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1444U - 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1444U
CN210531444U CN201921357354.6U CN201921357354U CN210531444U CN 210531444 U CN210531444 U CN 210531444U CN 201921357354 U CN201921357354 U CN 201921357354U CN 210531444 U CN210531444 U CN 210531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haft fixing
fixing seat
transmission shaft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5735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135735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1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1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14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联轴器至少包括:传动轴固定座,传动轴固定座至少包括支撑环、弹性机构、稳定座以及主动咬合座;动力轴固定座,动力轴固定座的一端设有被动咬合座,被动咬合座在靠近传动轴固定座的端面上设有与主动咬合座端面匹配的齿纹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联轴器,通过设置主动咬合座与被动咬合座来传递扭矩。通过调节弹性机构对主动咬合座的压力,限定该联轴器能够传递的最大扭矩,如果两传动轴之间的扭矩超过弹性机构对主动咬合座的最大压力,则主动咬合座与被动咬合座之间会打滑,避免了电机输出轴承受较大的扭矩,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
背景技术
联轴器是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不直接连接的轴(主动轴和从动轴),比如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以及动力传递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
传统的联轴器单单起着连接两根轴并传递扭力的作用,而并不具有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作用,使用功能较单一,对电机的工作并无保护作用,但是,由于电机的功率是有限的,其能够输出的扭矩也是有限的,当外部的传递轴突然因某种因素瞬间卡顿时,比如外部零件被卡住时,其需要的扭力突然增大,由于联轴器没有限定最大扭矩保护电机的作用,电机会受到较大扭矩的影响而过载工作,严重时会导致烧毁电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外部传动轴发生卡顿时或需求力矩超过电机最大输出扭矩时,完成动力轴与传动轴的传动分离的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至少包括:传动轴固定座,所述传动轴固定座侧壁设有沿其轴向方向设置的限位部;主动咬合座,所述主动咬合座套接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外侧,并与所述限位部形成在轴向方向可滑动且在周向方向限位的配合连接,且所述主动咬合座的端面上设有倾斜角为锐角的齿纹;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相连,一端与所述主动咬合座相连;动力轴固定座,所述动力轴固定座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活动连接;被动咬合座,所述被动咬合座套设接所述动力轴固定座端部,并在靠近所述传动轴固定座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主动咬合座端面匹配的齿纹结构,并经所述齿纹结构与主动咬合座相互卡合连接。
通过本联轴器中的弹性机构和主动咬合座的结构设计,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调节弹性机构对主动咬合座的压力,限定本联轴器结构能够传递的最大扭矩。即是,如果动力轴与传动轴之间的扭矩超过弹性机构对主动咬合座的最大压力,则主动咬合座与被动咬合座分离,主动咬合座与被动咬合座之间会打滑,从而,避免了电机输出轴承受较大的扭矩,起到了保护电机的作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动咬合座的端面齿纹的倾斜角为30°至60°。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动咬合座的端面齿纹的倾斜角为45°。通过将主动咬合座与被动咬合座的端面齿纹的倾斜角设置为45°,有助于主动咬合座与被动咬合座的分离。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传动轴固定座侧壁设有沿其轴向方向设置的限位凸棱结构;所述主动咬合座的环体内侧设有与所述凸棱结构匹配的凹槽部。通过凸棱结构设计使得所述主动咬合座能够沿所述传动轴固定座的轴向方向滑动但不能在周向上转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凸棱结构为设置于传动轴固定座侧壁上的稳定座,所述稳定座位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的末端并沿外侧壁上均匀分布,所述主动咬合座嵌套于所述稳定座外侧。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动力轴固定座在临近所述传动轴固定座的端部设有扣板完成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的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传动轴固定座上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设置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中端的侧壁上,所述弹性机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的支撑环相连。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环为调节螺丝安装环,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压力弹簧、压力弹簧压板和调节螺丝;所述调节螺丝安装环套接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外侧并与传动轴固定座刚性连接,且所述调节螺丝安装环上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调节螺丝贯穿于所述螺纹孔,且所述调节螺丝的螺杆底端设有压力弹簧压板;所述压力弹簧一端与所述压力弹簧压板刚性连接,另一端顶靠于所述主动咬合座的侧面。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传动轴固定座的首端侧壁上还设有用于锁紧传动轴的锁紧螺丝。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动力轴固定座的首端还设有锁紧动力轴的锁紧螺丝。
