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66958U - 压力封帽装置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压力封帽装置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66958U
CN210566958U CN201920951767.0U CN201920951767U CN210566958U CN 210566958 U CN210566958 U CN 210566958U CN 201920951767 U CN201920951767 U CN 201920951767U CN 210566958 U CN210566958 U CN 210566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ealing
wall
safety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517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阙峰
周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yconnect Fluid Handling System Zhen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yconnect Fluid Handling System Zhen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yconnect Fluid Handling System Zhen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yconnect Fluid Handling System Zhen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517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66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66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669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ure Vessels And Li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力封帽装置和空调系统。压力封帽装置包括壳体、检测环和压紧环,壳体具有贯穿的通孔;检测环设置在壳体中与壳体的内壁抵接,并具有能够随壳体内的压力变化而沿通孔弹性伸缩的指示部;压紧环嵌套于检测环以压紧检测环至壳体的内壁上;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安全环,安全环压抵压紧环并至少压紧部分检测环至壳体的内壁上;安全环的端部固定有密封环,密封环至少用于与制冷管道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封帽装置提供固定有密封环的安全环,密封环不会脱落,能够实现与空调系统的制冷管道以及与壳体内壁之间的多重密封。该安全环将检测环和压紧环有效地密封压抵于壳体内,避免检测环或压紧环脱落。

Description

压力封帽装置及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的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压力封帽装置,以及具有该压力封帽装置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压力封帽是一种可感知空调系统的制冷管道内气体压力变化的显示装置,通常用于蒸发器或冷凝器等部件的管接头处,起到密封以及气压指示作用。
专利CN105090672B公开了一种压力预警封帽及空调器,通过将压力预警封帽的弹性伸缩圈的边缘镶嵌注塑在帽座中,使弹性伸缩圈与帽座之间形成永久性连接,不会发生密封失效的问题。然而,为实现永久性连接,该封帽结构复杂,工艺难度增加;而且,众所周知弹性伸缩圈在使用过程中会随着封帽内压力的不同而伸缩变化,当弹性伸缩圈老化失效而需更换时,其与帽座的永久性连接会导致帽座也需要更换,增加成本;针对不同管径的管接头,还需要选用不同内径尺寸的封帽与管接头配合,这也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专利CN203981331U公开了一种空调内机测压用的新型可视压力闷盖,弹性伸缩圈设有向下延展的四周裙边,并通过支架的外周面将四周裙边压紧在壳体内壁,减少泄漏点。但是,仅通过支架与裙边压紧的密封效果有限,即使裙边底部制有翻边与壳体内壁贴合,当弹性伸缩圈受压发生伸缩形变时,翻边易于磨损,存在较大的冷媒泄露风险。此外,支架、弹性伸缩圈以及壳体之间采用压紧配合的方式装配,容易发生脱落导致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压力封帽装置,以获得更为完善有效的密封效果,并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压力封帽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部连接空调系统的制冷管道,另一端部具有贯穿壳体的通孔;检测环,所述检测环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与壳体的内壁抵接,并具有能够随壳体内的压力变化而沿所述通孔弹性伸缩的指示部;压紧环,所述压紧环嵌套于所述检测环以压紧所述检测环至壳体的内壁上;其中,所述压力封帽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安全环,所述安全环压抵所述压紧环并至少压紧部分所述检测环至壳体的内壁上;并且,所述安全环的端部固定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至少用于与制冷管道密封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包括任何一个或多个如下的可选形式。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安全环包括用于压抵所述检测环和压紧环的第一端和朝向制冷管道的第二端;其中,所述密封环固定于所述第二端上。