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65608U - 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 - Google Patents

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65608U
CN210565608U CN201921478705.9U CN201921478705U CN210565608U CN 210565608 U CN210565608 U CN 210565608U CN 201921478705 U CN201921478705 U CN 201921478705U CN 210565608 U CN210565608 U CN 210565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body
axis
rod
fastener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787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翎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ssence Method Refing Co ltd
Essence Method Ref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ssence Method Ref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ssence Method Ref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Essence Method Ref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787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65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65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65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其主要在于环设杆体上的每一螺牙具有至少三个牙面,任二相邻该牙面间形成有一弧接面,该每一弧接面的二端与位于该弧接面相邻二侧的所述牙面的相接处形成有两个接点,且该每一弧接面的该二接点间形成有一弧切部,使位于该二间接点间的该弧切部所形成的弧度,以不超过该最大螺牙半径的四分之一,以使该弧切部形成一尖锐角态样设置,故有利于该紧固件锁合时通过所述弧切部对锁合的物件形成锐利且快速的切削,有效提升切削能力与增加锁合速度外,同时更可减少所述牙面与物件的摩擦,以降低锁合扭力,再加上该螺牙有多余空间可供切屑容置,亦可免除该切屑堆积而形成裂材的事情发生。

Description

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固件设计,特别是指一种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
背景技术
参阅图1、图2,习知螺丝1包含有一螺头11,一由该螺头11向外延伸的杆体12,且该杆体12相反于螺头11一端形成有一钻锁部13,以及多个环设于该杆体12上的螺牙14;其中,该每一螺牙14上具有三个切角141,以及该任二切角141连结间具有一衔接面142,而前述该切角141实际上制造后呈一圆弧设计,亦即取该每一切角141为例,且该每一切角141以该杆体12的中心a向外分别延伸有二条假想的边界线a1,且该二边界线a1间的夹角a2介于50度以上,此时该切角141的所形成的弧度,其至少以该螺牙14半径的三分之一以上,即如该螺牙14半径为3毫米(mm),则该切角141的圆周为3/3=1R以上;故锁合时,将该钻锁部13紧抵于物件(图中未示)上,借由锁合工具(图中未示出)连动该螺头11,进而带动所述螺牙14的切角141切削该物件,以达该螺丝1旋锁进入该物件中。
