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2240U - 一种与蒸发式制冷方式复合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与蒸发式制冷方式复合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12240U CN210512240U CN201921274839.9U CN201921274839U CN210512240U CN 210512240 U CN210512240 U CN 210512240U CN 201921274839 U CN201921274839 U CN 201921274839U CN 210512240 U CN210512240 U CN 2105122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vaporator
- evaporative
- refrigeration system
- refrigeration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20679 tap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与蒸发式制冷方式复合制冷系统,通过复合蒸发器将蒸发式制冷系统与其他类型的制冷系统复合。本实用新型的与蒸发式制冷方式复合制冷系统,先将被冷却介质流经蒸发式制冷系统的第一蒸发器,被冷却介质降温后再流经其他类型制冷系统的第二蒸发器继续降温,从而获得较低温度的被冷却介质,实现将蒸发式制冷设备更多地应用于低温场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与蒸发式制冷方式复合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蒸发式制冷系统采用水作为制冷工质,因而蒸发温度不能低于零摄氏度,影响到蒸发式制冷设备不能在需要低温的有些场所上应用,但因蒸发式制冷系统相当节能且环保,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因此,怎样将蒸发式制冷设备应用到更多的低温场所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将蒸发式制冷设备更多地应用于低温场所的与蒸发式制冷方式复合制冷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与蒸发式制冷方式复合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式制冷系统和非蒸发式制冷系统;
所述蒸发式制冷系统包括第一节流阀和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节流阀的入口用于接入符合压力要求的水工质,所述第一节流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口与大气相通;
所述非蒸发式制冷系统包括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和第一蒸发器组合形成复合蒸发器,被冷却介质先流经第一蒸发器再流经第二蒸发器。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式制冷系统还包括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的入口用于接入水工质,所述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节流阀的入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装置为重力增压装置或水泵增压装置或重力水泵增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非蒸发式制冷系统为加热式制冷循环系统,除第二蒸发器之外还包括加热器、冷凝器、第二节流阀,所述冷凝器、第二节流阀、第二蒸发器、加热器依次连通形成加热式制冷循环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非蒸发式制冷系统为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除第二蒸发器之外还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第二节流阀,所述冷凝器、第二节流阀、第二蒸发器、压缩机依次连通形成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与蒸发式制冷方式复合制冷系统,利用复合蒸发器将被冷却介质先流经蒸发式制冷系统的第一蒸发器,被冷却介质降温后再流经其他类型(非蒸发式)制冷系统的第二蒸发器继续降温,从而获得较低温度的被冷却介质,实现将蒸发式制冷设备更多地应用于低温场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蒸发式制冷与加热式制冷复合制冷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蒸发式制冷与压缩式制冷复合制冷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中:1、增压装置;2、第一节流阀;3、复合蒸发器;31、第一蒸发器;32、第二蒸发器;4、加热器;5、冷凝器;6、第二节流阀;7、压缩机;100、蒸发式制冷系统;200、加热式制冷循环系统;300、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所述”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文中所使用的“低温低压”和“高温高压”,其是一相对形容词,即“低”、“高”相对而言。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蒸发式制冷与加热式制冷复合制冷系统,包括由增压装置1、第一节流阀2和第一蒸发器31构成的蒸发式制冷系统100,还包括由加热器4、冷凝器5、第二节流阀6和第二蒸发器32构成的加热式制冷循环系统200,两个制冷系统相互独立,但为了获得较低温度的被冷却介质(空气或水),两者通过复合蒸发器3将入口的被冷却介质(空气或水)先流经蒸发式制冷系统100的第一蒸发器31降温,然后再流经加热式制冷循环系统200的第二蒸发器32继续降温。