前述本实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且本实用新型,(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联轴器,通过设置主动咬合座与被动咬合座来传递扭矩。在主动咬合座上设置具有斜角的齿纹,在被动咬合座朝向主动咬合座的一面设置与主动咬合座上的齿纹咬合的的齿纹,通过调节弹性机构对主动咬合座的压力,限定该联轴器能够传递的最大扭矩,如果两传动轴之间的扭矩超过弹性机构对主动咬合座的最大压力,则主动咬合座与被动咬合座之间会打滑,避免电机输出轴承受较大的扭矩,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使用较方便,且能够对电机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联轴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联轴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传动轴固定座,2-锁紧螺丝,3-调节螺丝安装环,4-压力弹簧,9-压力弹簧压板,10-调节螺丝,5-稳定座,6-主动咬合座,7-被动咬合座,8-动力轴固定座,11-扣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考图1和图2所示,图中示出了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至少包括:传动轴固定座1和动力轴固定座8。所述传动轴固定轴1与所述动力轴固定轴8相连。由所述动力轴固定座8带动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转动,继而实现在传动过程中将动力轴的转动力传递至传动轴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为圆管状结构。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的中空部分用于容置所述传动轴。所述动力轴固定座8为圆管状结构。所述动力轴固定座8的中空部分用于容置所述传动轴。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的首端侧壁上还设有用于锁紧传动轴的锁紧螺丝2。所述动力轴固定座8的首端还设有锁紧动力轴的锁紧螺丝2。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还包括支撑环、弹性机构、稳定座5以及主动咬合座6。所述支撑环用于实现对弹性机构的支撑。所述弹性机构用于完成对主动咬合座6的顶压。
其中,所述支撑环设置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中端的侧壁上,所述支撑环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刚性连接。
稳定座5位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的末端并沿外侧壁上均匀分布。所述稳定座5为凸起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外壁上的凸块状结构。且所述稳定座5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刚性连接。
优选地,主动咬合座6嵌套于所述稳定座5外侧,并经所述稳定座5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相连。即是由所述主动咬合座6的转动,可以经稳定座5带动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的转动。
优选地,所述主动咬合座6与所述支撑环间设有弹性构件。通过所述弹性构件的结构设置,使得所述主动咬合座6具有沿背离弹性构件方向运动的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为调节螺丝安装环3。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压力弹簧4、压力弹簧 4压板和调节螺丝10。所述调节螺丝安装环3套接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外侧并与传动轴固定座1刚性连接,且所述调节螺丝10安装环3上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调节螺丝10贯穿于所述螺纹孔,且所述调节螺丝10的螺杆底端设有压力弹簧压板9。所述压力弹簧4一端与所述压力弹簧压板9刚性连接,另一端顶靠于所述主动咬合座6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主动咬合座6的另一侧的端面设有倾斜角为30°至60°的齿纹结构。通过所述齿纹结构设置实现了本主动咬合座6与被动咬合座7间的嵌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咬合座6的端面齿纹的倾斜角为45°。通过将主动咬合座6与被动咬合座7的端面齿纹的倾斜角设置为45°,有助于主动咬合座6与被动咬合座7的分离。
从而,通过本联轴器中的弹性机构和主动咬合座6的结构设计,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调节压力弹簧4对主动咬合座6的压力,限定本联轴器结构能够传递的最大扭矩。即是,如果动力轴与传动轴之间的扭矩超过弹性机构对主动咬合座的最大压力,则主动咬合座与被动咬合座分离,主动咬合座与被动咬合座之间会打滑,从而,避免了电机输出轴承受较大的扭矩,起到了保护电机的作用。
同时,通过旋转调节螺丝10的位置,能够实现对压力弹簧3的压缩状态调整,即是实现了对压力弹簧3向主动咬合座6的弹力调节。通过主动咬合座6受到的不同压力状态,完成了主动咬合座6与被动咬合座7间分离时的临界力矩调整。从而通过本联轴器用户可以人为设置联轴器的极限承受力矩,进一步提高了本联轴器的适用范围。
优选地,动力轴固定座8的一端设有被动咬合座7,所述被动咬合座7在靠近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主动咬合座6端面匹配的齿纹结构。从而通过所述主动咬合座6和被动咬合座7,实现了传动轴固定座1与动力轴固定座8的卡合连接。
进一步,且所述动力轴固定座8在临近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的端部还设有扣板11完成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的连接。通过扣板11完成了对传动轴固定座1的扣接,避免了传动轴固定座1与动力轴固定座8发生分离,且不影响传动轴固定座1与动力轴固定座8发生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联轴器,通过设置主动咬合座与被动咬合座来传递扭矩。在主动咬合座上设置斜角为45度的齿纹,在被动咬合座朝向主动咬合座的一面设置与主动咬合座上面的齿纹咬合的斜角为45度的齿纹,通过调节压力弹簧对主动咬合座的压力,限定该联轴器能够传递的最大扭矩,如果两传动轴之间的扭矩超过压力弹簧对主动咬合座的最大压力,则主动咬合座与被动咬合座之间会打滑,避免电机输出轴承受较大的扭矩,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使用较方便,且能够对电机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前述本实用新型基本例及其各进一步选择例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方案中,各选择例,与其他任何基本例和选择例都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至少包括:
