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07354U - 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07354U
CN210507354U CN201921163051.0U CN201921163051U CN210507354U CN 210507354 U CN210507354 U CN 210507354U CN 201921163051 U CN201921163051 U CN 201921163051U CN 210507354 U CN210507354 U CN 210507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containment boom
oil containment
left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630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ahe Non Woven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ahe Non Wove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ahe Non Woven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ahe Non Wove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630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07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07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07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包括若干个悬浮单元和一个设置在若干个悬浮单元底部的配重链条,悬浮单元包括围油栏本体,围油栏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由一个左连接板、两个限位杆、两个第一弹簧、两个连接杆和两个推块组成,左连接板的正面开设有通孔,两个限位杆的一端均位于左连接板的内部,两个左连接板的另一端均贯穿左连接板并分别延伸至左连接板两侧的外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卷收装置对该围油栏进行卷收时,卷收装置的卷筒会对浮体进行挤压,浮体内部的压强在卷筒的作用下增大,此时压强推动活塞上升,此时浮体内部的气体由排气管、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排出,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该围油栏进行回收。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围油栏,具体为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
背景技术
围油栏是指用水下带裙边的浮体对水面油、污物进行围聚以防其扩散的一种设备,常用便携式围油栏阻拦在海上、港口溢油事故中油污的扩散,根据使用区域可分为海洋型、近海型、港口型等多种型式,围油栏在使用完成之后需要利用卷收装置进行回收,而现有围栏的浮体在使用时会充气,从而导致回收时需要相对多个浮体进行一一放气,从而不便于操作人员对围油栏进行回收。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包括若干个悬浮单元和一个设置在若干个悬浮单元底部的配重链条,所述悬浮单元包括围油栏本体,所述围油栏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由一个左连接板、两个限位杆、两个第一弹簧、两个连接杆和两个推块组成,所述左连接板的正面开设有通孔,两个限位杆的一端均位于左连接板的内部,两个所述左连接板的另一端均贯穿左连接板并分别延伸至左连接板两侧的外部,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杆的外表面,所述围油栏本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右连接板,所述右连接板的右侧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右连接板和左连接板的底部均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由挂环、挂钩、活动杆、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螺纹套组成,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挂钩的一端铰接,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设置在活动杆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螺纹杆固定安装在挂钩的另一端上,所述围油栏本体的中部嵌设有浮体,所述浮体的顶部设置有位于充气管和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由排气管、支撑板、活塞和第二弹簧组成,所述支撑板、活塞和第二弹簧均设置在排气管的内部,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气孔,所述活塞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簧位于左连接板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左连接板的内壁和限位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连接板固定安装在围油栏本体的左侧面,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在限位杆的正面,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过通孔并延伸左连接板正面的外部且与推块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挂钩设置在配重链条与挂环之间,所述螺纹套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围油栏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内部穿插连接有连接钢索,所述连接钢索的两端分别与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与排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与排气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位于活塞的上方,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安装在活塞和支撑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在使用卷收装置对该围油栏进行卷收