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7516U - 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7516U
CN210537516U CN201921357104.2U CN201921357104U CN210537516U CN 210537516 U CN210537516 U CN 210537516U CN 201921357104 U CN201921357104 U CN 201921357104U CN 210537516 U CN210537516 U CN 210537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motor
fixedly connected
balance
base
s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571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群
石岩
王鸿钧
朱悦明
时昕彤
史延强
王森
郎凤军
黄立君
林士杰
付世萃
段加玉
程莹
韩姣
潘艳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Forest Seed Preparation And Reserve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Forest Seed Preparation And Reserve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Forest Seed Preparation And Reserve Center filed Critical Jilin Forest Seed Preparation And Reserve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9213571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7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7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75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Specific Cro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包括:支撑部,平衡部,固定部,采集部,控制部和供电部,通过支撑部、平衡部、固定部、采集部、控制部和供电部之间的联动配合,能够使该采集装置在位于地面的情况下,将采集转轮和种子收集盒充分送入树干内部,同时配合利用采集转轮的旋转,能够将树枝上的种子拍落下来,顺利收纳至种子收集盒内,从而实现对林木种子高效率、彻底化的采集。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质量稳定,采集效率高,采集彻底,有效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能够良好地满足对林木种子的采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种子采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造林过程中,对于林木种子的采集是一项重要内容,而我国现有的林木种子采集装置较少,且采集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当前对林木种子的采集大多还是采用高枝剪、剪枝剪、采种镰、竹竿、种钩、采种袋、布、梯子、绳子、安全带、安全帽、簸箕、扫帚等手工易于操作的简单工具。
现有的一些林木种子采集装置,虽然也能够实现对林木种子的采集,但其往往存在采集效率不高,采集过程中对树枝的伤害较大,以及对采集不彻底的问题,而且现有的林木种子采集装置的复杂结构,也导致了操作者在采集种子过程中的采集视线不好,进一步降低了林木种子的采集效率。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集效率高、对树枝伤害小的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通过利用控制部对第二驱动电机的有效控制,从而使得该采集装置操作更加方便,而且对树枝上的林木种子采集彻底,利用种子收集盒与第二伸缩杆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还使得林木种子的收集效率更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包括:
支撑部;
平衡部,所述平衡部设于所述支撑部上,并与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平衡部用于保持所述支撑部的平衡,防止所述支撑部的倾覆;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平衡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支撑部的位置;
采集部,所述采集部包括收纳盒、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二驱动电机、采集转轮和种子收集盒;所述收纳盒设于所述支撑部上,并与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为竖直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收纳盒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为水平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采集转轮的圆心,并与所述采集转轮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种子收集盒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第二伸缩杆可拆卸连接;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设于所述平衡部的内部,且所述控制部与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部与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
供电部,所述供电部设于所述平衡部的内部,且所述供电部与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供电部与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所述控制部电连接,用于为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所述控制部供电。
经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通过利用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结构,能够使该采集装置在放置于地面上的正常情况下,将采集转轮和种子收集盒充分送入树干内部,同时配合利用第二驱动电机、采集转轮和种子收集盒,通过采集转轮的旋转,能够将树枝上的种子拍落下来,顺利收纳至种子收集盒内,从而实现对林木种子采集效率高、采集彻底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林木种子采集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质量稳定,采集效率高,采集彻底,有效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能够良好地满足对林木种子的采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转轮的圆周边缘处均匀布置有多个采集齿,且所述采集齿的边缘为钝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保证该采集装置在拍落林木种子的前提下,有效减小对树枝的伤害。