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09023U - 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09023U
CN210509023U CN201920987458.9U CN201920987458U CN210509023U CN 210509023 U CN210509023 U CN 210509023U CN 201920987458 U CN201920987458 U CN 201920987458U CN 210509023 U CN210509023 U CN 210509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t
brush
scraping ring
scraping
dril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874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国强
陈树林
张亚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icheng Geotech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icheng Geotech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icheng Geotech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icheng Geotech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874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09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09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09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涉及土木施工的技术领域,包括旋挖钻机本体,旋挖钻机本体包括桅杆,桅杆一侧固定有动力头,动力头的轴向方向与桅杆长度方向一致,其特征在于:动力头内套设有钻杆,动力头下端设有清土组件;清土组件包括刮环和毛刷。刮环嵌套在钻杆上,且设置在桅杆一侧,毛刷呈圆柱状且套设在钻杆上,毛刷的刷毛与钻杆周侧抵接,毛刷转动设置在刮环上侧,且刮环和毛刷上设有驱动毛刷转动的转动组件。本实用新型利用刮环和毛刷对钻杆上附着的泥土进行清理,从而减小了泥土进入动力头内卡死钻杆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
背景技术
旋挖钻机是一种用于建筑基础工程成孔作业的桩工机械,其具有施工速度快、成孔质量好、环境污染小、操作灵活方便、安全性能高及适用性强等优势,已成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成孔设备,广泛用于市政建设、公路桥梁、高层建筑等基础实施工程。
专利公告号为CN207436901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旋挖钻机,包括底盘、设于底盘上的车身、桅杆、一端设于车身顶部另一端设于桅杆上的倾斜油缸、一端连接车身前端另一端连接桅杆的卷扬箱体;所述桅杆远离车身一端设有滑轮架,滑轮架连接动力头,动力头连接钻杆,钻杆远离动力头的一端设有钻头,所述桅杆下部设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与桅杆连接的支撑架、竖直穿过所述支撑架的导向筒,夹持导向筒的夹持臂,所述夹持臂与支撑架连接,所述导向筒和钻杆中心轴线相同,所述导向筒位于所述钻杆的正下方。其通过导向装置,使旋挖钻机在工作过程中,钻较深的孔或者遇到坚硬的岩石,都不会发生横向移动,提高钻孔精度。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旋挖钻机进行钻孔时,钻杆下降至地下,钻孔过程中有大量泥土飞溅,从而泥土容易粘附在钻杆上,随着钻孔完成,钻杆上升时,钻杆周侧粘附的泥土随着钻杆上升而进入动力头中,当动力头和钻杆之间的泥土过多时,钻杆容易卡死在动力头中,且容易造成动力头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杆不易卡死的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包括旋挖钻机本体,所述旋挖钻机本体包括桅杆,所述桅杆一侧固定有动力头,动力头的轴向方向与桅杆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动力头内套设有钻杆,所述动力头下端设有清土组件;
所述清土组件包括刮环和毛刷。所述刮环嵌套在所述钻杆上,且设置在所述桅杆一侧,所述毛刷呈圆柱状且套设在所述钻杆上,所述毛刷的刷毛与所述钻杆周侧抵接,所述毛刷转动设置在所述刮环上侧,且所述刮环和所述毛刷上设有驱动所述毛刷转动的转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挖钻机本体进行钻孔时,随着钻杆的下挖,钻杆逐渐进入孔洞中,孔洞内的情况复杂,泥土收到搅动而飞溅,从而泥土容易粘附在钻杆的周侧上;完成钻孔工作后,钻杆上升,从而带动粘有泥土的钻杆上升,钻杆上升时,带有泥土的部分通过刮环,刮环将钻杆上的泥土刮除,且毛刷对未刮除的灰尘进行清理,以此将钻杆上的泥土清理干净,清理干净的钻杆继续上升,从而钻杆通过动力头的部分不易残留有泥土,以此动力头不易由于因为泥土堵塞而使钻杆卡死,且减小了动力头故障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环上开设有环形的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的截面呈“T”形,所述毛刷下侧固定有与所述环形滑槽契合的环形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刷在刮环上转动时,环形滑块卡嵌在环形滑槽内滑动,从而毛刷在转动过程中很稳定,不易脱离刮环。