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59606U - 一种黑臭水底泥同步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黑臭水底泥同步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59606U
CN210559606U CN201921388590.4U CN201921388590U CN210559606U CN 210559606 U CN210559606 U CN 210559606U CN 201921388590 U CN201921388590 U CN 201921388590U CN 210559606 U CN210559606 U CN 210559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eration pipe
sediment
black
black sme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8859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秋婵
张保安
赖柏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8859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596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59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596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臭水底泥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臭水底泥同步处理系统,包括黑臭水处理装置和底泥处理装置,所述黑臭水处理装置包括水体曝气管、第一气泵、黑臭水降解菌液槽和第一水泵,所述黑臭水降解菌液槽与水体曝气管连接,所述第一气泵与水体曝气管连接;所述底泥处理装置包括底泥曝气管、第二气泵、底泥降解菌液槽和第二水泵,所述底泥降解菌液槽与底泥曝气管连接,所述第二气泵与底泥曝气管连接,所述水体曝气管位于黑臭水之间,所述底泥曝气管位于底泥之间,所述水体曝气管位于底泥曝气管上方。本实用新型一种黑臭水底泥同步处理系统,能够同步处理黑臭水体和底泥,提高处理污染河道的效率,有效改善环境,提升感官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黑臭水底泥同步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臭水底泥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臭水底泥同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黑臭水体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过量污染物直接排入河道,超出其水环境容量,水体中溶解氧浓度迅速降低至厌氧条件。水体和底泥中的有机物被厌氧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硫化亚铁等黑色沉积物,同时产生硫化氢、氨气等恶臭气体,导致水体产生黑臭现象。目前的处理主要是针对黑臭水的治理,而对底泥的同步修复技术比较少,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黑臭水底泥同步处理系统,能够同步处理黑臭水体和底泥,提高处理污染河道的效率,有效改善环境,提升感官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黑臭水底泥同步处理系统,包括黑臭水处理装置和底泥处理装置,所述黑臭水处理装置包括水体曝气管、第一气泵、黑臭水降解菌液槽和第一水泵,所述黑臭水降解菌液槽通过第一水泵与水体曝气管连接,所述第一气泵与水体曝气管连接;所述底泥处理装置包括底泥曝气管、第二气泵、底泥降解菌液槽和第二水泵,所述底泥降解菌液槽通过第二水泵与底泥曝气管连接,所述第二气泵与底泥曝气管连接,所述水体曝气管位于黑臭水之间,所述底泥曝气管位于底泥之间,所述水体曝气管位于底泥曝气管上方。
其中,所述水体曝气管设置有孔径为0.01-2厘米的曝气孔。
其中,所述底泥曝气管设置有孔径为0.01-2厘米的曝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黑臭水底泥同步处理系统,能够同步处理黑臭水体和底泥,提高处理污染河道的效率,有效改善环境,提升感官体验。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1、水体曝气管;2、第一气泵;3、黑臭水降解菌液槽;4、第一水泵;5、底泥曝气管;6、第二气泵;7、底泥降解菌液槽;8、第二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黑臭水底泥同步处理系统,包括黑臭水处理装置和底泥处理装置,所述黑臭水处理装置包括水体曝气管1、第一气泵2、黑臭水降解菌液槽3和第一水泵4,所述黑臭水降解菌液槽3通过第一水泵4与水体曝气管1连接,所述第一气泵2与水体曝气管1连接;所述底泥处理装置包括底泥曝气管5、第二气泵6、底泥降解菌液槽7和第二水泵8,所述底泥降解菌液槽7通过第二水泵8与底泥曝气管5连接,所述第二气泵6与底泥曝气管5连接,所述水体曝气管1位于黑臭水之间,所述底泥曝气管5位于底泥之间,所述水体曝气管1位于底泥曝气管5上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黑臭水底泥同步处理系统,能够同步处理黑臭水体和底泥,提高处理污染河道的效率,有效改善环境,提升感官体验。具体地,向黑臭水投加黑臭水降解菌液时,关闭第一气泵2,打开第一水泵4,黑臭水降解菌液槽3内的黑臭水体降解菌在第一水泵4的作用下流向水体曝气管1,并从水体曝气管1流到河道的黑臭水体中,与黑臭水体的污染物发生反应,从而进行生物水体修复,再对黑臭水体进行曝气,关闭第一水泵4,打开第一气泵2,环境中的气体在第一气泵2的作用下运输至黑臭水体中,对黑臭水体进行曝气,实现黑臭水体好氧环境,提高黑臭水降解菌对黑臭水的处理效率。向底泥投加底泥降解菌液时,关闭第二气泵6,打开第二水泵8,底泥降解菌液槽7内的底泥降解菌液在第二水泵8的作用下流向底泥曝气管5,并从底泥曝气管5流到河道的底泥中,与底泥的污染物进行反应,从而进行生物底泥修复,再对底泥进行曝气,关闭第二水泵8,打开第二气泵6,环境中气体在第二气泵6的作用下输送至底泥中,实现底泥好氧环境,提高底泥降解菌对底泥的削减速度。当水体曝气管1和底泥曝气管5同时进行曝气时,黑臭水体和底泥进行同步处理,大大增加处理效果,有效改善环境,提升感官体验。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体曝气管1设置有孔径为0.01-2厘米的曝气孔。设置特定大小孔径的曝气孔既有利于曝气,也能够避免杂质堵塞曝气孔。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底泥曝气管5设置有孔径为0.01-2厘米的曝气孔。设置特定大小孔径的曝气孔既有利于曝气,也能够避免杂质堵塞曝气孔。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3)