传动轴固定座(1),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侧壁设有沿其轴向方向设置的限位部;
主动咬合座(6),所述主动咬合座(6)套接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外侧,并与所述限位部形成在轴向方向可滑动且在周向方向限位的配合连接,且所述主动咬合座(6)的端面上设有倾斜角为锐角的齿纹;
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相连,一端与所述主动咬合座(6)相连;
动力轴固定座(8),所述动力轴固定座(8)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活动连接;
被动咬合座(7),所述被动咬合座(7)套设接所述动力轴固定座(8)端部,并在靠近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主动咬合座(6)端面匹配的齿纹结构,并经所述齿纹结构与主动咬合座(6)相互卡合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咬合座(6)的端面齿纹的倾斜角为30°至6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咬合座(6)的端面齿纹的倾斜角为4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侧壁设有沿其轴向方向设置的限位凸棱结构;所述主动咬合座(6)的环体内侧设有与所述凸棱结构匹配的凹槽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结构为设置于传动轴固定座(1)侧壁上的稳定座(5),
所述稳定座(5)位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的末端并沿外侧壁上均匀分布,所述主动咬合座(6)嵌套于所述稳定座(5)外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轴固定座(8)在临近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的端部设有扣板(11)完成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的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上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设置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中端的侧壁上,所述弹性机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的支撑环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为调节螺丝安装环(3),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压力弹簧(4)、压力弹簧压板(9)和调节螺丝(10);
所述调节螺丝安装环(3)套接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外侧并与传动轴固定座(1)刚性连接,且所述调节螺丝安装环(3)上设有若干螺纹孔;
所述调节螺丝(10)贯穿于所述螺纹孔,且所述调节螺丝(10)的螺杆底端设有压力弹簧压板(9);
所述压力弹簧(4)一端与所述压力弹簧压板(9)刚性连接,另一端顶靠于所述主动咬合座(6)的侧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固定座(1)的首端侧壁上还设有用于锁紧传动轴的锁紧螺丝(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轴固定座(8)的首端还设有锁紧动力轴的锁紧螺丝(2)。
CN201921357354.6U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 Active CN210531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7354.6U CN210531444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7354.6U CN210531444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1444U true CN210531444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602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57354.6U Active CN210531444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14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396556A (en) Flexible coupling
US9200680B2 (en) Clutch suitable for vehicles' powered mirrors
US8313384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having overload protection
US3485062A (en) Flexible coupling
US20140011598A1 (en) Overload protection torque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7524725B (zh) 锥形摩擦片联轴器
CN107035837B (zh) 一种带扭矩保护和防锁死装置的电机驱动装置
CN210531444U (zh) 一种可调节最大传递扭矩的联轴器
CN102595871A (zh) 振动吸收机构以及安装有这种振动吸收机构的工作机器
JP2880135B2 (ja) トルク制限継手
CN210599923U (zh) 一种弹性挠性联轴器
EP3908762B1 (en) Shaft-hub connection system with angular play for the 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of driving torque
CN211456905U (zh) 机械传动装置及电机
CN211059313U (zh) 用于自动折叠屏手机的折叠驱动装置
CN211901372U (zh) 一种单向传动结构及遮阳装置
CN209838992U (zh) 一种扭矩可调的紧凑型离合器
US2951354A (en) Universal joint
US3199312A (en) Torque coupling and safety clutch device
CN110645329A (zh) 用于自动折叠屏手机的折叠驱动装置
CN219510043U (zh) 一种扭矩限制联轴器
US11458814B2 (en) Rotary operating element for operating a ventilation nozzle in an automobile passenger compartment
CN220134466U (zh) 一种可伸缩的十字轴万向联轴器
CN201031882Y (zh) 无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
CN218118308U (zh) 一种连轴的自锁装置
CN212479958U (zh) 一种摩擦式扭力保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