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61989U - 一种生态驳岸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驳岸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61989U
CN210561989U CN201921376830.9U CN201921376830U CN210561989U CN 210561989 U CN210561989 U CN 210561989U CN 201921376830 U CN201921376830 U CN 201921376830U CN 210561989 U CN210561989 U CN 210561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revetment
revetment block
shell
ecological
fi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7683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步黎
王娱涵
陈珊
马维鸽
董智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Garden 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Garden 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Garden 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 Co filed Critical Wuhan Garden 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to CN20192137683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61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61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61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驳岸块,包括硬质外壳和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驳岸块为形状规则的多边形,所述硬质外壳生物可降解材料,可以随着时间自然降解;所述填充物为泥土、沙砾、石子中的一种或多种自然材料,在硬质外壳自然降解以后,所述填充物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针对目前的驳岸阻隔了水域和陆地、不利于自然生态形成的情况,通过构建可降解的生态驳岸块,使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刚性结构和柔性需求之间转换,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自然柔性堤岸。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驳岸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湖滨驳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驳岸块。
背景技术
堤岸作为防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稳定性对堤防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沿江河、渠道、湖、海岸边或分洪区、围垦区边缘修筑。目前的生态堤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刚性堤岸,一种是柔性堤岸。刚性堤岸主要由刚性材料如块石、混凝土块、砖、石笼、堆石等构成,但建造时不用砂浆,而是采用干砌的方式,留出空隙,以利于河岸与河道的交流,利于滨河植物的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堤岸会逐渐呈现出自然的外貌。另一种处理方式是,将堤岸沿经过改造的台阶式地形分级设置,台阶面可种植植物,也可作为休息或散步的场所。与上一种方式相比,这种结合地形的方法需要有足够的用地。刚性堤岸可以抵抗较强的流水冲刷,能在短期内发挥作用,且相对占地面积小,适合于用地紧张的城市河流。
柔性堤岸可分为两类:自然原型堤岸和自然改造型堤岸。自然原型堤岸是直接将适于滨河地带生长的植被种植在堤岸上,利用植物的根、茎、叶来固堤;自然改造型堤岸主要用植物切枝或植株将其与枯枝及其他材料相结合,来防止侵蚀,控制沉积,同时为生物提供栖息地,柔性堤岸的建设常与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侵蚀控制,生物稳固或土壤生物工程等专业术语联系在一起。
但是刚性堤岸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可能会破坏河岸的自然植被,导致现有植被覆盖和自然控制侵蚀能力的丧失,同时人工的痕迹也比较明显。柔性堤岸的问题在于,其不利于短期内恢复滨河地带的生态环境,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前期的稳定性不足,容易遭到二次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驳岸块,至少可以部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针对目前的驳岸阻隔了水域和陆地、不利于自然生态形成的情况,通过构建可降解的生态驳岸块,使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刚性结构和柔性需求之间转换,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自然柔性堤岸。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态驳岸块,包括硬质外壳和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驳岸块为形状规则的多边形,所述硬质外壳生物可降解材料,可以随着时间自然降解;所述填充物为泥土、沙砾、石子中的一种或多种自然材料,在硬质外壳自然降解以后,所述填充物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硬质外壳为自然材料编织而成的疏松多孔结构,兼具力学刚性和透水性、透气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硬质外壳上开设有通孔,固定轴穿过通孔将生态驳岸块固定在附着结构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硬质外壳通过柳条或者竹篾编织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硬质外壳上具有多个孔隙,所述孔隙的最大直径尺寸不大于0.5cm。