1.一种黑臭水底泥同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黑臭水处理装置和底泥处理装置,所述黑臭水处理装置包括水体曝气管、第一气泵、黑臭水降解菌液槽和第一水泵,所述黑臭水降解菌液槽通过第一水泵与水体曝气管连接,所述第一气泵与水体曝气管连接;所述底泥处理装置包括底泥曝气管、第二气泵、底泥降解菌液槽和第二水泵,所述底泥降解菌液槽通过第二水泵与底泥曝气管连接,所述第二气泵与底泥曝气管连接,所述水体曝气管位于黑臭水之间,所述底泥曝气管位于底泥之间,所述水体曝气管位于底泥曝气管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底泥同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曝气管设置有孔径为0.01-2厘米的曝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底泥同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泥曝气管设置有孔径为0.01-2厘米的曝气孔。
CN201921388590.4U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黑臭水底泥同步处理系统 Active CN210559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8590.4U CN210559606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黑臭水底泥同步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8590.4U CN210559606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黑臭水底泥同步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59606U true CN210559606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31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88590.4U Active CN210559606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黑臭水底泥同步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596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0469A (zh) * 2022-01-25 2022-04-22 安徽新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底泥污染原位深度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0469A (zh) * 2022-01-25 2022-04-22 安徽新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底泥污染原位深度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0788B (zh) 一种规模化养猪场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0575282C (zh)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
WO2022242040A1 (zh) 一种内源反硝化联合自养脱氮工艺处理中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装置及方法
CN102583879A (zh) 高浓度综合化工有机废水处理工艺
CN110395851B (zh) 基于氮磷捕获和全程自养脱氮的高海拔城镇污水处理方法
CN203346230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CN104118970B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生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5110581A (zh) 一种有机氮废水的生物脱氮工艺
CN108503022A (zh) 一种基于厌氧硫酸盐还原氨氧化作用的黑臭河道修复方法
CN201301254Y (zh) 埋地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
CN210559606U (zh) 一种黑臭水底泥同步处理系统
WO2009084405A1 (ja) 嫌気性処理における溶存硫化水素の除去装置
CN112194312B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强化脱氮系统及方法
CN101823808A (zh)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
CN112158943B (zh) 一种基于生活源干垃圾填料的生物滴流装置及其应用
CN212151985U (zh)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系统
CN202430086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合成处理的装置
CN204237682U (zh) 一种生物同步降碳脱氮除硫处理系统
CN112429913A (zh) 一种高浓度废水处理系统以及高浓度废水处理工艺
CN113788588A (zh) 一种污泥减量系统和污水处理方法
CN105110580A (zh) 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CN206751619U (zh) 一种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CN107540090A (zh) 一种粉末活性炭-平板mbr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7347365U (zh) 一种高效补充氧气的a/o生物接触反应池
CN205803117U (zh) 一种粉末活性炭‑平板mbr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