惟,实际使用后发现,习知该螺丝1在锁合过程中,鉴于该切角141呈弧度型态设计,以使连接于该任二切角141间的衔接面142亦同样呈圆弧的设置,易导致所述切角141钻锁过程无法有效进行切削,同时亦使该衔接面142于切削过程中与该物件产生相互摩擦,且所述切角141与衔接面142间更无多余空间可供切屑容置,除增加该螺丝1锁合阻力导致切削速度变慢,易使该物件无法承受过大的扭力而产生裂材现象,故不但无法有效达到快速锁合,进而影响该螺丝1的锁合定位,仍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其锁合过程中具有降低锁合阻力与扭力及增加锁合速度等功效。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螺头,一由该螺头向外延伸的杆体,一相反该螺头且形成于该杆体另一端的钻锁部,以及一呈多个螺旋环设于该杆体上的螺牙;其中,该紧固件是以一旋锁方向通过钻锁锁合一物中,该杆体具有至少三个杆体面,以形成为非圆形型态设置,同时该杆体具有一由该钻锁部延伸至该螺头的中心处的纵轴;另,该每一螺牙具有至少三个牙面,任二相邻牙面间形成有一弧接面,该每一弧接面的二端与位于该弧接面相邻二侧的所述牙面的相接处形成有两个接点,且该每一弧接面的该二接点间形成有一弧切部,以该纵轴为中心点至该弧切部的距离定义为一最大螺牙半径,而前述所述螺牙在相同位置的弧切部依序由该螺头往该钻锁部方向排列相互串联形成有一第一轴线,同时以该纵轴为基准并通过该弧切部延伸有一假想线,且以该纵轴为基准并通过该二接点延伸有二边界线,该每一边界线与该假想线间形成有一介于20度至25度间的第一夹角,以便该二边界线之间所形成的第二夹角不超过50度。
进一步,该杆体还具有至少三个端角面,该每一端角面延伸于任二相邻的该杆体面之间,且所述杆体面、端角面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牙面、弧接面的形状符合,以便该杆体的整体外型对应于该螺牙的外型,同时该端角面具有一端角点,该杆体以该纵轴为中心点至该端角点的距离定为一最大杆体的半径,同时位于该每一端角面上的该端角点所形成的弧度,以不超过该最大杆体半径的四分之一为之。
进一步,该杆体的杆体面数量超过三个,以形成多角型态设置。
进一步,该每一螺牙的牙面数量超过三个,以形成多角型态设置。
进一步,所述螺牙连续相接以呈密集状绕设于该杆体上并延伸至该钻锁部处,同时该每一螺牙绕设于该杆体上的绕设采正斜、逆斜方式的其一设置。
进一步,该第一轴线相对该杆体的纵轴呈平行延伸的设置。
进一步,该第一轴线相对该杆体的纵轴呈绕旋延伸的设置。
进一步,该杆体相同位置的端角点相互串联形成有一第二轴线,且该第二轴线相该杆体的纵轴呈绕旋设置,且该第一轴线的绕旋模式与该第二轴线的绕旋模式不同。
进一步,该杆体相同位置的端角点相互串联形成有一第二轴线,且该第二轴线相该杆体的纵轴呈旋绕设置,且该第一轴线的绕旋模式与该第二轴线的绕旋模式相同。
进一步,该杆体可区分为一第一杆区,以及一位于该第一杆区与该螺头间的第二杆区,其中,位于该第一杆区中的该杆体的每一端角面另具有一向外凸伸的切割刃,且该切割刃由至少二切割面相接而成,且该二切割面间的夹角形成锐角型态设置,同时位于该第一杆区中的该杆体在相同位置的所述切割刃相互串联形成有一第三轴线,该第三轴线相对该杆体的纵轴呈绕旋延伸设置,且该第三轴线的绕旋方向与该紧固件的旋锁方向相同,而位于该第二杆区中的该杆体在相同位置的所述端角点相互串联形成有一第四轴线,且该第四轴线则与该第一轴线呈平行的设置。
进一步,该杆体可区分为一第一杆区,以及一位于该第一杆区与该螺头间的第二杆区,其中,位于该第一杆区中的该杆体的每一端角面另具有一向外凸伸的切割刃,且该切割刃由至少二切割面相接而成,且该二切割面之间夹角形成锐角型态设置,同时位于第一杆区中的该杆体在相同位置的所述切割刃相互串联形成有一第三轴线,该第三轴线相对该杆体的纵轴呈绕旋延伸的设置,且该第三轴线的绕旋方向与该紧固件的旋锁方向呈相反,而位于该第二杆区中的该体在相同位置的所述端角点相互串联形成有一第四轴线,且该第四轴线则与该第一轴线形成呈平行的设置。
进一步,该杆体上设有一无螺牙区,以使所述螺牙因该无螺牙区的形成而区隔分成为第一螺牙、第二螺牙设置。
进一步,位于该二接点间的该弧切部所形成的弧度,其以不超过该最大螺牙半径的四分之一。
进一步,该钻锁部以无螺牙型态设置,同时该钻锁部可为三角型态、四角型态等多角型态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后,本实用新型借由该每一螺牙具有至少三个牙面,任二相邻牙面间形成有一弧接面,同时配合位于该弧接面上的弧切部所形成的弧度以不超过该最大螺牙半径的四分之一设置,以使该弧切部整体形成一尖锐角态样,故不但有利于该紧固件锁合时得以快速进行切削,且同时能减少与该物件的摩擦,与增进容屑空间,亦能有效帮助切屑顺利排出外,进而达到降低锁合阻力、扭力及有效增进锁合效率,以及预防裂材的事情产生等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螺丝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C-C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的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端部示意图。
