镜的纵向中心线,9是整个混光透镜的柱向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混光透镜存在的阴阳光斑和杂纹麻点的问题,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角度混光透镜,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入射面3、第二入射面4、第三入射面5、第一反光面6、第二反光面7、第一出光面1以及第二出光面2,其中,第一入射面3、第二入射面4、第三入射面5以及第一反光面6共同合围之后可得到透镜的入射孔;
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光面2环绕于所述第一出光面1设置,且所述第一出光面1用于透射来自于所述第一入射面3透射和所述第一反光面6反射的光线,所述第二出光面2用于透射来自于所述第二反光面7反射的光线;所述第一反光面6用于反射来自于所述第二入射面4的光线,所述第二反光面7用于反射来自于第三入射面5的光线;所述第二出光面2和第一入射面3都附加了三棱镜阵列,三棱镜阵列中的所有三棱镜沿圆周排布,且单个三棱镜的纵向中心线9经过整个混光透镜的柱向中心线8。三棱镜阵列中每个三棱镜的作用是尽量多增加圆周方向的光扩散角,进而使第二出光面2和第一入射面3在圆周方向的光叠加的更多,所以混光效果就更好。
为了减少光斑中的杂纹和麻点,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光面6和所述第二反光面7均设置为内凹鳞片面,单个内凹的鳞片为四边形。为了说明实施例如何解决杂纹、麻点的问题,首先解释一下杂纹麻点产生的原因。杂纹和麻点的产生原因是光源被成像,即像面离透镜太远以至于达到正常目视光斑的距离(约1米)。透镜上表面的球面或非球面微结构和三角形棱镜微结构都相当于成像透镜。成像透镜有一个特点是物越远像越近,相反物越近像越远,这里的物就是光线经过鳞片后形成的焦点。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光面6和第二反光面7都是由四边形的内凹鳞片排列而成的反光面。光源通过所有内凹鳞片会在透镜外面形成一个环形虚焦点阵列。由于虚焦点是在透镜外面即虚焦点离透镜上表面的凸起微结构很远,所以产生的像面比较近,远小于1米,所以不会在光斑上成像就不会有麻点和杂纹。而外凸的鳞片的结果正好相反,所以会有杂纹麻点。
实施例的光路原理如下:
光源正常放置在混光透镜的入射孔之后,光源发射的光线有三条光路,第一条光路为:光源->第一入射面3->第一出光面1;第二条光路为:光源->第二入射面4->第一反光面6->第一出光面1;第三条光路为:光源->第三入射面5->第二反光面7->第二出光面2。
进一步的,为了将第二出光面2出射的光线向透镜的中心聚焦,以使得第二出光面2的出光角度更接近于第一出光面1的出光角度,从而得到更好的混光效果,所述第二出光面2上的三棱镜由内到外(即由柱向中心线8向透镜的外侧)倾斜上升设置。同样的,为了将第一入射面3透射的光线向第一出光面1聚焦,所述第一入射面3上的三棱镜也可以由内到外倾斜上升设置。
此外,为了扩大第一出光面1出射光线光斑的面积,所述第一出光面1可设置为球面,或者将所述第一出光面1为平面,且在平面上均匀排布有用于扩散出光角度的六边形阵列。为了便于光线入射,所述第二入射面和第三入射面设置为圆锥柱面。

Claims (6)

1.混光透镜,包括第一入射面、第二入射面、第三入射面、第一反光面、第二反光面、第一出光面以及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二出光面环绕于所述第一出光面设置,且所述第一出光面用于透射来自于所述第一入射面透射和所述第一反光面反射的光线,所述第二出光面用于透射来自于所述第二反光面反射的光线;所述第一反光面用于反射来自于所述第二入射面的光线,所述第二反光面用于反射来自于第三入射面的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光面和第一入射面都附加了三棱镜阵列,三棱镜阵列中的所有三棱镜沿圆周排布,且单个三棱镜的纵向中心线经过整个混光透镜的柱向中心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光面上的三棱镜由内到外倾斜上升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面和所述第二反光面均为内凹鳞片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为球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为平面,且在平面上均匀排布有用于扩散出光角度的六边形阵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射面和第三入射面均为圆锥柱面。
CN201921379430.3U 2019-08-23 2019-08-23 混光透镜 Active CN210568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9430.3U CN210568179U (zh) 2019-08-23 2019-08-23 混光透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9430.3U CN210568179U (zh) 2019-08-23 2019-08-23 混光透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68179U true CN210568179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36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79430.3U Active CN210568179U (zh) 2019-08-23 2019-08-23 混光透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681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4906A (zh) * 2020-12-30 2021-04-16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及灯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4906A (zh) * 2020-12-30 2021-04-16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及灯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9035C (zh) 菲涅耳透镜及使用这种透镜的投影显示设备
US10578278B2 (en) Optical lens for extremely thin direct-lit backlight
CN101907263A (zh) 透镜部件和使用该透镜部件的光学单元
CN203298189U (zh) 一种具有cob模块的led光源
CN100388514C (zh) 一种镜体及应用镜体的均匀发光的发光二极管
CN103429952A (zh) 光学元件和具有这种光学元件的发射辐射的设备
CN103912820B (zh) 发光装置及其相关显示系统
CN107102473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370569A (zh) 面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JP2018098162A (ja)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210568179U (zh) 混光透镜
CN104834031B (zh) 多焦点匀光透镜及光学系统
US11089274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03994396A (zh) 一种用于直下式背光光源的led二次折反射式透镜
CN109194891A (zh) 基于led光源的激光电视光学引擎系统及其激光电视
JP6292376B2 (ja) 車両用灯具及びレンズ体
CN103982855B (zh) 透镜及发光装置
CN102901045B (zh) 用于大功率led光源的菲涅尔透镜
TW201915531A (zh) 光源引導裝置
CN202835182U (zh) 用于大功率led光源的菲涅尔透镜
CN102645736B (zh) 光学输入设备及其穿透式光学镜头模组
EP3511606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WO2021109594A1 (zh) 一种激光mems扫描投影模组半导体激光器调试装置
US20220290844A1 (en) Lighting device for providing a sparkling appearance
CN211289703U (zh) 舞台灯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