工作过程:第一步,蒸发式制冷系统100将被冷却介质(空气或水)的部分热量转移至大气中。接入的工质水经增压装置1增压,克服第一节流阀2的流动阻力实现节流,进入第一蒸发器31内的低温低压雾状水汽与复合蒸发器3外的被冷却介质(空气或水)产生热量交换,水汽吸收被冷却介质(空气或水)的热量之后流出第一蒸发器31直接排入大气中。而水汽蒸发吸收被冷却介质(空气或水)的热量,使得被冷却介质(空气或水)的热量减少,温度降低。
第二步,加热式制冷循环系统200再将被冷却介质(空气或水)的部分热量转移至冷却介质(空气或水)中。第二蒸发器32内的低温低压工质氟利昂蒸气流入加热器4被加热成高温高压,接着流入冷凝器5放出热量冷凝成液态氟利昂,并把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空气或水),从冷凝器5出来的氟利昂液体经第二节流阀6节流后进入第二蒸发器32,吸收流经第一蒸发器31的被冷介质(空气或水)的热量,沸腾汽化,继而流入加热器4,进入下一次循环。由此不断循环,不断地将流经第一蒸发器31的被冷介质(空气或水)的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空气或水),使得流经第一蒸发器31被冷却介质(空气或水)的热量再次减少,温度继续降低。
具体地,所述的复合蒸发器3包括蒸发式制冷系统100的第一蒸发器31和加热式制冷循环系统200的第二蒸发器32,复合蒸发器3外的被冷却介质(空气或水)先流经蒸发式制冷系统100的第一蒸发器31降温,再流经加热式制冷循环系统200的第二蒸发器32继续降温,从而获得较低温度的被冷却介质,以满足更多需要低温的场所。
具体地,所述的增压装置1在本实施例中为水泵增压装置,当然如果接入的工质水,其压力能够克服第一节流阀2的流动阻力,则无需设置有增压装置1;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增压装置1还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比如,多设置以水箱,水箱的入口接入自来水,水箱的出口与第一节流阀2的入口相连通,水箱的出口位置高于第一节流阀2的入口位置,构成的水柱高度产生重力作用,从而构成重力增压装置,水柱的重力作用克服第一节流阀2的流动阻力;若水箱与第一节流阀2之间的水柱高度的重力(即重力增压装置)的动力不足,提供的水汽流量不能满足第一蒸发器31的蒸发量需求,则需增设水泵,构成重力水泵增压装置。
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的蒸发式制冷与压缩式制冷复合制冷系统,包括由增压装置1、第一节流阀2和第一蒸发器31构成的蒸发式制冷系统100,还包括由压缩机7、冷凝器5、第二节流阀6和第二蒸发器32构成的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300,两个制冷系统相互独立,但为了获得较低温度的被冷却介质(空气或水),两者通过复合蒸发器3将入口的被冷却介质(空气或水)先流经蒸发式制冷系统100的第一蒸发器31降温,然后再流经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300的第二蒸发器32继续降温。
工作过程:第一步,蒸发式制冷系统100将被冷却介质(空气或水)的部分热量转移至大气中。接入的工质水经增压装置1增压,克服第一节流阀2的流动阻力实现节流,进入第一蒸发器31内的低温低压雾状水汽与复合蒸发器3外的被冷却介质(空气或水)产生热量交换,水汽吸收被冷却介质(空气或水)的热量之后流出第一蒸发器31直接排入大气中。而水汽蒸发吸收被冷却介质(空气或水)的热量,使得被冷却介质(空气或水)的热量减少,温度降低。
第二步,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300再将被冷却介质(空气或水)的部分热量转移至冷却介质(空气或水)中。第二蒸发器32内的低温低压工质氟利昂蒸气被吸入压缩机7压缩成高温高压,接着进入冷凝器5放出热量冷凝成液态氟利昂,并把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空气或水),从冷凝器5出来的氟利昂液体经第二节流阀6节流后进入第二蒸发器32,吸收流经第一蒸发器31的被冷介质(空气或水)的热量,沸腾汽化,继而流入压缩机7,进入下一次循环。由此不断循环,不断地将流经第一蒸发器31的被冷介质(空气或水)的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空气或水),使得流经第一蒸发器31被冷却介质(空气或水)的热量再次减少,温度继续降低。
具体地,所述的复合蒸发器3包括蒸发式制冷系统100的第一蒸发器31和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300的第二蒸发器32,复合蒸发器3外的被冷却介质(空气或水)先流经蒸发式制冷系统100的第一蒸发器31降温,再流经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300的第二蒸发器32继续降温,从而获得较低温度的被冷却介质,以满足更多需要低温的场所。
具体地,所述的增压装置1在本实施例中为水泵增压装置,当然如果接入的工质水,其压力能够克服第一节流阀2的流动阻力,则无需设置有增压装置1;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增压装置1还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比如,多设置以水箱,水箱的入口接入自来水,水箱的出口与第一节流阀2的入口相连通,水箱的出口位置高于第一节流阀2的入口位置,构成的水柱高度产生重力作用,从而构成重力增压装置,水柱的重力作用克服第一节流阀2的流动阻力;若水箱与第一节流阀2之间的水柱高度的重力(即重力增压装置)的动力不足,提供的水汽流量不能满足第一蒸发器31的蒸发量需求,则需增设水泵,构成重力水泵增压装置。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与蒸发式制冷方式复合制冷系统,利用复合蒸发器3将被冷却介质先流经第一蒸发器31,被冷却介质降温后再流经第二蒸发器32继续降温,以获得较低温度的被冷却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其他类型的制冷系统除上述两个实施例提及的加热式制冷循环系统和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之外,还包括吸收式制冷系统、吸附式制冷系统和喷射式制冷系统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与蒸发式制冷方式复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式制冷系统和非蒸发式制冷系统;
