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97683U - 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97683U
CN210497683U CN201921623495.8U CN201921623495U CN210497683U CN 210497683 U CN210497683 U CN 210497683U CN 201921623495 U CN201921623495 U CN 201921623495U CN 210497683 U CN210497683 U CN 210497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eeding end
vertical rib
welded
op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234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江涛
赵恒亮
李力冰
郭照沛
王国振
王磊
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Huarui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Huarui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Huarui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Huarui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234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97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97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97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行业轧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盖板通过护板与槽钢固定连接;槽钢的底部与入料辊道底座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辊子的顶面穿过盖板的中空部分;静齿条与动齿条分别沿辊子轴向两侧,依次交替布置;输料装置还包括:立筋板、对面立筋板;立筋板的顶面与入料端平板焊接为一体;中间两块立筋板的单侧立面与槽钢焊接固定;立筋板与入料端斜板的结合面加工成45°倾角;对面立筋板的顶面与对面平板焊接为一体,中间两块对面立筋板的单侧立面与槽钢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棒料对盖板的冲击、剐蹭盖板导致盖板被掀翻、棒料卡钢及乱钢等问题。

Description

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行业轧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为棒材生产线冷床输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棒材生产线冷床用下料辊道设备。
背景技术
冷床下料辊道是棒材生产线上的重要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经链式横移车将冷床冷却后达到一定数量的棒料,由链式横移车抬起、横移、下落,越过下料辊道盖板入料端后,送入下料辊道,再由下料辊道输送至冷剪前进入下一道工序。而下料辊道盖板通过螺栓连接与下料辊道底座把合,配合下料辊道实现棒料的运输。
传统120米冷床下料辊道盖板共有87组,安装在相应的下料辊道顶面,沿棒料输送方向两侧的侧板均设有斜面开口,倾斜度为150°,且入料端侧板标高低于对面侧板,便于棒料顺利由入料端送入;下料辊道盖板底板为“两端向下弯折+中间段水平”结构型式,盖板底板的水平部分则设置成一段中空结构,便于辊子安装,沿棒料输送方向的前后两端均向下弯折成坡度;下料辊道盖板入料端,或设置立筋板(立筋板上无斜板),或者设置斜板(没有立筋板支撑),会出现以下问题和不足:
(1)下料辊道盖板入料端仅设置立筋板,立筋板数量为两块,但无斜板,动静齿条直接延伸至盖板入料端立筋板,一部分棒料经链式横移车升降运输至盖板底板上;而在链式横移车不参与动作期间,另一部分棒料经步进式动静齿条向盖板入料端运输,成批堆积在盖板入料端的立筋板上,从而对两块立筋板形成冲击,影响槽钢底部连接螺栓的使用寿命;此外,棒料经链式横移车运输过程中,在抬起动作时,极易剐蹭入料端平板的外沿棱角,若链式横移车此时继续横移动作,棒料会将槽钢底部的连接螺栓拉断,盖板被掀翻,同时棒料呈乱钢弯曲状态,易触发生产事故。
(2)下料辊道盖板设置入料端斜板,但斜板下没有立筋板,则一部分棒料在冷床冷却期间,经动静齿条动作沿斜板爬坡上行,此时棒料温度仍有近400℃,入料端斜板如果没有筋板支撑,极易变形导致棒料传输不稳定;
(3)下料辊道的盖板底板的水平部分设置成一段中空结构,中间由辊子穿过,该中空结构的盖板沿棒料运输方向为水平型式,会与辊子间形成缝隙。如果棒料来料为向下扣头弯曲,小规格棒料比较细软,会沿辊子缝隙钻入盖板下方,从而造成卡钢、乱钢现象,增加了人工劳动强度,也干扰生产节奏和产能;
