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01928U - 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01928U
CN204901928U CN201520657479.6U CN201520657479U CN204901928U CN 204901928 U CN204901928 U CN 204901928U CN 201520657479 U CN201520657479 U CN 201520657479U CN 204901928 U CN204901928 U CN 204901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board
thermal medium
porter
type element
medium cond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574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贤诚
张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Wanzhong Constru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Wanzhong Constru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Wanzhong Constru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Wanzhong Constru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574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019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01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0192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13Hot ai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能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包括:地脚线式壳体、热反射膜、固定件、热介质导热管以及空气源热泵;地脚线式壳体沿墙面底部铺设,并在壳体内靠墙的一面铺设热反射膜;热介质导管为盘形结构,与空气源热泵构成循环系统;热介质导管设置在地脚线式壳体内,且多个所述固定件间隔分布,将热介质导热管固定在墙面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空气能循环系统与地脚线散热器结合,热能最直接、无损失的进行充分利用,实现热效率最高、最节能,少占用住房空间的空气能供热系统,地脚线铺设在各个墙面底部,使散热器分布的更广,能够均匀的提高整个室内的温度,不会造成室内温度不均。

Description

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能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空气能)是以室外空气作为热源侧载能介质的热泵,采用空气源热泵作为冷/热源的空调系统。因其简单方便、节能效果好,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2014年开始,在我国北方地区提倡“节能减排”的形势下,正大力推广用这种空调系统解决供热问题,行业发展非常迅速。
目前我国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大都采用的是水或氟(氟利昂)循环地暖。
1、空气源水循环地暖:即在需取暖的室内地面先铺设:(1)防潮膜;(2)隔热材料(一般为发泡挤塑板,厚度约为20mm);(3)热反射膜;(4)PE水管(直径为Φ16mm~Φ20mm);(5)水泥沙浆(厚度约20mm)。
空气源热泵所产生的热水(约35℃~50℃)做为热介质在水管中流动,从地面辐射散发出来从而实现供暖。
2、空气源氟循环地暖:即在需取暖的室内地面先铺设:(1)隔热材料(一般为发泡挤塑板,厚度约为20mm);(2)热反射膜;(3)导热铜管(直径为Φ4mm~Φ5mm);(4)豆石水泥沙浆(厚度约20mm)。
空气源热泵所产生的氟热(约35℃~60℃)做为热暖介质通过导热铜管从地面辐射散发出来从而实现供暖。
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水或氟(氟利昂)循环地暖供暖这两种方法的缺点主要体现在:
供热介质通过水管或铜管导热还要通过水泥蓄热层再辐射散发这种工况存在热能损失多、散热慢、热效率低、节能效果差;这种供暖系统施工方法繁锁、成本高,并且占用住房空间(室内高度降低约60mm)。
在居住房屋的装修中,墙壁与地面砖的连接处普遍的装饰方法是安装地脚线。近年来,将地脚线增加散热功能的地脚线散热器、地脚线暖气片、地脚线电热器等不断出现。各式各样的地脚线供暖散热所采用的热能、热源方式均为传统的电热、燃气炉供热水循环或燃油锅炉、电热水炉等提供热水循环的方式,其散热器的制做大都为热水循环的方式、电加热的取暖方式。
这些地脚线散热器存在以下缺点:
(1)能耗太高:电缆和电热膜热能方式的地脚线散热方式,由电能直接转换为热能通过装置辐射供暖,这种单纯的辐射散热方式,热损失增大及电直接转换方式,耗能非常高;
用油、电、燃气炉供热水做热媒方式也是一种高能耗方式,且热利用效率不高;
(2)电热电缆及电热膜式地脚线散热器安全性差,尤其在平日拖地、自来水管道漏水或电路老化时,存在很大的漏电及电磁辐射隐患;
(3)热水循环踢脚线式散热器安装较为复杂,且地脚线的厚度会较大,同时还存在漏水的隐患;
(4)热效差:热水循环速度较慢,单一辐射供暖方式、散热装置等因素都决定了热效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能耗高、热效率差、安全性不高、安装复杂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包括:地脚线式壳体、热反射膜、固定件、热介质导管以及空气源热泵;
所述地脚线式壳体沿墙面底部铺设,并在壳体内靠墙的一面铺设热反射膜;
所述热介质导管为盘形结构,与空气源热泵构成循环系统;
所述热介质导管设置在地脚线式壳体内,且多个所述固定件间隔分布,将热介质导热管固定在墙面上。