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基座、第一驱动电机和车轮,所述基座为矩形固定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基座底部,并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车轮有多个,多个所述车轮均匀布置在所述基座两侧,并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车轮传动连接;所述控制部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供电部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供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采集装置易于移动,能够根据对不同树种的采集需要移动至特定的位置,不仅提高了该装置的采集效率,而且使其自动化程度较高,且易于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车轮有四个,四个所述车轮分为两组,两组所述车轮分别对应设于所述基座的两侧,并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保证该采集装置顺利移动的情况下,四个车轮的结构设计还能有效保持该采集装置的平衡,使其不易倾覆。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部包括平衡柱、支撑柱和平衡顶盖,所述平衡柱设于所述基座上表面的中部,且所述平衡柱的底部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与所述平衡柱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所述平衡顶盖的底端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保持采集装置的平衡,从而保证其正常工作,同时,平衡柱内还可放置控制部件和供电部件,从而有效利用了平衡柱的内部空间,提高了该采集装置的空间利用率,使得该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液压杆、固定底板、固定套筒和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呈竖直布置,所述固定底板设于所述第一液压杆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液压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筒设于所述第一液压杆的顶部,且所述固定套筒的底端面与所述第一液压杆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呈水平布置,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套筒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压杆、所述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第二液压杆均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液压杆、所述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第二液压杆呈十字形均匀布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将该采集装置稳固支撑在地面上,使得该采集装置的车轮能够略微离开地面,保证采集装置能够固定在特定位置不易移动,提高了该装置的结构稳固性,进而保证了该装置的采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盒、所述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所述采集转轮和所述种子收集盒有多个,多个所述收纳盒均匀布置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并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多个收纳盒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该采集装置的平衡性能,而且还使得一个采集装置上的多个采集转轮能够同时进行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采集装置的采集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种子收集盒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且所述种子收集盒的顶端面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种子收集盒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将采集过程中掉落的果实、树叶、树枝等有效过滤掉,从而提高对林木种子的收集效率;滤网与收集盒的可拆卸连接结构,能够使得收集盒中的林木种子能够回收彻底,从而保证收集盒的循环利用。
进一步的,还包括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按钮设于所述平衡顶盖上,并与所述平衡顶盖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按钮与所述控制部和所述供电部电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采集装置更加易于操作,且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
进一步的,还包括拖动手柄,所述拖动手柄设于所述基座的一端,并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拖动手柄上还形成有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采集装置的移动不仅可以自动化运行,还可以进行人工操作,从而提高了该采集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中固定部在支撑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中固定部在部分收缩状态下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中采集部在部分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中采集部在完全伸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中采集部的前视图;
图7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中种子收集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8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拖动手柄的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部,11-基座,12-车轮,2-平衡部,21-平衡柱,22-支撑柱,23-平衡顶盖,3-固定部,31-第一液压杆,32-固定底板,33-固定套筒,34-第二液压杆,4-采集部,41-收纳盒,42-第一伸缩杆,43-第二伸缩杆,44-第二驱动电机,45-采集转轮,451-采集齿,46-种子收集盒,461-滤网,5-操作按钮,6-拖动手柄,6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包括:
支撑部1;
平衡部2,平衡部2设于支撑部1上,并与支撑部1固定连接,平衡部2用于保持支撑部1的平衡,防止支撑部1的倾覆;
固定部3,固定部3与平衡部2固定连接,且固定部3用于固定支撑部1的位置;