(4)下料辊道盖板两侧的侧板,设有倾斜度为150°的斜面开口,角度相对平缓,会有部分棒料停滞在侧板斜面的现象,不利于棒料顺利输送至下道工序,一定程度上也对产能带来影响。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出的棒料对盖板的冲击、剐蹭盖板导致盖板被掀翻、棒料卡钢及乱钢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从而起到既保证了棒料传输的稳定性,减少掀翻盖板等生产事故,又提升生产节奏和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包括:盖板、槽钢、辊子、静齿条、动齿条、护板;盖板通过护板与槽钢固定连接;槽钢的底部与入料辊道底座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辊子的顶面穿过盖板的中空部分;静齿条与动齿条分别沿辊子轴向两侧,依次交替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料装置还包括:立筋板、对面立筋板;盖板包括:入料端斜板、入料端平板、入料端侧板、盖板底板、对面侧板、对面平板;入料端平板的两端分别与向下倾斜的入料端斜板和入料端侧板相连接,两处的连接面均焊后打磨成圆弧状;对面平板的一端与向下倾斜的对面侧板相连接,连接面均焊后打磨成圆弧状;盖板底板的两端分别与入料端侧板和对面侧板的底端相连接,两处的连接面均焊后打磨成圆弧状;以上结合面打磨成圆弧状后,消除了入料端平板9的外沿棱角;立筋板为6块,6块立筋板的顶面与入料端平板焊接为一体;中间两块立筋板的单侧立面与槽钢焊接固定;立筋板与入料端斜板的结合面加工成45°倾角;对面立筋板为6块,对面立筋板的顶面与对面平板焊接为一体,中间两块对面立筋板的单侧立面与槽钢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盖板底板与辊子的临近端两侧向下弯折呈现一定坡度。
进一步地,入料端斜板为5块,呈间隔布置状态,中间留出四处间隔,便于两组动齿条和静齿条的间隔安装;使得两组动静齿条顺利工作,全程无卡阻。
进一步地,入料端侧板为130°的斜面倾角,两端分别于入料端平板和盖板底板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对面侧板为130°的斜面倾角,两端分别于对面平板和盖板底板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棒料依次排布在静齿条与动齿条上方,经步进式动齿条的升降动作,将棒料逐步输送至靠近入料端斜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棒料由数十组静齿条、动齿条沿冷床步进式运输,运输过程中经冷床冷却,棒料在静齿条、动齿条上方依次排列布置,直至运输至靠近入料端斜板的下沿,当棒料达到一定数量后,由链式横移车经抬起、横移、下落等动作,将棒料依次越过入料端斜板、入料端平板、入料端侧板后,平稳地方在盖板底板的中间水平段及辊子的顶面,电机驱动辊子旋转将棒料输送至下一道工序。
盖板底板中间水平段与近辊子两侧向下弯折成坡度,弯折结合处加工成圆弧,即便运输的棒料前端向下扣头,棒料随旋转的辊子运输时,扣头端直接与弯折成坡度的斜面接触,由辊子运输至下一工序,避免出现棒料沿辊子与盖板底板中间水平段的缝隙,钻入盖板底板的下方,消除了卡钢、乱钢等现象,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升了产能。
在棒料完成抬起、横移、下落等动作的整个运输过程中,入料端平板的外沿与入料端斜板的结合面已经焊后打磨成圆弧状,完全消除了入料端平板的外沿棱角隐患,因此棒料在随链式横移车的整个传输过程中平稳运行,不会出现剐蹭入料端平板的外沿棱角现象,彻底解决了因剐蹭导致槽钢的底部连接螺栓剪断、盖板被掀翻等事故隐患。
而在链式横移车不参与动作期间,另一部分棒料7经静齿条、动齿条运输至接触入料端斜板的下沿区域,棒料依次排列在入料端斜板的45°斜面上。随静齿条、动齿条的动作节奏,棒料一根接一根在入料端斜板14的斜面上爬坡缓慢上移,依次越过入料端平板、入料端侧板后,沿入料端侧板10的斜面滑落在盖板底板的中间水平段及辊子的顶面。
棒料在入料端斜板的斜面上爬坡缓慢上移,入料端斜板接料面呈斜面,且下方均有立筋板支撑固定。一方面,避免了棒料的成批堆积,消除了棒料7的冲击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立筋板的支撑,避免了接近400℃高温的棒料7的直接烘烤而导致入料端斜板变形,保证了入料端斜板的传输更加平稳。
此外,入料端侧板与对面侧板均为130°的斜面倾角,角度相对较陡,有利于棒料沿斜面滑落在盖板底板的中间水平段及辊子的顶面,即便在辊子旋转运输时,棒料滚上入料端侧板与对面侧板的斜面,也会很快滑落下来,减少了棒料在两侧斜面的存钢量和存钢时间,便于棒料随辊子顺利进入下一工序。
入料端斜板数量为五块,沿入料端平板的外沿依次焊接固定,六块立筋板8依次焊接在五块入料端斜板的下表面,起到支撑加固的作用,相邻两块入料端斜板之间留有空挡,避免与静齿条、动齿条的干涉,在棒料7传输过程中,保证静齿条、动齿条全程无卡阻,顺利实现棒料的平稳传输。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通过在入料端斜板接料区域加工成斜面,下方用立筋板支撑加固,实现了在运输近400℃高温的棒料时,也能使入料端斜板不变形,维持原有结构型式,保证了棒料在整个过程的平稳传输;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通过将入料端斜板与入料端平板的外沿结合面,焊后打磨成圆弧状,消除了入料端平板的外沿棱角隐患,不会出现棒料剐蹭外沿棱角现象,解决了槽钢底部连接螺栓剪断、盖板被掀翻等生产事故;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通过将盖板中间的盖板底板与近辊子两侧向下弯折成坡度,弯折结合处加工成圆弧,消除了运输向下扣头棒料的卡钢、乱钢等现象,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升了产能;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通过将入料端侧板与对面侧板的倾角均为130°陡角,有利于棒料滑落在辊子顶面,减少了棒料在两侧斜面的存钢量和存钢时间,便于棒料顺利进入下一工序;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通过将入料端斜板沿入料端平板的外沿依次焊接固定,相邻两块入料端斜板之间留有空挡,避免与静齿条、动齿条的干涉,有利于棒料的平稳传输。
