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65301U - 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 - Google Patents

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65301U
CN210565301U CN201921144841.4U CN201921144841U CN210565301U CN 210565301 U CN210565301 U CN 210565301U CN 201921144841 U CN201921144841 U CN 201921144841U CN 210565301 U CN210565301 U CN 210565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turbine
pressure
volute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448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运广
李晓霞
杨敏
薛树旗
李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114484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65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65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65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其设置于具有透平腔和泵腔的泵体上,并于透平腔内设有透平叶轮,以及抵接于透平叶轮一侧的推力轴承,于泵腔内设有与透平叶轮同轴固连的泵叶轮,且于泵体上构造有分别与透平腔连通的高压进流道和低压出流道,以及分别与泵腔连通的低压进流道和高压出流道,该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包括构造于泵体上、且与推力轴承相通的润滑管道,以及连通设于润滑管道和低压进流道之间的连接管道。本实用新型的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通过采用泵侧低压进流道内的低压液体对推力轴承进行润滑,不仅可具有较好的润滑效果,同时也可降低润滑介质对透平叶轮造成的冲击。

Description

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平增压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透平增压泵作为一种新型的能量回收装置,其具有转动部件少、无需动密封及运行可靠的优点,因此广泛应用在液体余压能量回收利用领域。透平增压泵分为透平侧和泵侧,于透平侧设有透平叶轮,而于泵侧设有通过中心轴而与透平叶轮固连的泵叶轮,具体工作时,通过透平侧的高压液体冲击透平叶轮转动,从而驱使泵叶轮转动而实现对泵侧低压液体的增压。
为了支撑中心轴和平衡由于压差引起的轴向力,透平增压泵内部装有介质自润滑的中心轴承和推力轴承,其中,中心轴转动设于中心轴承内,而推力轴承设于透平腔内、并抵接于透平叶轮的一侧,因此润滑介质在对推力轴承进行润滑时,会对透平叶轮产生一定的冲击。但因润滑结构设计不合理,现有透平增压泵中的透平叶轮会因润滑介质的冲击而损坏,从而大大降低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以减小润滑介质对透平叶轮的冲击,从而可延长透平叶轮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设置于具有透平腔和泵腔的泵体上,并于所述透平腔内设有透平叶轮,以及设于所述透平腔内并抵接于所述透平叶轮一侧的推力轴承,于所述泵腔内设有与所述透平叶轮同轴固连的泵叶轮,且于所述泵体上构造有分别与所述透平腔连通的高压进流道和低压出流道,以及分别与所述泵腔连通的低压进流道和高压出流道,该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包括构造于所述泵体上、且与所述推力轴承相通的润滑管道,以及连通设于所述润滑管道和所述低压进流道之间的连接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包括泵体主体,相对布置于所述泵体主体内的透平蜗壳和泵蜗壳,分别固连于所述泵体主体两端的透平端盖和泵端盖,以及与所述泵体主体固连、并沿所述泵体主体的径向延伸设置的低压进管和低压出管,所述低压进流道构造于所述低压进管上,所述低压出流道构造于所述低压出管上,所述透平腔构造于所述透平蜗壳上,所述泵腔构造于所述泵蜗壳上。
进一步的,沿所述泵体主体轴线的投影方向,所述低压进管和所述低压出管重叠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透平蜗壳由连接于一起的左透平蜗壳和右透平蜗壳构成,所述泵蜗壳由连接于一起的左泵蜗壳和右泵蜗壳构成。
进一步的,于所述左透平蜗壳和所述右透平蜗壳相接的端面上分别形成有相匹配的第一卡槽和第一卡环,于所述左泵蜗壳和所述右泵蜗壳上分别形成有相匹配的第二卡槽和第二卡环。