采集部4,采集部4包括收纳盒41、第一伸缩杆42、第二伸缩杆43、第二驱动电机44、采集转轮45和种子收集盒46;收纳盒41设于支撑部1上,并与支撑部1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42为竖直伸缩杆,第一伸缩杆42的底部固定在收纳盒41上;第二驱动电机44设于第一伸缩杆42的顶部,并与第一伸缩杆42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43为水平伸缩杆,第二伸缩杆43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4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采集转轮45的圆心,并与采集转轮45螺栓固定连接;种子收集盒46通过连接杆与第二伸缩杆43可拆卸连接;
控制部,控制部设于平衡部2的内部,且控制部与支撑部1固定连接;控制部与支撑部1、第二驱动电机44电连接,用于控制支撑部1和第二驱动电机44;
供电部,供电部设于平衡部2的内部,且供电部与支撑部1固定连接;供电部与支撑部1、第二驱动电机44和控制部电连接,用于为支撑部1、第二驱动电机44和控制部供电。
如图1、图2、图3和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支撑部1包括基座11、第一驱动电机和车轮12,基座11为矩形固定板,第一驱动电机设于基座11底部,并与基座11固定连接;车轮12有四个,四个车轮12分为两组,两组车轮12分别对应设于基座11的两侧,并与基座11转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与车轮12传动连接;控制部与第一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驱动电机;供电部与第一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为第一驱动电机供电。从而使得该采集装置能够根据对不同树种的采集需要移动至特定的位置,同时还能有效保持该采集装置的平衡,使其不易倾覆,不仅提高了该装置的采集效率,而且使其自动化程度较高,易于控制。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平衡部2包括平衡柱21、支撑柱22和平衡顶盖23,平衡柱21设于基座11上表面的中部,且平衡柱21的底部与基座11固定连接;支撑柱22的底部与平衡柱21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支撑柱22的顶部与平衡顶盖23的底端面固定连接,平衡部能够有效保持采集装置的平衡,从而保证其正常工作,同时,平衡柱内还可放置控制部件和供电部件,从而有效利用了平衡柱的内部空间,提高了该采集装置的空间利用率,使得该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固定部3包括第一液压杆31、固定底板32、固定套筒33和第二液压杆34;第一液压杆31呈竖直布置,固定底板32设于第一液压杆31的底部,并与第一液压杆31固定连接;固定套筒33设于第一液压杆31的顶部,且固定套筒33的底端面与第一液压杆31连接;第二液压杆34呈水平布置,第二液压杆34的一端与固定套筒33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柱22连接。
具体地,第一液压杆31、固定底板32、固定套筒33和第二液压杆34均为四个,四个第一液压杆31、固定底板32、固定套筒33和第二液压杆34呈十字形均匀布置;利用固定部的结构能够将该采集装置稳固支撑在地面上,使得该采集装置的车轮能够略微离开地面,保证采集装置能够固定在特定位置不易移动,提高了该装置的结构稳固性,进而保证了该装置的采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收纳盒41、第一伸缩杆42、第二伸缩杆43、第二驱动电机44、采集转轮45和种子收集盒46均有两个,两个收纳盒41均匀布置在基座11的上表面,并与基座11固定连接。两个收纳盒不仅能够提高该采集装置的平衡性能,而且还使得一个采集装置上的两个采集转轮能够同时进行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采集装置的采集效率。
如图1、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种子收集盒46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且种子收集盒46的顶端面设有滤网461,滤网461与种子收集盒46可拆卸连接;带有滤网的种子收集盒能够将采集过程中掉落的果实、树叶、树枝等有效过滤掉,从而提高对林木种子的收集效率;滤网与收集盒的可拆卸连接结构,能够使得收集盒中的林木种子能够回收彻底,从而保证收集盒的循环利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控制部为单片机,供电部为可充电的锂电池,单片机和可充电锂电池均为市面上能够购买到的产品和型号。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为了使该采集装置更加易于操作,进一步提高该采集装置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该采集装置还包括操作按钮5,操作按钮5设于平衡顶盖23上,并与平衡顶盖23固定连接;操作按钮5与控制部和供电部电连接。
如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还包括拖动手柄6,拖动手柄6设于基座11的一端,并与基座11固定连接;拖动手柄6上还形成有通孔61,从而使得该采集装置的移动不仅可以自动化运行,还可以进行人工操作,提高了该采集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通过利用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结构,能够使该采集装置在放置于地面上的正常情况下,将采集转轮和种子收集盒充分送入树干内部,同时配合利用第二驱动电机、采集转轮和种子收集盒,通过采集转轮的旋转,能够将树枝上的种子拍落下来,顺利收纳至种子收集盒内,从而实现对林木种子采集效率高、采集彻底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林木种子采集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质量稳定,采集效率高,采集彻底,有效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能够良好地满足对林木种子的采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部(1);
平衡部(2),所述平衡部(2)设于所述支撑部(1)上,并与所述支撑部(1)固定连接,所述平衡部(2)用于保持所述支撑部(1)的平衡,防止所述支撑部(1)的倾覆;
固定部(3),所述固定部(3)与所述平衡部(2)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部(3)用于固定所述支撑部(1)的位置;
采集部(4),所述采集部(4)包括收纳盒(41)、第一伸缩杆(42)、第二伸缩杆(43)、第二驱动电机(44)、采集转轮(45)和种子收集盒(46);所述收纳盒(41)设于所述支撑部(1)上,并与所述支撑部(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42)为竖直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42)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收纳盒(41)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4)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42)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一伸缩杆(4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43)为水平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4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采集转轮(45)的圆心,并与所述采集转轮(45)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种子收集盒(46)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第二伸缩杆(43)可拆卸连接;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设于所述平衡部(2)的内部,且所述控制部与所述支撑部(1)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部与所述支撑部(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4)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支撑部(1)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4);
