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47962U - 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47962U
CN210547962U CN201920985462.1U CN201920985462U CN210547962U CN 210547962 U CN210547962 U CN 210547962U CN 201920985462 U CN201920985462 U CN 201920985462U CN 210547962 U CN210547962 U CN 210547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inuous casting
upward
oxygen
free copper
copper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854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树峰
都敏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Chujiang High Tech Electric Wi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Chujiang High Tech Electric Wi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Chujiang High Tech Electric Wi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Chujiang High Tech Electric Wi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854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47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47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479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涉及无氧铜杆相关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引炉台、上引炉体、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引连铸机和控制器,上引连铸机包括多组上引装置和升降装置,每组上引装置均包括牵引机构和多个结晶器,牵引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主夹紧辊轴、被夹紧辊轴和多个夹紧气缸,主夹紧辊轴和被夹紧辊轴上均沿各自轴向设置有多个轨迹槽,夹紧气缸活塞杆的端部正对轨迹槽设置,结晶器位于轨迹槽的正下方,升降装置包括丝杆升降机构和液位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用途是可减少无氧铜杆的气孔等缺陷,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提高铜杆质量,同时,可提高牵引机构的通用性,且自动化程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氧铜杆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无氧铜杆生产装置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上引炉中的铜液量会随着铜杆的生产发生变化,当上引炉中铜液的液面发生升降变化时,上引炉中铜液向上的压力会出现变化,导致结晶器中铜液的向上的压力产生波动,由于在结晶器中,铜杆上引的速度均匀不变,位于铜杆下端的铜液在上引凝固成铜杆的过程中,向上的压力变化会导致铜杆的密度出现微量的不均匀,甚至在铜杆的表面和内部出现气孔等缺陷,影响铜杆的质量;且目前市面上的无氧铜杆加工装置自动检测手段缺失,无法对无氧铜杆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容易造成大批量的产品质量问题,另外,结晶器需要根据铜液液面的升降作出相对应的升降动作,而现有技术中是通过人工观察液面变化对结晶器高度作出相应调整,费时费力,同时,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牵引机构只能对特定直径的铜杆进行牵引,通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氧铜杆生产装置生产的铜杆质量差、自动化程度低,以及无氧铜杆生产装置中所使用的牵引机构通用性差等不足,提供了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减少无氧铜杆的气孔等缺陷,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提高铜杆质量,同时,可提高牵引机构的通用性,且自动化程度高。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包括上引炉台,以及位于上引炉台上的上引炉体和控制器,所述上引炉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上引连铸机,所述的上引连铸机包括连铸机本体和设置于连铸机本体上的多组上引装置,以及控制连铸机本体作升降运动的升降装置,其中,每组上引装置均包括牵引机构和多个结晶器,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多个夹紧气缸,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主夹紧辊轴相连,所述主夹紧辊轴通过同步带与被夹紧辊轴相连,所述主夹紧辊轴和被夹紧辊轴上均沿各自轴向设置有多个轨迹槽,且被夹紧辊轴上的轨迹槽与主夹紧辊轴上的轨迹槽上下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夹紧气缸与轨迹槽的数量相等,该夹紧气缸活塞杆的端部正对轨迹槽设置,所述结晶器的数量是夹紧气缸数量的一半,该结晶器位于上述轨迹槽的正下方,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丝杆升降机构和液位控制机构,所述丝杆升降机构与上述连铸机本体相连,所述液位控制机构设置于上引炉体内,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伺服电机、丝杆升降机构及液位控制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轨迹槽为弧形槽,该弧形槽的开口宽度为11-15mm,该弧形槽的深度为4-7mm。
进一步地,所述的液位控制机构包括与上引炉体竖直滑动连接的触杆,以及设置在上引炉体一侧的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其中,所述触杆的下端安装有浮球,所述触杆的上端安装有移动触头,所述移动触头设置于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触头距离触杆的上端为20cm。
进一步地,所述触杆为304材质的空心钢管,其直径为25mm,所述浮球为304空心钢球,其直径为250 mm。