图6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螺牙另一设置态样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图7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D-D剖面示意图。
图9是图7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端部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示意图。
图11是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断面示意图。
图12是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态样局部构件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示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示图。
图16是该第六较佳实施例的F-F剖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8是该第七较佳实施例的G-G剖面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习知)
1 螺丝 11 螺头
12 杆体 13 钻锁部
14 螺牙 141 切角
142 衔接面 a 杆体的中心
a1 边界线 a2 夹角
(本实用新型)
3 紧固件 31 螺头
32 杆体 33 螺牙
34 钻锁部 321 杆体面
322 端角面 323 端角点
324 切割刃 325 切割面
326 无螺牙区 331 牙面
332 弧接面 333 接点
334 弧切部 B 假想线
B1 边界线 E1 第一螺牙
E2 第二螺牙 H 切割刃的假想线
F1 第一杆区 F2 第二杆区
θ1 第一夹角 θ2 第二夹角
θ3 第三夹角 θ4 第四夹角
α1 纵轴 α2 第一轴线
α3 第二轴线 α4 第三轴线
α5 第四轴线 r1 杆体半径
r2 螺牙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
参阅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例,包含有一螺头31,一由该螺头31向外延伸的杆体32,一呈多个螺旋环设于该杆体32上的螺牙33,以及一相反于该螺头31且形成于该杆体32另一端的钻锁部34;其中,该紧固件3是以一旋锁方向通过钻锁锁合一物(图中未示),同时该杆体32具有一由该钻锁部34延伸至该螺头31的中心处的纵轴α1。
仍续前述,该螺牙33呈多个设于该杆体32上,而该每一螺牙33具有至少三个牙面331,任二相邻该牙面331间形成有一弧接面332,且该每一弧接面332的二端与位于该弧接面332相邻二侧的所述牙面331的相接处形成有两个接点333,且该每一弧接面332的该二接点333间形成有一弧切部334,以该纵轴α1为中心点至该弧切部334的距离定义为一最大螺牙半径r2,而前述所述螺牙34在相同位置的弧切部334依序由该螺头31往该钻锁部34方向排列相互串联形成有一第一轴线α2,同时以该纵轴α1为基准并通过该弧切部334延伸有一假想线B,且以该纵轴α1为基准通过该二接点333延伸有二边界线B1,该每一边界线B1与该假想线B间形成有一介于20度至25度间的第一夹角θ1,以便该二边界线B1之间所形成的第二夹角θ2不超过50度的设计,使该位于该二接点333间的该弧切部334所形成的弧度,其以不超过该最大螺牙半径r2的四分之一,即如该最大螺牙半径r2为3毫米(mm),则该弧切部334的圆周为3/4=0.75R以下,由前可知,当位于该二接点333间的该弧接面332上的该弧切部334所形成的弧度值会影响旋时的切削圆弧的角度,其弧度越大即切削圆弧的角度也越大,反观,当该弧切部所形成的弧度越小即切削圆弧的角度也越小,故该弧接面332整体为呈一尖锐角型态的设置,同时该第一轴线α2相对该纵轴α1呈平行延伸设置,即如图3所示,当然亦可如图6所示,该第一轴线α2相对该纵轴α1呈绕旋延伸的设置,以下说明仍以图3及图4所示为例。