供电部,所述供电部设于所述平衡部(2)的内部,且所述供电部与所述支撑部(1)固定连接;所述供电部与所述支撑部(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4)和所述控制部电连接,用于为所述支撑部(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4)和所述控制部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包括基座(11)、第一驱动电机和车轮(12),所述基座(11)为矩形固定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基座(11)底部,并与所述基座(11)固定连接;所述车轮(12)有多个,多个所述车轮(12)均匀布置在所述基座(11)两侧,并与所述基座(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车轮(12)传动连接;所述控制部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供电部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12)有四个,四个所述车轮(12)分为两组,两组所述车轮(12)分别对应设于所述基座(11)的两侧,并与所述基座(1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部(2)包括平衡柱(21)、支撑柱(22)和平衡顶盖(23),所述平衡柱(21)设于所述基座(11)上表面的中部,且所述平衡柱(21)的底部与所述基座(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2)的底部与所述平衡柱(21)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2)的顶部与所述平衡顶盖(23)的底端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包括第一液压杆(31)、固定底板(32)、固定套筒(33)和第二液压杆(34);所述第一液压杆(31)呈竖直布置,所述固定底板(32)设于所述第一液压杆(31)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液压杆(3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筒(33)设于所述第一液压杆(31)的顶部,且所述固定套筒(33)的底端面与所述第一液压杆(31)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34)呈水平布置,所述第二液压杆(34)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套筒(33)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2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杆(31)、所述固定底板(32)、所述固定套筒(33)和所述第二液压杆(34)均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液压杆(31)、所述固定底板(32)、所述固定套筒(33)和所述第二液压杆(34)呈十字形均匀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41)、所述第一伸缩杆(42)、所述第二伸缩杆(4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4)、所述采集转轮(45)和所述种子收集盒(46)有多个,多个所述收纳盒(41)均匀布置在所述基座(11)的上表面,并与所述基座(1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收集盒(46)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且所述种子收集盒(46)的顶端面设有滤网(461),所述滤网(461)与所述种子收集盒(46)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按钮(5),所述操作按钮(5)设于所述平衡顶盖(23)上,并与所述平衡顶盖(23)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按钮(5)与所述控制部和所述供电部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拖动手柄(6),所述拖动手柄(6)设于所述基座(11)的一端,并与所述基座(11)固定连接;所述拖动手柄(6)上还形成有通孔(61)。
CN201921357104.2U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37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7104.2U CN210537516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7104.2U CN210537516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7516U true CN210537516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4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5710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37516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75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09143U (zh) 可移动式简易果实收集装置
CN103843528B (zh) 倒伞形果实收集装置
CN206674543U (zh) 一种手持式电动果实采收装置
CN104396448B (zh) 一种陡坡林地油茶果采摘方法及装置
CN210537516U (zh) 一种新型林木种子采集装置
CN203194158U (zh) 一种新型枸杞采摘器
CN212728143U (zh) 一种园林乔木植物用长臂修剪工具
CN113711707A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茶园行走的除草机
CN203748266U (zh) 倒伞形果实收集装置
CN204888027U (zh) 一种枸杞采集装置
CN204860131U (zh) 一种高效枸杞收集装置
CN204482370U (zh) 一种振动式枸杞采收装置
CN208353946U (zh) 一种割草机器人
CN206948938U (zh) 一种高效便捷的香榧采摘装置
CN204579186U (zh) 一种电动高空采果器
CN103907445A (zh) 枸杞采摘机
CN204860116U (zh) 一种用于农业观光旅游的果实采摘装置
CN210766566U (zh) 一种水果种植用杂物清理装置
CN113557848A (zh) 悬空采茶机
CN208581523U (zh) 一种枣类果实的太阳能电动采摘小车
CN208359916U (zh) 一种割草机器人的行走机构
CN212876768U (zh) 一种便携式果品采收装置
CN112616429A (zh) 一种农业用的菠萝采摘装置
CN220191504U (zh) 一种葡萄种植棚用葡萄收集用手推车
CN211531868U (zh) 一种新型采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