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密封环还用于安全环与壳体内壁的密封,其中,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安全环的第二端二次注塑成型。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密封环还用于安全环与壳体内壁的密封,其中,所述密封环套接于所述安全环的第二端上并包覆所述第二端,其中,所述安全环的第二端上沿外壁设有多个卡口或径向向外突伸出的多个卡钩,所述密封环上设有相配合的径向向内突伸出的多个卡钩或多个卡口。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密封环嵌套于所述安全环的第二端上并抵接所述第二端的内壁,其中,所述安全环的第二端上沿内壁设有固定所述密封环的限位环或多个限位爪。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检测环被设置为包括基部以及从基部的边缘轴向延伸出的延伸部,所述指示部从所述基部的中心相反于所述延伸部轴向突伸出,所述安全环的第一端压抵所述延伸部。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压紧环被设置为具有通气孔的压紧板,从所述压紧板的边缘轴向延伸出压紧凸缘,所述压紧环嵌套于所述检测环的延伸部内,并由压紧凸缘压抵所述检测环的基部和延伸部的内壁,所述安全环的第一端压抵所述压紧板。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检测环还包括从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径向延伸出的翻边,所述安全环的第一端压抵所述翻边至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检测环由丁腈橡胶、氯丁橡胶或氢化丁腈橡胶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压力封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封帽装置通过提供固定有密封环的安全环,密封环不会脱落,能够实现与空调系统的制冷管道以及与壳体内壁之间的多重密封,避免由于密封失效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同时,该安全环将检测环和压紧环有效地密封压抵于壳体内,避免检测环或压紧环脱落,且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更改结构设计以获得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的密封抵接配合,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可选实施方式更好地理解,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标识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
图1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压力封帽装置的分解示意图,示出了施压状态;
图1b为图1a所示压力封帽装置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2a和图2b为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安全环的分解示意图;
图3a和图3b为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安全环的分解示意图;
图4a和图4b为根据又一种实施方式的安全环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压力封帽装置的端部示意图;
图6为沿图5中A-A线的截面示意图,示出了施压状态;
图7a与图1a类似,示出了处于未施压状态的压力封帽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7b与图1b类似,示出了处于未施压状态的压力封帽装置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与图6类似,示出了处于未施压状态的压力封帽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讨论实施例的实施和使用。然而,应当理解,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示范性地说明实施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特定方式,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描述时各个部件的结构位置例如上、下、顶部、底部等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各个部件如图中所示布置时,这些方向表述是恰当的,但图中各个部件的位置改变时,这些方向表述也相应改变。
本文中,“轴向”指沿压力封帽装置的壳体的长度方向或纵向方向,“径向”指沿壳体的宽度方向或横向方向。
首先参见图1a和图1b,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封帽装置用于连接到空调系统的制冷管道的管接头上,其中,该压力封帽装置包括壳体10,壳体10的一端部11设有内螺纹以连接空调系统的制冷管道,另一端部12具有贯穿的通孔13。壳体10的内部设有能够随壳体内压力变化而弹性形变的检测环20,检测环20与壳体10的内壁抵接以实现密封,并具有能够突出于通孔13的指示部22。当空调系统注入冷媒并将压力封帽装置安装于制冷管道的管接头后,壳体内压力增大,检测环的指示部22可突出于通孔13之外,以显示出制冷管道未发生泄漏;反之,当指示部22缩回通孔13时,则意味着由于泄漏导致制冷管道内冷媒压力减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环20被设置为包括基部21以及从基部21的边缘轴向延伸出的延伸部23,指示部22从基部21的中心相反于延伸部23轴向突伸出。结合图6所示,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可形成有与检测环20的基部21抵接的凸肩16,以及与延伸部23抵接的凸肩15。当壳体内压力增大时,检测环20的基部21和延伸部23均受压抵接于壳体的凸肩上,从而满足密封要求,并通过突出于通孔13的指示部22显示封闭状态或施压状态。