再者,该杆体32具有至少三个杆体面321,以形成为非圆型态设置,特别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杆体32为多角型态设置,即为呈三角形型态的设置,同时该杆体32还具有至少三个端角面322,且该每一端角面322延伸于任二相邻的该杆体面321之间,而所述杆体面321、端角面322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牙面331、弧接面332的型状符合,以便该杆体32的整体外型对应于该螺牙33的外型,同时该端角面322具有一端角点323,该杆体32以该纵轴α1为中心点至该端角点323的距离为一最大杆体半径r1,同时位于该每一端角面322的该端角点323所形成的弧度,其以不超过该最大杆体半径r1的四分之一,当然形成于该杆体32另一端的该钻锁部34亦同样形成三角形态样的尖尾设置,即如图5的端视图所示,另,该每一螺牙33的牙面331可为三个设置,即为与该杆体32同样呈三角形型态的设置。
参阅图3、图4锁合时,利用该钻锁部34先抵顶于物件(图中未示)上,并施予该螺头31一旋转扭力,进而连动该钻锁部34于该物件上进行钻锁,同时带动所述螺牙33随该钻锁部34螺入该物件内时同时产生切削,此时,借由该每一弧接面332皆呈尖锐角形态的设置,得以有利在旋动过程以快速方式使该弧切部334接触到该物件上,并且对该物件产生锐利切削,同时更可借由所述弧接面332所形成的尖锐的特殊螺牙设计,进而使该螺牙33与该物件呈稳固的啮合,以达防松动,且再加上任二该弧接面332间所连接的该牙面331小于该螺牙33外径配合,与位于该二接点333间的该弧切部334所形成的弧度,其以不超过该最大螺牙半径r2的四分之一的设置,以使所述牙面331随所述弧切部334在切削过程中不会过度与该物件产生相互摩擦,同时更可使所述螺牙33间具有较多余空间供切屑容置,以降低锁合扭力,且亦可免除切屑堆积而形成裂材的事情发生,当然,将图6所示的该第一轴线α2相对该纵轴α1呈绕旋延伸的设置,借此可使所述螺牙33以渐进接续方式挤压钻锁切削该物件,借此亦能有效降低锁合扭力、阻力与增进锁合效率等功效;是以,在锁合过程中,除能提升该紧固件3的切削能力外,更能增加锁合速度,且避免于锁合受力时产生裂材的事情,进而达到降低锁合阻力、扭力及有效增进锁合效率等功效。
参阅图7、图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仍包含有螺头31、杆体32、螺牙33及钻锁部34等要件;特别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杆体32为具有四个杆体面321,以使该杆体32为四角形的多角型态设置,同时位于该每一端角面322上至该端角点323所形成的弧度,其为不超过该最大杆体半径r1的四分之一,至于,该每一螺牙33的牙面331相对该杆体面321呈相等数量设置,即为所述螺牙33亦对应该杆体32同样呈四角形型态设置,以使该杆体32与所述螺牙33因为呈四角形型态而具有特殊多面向的设置,同时该钻锁部34亦随该杆体32的四角形态样而呈菱形态样的尖尾设置(请参图9所示),特别的是,前述该钻锁部34的成型可以通过一牙板的加工方式直接辗压成型出(图中未示)。
是以,锁合时,同样施予一扭力以连动该钻锁部34对该物件(图中未示)进行钻锁作业,且同步带动所述螺牙33锁入该物件内,此时鉴由该杆体32延伸至该钻锁部34呈四角态样设计,借此得以使该先行达到锁合的定位效果,而后再由该杆体32对应该螺牙33的弧切部334具有相同形态的该端角点323的配合设置,除利用所述螺牙33于第一时间达到快速、省力旋锁进入该物件内外,同时利用该杆体32的杆体面321、螺牙33的牙面331所形成的特殊多面向的设计,以使该杆体32、螺牙33与该物件间因而形成有较多的容屑空间可供切屑容置甚至向外排出,所以该切屑不会因无法顺畅排出而受到挤压,而有锁合扭力增加的事情产生,借以有效避免因切屑堆叠与挤压而产生裂材的缺失。
参阅图10及图11,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其仍包含有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相同的构件,其差异在于:所述螺牙33连续相接以呈密集状绕设于该杆体32上并延伸至该钻锁部34处,以使该杆体32呈不显露态样设置,同时该每一螺牙33绕设于该杆体32上的绕设采正斜方式设置,当然亦所述螺牙33亦可采逆斜方式绕设于该杆体32上,即如图12所示;是以,当该紧固件3进行锁设时,利用所述螺牙33与该杆体32的多边形设置,以利借由该紧固件3螺入时来导引所述弧切部334对锁合的物件产生稳固的啮合,同时通过所述螺牙33所呈的密集式的连续相接设计,同时亦同样能增加锁合速度,以有效增进锁合稳固等功效。
