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1231U - 一种风机盖板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机盖板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1231U
CN210531231U CN201920815217.6U CN201920815217U CN210531231U CN 210531231 U CN210531231 U CN 210531231U CN 201920815217 U CN201920815217 U CN 201920815217U CN 210531231 U CN210531231 U CN 2105312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an
cover plate
hole
ap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152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慧
李颂勤
李文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152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12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1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12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机盖板及空调器,所述风机盖板设置在风道壳体的下端,所述风机盖板与所述风道壳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所述风机盖板上设置透水孔,所述透水孔用于将风机盖板上的冷凝水流向接水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盖板,结构简单,通过在风机盖板上设置的透水孔和导水槽结构,便于将风机盖板上冷凝水排出,保证了空调器正常使用以及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风机盖板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机盖板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机,包括底壳部件、电机、电机压板、电器盒、风叶、蒸发器、面板体、过滤网、面板和导风板等主要结构,结构形式繁多,此外,空调器在正常使用时,空调器的风叶处于转动状态,如何保证风叶转动的可靠性以及风叶转动时风道支架连接的稳定性,这些对于风机盖板的诸多设计均有要求,另外,空调器在使用时,风道壳体内会存在少量冷凝水,这些水分如果不能及时排出的话,会影响空调器出风口的出风效果,降低用户的体验效果,严重时,还会影响空调器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出一种风机盖板及空调器,通过在风机盖板上设置透水孔,便于将风道组件内的冷凝水排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盖板,所述风机盖板设置在风道壳体的下端,所述风机盖板与所述风道壳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所述风机盖板上设置透水孔,所述透水孔用于将风机盖板上的冷凝水流向接水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机盖板,通过在风机盖板上设置透水孔,透水孔用于将风机盖板上的冷凝水流向接水盘,解决现有技术中风道组件内产生冷凝水无法排除的技术问题。
优选的,在所述风机盖板上设置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用于引导风机盖板上端的冷凝水,所述透水孔设置在所述导水槽上。
该设置通过在风机盖板的上侧面设置导水槽,用以收集引导风机盖板上的冷凝水,导水槽内收集的冷凝水通过在导水槽上设置的透水孔流出,保证了风机盖板上冷凝水收集和流出的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风机盖板包括风机盖板底板和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风机盖板底板的外边缘,所述导水槽形成在风机盖板底板上靠近风叶的一侧,所述导水槽呈环形设置。
该设置便于风机盖板对风道组件内的冷凝水收纳、采集,使得风机盖板上的冷凝水尽快排出,保证空调器的出风效果。
优选的,所述透水孔设置1个或者1个以上。
该设置避免冷凝水在风机盖板底板上聚积过多而无法排出,提高了风机盖板上冷凝水排出的效率和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风机盖板包括风机盖板底板和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风机盖板底板的外边缘,所述导水槽形成在风机盖板底板上靠近风叶的一侧,所述导水槽呈放射状或者异形多边形设置,在所述导水槽上设置一个或者多个透水孔,导水槽内的冷凝水都能够通过透水孔排出。
该设置公开了另外一些风机盖板上导水槽和透水孔的设置结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透水孔设置在导水槽的最低处。
该设置保证冷凝水能够从导水槽内全部排出。
优选的,在所述风机盖板底板的中心处设置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用于容纳固定轴承胶圈座。
该设置利用端盖板的结构对叶轮进行限位,保证风道组件工作的可靠性,减少零件设置,提高空调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轴承胶圈座可拆卸的套接在所述风机盖板底板的所述贯穿孔内。