为获得有效密封,检测环20借助于压紧环30压紧于壳体的内壁。结合图1a、图1b和图6所示,压紧环30可被设置为具有通气孔32的压紧板31,压紧板31的边缘轴向延伸出压紧凸缘33。装配时,将压紧环30嵌套于检测环20的延伸部23内,并由压紧凸缘33压抵检测环20的基部21以及延伸部23的内壁,从而获得如图6中A部分所示区域的环形密封。此外,由于压紧凸缘的设置,在压紧环30和检测环20之间形成腔室34,该腔室34提供了检测环20弹性形变的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压力封帽装置有利地包括设置在壳体10内的安全环,通过安全环抵接检测环和压紧环以保证检测环的可靠密封,同时安全环可结合多种可选结构设计来获得多重密封效果。尤其是,该安全环具有固定于其端部的密封环,用于与制冷管道密封连接以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用于安全环与壳体内壁的密封,将安全环紧配合到壳体中后,即可实现密封效果,简便安全有效。
图2a至图4b示出了安全环的多种可选实施方式。安全环包括用于压抵检测环和压紧环的第一端和朝向壳体的连接制冷管道的端部11布置的第二端。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安全环40被设置为中空管状,包括设有开孔46的管状部43,开孔46与制冷管道以及压紧环30上的通气孔32连通,从而不会对检测压力产生阻碍。
作为选择,安全环4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被设置为分别从管状部43的两端外壁径向向外延伸出的第一凸缘41和第二凸缘42。其中,安全环40的第一凸缘41可抵接压紧环30的压紧板以及至少抵接检测环20的延伸部23,或者,第一凸缘还可抵接壳体10的内壁上对应设置的凸肩,第二凸缘42则朝向壳体10的内螺纹布置。在第二凸缘42上固定有密封环50,用以提供安全环40的第二凸缘42与制冷管道的接头部分之间的密封,以及某些实施方式中同时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的密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密封环可套接于安全环的第二凸缘上,并包覆第二凸缘,从而能够同时获得上述将制冷管道的接头密封以及安全环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密封的功能。其中,安全环的第二凸缘上沿外壁设有多个卡口或径向向外突伸出的多个卡钩,密封环上设有相配合的径向向内突伸出的多个卡钩或多个卡口。图2a和图2b所示实施方式中,安全环40的第二凸缘42上可沿外壁均布有径向向外突伸出的多个卡钩44,例如对称布置的四个卡钩,相应地,密封环50上可设有与多个卡钩44配合的多个卡口51,从而采用卡扣的方式将密封环50固定于第二凸缘42上。当然,将密封环50直接过盈套设于第二凸缘42的外壁上也是可行的。如上所述,密封环50包覆第二凸缘,也就是,密封环50可设有径向向内突伸的环形唇边52,在卡紧之后,该环形唇边52可抵接安全环40的第二凸缘42的端面以实现有效密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密封环可嵌套于安全环的第二凸缘上并抵接第二凸缘的内壁,安全环的第二凸缘上沿内壁可设有限位环或多个限位爪,以用于支撑固定密封环。如图3a和图3b所示的,在该实施方式中,相比于上述实施方式,密封环50a上可不设置卡口或卡钩等结构,降低了工艺难度且节约开发成本。相应地,安全环40a上可沿第二凸缘41a的内壁设有均布的多个限位爪42a。从图3a和图3b还可看出,安全环40a的第二凸缘41a的外壁上可均布有多个开口43a,如上所述的,当密封环上设有与开口配合的卡钩时,该安全环40a不仅适用于嵌套于内壁的密封环,亦可适用于套设于外壁的密封环。作为选择,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除了与安全环的第二凸缘41a的内壁抵接的环形表面51a之外,密封环50a还可设有沿轴向突伸出的环形台阶52a,用以与限位爪42a配合,辅助提升固定稳定性,并提供尤其是与制冷管道的接头之间的有效密封。
图4a和图4b示出了密封环50b与安全环40b二次注塑成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密封环50b上可设有定位结构51b,安全环40b的第二凸缘41b上设有对应的配对结构42b,通过注塑工艺,使得密封环50b与安全环40b成型为整体,实现了对密封环的永久固定,并可同时获得密封环对制冷管道的接头以及安全环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的密封。
无论密封环与安全环的第二端之间的固定方式是采用二次注塑成型或是卡合连接,应理解的是,安全环的第二端可作为密封环的安装支撑结构,有助于防止密封环在安装运输的过程中脱落,并能够在将安全环装配至壳体之后就实现了密封,减少装配时间。
再次参见图6,在密封环50套设于安全环40的第二凸缘42上的实施方式中,当安全环40安装就位后,由于密封环50套接在第二凸缘42的外壁上并包覆第二凸缘42的端面,密封环50不仅可以满足安全环40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的密封,还可实现安全环40与制冷管道的接头之间的密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的内壁上可设有径向向内突伸的凸台14,以形成与密封环50配合的密封面,从而更有效地获得防漏效果。换句话说,密封环50提供了冷媒泄露的第一重保护。
如上所述的,安全环40的第一端,即第一凸缘41至少压抵检测环20的延伸部23以及压紧环30的压紧板31。以这种方式,只要安全环40在壳体10内安装就位,即可实现对压紧环30连同检测环20的压紧,保证了密封效果,即使是采用如图3a和图3b所示嵌套于安全环内的密封环50a,也能够有效保证压力封帽装置的密封效果。此外,由于安全环的设置,压紧环和检测环之间无需完全过盈配合,减少了压紧环和检测环的加工要求和装配要求。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环20还可包括从延伸部23的自由端径向延伸出的翻边24,这有助于增加安全环40的第一端与检测环20的接触面积,进一步保证密封效果。相应地,壳体10内可设有凸肩17以分别抵接检测环的翻边24以及安全环的第一凸缘41,从而可获得如图6中B部分所示区域的环形密封。由此,在检测环20处,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封帽装置提供了冷媒泄漏的第二重保护。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可通过在将空调系统的制冷管道连接到壳体10的内螺纹时缠生料带而实现辅助密封。这样,在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封帽装置与制冷管道的管接头连接处就提供有第三重的防漏保护,更为有效地防止冷媒泄露。
