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29610U - 一种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29610U
CN210529610U CN201921332171.9U CN201921332171U CN210529610U CN 210529610 U CN210529610 U CN 210529610U CN 201921332171 U CN201921332171 U CN 201921332171U CN 210529610 U CN210529610 U CN 210529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leveling
side rail
limiting device
height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321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先智
王斌
王新元
刘朝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Por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Por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Por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Por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321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29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29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29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Handling Of Build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包括边轨和中轨,所述边轨为矩形形状,该矩形的长与宽均不小于待整平区域的长与宽;所述边轨的四角底部均垂直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所述边轨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杆底部固定有稳定座,所述稳定座底部垂直固定有插杆;所述中轨位于所述边轨内,所述中轨的端部均与所述边轨连接。实用新型的一个用途是将本装置放置于待整平区域,调节升降杆即可完成高度调节,相较于底部垫设砼块的调节方法更加方便高效;且边轨配合中轨,均能够通过调整四个角的高度而确定高度,调整效率更高;稳定座底部的插杆插入水底泥沙之中,有助于保持本装置的稳定性,防止石块的撞击导致本装置倾斜移位。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工建筑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重力式码头中常见基床整平施工,因为重力式码头安装构件底部平整度要求较高,需要对基床进行整平。
通常的整平操作为:在整平区域四周放置砼块,将钢轨平行放置于砼块上,并调整钢轨的水平度和高度,钢轨的布置通过GPS定位以及水准仪控制标高的方式完成,以钢轨的高度作为整平的标高。普通钢轨的整平宽度不超过六米,而独立墩式结构底部整平宽度较大,需要校准多跟钢轨,整平方式较为复杂,施工效率较低。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整平限高装置,能够提高整平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整平过程中采用钢轨限高操作复杂,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包括边轨和中轨,所述边轨为矩形形状,该矩形的长与宽均不小于待整平区域的长与宽;所述边轨的四角底部均垂直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所述边轨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杆底部固定有稳定座,所述稳定座底部垂直固定有插杆;所述中轨位于所述边轨内,所述中轨的端部均与所述边轨连接。
通过本方案,将本装置放置于待整平区域,调节升降杆,使之达到所需高度并调整至水平状态,相较于底部垫设砼块的调节方法更加方便高效;且边轨配合中轨,均能够通过调整四个角的高度而确定高度,调整效率更高,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稳定座底部的插杆插入水底泥沙之中,有助于保持本装置的稳定性,防止石块的撞击导致本装置倾斜移位。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优选地,所述中轨包括两根中间相互垂直固定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端部分别与所述边轨的四个角固定。
通过本方案,交叉设置的中轨能够覆盖较大区域,便于整平时对内部空间进行限高。
优选地,所述中轨为一根整平杆,所述整平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边轨的两条边滑动连接。
通过本方案,左右推动整平杆即可完成边轨所围成的区域内的高度限定测量;整平杆还可以作为钢刮耙使用,用于上层石块的细整平。
优选地,所述整平杆的两端通过滑动块与所述边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具有一定长度,其两端均设置有滑轮;所述边轨内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滑轨内。
通过本方案,保持中轨与边轨的垂直度,便于推动而不倾斜。
优选地,所述滑动块的靠近所述边轨的一侧垂直固定有连接片,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连接片上;所述连接片伸入所述滑轨中,所述滑轨的宽度小于所述滑动块的厚度。
通过本方案,能够减小滑轨的开口大小,防止石块进入滑轨中。
优选地,所述滑动块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杆连接至所述整平杆上,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整平杆的夹角为45°。
通过本方案,进一步提高中轨和滑动块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边轨的四角均旋转连接有螺纹套,所述升降杆与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
通过本方案,旋转螺纹套即可完成边轨的升降,从而无需转动底座,防止底座的转动而影响标高精度。
优选地,所述螺纹套上固定有把手,所述把手为环状,环绕所述螺纹套设置。
通过本方案,便于对螺纹套进行转动。
优选地,所述边轨上的四条边上均设置有水平尺。
通过本方案,调节本装置水平度时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使用本装置作为基床的限高,无需设置多根钢轨,仅需对四个角进行位置和标高的定位即可,节省位置测量时间;无需垫设砼块和垫片,使用升降杆进行调节,更加方便快捷;稳定可靠,无需担心石块的撞击造成位置变动。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中滑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中滑动块与边轨的连接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中升降杆与边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包括边轨1100和中轨1200,所述边轨1100为矩形形状,该矩形的长与宽均不小于待整平区域的长与宽;所述边轨1100的四角均垂直设置有升降杆1300,所述升降杆1300与所述边轨1100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杆1300底部固定有稳定座1310,所述稳定座1310底部垂直固定有插杆1320;所述中轨1200位于所述边轨1100内,所述中轨1200的端部均与所述边轨1100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该方案,将本装置放置于待整平区域可覆盖整个整平区域,通过GPS确定四个角的位置后,利用水准仪进行高度的设置,通过调节升降杆1300,使之达到所需高度并调整至水平状态,相较于底部垫设砼块的调节方法更加方便高效;且边轨1100配合中轨1200,均能够通过调整四个角的高度而确定高度,无需调整多根钢轨的高度及位置,使得调整效率更高,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稳定座1310底部的插杆1320插入水底泥沙之中,有助于保持本装置的稳定性,防止石块的撞击导致本装置倾斜移位。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中轨1200包括两根中间相互垂直固定的限位杆1210,所述限位杆1210的端部分别与所述边轨1100的四个角固定。交叉设置的中轨1200能够覆盖较大区域,便于整平时对内部空间进行限高。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边轨1100上的四条边上均设置有水平尺1110,在调节本装置水平度时较为方便。