该设置结构简单,便于轴承胶圈座与风机盖板装配。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挡板远离贯穿孔的一侧设置耳板,在所述耳板上设置连接孔,所述耳板通过连接孔与所述风道壳体连接。
该设置公开了一种风机盖板与风道壳体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风机盖板与风道壳体连接,并且保证了风机盖板与风道壳体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盖板,结构简单,通过在风机盖板上设置的透水孔和导水槽结构,便于将风机盖板上冷凝水排出,保证了空调器正常使用以及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含室内机和室外机,在所述室内机上设置如上述所述的风机盖板。
所述的空调器与上述所述的风机盖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水盘、风机盖板以及蒸发器安装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道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发器支架、接水盘、风机盖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机盖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机盖板第二视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水盘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水盘第二视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道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蒸发器支架,2-蒸发器,3-风道组件,4-风机盖板,5-接水盘,6-垫片,7-风机盖板底板,701-第一挡板,8-导水槽,9-透水孔,10-第二挡板,11-卡扣,12-止挡板,13-贯穿孔,14-耳板,1401-连接孔,15-支撑架,16-第一限位筋,17-第二限位筋,18-径向加强筋,19-环向加强筋,20-第一弯折部,21-弧形部,22-第二弯折部,23-接水盘底板,24-第三挡板,25-第一凸台,26-第二凸台,27-第三凸台,28-第四凸台,29-支撑筋,30-第一连通孔,31-排水孔,32-风叶,33-风道壳体,3301-限位环,3302-连接柱装置,3303-固定孔,34-防护网,35-扫风叶片,36-风道支架,37-导风叶片,38-导风门,39-第二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盖板,所述风机盖板4设置在风道壳体33的下端,所述风机盖板4与所述风道壳体33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所述风机盖板4上设置导水槽8,所述导水槽8用于引导风机盖板4上端的冷凝水,在所述导水槽8上设置透水孔9,所述透水孔9用于将导水槽8内的冷凝水流向接水盘5。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风机盖板结构,通过在风机盖板的上侧面设置导水槽,用以收集引导风道组件内产生的冷凝水,导水槽内收集的冷凝水通过透水孔流向接水盘,解决现有技术中风道组件内产生冷凝水无法排除的技术问题。
优选的,所述透水孔9设置在导水槽8的最低处,便于导水槽内冷凝水的排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导水槽8可以倾斜的设置,也可以水平的设置,透水孔9设置在导水槽8的最低处。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盖板4包括风机盖板底板7和第一挡板701,所述第一挡板701设置在风机盖板底板7的外边缘,所述导水槽8形成在风机盖板底板7上靠近风叶32的一侧,所述导水槽8呈环形设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述第一挡板701在风机盖板底板7上朝向风叶32的一侧设置,所述导水槽8设置在风机盖板底板7上靠近第一挡板701的位置设置。
该设置便于风机盖板对风道组件内的冷凝水收纳、采集,使得风机盖板上的冷凝水尽快排出,保证空调器的出风效果。
优选的,所述透水孔9设置1个或者1个以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述的透水孔9设置两个。
该设置避免冷凝水在风机盖板底板上聚积过多而无法排出,提高了风机盖板上冷凝水排出的效率和可靠性。
亦或者是,所述风机盖板4包括风机盖板底板7和第一挡板701,所述第一挡板701设置在风机盖板底板7的外边缘,所述导水槽8形成在风机盖板底板7上靠近风叶32的一侧,所述导水槽8呈放射状或者异形多边形设置,在所述导水槽8上设置一个或者多个透水孔9,导水槽8内的冷凝水均可以通过透水孔9排出。
优选的,在所述风机盖板底板7的中心处设置贯穿孔13,所述贯穿孔13用于容纳固定轴承胶圈座。
该设置利用端盖板的结构对叶轮进行限位,保证风道组件工作的可靠性,减少零件设置,提高空调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胶圈座可拆卸的套接在所述风机盖板底板7的所述贯穿孔13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在所述贯穿孔13处设置第二挡板10,所述第二挡板10设置在风机盖板底板7上朝向远离风叶32的一侧,在所述第二挡板10上设置卡扣11和止挡板12,轴承胶圈座套接在贯穿孔13内并通过卡扣11和止挡板12进行限位固定。优选的,所述卡扣11与止挡板12对应的设置多个,保证轴承胶圈座套连接的稳定性。
该设置提高轴承胶圈座安装和拆卸的效率,便于工人装配,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挡板701远离贯穿孔13的一侧设置耳板14,在所述耳板14上设置连接孔1401,所述耳板14通过连接孔1401与所述风道壳体33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在所述风道壳体33的下端设置限位环3301,所述第一挡板701容纳于所述限位环3301的内侧壁上,在所述限位环3301远离第一挡板701的一侧设置连接柱装置3302,在所述连接柱装置3302上设置固定孔3303,所述耳板14通过连接孔1401与所述连接柱装置3302上的固定孔3303螺钉连接。优选的,所述耳板14与所述连接柱装置3302设置多个,在每个耳板14上可以设置1个或者2个连接孔1401。