进一步的,于所述高压进流道与所述低压出流道之间连通设有旁路,并于所述高压进流道上串接有检测所述高压进流道流量的流量计,于所述旁路上设有以调节所述旁路流量的调节阀。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阀为球阀。
进一步的,沿所述高压进流道内流体的流向,于所述高压进流道的末端固连有正对于所述透平叶轮切线方向设置的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包括与所述高压进流道相连通、且沿背离所述高压进流道方向截面渐小设置的连接段,以及固连于所述连接段自由端的喷射段,且所述喷射段自由端的端面被构造成弧形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通过使低压进流道与推力轴承相连通,并采用泵侧低压进流道内的低压液体对推力轴承进行润滑,不仅可具有较好的润滑效果,同时也可降低润滑介质对透平叶轮造成的冲击,从而可延长透平叶轮的使用寿命。
(2)通过使得低压进管和低压出管设置于泵体主体的径向上,而将透平端盖和泵端盖分别固连于泵体主体的两端,相较于现有技术,可在拆卸透平端盖或泵端盖进行检修时,无需拆卸管路,操作简单方便,并可大幅度降低检修维护时间和成本。
(3)沿泵体主体轴线的投影方向,低压进管和低压出管重叠设置,不仅可提高透平增压泵的整体美观性,同时也可便于透平增压泵的整体布局。
(4)透平蜗壳由左透平蜗壳和右透平蜗壳构成,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式结构,可便于加工制造,同时也可便于透平蜗壳上流道的加工。
(5)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一卡环的配合,可提高透平蜗壳整体的密封效果。
(6)设置旁路并在旁路上设置调节阀,可基于流量计的实时监测效果,而调节调节阀的开度,从而可调节高压进流道内的流量,以使得高压进流道的流量保持为设计工况下的最佳流量,进而可有效保证透平增压泵的工作效率。
(7)调节阀采用球阀,操作简单,且可提高对旁路开度的调节精度。
(8)通过设置喷嘴,可提高高压液体对透平叶轮的冲击效果,从而可增大透平叶轮的转速,进而可提高泵轮对低压液体的增压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的应用状态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正视图;
图5为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透平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左透平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C-C线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旁路的另一种布置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D-D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泵体主体,2-透平端盖,3-高压进流道,4-调节阀,5-旁路,6-低压出流道,7-连接管道,8-高压出流道,9-低压进流道,10-中心轴,11-推力轴承,12-透平叶轮,13-透平蜗壳,14-泵蜗壳,15-泵叶轮,16-喷嘴,17-泵端盖,18-润滑管道;
1301-左透平蜗壳,1302-右透平蜗壳;
1401-左泵蜗壳,1402-右泵蜗壳;
1601-连接段,1602-喷射段。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如图1至图5中所示,其设置于具有透平腔和泵腔的泵体上,于泵体内转动设有中心轴10,并于透平腔内设有固连于中心轴10一端的透平叶轮12,以及抵接于透平叶轮12一侧的推力轴承11,于泵腔内设有固连于中心轴10另一端的泵叶轮15,且于泵体上构造有分别与透平腔连通的高压进流道3和低压出流道6,以及分别与泵腔连通的低压进流道9和高压出流道8。
由图5并结合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具体包括构造于泵体上、且与所述推力轴承11相通的润滑管道18,以及连通设于润滑管道18和低压进流道9之间的连接管道7。如此设置,可采用泵侧低压进流道9内的低压液体对推力轴承11进行润滑,不仅可具有较好的润滑效果;同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采用高压出流道8内的高压液体对推力轴承11润滑,可降低对透平叶轮12产生的冲击,从而可延长透平叶轮12的使用寿命。
由图3并结合图1中所示,不同于现有结构,本实施例的泵体包括泵体主体1,相对布置于泵体主体1内的透平蜗壳13和泵蜗壳14,分别固连于泵体主体1两端的透平端盖2和泵端盖17,以及与泵体主体1固连、并沿泵体主体1的径向延伸设置的低压进管和低压出管。前述的低压进流道9即构造于低压进管上,而低压出流道6构造于所述低压出管上;上述透平腔构造于透平蜗壳13上,泵腔则构造于所述泵蜗壳14上。
通过将低压出管与透平端盖2分体设置,以及低压进管与泵端盖17的分体设置,相较于现有结构,可在拆卸透平端盖2或泵端盖17进行检修时,无需拆卸管路,操作简单方便,并可大幅度降低检修维护时间和成本。另外,为了提高透平增压泵的整体美观性,沿泵体主体1轴线的投影方向,低压进管和低压出管重叠设置,此设置也可便于透平增压泵的整体布局。