空气源热泵的能耗要远低于电热形式或采用油、电、燃气炉的水热形式;热反射膜能够避免热量向墙体辐射,提高热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还包括: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密集排布并固定在所述热介质导管周围,形成散热芯体。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芯体的表面涂覆超导热纳米涂层,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地脚线式壳体的正面设置若干阵列分布的孔,或者设置镂空的条纹或图案,用做通风和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地脚线式壳体的上表面设置用于通风和散热的孔。
地脚线式壳体表面的孔能够实现冷热空气的自然流通,增加热辐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热介质导管的空心体积与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功率成正比。
进一步的,所述热介质导管的空心体积与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功率比例为:1KW:(1000mm3~1300mm3)。
通过合理计算,可以将热介质导管的尺寸与空气源热泵实现最佳匹配,以满足房间的供暖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热介质导管采用金属材料,空气源热泵的循环介质为氟利昂;所述地脚线式壳体采用铝合金材料。
采用氟利昂作为循环介质,可以减小地脚线式壳体的厚度,使其能够更为紧凑的贴在墙面上,并配合铝合金材料的地脚线式壳体,能够减小占地面积,提高美观度。
进一步的,所述热介质导管为铜管,外径为8mm~16mm;所述地脚线式壳体的高为80mm~300mm,厚度为12mm~40mm。
进一步的,所述热介质导管采用单层布置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空气能循环系统与地脚线散热器结合,热能最直接、无损失的进行充分利用,实现最简单、热效率最高、最节能,少占用住房空间的空气能供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不用安装在地面以下,不会减小房间的高度,且由于比地暖少了水泥层与地板层,其热损失少,散热效率要高的多;不用挂设在墙面上,不占用室内空间;地脚线铺设在室内的各个墙面底部,使散热器分布的更广,能够均匀的提高整个室内的温度,不会造成室内温度不均的问题。
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大方,安装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不带正面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墙面;2-地脚线式壳体;
3-空气源热泵;4-热介质导管;
5-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不带正面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地脚线式壳体2沿墙面底部铺设,并在地脚线式壳体2内靠墙的一面铺设一层热反射膜,以避免热量被墙体吸收,造成浪费。
热反射膜可以采用铝箔隔热卷材,由铝箔贴面、聚乙烯薄膜、纤维编织物与金属涂膜通过热熔胶层压而成,铝箔隔热卷材具有隔热保温、防水、防潮等功能。铝箔隔热卷材具有卓越的隔热保温性能,可以反射掉93%以上的辐射热。
热介质导管4设置在地脚线式壳体2内,且通过多个间隔分布的固定件将热介质导热管4固定在墙面上。
热介质导管4采用盘形结构,热介质导管4与空气源热泵3构成循环系统。
在地脚线式壳体2的正面设置若干阵列分布的通风孔5,或者设置镂空的条纹或图案,用做通风和散热。
当地脚线式壳体2正面镂空的面积较大时,可以在热介质导管4与地脚线式壳体2正面之间铺设一层金属网,可以防止异物进入地脚线式壳体2内,也能够提高美观性。
为了美观和实用,地脚线的厚度和高度都不宜过大,高度通常在80mm~300mm之间,厚度在12mm~40mm之间。本实施例中,地脚线式壳体2的高度为200mm,厚度为20mm。
因此,空气源热泵3采用氟利昂作为循环介质,这样可以将热介质导管4的外径减小到8mm~16mm。具体的,热介质导管采用铜管,地脚线式壳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基于同样的原因,热介质导管4采用单层布置方式,可以减小地脚线式壳体2的厚度。
为了保证远端热介质导管4的供暖质量,单根热介质导管4的长度不宜过长。因此,一台空气源热泵3可以通过一组介质输入输出总管接出多个单元的热介质导管4,以供一个房间或多个房间使用。
热介质导管4的管径和用量是根据供暖面积的需要及空气源热泵3的功率进行合理计算进行最佳匹配,其匹配的方法是:
A、根据空气源热泵的功率进行计算;
B、以热介质导管4的空心体积为依据进行计算;
C、通过反复实验得出结论;
经过实践及理论论证,热介质导管4的空心体积与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功率比例为:1KW:(1000mm3~1300mm3)较为适宜,尤其是以热介质导管4的空心体积与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功率比例为:1KW:1200mm3为优。热介质导管4的长度和直径均按此比例即可计算出来。
计算好热介质导管4的管径和用量后,将热介质导管4进行盘式循环整齐排列,实现密封连接即可。
为了提高散热效率,还可以在热介质导管4的周围设置密集排布并固定的散热翅片。
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还可以在热介质导管4与散热翅片的表面涂覆超导热纳米涂层。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通风效果,还可以在所述地脚线式壳体2的上表面设置用于通风和散热的条形孔,这样,气流可以在地脚线式壳体2的上表面与正面之间形成对流,加快热量从热介质导管4向室内传递。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空气能循环系统与地脚线散热器结合,热能最直接、无损失的进行充分利用,实现最简单、热效率最高、最节能,少占用住房空间的空气能供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不用安装在地面以下,不会减小房间的高度,且由于比地暖少了水泥层与地板层,其热损失少,散热效率要高的多;不用挂设在墙面上,不占用室内空间;地脚线铺设在室内的各个墙面底部,使散热器分布的更广,能够均匀的提高整个室内的温度,不会造成室内温度不均的问题。