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入料端斜板接料区域加工成斜面,下方用立筋板支撑加固,入料端斜板与入料端平板的外沿结合面,打磨成圆弧状,盖板底板中间水平段与近辊子两侧向下弯折成坡度,弯折结合处加工成圆弧,入料端侧板与对面侧板的倾角均为130°陡角,相邻两块入料端斜板之间留有空挡,这些结构均有利于棒料的平稳传输,不会出现棒料剐蹭外沿棱角现象,消除了卡钢、乱钢等现象,解决了槽钢底部连接螺栓剪断、盖板被掀翻等生产事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能。在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面优于传统技术。
综上,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棒料对盖板的冲击、剐蹭盖板导致盖板被掀翻、棒料卡钢及乱钢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盖板与辊子结合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A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传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传统设备盖板与棍子结合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图6的B-B视图。
图中:1、盖板底板 2、槽钢 3、辊子 4、护板 5、静齿条 6、动齿条 7、棒料 8、立筋板 9、入料端平板 10、入料端侧板 11、对面侧板 12对面立筋板 13、对面平板 14、入料端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向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包括:盖板、槽钢2、辊子3、静齿条5、动齿条6、护板4;盖板通过护板4与槽钢2固定连接;槽钢2的底部与入料辊道底座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辊子3的顶面穿过盖板的中空部分;静齿条5与动齿条6分别沿辊子轴向两侧,依次交替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料装置还包括:立筋板8、对面立筋板12;盖板包括:入料端斜板14、入料端平板9、入料端侧板10、盖板底板1、对面侧板11、对面平板13;入料端平板9的两端分别与向下倾斜的入料端斜板14和入料端侧板10相连接,两处的连接面均焊后打磨成圆弧状;对面平板13的一端与向下倾斜的对面侧板11相连接,连接面均焊后打磨成圆弧状;盖板底板1的两端分别与入料端侧板10和对面侧板11的底端相连接,两处的连接面均焊后打磨成圆弧状;以上结合面打磨成圆弧状后,消除了入料端平板9的外沿棱角;立筋板8为6块,6块立筋板8的顶面与入料端平板9焊接为一体;中间两块立筋板8的单侧立面与槽钢2焊接固定;立筋板8与入料端斜板14的结合面加工成45°倾角;对面立筋板12为6块,对面立筋板12的顶面与对面平板13焊接为一体,中间两块对面立筋板12的单侧立面与槽钢2焊接固定。
盖板底板1与辊子3的临近端两侧向下弯折呈现一定坡度。
入料端斜板14为5块,呈间隔布置状态,中间留出四处间隔,便于两组动齿条6和静齿条5的间隔安装;使得两组动静齿条顺利工作,全程无卡阻。
入料端侧板10为130°的斜面倾角,两端分别于入料端平板9和盖板底板1焊接连接。
对面侧板11为130°的斜面倾角,两端分别于对面平板13和盖板底板1焊接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包括:盖板、槽钢(2)、辊子(3)、静齿条(5)、动齿条(6)、护板(4);盖板通过护板(4)与槽钢(2)固定连接;槽钢(2)的底部与入料辊道底座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辊子(3)的顶面穿过盖板的中空部分;静齿条(5)与动齿条(6)分别沿辊子轴向两侧,依次交替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料装置还包括:立筋板(8)、对面立筋板(12);
所述的盖板包括:入料端斜板(14)、入料端平板(9)、入料端侧板(10)、盖板底板(1)、对面侧板(11)、对面平板(13);入料端平板(9)的两端分别与向下倾斜的入料端斜板(14)和入料端侧板(10)相连接,两处的连接面均焊后打磨成圆弧状;对面平板(13)的一端与向下倾斜的对面侧板(11)相连接,连接面均焊后打磨成圆弧状;盖板底板(1)的两端分别与入料端侧板(10)和对面侧板(11)的底端相连接,两处的连接面均焊后打磨成圆弧状;以上结合面打磨成圆弧状后,消除了入料端平板(9)的外沿棱角;
所述的立筋板(8)为6块,6块立筋板(8)的顶面与入料端平板(9)焊接为一体;中间两块立筋板(8)的单侧立面与槽钢(2)焊接固定;立筋板(8)与入料端斜板(14)的结合面加工成45°倾角;