从图2a和图2b中还可看出,安全环40可包括从第一凸缘41朝向第二凸缘42径向向外倾斜延伸的多个卡爪45,所述多个卡爪45沿安全环的周向均布,例如对称布置的两个卡爪,并用以卡接至壳体10的内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的内壁上的凸台14还提供了与卡爪45配合的抵接面,且该抵接面与上述密封面相反设置,如图6所示的。在装配安全环40时,从壳体10的端部11插入安全环40,由于凸台14的存在,安全环40的卡爪45被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一旦卡爪45经过凸台14并弹性复位,即可卡紧于凸台14的抵接面上。与此同时,设置于第二凸缘42上的密封环50同步就位。
图7a至图8示出了处于未施压状态的压力封帽装置。最佳如图8所示,在此状态下,安全环40及密封环50仍保持与壳体10的内壁的密封,壳体10的端部11与空调系统的制冷管道螺纹连接。如果制冷管道内发生冷媒泄漏,压力减小,检测环20产生弹性形变,具体为检测环20的基部21朝向检测环20和压紧环30之间的腔室34内移动,从而带动指示部22缩回通孔13内。此时,从压力封帽装置的外部即可观察并判断空调系统的制冷管道内存在冷媒泄漏。
应理解的是,检测环通常采用橡胶制成,根据实际需要可基于价格、介质应用等方面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环可采用丁腈橡胶(NBR),氯丁橡胶(CR)或氢化丁腈橡胶(HNBR)制成,该材质较软,密封效果更好。此外,考虑到检测环的老化问题,可将压紧环上供检测环弹性伸缩的腔室沿轴向的高度尺寸设置为大致等于检测环的指示部突出于壳体通孔的长度。这样,通过控制检测环的伸缩距离,延长检测环的使用寿命,同时不会对检测指示效果产生影响。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封帽装置通过提供带密封环的安全环,无需对现有装置大幅改动即可获得防止冷媒泄露的多重保护;安全环的结构简单、装配容易,且能够与壳体实现快速可靠的固定;密封环与安全环的配合方式提供了对密封环的固定支撑,避免运输安装过程中密封环的脱落,并且可根据需要更换密封环。相比于现有设计,该压力封帽装置的安全环额外提供了对检测环和压紧环的双重密封保护。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应用到包括但不限于家用空调、商用空调、汽车空调等各种空调系统时,能够有效获得多方位全面且可靠的密封保护。
应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各个部件和特征可由多种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聚合物、橡胶、泡棉、金属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它合适的材料或者材料的组合。图1至图8所示实施方式仅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封帽装置的各个可选部件的可选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然而其仅为示意而非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范围的情况下,亦可采取其他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
以上已揭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然而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公开的构思作各种变化和改进,但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是例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所确定。

Claims (10)

1.一种压力封帽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部连接空调系统的制冷管道,另一端部具有贯穿壳体的通孔;
检测环,所述检测环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与壳体的内壁抵接,并具有能够随壳体内的压力变化而沿所述通孔弹性伸缩的指示部;
压紧环,所述压紧环嵌套于所述检测环以压紧所述检测环至壳体的内壁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封帽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安全环,所述安全环压抵所述压紧环并至少压紧部分所述检测环至壳体的内壁上;并且,所述安全环的端部固定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至少用于与制冷管道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封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环包括用于压抵所述检测环和压紧环的第一端和朝向制冷管道的第二端;其中,所述密封环固定于所述第二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封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还用于安全环与壳体内壁的密封,其中,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安全环的第二端二次注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封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还用于安全环与壳体内壁的密封,其中,所述密封环套接于所述安全环的第二端上并包覆所述第二端,其中,所述安全环的第二端上沿外壁设有多个卡口或径向向外突伸出的多个卡钩,所述密封环上设有相配合的径向向内突伸出的多个卡钩或多个卡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封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嵌套于所述安全环的第二端上并抵接所述第二端的内壁,其中,所述安全环的第二端上沿内壁设有固定所述密封环的限位环或多个限位爪。