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大方,安装方便,成本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地脚线式壳体、热反射膜、固定件、热介质导管以及空气源热泵;
所述地脚线式壳体沿墙面底部铺设,并在壳体内靠墙的一面铺设热反射膜;
所述热介质导管为盘形结构,与空气源热泵构成循环系统;
所述热介质导管设置在地脚线式壳体内,且多个所述固定件间隔分布,将热介质导热管固定在墙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密集排布并固定在所述热介质导管周围,形成散热芯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芯体的表面涂覆超导热纳米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线式壳体的正面设置若干阵列分布的孔,或者设置镂空的条纹或图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线式壳体的上表面设置用于通风和散热的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导管的空心体积与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功率成正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导管的空心体积与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功率比例为:1KW:(1000mm3~1300mm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导管采用金属材料,空气源热泵的循环介质为氟利昂;所述地脚线式壳体采用铝合金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导管为铜管,外径为8mm~16mm;所述地脚线式壳体的高为80mm~300mm,厚度为12mm~4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导管采用单层布置方式。
CN201520657479.6U 2015-08-27 2015-08-27 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01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7479.6U CN204901928U (zh) 2015-08-27 2015-08-27 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7479.6U CN204901928U (zh) 2015-08-27 2015-08-27 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01928U true CN204901928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24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5747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01928U (zh) 2015-08-27 2015-08-27 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019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6233A (zh) * 2015-08-27 2015-11-18 四川万中建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6233A (zh) * 2015-08-27 2015-11-18 四川万中建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
CN105066233B (zh) * 2015-08-27 2018-11-02 四川万中建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3531A (zh) 分离式热管平板太阳能室内供热系统
CN105066233B (zh) 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
CN204901928U (zh) 采用空气能的地脚线式供暖散热器
CN203517985U (zh) 一种太阳能-燃气壁挂炉复合采暖系统
CN204987182U (zh) 一种住宅楼太阳能/低谷电热水共享系统
CN102913988A (zh) 太阳能低温辐射装置
CN204962944U (zh) 空气能散热器
CN105444252A (zh) 一种高导热石墨膜地暖系统
CN204901936U (zh) 带保温板的墙壁式散热器
CN104613536A (zh) 一种热管型地板采暖系统
CN204494597U (zh) 一种地板采暖系统
CN108692353A (zh) 一种干式地暖模组
CN202133136U (zh) 一种阳台壁挂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4456757U (zh) 冷热型一体的地热式地板设施
CN202521695U (zh) 一种墙面取暖装置
CN205174526U (zh) 一种新型电地暖结构
CN205783245U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能地源采暖降温系统
CN204494562U (zh) 超薄毛细管网栅采暖结构
CN205137641U (zh) 太阳能墙暖系统
CN105042680A (zh) 空气能散热器
CN215723525U (zh) 一种全屋制暖型踢脚线
CN205107028U (zh) 一种暖床
CN2530191Y (zh) 电热红外辐射采暖器
CN208475430U (zh) 一种石墨烯电线
CN108151129A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