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态驳岸块,包括硬质外壳和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驳岸块为形状规则的多边形,所述硬质外壳为粘合剂混合泥土、沙砾、石子中的一种或多种自然材料固化而来,所述填充物为泥土、沙砾、石子中的一种或多种自然材料,在硬质外壳自然降解以后,所述填充物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硬质外壳上具有多个疏松多孔结构,兼具力学刚性和透水性、透气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硬质外壳上开设有通孔,固定轴穿过通孔将生态驳岸块固定在附着结构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硬质外壳上具有多个孔隙,所述孔隙的最大直径尺寸不大于0.5cm。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态驳岸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驳岸块为形状规则的多边形,通过粘合剂混合泥土、沙砾、石子中的一种或多种自然材料固化而来,所述生态驳岸块为疏松多孔结构,且具有至少一个贯穿生态驳岸块的通孔。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用包括柳条、竹篾等在内的生物材料编织形成硬质外壳,在硬质外壳中填充泥土、沙砾、石子等自然材料,形成具有刚性结构的生态驳岸块,其在湖滨地带治理初期可以快速有效地起到水体治理的作用,同时又能够随着时间自然消解,在湖滨地带治理的后期降低人工预制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干扰。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先利用粘合剂将泥土、沙砾、石子等自然材料粘合形成疏松多孔的硬质外壳,然后在硬质外壳中填充泥土、沙砾、石子等自然材料,形成具有刚性结构的生态驳岸块,其在湖滨地带治理初期可以快速有效地起到水体治理的作用,同时又能够随着时间自然消解,在湖滨地带治理的后期降低人工预制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干扰。
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泥土、沙砾、石子等自然材料浇筑形成疏松多孔的多边形规则形状,在满足驳岸块力学刚性要求的同时,利用植物根系的生长,初期可以固定驳岸块,后期植物根系生长发达,促进了生态驳岸块的消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中一个优选的生态驳岸块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中另一个优选的生态驳岸块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中,具体公开了一种生态驳岸块,所述驳岸块为可降解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刚性支撑作用,同时其也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解,从而使得利用生态驳岸块构建的生态驳岸可以逐渐恢复形成自然的生态景观状态,降低人工驳岸对湖滨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生态驳岸块包括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硬质外壳和填充物。其中,硬质外壳优选为竹篾、柳枝等自然生物材料编织而成,填充物优选自然沙土、沙砾、河泥等自然物料。由于硬质外壳为然生物材料编织而成,结构疏松多孔,在驳岸结构形成初期,植物根系可以通过这些孔隙向生态驳岸块内部生长,进而延伸至河床。其一方面能够对生态驳岸块起到进一步的固定作用,另一方面植物根系的生长也能够促进生态驳岸块的自然消解,加快了生态驳岸从刚性到柔性的转变过程。
在另外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生态驳岸块是通过可降解的粘合剂将自然材料粘接形成具有疏松多孔结构的生态驳岸块。由于可降解粘合剂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降解,自然材料(如泥土、沙砾等)之间的粘合力下降,在水流的作用下使得生态驳岸块趋于消散。同时,疏松多孔结构有利于种植在生态驳岸块上的植物根系生长,其在初期可以加强生态驳岸块的稳定性,增强驳岸刚性,后期随着生态驳岸块自然消解,根系可以进一步加快上述过程,形成稳定的柔性生态堤岸。
本实施例中的生态驳岸块兼具形成驳岸所需要的刚性力学特征,使其可以满足湖滨堤岸构筑的结构要求,同时,由于构成生态驳岸块的粘合剂或者生物外壳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消解,其中的生物材料也可以与周围的水域自然形成一体,形成自然的柔性生态驳岸。
本实施例中的生态驳岸块,兼具刚性堤岸所需要的刚性材料要求和柔性堤岸的自然景观需求。其中,可降解材料制备而成的硬质外壳可以在驳岸初期施工过程中,起到刚性结构支撑的作用,在湖滨生态环境不稳定的状态下,刚性结构的驳岸块可以快速构建出能够有效缓解生态环境恶化的驳岸结构。进一步地,由于长期的人工驳岸结构阻隔了水域和陆地,不利于湖滨带自然生态景观的恢复和形成。本实施例中的生态驳岸块,其刚性结构在驳岸结构形成初期有利于对湖滨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而可降解(包括外壳可降解和生物材料填充)的特点,使其在完成了湖滨地带初期的治理任务后可以自然消解,降低了人工预制结构对湖滨地带的影响。
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的生态驳岸块的剖面图,1、3为柳条或者竹篾编织而成的外壳,其中具有大量的孔隙,2为填充物,4为通孔。
结合柔性生态堤岸的构建过程来看,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态效果。
如图2所示是本实施例中另一个具体的生态驳岸块的剖面示意图,其通过粘合剂将填充物粘合而来,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和一个通孔。其中4为通孔,5为疏松多孔结构,6为粘合剂与填充物混合粘接结构。
