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1856U - 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住房结构 - Google Patents

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住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1856U
CN210511856U CN201921292689.4U CN201921292689U CN210511856U CN 210511856 U CN210511856 U CN 210511856U CN 201921292689 U CN201921292689 U CN 201921292689U CN 210511856 U CN210511856 U CN 210511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layer
capillary
exchange system
geothe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926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寒冬
倪毅
傅英胜
刘家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12926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1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1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18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住房结构。换热系统包括支撑层;毛细管地热管线,毛细管地热管线铺设于支撑层上;装饰层,装饰层铺设于毛细管地热管线上;其中,毛细管地热管线用于通入换热媒介,毛细管地热管线通过装饰层将换热媒介的热量传送至室内以提高室内的温度。采用毛细管地热管线作为热源传热管线,由于毛细管地热管线的直径远远小于现有技术中的水管的内径,继而有效地减小了换热系统的整体厚度,尤其是将该换热系统应用与住房结构的底板上时,能够有效地减小地板的厚度,从而提高了毛细管地热管线的传热效率,进一步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住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系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住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地热辐射采暖结构采用多层设置方式,其中包括豆石混凝土浇制而成的填充层,而且,现有技术中采用水管引入热水进行热交换的换热方式。采用现有的设计方式,使得地板层偏厚,传热效率不高,对房间层高影响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住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地板层偏厚造成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包括:支撑层;毛细管地热管线,毛细管地热管线铺设于支撑层上;装饰层,装饰层铺设于毛细管地热管线上;其中,毛细管地热管线用于通入换热媒介,毛细管地热管线通过装饰层将换热媒介的热量传送至室内以提高室内的温度。
进一步地,支撑层包括混凝土层。
进一步地,混凝土层为室内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
进一步地,支撑层还包括隔热层,隔热层铺设于混凝土层上。
进一步地,隔热层包括聚苯乙烯发泡板、泡沫混凝土、上敷反射膜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支撑层还包括钢丝网层,钢丝网层铺设于隔热层上,钢丝网层与毛细管地热管线相连接。
进一步地,装饰层包括防潮层,防潮层包括木地板和瓷砖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毛细管地热管线的直径为D,其中,3.5mm≤D≤4.5mm。
进一步地,毛细管地热管线的直径为D,其中,D=4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住房结构,包括换热系统,换热系统为上述的换热系统。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毛细管地热管线作为热源传热管线,由于毛细管地热管线的直径远远小于现有技术中的水管的内径,继而有效地减小了换热系统的整体厚度,尤其是将该换热系统应用与住房结构的底板上时,能够有效地减小地板的厚度,从而提高了毛细管地热管线的传热效率,进一步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
该换热系统包括支撑层、毛细管地热管线和装饰层。毛细管地热管线铺设于支撑层上。装饰层铺设于毛细管地热管线上。其中,毛细管地热管线用于通入换热媒介,毛细管地热管线通过装饰层直接将换热媒介的热量传送至室内以提高室内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毛细管地热管线作为热源传热管线,由于毛细管地热管线的直径远远小于现有技术中的水管的内径,继而有效地减小了换热系统的整体厚度,尤其是将该换热系统应用与住房结构的底板上时,能够有效地减小地板的厚度,从而提高了毛细管地热管线的传热效率,进一步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支撑层包括混凝土层。优选地,混凝土层为室内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
支撑层还包括隔热层,隔热层铺设于混凝土层上。隔热层包括聚苯乙烯发泡板、泡沫混凝土、上敷反射膜(无纺布基铝箔材料)中的至少一种。这样设置能够阻止向下辐射传热,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支撑层还包括钢丝网层,钢丝网层铺设于隔热层上,钢丝网层与毛细管地热管线相连接。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固定毛细管地热管线,同时使得毛细管地热管线能够实现均匀辐射热量,避免局部温度过高。而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蘑菇板固定,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蘑菇板,由于蘑菇板本身不导热,容易造成底板局部高温的情况。
装饰层包括防潮层,防潮层包括木地板和瓷砖中的至少一种。这样设置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优选地,为了提高热传效率,防潮层可以仅仅包括地板和瓷砖中的一种,这样设置能够使得换热系统能够直接通过地板或瓷砖将热量传递至室内,并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以达到供热的目的。
优选地,毛细管地热管线的直径为D,其中,3.5mm≤D≤4.5mm。毛细管地热管线的直径为D,其中,D=4mm。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减小安装空间。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水暖用的换热水管的直径一般为15mm至40mm左右。所以,采用地热的换热管线的直径在3.5mm至4.5mm之间,能够有效地减小换热系统在竖直方向的整体厚度。继而提高了热量的传递效率。
具体地,上述换热系统还可以用于住房设备技术领域,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住房结构。该住房结构包括换热系统,换热系统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换热系统。