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其仍包含有螺头31、杆体32、钻锁部34及多个螺牙33等要件,特别的是,该杆体32在相同位置的端角点323相互串联形成有一第二轴线α3,且该第二轴线α3相对该纵轴α1呈绕旋延伸的设置,而该第一轴线α2的绕旋模式与该二轴线α3的绕旋模式呈不同设置;是以,进行锁设时可先通过所述弧切部334及端角点323排列相互串联所形成的第一轴线α2与第二轴线α3的不同绕旋设置,以利用以渐进接续方式挤压钻锁切削该物件,借此能有效先降低锁合初期的扭力、阻力,而再利用该杆体32所呈绕旋设置有效增进切削速度及切屑向外排出速度,如此借由该锁固件3的该杆体32与该螺牙33同时皆为双绕旋所构成的具有特殊形态的整体设置,使该杆体32无论与相对的所述弧切部334串联所形成的旋绕模式为何,皆得以于锁设切削的过程中达到切屑向外排出的不同排屑速率,同时亦与该物件产生不同的嵌合锁设定位效果,致使该紧固件3沉入该物件中后,得以形成有效的稳固定位等功效。
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其仍包含有螺头31、杆体32、钻锁部34及多个螺牙33等要件,而在本实施例中,该杆体32在相同位置的端角点333相互串联形成有一第二轴线α3,且该第二轴线α3相对该纵轴α1呈绕旋延伸的设置,而该第二轴线α3的绕旋模式与该第一轴线α2的绕旋模式呈相同的设置;是以,通过该杆体32与该螺牙33同时皆为双绕旋所构成的具有特殊形态的相同绕旋模式的整体设置,除先可有效于钻锁工作时降低锁合初期的扭力、阻力,同时亦达到可供大量切屑容置,及避免于锁合受力时产生裂材的事情,使该紧固件3沉入该物件中后,得以有效形成较佳的稳固定位等功效。
参阅图15、图16,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其仍包含有螺头31、杆体32、钻锁部34及多个螺牙33等要件,特别的是,该杆体32可区分为一第一杆区F1,以及一位于该第一杆区F1相与该螺头31间的第二杆区F2,其中,位于该第一杆区F1中的该杆体32的每一端角面322另具有一向外凸伸的切割刃324,且该切割刃324由至少二切割面325相接而成,且该二切割面325向外延伸交汇形成有一介于20度至60度间的锐角型态的第三夹角θ3设置,且该第三夹角θ3不超过60度,而位于该第一杆体区F1中的该杆体32在相同位置的所述切割刃324相互串联所形成有一第三轴线α4,该第三轴线α4相对该纵轴α1呈绕旋延伸设置,同时该切割刃324以该纵轴α1为基准向该二切割面325相接处延伸有一假想线H,以使该切割刃324的假想线H与该螺牙33的假想线B间因该第三轴线α4的绕旋关系而形成有一不超过45度的第四夹角θ4设置,且该第三轴线α4的绕旋方向与该紧固件3的旋锁方向相同,而位于该第二杆区F2中的该杆体32在相同位置的所述端角点323相互串联所形有一的第四轴线α5,该第四轴线α5则与该第一轴线α2呈平行的设置,当然,亦可如图17、图18的第七实施例所示,该第三轴线α4的绕旋方向与该紧固件3的旋锁方向呈相反,而该第四轴线α5则与该第一轴线α2呈平行的设置;故,锁合时,借由该钻锁部34处的等螺牙33先以渐进接续方式挤压钻锁切削该物件,借此能有效降低锁合扭力、阻力,同时通过该第一杆区F1呈旋绕设置,利用向外凸设的所述切割刃324的设计,以辅助锁合时的过多缠绕于该杆体32上的纤维予以切削,以发挥该螺牙33与部分该杆体32的相互配合有效多重切削效果,如此得以使初步锁合时较为省力外且又可增加锁合速度,而后再导引串联排列与该第四轴线α5形成的平行设置的所述螺牙33,接续进行快速切削,通过该杆体32的多边型态借以达到可供大量切屑容置与排出,因此该紧固件3利用不同形态的该杆体32与所述螺牙33所构成的整体设置,有利在锁设时得以与物件(图中位示)达到不同紧贴嵌合的稳定定位功效,以避免松脱,因此不论锁设的物件材质为何其仍具有稳固锁合等功效。
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其仍包含有螺头31、杆体32、螺牙33及钻锁部34等主要构件;特别的是,本实施例在于该杆体32上设有一无螺牙区326,以使所述螺牙33因该无螺牙区326的形成而被区隔分成为第一螺牙E1、第二螺牙E2设置;因此,进行锁合时,即先由该钻锁部34预先稳固定位于该物件上,而后即由该第一螺牙E1以快速切削方式进入该物件,同时切削时产生的切屑便会顺由该第一螺牙E1间进入该无螺牙区326处,此时通过该无螺牙区326的无阻隔作用以进一步加速切屑往该第二螺牙E2间向外排出,如此得以有效减少锁合初期产生的切屑挤压与囤积,进而降低锁合时产生的扭力以加速锁合速度,而后该第二螺牙E2便会接续该第一螺牙E1的导引进入该物件中,接续进行锁合的切削,以使该紧固件3直至沉入该物件中后,得以形成有效的稳固定位等功效。
