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41366U - 一种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41366U
CN210541366U CN201920976925.8U CN201920976925U CN210541366U CN 210541366 U CN210541366 U CN 210541366U CN 201920976925 U CN201920976925 U CN 201920976925U CN 210541366 U CN210541366 U CN 210541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guide
guide channel
dust collection
sweeping rob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769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李铁君
杨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769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41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41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41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包括:壳体,能够被放置于待清洁表面;吸气泵,所述吸气泵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在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设置的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一端设有吸气泵对接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所述吸气泵对接口连接吸气泵出风口,所述导气通道包括沿吸气泵气流路径依次设置的收缩段、喉道和扩散段;与所述喉道连通的负压管,所述负压管的吸气口设置在壳体底面。通过文丘里效应,在地刷组件后面还设置有一个文丘里效应吸气口,可以对地面进行二次吸尘,使得对地面清洁效果更好,提升扫地机器人的清洁效果及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扫地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家庭清洁作业中,传统的扫地机器人类似“行走的吸尘器”,通过吸尘口把清扫的污物吸入内置的集尘通道,最终由集尘盒所收集。现有的扫地机器人较多是通过位于扫地机器人底面的地刷组件首先对地面污物进行清扫,其次,由与地刷组件处于同位置的吸尘口将污物吸入集尘盒。但是,采用这种清扫形式的扫地机器人对进过的地面只进行一次吸尘,吸完后可能还有少量的灰尘不能完全吸入,残留在地面,清扫效果不佳,且会影响扫地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现有的扫地机器人大多只采用一次吸入的清扫形式,并未考虑二次吸入的可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包括:
壳体,能够被放置于待清洁表面;
吸气泵,所述吸气泵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还包括在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设置的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一端设有吸气泵对接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所述吸气泵对接口连接吸气泵出风口,所述导气通道包括沿吸气泵气流路径依次设置的收缩段、喉道和扩散段;
与所述喉道连通的负压管,所述负压管的吸气口设置在壳体底面。
利用文丘里效应,将导气通道设置为具有收缩段、喉道和扩散段的结构,当气流在通过收缩段、喉道这一缩小的过流断面时,气流出现流速增大的现象,此时,在喉道处的高速流动的气流附近会产生低压,即产生负压作用,在喉道处额外增加一根吸气管,吸气管的吸气口设置在待清洁表面,因而,当扫地机器人通过吸气泵对待清洁表面进行首次常规吸气后,处于壳体底面的吸气口能够完成二次吸尘的过程。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气通道的纵向尺寸小于横向尺寸。
在扫地机器人的常规结构中,扫地机器人为高度较低的圆台形状,其高度通常为100mm左右,如需在扫地机器人中利用文丘里效应起到更好的负压效果,那么如果采用常规的圆柱形文丘里管,其负压吸气效果不会十分明显,同时,其安装位置及安装方式也会被大大限制。因此将导气通道设计为扁平状结构更利于安装在扫地机器人内部,也更利于对负压管的吸气口进行形状设计。实际设计过程中,在前视方向,导气通道的纵向尺寸小于横向尺寸,使导气通道呈扁平状,导气通道的内部腔体也呈扁平状,导气通道以水平横向状态安装于壳体内部。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负压管的吸气口为长条形。
如前文揭示的,导气通道为扁平状结构,此种结构更利于安装,也更利于负压管对吸气口进行结构设计,将负压管的吸气口设计为长条形,垂直于机器人的直行路线设计,面积小而宽,吸力强,也可以充分覆盖到经过的待清洁表面,将经过的待清洁表面的污物经长条形吸气口强力吸入。可以选择的,将负压管的吸气口设计为带有一定弧度的长条形状也是可行的。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吸气泵的进风口连通的吸尘口,所述吸尘口内设置有地刷组件;
所述导气通道的出气口包括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扩散段分别延伸至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呈对称设置在地刷组件两侧。