具体地,采用本申请的换热系统,有效地减薄地板层厚,降低对房间层高的影响,优化传热效率。跟现有的地暖结构层相比减去了豆石混凝土填充层,同时用毛细管代替一般的水管,使得毛细管网铺设地板层薄,提高了传热效率,对房间层高影响小。
其中,地热辐射采暖,简称地暖,是将温度不高于60摄氏度的热水或发热电缆,暗埋在地热地板下的盘管系统内加热整个地面,通过地面均匀地向室内辐射散热的一种采暖方式。地热辐射采暖与传统采暖方式相比,具有舒适、节能和环保等诸多特点。地暖也是中国近几年在黄河以北地区已开始兴起的一种新型采暖方式,在中国的山东、天津、东北、内蒙、河北等地,其应用已经相当广泛。例如天津市,地面采暖已占新建筑的40%,受到居民的普遍欢迎。中国政府已将地面采暖列为重点推广应用的建筑节能技术。从发展前景看,未来的居民采暖,60%以上将会采取地面采暖,应用前景喜人,有巨大的开发市场。
通过低温热水向上辐射热量供热的供暖方式与普通散热气供暖方式相比具有很多优点:
一是符合人体生理取暖的舒适要求:让暖从脚下起,人们会感到更温暖,更舒适。
二是节约室内面积和空间:可省去安装暖气片和暖气管道所占的空间,增加使用面积2%~3%。
三是可使室内采暖温度均匀:采用地暖后室温由下而上梯度分布,空气对流减弱,水分散失减少,克服了散热器采暖给人带来了口干舌燥等不足。
四是热源选择比较广泛,可以利用地下热水、工业余热、供热管网、家用供热源等。
五是节能省钱:地热辐射采暖与其他采暖方式相比,相对瑞利数Ra<1,空气几乎无上下对流,室温由下而上梯度分布,天花板温度最低,节能幅度大约是20%,如果采用分区温控装置,节能幅度可以达到40%。
而新的毛细管地暖结构不仅有如上常见地暖优势,还有如下优点:取消了豆石混凝土填充层,传热效率变得更高。毛细管管径一般在4mm,而一般地暖采用的水管管径在15mm~40mm左右,所以使得毛细管网敷设地板层薄,对房间层高影响小。毛细管网易折弯,施工方便,停止使用时,直接停机即可,无需放水保养。
所以采用这种新的毛细管地暖结构层,可以减小地板层厚,增大传热效率,减小对房间层高的影响,同时易施工,易保养。其中,如图1所示,A为支撑层,B为隔热层,C为毛细管地热管线铺设层,D为装饰层,E为外墙,外墙包括抹灰层以及外墙与隔热层之间设置有伸缩缝。装饰层还可以包括找平层,然后在找平层的表面进行装饰面设置。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层;
毛细管地热管线,所述毛细管地热管线铺设于所述支撑层上;
装饰层,所述装饰层铺设于所述毛细管地热管线上;
其中,所述毛细管地热管线用于通入换热媒介,所述毛细管地热管线通过所述装饰层直接将换热媒介的热量传送至室内以提高室内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包括混凝土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为室内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铺设于所述混凝土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包括聚苯乙烯发泡板、泡沫混凝土、上敷反射膜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还包括钢丝网层,所述钢丝网层铺设于隔热层上,所述钢丝网层与所述毛细管地热管线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包括防潮层,所述防潮层包括木地板和瓷砖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地热管线的直径为D,其中,3.5mm≤D≤4.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地热管线的直径为D,其中,D=4mm。
10.一种住房结构,包括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系统。
CN201921292689.4U 2019-08-09 2019-08-09 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住房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11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2689.4U CN210511856U (zh) 2019-08-09 2019-08-09 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住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2689.4U CN210511856U (zh) 2019-08-09 2019-08-09 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住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1856U true CN210511856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8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9268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11856U (zh) 2019-08-09 2019-08-09 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住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18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1342B (zh) 一种太阳能地面-炕面组合采暖系统
CN106760377A (zh) 能够防治地面裂缝的埋管式地暖施工方法
CN2355235Y (zh) 一种辐射采暖板
CN202734171U (zh) 一种辐射空调系统用成型毛细管辐射板
CN210511856U (zh) 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住房结构
CN208186481U (zh) 一种电地热与水地热共同供暖结构
CN205560931U (zh) 一种楼面地暖
CN112815376A (zh) 一种对流-辐射组合式太阳能热风地板采暖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5444252B (zh) 一种高导热石墨膜地暖系统
CN207194237U (zh) 一种地暖房屋轻钢隔墙
CN109882921A (zh) 一种蓄热式地暖系统
CN105570958A (zh) 新型地暖模块
CN201865303U (zh) 用于提高民用建筑首层温度的地面保温系统
CN202511360U (zh) 一种辐射采暖管道预埋构造
CN215594739U (zh) 相变储能架空地暖结构
CN2807087Y (zh) 干式地板辐射采暖装置
CN206055893U (zh) 一种换热辐射板
CN212537989U (zh) 用于室内取暖的墙面
CN205421659U (zh) 一种应用太阳能毛细管顶板辐射采暖系统的3l热隔断屋顶
CN206449786U (zh) 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
CN108894358A (zh) 可现场开槽的预制轻质保温墙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16007645U (zh) 一种带有xps挤塑板的室内地暖保温结构
CN217604212U (zh) 一种相变蓄能室内供暖层
CN204901928U (zh) 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
CN204494562U (zh) 超薄毛细管网栅采暖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