此外,由图6结合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透平蜗壳13具体由连接于一起的左透平蜗壳1301和右透平蜗壳1302构成,且具体由构造设于两者上的销钉和销孔构成左透平蜗壳1301和右透平蜗壳1302之间的固连,以此可便于加工制造。另外,为了提高透平增压泵的效率,如图7中所示,上述高压进流道3具体设于左透平蜗壳1301和右透平蜗壳1302的相接处,且高压进流道3通过铣制成形,由此可提高高压进流道3的表面光滑度,从而可减小压损。
另外,基于透平蜗壳13的分体式结构,为了保证透平蜗壳13整体的密封性,于左透平蜗壳1301和右透平蜗壳1302相接的端面上分别形成有图中未示出的相匹配的第一卡槽和第一卡环。进一步地,第一卡槽为沿左透平蜗壳1301的径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对应地,第一卡环为沿右透平蜗壳1302的径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以此可在左透平蜗壳1301和右透平蜗壳1302之间形成类似迷宫密封的效果,而使得透平蜗壳13具有较高的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加工制造,与透平蜗壳13结构类似,由图3中所示,泵蜗壳14也由连接于一起的左泵蜗壳1401和右泵蜗壳1402构成,前述的高压出流道8设于左泵蜗壳1401和右泵蜗壳1402的相接处,且高压出流道8也通过铣制成形,以提高其表面光滑度。另外,与透平蜗壳13结构类似,于左泵蜗壳1401和右泵蜗壳1402上分别形成有相匹配的第二卡槽和第二卡环。进一步地,第二卡槽和第二卡环也为间隔设置的多个。
除了上述技术手段,由图8并结合图1和图2中所示,于高压进流道3与低压出流道6之间连通设有旁路5,并于高压进流道3上串接有检测高压进流道3流量的图中未示出的流量计,并于旁路5上设有以调节旁路5流量的调节阀4。由此,可基于流量计的实时监测效果,而调节调节阀4的开度,从而可调节高压进流道3内的流量,以使得高压进流道3的流量保持为设计工况下的最佳流量,进而有效保证透平增压泵的工作效率。且为了提高使用效果,本实施例的调节阀4具体为球阀,并优选采用手动调节的卡套接头式球阀。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采用图8中所示的使得旁路5直接与低压出流道6相连,也可采用图9中所示的,使得旁路5的出口端与透平腔相连,并使旁路5内的液体随冲击透平叶轮12后的低压液体一起由低压出流道6流出。但采用此结构时,需使得旁路5的出口端与透平叶轮12保持一定间距,以防止旁路5流出的液体进入透平叶轮12的进口,而冲击透平叶轮12。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使用效果,如图9中所示,沿高压进流道3内流体的流向,于高压进流道3的末端固连有正对于透平叶轮12切线方向(也即透平叶轮12进口)的喷嘴16,以使得喷嘴16所喷出的高压液体可冲击透平叶轮12。其中,喷嘴16的具体结构如图10和图11中所示,其具体包括与高压进流道3相连通、且沿背离高压进流道3方向截面渐小设置的连接段1601,以及固连于连接段1601自由端的喷射段1602。且为了提高喷射效果,喷射段1602自由端的端面被构造成弧形面,且该弧形面与透平腔的腔壁相贴合。
基于以上整体描述,本实施例的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通过采用泵侧低压进流道9内的低压液体对推力轴承11进行润滑,可降低对透平叶轮12产生的冲击;另外,透平蜗壳13和泵蜗壳14采用分体式结构,不仅可便于加工制造,同时也可便于各流道的加工成型,并可具有较好的加工精度;此外,通过设置旁路5,可实时调控高压进流道3内的流量,以使其始终保持在最佳设计流量,从而可提高透平增压泵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设置于具有透平腔和泵腔的泵体上,并于所述透平腔内设有透平叶轮(12),及抵接于所述透平叶轮(12)一侧的推力轴承(11),于所述泵腔内设有与所述透平叶轮(12)同轴固连的泵叶轮(15),且于所述泵体上构造有分别与所述透平腔连通的高压进流道(3)和低压出流道(6),以及分别与所述泵腔连通的低压进流道(9)和高压出流道(8),其特征在于:该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包括构造于所述泵体上、且与所述推力轴承(11)相通的润滑管道(18),以及连通设于所述润滑管道(18)和所述低压进流道(9)之间的连接管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泵体主体(1),相对布置于所述泵体主体(1)内的透平蜗壳(13)和泵蜗壳(14),分别固连于所述泵体主体(1)两端的透平端盖(2)和泵端盖(17),以及与所述泵体主体(1)固连、并沿所述泵体主体(1)的径向延伸设置的低压进管和低压出管,所述低压进流道(9)构造于所述低压进管上,所述低压出流道(6)构造于所述低压出管上,所述透平腔构造于所述透平蜗壳(13)上,所述泵腔构造于所述泵蜗壳(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泵体主体(1)轴线的投影方向,所述低压进管和所述低压出管重叠