进一步地,所述的丝杆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和四个升降丝杆,所述升降电机带动四个升降丝杆升降同步带动上述连铸机本体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结晶器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安装有进水温度表和出水温度表,其中,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与冷却塔相连,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与循环水池相连,所述循环水池与冷却塔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熔化炉,所述熔化炉与上引炉体之间设置有连通管,所述上引炉体的底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上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引连铸机通过连铸机架设置于上引炉台上。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其牵引机构可实现多根铜杆的同步生产,效率高,同时,通过夹紧气缸活塞杆的端部与轨迹槽的配合,可实现对不同直径的铜杆进行牵引,通用性高。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可通过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传递给控制器的信号来调节伺服电机的转速,从而能够采用合适的牵引力来牵引铜杆,减少无氧铜杆的气孔等缺陷,降低产品的不良率,提高铜杆质量。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可通过液位控制机构传递给控制器的信号来自动控制丝杆升降机构的升降运动,整个过程无需人工观察,自动化程度高,有效防止结晶器损坏。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其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11、伺服电机;012、主夹紧辊轴;013、被夹紧辊轴;014、夹紧气缸;015、结晶器;0151、进水口;0152、出水口;02、丝杆升降机构;03、温度传感器;04、压力传感器;05、控制器;06、液位控制机构;071、上引炉体;072、上引炉台;08、连铸机架;09、铜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上引炉台072,以及位于上引炉台072上的上引炉体071和控制器05,上引炉体071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03、压力传感器04和上引连铸机,上引连铸机通过连铸机架08设置于上引炉台072上。上引连铸机包括连铸机本体和设置于连铸机本体上的多组上引装置,以及控制连铸机本体作升降运动的升降装置。
每组上引装置均包括牵引机构和多个结晶器015,牵引机构包括伺服电机011和多个夹紧气缸014,伺服电机011通过联轴器与主夹紧辊轴012相连,主夹紧辊轴012通过同步带与被夹紧辊轴013相连,主夹紧辊轴012和被夹紧辊轴013上均沿各自轴向设置有多个轨迹槽,且被夹紧辊轴013上的轨迹槽与主夹紧辊轴012上的轨迹槽上下一一对应设置,夹紧气缸014与轨迹槽的数量相等,该夹紧气缸014活塞杆的端部正对轨迹槽设置,结晶器015的数量是夹紧气缸014数量的一半,该结晶器015位于上述轨迹槽的正下方,升降装置包括丝杆升降机构02和液位控制机构06,丝杆升降机构02与上述连铸机本体相连,液位控制机构06设置于上引炉体071内,控制器05分别与温度传感器03、压力传感器04、伺服电机011、丝杆升降机构02及液位控制机构06连接。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连铸机本体上设置有两组上引装置,两组上引装置沿前后方向相互平行设置,每组上引装置均包括四个结晶器01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温度传感器03和压力传感器04传递给控制器05的信号来调节伺服电机011的转速,从而能够采用合适的牵引力来牵引铜杆09,减少无氧铜杆09的气孔等缺陷,降低产品的不良率,提高铜杆09质量。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牵引机构可实现多根铜杆09的同步生产,效率高,同时,通过夹紧气缸014活塞杆的端部与轨迹槽的配合,可实现对不同直径的铜杆09进行牵引,通用性高。需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液位控制机构06传递给控制器05的信号来自动控制丝杆升降机构02的升降运动,整个过程无需人工观察,自动化程度高,有效防止结晶器015损坏。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轨迹槽为弧形槽,该弧形槽的开口宽度为11-15mm,该弧形槽的深度为4-7mm。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轨迹槽的形状和尺寸进行限定,可进一步提高牵引机构的通用性。
液位控制机构06包括与上引炉体071竖直滑动连接的触杆,以及设置在上引炉体071一侧的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其中,触杆的下端安装有浮球,触杆的上端安装有移动触头,移动触头设置于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之间。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触头距离触杆的上端为20cm;触杆为304材质的空心钢管,其直径为25mm,浮球为304空心钢球,其直径为250 mm。需要说明的是:铜液量会随着铜杆09的生产发生变化,当上引炉体071中铜液的液面发生升降变化时,此时移动触头会随着触杆发生升降运动,当移动触头触发上限位开关时,控制器05控制丝杆升降机构02带动连铸机本体作上升运动,从而带动上引装置作上升运动;当移动触头触发下限位开关时,控制器05控制丝杆升降机构02带动连铸机本体作下降运动,从而带动上引装置作下降运动,整个过程操作方便,无需人工观察,有效防止结晶器015损坏。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触杆、浮球的材质以及尺寸做进一步限定,使该液位控制机构06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和高的控制灵敏度,从而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下的液位控制场合。
丝杆升降机构02包括升降电机和四个升降丝杆,升降电机带动四个升降丝杆升降同步带动上述连铸机本体升降,从而带动上引装置作升降运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液位控制机构06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05,控制器05控制升降电机正转或反转,从而带动升降丝杆作升降运动。
结晶器015上设置有进水口0151和出水口0152,进水口0151和出水口0152处分别安装有进水温度表和出水温度表,其中,进水口0151通过进水管路与冷却塔相连,出水口0152通过出水管路与循环水池相连,循环水池与冷却塔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水温度表和出水温度表,便于观察计算是否达到所需要的冷却效果,同时方便查找排除故障点。