该设置公开了一种风机盖板与风道壳体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风机盖板与风道壳体连接,并且保证了风机盖板与风道壳体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含上述所述的风机盖板。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另外一种风机盖板,如图5所示,所述风机盖板4设置在风道壳体33的下端,所述风机盖板4与所述风道壳体33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所述风机盖板4上设置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与所述接水盘5限位连接。
本实施例公开了另外一种风机盖板结构,一方面通过在风机盖板上设置支撑架的导向作用,便于工人在装配时对风道组件进行定位,提高装配效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风道组件与接水盘相对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风机盖板4包括风机盖板底板7和第一挡板701,所述支撑架15设置在风机盖板底板7上靠近接水盘5的侧面上。
该设置将支撑架限定于风机盖板底板的底端,增大了支撑架的限位结构,提高了风机盖板与接水盘限位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支撑架15包括第一限位筋16和第二限位筋17,在所述第一限位筋16、所述第二限位筋17与所述风机盖板底板7之间形成支撑槽,在所述接水盘5上设置支撑筋29,所述支撑筋29能够伸入所述支撑槽内。
该设置公开了一种支撑架的结构,便于加工,装配便捷,同时也提高了接水盘上支撑筋对支撑架限位支撑的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筋16和第二限位筋17呈阶梯状的结构设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述第一限位筋16远离风机盖板底板7一端的端部距离所述风机盖板底板7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筋17远离风机盖板底板7一端的端部距离所述风机盖板底板7的长度。
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支撑架与接水盘上支撑筋限位支撑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15包括弯折部和弧形部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述弯折部包括第一弯折部20和第二弯折部22,所述第一弯折部20、所述第二弯折部22分别形成在所述弧形部21的两侧。
该设置公开了一种支撑架的导向方式,通过设置的弯折部和弧形部,更加便捷的提高工人装配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在所述风机盖板底板7上设置透水孔9,所述透水孔9用于将风机盖板4上的冷凝水排出至接水盘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接水盘5上的支撑筋29将接水盘分为蒸发器集水区A和风叶对应区B,在所述蒸发器集水区A设置排水孔31,排水孔31用于将接水盘5上的冷凝水排出,所述透水孔9设置在第二限位筋17远离第一限位筋16的一侧,透水孔9下端对应接水盘上的蒸发器集水区A,所述的透水孔9可以设置多个,优选的,所述透水孔9设置两个。该设置便于将风机盖板4上的冷凝水排出。
优选的,在所述风机盖板底板7靠近接水盘5的侧面上设置环向加强筋19和径向加强筋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述环向加强筋19设置两道,所述径向加强筋18均布的设置多道,所述径向加强筋18一端与第二挡板10连接,所述径向加强筋18的另一端与最外侧的环向加强筋19连接。
该设置增强了风机盖板的强度,避免风机盖板底板在支撑筋的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保证风机盖板使用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风机盖板底板7呈圆盘状设置,所述第一挡板701设置在风机盖板底板7圆周的外边缘上,在第一挡板701上设置耳板14,所述耳板14与所述风道壳体33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该设置提高了风机盖板与风道壳体连接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含上述所述的风机盖板。
实施例3,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风道端盖引水结构,包括风机盖板4和接水盘5,所述风机盖板4设置在风道壳体33的下端,所述风机盖板4与所述风道壳体33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所述风机盖板4上设置透水孔9,所述透水孔9用于将风机盖板4上的冷凝水排出至接水盘5,在所述风机盖板4上设置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与所述接水盘5限位连接。
本实施例将风道组件内产生的冷凝水汇集在风道壳体下端设置的风机盖板上,然后通过在风机盖板上设置的透水孔将风机盖板上冷凝水排出至接水盘,在风机盖板上设置支撑架,便于工人在装配时对风道组件进行定位,提高装配效率,同时也提高了风道组件与接水盘相对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在所述风机盖板4上设置导水槽8,所述导水槽8设置在风机盖板4的上端面上,所述透水孔9设置在导水槽8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述导水槽8可以呈环形设置,也可以呈放射状或者异形多边形结构设置。