时,卷收装置的卷筒会对浮体进行挤压,浮体内部的压强在卷筒的作用下增大,此时压强推动活塞上升,此时浮体内部的气体由排气管、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排出,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该围油栏进行回收,并且当若干个悬浮单元中的某一个或多个发生损坏时,只需按压推块使限位杆缩回左连接板内即可将损坏的悬浮单元分开,然后更换新的悬浮单元即可继续使用,提高了该围油栏的使用寿命,并且更换过程简单方便,易于操作人员对损坏的悬浮单元进行更换,通过设置螺纹套将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连接在一起能够防止使用过程中挂环和配重链条与挂钩分离,并且在对损坏的悬浮单元进行更换时通过挂钩也方便操作人员将配重链条与挂钩分开,提高来该围油栏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的悬浮单元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围油栏本体;2、左连接板;3、限位杆;4、第一弹簧;5、连接杆;6、推块;7、通孔;8、右连接板;9、限位槽;10、卡槽;11、浮体;12、充气管;13、排气管;14、支撑板;15、活塞;16、第二弹簧;17、第一气孔;18、第二气孔;19、防护套;20、连接钢索;21、挂环;22、挂钩;23、活动杆;24、第一螺纹杆;25、第二螺纹杆;26、螺纹套;27、配重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包括若干个悬浮单元和一个设置在若干个悬浮单元底部的配重链条27,悬浮单元包括围油栏本体1,围油栏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由一个左连接板2、两个限位杆3、两个第一弹簧4、两个连接杆5和两个推块6组成,左连接板2的正面开设有通孔7,两个限位杆3的一端均位于左连接板2的内部,两个左连接板2的另一端均贯穿左连接板2并分别延伸至左连接板2两侧的外部,两个第一弹簧4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杆3的外表面,围油栏本体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右连接板8,右连接板8的右侧面开设有限位槽9,限位槽9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10,右连接板8和左连接板2的底部均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由挂环21、挂钩22、活动杆23、第一螺纹杆24、第二螺纹杆25和螺纹套26组成,活动杆23的一端与挂钩22的一端铰接,活动杆23的另一端与第一螺纹杆24固定连接,螺纹套26设置在活动杆23的外表面,第二螺纹杆25固定安装在挂钩22的另一端上,围油栏本体1的中部嵌设有浮体11,浮体11的顶部设置有位于充气管12和排气机构,排气机构由排气管13、支撑板14、活塞15和第二弹簧16组成,支撑板14、活塞15和第二弹簧16均设置在排气管13的内部,支撑板14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气孔18,活塞15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气孔17。
其中,第一弹簧4位于左连接板2的内部,第一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左连接板2的内壁和限位杆3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弹簧4能够推动限位杆3使其插入卡槽10内,从而防止使用过程中限位杆3与卡槽10分离。
其中,左连接板2固定安装在围油栏本体1的左侧面,连接杆5固定安装在限位杆3的正面,连接杆5的一端穿过通孔7并延伸左连接板2正面的外部且与推块6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推块6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对限位杆3进行推动。
其中,挂钩22设置在配重链条27与挂环21之间,螺纹套26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螺纹杆24和第二螺纹杆25相适配的螺纹结构,通过设置螺纹套26将第一螺纹杆24和第二螺纹杆25连接在一起能够防止使用过程中挂环21和配重链条27与挂钩22分离,并且在对损坏的悬浮单元进行更换时通过挂钩22也方便操作人员将配重链条27与挂钩22分开,提高来该围油栏的实用性。
其中,围油栏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防护套19,防护套19的内部穿插连接有连接钢索20,连接钢索20的两端分别与左连接板2和右连接板8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防护套19和连接钢索20能够将左连接板2和右连接板8起到支撑连接的作用,进而提高该围油栏的抗拉能力。
其中,支撑板14与排气管13的内壁固定连接,活塞15与排气管13的内壁滑动连接,支撑板14位于活塞15的上方,第二弹簧16固定安装在活塞15和支撑板14之间,卷收装置的卷筒会对浮体11进行挤压,浮体11内部的压强在卷筒的作用下增大,此时压强推动活塞15上升,此时浮体11内部的气体由排气管13、第一气孔17和第二气孔18排出,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该围油栏进行回收。
工作时,通过卷收装置将该围油栏从卷筒上释放,然后利用充气设备通过充气管12向浮体11内部充入适量的气体,然后依次将多个悬浮单元释放出去从而防止海上、港口溢油事故中油污的扩散,当使用完成之后需要回收时,利用卷收装置对该围油栏进行回收,回收过程中卷收装置的卷筒会对浮体11进行挤压,浮体11内部的压强在卷筒的作用下增大,此时压强推动活塞15上升,此时浮体11内部的气体由排气管13、第一气孔17和第二气孔18排出,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该围油栏进行回收,当若干个悬浮单元中的某一个或多个发生损坏时,用手推动推块6使限位杆3缩回左连接板2内并与卡槽10分离,然后将损坏的悬浮单元与完好的悬浮单元分开,然后拧动螺纹套26使螺纹套26与第二螺纹杆25分离,然后将挂钩22与配重链条27分离,再更换新的悬浮单元即可继续使用,提高了该围油栏的石使用寿命,并且更换过程简单方便,易于操作人员对损坏的悬浮单元进行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包括若干个悬浮单元和一个设置在若干个悬浮单元底部的配重链条(27),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单元包括围油栏本体(1),所述围油栏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由一个左连接板(2)、两个限位杆(3)、两个第一弹簧(4)、两个连接杆(5)和两个推块(6)组成,所述左连接板(2)的正面开设有通孔(7),两个限位杆(3)的一端均位于左连接板(2)的内部,两个所述左连接板(2)的另一端均贯穿左连接板(2)并分别延伸至左连接板(2)两侧的外部,两个所述第一弹簧(4)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杆(3)的外表面,所述围油栏本体(