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96375U - 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96375U
CN210496375U CN201920978401.2U CN201920978401U CN210496375U CN 210496375 U CN210496375 U CN 210496375U CN 201920978401 U CN201920978401 U CN 201920978401U CN 210496375 U CN210496375 U CN 210496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kettle
electric telescopic
kettle body
oligomer
reation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784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泽新
戴梦茜
朱闻宇
徐平
康玉杰
陈晴
袁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NGZE COMPOSITE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NGZE COMPOSITE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NGZE COMPOSITE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NGZE COMPOSITE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784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96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96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963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涉及低聚物技术领域,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外侧套设有夹套,且反应釜本体的内壁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端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出料管,且反应釜本体的顶部一侧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盖子,所述夹套的一侧下方位置处设置有进水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设置的加热管,能够克服传统反应釜仅底部加热易出现受热不均匀的现象,保证其受热的均匀性,通过设置的夹套,能够通过向进水管内注入冷却水,实现其快速冷却,通过设置的搅拌机构,能够实现低聚物的搅拌工作,同时不使用时,可转动搅拌机构使其移出反应釜,为工作人员的清理工作提供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聚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低聚物又称寡聚物,指的是由较少的重复单元所组成的聚合物,不同的研究者对于低聚物的范围有着不同的定义,一般指由10-20个重复单元所组成的聚合物。油脂类的物质有很多都是低聚物,比如机油、润滑油、液体石蜡乃至食用油。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其多为底部加热,易出现受热不均匀的现象,同时传统反应釜搅拌机构和盖子固定,清理较为不便,且不能实现反应釜的自动开盖工作,自动化程度较低,同时传统反应釜搅拌杆长度固定,且不具有刮板,内壁易粘附加工物料,灵活性及实用性较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外侧套设有夹套,且反应釜本体的内壁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端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出料管,且反应釜本体的顶部一侧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盖子,所述夹套的一侧下方位置处设置有进水管,且夹套的一侧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夹套的内壁安装有蛇形管,且夹套的一侧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另一侧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夹套的外侧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支撑腿,且夹套的前侧嵌入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端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圆盘,所述圆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下端贯穿圆盘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位于圆盘的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刮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机与转轴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且电动机与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与电动机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第二电动伸缩杆设置的数量不少于六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对称分布在转轴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板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刮板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通过蛇形管贯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气缸的一端连接盖子,另一端连接夹套,所述转动板与第一电动伸缩杆通过转盘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加热管,能够克服传统反应釜仅底部加热易出现受热不均匀的现象,保证其受热的均匀性,有效提高低聚物的提纯精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夹套,能够通过向进水管内注入冷却水,实现其快速冷却,同时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水可以回收利用,不仅节省资源,而且较为环保。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伸缩气缸动作,能够实现盖子的自动开合,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实用性较强。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搅拌机构,能够实现低聚物的搅拌工作,同时不使用时,可通过调节第二电动伸缩杆的长度,转动搅拌机构使其移出反应釜本体,为工作人员的清理工作提供便利,克服传统反应釜搅拌机构与盖子固定,清理不便的缺陷,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二电动伸缩杆能够克服传统搅拌杆长度固定的缺陷,提高搅拌机构的灵活性及实用性,且搅拌过程中,通过设置的刮板能够刮去反应釜内壁粘附的物料,提高搅拌的均匀性,为低聚物的提纯工作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中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中蛇形管和加热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本体;2、夹套;21、进水管;22、出水管;23、蛇形管;24、支撑腿;25、控制面板;3、加热管;4、出料管;5、盖子;6、伸缩气缸;7、第一电动伸缩杆;8、转盘;9、转动板;10、搅拌机构;101、圆盘;102、电动机;103、转轴;104、第二电动伸缩杆;105、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反应釜本体1的外侧套设有夹套2,且反应釜本体1的内壁安装有加热管3,通过设置的加热管3能够克服传统反应釜仅底部加热易出现受热不均匀的现象,保证其受热的均匀性,有效提高低聚物的提纯精度。
反应釜本体1的底端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出料管4,且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一侧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盖子5,夹套2的一侧下方位置处设置有进水管21,且夹套2的一侧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出水管22,夹套2的内壁安装有蛇形管23,且夹套2的外侧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4,夹套2的前侧嵌入安装有控制面板25,进水管21与出水管22通过蛇形管23贯通连接,通过设置的夹套2能够通过向进水管21内注入冷却水,实现其快速冷却,同时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水可以回收利用,不仅节省资源,而且较为环保。