所述的对面立筋板(12)为6块,对面立筋板(12)的顶面与对面平板(13)焊接为一体,中间两块对面立筋板(12)的单侧立面与槽钢(2)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底板(1)与辊子(3)的临近端两侧向下弯折呈现一定坡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端斜板(14)为5块,呈间隔布置状态,中间留出四处间隔,便于两组动齿条(6)和静齿条(5)的间隔安装;使得两组动静齿条顺利工作,全程无卡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端侧板(10)为130°的斜面倾角,两端分别于入料端平板(9)和盖板底板(1)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面侧板(11)为130°的斜面倾角,两端分别于对面平板(13)和盖板底板(1)焊接连接。
CN201921623495.8U 2019-09-26 2019-09-26 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 Active CN210497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3495.8U CN210497683U (zh) 2019-09-26 2019-09-26 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3495.8U CN210497683U (zh) 2019-09-26 2019-09-26 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97683U true CN210497683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1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23495.8U Active CN210497683U (zh) 2019-09-26 2019-09-26 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976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2503A (zh) * 2020-07-29 2020-10-30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棒材冷床输出辊道护板以及冷床输出辊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2503A (zh) * 2020-07-29 2020-10-30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棒材冷床输出辊道护板以及冷床输出辊道
CN111842503B (zh) * 2020-07-29 2022-06-21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棒材冷床输出辊道护板以及冷床输出辊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77163B1 (de) Vorrichtung zum Sortieren von Glastafelzuschnitten
EP2794433B1 (de) Kommissionieranlage sowie verfahren zum kommissionieren von artikeln
CN210497683U (zh) 棒材冷床下料辊道用输料装置
CN108526226B (zh) 一种步进式冷床轧件对齐装置
EP1319634A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Teilen von Glasplatten in Zuschnitte
CN213858046U (zh) 一种金属条板生产线
DE2855982C2 (zh)
CN210099247U (zh) 全自动开卷激光切割生产线
CN104925508A (zh) 袋装产品分路输送机
CN103964248A (zh) 集装箱角柱生产线的自动翻面装置
CN110817378B (zh) 货物分拣设备及其分拣下线装置
BR9904990A (pt) Estação modular para a carga e descarga automatizadas de produtos cerâmicos e similares
CN211003408U (zh) 一种物料箱翻转机构
DE3917630A1 (de) Vorrichtung zum haengenden transport von gegenstaenden, insbesondere kleidungsstuecken, durch eine behandlungseinrichtung
CN210504259U (zh) 移动式带式输送机
CN101306454B (zh) 串联压制装置
CN108840104B (zh) 提高气浮输送裁片稳定性的方法及气浮输送装置
CN112828234A (zh) 磷铜球自动化加工生产线
CN201206057Y (zh) 一种下料装置
CN211168559U (zh) 一种智能化皮带输送机
CN217316479U (zh) 一种型材自动下料装置
CN218402290U (zh) 一种饼干输送装置
CN211107611U (zh) 一种便于运输机加工件的输送车
EP1475324B1 (de) Fördersystem für Behälter, insbesondere eine Flughafen-Gepäckförderanlage, und eine vertikale Weiche für ein Fördersystem
CN110497026B (zh) 一种棒线材在线平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