所述蒸发式制冷系统包括第一节流阀和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节流阀的入口用于接入符合压力要求的水工质,所述第一节流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口与大气相通;
所述非蒸发式制冷系统包括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和第一蒸发器组合形成复合蒸发器,被冷却介质先流经第一蒸发器再流经第二蒸发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蒸发式制冷方式复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式制冷系统还包括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的入口用于接入水工质,所述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节流阀的入口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蒸发式制冷方式复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装置为重力增压装置或水泵增压装置或重力水泵增压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蒸发式制冷方式复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蒸发式制冷系统为加热式制冷循环系统,除第二蒸发器之外还包括加热器、冷凝器、第二节流阀,所述冷凝器、第二节流阀、第二蒸发器、加热器依次连通形成加热式制冷循环系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蒸发式制冷方式复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蒸发式制冷系统为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除第二蒸发器之外还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第二节流阀,所述冷凝器、第二节流阀、第二蒸发器、压缩机依次连通形成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74839.9U CN210512240U (zh) | 2019-08-07 | 2019-08-07 | 一种与蒸发式制冷方式复合制冷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74839.9U CN210512240U (zh) | 2019-08-07 | 2019-08-07 | 一种与蒸发式制冷方式复合制冷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12240U true CN210512240U (zh) | 2020-05-12 |
Family
ID=70588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27483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12240U (zh) | 2019-08-07 | 2019-08-07 | 一种与蒸发式制冷方式复合制冷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12240U (zh) |
-
2019
- 2019-08-07 CN CN201921274839.9U patent/CN21051224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04100B (zh) | 单制冷剂回路、多吸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 | |
US20180172320A1 (en) | Multi-stage plate-type evaporation absorption cooling device and method | |
US20100242534A1 (en) | Hybrid cascade vapor compression regrigeration system | |
CN205807894U (zh) | 一种自复叠三温变容量输出制冷系统 | |
CN108987849A (zh) | 一种冷媒直冷却板 | |
CN201819470U (zh) | 二段或多段型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 | |
CN110030758A (zh) | 一种多级高效大温差吸收式热泵及吸收式换热器 | |
CN208832629U (zh) | 一种低温冷水机组 | |
CN205783983U (zh) | 空气源冷水机组的热量高效回收装置 | |
CN210512240U (zh) | 一种与蒸发式制冷方式复合制冷系统 | |
CN107477912A (zh) | 加热式制冷循环系统 | |
CN209355518U (zh) | 高效满液式蒸发过冷制冷循环机构 | |
CN203533948U (zh) | 用于大型设备的带有自然冷却功能的复合型蒸发式冷却装置 | |
CN216204433U (zh) | 一种强制过冷式冷凝系统 | |
CN209355535U (zh) | 一种载冷型低温循环装置 | |
CN204100636U (zh) | 可调节排气温度的复叠式制冷系统及排气冷却装置 | |
CN210135699U (zh) | 一种用于内藏式展示柜的多级换热吸收式制冷散热系统 | |
CN205718035U (zh) | 一体式螺杆工业冷水机 | |
CN109780750B (zh) | 磁制冷系统 | |
CN206944524U (zh) | 加热式制冷循环系统 | |
CN207299605U (zh) | 一种加热式制冷循环装置 | |
CN105783331A (zh) | 空气源冷水机组的热量高效回收装置 | |
CN207831735U (zh) | 带回热器与自冷却器的co2跨临界热泵循环系统 | |
CN205860310U (zh) | 一种双回路机房制冷热管空调机 | |
CN205655518U (zh) | 一种具有过冷式结构系统的风冷式冷水或热泵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