夹套2的一侧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6,另一侧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7,伸缩气缸6的一端连接盖子5,另一端连接夹套2,通过设置的伸缩气缸6动作能够实现盖子5的自动开合,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实用性较强。
第一电动伸缩杆7的顶部设置有转盘8,转盘8的顶端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转动板9,转动板9与第一电动伸缩杆7通过转盘8转动连接,转动板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机构10,搅拌机构10包括圆盘101,圆盘1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02,电动机102的下端贯穿圆盘101连接有转轴103,转轴103的外侧位于圆盘101的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04,第二电动伸缩杆1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刮板105,电动机102与转轴103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且电动机102与转轴10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104与电动机102通过转轴103转动连接,且第二电动伸缩杆104设置的数量不少于六个,第二电动伸缩杆104对称分布在转轴103的两侧,刮板105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刮板105对称分布,通过设置的搅拌机构10能够实现低聚物的搅拌工作,同时不使用时,可通过调节第二电动伸缩杆104的长度,转动搅拌机构10使其移出反应釜本体1,为工作人员的清理工作提供便利,克服传统反应釜搅拌机构10与盖子5固定,清理不便的缺陷,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二电动伸缩杆104能够克服传统搅拌杆长度固定的缺陷,提高搅拌机构10的灵活性及实用性,且搅拌过程中,通过设置的刮板105能够刮去反应釜内壁粘附的物料,提高搅拌的均匀性,为低聚物的提纯工作奠定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伸缩气缸6动作,打开盖子5,通过设置的伸缩气缸6动作能够实现盖子5的自动开合,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实用性较强,然后,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7工作,带动搅拌机构10不断上移,转动搅拌机构10使其位于反应釜本体1的上方,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7,降低搅拌机构10的高度,使其位于反应釜本体1的内部,启动搅拌机构10进行搅拌工作,通过设置的搅拌机构10能够实现低聚物的搅拌工作,同时不使用时,可通过调节第二电动伸缩杆104的长度,转动搅拌机构10使其移出反应釜本体1,为工作人员的清理工作提供便利,克服传统反应釜搅拌机构10与盖子5固定,清理不便的缺陷,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二电动伸缩杆104能够克服传统搅拌杆长度固定的缺陷,提高搅拌机构10的灵活性及实用性,且搅拌过程中,通过设置的刮板105能够刮去反应釜内壁粘附的物料,提高搅拌的均匀性,为低聚物的提纯工作奠定基础,进一步的,启动加热管3,通过设置的加热管3能够克服传统反应釜仅底部加热易出现受热不均匀的现象,保证其受热的均匀性,有效提高低聚物的提纯精度,提纯结束后,进行冷却,通过设置的夹套2能够通过向进水管21内注入冷却水,实现其快速冷却,同时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水可以回收利用,不仅节省资源,而且较为环保。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外侧套设有夹套(2),且反应釜本体(1)的内壁安装有加热管(3),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底端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出料管(4),且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一侧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盖子(5),所述夹套(2)的一侧下方位置处设置有进水管(21),且夹套(2)的一侧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出水管(22),所述夹套(2)的内壁安装有蛇形管(23),且夹套(2)的一侧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6),另一侧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7),所述夹套(2)的外侧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4),且夹套(2)的前侧嵌入安装有控制面板(25),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7)的顶部设置有转盘(8),所述转盘(8)的顶端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转动板(9),所述转动板(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10)包括圆盘(101),所述圆盘(1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02),所述电动机(102)的下端贯穿圆盘(101)连接有转轴(103),所述转轴(103)的外侧位于圆盘(101)的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04),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刮板(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102)与转轴(103)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且电动机(102)与转轴(10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04)与电动机(102)通过转轴(103)转动连接,且第二电动伸缩杆(104)设置的数量不少于六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04)对称分布在转轴(103)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05)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刮板(105)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1)与出水管(22)通过蛇形管(23)贯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气缸(6)的一端连接盖子(5),另一端连接夹套(2),所述转动板(9)与第一电动伸缩杆(7)通过转盘(8)转动连接。
CN201920978401.2U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 Active CN210496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8401.2U CN210496375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8401.2U CN210496375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96375U true CN210496375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0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78401.2U Active CN210496375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963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91215U (zh) 一种用于工业高盐废水的脱盐装置
CN210496375U (zh) 一种低聚物分离提纯用反应釜
CN213611230U (zh) 一种聚氨酯材料生产用导热均匀的反应釜
CN209237794U (zh) 小试化胶装置
CN218516721U (zh) 一种用于橡胶助剂的反应釜
CN212523755U (zh) 一种具有监控功能的食品检测用搅拌机构
CN214182927U (zh) 一种生物技术用反应搅拌装置
CN213644140U (zh) 一种新型夹套式化工反应釜
CN208115771U (zh) 一种液态固化剂制备装置
CN212819675U (zh) 一种入料控制系统
CN212237292U (zh) 一种反应釜的搅拌装置
CN112796192A (zh) 一种公路建设沥青加工搅拌设备
CN209155680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浆料用触变剂蜡浆的制备装置
CN107051359B (zh) 一种废水利用高效节能反应釜
CN218941365U (zh) 一种抛光剂的加热器
CN210584925U (zh) 一种易清洗的温控反应釜
CN212293511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酵母菌反应釜
CN212196850U (zh) 一种涂料生产用保温反应装置
CN213245010U (zh) 一种精制反应罐
CN220677753U (zh) 一种化蜡罐搅拌装置
CN213523733U (zh) 一种红糖加工用熬制锅
CN214636403U (zh) 一种水玻璃液相法生产用反应釜
CN212215385U (zh) 一种油漆生产用混料设备
CN215506472U (zh) 一种疤痕修复凝胶敷料制备装置
CN219424159U (zh) 一种恒温搅拌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