该设置通过导水槽的设置,提高风机盖板的上表面集水和排出的可靠性,将透水孔设置在导水槽上,便于将导水槽内的冷凝水及时排出,优选的,在导水槽上的透水孔可以设置多个,进一步提高风机盖板上冷凝水的排出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支撑架15设置在风机盖板4的下端面上,所述支撑架15包括第一限位筋16和第二限位筋17,在所述第一限位筋16、所述第二限位筋17与所述风机盖板底板7之间形成支撑槽,在所述接水盘5上设置支撑筋29,所述支撑筋29能够伸入所述支撑槽内。
该设置公开了一种支撑架的结构,便于加工和装配,同时也提高了接水盘上支撑筋对支撑架限位支撑的可靠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述第一限位筋16和第二限位筋17呈阶梯状的结构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接水盘5包括接水盘底板23和第三挡板24,所述第三挡板24闭合的设置在接水盘底板23的外边缘处,所述第三挡板24与接水盘底板23连接形成接水盘5的接水区,所述支撑筋29设置在接水盘底板23上,在所述接水盘底板23上设置排水孔31。
该设置公开了一种接水盘的结构,所述接水盘5与蒸发器支架1和风道组件3可拆卸连接,保证接水盘对蒸发器支架以及风道组件上冷凝水收集的可靠性,避免风道组件内冷凝水流向接水盘下方的电器盒,影响空调器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正常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述支撑筋29将接水区分割为蒸发器集水区A、风叶对应区B和风道组件集水区C,所述蒸发器集水区A、所述风叶对应区B、所述风道组件集水区C相互联通,所述支撑筋29的端部与第三挡板24连接。
该设置通过蒸发器集水区A收集蒸发器支架1上流下的冷凝水,通过风道组件集水区C收集风道组件侧面部分产生的冷凝水,将蒸发器集水区A、风叶对应区B、风道组件集水区C联通设置,使得接水盘通过设置一个排水孔即可将接水盘内的冷凝水排出;所述支撑筋包括能够伸入支撑架上支撑槽的支撑部,将支撑筋的两端与第三挡板连接,提高了支撑筋以及接水盘的强度,保证了接水盘与风道组件限位连接的稳定性。
在所述支撑筋29上设置第一连通孔30和第二连通孔39,所述第一连通孔30和第二连通孔39均设置在所述支撑筋29与所述接水盘底板23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连通孔30用于联通蒸发器集水区A与所述风叶对应区B,所述第二连通孔39用于联通所述风叶对应区B与所述风道组件集水区C。优选的,所述第一连通孔30和第二连通孔39均可以设置1个或者多个。
该设置公开了一种将蒸发器集水区A、风叶对应区B、风道组件集水区C联通的具体结构,便于生产,保证接水盘上冷凝水能够全部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在所述接水盘底板23上设置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用于支撑固定所述蒸发器支架1,所述连接凸台和排水孔31均设置在蒸发器集水区A的位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述连接凸台包括第一凸台25、第二凸台26和第三凸台27,所述第一凸台25、第二凸台26和第三凸台27在所述接水盘底板23上“品”字型设置。
该设置便于将蒸发器支架上的冷凝水能够快速通过接水盘上的排水孔31排出,所述排水孔31设置在所述接水盘底板23的最低处,提高冷凝水的排出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透水孔9设置在蒸发器集水区A的上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述透水孔9设置在第二限位筋17远离第一限位筋16的一侧,透水孔9用于将风机盖板4上的冷凝水排出至接水盘5的蒸发器集水区A,进而通过在蒸发器集水区A处设置的排水孔31排出。优选的,所述透水孔9在风机盖板4上可以设置1个或者多个,例如2~5个。
该设置降低风机盖板上产生的冷凝水在接水盘上流动的复杂性,进一步提高了风道组件上产生冷凝水排出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风道组件3包括风叶32、风道壳体33、防护网34扫风叶片35、风道支架36、导风叶片37和导风门38,风叶32设置在风道壳体33上,在风道壳体33的下方设置风机盖板4,所述风机盖板4与风道壳体33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蒸发器2设置在蒸发器支架1与所述风道壳体33之间,蒸发器支架1与风道壳体33的下端与接水盘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接水盘5的下端设置垫片6。该设置公开了一种蒸发器组件、风道组件与接水盘的安装结构,合理的利用空调内部的空间,保证空调器各组件运行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在所述接水盘底板23上设置第四凸台28,所述第四凸台28设置在蒸发器集水区A的位置,所述第四凸台28用于支撑限位电加热装置。