该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还包括熔化炉,熔化炉与上引炉体071之间设置有连通管,上引炉体071的底部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内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与上述控制器05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熔化炉内熔化后的铜液流入上引炉体071内,由于上引炉体071的底部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内设置有加热器,故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减少另设保温炉的环节。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引炉台(072),以及位于上引炉台(072)上的上引炉体(071)和控制器(05),所述上引炉体(071)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03)、压力传感器(04)和上引连铸机,所述的上引连铸机包括连铸机本体和设置于连铸机本体上的多组上引装置,以及控制连铸机本体作升降运动的升降装置,其中,每组上引装置均包括牵引机构和多个结晶器(015),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伺服电机(011)和多个夹紧气缸(014),所述伺服电机(011)通过联轴器与主夹紧辊轴(012)相连,所述主夹紧辊轴(012)通过同步带与被夹紧辊轴(013)相连,所述主夹紧辊轴(012)和被夹紧辊轴(013)上均沿各自轴向设置有多个轨迹槽,且被夹紧辊轴(013)上的轨迹槽与主夹紧辊轴(012)上的轨迹槽上下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夹紧气缸(014)与轨迹槽的数量相等,该夹紧气缸(014)活塞杆的端部正对轨迹槽设置,所述结晶器(015)的数量是夹紧气缸(014)数量的一半,该结晶器(015)位于上述轨迹槽的正下方,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丝杆升降机构(02)和液位控制机构(06),所述丝杆升降机构(02)与上述连铸机本体相连,所述液位控制机构(06)设置于上引炉体(071)内,所述控制器(05)分别与温度传感器(03)、压力传感器(04)、伺服电机(011)、丝杆升降机构(02)及液位控制机构(0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迹槽为弧形槽,该弧形槽的开口宽度为11-15mm,该弧形槽的深度为4-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位控制机构(06)包括与上引炉体(071)竖直滑动连接的触杆,以及设置在上引炉体(071)一侧的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其中,所述触杆的下端安装有浮球,所述触杆的上端安装有移动触头,所述移动触头设置于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触头距离触杆的上端为20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杆为304材质的空心钢管,其直径为25mm,所述浮球为304空心钢球,其直径为250 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杆升降机构(02)包括升降电机和四个升降丝杆,所述升降电机带动四个升降丝杆升降同步带动上述连铸机本体升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015)上设置有进水口(0151)和出水口(0152),所述进水口(0151)和出水口(0152)处分别安装有进水温度表和出水温度表,其中,进水口(0151)通过进水管路与冷却塔相连,出水口(0152)通过出水管路与循环水池相连,所述循环水池与冷却塔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熔化炉,所述熔化炉与上引炉体(071)之间设置有连通管,所述上引炉体(071)的底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上述控制器(05)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引连铸机通过连铸机架(08)设置于上引炉台(072)上。
CN201920985462.1U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 Active CN210547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5462.1U CN210547962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5462.1U CN210547962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47962U true CN210547962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72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85462.1U Active CN210547962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479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45784U (zh) 一种3d玻璃熔窑玻璃液溢流流量精准控制装置
CN202511948U (zh) 罐子检漏设备
CN210547962U (zh) 一种无氧铜杆加工用上引连铸装置
CN107187000A (zh) 一种用于实现挤出塑料板材冷却定型的设备
CN113291926A (zh) 一种碳纤维自动铺丝机恒张力送退丝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9508032U (zh) 一种预制棒拉丝调整装置
CN105906194B (zh) 一种玻璃管口自动成型装置
CN104174824A (zh) 板坯连铸机结晶器在线调宽系统
CN203600508U (zh) 刺气泡装置
CN108907122B (zh) 一种铜加工冷水水压自动控制装置
CN206122653U (zh) 大口径离心铸管脱模装置
CN111947905A (zh) 翼伞绳操纵力调节与测量装置
CN111424155A (zh) 一种复合式钢管淬火设备及方法
CN114947158B (zh) 一种食用明胶3d打印方法
CN102730941B (zh) 一种悬挂式锡槽冷却方法及装置
CN203700665U (zh) 一种喷气织机机外卷取装置
CN214290733U (zh) 一种立式圆坯连铸机的铸坯对中导向装置
CN209477265U (zh) 一种平移式蓄电池汇流排铸焊机
CN114505455A (zh) 立式连铸铸坯的加热补缩方法及装置
CN209021215U (zh) 一种浸入式水雾冷却金属型模具的设备
CN103521734B (zh) 一种旋转式四工位洁净取注浆机
CN202210436U (zh) 一种增加扁线强度的装置
CN202943317U (zh) 管件平口机自动控制系统
CN208601903U (zh) 一种聚乙烯醇缩丁醛中间膜的成型水箱
CN206901305U (zh) 一种硅酸钙板生产线高速升降同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