本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使用本装置作为基床的限高,无需设置多根钢轨,仅需对四个角进行位置和标高的定位即可,节省位置测量时间;无需垫设砼块和垫片,使用升降杆进行调节,更加方便快捷;稳定可靠,无需担心石块的撞击造成位置变动。
实施例二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施中的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相较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中轨1200为一根整平杆1220,所述整平杆12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边轨1100的两条边滑动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该方案,整平过程中左右推动整平杆1220即可对边轨1100所围成的区域内的高度限定,覆盖范围更广更细;整平杆1220还可以作为钢刮耙使用,用于上层石块的细整平。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整平杆1220的两端通过滑动块1230与所述边轨1100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1230具有一定长度,其两端均设置有滑轮1231;所述边轨1100内侧设置有滑轨1120,所述滑轮1231设置于所述滑轨1120内。该设置能够保持中轨1200与边轨1100的垂直度,并且便于整平杆1220的推动而不倾斜。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块1230的靠近所述边轨1100的一侧垂直固定有连接片1232,所述滑轮1231设置于所述连接片1232上;所述连接片1232伸入所述滑轨1120中,所述滑轨1120的宽度小于所述滑动块1230的厚度。利用较薄的连接片1232伸入滑轨1120中能够减小滑轨1120的开口大小,防止石块进入滑轨1120中造成堵塞。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块1230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杆1233连接至所述整平杆1220上,所述支撑杆1233与所述整平杆1220的夹角为45°。进一步提高整平杆1220和滑动块1230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边轨1100的四角均旋转连接有螺纹套1130,所述升降杆1300与所述螺纹套1130螺纹连接。旋转螺纹套1130即可完成边轨1100的升降,从而无需转动底座1310,防止底座1310的转动陷入泥沙之中而影响标高精度。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螺纹套1130上固定有把手1131,所述把手1131为环状,环绕所述螺纹套1130设置。便于对螺纹套1130施力转动。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边轨和中轨,所述边轨为矩形形状,该矩形的长与宽均不小于待整平区域的长与宽;所述边轨的四角底部均垂直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所述边轨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杆底部固定有稳定座;所述中轨位于所述边轨内,所述中轨的端部均与所述边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轨包括两根中间相互垂直固定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端部分别与所述边轨的四个角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轨为一根整平杆,所述整平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边轨的两条边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平杆的两端通过滑动块与所述边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具有一定长度,其两端均设置有滑轮;所述边轨内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滑轨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的靠近所述边轨的一侧垂直固定有连接片,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连接片上;所述连接片伸入所述滑轨中,所述滑轨的宽度小于所述滑动块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杆连接至所述整平杆上,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整平杆的夹角为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轨的四角均旋转连接有螺纹套,所述升降杆与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上固定有把手,所述把手为环状,环绕所述螺纹套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轨上的四条边上均设置有水平尺。
CN201921332171.9U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 Active CN210529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2171.9U CN210529610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2171.9U CN210529610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29610U true CN210529610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601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32171.9U Active CN210529610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296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96874U (zh) 桩柱一体化信息化施工监测定位装置
CN210766774U (zh) 一种钢筋笼及格构柱的定位装置
CN109487822B (zh) 逆作法施工钢管柱安装调整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3967041B (zh) 风机基础环施工方法
CN108505522A (zh) 一种稳桩平台
CN209086250U (zh) 一种水土保持监测装置
CN202073323U (zh) 调整预埋件安装水平度的支撑架
CN210529610U (zh) 一种新型水下整平用限高装置
CN213897069U (zh) 一种地基沉降检测仪
CN103967048B (zh) 风机基础环调平方法
CN203908537U (zh) 一种地表三维形变集成监测装置
CN202002625U (zh) 一种模板垂直度检查装置
CN208201869U (zh) 一种稳桩平台
CN207998840U (zh) 成桩设备
CN204982905U (zh) 一种格构柱施工用定位装置
CN110093842B (zh) 用于联锁块施工的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7878662U (zh) 组合式预埋钢板
CN209512852U (zh) 一种用于弧形放线及平面弧形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17105015U (zh) 一种道路工程用路基检测装置
CN21567699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土石方沉降检测机构
JP2010168730A (ja) 水中捨石均し装置
CN220339467U (zh) 一种基坑降水井水位监测工具
CN219656861U (zh) 一种基坑沉降高效检测装置
CN219652447U (zh) 一种用于调整施工电梯基础节与底盘垂直度的装置
CN213143145U (zh) 一种斜岩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