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封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环被设置为包括基部以及从基部的边缘轴向延伸出的延伸部,所述指示部从所述基部的中心相反于所述延伸部轴向突伸出,所述安全环的第一端压抵所述延伸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封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环被设置为具有通气孔的压紧板,从所述压紧板的边缘轴向延伸出压紧凸缘,所述压紧环嵌套于所述检测环的延伸部内,并由压紧凸缘压抵所述检测环的基部和延伸部的内壁,所述安全环的第一端压抵所述压紧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封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环还包括从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径向延伸出的翻边,所述安全环的第一端压抵所述翻边至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封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环由丁腈橡胶、氯丁橡胶或氢化丁腈橡胶制成。
10.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封帽装置。
CN201920951767.0U 2019-06-21 2019-06-21 压力封帽装置及空调系统 Active CN210566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1767.0U CN210566958U (zh) 2019-06-21 2019-06-21 压力封帽装置及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1767.0U CN210566958U (zh) 2019-06-21 2019-06-21 压力封帽装置及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66958U true CN210566958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39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51767.0U Active CN210566958U (zh) 2019-06-21 2019-06-21 压力封帽装置及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669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0950A (zh) * 2021-09-17 2021-12-14 长春市镨策试验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模拟高储能岩体开挖卸荷试验的承压装置及密封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0950A (zh) * 2021-09-17 2021-12-14 长春市镨策试验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模拟高储能岩体开挖卸荷试验的承压装置及密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51689B2 (en) Pressure vessel system and method
US7455299B2 (en) Elastic sealing member for fuel tank
CN103998833B (zh) 流路连接部的密封构造
CN210566958U (zh) 压力封帽装置及空调系统
US20170146159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KR20180043301A (ko) 블럭 피팅 및 시일 구조
CN102317668A (zh) 具有移动密封件的流体输送回路元件
CN218118812U (zh) 一种具有渗漏检测功能的气体阀门
US20100237568A1 (en) Radial Shaft Seal and Radial Shaft Sealing System
CN214008205U (zh) 一种阀门法兰密封结构
CN214618414U (zh) 一种冷却水路快插接头
CN210461809U (zh) 单向阀连接装置及空调系统
US10619535B2 (en) Arrangement for removing blow-by gases from a crankcase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7063589A (zh) 一种真空管道密封检测装置
CN114264480B (zh) 气动测试安装座
CN205859488U (zh) 一种压力预警封帽及空调器
US11326726B2 (en) Fluid connection device having a sensor to sense that a male nozzle is received within a female nozzle
KR101575274B1 (ko) 압력계 설치구조
CN110685631A (zh) 油田井口导管和套管环空的密封装置
CN212057846U (zh) 一种高密封汽车空调干燥器总成
CN214793635U (zh) 一种航空导管气密性检测用堵头
CN221024427U (zh) 一种具有限压功能的抽气接头装置
CN219994678U (zh) 一种紧配的角齿凸缘
CN219367081U (zh) 一种密闭性良好的燃气管接头
CN215371413U (zh) 一种卡凸式管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