归纳前述,本实用新型借由该每一螺牙具有至少三个牙面,任二相邻牙面间形成有一弧接面,同时配合位于该弧接面上的弧切部所形成的弧度以不超过该最大螺牙半径的四分之一设置,以使该弧切部整体形成一尖锐角态样,故不但有利于该紧固件锁合时得以快速进行切削,且同时能减少与该物件的摩擦,与增进容屑空间,亦能有效帮助切屑顺利排出外,进而达到降低锁合阻力、扭力及有效增进锁合效率,以及预防裂材的事情产生等功效,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螺头,一由该螺头向外延伸的杆体,一相反该螺头且形成于该杆体另一端的钻锁部,以及一呈多个螺旋环设于该杆体上的螺牙;其中,该紧固件是以一旋锁方向通过钻锁锁合一物中,该杆体具有至少三个杆体面,形成为非圆形型态设置,同时该杆体具有一由该钻锁部延伸至该螺头的中心处的纵轴;另,该每一螺牙具有至少三个牙面,任二相邻牙面间形成有一弧接面,该每一弧接面的二端与位于该弧接面相邻二侧的所述牙面的相接处形成有两个接点,且该每一弧接面的该二接点间形成有一弧切部,以该纵轴为中心点至该弧切部的距离定义为一最大螺牙半径,而前述所述螺牙在相同位置的弧切部依序由该螺头往该钻锁部方向排列相互串联形成有一第一轴线,同时以该纵轴为基准并通过该弧切部延伸有一假想线,且以该纵轴为基准并通过该二接点延伸有二边界线,该每一边界线与该假想线间形成有一介于20度至25度间的第一夹角,该二边界线之间所形成的第二夹角不超过50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该杆体还具有至少三个端角面,该每一端角面延伸于任二相邻的该杆体面之间,且所述杆体面、端角面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牙面、弧接面的形状符合,以便该杆体的整体外型对应于该螺牙的外型,同时该端角面具有一端角点,该杆体以该纵轴为中心点至该端角点的距离定为一最大杆体的半径,同时位于该每一端角面上的该端角点所形成的弧度,不超过该最大杆体半径的四分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该杆体的杆体面数量超过三个,形成多角型态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该每一螺牙的牙面数量超过三个,形成多角型态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牙连续相接以呈密集状绕设于该杆体上并延伸至该钻锁部处,同时该每一螺牙绕设于该杆体上的绕设采正斜、逆斜方式的其一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线相对该杆体的纵轴呈平行延伸的设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线相对该杆体的纵轴呈绕旋延伸的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该杆体相同位置的端角点相互串联形成有一第二轴线,且该第二轴线相该杆体的纵轴呈绕旋设置,且该第一轴线的绕旋模式与该第二轴线的绕旋模式不同。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该杆体相同位置的端角点相互串联形成有一第二轴线,且该第二轴线相该杆体的纵轴呈旋绕设置,且该第一轴线的绕旋模式与该第二轴线的绕旋模式相同。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该杆体可区分为一第一杆区,以及一位于该第一杆区与该螺头间的第二杆区,其中,位于该第一杆区中的该杆体的每一端角面另具有一向外凸伸的切割刃,且该切割刃由至少二切割面相接而成,且该二切割面间的夹角形成锐角型态设置,同时位于该第一杆区中的该杆体在相同位置的所述切割刃相互串联形成有一第三轴线,该第三轴线相对该杆体的纵轴呈绕旋延伸设置,且该第三轴线的绕旋方向与该紧固件的旋锁方向相同,而位于该第二杆区中的该杆体在相同位置的所述端角点相互串联形成有一第四轴线,且该第四轴线则与该第一轴线呈平行的设置。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该杆体可区分为一第一杆区,以及一位于该第一杆区与该螺头间的第二杆区,其中,位于该第一杆区中的该杆体的每一端角面另具有一向外凸伸的切割刃,且该切割刃由至少二切割面相接而成,且该二切割面之间夹角形成锐角型态设置,同时位于第一杆区中的该杆体在相同位置的所述切割刃相互串联形成有一第三轴线,该第三轴线相对该杆体的纵轴呈绕旋延伸的设置,且该第三轴线的绕旋方向与该紧固件的旋锁方向呈相反,而位于该第二杆区中的该体在相同位置的所述端角点相互串联形成有一第四轴线,且该第四轴线则与该第一轴线形成呈平行的设置。