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平蜗壳(13)由连接于一起的左透平蜗壳(1301)和右透平蜗壳(1302)构成,所述泵蜗壳(14)由连接于一起的左泵蜗壳(1401)和右泵蜗壳(1402)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左透平蜗壳(1301)和所述右透平蜗壳(1302)相接的端面上分别形成有相匹配的第一卡槽和第一卡环,于所述左泵蜗壳(1401)和所述右泵蜗壳(1402)相接的端面上分别形成有相匹配的第二卡槽和第二卡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高压进流道(3)与所述低压出流道(6)之间连通设有旁路(5),并于所述高压进流道(3)上串接有检测所述高压进流道(3)流量的流量计,于所述旁路(5)上设有以调节所述旁路(5)流量的调节阀(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4)为球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高压进流道(3)内流体的流向,于所述高压进流道(3)的末端固连有正对于所述透平叶轮(12)切线方向设置的喷嘴(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16)包括与所述高压进流道(3)相连通、且沿背离所述高压进流道(3)方向截面渐小设置的连接段(1601),以及固连于所述连接段(1601)自由端的喷射段(1602),且所述喷射段(1602)自由端的端面被构造成弧形面。
CN201921144841.4U 2019-07-19 2019-07-19 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 Active CN210565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4841.4U CN210565301U (zh) 2019-07-19 2019-07-19 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4841.4U CN210565301U (zh) 2019-07-19 2019-07-19 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65301U true CN210565301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36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44841.4U Active CN210565301U (zh) 2019-07-19 2019-07-19 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653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9536A (zh) * 2019-07-19 2019-11-19 河北科技大学 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9536A (zh) * 2019-07-19 2019-11-19 河北科技大学 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2442417A (en) Pressurized bearing system for submersible motor
CN210565301U (zh) 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
CN210240011U (zh) 透平增压泵
CN104632645A (zh) 一种双向进气多级离心压缩机
CN204553260U (zh) 一种双向进气多级离心压缩机
CN111878452A (zh) 一种多级潜水泵用叶轮组件
CN209838759U (zh) 一种离心泵叶轮及使用该叶轮的离心泵
CN112922844B (zh) 一种自吸离心泵
CN207777053U (zh) 一种液力透平一体式轴向力自平衡转子组件
CN203035616U (zh) 蜗壳式混流泵的压水室
CN111043034A (zh) 一种新型燃油取暖器的气泵
CN114941623A (zh) 一种罗茨真空泵
CN110469536A (zh) 透平增压泵润滑结构
CN201526512U (zh) 渣浆泵叶轮流体动力平衡组合密封
CN209875408U (zh) 新型射流泵
CN115182881B (zh) 中开多级离心泵
CN207777062U (zh) 一种一体式液力透平流量自动调节装置
CN211202403U (zh) 一种水力工况调节旋转导叶模块
CN207583633U (zh) 一种离心旋涡水泵
CN207777054U (zh) 一种一体式液体能量回收装置
CN207554351U (zh) 耐磨多级离心泵
CN208089448U (zh) 一种一体式液力透平
CN207033763U (zh) 导流平稳低振式锅炉给水泵
CN211778016U (zh) 一种加长轴卧式端吸多级离心消防泵
CN101560992A (zh) 双叶片叶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