根据需要,可将导气通道的出气口设计为两处出气口,两处出气口的出气效力相对于单独的出气口,效力更大,即实现的吹动污物的效果更好。将两处出气口分别对应地刷组件的两侧,可将地刷组件附近的污物吹动,经由地刷组件清扫后,再次通过吸气泵吸入污物集尘盒中,实现了二次污物吸收。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底面还设有导风口,导风口的位置与导气通道出气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风口开口方向指向地刷组件下方。
如前文揭示的,导气通道出气口能够将污物二次吹起,为实现高效清扫,将导风口与导气通道出气口的位置相对应,使得气流能够直接从导风口吹出。导风口的开口方向指向地刷组件下方,则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地刷组件附近的污物进行清扫。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风口设有挡风筋,所述挡风筋凸出于壳体底面设置。
挡风筋用于防止气流向外扩散,即挡风筋能够防止气流将污物吹出清扫范围,挡风筋能够对地刷组件形成左右两边的风墙,减少地刷组件吸收灰尘时的遗漏。挡风筋的形状可以根据导风口的形状进行设计,位于导风口外缘处。挡风筋与壳体底面可以为一体成型式结构,也可以为通过粘接、卡接等方式与壳体连接。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挡风筋设有开口,开口方向朝向地刷组件。
如前文揭示的,挡风筋用于形成风墙,防止气流向外扩散,因此挡风筋可以设计成半包围结构,半包围的开口朝向地刷组件。在两处导风口均设有向地刷组件朝向的挡风筋,此时,从导风口吹出的气流被限制于挡风筋内,且沿挡风筋的开口方向流动,对地刷组件附近的污物进行吹动,并由地刷组件进行二次清扫,极大的提高了清扫效率。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底部还设有边刷组件,所述边刷组件由安装于所述壳体的边刷电机驱动,所述导气通道的内部在导气通道出气口处,设有由所述边刷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的扇叶。
边刷组件为扫地机器人的常规组件,用于将位于扫地机器人底面的污物扫起,让污物通过地刷组件清扫并吸入扫地机器人内部的集尘盒中,同时也能减少或避免扫地机器人的清扫盲区。边刷组件的动力源为边刷电机,在本实现方式中,将边刷电机的动力进行分配,一部分动力用于驱动边刷组件,另一部分动力用于驱动安装在导气通道出气口处的扇叶。扇叶的旋转能够加快导气通道内气体排出速度,起到增大负压管吸气口的作用。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及传动轴,所述主动轮设置在边刷电机尾部,所述从动轮设置在传动轴头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导气通道在出气口处设有中空的转轴柱,所述传动轴设置在转轴柱内,所述扇叶固定在传动轴尾部。
如前文揭示的,扇叶由边刷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其工作过程如下,边刷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轮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与其通过传动带配合的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的径向运动被限位于转轴柱中,在转轴柱中,传动轴仅能实现周向旋转,因而传动轴带动位于传动轴尾部的扇叶转动,加快导气通道内气流排出,增强吸力。可以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边刷驱动扇叶的形式,除了可以采用带传动的方式外,还可以采用齿轮传动、链传动、螺杆传动等方式,由齿轮、链条、螺杆等传动结构与主动轮、从动轮配合运动。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轴上设有用于安装卡簧的凹槽,通过卡簧将传动轴轴向限位。
为防止传动轴在轴向方向出现偏移,在传动轴上靠近转轴柱的位置设有凹槽,通过卡簧插入凹槽,进而将传动轴轴向限位。在传动轴的尾部与扇叶的轴心孔进行插接,扇叶的轴心柱和卡簧共同构成了传动轴的轴向限位结构。扇叶的轴心孔与传动轴的配合可以是采用扇叶轴心孔具有扁位,与传动轴配合形成防止相对转动的结构;可以是采用传动轴上设有销孔,扇叶的轴心孔内壁设有销的形式形成防止相对转动的结构;可以是采用传动轴截面为多边形(如正六边形)形状,同时,扇叶的轴心孔也为与传动轴截面配合的多边形形状,形成防止相对转动的结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沿图1中A-A剖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中导气通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中导气通道沿图4中E-E剖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中导气通道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中导气通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沿图2中B-B剖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9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沿图2中D-D剖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沿图2中C-C剖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中挡风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中挡风筋的剖视图。
图13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中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中扇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中扇叶与传动轴的配合示意图。