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驱动电机,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毛刷上,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齿轮同轴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和毛刷转动,毛刷转动过程中,将刮环未刮下的灰尘刷离,从而减少了灰尘进入动力头的情况,以此降低了动力头的故障率。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环和所述桅杆之间设有驱动所述刮环沿桅杆长度方向滑动的刮土组件,所述刮土组件包括连接板和刮土油缸,所述连接板一端与所述刮环的周侧固定,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桅杆上,所述刮土油缸固定在所述桅杆上且其活塞杆与所述连接板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土油缸伸缩活塞杆带动连接杆滑动,从而带动刮环以及刮环上的毛刷一起滑动,通过移动刮环和毛刷,加大了对钻杆清理的范围,钻杆周侧得到充分清理,从而提高钻杆的整洁度,从而减小钻杆上的泥土进入动力头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桅杆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桅杆的一端固定有与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滑动时,通过滑动块在滑动槽内的导向滑动,从而连接板在滑动过程中不易发生偏移,从而减小刮环和毛刷偏移钻杆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环呈圆台状且面积较小的一端背离所述毛刷,所述刮环背离所述毛刷的一端的面积与所述钻杆截面面积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钻杆上升时,钻杆上的泥土经过圆台状的刮环时,泥土在受到向下的力的同时,收到沿钻杆径向的分力,从而更易于泥土被刮离钻杆。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桅杆一侧上铰接有显示所述桅杆垂直度的指示杆,所述桅杆上设有与所述指示杆配合读数的刻度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指示杆和刻度线配合,方便工人及时发现桅杆和地面是否垂直,从而提高钻孔精度,且钻孔不垂直容易导致动力头收到偏移的力,易对动力头造成损害,从而减小动力头故障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桅杆一侧固定有两块限制所述指示杆转动角度的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桅杆转动时,限位板限制了指示杆的转动角度,从而指示杆转动时,不易超出桅杆的侧面,以此减小指示杆对桅杆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旋挖钻机本体进行钻孔操作时,由于钻杆逐渐伸入孔内,且在钻孔时,土层由于被搅动而产生大量土壤飞溅,泥土容易附着在钻杆上,当钻孔完成后,钻杆上升,刮板将钻杆上的泥土进行刮除,且毛刷将刮板为除去的泥土灰尘进行刷理,从而使钻杆保持清洁通过动力头中,依次减小泥土进入动力头卡死钻杆的可能,且降低的动力头的故障率;
(2)钻杆钻孔完成后上升时,毛刷通过转动组件而转动,从而使钻杆上附着的泥土进行充分刷洗,从而减小了钻杆上的泥土进入动力头中而导致动力投损坏的可能;
(3)刮土组件通过刮土油缸带动刮环和毛刷在钻杆上滑动,从而快速将钻杆周侧上附着的泥土清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钻杆、桅杆和动力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清土组件和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毛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旋挖钻机本体;2、桅杆;3、动力头;4、钻杆;5、刮环;6、毛刷;7、环形滑槽;8、环形滑块;9、主动齿轮;10、从动齿轮;11、驱动电机;12、连接板;13、刮土油缸;14、滑动槽;15、滑动块;16、指示杆;17、刻度线;18、限位板;19、钢丝绳;20、钻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包括旋挖钻机本体1,旋挖钻机本体1包括桅杆2,桅杆2一侧固定有动力头3,动力头3呈圆柱体状且轴线方向与桅杆2的长度方向一致,旋挖钻机本体1的动力头3为很现有的技术,此处不做过多赘述。动力头3内套设有钻杆4,且钻杆4可相对动力头3滑动,动力头3驱动钻杆4转动。钻杆4顶端固定有钢丝绳19,底端头同轴固定有钻头20,钻头20呈螺旋状,钢丝绳19牵引钻杆4滑动,现有的旋挖钻机本体1中,钻杆4的滑动很现有,此处不做过多赘述。动力头3靠近钻头20的一端设有用于清理钻杆4上的泥土的清土组件。从而当钻杆4上升时,钻杆4周侧的泥土经过清土组件进行清除,以此泥土不易随着钻杆4的滑动而进入动力头3内,钻杆4因此不易卡死在动力头3内,且动力头3不易造成损坏。
参照图2和图3,清土组件包括刮环5和毛刷6,刮环5成圆台状,且面积较小的一端远离动力头3,刮环5嵌套在钻杆4上,滑动设置在桅杆2一侧,刮环5较小一端的面积与钻杆4的截面面积一样大,从而方便刮除泥土。毛刷6呈圆柱状且其刷毛均朝毛刷6的径向延伸,且毛刷6的刷毛均与钻杆4抵接;毛刷6下侧固定有截面成“T”形的环形滑块8(参照图,5),刮环5上侧开设有截面成“T”形的环形滑槽7(参照图4),环形滑块8滑动设置在环形滑槽7内,且环形滑块8的形状与环形滑槽7契合。钻杆4上升时,钻杆4周侧粘附的泥土随着钻杆4上升,钻杆4经过刮环5时,泥土被刮环5清除,且钻杆4上附着的灰尘随着毛刷6的清理而去除,以此减小了泥土进入动力头3的可能性。