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该杆体上设有一无螺牙区,所述螺牙因该无螺牙区的形成而区隔分成为第一螺牙、第二螺牙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位于该二接点间的该弧切部所形成的弧度,其以不超过该最大螺牙半径的四分之一。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该钻锁部以无螺牙型态设置,同时该钻锁部可为三角型态、四角型态设置。
CN201921478705.9U 2019-09-06 2019-09-06 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 Active CN210565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8705.9U CN210565608U (zh) 2019-09-06 2019-09-06 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8705.9U CN210565608U (zh) 2019-09-06 2019-09-06 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65608U true CN210565608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22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78705.9U Active CN210565608U (zh) 2019-09-06 2019-09-06 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656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00829B1 (en) Tapping screw
US20170122356A1 (en) Screw-type fastener
US5795120A (en) Reduced-friction thread forming or thread cutting screw
US6062786A (en) Anti-cross treading fastener lead-in point
US5961267A (en) Thread forming fastener
KR20180010318A (ko) 안정된 맞물림 및 스틱 맞춤을 가진 고정구 시스템
JP2010249321A (ja) ネジ山付留め具のための渦巻型駆動システム
JP2016520181A (ja) ねじ
US3249142A (en) Lock screw
US11572915B2 (en) Screw-type fastener for cement board
WO2019199430A1 (en) Screw-type fastener for concrete and hurricane resistance applications
TW202303008A (zh) 結構螺絲
WO2020005458A1 (en) Screw-type fastener for cement board
US20100221077A1 (en) Tap with chip breaking chamfer
CN210565608U (zh) 具快速锁设的紧固件
MXPA01005367A (es) Perno con cuerda.
US20230220867A1 (en) Wood screw
CA3027926A1 (en) High strength fasteners, drivers, and fastener systems
CN110792670A (zh) 锁固件
TWI738043B (zh) 具快速鎖設之緊固件
US11986896B2 (en) Thread forming tap
CN212419968U (zh) 一种丝锥
CN215746899U (zh) 一种插焊螺纹柄螺纹铣刀
US20230373066A1 (en) Tool bit
TWI787771B (zh) 螺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