图16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中扇叶与传动轴的配合示意图。
100-壳体,101-壳体底面,102-挡风筋,103-导风口;
200-吸气泵,201-吸气泵出风口;
300-导气通道,301-吸气泵对接口,302-负压管,303-收缩段,304-喉道,305-扩散段,306-出气口;
400-地刷组件;
500-边刷组件;
600-集尘盒;
700-边刷电机,701-主动轮,702-传动带,703-从动轮,704-传动轴,7041-凹槽,7042-销孔,705-卡簧,706-转轴柱,707-扇叶,7071-扁位,7072-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例如,本实用新型中,定义扫地机器人行进的方向为“前”或者“前方”,与之相对的,则为“后”或者“后方”。又例如,定义扫地机器人放置的待清洁表面时与待清洁表面垂直的方向为竖直方向,与待清洁表面平行的方向为水平方向,这是基于扫地机器人的常规运行状态所作设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此是习知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地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度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首先,对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构思进行说明。现在市场上的扫地机器人多为单次抽吸结构。扫地机器人在经过待清洁表面时,通过地刷组件,将待清洁表面的污物扫起,并通过吸气泵将污物吸入安装于壳体内部的集尘盒中,再通过过滤网过滤,经吸气泵出气口排出,完成对地面的一次吸尘。发明人发现,一些情况下,会有残留污物留在待清洁表面,需要扫地机器人沿路径多次清扫才会完全清理干净。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发明人认为,一方面与扫地机器人的地刷、边刷的清扫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与吸气泵的抽吸力度有关,一般而言,以额定功率工作的扫地机器人,如在一些情况下无法在一次路径清扫下完成清扫任务,解决方式其一为通过多次路径清扫完成,解决方式其二为增大吸气泵的额定功率,使得在吸气口处具有更大的吸力。但是无论采用哪种解决方式,都会大幅增加功耗。
在这样的技术问题下,发明人想到文丘里效应,应用在吸气泵上时,该效应表现在气流在通过缩小的吸气管道时,流体出现流速增大的现象,流速的增大伴随流体压力的降低,在高速流动的流体附近产生低压,从而产生吸附作用。
具体采取的方案是:如图1至图10,一种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包括:
壳体100,能够被放置于待清洁表面;
吸气泵200,吸气泵200设置在壳体100内部;
还包括在壳体100内部固定设置的导气通道300,导气通道300一端设有吸气泵对接口301,另一端设有出气口306,吸气泵对接口301连接吸气泵出风口201,导气通道300包括沿吸气泵气流路径依次设置的收缩段303、喉道304和扩散段305;
与喉道304连通的负压管302,负压管302的吸气口设置在壳体底面101。
利用文丘里效应,将导气通道300设置为具有收缩段303、喉道304和扩散段305的结构,当气流在通过收缩段303、喉道304这一缩小的过流断面时,气流出现流速增大的现象,此时,在喉道304处的高速流动的气流附近会产生低压,即产生负压作用,在喉道304处额外增加一根吸气管,吸气管的吸气口设置在待清洁表面,因而,当扫地机器人通过吸气泵200对待清洁表面进行首次常规吸气后,处于壳体底面101的吸气口能够完成二次吸尘的过程。此时,相较于常规扫地机器人的单次吸气、多次路径规划,利用了文丘里效应的扫地机器人能够在单次路径规划的前提下更加效率的完成清扫任务。
为了便于安装,导气通道300的纵向尺寸小于横向尺寸。
在扫地机器人的常规结构中,扫地机器人为高度较低的圆台形状,其高度通常为100mm左右,如需在扫地机器人中利用文丘里效应起到更好的负压效果,那么如果采用常规的圆柱形文丘里管,其负压吸气效果不会十分明显,同时,由于圆柱形文丘里管占用的空间较大,其安装位置及安装方式也会被大大限制。因此将导气通道300设计为扁平状结构更利于安装在扫地机器人内部,也更利于对负压管302的吸气口进行形状设计。实际设计过程中,在前视方向,导气通道300的纵向尺寸小于横向尺寸,使导气通道300呈扁平状,导气通道300的内部腔体也呈扁平状,导气通道300以水平横向状态安装于壳体100内部,极大的减少了导气通道300的空间占用。
如图3,负压管302的吸气口为长条形。
如前文揭示的,导气通道300为扁平状结构,此种结构更利于安装,也更利于对负压管302的吸气口进行结构设计,将负压管302的吸气口设计为长条形,垂直于机器人的直行路线设计,面积小而宽,吸力强,也可以充分覆盖到经过的待清洁表面,将经过的待清洁表面的污物经长条形吸气口强力吸入。可以选择的,将负压管302的吸气口设计为带有一定弧度的长条形状也是可行的。
如图4-图7,为导气通道出气口的一种参考形式。导气通道的出气口306包括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扩散段305分别延伸至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壳体100内设有地刷组件400,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呈对称设置在地刷组件400两侧。
根据需要,可将导气通道的出气口306设计为两处出气口,两处出气口的出气效力相对于单独的出气口,效力更大,即实现的吹动污物的效果更好。将两处出气口分别对应地刷组件400的两侧,可将地刷组件400附近的污物吹动,经由地刷组件400清扫后,再次通过吸气泵200吸入污物集尘盒600中,实现了二次污物吸收。
如图10,壳体底面101还设有导风口103,导风口103的位置与导气通道出气口的位置相对应,导风口103用于将导气通道出气口的气流方向进行引导,导风口103开口方向指向地刷组件400下方,将气流引向地刷组件400下方的待清洁表面。