参见图1和图2,为使钻杆4的清理范围变得更大,刮环5和桅杆2之间设有驱动刮环5沿桅杆2长度方向滑动的刮土组件,刮土组件包括连接板12和刮土油缸13,连接板12的一端与刮环5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设置在为桅杆2上,连接板12靠近桅杆2的一端固定有截面呈“T”形的滑动块15桅杆2靠近连接板12的一侧开设有沿桅杆2长度方向延伸的滑动槽14,滑动槽14的截面呈“T”形,滑动块15滑动设置在滑动槽14内,且滑动块15的形状与滑动槽14契合。刮土油缸13竖直固定在桅杆2靠近连接板12的一侧,且刮土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板12的下侧固定。通过刮土油缸13的活塞杆的伸缩,从而带动连接板12和刮环5沿着桅杆2的长度方向滑动,以此增大刮环5和毛刷6的对钻杆4的清理面积。
为使毛刷6在进行清理时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刮环5和毛刷6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毛刷6转动的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9、从动齿轮10和驱动电机11。从动齿轮10固定套设在毛刷6上,主动齿轮9转动安装在连接板12的上侧且与从动齿轮10啮合,驱动电机11固定在连接板12的下侧且其输出轴与主动齿轮9同轴固定。随着驱动电机11带动主动齿轮9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10和毛刷6转动,以此钻杆4上的泥土更易于被毛刷6刷除。
为配合驾驶旋挖钻机本体1的人对桅杆2的垂直度进行检测,以减小钻杆4倾斜钻挖的可能性,桅杆2一侧铰接有用于显示桅杆2垂直度的指示杆16,且桅杆2上设有配合指示杆16读数的刻度线17,指示杆16由于重力的作用下铅垂朝下,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确认桅杆2和钻杆4是否竖直。指示杆16与连接板12分别位于桅杆2的相邻两侧,且桅杆2上固定有两块用于限制指示杆16倾斜角度的限位板18,限位板18长度方向与桅杆2一致,两块限位板18正对且分别位于桅杆2的两边缘处。当桅杆2转动至竖直时,限位板18限制指示杆16不超出桅杆2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旋挖钻机本体1及进行钻孔时,通过指示杆16和刻度线17的配合辅助工人判断钻杆4是否垂直;钻杆4逐渐下降至孔洞内,泥土容易附着在钻杆4的周侧,当钻杆4上升时,钻杆4上的泥土经过刮环5的刮除,且转动组件带动毛刷6对钻杆4进行清理,从而减小泥土随着钻杆4上升进入动力头3内的可能性,且刮土组件带动刮环5和毛刷6在钻杆4上滑动,从而加快了清理钻杆4的效率,以此泥土不易进入动力头3内,从而保护了动力头3,使其不易损坏,且泥土不易使钻杆4卡死在动力头3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包括旋挖钻机本体(1),所述旋挖钻机本体(1)包括桅杆(2),所述桅杆(2)一侧固定有动力头(3),动力头(3)的轴向方向与桅杆(2)长度方向一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头(3)内套设有钻杆(4),所述动力头(3)下端设有清土组件;
所述清土组件包括刮环(5)和毛刷(6),所述刮环(5)嵌套在所述钻杆(4)上,且设置在所述桅杆(2)一侧,所述毛刷(6)呈圆柱状且套设在所述钻杆(4)上,所述毛刷(6)的刷毛与所述钻杆(4)周侧抵接,所述毛刷(6)转动设置在所述刮环(5)上侧,且所述刮环(5)和所述毛刷(6)上设有驱动所述毛刷(6)转动的转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环(5)上开设有环形的环形滑槽(7),所述环形滑槽(7)的截面呈“T”形,所述毛刷(6)下侧固定有与所述环形滑槽(7)契合的环形滑块(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9)、从动齿轮(10)和驱动电机(11),所述从动齿轮(10)固定套设在所述毛刷(6)上,所述主动齿轮(9)与所述从动齿轮(10)啮合,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齿轮(9)同轴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环(5)和所述桅杆(2)之间设有驱动所述刮环(5)沿桅杆(2)长度方向滑动的刮土组件,所述刮土组件包括连接板(12)和刮土油缸(13),所述连接板(12)一端与所述刮环(5)的周侧固定,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桅杆(2)上,所述刮土油缸(13)固定在所述桅杆(2)上且其活塞杆与所述连接板(12)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桅杆(2)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槽(14),所述连接板(12)靠近所述桅杆(2)的一端固定有与滑动块(15),所述滑动块(15)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1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环(5)呈圆台状且面积较小的一端背离所述毛刷(6),所述刮环(5)背离所述毛刷(6)的一端的面积与所述钻杆(4)截面面积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桅杆(2)一侧上铰接有显示所述桅杆(2)垂直度的指示杆(16),所述桅杆(2)上设有与所述指示杆(16)配合读数的刻度线(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桅杆(2)一侧固定有两块限制所述指示杆(16)转动角度的限位板(18)。