该设置合理利用接水盘上的空间,满足空调器的加热功能。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含上述所述的风道端盖引水结构。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风机盖板,风机盖板(4)设置在风道壳体(33)的下端,所述风机盖板(4)与所述风道壳体(33)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机盖板(4)上设置透水孔(9),所述透水孔(9)用于将风机盖板(4)上的冷凝水流向接水盘(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机盖板(4)上设置导水槽(8),所述导水槽(8)用于收集引导风机盖板(4)上端的冷凝水,所述透水孔(9)设置在所述导水槽(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盖板(4)包括风机盖板底板(7)和第一挡板(701),所述第一挡板(701)设置在风机盖板底板(7)的外边缘,所述导水槽(8)形成在风机盖板底板(7)上靠近风叶(32)的一侧,所述导水槽(8)呈环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风机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9)设置1个或者1个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盖板(4)包括风机盖板底板(7)和第一挡板(701),所述第一挡板(701)设置在风机盖板底板(7)的外边缘,所述导水槽(8)形成在风机盖板底板(7)上靠近风叶(32)的一侧,所述导水槽(8)呈放射状或者异形多边形设置,在所述导水槽(8)上设置一个或者多个透水孔(9),导水槽(8)内的冷凝水都能够通过透水孔(9)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风机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9)设置在导水槽(8)的最低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机盖板底板(7)的中心处设置贯穿孔(13),所述贯穿孔(13)用于容纳固定轴承胶圈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胶圈座可拆卸的套接在所述风机盖板底板(7)的所述贯穿孔(13)内。
9.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风机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挡板(701)远离贯穿孔(13)的一侧设置耳板(14),在所述耳板(14)上设置连接孔(1401),所述耳板(14)通过连接孔(1401)与所述风道壳体(33)连接。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室内机和室外机,在所述室内机上设置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机盖板。
CN201920815217.6U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风机盖板及空调器 Active CN210531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5217.6U CN210531231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风机盖板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5217.6U CN210531231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风机盖板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1231U true CN210531231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94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15217.6U Active CN210531231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风机盖板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12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38552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10951534U (zh) 一种风道端盖引水结构及空调器
CN210531231U (zh) 一种风机盖板及空调器
CN210829858U (zh) 一种风机盖板及空调器
CN107131588A (zh) 一种空气清洗装置
CN112013459A (zh) 一种风道端盖引水结构及空调器
CN110736149A (zh) 一种具有换新风功能的一体式空调
CN209800319U (zh) 风机结构、新风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N210638216U (zh) 带加湿功能的净化器
CN113404713B (zh) 一种自清洁排风机
CN216844967U (zh) 加湿器
CN215873744U (zh) 使用安全的飓风筒
CN210511993U (zh) 一种导风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210246082U (zh) 一种应急照明配电箱
CN217876053U (zh) 台式净烟机
CN214904423U (zh) 一种风筒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吹风
CN218591398U (zh) 一种用于家电清洗机的防护箱
CN218648361U (zh) 一种配电柜
CN218598403U (zh) 一种无叶风扇
CN217558586U (zh) 数码挂屏风扇
CN216716401U (zh) 水洗空气装置及空调柜机
CN217876054U (zh) 一种桌面烟机
CN216929514U (zh) 一种带集成接线柱孔的风罩
CN210602111U (zh) 一种壁挂新风净化装置
CN217591578U (zh) 一种用于谷物收获机的涡轮叶片式清选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