如前文揭示的,导气通道出气口能够将污物二次吹起,为实现高效清扫,将导风口103与导气通道出气口的位置相对应,使得气流能够直接从导风口103吹出。导风口103的开口方向指向地刷组件400下方,则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地刷组件400附近的污物进行清扫。
如图3和图10,导风口103设有挡风筋102,挡风筋102凸出于壳体底面101设置。
挡风筋102用于防止气流向外扩散,即挡风筋102能够防止气流将污物吹出清扫范围,挡风筋102能够对地刷组件400形成左右两边的风墙,减少地刷组件400吸收灰尘时的遗漏。挡风筋102的形状可以根据导风口103的形状进行设计,位于导风口103外缘处。挡风筋102与壳体底面101可以为一体成型式结构,也可以为通过粘接、卡接等方式与壳体100连接。
进一步地,挡风筋102设有开口,开口方向朝向地刷组件400,即此时挡风筋102为U形结构,U型口朝向地刷组件400。
如前文揭示的,挡风筋102用于形成风墙,防止气流向外扩散,因此挡风筋102可以设计成半包围结构,半包围的开口朝向地刷组件400。在两处导风口103均设有向地刷组件400朝向的挡风筋102,此时,从导风口103吹出的气流被限制于挡风筋102内,且沿挡风筋102的开口方向流动,对地刷组件400附近的污物进行吹动,并由地刷组件400进行二次清扫,极大的提高了清扫效率。
更进一步的,如图11至图12,挡风筋102也可设计为具有一定倾角的结构,倾角也朝向地刷组件400底部。挡风筋102具有倾角的情况下,对气流的引导更加直接,此时,挡风筋102倾斜与导风口103的开口方向倾斜所起到的作用是相同的,加强了对地刷组件400底部污物的吹动。
如图9至图10,为增强文丘里效应的效果,壳体100底部还设有边刷组件500,边刷组件500由安装于壳体100的边刷电机700驱动,导气通道300的内部在导气通道出气口处,设有由边刷电机700通过传动装置驱动的扇叶707。
边刷组件500为扫地机器人的常规组件,用于将位于扫地机器人底部的污物扫起,让污物通过地刷组件400清扫并吸入扫地机器人内部的集尘盒600中,同时也能减少或避免扫地机器人的清扫盲区。边刷组件500的动力源为边刷电机700,在本实现方式中,将边刷电机700的动力进行分配,一部分动力用于驱动边刷组件500,另一部分动力用于驱动安装在导气通道出气口处的扇叶707。扇叶707的旋转能够加快导气通道内气体排出速度,起到增大负压管吸气口的作用。
具体的,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701、从动轮、传动带702及传动轴704,主动轮701设置在边刷电机700尾部,从动轮设置在传动轴704头部,主动轮701和从动轮通过传动带702连接,导气通道在出气口处设有中空的转轴柱706,传动轴704设置在转轴柱706内,扇叶707固定在传动轴704尾部。
如前文揭示的,扇叶707由边刷电机700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其工作过程如下,边刷电机700输出轴上的主动轮70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与其通过传动带702配合的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传动轴704转动。传动轴704的径向运动被限位于转轴柱706中,在转轴柱706中,传动轴704仅能实现周向旋转,因而传动轴704带动位于传动轴尾部的扇叶707转动,加快导气通道300内气流排出,增强吸力。可以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边刷驱动扇叶707的形式,除了可以采用带传动的方式外,还可以采用齿轮传动、链传动、螺杆传动等方式,由齿轮、链条、螺杆等传动结构与主动轮701、从动轮配合运动。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传动轴704上设有用于安装卡簧705的凹槽7041,如图13,通过卡簧705将传动轴704轴向限位。
为防止传动轴704在轴向方向出现偏移,在传动轴704上靠近转轴柱706的位置设有凹槽7041,通过卡簧705插入凹槽7041,进而将传动轴704轴向限位。在传动轴704的尾部与扇叶707的轴心孔进行插接,扇叶707的轴心柱和卡簧705共同构成了传动轴的轴向限位结构。扇叶707的轴心孔与传动轴704的配合是采用扇叶轴心孔具有扁位7071,与传动轴704配合形成防止相对转动的结构,如图14。
如图15,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扇叶707的轴心孔与传动轴704的配合是采用传动轴704上设有销孔7042,扇叶707的轴心孔内壁设有销7072的形式形成防止相对转动的结构;
如图16,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扇叶707的轴心孔与传动轴704的配合是采用传动轴704截面为多边形(如正六边形)形状,同时,扇叶707的轴心孔也为与传动轴704截面配合的多边形形状,形成防止相对转动的结构。扫地机器人工作时,吸气泵200吸入的空气经过地刷组件400,进入集尘盒600后,通过过滤网过滤,对地面进行第一次吸尘,过滤后的气流进入吸气泵进风口,经过吸气泵200后,从吸气泵出风口201排出,进入导气通道300,当气流经过收缩段303、喉道304时,负压管302吸入气流,对地面进行第二次吸尘,将第一次吸尘残余灰尘,再次吸入负压管302,而后气流分成左右两路,从左右两个出气口306排出。

Claims (10)

1.一种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包括:
壳体,能够被放置于待清洁表面;
吸气泵,所述吸气泵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设置的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一端设有吸气泵对接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所述吸气泵对接口连接吸气泵出风口,所述导气通道包括沿吸气泵气流路径依次设置的收缩段、喉道和扩散段;
与所述喉道连通的负压管,所述负压管的吸气口设置在壳体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通道的纵向尺寸小于横向尺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管的吸气口为长条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吸气泵的进风口连通的吸尘口,所述吸尘口内设置有地刷组件;