CN201920987458.9U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 Active CN210509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7458.9U CN210509023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7458.9U CN210509023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09023U true CN210509023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1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87458.9U Active CN210509023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0902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0333A (zh) * 2020-11-06 2021-02-12 中积兴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锚固钻机
CN112459714A (zh) * 2020-11-26 2021-03-09 北京中新基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旋挖钻机
CN113503286A (zh) * 2021-07-29 2021-10-15 建湖奥托斯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强效密封的液压油缸
CN117027669A (zh) * 2023-10-09 2023-11-10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旋挖机用浮土清理机构
WO2024044441A1 (en) * 2022-08-26 2024-02-29 Conocophillips Company Sucker rod wiping tool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0333A (zh) * 2020-11-06 2021-02-12 中积兴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锚固钻机
CN112459714A (zh) * 2020-11-26 2021-03-09 北京中新基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旋挖钻机
CN112459714B (zh) * 2020-11-26 2021-07-02 北京中新基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旋挖钻机
CN113503286A (zh) * 2021-07-29 2021-10-15 建湖奥托斯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强效密封的液压油缸
WO2024044441A1 (en) * 2022-08-26 2024-02-29 Conocophillips Company Sucker rod wiping tool
CN117027669A (zh) * 2023-10-09 2023-11-10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旋挖机用浮土清理机构
CN117027669B (zh) * 2023-10-09 2023-12-29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旋挖机用浮土清理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09023U (zh) 一种勘测用旋挖钻机
CN201952802U (zh) 混凝土管桩桩孔清理工具
CN205349223U (zh) 一种建筑用钻孔装置
US5823276A (en) Diamond-tipped core barrel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JP4811654B2 (ja) オールケーシング工法における拡大根造成方法及び拡大掘削装置
CN110586591A (zh) 自动化筒仓清理系统及清理方法
CN107803942B (zh) 方形桩线切割设备及硬岩地层方形桩的机械开挖方法
CN206941579U (zh) 一种水上大直径旋挖钻桩基钢护筒泥皮清理装置
CN110318682A (zh) 一种螺旋钻头自动启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341855A (zh) 一种用于旋挖桩机施工的钻头及其施工方法
CN114198015A (zh) 一种硬质岩桩的潜孔锤-旋挖联合成孔方法
US5366029A (en) Large shaft over-reamer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4370234A (zh) 一种裸岩河床钢管桩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
CN205243506U (zh) 一种打桩成孔设备
CN212614533U (zh) 钓鱼法施工用旋挖钻机
CN219548827U (zh) 一种旋挖钻机的旋挖钻斗渣土清理装置
CN110485422B (zh) 拔桩装置的拔桩施工方法
CN210239607U (zh) 钻贯器
CN220013744U (zh) 一种用于沉井的松土装置
CN220248039U (zh) 一种预应力管桩快速清孔装置
CN220666190U (zh) 一种三轴搅拌桩及三轴搅拌桩机
CN218581565U (zh) 一种全信息筒式潜水钻机
CN220849581U (zh) 一种带清渣结构的旋挖钻钻头
CN111794228B (zh) 一种建筑施工管桩截除施工系统及施工工艺
CN211974891U (zh) 一种防外部杂物卡入的旋挖钻桅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