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右连接板(8),所述右连接板(8)的右侧面开设有限位槽(9),所述限位槽(9)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10),所述右连接板(8)和左连接板(2)的底部均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由挂环(21)、挂钩(22)、活动杆(23)、第一螺纹杆(24)、第二螺纹杆(25)和螺纹套(26)组成,所述活动杆(23)的一端与挂钩(22)的一端铰接,所述活动杆(23)的另一端与第一螺纹杆(24)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26)设置在活动杆(23)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螺纹杆(25)固定安装在挂钩(22)的另一端上,所述围油栏本体(1)的中部嵌设有浮体(11),所述浮体(11)的顶部设置有位于充气管(12)和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由排气管(13)、支撑板(14)、活塞(15)和第二弹簧(16)组成,所述支撑板(14)、活塞(15)和第二弹簧(16)均设置在排气管(13)的内部,所述支撑板(14)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气孔(18),所述活塞(15)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气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4)位于左连接板(2)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左连接板(2)的内壁和限位杆(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板(2)固定安装在围油栏本体(1)的左侧面,所述连接杆(5)固定安装在限位杆(3)的正面,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穿过通孔(7)并延伸左连接板(2)正面的外部且与推块(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22)设置在配重链条(27)与挂环(21)之间,所述螺纹套(26)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螺纹杆(24)和第二螺纹杆(25)相适配的螺纹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油栏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防护套(19),所述防护套(19)的内部穿插连接有连接钢索(20),所述连接钢索(20)的两端分别与左连接板(2)和右连接板(8)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与排气管(1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塞(15)与排气管(1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14)位于活塞(15)的上方,所述第二弹簧(16)固定安装在活塞(15)和支撑板(14)之间。
CN201921163051.0U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 Active CN210507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3051.0U CN210507354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3051.0U CN210507354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07354U true CN210507354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4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63051.0U Active CN210507354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073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0478A (zh) * 2021-11-04 2022-02-01 泰州市金海运船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高效拆装的海面溢油回收用围油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0478A (zh) * 2021-11-04 2022-02-01 泰州市金海运船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高效拆装的海面溢油回收用围油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07354U (zh) 一种便于回收的围油栏
CN112781531B (zh) 一种桥梁墩柱钢筋笼箍筋间距检测装置
CN106245983A (zh) 聚氨酯复合材料电杆的液压立杆式安装方法
CN21432879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面拦污装置
CN213144353U (zh) 一种电力施工抢修梯
CN210289379U (zh) 工程安全用防护栏
CN211848937U (zh) 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桥面装饰施工用挂笼
CN210370797U (zh) 一种煤矿工作面防治水导入装置
CN210659973U (zh) 一种适用于带压修井作业的辅助起下管设备
CN208473747U (zh) 一种采油树组调运支撑架
CN207030877U (zh) 一种伸缩高空作业车拖链系统
CN213141515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絮凝池轻质材料压差保护装置
CN210825067U (zh) 顶管管材板钩
CN213980718U (zh) 一种修井技术连续油管液压油管锚
CN209987995U (zh) 一种轮胎吊起重机的转向机构
CN211577442U (zh) 一种地震探测仪固定装置
CN210369836U (zh) 一种安全可调式电梯安装维修架
CN217353491U (zh) 建筑工程安装用脚手架防坠组件
CN221032450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井架总成
CN218708518U (zh) 一种道路管道铺设的移动吊装机构
CN209780892U (zh) 一种双层竖井施工作业平台
CN217712555U (zh) 一种竖井衬砌用液压滑模
CN218779429U (zh) 一种浮动式防撞设施用外防护结构
CN211690257U (zh) 一种塔式水利清污机
CN218322889U (zh) 海床冲刷监测桩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