所述导气通道的出气口包括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扩散段分别延伸至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呈对称设置在地刷组件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面还设有导风口,导风口的位置与导气通道出气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风口开口方向指向地刷组件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口设有挡风筋,所述挡风筋凸出于壳体底面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筋设有开口,开口方向朝向地刷组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还设有边刷组件,所述边刷组件由安装于所述壳体的边刷电机驱动,所述导气通道的内部在导气通道出气口处,设有由所述边刷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的扇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及传动轴,所述主动轮设置在边刷电机尾部,所述从动轮设置在传动轴头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导气通道在出气口处设有中空的转轴柱,所述传动轴设置在转轴柱内,所述扇叶固定在传动轴尾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上设有用于安装卡簧的凹槽,通过卡簧将传动轴轴向限位。
CN201920976925.8U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 Active CN210541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6925.8U CN210541366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6925.8U CN210541366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41366U true CN210541366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64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76925.8U Active CN210541366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413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0671A (zh) * 2021-01-19 2021-06-04 侯伟男 一种家用高效沙发吸尘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0671A (zh) * 2021-01-19 2021-06-04 侯伟男 一种家用高效沙发吸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94776A1 (zh) 用于油烟机的集烟罩和具有其的油烟机
CN109431392B (zh) 地刷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CN109882426B (zh) 一种玻璃钢轴流通风机
CN210541366U (zh) 一种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
CN116906347A (zh) 清洁设备的风机装置、维护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06963291B (zh) 吸尘器风动地刷
CN214712351U (zh) 清洁机器人
CN214017410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的风道结构
CN211484334U (zh) 吸尘装置及吸尘设备
CN210241762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770259U (zh) 地刷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CN219699787U (zh) 一种低噪音旋风集尘桶
CN220513687U (zh) 一种多臂旋转式圆盘过滤器
CN215918566U (zh) 一种导气装置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218934778U (zh) 清洁设备的风机装置、维护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US20240099530A1 (en) Dust and gas separator and vacuum cleaner
CN212213637U (zh) 一种真空吸尘器
CN210330499U (zh) 扫地机器人用风道
CN219835557U (zh) 自移动设备及降噪结构
CN214284762U (zh) 一种吸尘器的尘杯及吸尘器
CN212141770U (zh) 除尘除雾叶轮及具有其的管束式除尘器
CN220344294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地刷模块及清洁机
CN220158168U (zh) 一种消声风道装置、风道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218852606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地刷模块的风路结构及清洁机
CN219846397U (zh) 滚刷组件、地刷和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