通孔是为了便于生态驳岸块的固定之用,固定轴可以穿过通孔将生态驳岸块固定在河床上,使其在生态堤岸的构建初期不会随着水流的流动而发生位移。同时,通孔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减少在生态驳岸的构建过程中,水泥等非生物材料的使用,从而使得整个生态驳岸更加环保。进一步地,不管是图1中编织物之间的孔隙还是图2中的多孔结构,都是为了便于植物的根系生长,在前期有助于降生态驳岸块进一步固定在河床上,后期根系的生长也有助于生态驳岸块的消解。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生态驳岸块,包括硬质外壳和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驳岸块为形状规则的多边形,所述硬质外壳生物可降解材料,可以随着时间自然降解;所述填充物为泥土、沙砾、石子中的一种或多种自然材料,在硬质外壳自然降解以后,所述填充物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驳岸块,其中,所述硬质外壳为自然材料编织而成的疏松多孔结构,兼具力学刚性和透水性、透气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态驳岸块,其中,所述硬质外壳上开设有通孔,固定轴穿过通孔将生态驳岸块固定在附着结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态驳岸块,其中,所述硬质外壳通过柳条或者竹篾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态驳岸块,其中,所述硬质外壳上具有多个孔隙,所述孔隙的最大直径尺寸不大于0.5cm。
6.一种生态驳岸块,包括硬质外壳和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驳岸块为形状规则的多边形,所述硬质外壳为粘合剂混合泥土、沙砾、石子中的一种或多种自然材料固化而来,所述填充物为泥土、沙砾、石子中的一种或多种自然材料,在硬质外壳自然降解以后,所述填充物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驳岸块,其中,所述硬质外壳上具有多个疏松多孔结构,兼具力学刚性和透水性、透气性。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生态驳岸块,其中,所述硬质外壳上开设有通孔,固定轴穿过通孔将生态驳岸块固定在附着结构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生态驳岸块,其中,所述硬质外壳上具有多个孔隙,所述孔隙的最大直径尺寸不大于0.5cm。
10.一种生态驳岸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驳岸块为形状规则的多边形,通过粘合剂混合泥土、沙砾、石子中的一种或多种自然材料固化而来,所述生态驳岸块为疏松多孔结构,且具有至少一个贯穿生态驳岸块的通孔。
CN201921376830.9U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生态驳岸块 Active CN210561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6830.9U CN210561989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生态驳岸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6830.9U CN210561989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生态驳岸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61989U true CN210561989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28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76830.9U Active CN210561989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生态驳岸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619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69258A (zh) * 2023-11-28 2024-02-20 甘肃省水利厅讨赖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 一种生态堤防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69258A (zh) * 2023-11-28 2024-02-20 甘肃省水利厅讨赖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 一种生态堤防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1697B (zh) 硬质钢筋混凝土护岸斜坡生态修复方法
CN102021897B (zh) 一种生态护岸的构建方法
CN102249416B (zh) 一种湖岸缓冲带生态重建的方法
CN106702980B (zh) 防止沟壁土壤流失的农田生态排水沟渠构建方法
CN107211692B (zh) 一种大堤以外快速恢复边滩湿地的方法
CN110316829A (zh) 构造模块化生态岛进行河道生态修复的方法
CN111719493A (zh) 一种适用于沿海地区的植物蜂巢生态护岸结构及方法
CN103821108B (zh) 用于水岸生态防护的植被型水泥砌块预制及使用方法
CN101429758B (zh) 湿地人工生态岛的构筑方法
CN102953353B (zh) 一种微生物加固江河岸堤生态护坡方法
CN210561989U (zh) 一种生态驳岸块
CN108951542A (zh) 一种高流速河道生态笼网箱护岸方法
CN108643118A (zh) 一种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
CN110512568B (zh) 一种柔性生态驳岸构建方法
KR100953377B1 (ko) Pla를 소재로 사출 성형된 상자 형상의 조립형 pla에코 블록
JPH10219653A (ja) 可撓性護岸材および可撓性植生浮体と緑化施工方法
CN114182686B (zh) 原木框体与资源化混凝土组合结构生态护坡及其构建方法
CN212506106U (zh) 一种阶梯式生态驳岸结构
CN108301382A (zh) 一种植生净水型混凝土砌块
KR20040075806A (ko) 자연식생형 유수천변구조
CN113136833A (zh) 一种生态型装配式丁坝及其构建方法
KR200418676Y1 (ko) 코이어 롤을 이용한 식생블록
CN216292425U (zh) 一种直立硬质驳岸生态修复结构
CN110016885A (zh) 一种用于吹填区预留形成人工湖的护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0451983B1 (ko) 자연식생형 유수천변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